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3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66515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17.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3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3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3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3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3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3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3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3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3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3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第13讲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富商大贾周流天下”——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主干整合·厘清史实]

一、商业发展概况

1.商朝时期:

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已经产生。

2.周朝时期:

实行“工商食官”政策,将商人集中起来,设官统一管理,驱使他们为政府服务。

3.春秋战国时期:

出现有强大实力的商人;私商逐渐取代官商成为商人的主体;形成了许多著名都会。

4.隋唐时期:

政治上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通使得商业贸易蓬勃发展起来;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都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

中西方沟通的桥梁——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

这条丝路由西汉汉武帝时的张骞首次开拓,被称为“凿空之旅”,但西汉末年在匈奴的袭扰下,丝绸之路中断。

东汉时的班超又重新打通西域,并将这条线路首次延伸到了欧洲罗马帝国。

是以长安(今西安)、洛阳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

海上丝绸之路:

又被称为“海上陶瓷之路”“海上香料之路”。

其航线主要有东海起航线和南海起航线。

东海起航线由中国沿海港去往朝鲜、日本。

南海起航线由中国沿海港去往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和东非沿海诸国。

5.宋元时期:

宋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集镇、夜市兴盛,元代更广泛流通纸币,古代商业的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高峰期。

6.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新特点

(1)商业市镇兴起,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

(2)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

(3)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经济作物普遍种植。

(4)白银在流通中广泛使用。

(5)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实力雄厚,形成徽商、晋商、闽商、宁绍商人等大商帮。

影响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因素

(1)政治:

结束分裂走向统一,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2)经济:

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商业提供物质基础。

(3)政策:

政府开明开放的政策。

(4)交通:

水陆交通的便利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

(5)金融:

纸币的出现和使用。

二、城市的繁荣

商业贸易发展水平的不同,古代城市呈现不同的面貌。

1.自周秦迄唐代城市的特点

(1)县治以上的城市,有官设的市作为交易场所。

(2)城市的功能:

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贸易与市场规模不大。

(3)唐代长安城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

2.宋代城市的特点

(1)坊市界限消除,形成街市。

(2)市的启闭时间、场所自由化,出现夜市、晓市、草市等。

(3)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

3.唐宋时期城市的特点:

沿海港口城市走向繁荣。

广州、泉州、明州、杭州、扬州、登州等繁盛一时。

4.明清时期城市的特点:

兴起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

三、重农抑商政策

1.原因:

商业的不稳定性和商人流动性大等特点,与战国时期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取向发生矛盾。

2.发展历程

(1)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开始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2)汉代,汉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并严禁商人购置土地,有效地避免了因商人非法牟利对恢复社会经济造成的阻碍。

(3)中唐以来,重农抑商政策有了某种松动,商人地位有所提高。

(4)明清时期

①政策:

统治者对商业的发展并不采取鼓励政策,经常对商人进行盘剥。

②影响:

明清时期的抑商政策,并不能完全遏制民间商品经济的发展,但确实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成为导致中国被甩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之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

中国古代社会……从争夺资源这个静态角度讲,农业和商业是对立的。

重农则商业受到抑制,抑商则为农业发展提供更多资源。

……决定古代社会发展状况的两大条件就是人口和土地。

——康晶晶、张增强《中国古代“重农抑商”

政策再析——以西汉为例》

[素养提升·融会贯通]

►探究1 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

史料一 皇城之南,东西十坊,南北九坊;皇城之东、西各十二坊,两市居四坊之地;凡一百一十坊。

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摘编自《唐六典》

史料二 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

——摘编自《东京梦华录》

遇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有铺席买卖。

——摘编自《梦粱录》

 根据史料一、二,指出宋朝商业活动与唐朝相比的主要变化。

 史料一表明唐代市坊分置,商业活动有严格的时空限制。

史料二反映了北宋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市”已经突破了时空限制。

 变化:

商业活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史料三 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

新安大贾,鱼盐为业,藏镪有至百万者,其他二三十万,则中贾耳。

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粟,其富甚于新安。

新安奢而山右俭也。

——摘编自谢肇淛《五杂俎》

 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新现象,并分析其特点。

 史料三表明明代中后期出现了许多地域性商人群体。

江南新安为徽商,江北山右为晋商,两者皆因经商而致富,徽商尚奢而晋商尚俭。

 新现象:

商帮出现。

特点:

商帮有各自特定的经营范围;财力都十分雄厚;徽商奢侈,晋商节俭。

 古代商业发展的六大趋势

(1)商业场所的变化:

先在城市,后向农村发展;先有固定的时间、地点限制,宋元时期这一限制被打破。

(2)交易内容的变化:

先以贩运、交易地区间的土特产品,经营统治者所需要的奢侈品为主要内容,后以交易普通老百姓所需要的农副产品以及手工业品为主要内容。

(3)交易媒介的变化:

商品交换最原始的形态是以物易物;随着商品交换的内容和地域的扩大,出现了以贝壳为代表的一般等价物;随着贸易进一步发展,一般等价物开始固定为金属货币;秦统一后,统一了货币;北宋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明清时期白银成为主要货币。

(4)商人组织的变化:

由最初的宗族血缘组织发展为地缘组织(徽商、晋商等商帮)和行会。

(5)城市职能的变化:

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专业化城市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涌向城市,城市人口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

(6)交易范围的变化:

由地区贸易向全国性贸易、国内贸易向对外贸易扩大。

►探究2 中国古代城市化历程

史料一 唐前期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

后期则规定:

“中县户满三千以上,置市令一人、史二人,其不满三千户以上者,并不得置市官。

若要路须置,旧来交易繁者,听依三千户法置。

 唐朝后期与前期相比,政府对“市”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抓住史料一中“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中县户满三千以上,置市令一人”等信息,这说明对“市”的规定有所放松。

 随着经济的发展,唐朝后期,对“市”的建置与监管有所放松,但仍存在相关控制。

史料二 东汉后期和唐朝前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县城数量表(单位:

座)

时间

区域  

东汉后期

唐朝前期

黄河流域

765

669

长江流域

342

611

 根据史料二,概述县城数量及分布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史料二表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县城数量总体有所增加。

 变化:

从东汉后期至唐朝前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县城数量总体有所增加。

东汉后期,县城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数量较少;唐朝前期与东汉后期相比,黄河流域县城数量减少,长江流域数量增加。

原因:

①这一时期,北方战乱频仍,人口大量南迁,黄河流域县城数量减少。

②人口南迁加速了南方的开发,使南北经济差距缩小,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方县城数量增加。

③隋唐时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县城总体数量增加。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变化的总体趋势

(1)从周至唐:

严格限制

①市坊分开,商业活动受地域限制和时间限制;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

②城市的职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的规模不大。

③唐代商业都市有所发展,农村集市贸易也进一步发展。

(2)宋元:

逐步放松

①坊市界限被打破,突破了时间、地域限制;农村的“草市”发展。

②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出现了夜市、晓市等,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

③海运的兴盛带动了我国沿海一大批港口城市的兴起,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3)明清时期,走向繁荣。

商业活动繁荣,涌现出一大批工商业市镇,城市的生产性、专业性、商业性增强,对政治中心的依赖性逐渐减弱。

►探究3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史料 帝王们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

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

——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斯

 根据史料观点,解释“重农抑商”政策形成的原因。

 史料中“帝王们也是经济人”意在强调帝王们制定的政策皆出于现实经济发展的需要,任何政策都是历史条件的产物。

 原因:

重农抑商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时的必然选择。

 “重农抑商”——阻碍工商业扩大再生产的重要因素

“重农抑商”政策是封建小农经济与中央集权的产物;可以分为“重农”与“抑商”两个方面。

“重农抑商”思想滋长了小农意识、闭关自守思想,导致“以末敛财、以本守之”观念的盛行,延缓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导致了商业文化的滞后。

“重农抑商”不仅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一种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而且超过了经济领域,成为整个封建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成为一种传统的习惯势力,影响面广,影响程度深,甚至直接影响了今天中国农村的现代化进程。

以唯物史观认识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材料 依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学说来考察中国古代社会,可以看到,至明代中后期,古代封建社会业已高度成熟,在明成化、弘治与正德年间(15世纪中叶至16世纪初叶),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苗头已经出现;明嘉靖年间至明末(16世纪初叶至17世纪中叶),新的近代社会因素更为普遍而显著地增长起来,向近代社会的转型开始启动。

……因而,各种新因素纷纷出现的明代后期显然就成为中国早期近代化的开端。

——摘编自张显清《中国早期近代化的开端》

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其中的观点进行论证。

(要求:

观点明确,论据充分)

解析:

首先要找到材料的观点,观点往往出现在材料的开头或结尾。

其次,根据所学知识对观点进行论证,要注意论据一般应在三条以上,不能太少,而且论据必须与观点完全吻合,语言简练而内涵丰富。

答案:

观点:

明朝中后期是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启动时期。

论证:

明代中后期民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且经营方式发生变化;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商品农业发展;商业贸易繁荣、商人势力壮大和区域性市场网络形成;货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一批新的工商业市镇蓬勃兴起,这些都预兆着古代中国开启了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明朝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

(1)刺激了农业、手工业和城市的发展。

(2)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对自然经济起了破坏作用,同时也是对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的挑战。

(3)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市民的生活和观念发生了变化。

(4)有利于社会的转型。

[跟踪训练·即学即用]

1.(2019·凉山一模)商人直到春秋晚期还只是封建领主的家臣;而市场、商品和货币都不普遍商用,以物物交换为基本形式。

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  )

A.商业的需求很少B.贵族们生活的自足

C.自然经济的影响D.商品经济还未出现

C [题干提及商人是领主的家臣,没有专业化,商品交换为物物交换,这反映出商业不是很发达,其主要原因在于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故选C项;商业交换的媒介不是货币,而是物物交换,说明当时有一定的商业需求,故排除A项;商业交换主体是贵族或者部落,故排除B项;原始社会末期,商业就出现了,故排除D项。

]

2.(2019·昆明高三诊断)唐代全国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仅13处。

到北宋中期,全国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已增加到46处,如成都、兴元(陕西汉中)、建康、杭州等地都是著名的商业大城市。

材料反映出(  )

A.北宋商业发展超过唐代

B.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C.北宋经济总量超越唐代

D.城市数量不断增加

A [宋朝城市数量与唐朝相比大大增加,而城市数量的增加得益于宋朝商品经济的发展,故选A项;题干没有提到南北方商业大城市的比例,故不能说明经济重心的南移,故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北宋经济总量,故排除C项;城市数量的增加是题干反映的现象,不是本质,故排除D项。

]

3.宋代时“如工商杂类人等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并解送”;到明代,仅盐商子弟考取进士者就有180余人,成为举人者有340余人。

这一现象说明(  )

A.四民等级观念在宋代以后趋于消失

B.抑商政策在宋明时期出现一定松动

C.“贱商令”抑制了商人的社会地位

D.古代在科举领域不存在抑商的现象

B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宋明时期考取进士人数中商人出身的比重增加,这一现象说明宋明时期抑商政策有所松动,体现出商人社会地位有所提高,故B项正确,C项错误;A项“趋于消失”说法错误,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出科举中无抑商现象的存在,故D项排除。

]

4.有学者认为,重农抑商政策基本上贯穿中国古代封建帝制王朝时期,其中秦朝、汉朝、唐朝、明朝、清朝时期的重农抑商政策更具有典型性。

这一观点突出反映了(  )

A.封建政权加强对社会经济的干预

B.重农抑商政策多出现在统一王朝

C.重农抑商的程度与王朝兴衰相关

D.商业过度发展往往影响社会稳定

A [秦朝、汉朝、唐朝、明朝、清朝是王权强大的时期,当时的政府大都力行重农抑商政策,可见政权对经济的干预非常明显,故选A项;重农抑商是个普遍性的政策,不仅仅表现在统一的王朝,故排除B项;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与王朝兴衰的关系不大,故排除C项;D项说法本身有误,故排除。

]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主干整合·厘清史实]

一、农耕经济高度发展

1.农业

(1)《天工开物》中涉及的生产技术领先世界。

(2)双季稻得到大面积扩种,水稻亩产量增加。

(3)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被引进和推广。

(4)广泛植棉,民众衣食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2.手工业:

明中叶以来,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占据主导地位。

3.商业

(1)明中叶以来,广泛使用白银,商业资本活跃。

(2)出现专门的手工业产品和原料集散地,发展成工商业市镇。

4.国力:

国力强盛,突出表现为耕地面积扩大和人口增长;总值中所占比重的年增长率高,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

二、资本主义萌芽

1.含义:

明中叶以后,在手工工场中,拥有资金、原料和机器的工场主雇佣自由身份的雇工,为市场的需要进行生产。

2.表现

(1)苏州:

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工匠分“匠有常主”和临时工两种,表明当地已经形成了劳动力市场。

(2)景德镇:

制瓷业分工极细,出现雇工;出现民营手工工场,把分散的雇工集中起来分工协作,社会化程度和劳动效率都较高。

3.地位:

只是出现在江南等局部发达地区的一些生产部门中,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在全国范围仍居主导地位。

4.阻碍因素

(1)“男耕女织”家庭生产结构长期存在,巩固了农耕自然经济形态。

(2)官府的沉重剥削,导致农民极端贫困、购买力极其低下。

(3)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如“海禁”、矿禁等,限制了市镇手工商业的发展。

(4)“重本抑末”政策的打击,限制了新生产关系的辐射力。

三、近代前夜的危机

1.“海禁”政策

(1)原因

①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

②西方殖民势力东来。

③统治者担心东南沿海人民与西方殖民势力和抗清势力相互结合,会给统治秩序造成威胁。

(2)内容:

限制中外贸易与对外交往。

(3)评价:

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

2.危机

(1)西方:

开始进行资产阶级革命、殖民扩张,西方主要国家相继完成向近代工业国家的转变。

(2)中国:

处在农耕经济发展的顶峰时期。

(3)结论:

中西国力兴衰的易位大体定局。

“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其本身就是一个世界,一个尽可能不与外界往来的世界。

然而,尽管除知识名流外,其他中国人对外部世界不感兴趣……作为一个有名无实的闭关锁国的国家,有着甚至更为封闭的儒家思想的明代中国,正在丧失它的自主性,开始依附于一个非它所创造的世界体系。

——[美]阿谢德《中国在世界历史之中》

[素养提升·融会贯通]

►探究 “海禁”政策的实施及影响

史料一 明朝初年,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且“每诱岛倭入掠”。

《皇明祖训》记载,朱元璋认为,日本……等15国,“……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

朝廷……“禁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摘编自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

 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初实行“海禁”政策的背景。

 史料一分两层意思。

第一句为一层,着眼于消灭反明势力;第二、三句为一层,体现了朱元璋的“天朝上国”观念,轻视对外交往、贸易。

 背景:

明廷的残余敌对势力利用大海继续对抗;倭寇侵扰,海盗与沿海不法之徒勾结;自然经济的影响;统治者对海外诸国的轻视。

史料二 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始之禁商,后之禁寇。

禁之愈严而寇愈盛。

片板不许下海,艨艟巨舰反蔽江而来;寸货不许入番,子女玉帛恒满载而去……于是海滨人皆贼,有诛之不可胜诛者。

——[明]谢杰《虔台倭纂》

 根据史料二,说明“海禁”政策的消极影响。

 史料二中“市禁则商转为寇”说明“海禁”加剧了寇患,“禁之愈严而寇愈盛”“于是海滨人皆贼”主要体现了“海禁”的负面作用。

 消极影响:

使沿海人民失去生计,铤而走险,走私严重,与海外势力勾结,威胁了沿海地区的稳定。

 重农抑商政策与“海禁”政策的异同

比较项

重农抑商政策

“海禁”政策

实施时期

战国时期开始实行,贯穿整个封建社会

明清时期

目的

相同点

维护封建统治

不同点

压制商人势力,维护封建统治基础,发展地主经济

防御外来殖民势力,维护封建体制

内容

相同点

压制商品经济的发展

不同点

严格控制国内市场和商业活动

禁止国人出海贸易,严格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影响

相同点

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不同点

前期对古代农业的发展有利,后来阻碍了生产力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有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限制了中国与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以唯物史观全面认识“闭关锁国”政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博厄斯说:

“人类的历史证明,一个社会集团,其文化的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汲取临近社会群体的经验。

一个社会集团所获得的种种发现可以传给其他社会集团;彼此之间的交流愈多样化,相互学习的机会就愈多,信息交流关系到社会群体是否能够与世界发展保持同步。

大体上,文化最原始的部落也就是那些长期与世隔绝的部落,因为,它们不能从邻近部落所取得的文化成就中获得好处。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运用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提炼并加以说明。

(要求:

观点明确、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解析:

本题属于观点提炼阐释类试题。

首先,根据题干材料信息,拟定一个或多个观点,如本题材料主要阐释了人类社会相互学习与交流的重要性;然后,根据所选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角度进行分析说明。

答案:

观点:

各地区或民族内部由于缺乏沟通交流导致自身发展的落后。

说明:

明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东西文化交流,抑制了社会发展活力,导致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和评价

(1)原因

①自给自足、落后闭塞的封建自然经济是“闭关锁国”政策推行的根本原因。

②明中期,倭寇侵扰我国东南沿海以及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殖民扩张是明清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客观原因。

③清朝统治者民族狭隘性是重要原因。

清朝统治者企图通过“海禁”“闭关”,将国内汉人与外界完全隔绝,以防他们内外联结,形成反清力量。

(2)评价

①积极作用:

清政府试图通过“闭关锁国政策”,对内巩固自身统治,对外进行民族“自卫”。

这种消极防御手段,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对外侵略的日益迫近和愈加狂暴,曾起到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

②消极作用:

它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使封建自然经济长期延续,从而助长了封建统治者故步自封、盲目自大的心理。

[跟踪训练·即学即用]

1.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在倭患基本平定的前提下,在福建漳州海澄月港宣布部分开放海禁,准许私人海外贸易船申请文引,缴纳饷税,出洋贸易。

当时的福建巡抚徐学聚曾言:

“我贩吕宋(菲律宾),直以有佛郎机(西班牙)银钱之故。

”由此可推知,明朝后期(  )

A.自然经济加速瓦解B.外贸经济有所发展

C.外来威胁趋于解除D.政府税收显著增加

B [由材料“我贩吕宋(菲律宾),直以有佛郎机(西班牙)银钱之故”可见对外贸易发展,白银流入中国,故选B项;题干只涉及漳州的贸易情况,不能改变中国绝大多数地区的经济形态,故排除A项;“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在倭患基本平定的前提”说明西方的殖民势力已经到来,故排除C项;“我贩吕宋(菲律宾),直以有佛郎机(西班牙)银钱之故”描述了商贸情况,并没有体现税收的多少,故排除D项。

]

2.(2019·兰州二模)乾隆二十年,一些英国商船从广州开往浙江宁波贸易,乾隆帝批示:

“今番舶既已来浙,自不必强回棹;惟多增税额,将来定海一关,即照粤关之便。

”材料表明(  )

A.清朝加强防范中外交往

B.清朝已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C.宁波与广州贸易地位一致

D.中外贸易冲击原有管理体制

D [乾隆帝的批示体现了清朝政府针对一些英国商船来浙江贸易的现状,中外贸易冲击原有管理体制,故选D项;题干中乾隆帝批示灵活处理英商在浙贸易,故排除A项;闭关锁国政策贯穿清朝前期直到鸦片战争后,且乾隆帝时期仍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故排除B项;由题干中“将来定海一关,即照粤关之便”可知广州地位高于定海,故排除C项。

]

3.(2018·长郡中学模拟)明代晚期,南京的士大夫仅是所戴头巾,就有汉巾、晋巾、唐巾、不唐不晋巾、诸葛巾、东坡巾、阳明巾、九华巾、逍遥巾等多种,可谓殊形诡制,日新月异。

这表明当时南京(  )

A.经济发展冲击社会生活

B.成为全国商业中心

C.传统道德观念已经沦丧

D.文化复古之风流行

A [由材料时间可以看出,晚明时期的江南,伴随着封建商品经济的发展,对人们的传统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士大夫的衣着打扮也不再拘泥定式,出现了多种形式的衣着,说明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冲击。

故选A项。

]

4.(2018·宣城二模)有学者在研究16世纪中叶“嘉靖大倭寇”问题时认为:

一是倭寇的主体是中国东南沿海的中小商人阶层;二是倭寇的最高领导是王直,是徽商出身;两者追求的是海上贸易的合法化。

材料表明(  )

A.民间贸易损害政府利益

B.商帮力图扩展海外贸易

C.官方贸易失去垄断地位

D.“海禁”政策加剧倭寇之患

D [根据材料“一是倭寇的主体是中国东南沿海的中小商人阶层;二是倭寇的最高领导是王直,是徽商出身;两者追求的是海上贸易的合法化”可知,材料主要说的是中小商人阶层和大商帮都追求海上贸易的合法化,反对“海禁”政策,当他们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就成了倭寇,这说明了“海禁”政策其实是加剧了倭患,故D项正确。

]

[真题研练·感悟考法]

还原历史情景 教材主干知识常考常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