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锡永 译释三自性判定.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56907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5.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锡永 译释三自性判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谈锡永 译释三自性判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谈锡永 译释三自性判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谈锡永 译释三自性判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谈锡永 译释三自性判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谈锡永 译释三自性判定.docx

《谈锡永 译释三自性判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锡永 译释三自性判定.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谈锡永 译释三自性判定.docx

谈锡永译释三自性判定

《三自性判定》略释

世亲论师造论

谈锡永译释

中华佛典宝库

 

 

  

  梵名:

Trisvabhava-nirdesa[注1]

  [1]本论仍有梵文原本存世,,此有日本学者御牧克己、立川武藏及汤山明的整理本〔KatsuniMimaki,MusashiTachikawa&AkiraYuyama,eds,ThreeWorksofVasubandhuinSanskritManuscript:

theTrisvabhavanirdesa,the VimsatikawithitsVrtti,andtheTrimsikawithSthiramati'sCommentary.(Tokyo:

TheCentreforEastAsianCulturalStudies,1989)〕;梵本的英译,见StefanAnacker,SevenWorksofVasubandhu(Delhi:

MotilalBanavsidass,1986),页181-190。

此外,尚可参考JayL.Garfield,EmptyWords:

BuddhistPhilosophyandCross-CulturalInterpretation(NewYork:

OxfordUniversityPress,2002),页128-151;AkeBoquist,Trisvabhava:

AStudyoftheDevelopmentoftheThree-nature-theoryinYogacaraBuddhism(Sweden:

UniversityofLund,1993),页116-132。

]

  藏名:

Rangbshingsumngespabstanpa

  前言

  弥勒瑜伽行据《解深密经》而建立,此为三转法轮说教,经言,无上无容非诤论立足处,故为了义。

其为了义,非但说唯识,以其立基於法相,证果为如来藏,唯识则为道上之所依,基道果井然,然後始能说为了义。

  故知法相即是了义基,亦可说三性、三无性为了义基之基。

  世亲此论,无自释论,其弟子亦未为此论造释论,或乃因此论无世亲口授故。

若然,则此论当为世亲晚年所造,故其义理实深於《唯识二十颂》、《唯识三十颂》等。

全论次第而说无二,已与龙树所说之四重缘起合拍,第35颂更强调现 证三自性智,离功用而解脱,是即由证三自性智而触证真如。

故若未重视三无性而只多说三性,即於三自性智有所忽略。

  今春译此论竟,入夏,住大拈蒲湖留漏楼,再细读此论及瑜伽行诸论,侍儿阿品请法,因略为之疏释颂义并加标题,俾瑜伽行之了义得能显扬。

  一.总说

  1 遍计与依他 以及圆成性

  安立为三性 具智者须知[注2]

  [2 梵:

kalpitahparatantrascaparinispannaevaca/trayahsvabhavadhiranamgambhiramjneyamisyate//]

  〔释〕标举遍计性、依他性、圆成性,是为三自性。

行人於悟入缘起复超越缘起时,由现证而得决定之三自性相,谓“具智者须知”,现证而得决定即是“具智”。

  二.建立

  2 依缘转起者 唯成遍计事

   能现为依他 所似现遍计[注3]

  [3梵:

yatkhyatiparatantro'sauyathakhyatisakalpitah/pratyayadhinavrttitvatkalpanamatrabhavatah//]

  〔释〕世间一切法本皆由缘起,此是法尔,是即依他性。

然凡庸不知一切法缘生,乃於缘生诸法上,由其相、其名唯加以遍计(分别),此即令一切法成遍计性。

故一切法之“能现”为依他自性;“所似现”则为遍计自性。

  不名之为“所现”而名之为“所似现”,以其为“似义显现”故。

遍计成立名言,名言成立概念(佛家名相称之为“相”),此概念非是实义,故名为似义。

一切法由遍计故,即如其似义而成显现。

  3 能现之似现 必为无所有

  以实无变异 圆成即可知[注4]

  [4梵:

tasyakhyaturyathakhyanamyasadavidyamanata/jneyahsa parinispannahsvabhavo'nanyathatvatah//]

  〔释〕能现之依他虽因遍计而成似现,而诸法实相则并未因之而变异,由无变异即可知一切法圆成性。

此即所谓本净、本寂。

  此本净本寂境界,亦即如来藏,具圆成性。

此如《大乘庄严经论》所云——

  一切无别故 得如清净故

  故说诸众生 名为如来藏[注5]

  [5依波罗颇蜜多罗译,大正·三十一,no.1604,页604c。

]

  一切无分别(即不因遍计而成分别),是即无有变异;得清净如,即是法性本净、本寂,此於众生心性中亦无变异。

  4 凡遍计所现 皆似二显现

  彼中无有此 即彼无二法[注6]

  [6梵:

tatrakimkhyatyasatkalpahkayamkhyatidvayatmana/tasyakanastitatenayatatradvayadharmata//]

  〔释〕由能取、所取二者,成立似义显现,於中似有二取,是为“似二显现”, 即依二取而似。

无此即成无二,无二取故。

  《辨法法性论》颂云——

  法能相者谓虚妄遍计 似二显现及名言显现

  无而显现故说为虚妄 计度无境故说为遍计[注7]

  [7藏:

delachoskyimtshannyidni/gnyisdangjiltarmngonbrjodpar/snangbayangdagmayinpa'i/kunrtogpastemedsnangphyir/desnayangdagmayinpa'o/deyangthamscaddonmedcing/rtogtsamyinpaskunrtogpa'o//]

  5 无而遍计者 是名分别心

  实无能遍计 亦无所遍计[注8]

  [8梵:

asatkalpo'trakascittamyatastatkalpyateyatha/yathaca kalpayatyarthamtathatyantamnavidyate//]

  〔释〕《摄大乘论》谓:

“当知意识是能遍计。

”遍计即分别,故能遍计之意识即分别心。

又云:

“说名遍计颠倒生相者,谓是能生虚妄颠倒所缘境相。

自相实无者,实无彼体,唯有遍计所执可得者,唯有乱识所执可得。

”[注9]此即以由错乱分别而成之变异为所遍计。

  [9依玄奘译,大正·三十一,no.1597,页341。

]

  能所二者,皆由错乱而成立,是故皆无自性。

  6 以具因与果 故许心为二

  是即为藏识 及转识七种[注10]

  [10梵:

taddhetuphalabhavenacittamdvivibhavisyate/yadalayakhya vijnananpravrtyakhyamcasaptadha//]

  〔释〕《摄大乘论》云:

“复有何义,由此一识成一切种种识相貌?

”释云:

“一识谓一本识,本识变异为诸识故。

”[注11]

  [11此依真谛译(大正·三十一,no.1595,页188a);於笈多、行矩之译本,此句作“何别道理於一识体为一切种种识体相貌也?

阿梨耶识识体为彼余生起识种种相貌,应知为彼缘相生起故。

”(大正·三十一,no.1596,页288a)。

玄奘译本则缺此句。

]

  此本识即阿赖耶识(藏识),变异为余七识。

以由变异而起且复能变异,故名转识。

由是阿赖耶识即为因,七转识为果。

如是即说心有二分。

  7 杂染种子聚 初者故名心

  常转诸行相 次者故得名[注12]

  [12梵:

samklesavasanabijaiscitatvaccittamucyate/cittamadyamdvitiyamtucitrakarapravrttitah//]

  〔释〕初谓藏识、次谓转识。

   《解深密经·心意识相品》云——

  於中最初一切种子心识成熟,辗转和合、增长广大,依二执受——一者、有色诸根及所依执受;二者、相名分别言说戏论习气执受。

有色界中具二执受,无色界中不具二种。

[注13]

  [13依玄奘译,大正·十六,no.676,页692。

下引同。

]

  此即谓本识(根本识)实为“最初一切种子心识”。

及其起用,即依其功用而有三名,一者、经云——

  广慧,此识亦名阿陀那识。

何以故,由此识於身随逐执持故。

  所谓“於身随逐执持”,即是“增长广大”。

  二者、经云——

  亦名阿赖耶识。

何以故?

由此识於身摄受藏隐,同安危义故。

   所谓“於身摄受藏隐,同安危义”,即是“辗转和合”。

  三者、经云——

  亦名为心。

何以故?

由此识,色声香味触等积集滋长故。

  所谓“色声香味触等积集滋长”,即是“依二执受”。

  今颂文但说阿赖耶识,实已同时隐括阿陀那识及心。

故当了知,根本识实具此三种功用。

  复次,经云——

  广慧,阿陀那识为依止,为建立故,六识身转。

  正以其“於身随逐”时能转起六识,故始说为“增长广大”。

如来藏是依、是持、是建立,阿陀那识亦为依止(止即是持)、为建立,故知二者相应。

故可说言二者同一,亦有相异。

由其异故,於法性则名之为如来藏,於心性则名之为阿陀那。

  故论颂云——

  阿陀那识甚深细 一切种子如瀑流

  我於凡愚不开演 恐被分别执为我

  此“恐被分别执为我”之说,亦见於说於如来藏时所说,故知二者之依、持、建立实同一意趣。

  8 遍计为虚妄 须知三行相

   异熟与异执 以及似显现[注14]

  [14梵:

samasati'bhutakalpahsacaisatrividhomatah/vaipakikastathanaimittiko'nyahpratibhasikah//]

  〔释〕由三行相知遍计为虚妄。

一者、异熟行相,此即《摄大乘论》所说之“我见熏习差别”;二者、异执行相,此即《摄大乘论》所说之“名言熏习差别”;三者、似显现行相,此即《摄大乘论》所说之“有支熏习差别”。

  9 初者根本识 具异熟体性

  余者为转识 转能见所见[注15]

  [15梵:

prathamomulavijnanamtadvipakatmakamyatah/anyahpravrttivijnanamdrsyadrgvittivrttinah//]

   〔释〕此释前颂。

知遍计为虚妄之三行相,异熟行相缘於根本识;余二行相缘於七转识。

转起能见,成异执行相;转起所见,成似显现行相。

  三.三自性相

  10 有无与二一 杂染清净等

  能相所差别 此自性甚深[注16]

  [16梵:

sadasattvaddvayaikatvatsamklesavyavadanayoh/laksanabhedatascestasvabhavanamgambhirata//]

  〔释〕有与无、二与一、杂染与清净,即是三自性相之差别。

  欲了知此三自性相,须先了知“能相”与“所相”。

三自性相为“三能相”,由是即有相应之“三所相”。

由能相有差别,故所相即有差别。

  能相者,即所相之所依,是故能相之定义便即成所相之定义,以能相为因法,所相为果法故。

  《摄大乘论》说“三能相”为——一者,以依处为能相,此即说依他自性能相;二者,以遍计为能相,此即说遍计自性能相;三者,以法性为能相,此即圆成自性能相。

  由是“三能相”亦可视为观察一切法之三种见,由见而成立者即是“所相”(通常 但名之为“相”)。

故《摄大乘论》云——

  彼转识相法,有见、有相,识为自性。

[注17]

  [17大正·三十一,no.1597,页346c。

]

  是即谓“三能相”皆“转识相法”,以识为自性而转起见与相。

见不同,转起之相即亦不同,故遍计见所转起者,即成遍计自性相,依遍计而成立一切法相;依他见所转起者,即成依他自性相,依依他而成立一切法相;依圆成见所转起者,即成圆成自性相,依圆成而成立一切法相。

  谓“三能相”具有与无、二与一、净与染等差别,乃就三自性而说,然若深一层探讨,“三能相”皆无非以心识与外境为缘起,由浅至深,即成三重缘生自性,是故可说为有如是等差别,亦无如是等差别。

下来诸颂,即分别对此作说。

今且一说此三自性何以为三重缘起。

  心识与外境相依,为自性之根本,此即谓心识依外境而起用、外境依心识而变现,由是而成立心识与外境之自性。

  若於此自性上,执相与名言而横加分别,则内识与外境都成遍计而有。

能离遍计,则能认知依他。

此依他者亦有三种,说外境与心识相依,即是相依缘起,《摄大乘论》以灯光与灯炷作喻,喻阿赖耶与污染之相依,即说此重缘起;复次,依内外说如来藏与阿赖耶,即是相对缘起,此非一非异,《摄大乘论》以染衣为喻,若将衣作结,颜色为一,作结後入染器,染後解结,衣色则成为异,如是以明相对;又次,依内外说法性与法,即是相碍缘起,《摄大乘论》喻为金藏土中 而成地界,地土现时由虚妄相显现,若经无分别智火烧炼,金相显现,是为真实显现,此喻即说法性为法所碍,於相碍中,离碍则为圆成自性相。

  上来所说即“三能相”之差别,以含四重缘起故,说为甚深自性。

  甲.有无   

  11 所显现似有 实极无所有

  故於遍计性 许有相无相[注18]

  [18梵:

sattvenagrhyateyasmadatyantabhavaevaca/svabhavahkalpitastenasadasallaksanomatah//]

  〔释〕此说遍计自性能相,亦有相、亦无相。

  “所显现似有”,即由虚妄分别而成之“遍计有”,亦即“分别有”;超越凡庸见,即知其实为“极无所有”。

此即证成“遍计有”之空性。

   12 错乱体性有 似现则无有

  故於依他性 许有相无相[注19]

  [19梵:

vidyatebhrantibhavenayathakhyanamnavidyate/paratantroyatastenasadasallaksanomatah//]

  〔释〕无论依业因缘起成业因有、依相依缘起成相依有、依相对缘起成相对有,皆依“错乱体性”而成为有。

此如世亲《佛性论》云——

  依他性体,有而不实。

由乱识根境,故是有;以非真如,故不实。

何以故?

因缘义无倒故,是以对分别性故名为有,对後真性故非实有。

[注20]

  [20真谛译,大正2三十一,no.1610,页794c。

]

  此即云,凡由缘起成立之有,都是乱识乱根所转起之乱境,但相对於虚妄分别之遍计自性,以因缘非是颠倒,故可说为有自性,唯相对於真如,则非实有自性。

  如是成立“依他自性能相”之有自性相与无自性相,故知其所以为有,实依缘起而有;其所以为无,则为对缘起之超越。

  13 二则毕竟无 无二而为有

   故於圆成性 许有相无相[注21]

  [21梵:

advayatvenayaccastidvayasyabhavaevaca/svabhavastenanispannahsadasallaksanomatah//]

  〔释〕圆成自性相离业因、相依、相对,故说“二则毕竟无”;而此离缘起之“无二”则为有。

此即如《摄大乘论》颂言——

  若知诸义唯是言 即住似彼唯心理

  便能现证真法界 是故二相悉蠲除

  体知离心无便物 由此即会心非有

  智者了达二皆无 等住二无真法界[注22]

  [22大正·三十,no.1597,页353c。

《摄论》所引,名为“五现观伽他”。

“伽他”者,即gatha(偈颂)。

今只引其二。

]

  上来三颂,已显示三自性能相皆具有、无自性相,唯有无之层次则有所不同,故三自性能相即不一亦不异。

  乙.一二

  14 遍计二行相 有无同一性

  凡愚遍计性 许为二与一[注23]

  [23梵:

dvaividhyatkalpitarthasyatadasattvaikabhavatah/svabhavahkalpitobalairdvayaikatvamakomatah//]

   〔释〕於第11颂,已说遍计自性相亦有相、亦无相,此有无,皆依遍计自性而说,落於此自性而成有、超越於此自性而成无,故说为“有无同一性”,是故此二行相既为二,亦为一。

      

  对此有无,若因其为“遍计”即说为无自性,於修学上即是减损,以未经现观即不能作“无”之决定,此即减损世俗有,亦易成断灭空。

反之,若仅云“超越”便说超越相(如空)为有,是犯增益,误以超越即为胜义故。

  15 似现而为二 错乱体则一   

  是故依他性 许为二与一[注24]

  [24梵:

prakhyanaddvayabhavenabhrantimatraikabhavatah/svabhavahparatantrakhyodvayaikatvatmakomatah//]

  〔释〕凡依他,必有似显现之二法,彼此或为因果、或为相依、或为相对,故“似现而为二”,然此二法皆由“错乱体性”成立,故为同一。

是故既为二、亦为一。

  此“许为二与一”,亦是现观之决定,否则即不能现证错乱体性。

行者於心一境性时,比对日常世俗,即知依於世俗之根、境、识何以为错乱。

然对此错乱亦 不可遮拨,否则即坏世俗。

  16 二性为体性 无二而同一

  是故圆成性 许为二与一[注25]

  [25梵:

dvayabhavasvabhavatvadadvayaikasvabhavatah/svabhavahparinispannodvayaikatvatmakomatah//]

  〔释〕圆成自性相,实为胜义与世俗之双运,依世俗(如缘起有)成立有性、依胜义(如超越缘起之空性)成立无性,故说“二性为体性”。

然以双运故成“无二”,此非无此二性,实谓观修时不作意偏执,即由二性无分别而成无二。

由是即可於现观中作决定,圆成自性相为二亦为一。

  上来三颂,已明三自性能相,为二亦为一,此亦即不一不异。

  丙.净染

  17 遍计与依他 所知杂染相

  唯彼圆成性 清净法能相[注26]

   [26梵:

kalpitahparatantrascajneyamsamklesalaksanam/parinispannestastuvyavadanasyalaksanam//]

  〔释〕遍计为所知能相;依他为杂染能相;圆成为法性能相。

  此如《解深密经》所云,“遍计所执言辞所说”,此即是所知能相;亦如经言,“诸行相堕杂染相”,此即是杂染能相。

前者即遁计自性能相,後者即依他自性能相。

  法性能相离诸分别(《辨法法性论》说为离能取所取、离名言显现),故说为清净。

  然则三自性相岂非有净染分别?

下来四颂即说无此分别之观修。

  18 一者性不谛实二 一者无事以为性

  故除遍计名言外 实无异於圆成性[27]

  [27梵:

asaddvayasvabhavatvattadabhavasvabhavatah/svabhavatkalpitajjneyonispanno'bhinnalaksanah//]

  〔释〕由18至2l四颂,为甚深观修,故须先依《解深密经》一说其理致。

 其初,经云——

  相、名相应以为缘故,遍计所执相而可了知。

  依他起相上,遍计所执相执以为缘故,依他起相而可了知。

  依他起相上,遍计所执相无执以为缘故,圆成实相而可了知。

[注28]

  [28大正·十六,no.676,页693b。

下来两节所引同。

]

  此即谓遍计执自性相无非由执相、名以成立;於依他起相上复须成立遍计自性,即复须执其相其名始能建立其为有,以须如是始能说依他自性相故。

此如说“无明缘行”,即依无明与行之相与名而说依他。

故一切依他自性相,除非不落言说,若落言说,必成遍计而似显现(参第2颂)。

  然行人於观修时,则可离相与名而作观,由是於依他自性相即可不执其与相、名相应之遍计自性,如是现观,即现观圆成自性相。

  复次,经又云——

  若诸菩萨能於诸法依他起相上,如实了知遍计所执相,即能如实了知一切无 相之法。

  若诸菩萨如实了知依他起相,即能如实了知一切杂染相法。

  若诸菩萨如实了知圆成实相,即能如实了知一切清净相法。

  此三者说深一层次观修。

现证“无相”,不必现观依他自性相,以缘生为本然故,无可现观,所须现观者仅为加於其上之相与名,於此无所执,即了知无相。

  然则於此观修中,如何能知其为杂染相抑或清净相耶?

前已说了知依他自性相之观修,由此观修即能如实了知一切杂染相法;前亦已说了知圆成自性相之观修,由此观修即能如实了知一切清净相法。

  故此三者非是三种内观,仅是现证无相之观修。

既已了知三自性相,则杂染、清净相法实已现观,不必於修证无相更有别观。

此亦即宁玛派不共生起次第之观修目的,於依他自性相之所缘境不更寻求名言,唯成咒鬘庄严,如是即如实了知依他自性相上之遍计自性相。

故可由是而现证无相。

  上来说证成,然於因地以下修证时,必与现证同时有所断除,故经言——

  善男子,若诸菩萨能於依他起相上,如实了知无相之法,即能断灭杂染相法;若能断灭杂染相法,即能证得清净相法。

  由是可知观修之关键,即在於“能於诸法依他相上如实了知遍计所执相”,前已说由此观修可了知无相。

  必须了知上来所说,始能说颂意。

   颂言“一者性不谛实二”,即依他自性相上之无二,亦即其“似现为遍计”之无二取(此可参考第4颂所言)。

  言“一者无事以为性”,即前所说於依他自性相上“遍计所执相无执以为缘”。

  由此二者,即可说世俗之遍计有若能遣除遍计名言,即无异於圆成自性相。

此即是说超越遍计之修证,无异於圆成自性相之观修。

亦即“相、名相应以为缘故,遍计所执相而可了知”;“依他起相上,遍计所执相无执以为缘故,圆成实相而可了知”。

  19 一者无二以为性 一者二取无自性

  亦除圆成此性外 实无异於遍计性[注29]

  [29梵:

advayatvasvabhavatvaddvayabhavasvabhavatah/nispannatkalpitascaivavijneyo'bhinnalaksanah//]

  〔释〕圆成自性相以“无二”为性,此前已说(见第16颂),於观修胜义与世俗双运时,即现证此决定,此亦即生圆双运之观修。

於观修中非对遍计性有所遣除,有遣除即不能说为双运,以抉择圆成之“无二以为性”,实已同时抉择遍计之 “二取无自性”,故除“圆成”外,观修圆成自性相实无异於遍计自性相之观修。

此亦即“能於诸法依他起相上,如实了知遍计所执相,即能如实了知一切无相之法。

  此中何谓“除圆成此性外”?

  圆成即是任运,即是於相碍中因应其障碍(局限)而自显现。

於此观修中,虽能同时现证遍计自性相“二取无自性”,却不能现证遍计自性相能任运,以一落名言边际即不成任运故。

此如已说上弦月、下弦月,更何能说上下弦月为满月相。

  20 一者非如现而有 一者如是无自性

  故除彼之依他外 实无异於圆成性[注30]

  [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教育学心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