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解.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87839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97.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解.docx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解.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解.docx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解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解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解

比丘尼绛央益西

第一课

大家好。

我们今天要讲的《大乘百法明门论》是大乘法,所以我们先要发起一个大乘人的心,来学习这个论。

请大家默念三遍:

“诸佛正法贤圣僧,直至菩提永皈依。

我以所修闻法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好,那么我们在讲课之前,首先要澄清一点,也就是我们网上的这种学习,是不构成佛教的师徒关系的。

但是,这也不妨碍大家能够学到佛法的知识。

今天学的是《大乘百法明门论》。

这个论很短,但要开演起来的话,也可以很复杂。

大家可能大多数人都是初学者,所以我不打算用很复杂的办法来讲,尽量清楚明了一点,大概用五堂课来把它讲完——如果可行的话。

首先讲一讲《大乘百法明门论》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叫大乘?

我们知道,佛教有大乘、小乘,这个“乘”的意思,是“运载”,就是车,为什么用交通工具来称呢?

因为佛法能将众生从烦恼的此岸运送至觉悟的彼岸。

那大和小又有什么区别?

这个在经论中有非常多的讲法,我们不讲那么复杂,我们今天只说大小乘的区别主要是什么?

主要是看有没有菩提心。

什么是菩提心,就是我们之前发愿的时候所说的“为利有情愿成佛”,这个心,就是菩提心。

真正的菩提心,是在利益有情的动机之下,希求菩提(佛果位)的心。

我们可以在经典中看到许多其他的,比如说见到佛的庄严之后,发愿自己也要成佛;见到佛的神通之后,发愿自己也要成佛。

这种,也许在经典中也叫发菩提心,但我们说真正的菩提心,一定是以利益一切有情——让他们都脱离轮回、成就佛果——为动机的。

至于如何发起真正的菩提心,那是一个很长的过程,要放到以后再讲。

小乘人没有这种菩提心,他们和大乘人一样,能够对轮回产生厌离,也能够悲悯一切有情的痛苦,但没有那种亲自去承担、去救度的勇气,他们觉得只要首先把自己拔出轮回就好了。

这部论的题目写明是“大乘”,那就是简别掉了小乘,说明这个论是在大乘的范畴之内,具有大乘的目的。

我们再顺带讲一下大乘经和小乘经是怎样划分的。

主要的教化对象是大乘人的,就是大乘经。

主要教化对象是小乘人的,就是小乘经。

至于我们,很不幸,我们估计目前既不属于大乘,也不属于小乘,因为既没有发起真实菩提心,也没有能发起小乘人那种出离心。

我们最多只能算是“学大乘”的人。

讲了“大乘”,我们再来讲“百法”。

百法,就是一百种法。

佛教讲的“法”,概括来说有两种含义。

一个是“任持自性”,一个是“轨生物解”。

什么叫任持自性?

就是能保持自体的本性。

事物可以保有它自己的那种性质,比如苹果有苹果的性质,水有水的性质。

这个任持自性的意义,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百法”的这个“法”,也就是一切的“存在”。

至于“轨生物解”呢,就是规范、标准、法则、道理,我们说“佛法”的这个“法”,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百法”和“佛法”中的这两个“法”字的含义是不一样的。

《大乘百法明门论》阐述了一百种法,也就是一百种存在。

这一百种法,出自《瑜伽师地论》的《本事分》。

“本事”的意思,就是根本的事情。

《本事分》讲了六百六十种法,那么在《百法》当中,提纲挈领地选了一百种极重要的列出来。

《瑜伽师地论》采用的是唯识派的见地,《百法明门论》也是。

一般来说,佛教的见地可以归纳为四派:

小乘的有部、经部,大乘的唯识、中观。

最高的是中观。

如果想了解这方面的内容,可以去看一看法尊法师的《四宗要义讲记》,那个很清楚。

《百法明门论》的“明”字,指的是我们下面要讲到的一种法,也就是“慧”。

明就是通过拣择之后而通达、了解。

“门”,可以让人趋入。

趋入什么?

趋入这百种法的事理。

论,就是用往还问答来显扬教义。

我们说“论”,比如《大智度论》的这个“论”,音译为阿毗达磨、阿毗昙、毗昙。

意译为“对法”,是将经典所说的要点,加以分别、解说,是三藏之一。

但我们这里的《大乘百法明门论》的论,不是这个意思,是往复的问答。

好,现在我们把这个《大乘百法明门论》的题目解释完了。

接下去我们谈谈天亲菩萨,也就是一般所说的世亲菩萨,他造这个论的目的是什么。

我们这些在轮回里面打转,始终也出不来的众生,是因为什么原因而没有办法从轮回当中解脱出来呢?

有两个很大的原因。

一个,是执着一切法,也就是一切的存在,它是断灭的,不相续的。

比如说我们现在普遍认为的,人死了就是死了,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庸俗唯物论。

这里面还有一种想法,就是执着一切法都是没有的,彻底的没有意义的,虚无主义。

以上这些想法,在佛教里面叫“断见”。

另外一种把我们束缚在轮回里的想法,是“常见”,也就是,比如,认为有一个永恒不灭的“我”,或者叫“灵魂”。

无论是常见还是断见,都是极大的错误。

因为从这两种想法,可以产生非常多的烦恼,做很多的错事,造轮回痛苦的因。

世亲菩萨为了破除我们的这两种执着,就讲这个百法,讲百法,以显示事物的存在,并不是完全的没有,破除断见。

后面,他又讲人无我和法无我,以破除常见。

破除了常断二边,就是佛法的中道。

依靠中道才能脱离轮回。

这是世亲菩萨的慈悲。

不过这里要补充一点。

不论是大乘还是小乘,四派中的任何一派,都称自己是宣说“中道”的,但它们各自宣说的“中道”,它们要断除的那个“我”,却有很大的不同。

这是因为佛陀对机说法,不同根器的人就认同不同层次的讲法。

这些不同的讲法彼此并不抵触,而是像台阶一样,一层一层地把万法的真相剥离出来,最后达到最究竟的见地。

但如果我们没有循序渐进地学习这些内容,就会认为佛教是自相矛盾的,好像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

如果我们以后请观清师父来讲宗义,大家就会很清楚了。

另外,从很现实的角度来说,我们修学佛法是为了断除烦恼,增长善法,成佛度众生。

那如果我们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烦恼,烦恼有哪些,又怎么能谈得上断烦恼?

你连敌人都认不出,怎么能杀敌?

还有,我们要增长善,可是你知道什么才是善呢?

如果不知道,很可能就会把恶当成善。

我们举个例子。

前几天有位居士跟我说,学佛以后他就吃素,而他特别看不起那些吃肉的人,觉得这些人完全是嘴上一套行动一套。

他这个想法,看上去好像很“正义”,其实,是一种烦恼,叫做“慢”,是要断除的。

而如果我们没有学过这些法类,就始终都认不出烦恼的伪装。

烦恼是很会伪装的,有时候它会把自己伪装得特别正义,特别善良,我们都要通过学习去把它认出来,断除。

这是举一个例子,其他还有很多。

接下来我们介绍一下世亲菩萨。

世亲菩萨的具体生年现在难以知道,大体上是公元三、四百年时候的人。

他有一个哥哥,就是无著菩萨。

他们兄弟两个,是大乘瑜伽行派(唯识派)的奠基者,非常了不起。

但是一开始,世亲菩萨是在有部出家——刚才我们说佛教见地大体分四派,其中有一派是有部,是属于小乘。

他在起初是小乘的大学者,非常能辩论,非常有智慧,著有《俱舍论》这部名著。

但是,他不认同大乘,诽谤大乘。

而他的哥哥无著菩萨是大乘的见地。

无著菩萨想了很多办法去劝化弟弟,最后世亲菩萨终于明白了以前的错误,极为后悔曾经诽谤大乘,悔恨之下,要把自己的舌头割掉来谢罪。

无著菩萨劝他说,与其把舌头割掉,不如留着宣讲大乘法。

所以后来世亲菩萨尽全力来宣说大乘。

传说他一生著了一千部论,有千部论师之称。

所以我们这部《大乘百法明门论》的作者是非常殊胜的。

今天我们讲了《大乘百法明门论》这个题目的意思,它的目的,介绍了他的作者。

这样细讲,是为了让大家了解这部论著的重要性,劝勉大家能好好地来学习它。

那么今天就先到这里。

我们把今天的闻法功德来做回向:

闻法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沈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第二课

请大家在闻法之前,发起大乘菩提心,默念三遍:

诸佛正法众中尊,直至菩提永皈依。

我以所修闻法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上次我们讲了《大乘百法明门论》的题目、目的和作者。

《大乘百法明门论》,是玄奘法师翻译的,中国古来对它的注解有许多家,比如玄奘法师的亲传弟子窥基,普光,窥基的弟子义忠,还有明代的几个注本。

明代的人,离玄奘法师已经太远了。

窥基的注本,后来也有明代人增修,现在分不清到底其中哪些内容是基大师注的原貌,并且这个注本实在是很有基大师作注解的风格,一般初学者不会有耐心去读。

义忠的注本曾经非常流行,日本有金泽文库刻本,中国有支那内学院刻本,但我手边没有,以后有了,自然也可以参考。

而普光的疏很容易见到,且注得详略适当,所以这是我这次讲百法的主要依据。

不过并不是完全按照这个来讲,有不少地方,普光法师讲得不太明白,那么我们就参考《杂集论》来讲。

毕竟大家是没有多少理论基础的初学者,我们这次先力求把基本概念简单明了地讲完,等以后理论水平提高了,再把其中复杂的东西给大家讲。

现在我们正式进入正文的学习。

各位可以对照原文来看。

《论》云:

“如世尊言。

一切法无我。

世亲菩萨在《百法》的一开头,先举出释迦世尊在很多经中说过的一句话:

“一切法无我。

”这是引经典来标明自己这部论的宗旨,也就是纲领。

这部论要讲的,就是所谓“一切法”和“无我”这两个方面。

所以接下来就循着经典上的这句话来发问了:

何等一切法。

云何为无我。

——什么样的一切法?

为什么说无我?

这样一问,是为了要利益有情的,并不是菩萨自己不明白,只是自问自答。

那下面他就自己回答说:

“一切法者。

略有五种。

“法”的意思,我们上次说过,就是“存在”。

三千大千世界,法有无量无边,这里只说五种,为什么呢?

因为这五种,可以涵摄一切法。

一切法大略地分类,可以分成五类,也就是下面说的:

心法。

心所有法。

色法。

心不相应行法。

无为法。

总括来说,佛教说一切法都是“所知”——能够成为心的对境的。

在所知上,唯识认为,世界上的事物有两种,一种是因缘和合而生的,叫做有为法,比如桌子。

一种不是因缘和合生的,叫无为法,比如空性。

在这里我们补充一点唯识的基本知识。

唯识在认识事物的时候提出三种性相:

依他起、遍计执和圆成实。

一切有为法都是因缘生的,所以是依他起。

遍计执,就是对法的错误认识,比如我们凡夫所执着的那个恒常不变的“我”,还有比如在黑暗的地方看见一根绳子,我们却以为是一条蛇。

而依他起上空掉遍计执,就叫圆成实。

我们来举个简单例子,比如苹果。

苹果,它显然是因缘和合而生,所以它是依他起。

凡夫看见苹果,起法我执,就是遍计执。

苹果上的法无我性,就是圆成实。

唯识家认为,依他起和圆成实都是真的有,而遍计执则是假的。

知道这个知识,对以后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我们上面说法分五类,那么前四类:

心法、心所有法、色法、心不相应行法都是因缘生的,都是有为法。

第五个就是无为法。

按这样的顺序排列五类法,有什么道理?

为什么要把心法放在第一个呢?

因为,《论》上说:

“一切最胜故。

”这就是说,在一切的法里面,心法是最强的。

《杂阿含经》上有句话:

“心恼故众生恼,心净故众生净。

”我们凡夫流转生死的原因是什么?

是因为我们的心。

悉达多太子成佛的原因是什么?

也是因为心。

心的作用有这么大,所以又叫心王。

把它放在第一个,是合适的。

心所法排在第二个,是因为“与此相应故。

”心所是和心王相应的。

心所是随从心王而起,离不开心王,是与心王相关的心理活动,是同时的。

比如说,心里想起一个敌人,恨这个心所出现的时候,一定同时存在着与它相应的第六意识心王。

它们的所依都是意根,所缘的境,则都是心里想出来的那个“敌人”。

二所现影故。

色法在第三个。

为什么放它在第三个,因为它是心、心所的对境。

离开心,没有办法谈境。

如果要按唯识来讲,这里会弄得非常复杂。

我们现在就单讲法相,对大家来说已经够了。

可以组合出千差万别的各种颜色来。

它们是基础,是真。

其他都是它们配出来的,是假。

白色,是其他任何颜色组合不出来的,所以也算它一个。

如果一个东西全然无色,你根本就看不见。

能看到形状,是因为先看到颜色。

至于长短,高低,那更是比较出来的,更不是真的实在的。

声尘之中,有情发出来的声音——比如说话,拍手;物质自己发出来的声音——比如风声,水声;或者有情使物质发出来的声音——比如吹笛子,这三类是真的。

其他声音,是假的。

香尘之中,好闻的,难闻的,不好闻也不难闻的三种气味,是真的。

其他,说这个CK香水和那个CD香水在香味上有什么差别,那都是假的。

味尘之中,酸、甜、苦、辣和咸、淡六种味道,是真的。

其他都是这些调出来的,好吃难吃的差别,是假的。

触尘之中,坚、湿、暖、动,这四个是真的。

比如用手去摸一个东西,真正摸出来的,也就只有这四种性质,其他所谓的干涩、润滑之类的分别,都是假的。

我们今天把法的分类和八种心王讲完了。

大家一起回向:

闻法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第三课

 

大家好!

请大家在听闻今天的大乘法之前,发起殊胜的菩提心,默念三遍:

诸佛正法众中尊,直至菩提永皈依。

我以所修闻法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上次课我们讲了百法的分类以及八种心王。

今天我们开始讲心所法。

心所法,这个名字的由来,是因为这些都是被心王所拥有的,就像国王拥有大臣。

被心王所拥有,故称“心所”,也就是依附于心王的心理活动。

心所法略说有五十一种。

这五十一种当中,又分成六类。

第一是遍行心所,第二是别境心所,第三是善心所,第四是烦恼心所,第五是随烦恼心所,第六是不定心所。

对我们来说,这五十一个心所法是最关键要学习,辨别善恶邪正就靠这些内容了。

我们先说遍行心所。

为什么叫遍行心所呢?

因为这五个心所,只要八识心王的任何一个活动,它们五个就跟着一起活动。

因为阿赖耶识和末那识是不间断的,跟着它们的这五个心所在任何时候都有,所以叫“遍行”。

遍行有五个:

作意、触、受、想、思。

作意,就是把心发动起来,去关注对象。

如果没有作意,那么就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作意了,心在对象上一关注,就引发了“触”。

触的意思,就是根、境、识(心)三个和合到一起,心接触到境。

触之后,就会引发“受”——感受。

接触可爱的境,就产生乐受;不喜欢的境,产生苦受;无所谓的境呢,就是不苦不乐受。

依着对象的可爱、不可爱、没感觉,产生相应的受,而令根发生变化。

比如说,看烟火,五彩斑斓,眼根就会“眼花缭乱”。

再比如,一个霹雳打下来,耳识听到这个雷,耳根就会暂时失聪。

根发生变化,我们上面所说的那个“触”也就可以分与受相应的三种行相了:

可意触,不可意触,既不是可意也不是不可意的触。

受之后,就会“想”。

心被策动起来接触到境,产生感受,我们在心里就会知道,这个是“红的”,那个是“苹果”,是张三,等等。

但也不是说没有语言就不能“想”了。

比如婴儿,他还不会说话,没有语言系统,但他照样会想,只是他不能想得出这是桌子,那是椅子。

想了之后,会产生“思”。

思,就是在产生想之后,驱动心,使心产生善、恶或者不善不恶(不善不恶叫做“无记”)的想法——也就是我们下面讲的善心所、烦恼心所。

这就是意业。

我们说业有三种:

身业、语业、意业。

身口二业是从意业产生的。

所以意业最关键。

细心的人,可能会在五遍行上发现一个问题:

说五遍行是遍一切心王的,那阿赖耶识要怎么想,怎么受,怎么触啊?

我们去看《杂集论》的话,还会看到,比如说受,只有六个,就是从眼到意触所生的受,明显缺了两个。

这要怎么解释呢?

按照已故的唐仲容老先生的解说,这些其实就全是在第六意识上讲的。

要进一步把这个问题给说圆了,对不起,我暂时也不会。

我们把五遍行讲了,再来讲五别境:

欲、胜解、念、三摩地、慧。

为什么叫“别境”呢?

因为这五个心所,是在它们各自特定的对境上产生的,没有那个境,就不会产生相应的这个心所,不像五遍行,什么时候都有。

欲,就是想要。

面对自己喜欢的境,起一个想要追求的心,就叫做欲。

我们平常说到“欲”,好像就是贬义词。

其实不是。

欲当中,固然包括了坏事,可也有很多是好事,比如说菩提心,是希望令一切有情都能成就佛果,所以自己首先要取得佛果——“要成佛”,这是欲,“要度众生”,也是欲,这都是很好的。

一定要注意,不要一说到“欲”就一棒打死。

菩提心当中的这两种“欲”,都是我们要努力去增强,去培养的。

其他善的欲,比如想学法,想修法,这都是好的。

总之,欲心所,是在喜欢的境上才会起。

胜解,就是非常的确定,说白了,就是“认准了这个理,坚决不动摇”。

比如说我们信三宝,确定三宝有殊胜功德,其他什么邪教来诱惑,坚决不动心,这就是“胜解”。

胜解也不一定就是善的,比如邪教徒,他也认他那个邪教的死理,怎么劝都不回头,也是胜解。

还有一种无记的胜解。

无记,我们刚才说过了,就是非善非恶的。

比如说我们学数学,1+1=2,这个是我们绝对相信的,谁说1+1=3都不行,我们不信他。

这也是胜解。

念,就是对我们曾经经历过的事情牢记不忘。

这也有善恶无记的。

善的,比如我们对学习过的佛法牢牢记住不忘记。

恶的,比如记仇。

不善不恶的,比如世间的知识,学过了不忘。

三摩地,又叫等持,什么意思呢?

就是让心专注在境上。

这也不一定是禅定的那种专注,我们认真看书,乃至认真地看电影,聚精会神,不会想到别的好玩的事情,也是三摩地。

真正“入定”的那个“定”,梵语叫“三摩钵底”。

慧的意思,是在所观察的对象上,依靠道理来拣择真伪、是非,断除自己心里的犹豫。

这个的善恶同样是不一定的。

比如有的人,看到别人有钱,起贪心,想要偷盗,他也用道理来拣择,该偷不该偷,拣择的结果是该偷,那就是恶慧。

《大乘百法明门论》的这个“明”字,也就是慧,拣择真伪是非,心不犹豫,才能趋入法理。

五别境也讲完了。

下次我们争取把善心所、烦恼心所全部讲完。

之前说五堂课把《百法》讲掉,现在看来不可能了。

希望各位在每堂课间隔的一个星期之中,把上堂课学习的内容好好复习,记住。

有了《百法明门论》这块敲门砖,以后不管是修行也好,往更高层次学习也好,都会有个基础,不会开口便乱道。

现在大家回向:

闻法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沈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第四课

大家好!

在闻法之前,请大家发起大乘菩提心,默念三遍:

诸佛正法众中尊,直至菩提永皈依。

我以所修闻法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上一次我们讲了十个心所:

五遍行和五别境。

今天我们讲善心所。

什么叫善?

普光法师解释说就是不去做各种坏事。

那这个解释我看是不能成立的。

不做坏事,也可能是什么都不干,开个玩笑,比如我被一闷棍打昏了,也是什么恶也不造的,不一定就是善。

《集论》的解释比较好。

《集论》说,善就是能“断自所治”——烦恼的对治,就是善。

比如说,信能断除不信,不放逸能断除放逸。

所以我们平时做事情的时候,自己观察一下自己的心态,是在增益烦恼,还是在对治烦恼。

比如同样是布施,你以恭敬众生、慈悯众生的心去布施,那就是善了;如果你以居高临下的骄慢心去布施,那就不是善的。

自己要会观察,及时发现,及时改过。

善心所,这里说有十一个。

善心所当然远远不止十一个,比如谦虚,但《百法》只是捡最显著重要的十一个来讲的。

哪十一个呢?

信、精进、惭、愧、无贪、无嗔、无痴、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

信。

我们之前讲过,信不一定都是善的,比如信黄大仙,就谈不上善。

当然,我希望黄大仙看到我这么说别来找我,毕竟这也是挺麻烦的事。

善心所当中的信,是指信有三宝、信有四谛,不诽谤这些。

三宝:

佛法僧。

四谛:

苦集灭道。

这些要开演出来,几个月也讲不完。

这里就暂时放一放。

我们佛教徒,说信仰,不能连三宝是佛、法、僧都不知道。

人家问你佛教讲什么?

你可以很概略地跟他说:

苦、集、灭、道——四谛。

问你什么叫苦集灭道,你可以告诉他:

就是苦,苦的起因,苦的熄灭,和熄灭苦的方法。

确实有很多自称信佛的人是连这些都不知道的,所以多说这么几句。

信,是对治不信。

精进,就是心很勇敢,能坚决不退转地去策励自己求各种善法。

我们在菩萨的“六度”里面能看到有“精进”,这个精进,是戒、定、慧三学的动力。

有了精进才能成功修成佛果。

今天很用功地念了十卷经,明天太累,不念了,后天,想想昨天也没念,算了没动力了。

这显然是不行的。

精进对治懈怠。

我们平时一直说惭愧惭愧,其实惭和愧是两个不同的善心所。

惭是面对坏事,觉得自己如果这样做的话会很可耻,这是惭。

愧呢,是面对坏事,想要是别人知道我做了该多丢人啊!

比如说,别人给我行贿,看着这个红包,我会想:

“要是收下,我对不起良心,不能收。

”——这就是惭。

想:

“要是让别人知道了,都会看不起我的。

”——这就是愧。

它们一个是因为自己而生起的,一个是因为他人而生起的,虽然都是羞耻心,但原因不一样。

这两个羞耻心,能阻止我们去做坏事,所以很重要。

佛骂弟子最重的一句话就是:

无惭无愧!

——惭、愧就是对治无惭、无愧的。

下一个是无贪。

无贪对治的是贪。

贪是对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起爱恋,沉溺在里面。

贪爱是我们在三界受生轮回的一个关键点,我们以后讲十二因缘,就会讲到了。

那么无贪,就是对三界不起爱恋,不耽着在这些上面,比如财富、美色,甚至色界、无色界的禅定境界。

无嗔,对治的是嗔。

嗔的对境可以是有情,也可以是苦,还可以是苦的原因和能生苦的东西。

对所有这些心怀憎恶,就是嗔。

这个要特别来讲讲。

我们说四谛的第一个就是苦,我们都要努力去熄灭苦,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对苦起嗔心?

照平常的想法,恨它、烦它,才有动力离开它嘛!

不是这样的。

比如说,你日子过得很艰苦,没吃没穿。

这是苦谛的一种,叫“苦苦”。

没有人会喜欢这种事情的,但你要是面对这种境况,心里产生了憎恶,怨天怨地怨社会,那就是你的烦恼了。

熄灭苦,就像是医生治病,医生治好病靠的不是憎恶这个病,而是靠冷静理性的治疗方案。

憎恶不解决任何问题,反而会因为不冷静而坏事。

无痴,对治痴。

这个讲起来比较麻烦。

痴就是污染无明。

八地菩萨以下,有污染无明。

八地以上以及小乘的阿罗汉,有非污染无明。

佛没有无明。

无明是什么呢?

就是对世界的真相不了知。

世界的真相是缘起性空,我们都不知道,始终有人我执和法我执。

这两种我执,能把我们困死在轮回里,永远永远地经历生老病死。

八地菩萨以上以及阿罗汉,那是把人我执和法我执的种子都给断掉了,只是习气还有点留着,所以是非污染无明,不会感得生死轮回的。

这是中观的见地,现在知道一点有好处。

有两种观点,《杂集论》说,无痴就是闻、思、修所生的智慧。

另一种观点认为两者不等同。

我们暂时取第一种好了:

无痴就是闻、思、修所生的善品慧,在精进的伴随下能强有力地进行抉择。

上面讲的无贪、无嗔、无痴是三善根,正对治贪、嗔、痴三根本烦恼。

这个部分我没有按照普光法师的疏来讲,而是取的《杂集论》,更细致。

第八个善心所是轻安。

轻安,不是我们欲界的事情。

修禅定,有九个阶段,叫九住心。

修到第九住心之后,会产生身轻安、心轻安,轻安乐,经历这三个阶段之后,就是得到色界定——初禅。

轻安由于能遣除修初禅的粗重障碍,所以也算在色界之中。

有的人跟我讲,他打坐特别舒服,肯定已经得定了。

我可以说他肯定错误。

打坐一阶段之后,得到点快感,那叫禅触,离九住心之后的轻安还有十万八千里,更谈不上得定。

顺便说一句,如果一个人自以为得定了,他可以问问自己还有没有男女之欲。

如果有,那和得定真是完全不着边。

第九个,不放逸。

不放逸对治放逸。

放逸的意思,就是心里懈怠,因为懈怠所以不肯修善法,与贪嗔痴相应。

不放逸其实是在四正勤上假立的:

(一)为除断已生之恶,而勤精进。

(二)为使未生之恶不生,而勤精进。

(三)为使未生之善能生,而勤精进。

(四)为使已生之善能更增长,而勤精进。

离开这四个,没有其他的所谓“不放逸”。

依靠这四个,能修一切善法,防止烦恼的发生,最能护心,所以特别立为不放逸。

行舍。

行舍不是苦、乐、舍受的那个舍,也不是施舍的舍。

我们在修定的时候,心容易沉没——昏昏欲睡,容易掉举——七想八想,远离这两个,心保持平稳,就是舍。

不害。

十一善心所的最后一个不害,它其实是“无嗔”当中的一部分,不离开无嗔。

有的解释说“无嗔是与乐,不害是拔苦”,悲悯众生,不会去损恼有情。

今天我们讲完了十一个善心所,大家要记住,并且日常生活中对照自己的心,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有这些善,能保持多久。

下次我们讲烦恼心所。

请大家一起回向:

闻法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第五课

首先还是皈依发心:

诸佛正法众中尊,直至菩提永皈依。

我以所修闻法善,为利众生愿成佛。

上次讲了十一个善心所。

这次讲六种烦恼和二十种随烦恼。

烦恼当然不止这么多,但这些是主要的。

先讲六种烦恼。

什么叫烦恼呢?

烦恼这种法,自体是不寂静,由此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