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编写细则.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73947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5.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编写细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编写细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编写细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编写细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编写细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编写细则.docx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编写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编写细则.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编写细则.docx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编写细则

附件2:

山东省医疗机构中药制剂

标准提高指导原则和技术要求

一、指导原则

医疗机构中药制剂标准提高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坚持保障医疗机构制剂质量、维护人民健康的原则;

(二)坚持质量标准可控性原则;

(三)坚持科学、合理性原则;

(四)坚持标准规范化原则;

(五)坚持方法先进性原则。

二、技术要求

(一)医疗机构中药制剂标准应包括的内容:

医疗机构中药制剂质量标准,应包括药品名称、汉语拼音、处方、制法、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功能主治、用法用量、注意、规格、贮藏等。

除药品名称、汉语拼音外,其他项目的名称加括黑鱼尾号“【】”。

(二)凡例和附录的使用:

凡例和附录执行现行版《中国药典》收载的内容。

现行版《中国药典》没有收载的,执行《山东省医疗机构制剂规范》收载的内容。

(三)技术要求

1.药品名称

(1)药品命名应遵守《中药命名原则》,如带“灵”、“宝”“神”等夸大、自诩、不切实际的用语,应更名;无剂型名或剂型名与制剂不符的,应更名。

(2)与药典收载品种属同名异方的,应更名。

(3)与国家药品标准同方异名的,执行国家标准。

2.汉语拼音

按药典格式书写,剂型名与前面名称分开,第一个字母大写。

如六味地黄丸(LiuweiDihuangWan)、银黄颗粒(YinhuangKeli)。

3.处方

除保密品种以外,处方项应明确组方药味的名称和用量。

(1)药味名称

a.中药饮片、中药植物油脂(如蓖麻油)及中药提取物(如银杏叶提取物、甘草浸膏)以及从中药或天然药物中提取的成分(如骨碎补总黄酮)应使用其法定标准的名称。

如:

金银花不能描述为双花,蓖麻油不能描述为蓖麻子油等。

b.当处方中的药味为多种植物来源、而处方中只使用其中某一种时,药味名称应采用法定名称,但需在标准正文后注明其植物来源。

例如:

化滞柔肝颗粒的处方药味“茵陈”为《中国药典》收载的“绵茵陈”和“花茵陈”中的一种“绵茵陈”,其处方中描述为“茵陈(绵茵陈)”。

如使用多种来源,且各来源药材的成分、功能主治基本一致,药味名称应采用法定名称。

c.对于一些未经炮制的毒性药材,如生川乌、生半夏、生天南星等,应在其品名前冠以“生”字,以免误用。

d.如处方中药味为鲜品,应在药味名称前加“鲜”字。

如:

鲜益母草、鲜鱼腥草、鲜地黄等。

e.中药的炮制方法分为净制、切制及炮炙处理。

当仅采用净制、切制加工的炮制方法时,无需在药材名称后加注炮制方法。

若采用其他的炮制方法,则应在药材名称前或后标明炮制方法:

若炮制方法与药典收载的饮片炮制方法一致,应与药典名称一致,如炒山楂、炒麦芽、酒当归、地榆炭等;若炮制方法与药典收载的饮片炮制方法不一致,则应在药材名称后加括号标明炮制方法,如白扁豆(去皮)、枳实(炒)、杜仲(炭)等。

若有几种炮制规格,应明确一种,如半夏有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等炮制规格,不能描述为“半夏(制)”,附子有黑顺片、白附片、盐附子等,不能描述为“附子(制)”等等。

f.除经批准使用麝香的品种外,均应在处方中写明“人工麝香”;除国家规定用天然牛黄或体外培育牛黄的品种外,均应写明“人工牛黄”。

g.处方中药味为提取物且无法定标准时,应在制剂标准正文后附上其特定的标准;如该提取物无特定标准时,应在制剂标准正文后注明其制备方法。

(2)药味的排列顺序

传统中药制剂的药味排列顺序应根据中医理论按“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

非传统中药制剂应以药物作用主次的顺序排列。

(3)药味的处方量

处方中各药味的处方量应采用法定计量单位。

重量以“g”表示,容量以“ml”表示。

除丸剂、散剂、煎膏剂、橡胶膏、膏药等不规定制成量的剂型品种外,处方量应与成品的制成量相对应,通常按成品制成1000单位(g、ml、粒、片等)的量来进行折算;酒剂、酊剂、露剂、洗剂等的药味处方量可按10000ml成品制成量来折算。

一般情况下,药味的处方量应采用整数,贵重药和细料药的处方量可保留两位小数。

(4)药引

药引应列入处方项。

(5)作为辅料和添加剂使用的药材

作为辅料和添加剂使用的药材不列入处方项,其名称、用量和处理方法均应写在制法项中。

4.制法

制法项要求文字简明扼要、规范,内容符合生产实际情况,药味应与处方药味相对应,并注意核算处方量、制成总量与规格之间的关系。

药材粉末的粗细程度一般用《中国药典》凡例中粉末分等的术语来表示,如“粗粉”、“中粉”、“细粉”、“极细粉”等,而不用药筛的筛号或目号来表示,药筛的筛号和目号与粉末分等的对应关系详见《中国药典》一部凡例中的有关内容。

采用渗漉提取方法时,应写明所用溶剂的名称及用量或渗漉液的收集量。

采用水提醇沉工艺时,应写明醇沉前浓缩液的相对密度及测定温度、醇沉时药液中的乙醇含量。

用树脂柱进行纯化处理的工艺,应写明所用树脂的骨架类型。

朱砂、雄黄等毒性药味的粉碎,应采用水飞法。

用于调整制成量的辅料可不规定用量。

书写内容应叙述药味数、药材的处理方法或提取方式及所用的溶剂、浓缩和干燥等操作步骤、辅料和添加剂的种类及用量、成品制成量等。

举例如下:

(1)丸剂

例1大蜜丸以上二十三味,朱砂水飞成极细粉;琥珀、麝香、冰片、牛黄分别研成细粉;苏合香炖化,滤过;其余沉香等十七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

朱砂极细粉及上述琥珀等四味的细粉与沉香等十七味的细粉配研,过筛,混匀。

每100g粉末加炼蜜90~100g及苏合香制成大蜜丸,即得。

(十香返生丸)

例2小蜜丸以上六味,海马、大枣于75~80℃烘干,粉碎成细粉;核桃仁捣碎,与其余西洋参等三味粉碎成细粉,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

每100g粉末加炼蜜50~60g制成小蜜丸包活性炭衣,即得。

(复方皂矾丸)

例3水蜜丸以上八味,将鹿茸、紫河车置容器中,加入黄酒150g,加盖密闭,放入高压罐内或隔水加热,炖至酒尽,干燥,与其余黄柏等六味粉碎成细粉,混匀,过筛。

每100g粉末用炼蜜50~70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即得。

(生血丸)

例4水蜜丸、小蜜丸和大蜜丸并列以上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

每100g粉末用炼蜜35~50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80~11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六味地黄丸)

例5水丸

a.以上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二妙丸)

b.以上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

每100g粉末用米醋8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即得。

(香连丸)

c.以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

另取生姜10g、大枣20g,分次加水煎煮,滤过。

取上述粉末,用煎液泛丸,低温干燥,即得。

(香砂六君丸)

d.以上四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

另取生姜50g,捣碎,加水适量,压榨取汁,与上述粉末泛丸,干燥,即得。

(二陈丸)

例6浓缩丸

a.浓缩水蜜丸以上二味,女贞子粉碎成细粉,过筛;墨旱莲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加炼蜜60g及水适量,与上述粉末泛丸,干燥,即得。

(二至丸)

b.浓缩水丸以上五味,除椿皮外,其余黄柏等四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

椿皮加水煎煮二次,煎液滤过,滤液合并,浓缩至适量(酌留部分包衣),用浓缩液与适量的水泛丸,用留下的浓缩液包衣,干燥,打光,即得。

(白带丸)

c.浓缩蜜丸以上九味,金银花、桔梗粉碎成细粉,过筛;薄荷、荆芥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其余连翘等五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煎液滤过,滤液合并,与上述水溶液合并,浓缩成稠膏,加入金银花、桔梗细粉,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过筛,喷加薄荷、荆芥挥发油,混匀。

每100g粉末加炼蜜80~90g制成浓缩丸,即得。

(银翘解毒丸)

例7糊丸以上三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

另取米粉或黄米粉240g,用水调成稀糊。

取上述粉末,用稀糊泛丸,干燥,即得。

(控诞丸)

例8蜡丸以上十六味,朱砂水飞成极细粉;巴豆粉碎成细粉;其余香附等十四味粉碎成细粉,与巴豆细粉混匀。

每100g粉末用黄蜡100g泛丸,用朱砂极细粉包衣,打光,即得。

(妇科通经丸)

(2)散剂

例以上四味,朱砂水飞成极细粉;硼砂粉碎成细粉;将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及玄明粉配研,过筛,混匀,即得。

(冰硼散)

(3)颗粒剂

例以上四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煎液滤过,滤液合并,浓缩至适量,加入适量的蔗糖粉和糊精,混匀,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制成颗粒,干燥,制成×g;或滤液浓缩至适量,喷雾干燥,加入适量的糊精和甜菊素,混匀,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制成颗粒,干燥,制成1000g,即得。

(热炎宁颗粒)

(4)片剂

例以上三味,丹参加乙醇加热回流1.5小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适量,备用;药渣加50%乙醇加热回流1.5小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适量,备用;药渣加水煎煮2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

三七粉碎成细粉,与上述浓缩液和适量辅料制成颗粒,干燥。

冰片研细,与上述颗粒混匀,压制成333片,包薄膜衣;或压制成1000片,包糖衣或薄膜衣,即得。

(复方丹参片)

(5)锭剂

例以上七味,朱砂、雄黄分别水飞成极细粉;山慈菇、五倍子、红大戟粉碎成细粉;将麝香研细,与上述粉末及千金子霜配研,过筛,混匀。

另取糯米粉320g,加水做成团块,蒸熟,与上述粉末混匀,压制成锭,低温干燥,即得。

(紫金锭)

(6)煎膏剂

例取益母草切碎,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煎液滤过,滤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1~1.25(80℃)的清膏。

每100g清膏加红糖200g,加热使溶化,混匀,浓缩至规定的相对密度,即得。

(益母草膏)

(7)糖浆剂

例以上七味,浮小麦加水煮沸后于80~90℃温浸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温浸液;灵芝粉碎成粗粉,用适量的乙醇浸泡7天,压榨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备用;灵芝药渣与其余合欢皮等五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3小时,煎液滤过,滤液合并,与上述两种溶液合并,静置,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加入蔗糖830g与适量的防腐剂,煮沸使溶解,滤过,加水至1000ml,混匀,即得。

(夜宁糖浆)

(8)贴膏剂

例橡胶膏剂以上十四味,除樟脑、冰片、薄荷脑和麝香草酚外,其余白附子等十味粉碎成粗粉,用85%乙醇作溶剂,浸渍××小时,渗漉,收集渗漉液××ml,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10(55℃),与樟脑、冰片、薄荷脑和麝香草酚混匀,加入约4倍量重的由橡胶、松香、氧化锌、凡士林和羊毛脂制成的基质,制成涂料,进行涂膏、切段、盖衬,切成小块,即得。

(复方牵正膏)

(9)合剂

例以上九味,车前子用25%乙醇××ml浸渍,收集浸渍液;大黄用50%乙醇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ml,减压回收乙醇。

其余瞿麦等七味加水煎煮三次,每次×小时,煎液滤过,滤液合并,浓缩至约1300ml,与上述浸渍液和渗漉液合并,静置,滤过,滤液浓缩至近1000ml,加入苯甲酸钠3g,加水至1000ml,搅匀,即得。

(八正合剂)

(10)滴丸剂

例取柴胡3571g,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煎液滤过,滤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5(5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70%,静置过夜,取上清液,减压浓缩至适量,加入适量的聚乙二醇,加热使熔化,混匀,制成滴丸1000g,即得。

(柴胡滴丸)

(11)胶囊剂

例1硬胶囊取独一味1000g,粉碎,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小时,煎液滤过,滤液合并,浓缩至适量,在80℃以下干燥,加入适量的淀粉,制成颗粒,干燥,装入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

(独一味胶囊)

例2软胶囊以上十二味,除金银花、黄芩外,其余石膏等十味用水温浸1小时后煎煮二次,第一次1小时,待煮沸后,稍放冷再加入金银花和黄芩,第二次40分钟,煎液滤过,滤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17,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65%~70%,搅匀,冷藏48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05,加入0.7g活性炭,加热3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47,加入适量的蜂蜡、卵磷脂和大豆油,制成软胶囊1000粒(1.2g/粒)、1500粒(0.8g/粒)或2000粒(0.6g/粒),即得。

(清热解毒软胶囊)

(12)酒剂

例以上十五味,除红曲外,其余木瓜等十四味粉碎成粗粉,然后加入红曲;另取红糖555g,溶解于白酒11100g中作为溶剂,浸渍上述粗粉48小时后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静置,滤过,即得。

(舒筋活络酒)

(13)酊剂

例以上三味,虎杖、黄柏粉碎成粗粉,混匀,用80%乙醇作溶剂,浸渍48小时后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ml,用80%乙醇和水调整至××ml并使含醇量达70%~75%,滤过,加入冰片,搅拌均匀,即得。

(烧伤灵酊)

(14)膏药

例以上二十九味,樟脑、冰片研细;乳香、没药、丁香、肉桂分别粉碎成细粉,与樟脑、冰片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其余生川乌等二十三味酌予碎断,与食用植物油3495g同置锅内炸枯,去渣,滤过,炼至滴水成珠。

另取红丹1040~1140g,加入油内,搅匀,收膏,将膏浸泡于水中。

取膏,用文火熔化,加入上述粉末,搅匀,分摊于兽皮或布上,即得。

(狗皮膏)

(15)软膏剂

例以上六味,分别粉碎成细粉,混匀,取凡士林785g及羊毛脂50g,加热,滤过,放冷至约50℃,加入麝香等细粉,搅匀至半凝固状,制成1000g,即得。

(马应龙麝香痔疮膏)

(16)露剂

例取金银花,用水蒸气蒸馏,收集蒸馏液约10000ml,调节pH值至约4.5,加矫味剂适量,滤过,灌封,灭菌,即得。

(金银花露)

(17)茶剂

例1块状茶取板蓝根,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煎液滤过,滤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5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静置使沉淀,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适量,加入适量的蔗糖和糊精,压制成1000块,干燥,即得。

(板蓝根茶)

例2盒装茶及袋泡茶以上三十五味,除牡荆叶、千里光、玉叶金花外,其余紫苏叶等三十二味加水加压煎煮(0.1mPa,约120℃),连续提取二次,每次1小时,煎液滤过,滤液合并,浓缩至适量,喷雾干燥成干膏粉;按处方比例取总量约为1200g的牡荆叶、千里光、玉叶金花,投入沸水中,热浸2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喷雾干燥成干膏粉,与上述干膏粉合并,用适量水溶解,趁热均匀喷洒于剩余的牡荆叶、千里光、玉叶金花上,搅拌至药液被吸尽,分装并压制于盒中,于115℃以下干燥,制成盒装茶1000盒,即得。

或以上三十五味,除牡荆叶、千里光、玉叶金花外,其余紫苏叶等三十二味加水加压煎煮(0.1mPa,约120℃),连续提取二次,每次1小时,煎液滤过,滤液合并,浓缩至适量,喷雾干燥成干膏粉;按处方比例取总量约为5400g的牡荆叶、千里光、玉叶金花,投入沸水中,热浸2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喷雾干燥成干膏粉;剩余的牡荆叶、千里光、玉叶金花粉碎。

将上述两种干膏粉合并,用适量水溶解,趁热均匀喷洒于牡荆叶等三味的碎末上,搅拌至药液被吸尽,于115℃以下干燥,分装于纱纸袋中,制成袋泡茶1000袋,即得。

(源吉林甘和茶)

例3煎煮茶以上三味,粉碎成粗粉,过筛,混匀,即得。

(三味蒺藜散)

(18)栓剂

例以上二味,加入适量乙醇中,搅拌使溶解。

另取硬脂酸聚烃氧(40)酯1235g和聚乙二醇4000200g,加热使熔化,加入聚乙二醇4000120g和月桂氮莋酮17.5g,搅匀,加入上述药液,搅匀,灌入栓剂模中,冷却,取出,制成1000粒,即得。

(保妇康栓)

5.性状

性状项内容应依次描述药品的颜色、外观形状、气味。

颜色和外观形状的描述与气味的描述用分号分开。

描述颜色时应尽量避免使用不确切词汇。

如:

米黄色,豆青色,土黄色。

一般情况下,制剂的颜色可以定为一定的颜色范围,描述的顺序由浅至深。

如:

棕黄色至棕褐色。

复合颜色的描述则以辅色在前主色在后。

如:

“黄棕色”即以棕色为主黄色为辅。

(1)丸剂、颗粒剂、散剂等多数剂型,先描述颜色,再描述外观形状。

如:

散剂本品为粉红色的粉末;气芳香,味辛凉;颗粒剂本品为棕色的颗粒;味甜、微苦;大蜜丸本品为深棕色至棕褐色的大蜜丸;气芳香,味苦、凉。

(2)糖衣丸和薄膜衣丸应先说明包衣材料及丸的类型,再描述丸心的颜色。

采用其他材料包衣的丸剂,应先说明外观颜色及丸的类型,再描述丸心的颜色。

如:

薄膜衣丸本品为薄膜衣水丸,除去包衣后显棕褐色;味咸、微苦、辛。

蜡丸本品为朱红色的蜡丸,除去包衣后显黄褐色;气微,味微咸。

(3)包衣片应先说明包衣材料,再描述片心的颜色;夹层片还应对夹层的颜色进行描述。

如:

糖衣片与薄膜衣片并列本品为糖衣片或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棕黄色;气特异,味涩、微苦。

包衣夹层片本品为糖衣片或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灰褐色层与白色层,或显灰褐色,夹杂有少许白点;气微,味微苦。

素片和包衣片并列本品为棕黄色的片;或为糖衣片或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棕黄色。

气特异,味微苦、辛。

(4)胶囊剂品种则应先说明为硬胶囊还是软胶囊(或胶丸),再描述内容物的性状。

(5)气雾剂和喷雾剂品种应先说明其剂型,再描述内装药液的性状;

(6)外用药和毒性药不要求描述味。

6.鉴别

中药制剂常用的鉴别方法有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光谱鉴别、薄层色谱鉴别、高效液相色谱鉴别及气相色谱鉴别。

鉴别项的书写顺序为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光谱鉴别、薄层色谱鉴别、高效液相色谱鉴别及气相色谱鉴别。

鉴别所用试剂试药的名称应规范(见附录)

(1)显微鉴别

含有药材粉末的制剂可以设立显微鉴别。

对于以贵重药和细料药原粉入药的品种,应尽可能设立显微鉴别项。

书写内容中省略制片过程,简写成“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

”,之后描述各药材的显微特征;对药材显微特征的描述应简明扼要,在显微特征之后的括号内标注药材名称;同一药材的不同显微特征用“;”分开;不同药材的显微特征用“。

”分开。

例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

淀粉粒三角状卵形或矩圆形,直径24~40µm,脐点短缝状或人字状(山药)。

不规则分枝状团块无色,遇水合氯醛试液溶化;菌丝无色或淡棕色,直径4~6µm(茯苓)。

薄壁组织灰棕色至黑棕色,细胞多皱缩,内含棕色核状物(熟地黄)。

草酸钙针晶成束或散在,长24~50µm,直径约3µm(麦冬)。

草酸钙簇晶存在于无色薄壁细胞中,有时数个排列成行(牡丹皮)。

果皮表皮细胞橙黄色,表面观类多角形,垂周壁连珠状增厚(山茱萸)。

种皮表皮石细胞淡黄棕色,表面观类多角形,壁较厚,孔沟细密,胞腔含暗棕色物(五味子)。

薄壁细胞类圆形,有椭圆形纹孔,集成纹孔群;内皮层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较厚,木化,有稀疏细孔沟(泽泻)。

(麦味地黄丸)

(2)理化鉴别

鉴别中药制剂的理化鉴别包括《中国药典》一部收载的“附录Ⅳ一般鉴别试验”以及其它显色反应、沉淀反应、升华等试验。

为保证鉴别方法的专属性,通常需要对供试品进行分离和纯化处理。

书写内容应详细叙述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

如果实验操作与附录中收载的一般鉴别试验的方法完全相同,文字上则不必重复叙述(例1,例2);如果仅采用附录收载的多个方法中的部分方法时,则须写出完整的操作步骤及反应结果(例3,例4)。

例1取[鉴别]

(2)项下的滤液,显钠盐(附录Ⅳ)与硫酸盐(附录Ⅳ))的鉴别反应。

(大黄清胃丸)

例2取本品0.1g,加稀盐酸5ml,充分搅匀,加热煮沸2~3分钟,滤过,滤液显铁盐(附录Ⅳ)的鉴别反应。

(耳聋左慈丸)

例3取本品约4g,研细,置坩锅中,炽灼至完全炭化,放冷,残渣加水5ml,搅拌,滤过。

取滤液2ml,加氨试液至溶液呈中性后,加醋酸氧铀锌试液1ml,即生产黄色沉淀;另取滤液2ml,加氯化钡试液1滴,即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在盐酸或硝酸中均不溶解。

(防风通圣丸)

(3)薄层色谱鉴别

薄层色谱鉴别具有专属性强的特点,是目前中药制剂标准中最常用的鉴别方法。

此法要求选择适宜的薄层板、展开剂及显色方法,使图谱达到斑点清晰、分离度好的要求。

书写内容要求叙述供试品溶液、对照药材溶液以及对照品溶液的制备方法、点样操作及点样量、薄层板、展开剂、显色方法、检视方法和观察结果,必要时应注明斑点的颜色和数量。

a.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应根据具体操作步骤,叙述供试品的取样量、提取分离过程、供试品溶液制成量等。

如果采用其他项中的供试品溶液或滤液等作为该项的供试品溶液时,则不再重复叙述其制备方法,应先叙述对照品或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方法,再叙述成“吸取〔鉴别〕(×)项下的供试品溶液及上述对照品(对照药材)溶液各××μl”。

例:

取熊果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鉴别]

(1)项下的供试品溶液及上述对照品溶液各5µl……(复方罗布麻颗粒)

b.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

应按操作步骤叙述制备过程。

如果具体操作同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可简写成“同法(系指同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例2,例3);如果操作是从供试品溶液制备过程中的某个步骤起同法操作,应写成:

自“……”起,同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例4)。

例1 另取当归对照药材1g,加乙醚10ml,超声处理5分钟,滤过,滤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

(人参健脾丸)

例2取大黄对照药材0.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木香槟榔丸)

例3另取麦冬对照药材2g,加水煎煮3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4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止咳橘红口服液)

例4另取人参对照药材0.5g,加乙醚10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取药渣,挥去乙醚,自“加70%乙醇20ml”起,同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补肾益脑片)

c.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常用书写格式举例如下:

例1另取栀子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栀子金花丸)

例2再取大黄酚对照品、大黄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胃肠安丸)

例3再取三七皂苷R1对照品、人参皂苷Rb1对照品、人参皂苷Rg1对照品,分别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复方丹参片)

d.氧化铝柱

应在括号内注明氧化铝的目数、用量、柱内径,必要时注明装柱方式和对柱子的预处理方法。

例1……加在中性氧化铝柱(200~300目,10g,内径为1.5cm)上,……(复方川贝精片)

例2……加在中性氧化铝柱(×目,5g,内径为约0.9cm,湿法装柱,用乙醇约30ml预洗)上,……(左金丸)

e.大孔吸附树脂柱

应明确树脂的型号,在括号内注明柱内径、柱高,必要时注明对柱子的预处理方法。

例……残渣用水20ml溶解,通过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柱(内径为2cm,柱高为15cm),……(青果丸)

f.点样操作

常用书写格式举例如下:

例1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

(七味铁屑丸)

例2吸取供试品溶液8μl与对照药材溶液4μl,分别点于……。

(附子理中丸)

例3吸取供试品溶液1~2μl、对照药材溶液2μl与对照品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

(七味都气丸)

g.展开剂

薄层鉴别所用展开剂多为用多种溶剂按不同比例配制成的混合溶液,溶剂的排列顺序以极性小的在前、极性大的在后。

当展开剂的比例数字均为整数时,应采用最小公倍数。

如“三氯甲烷-甲醇-水(65:

35:

10)”应写成“三氯甲烷-甲醇-水(13:

7:

2)”。

在展开剂分层的情况下,应说明使用的是上层还是下层的溶液。

h.显色、检视及观察结果

在薄层鉴别中,使用的显色剂分为通用显色剂和专属性显色剂;检视方法分为在日光和紫外光灯(365nm或254nm)下检视;观察结果为在日光下观察相同颜色的斑点(例1),在紫外光下观察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例2)。

采用荧光薄层板,一般在相应的紫外光波长下检视,用荧光熄灭法观察荧光淬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