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湖南省怀化市中小学课程改革教育质量监测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34096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99.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湖南省怀化市中小学课程改革教育质量监测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届湖南省怀化市中小学课程改革教育质量监测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届湖南省怀化市中小学课程改革教育质量监测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届湖南省怀化市中小学课程改革教育质量监测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届湖南省怀化市中小学课程改革教育质量监测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湖南省怀化市中小学课程改革教育质量监测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届湖南省怀化市中小学课程改革教育质量监测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湖南省怀化市中小学课程改革教育质量监测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湖南省怀化市中小学课程改革教育质量监测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届湖南省怀化市中小学课程改革教育质量监测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怀化市中小学课程改革教育质量监测试卷

2019年高三第一次模考文科综合历史

1.战国后期,儒家、道家、法家都希望以自己的思想统一天下学术,秦相国吕不韦召集门客集体撰写的《吕氏春秋》另辟蹊径,对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进行整合。

这反映了

A.吕不韦企图统一各学派

B.政治局势影响学术发展

C.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形成

D.“百家争鸣”局面结束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百家争鸣体现出不同阶级对社会变革提出各自的治国主张,《吕氏春秋》综合诸子百家思想,体现了走向统一的趋势,故B正确;材料反映《吕氏春秋》综合诸子百家思想,并非统一各学派,A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形成,排除C;“百家争鸣”局面结束,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D项。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对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进行整合”,联系所学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分析解答。

2.从汉高祖到汉宣帝,都在关中以帝陵为中心设置陵县,直属于九卿之首太常管辖,并迁徙关东豪强大姓、富商大贾充入陵县。

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充实关中

B.牵制豪富

C.奉守帝陵

D.强干弱枝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汉高祖到汉宣帝迁徙关东豪强大姓、富商大贾充入陵县,目的是强干弱枝,打击和限制豪强大姓、富商大贾势力发展,故D正确;充实关中、牵制豪富都不是主要目的,排除AB;材料举措目的是加强对豪强大姓、富商大贾的控制,并非奉守帝陵,排除C。

3.在宋代,官僚士大夫与富人联姻的现象大量存在。

有的文人进士及第还未做官,就选择富有者为妻;更有甚者,真宗年间有朝廷命官居然为娶一有钱妇人而发生争执。

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经济发展引起价值观念变化

B.文人的道德水平滑坡

C.冗官局面导致官员待遇下降

D.官员的自身素质低下

【答案】A

【解析】

【详解】宋代是商品经济十分繁荣的时期,官僚士大夫与富人联姻的现象大量存在,反映人们思想观念、婚姻观念、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变化,故A正确;材料反映出宋朝商品经济发展对人们价值观念的冲击,并非道德水平滑坡,排除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官员待遇下降,也不能说明官员的自身素质低下,排除CD。

4.下表为清朝顺治—嘉庆年间人口和耕地面积统计表。

据此可以推断

A.人多地少的矛盾得到缓和

B.小农的经济负担日益加重

C.传统经济政策有必要调整

D.国家控制的土地资源减少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表格数据信息可知,清朝顺治----嘉庆年间人均耕地减少,但依然养活着日益增加的人口,体现了精耕细作农业得到发展,也说明人地矛盾越来越突出,传统经济政策有必要调整,故C正确;材料表明人多地少的矛盾越来越突出,A错误;材料反映人多地少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无法体现小农的经济负担是否加重,排除B;材料反映人均耕地面积减少,无法体现国家控制的土地资源减少,排除D。

5.186O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后,美国在军事上没有过多行动,在谈判涉及的惩凶、赔款等问题上,为取得清政府好感以便发展美国在华的商业贸易利益,其态度又与其他列强有所不同。

这反映了美国

A.国力强大不屑于炫耀武力

B.与英国侵华存在本质差别

C.对华政策具有相对独立性

D.因内战正酣无力派兵远征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为取得清政府好感以便发展美国在华的商业贸易利益,其态度又与其他列强有所不同”可知,美国为了自身的侵略利益采取与其他列强不同的政策,说明美国对华政策具有相对独立性,故C正确;美国在军事上没有过多行动,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A表述不恰当,排除;美国和英国侵华策略不相同,但侵略的本质是一致的,排除B;美国1861年内战开始,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为取得清政府好感以便发展美国在华的商业贸易利益,其态度又与其他列强有所不同”,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

6.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迫切希望向西方学习,改变现有制度。

同时,先进知识分子也看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先进性,主张变法维新,历史选择了他们成为资产阶级的代言人。

这主要说明

A.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B.近代中国学习西方开始上升到制度层面

C.知识分子与民族资产阶级有共同的愿望

D.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产生具有历史必然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先进知识分子也看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先进性,主张变法维新,历史选择了他们成为资产阶级的代言人”可知,历史选择了资产阶级维新派成为资产阶级的代言人,说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产生具有历史必然性,故D正确;A是材料反映的现象,不是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开始”上升到制度层面,排除B;材料反映历史选择了资产阶级维新派成为资产阶级的代言人,无法体现知识分子与民族资产阶级有共同的愿望,排除C。

7.下图为漫画家廖冰兄的作品《从以时间换取空间到以空间换取时间》(1937年),时钟的上半部分表示防守阶段,下半部分表示反守为攻阶段。

该漫画意在说明

A.八路军是防御阶段的抗日主力

B.国共两党实行不同的抗战路线

C.正确的战略是抗战取胜的关键

D.中国必定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

【答案】D

【解析】

【详解】时钟的上半部分表示防守阶段,下半部分表示反守为攻阶段。

防守阶段中国的武器只有大刀,由于正义的中国越战越强,反攻阶段有了好的装备,中国定能把日本赶出去,换回中国自己的空间,说明中国必定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故D正确;漫画无法体现八路军是防御阶段的抗日主力,排除A;从漫画也不能看出国共两党各自实行的抗战路线,排除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抗战的战略是否正确,排除C。

8.有学者指出:

“20世纪90年代土地细碎化对农民收入的正面作用大于负面作用。

如果为了达到粮食生产的规模经济,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等目的而片面地强调整合土地,降低细碎化水平,结果往往是违背了农民意愿,损害农民利益。

”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

A.家庭经营模式的存在有其合理性

B.农业发展的出路在于规模经营

C.土地私有化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D.推行土地整合违背了经济规律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说明20世纪90年代土地细碎化对农民收入的正面作用大于负面作用,家庭经营模式符合农民意愿,家庭经营模式的存在有其合理性,故A正确;材料“片面地强调整合土地,降低细碎化水平,结果往往是违背了农民意愿,损害农民利益”说明规模经营违背了农民意愿,损害农民利益,不利于农业发展,B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生产经营方式,不是土地所有制形式,排除C;材料反映规模经营违背了农民意愿,损害农民利益,没有体现土地整合违背了经济规律,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片面地强调整合土地,降低细碎化水平,结果往往是违背了农民意愿,损害农民利益”,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

9.提米斯托克利战功卓著,亦是民主制最激进的支持者,却被政客煽动起来的雅典公民放逐。

陶片放逐制无疑是民主选择和惩罚领导人的重要方式,在雅典因为宗教、道德和政治的理由经常使用。

民主制天然有压制少数的倾向,专制则天然有压制多数的可能。

这反映了

A.雅典公民很容易被政客煽动

B.直接民主易导致多数人的暴政

C.陶片放逐制有利于防止专制

D.民主制比专制更加具有优越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被政客煽动起来的雅典公民”可知,雅典的直接民主容易被一些政客利用,“陶片放逐制无疑是民主选择和惩罚领导人的重要方式”说明陶片放逐制通过多数人的民主压制少数人,导致多数人的暴政,故B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直接民主的弊端,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反映的是陶片放逐制的弊端是容易造成多数人的暴政,C是陶片放逐制的积极作用,不符合题意,排除;“民主制天然有压制少数的倾向,专制则天然有压制多数的可能”说明民主制和专制都存在弊端,因此无法比较哪个更优越,排除D项。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被政客煽动起来的雅典公民”“陶片放逐制无疑是民主选择和惩罚领导人的重要方式”,联系所学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分析解答。

10.1791年4月,法国国民议会宣布,男女都享有平等的继承权;1792年,宣布男女双方依据同样的法律理由来进行离婚,实现个体的自由,确立起了离婚是人的天赋权利的原则,追求幸福的权利中就包括着离婚权。

这说明当时的法国

A.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B.女权运动开始兴起

C.革命深受启蒙运动影响

D.社会风气比较开放

【答案】C

【解析】

【详解】法国国民议会宣布,男女都享有平等的继承权,离婚是人的天赋权利,体现了启蒙运动提倡的平等、自由、天赋人权的思想,说明法国大革命深受启蒙运动影响,故C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排除A;材料信息也无法体现女权运动开始兴起,排除B;材料反映法国国民议会宣布的内容,无法体现社会风气是否开放,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男女都享有平等的继承权”“离婚是人的天赋权利”,联系所学启蒙运动的思想和影响分析解答。

11.苏俄从1919年2月开始每人每天由国家定量分配粮食,6月,全国各地的集市买卖被查禁,市场被取缔。

有些城市居民不得不悄悄去农村用口袋背粮回来,于是“背口袋”活动盛行起来。

“背口袋”活动盛行从根本上反映了

A.取消自由贸易的政策不得人心

B.农民未认真遵守余粮收集制

C.人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弊端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1919年”可知,这时的苏俄采取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排斥市场,“背口袋活动”反映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弊端,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暂时填补市场的缺失,故D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取消自由贸易的政策是否不得人心,也无法体现人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态度,排除AC;B不属于材料反映的本质,排除。

12.下图为美国iPhone手机厂商苹果公司的利润分布图(2010年),这表明

A.中国劳动力在当时最为廉价

B.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利益分配失衡

C.美国掌握苹果手机核心技术

D.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

【答案】B

【解析】

【详解】通过iPhone手机的利润分布结构图可以看出,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拥有核心技术获得的利润最大,居于有利地位,说明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利益分配失衡,故B正确;图片信息无法体现中国劳动力在当时最为廉价,排除A;C不能全面概括图片信息,排除;材料反映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利益分配失衡,即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D是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发生在宋代的结构性社会变迁,使城市中诞生了一个庞大的贫民阶层。

宋朝政府自觉负起了向贫民提供福利救济的责任,逐渐建立了完备的社会救济体系。

宋政府按照居民的家庭财产多寡,将全国人口划分为不同户等,作为国家划定救济对象的参考标准。

宋朝也开始出现了接近现代意义的“贫困线”概念:

凡田产20亩以下或者产业50贯以下的家庭,即为生活在贫困线下的“贫民”。

宋朝的贫民救济主要由两个系统组成,一是宋神宗熙宁十年施行的“惠养乞丐法”(凡贫困人口,均纳入乞丐范围),一是宋哲宗元符元年颁行的“居养法”。

简单地说,“惠养乞丐法”指由政府给贫民发放米钱;“居养法”则指由国家福利机构收留无处栖身的贫民。

这两种救济都是定时的、制度化的。

此外,还有临时性、赈灾性的救济,这类临时性救济虽然是不定时的,但也常年有之。

——摘编自吴钩《宋:

现代的拂晓时辰》等

材料二英国从都铎王朝(1485―1603年)开始,流民和贫困问题严重威胁到社会的稳定,政府对救济问题的干预加强。

都铎君主在济贫问题上采取了两分法态度:

一是国家对没有工作能力的群体承担责任,二是严厉惩罚不愿工作的“懒汉”。

1601年的济贫法将济贫措施分为三类:

第一,没有劳动能力的穷人由国家提供救济;第二,有工作能力者接受救济须接受政府强制性的工作安排;第三,有工作能力而拒绝工作者接受济贫院的院内救济。

该法虽是全国性的立法,但赋予地方相当大的权利,每个教区由监督官管理救济事务,监督官由地方任命。

到18世纪后期,这种以教区为基础的济贫方式已不足以应对社会失业与贫困问题。

保证人们的最低收入被视为社会责任,它意味着制定最低工作收入制度,为失业者提供工作、养老金及疾病救济,而现有的济贫制度无法满足需求。

与此同时,自由主义思潮开始蔓延,工人们反对现有的济贫法,因为院内救济将破坏家庭关系并使被救济者失去人身自由,而即便是院外救济也使人失去尊严。

于是,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的新型社会保障制度开始逐步在英国创立,1911年的《国民保险法》确立了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

——摘编自刘成、奚慧玲《英国社会福利政策的历史沿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时政府济贫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确立的原因并说明中英济贫的主要区别。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政府济贫的意义。

【答案】

(1)措施:

划分户等,确定救济对象;颁行“惠养乞丐法”和“居养法”,对贫民进行定时的、制度化的救济;实行临时性、赈灾性的救济。

(2)原因:

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失业和贫困问题日益严重;原有的救济方式存在弊端;自由主义思潮的蔓延;工人们的斗争。

区别:

①直接目的:

中国宋代济贫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英国近代的济贫除维护社会稳定外,还有惩处“懒汉”的目的。

②代表的阶级利益:

中国宋代济贫仅代表地主阶级利益;英国近代济贫后来代表资产阶级利益。

③法律执行力度:

中国宋代济贫不具有强制性;英国近代济贫具有强制性。

④济贫主体权力:

中国宋代权力集中在中央政府;英国权力分散,地方政府权力较大。

⑤济贫方式:

中国宋代为单纯的救济;英国除了救济方式外,后来形成了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的社会保障制度。

(3)意义:

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解析】

【详解】

(1)措施:

根据“按照居民的家庭财产多寡,将全国人口划分为不同户等,作为国家划定救济对象的参考标准”得出划分户等,确定救济对象;根据“惠养乞丐法”“居养法”得出颁行“惠养乞丐法”和“居养法”,对贫民进行定时的、制度化的救济;根据“还有临时性、赈灾性的救济”得出实行临时性、赈灾性的救济。

(2)原因:

根据“到18世纪后期,这种以教区为基础的济贫方式已不足以应对社会失业与贫困问题”得出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失业和贫困问题日益严重;根据“现有的济贫制度无法满足需求”得出原有的救济方式存在弊端;根据“自由主义思潮开始蔓延”得出自由主义思潮的蔓延;根据“工人们反对现有的济贫法”得出工人们的斗争。

区别:

直接目的:

根据“严厉惩罚不愿工作的‘懒汉’”得出英国近代的济贫除维护社会稳定外,还有惩处“懒汉”的目的;还可从中国宋代济贫仅代表地主阶级利益、英国近代济贫后来代表资产阶级利益分析;济贫主体权力:

根据“宋朝政府自觉负起了向贫民提供福利救济的责任”得出中国宋代权力集中在中央政府;根据“全国性的立法,但赋予地方相当大的权利”得出英国权力分散,地方政府权力较大;济贫方式:

根据“政府给贫民发放米钱”“国家福利机构收留无处栖身的贫民”得出中国宋代为单纯的救济,根据“确立了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得出英国除了救济方式外,后来形成了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的社会保障制度。

(3)意义:

可从缩小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等角度分析总结。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侯永禄是一位农民,他坚持写了近60年的日记,真实地记录了自己和村民们的生存经历,折射出一个家庭、一个村庄、一个民族的命运。

以下文字节选于他的日记:

(1952年春节)我花了一万四千元,割了二斤猪肉招待客人,这是多年来的第一次。

农民收入一增加,粮食不但够吃,还有了剩余,心劲越大了。

政府一有号召,群众便积极响应。

(1954年8月12日)农业社召开了建社的报名大会,我带头报名入社。

刘永康同志便向我谈了让我担任农业社会计的意见,晚上我便参加了建社委员会的会议。

从此,我便开始了建社方面的许多具体工作:

先登记各入社户的土地亩数,再评定地的肥瘦等级……

(1982年7月19日)上午,巷东头的饲养室门口,人来人往,吵吵嚷嚷,生产队开始评价分牲口、农具等。

经大家一致同意,采用抓阄的办法:

这对每个人、每一户都是公平的得多少好坏,就看你的运气了。

结合中国现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日记——节选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新中国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

(要求:

简要写出所提取的日记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答案】示例1:

情节:

侯永禄在1952年春节用猪肉招待客人。

历史现象:

这一情节反映出国民经济的逐渐恢复。

概述和评价: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全面崩溃,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着手进行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到1952年,恢复工作完成。

国民经济的恢复,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示例2:

情节:

侯永禄报名入社并参与建社工作。

历史现象:

这一情节反映出三大改造的进行(或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概述和评价:

1953—1956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示例3:

情节:

农民分到了生产队的牲口和农具等财产。

历史现象:

这一情节反映出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

概述和评价: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开展了经济体制改革,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撤销人民公社。

改革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快速发展,推动了城市的改革。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952年春节)我花了一万四千元,割了二斤猪肉招待客人”,可提取情节:

侯永禄在1952年春节用猪肉招待客人。

然后结合所学新中国建立后的历史分析可知,这一情节反映出国民经济的逐渐恢复。

概述和评价:

结合所学,阐释新中国建立初期国民经济状况、新中国开展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和1952年国民经济得到恢复的意义等。

15.【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八国联军之役后,清政府命各省在年内严汰绿营、防勇十分之二三,在原有各营中精选士兵成立常备、续备、巡警等军。

1903年,清政府设立练兵处,总理练兵事务;各省设督练处。

1904年,正式划定军制,规定新练军队分常备、续备、后备军三种,并规定招募应征、官制、训练等一切制度。

1905年,统一全国新军编制为三十六镇,按省分配,限年完成。

新政开始后,清政府下令在全国一些重要城市设立各种军事学堂,以满足新军扩编的需要。

此外,还设立速成陆军学堂和速成师范学堂,以应各镇所需的军官、教习之用。

由于军队成分的变化和知识化程度的提高,使得中国人向来鄙视军人的传统观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些士绅也自愿充任新军的将佐。

新军比起旧军来,确实表现为一种力量,但这种新的力量对腐朽的清王朝来说,却是一对深刻的矛盾。

——摘编自陈旭麓《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概括清末军制改革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军制改革的影响。

【答案】

(1)措施:

裁汰绿营、防勇,精选士兵成立新军;成立练兵机构;制定各项制度;统一新军编制,按省分配;设立军事学堂。

(2)影响:

推动了军队近代化;改变了鄙视军人的传统观念(提高了军人的地位);新军后来成为辛亥革命的主力(加速了清朝的灭亡)。

【解析】

【详解】

(1)措施:

根据“清政府命各省在年内严汰绿营、防勇十分之二三,在原有各营中精选士兵成立常备、续备、巡警等军”得出裁汰绿营、防勇,精选士兵成立新军;根据“清政府设立练兵处,总理练兵事务”得出成立练兵机构;根据“并规定招募应征、官制、训练等一切制度”得出制定各项制度;根据“统一全国新军编制为三十六镇,按省分配”得出统一新军编制,按省分配;根据“清政府下令在全国一些重要城市设立各种军事学堂”得出设立军事学堂。

(2)影响:

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清末军制改革推动了军队近代化;根据“使得中国人向来鄙视军人的传统观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得出改变了鄙视军人的传统观念;根据“这种新的力量对腐朽的清王朝来说,却是一对深刻的矛盾”得出新军后来成为辛亥革命的主力(加速了清朝的灭亡)。

16.【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后,经过五次战役,与朝鲜人民军一起将敌人赶至“三八线”,并将战线稳定在这一地区。

美军的巨大损失,引起美国人民的强烈不满。

因为当时美国的战略重点在欧洲,没有足够的机动兵力调到朝鲜,而朝鲜问题不能久拖,久拖就会影响全球利益。

美国不得不考虑以谈判方式“体面”结束战争。

1951年5月16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作出通过谈判结束战争的决定……毛泽东得知后,作出“充分准备持久作战和争取和谈结束战争”的方针。

即打谈结合、边打边谈,争取早日结束战争。

1951年7月10日,谈判正式开始。

在谈判中,美方处处蛮不讲理,显示霸主样子。

经过多次交锋,26日就议程安排达成五项协议。

1951年12月11日,双方开始讨论战俘问题,美方在此问题上一直作梗,其休会次数之多、拖延时间之长、争辩之激烈,实属罕见。

直至6月8日,双方才正式签订关于战俘遣送问题的协议。

1953年6月18日,李承晚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将战俘营中2.7万人民军战俘就地'释放”,然后将其扣押编入南朝鲜军队。

1953年7月13日黄昏,我军发动大规模攻击,在我军的沉重打击下,李承晚愿意接受停战的各项条款。

1953年7月27日,停战协定正式签订。

——摘编自2009-07-07大众网《朝鲜战争停战谈判始末》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朝鲜战争停战谈判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朝鲜战争停战谈判的主要特点。

【答案】

(1)原因:

战争处于胶着状态;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损失巨大,引起美国人民强烈不满;美国为了其全球利益,急于想解决朝鲜问题;中国愿意通过和谈尽早结束战争。

(2)主要特点:

时间长;边谈边打、打谈结合;斗争激烈。

【解析】

【详解】

(1)原因:

根据“经过五次战役,与朝鲜人民军一起将敌人赶至‘三八线’,并将战线稳定在这一地区”得出战争处于胶着状态;根据“美军的巨大损失,引起美国人民的强烈不满”得出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损失巨大,引起美国人民强烈不满;根据“当朝鲜问题不能久拖,久拖就会影响全球利益”得出美国为了其全球利益,急于想解决朝鲜问题;根据“充分准备持久作战和争取和谈结束战争”得出中国愿意通过和谈尽早结束战争。

(2)主要特点:

根据“打谈结合、边打边谈”得出边谈边打、打谈结合;根据“其休会次数之多、拖延时间之长、争辩之激烈,实属罕见”得出时间长,斗争激烈。

17.【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英国哲学家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的政治学著作《代议制政府》,首次出版于1861年。

其发表时,正是英国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蓬勃展开的时期,资产阶级正力求夺取对议会的最后控制权,人们所关心的首要政治问题就是议会改革问题。

穆勒认为,一种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存在是人们选择的结果,理想上最好的政府形式是代议制政府。

穆勒主张,在代议制民主制中实行三权分立,但并不主张三权平等与相互制衡。

议会可以监督和控制政府,但不能直接干涉行政活动,否则只能“由无经验裁判有经验,由无知裁判有知”。

在选举权方面,主张扩大选举权、妇女应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但是,实行无财产或阶级条件限制的普选制,劳工阶级基数庞大,将拥有最多数的代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