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优质教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89400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优质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优质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优质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优质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优质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优质教案.docx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优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优质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优质教案.docx

课题

宇宙生命之谜 课型讲读课文 授课 2课时

时间

教学

目标

1.认识“嫦、娥、尚、揭”等12个生字,理解新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是按怎样的顺序讲的,以及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3.通过阅读,感悟出阅读方法。

4.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教学

重点

了解课文中讲的关于宇宙生命的知识,理清作者的讲述顺序。

教学

难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感悟出阅读此类课文的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顺序。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分钟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很多时候,我们遥望茫茫的星空,看着圆圆的月亮,会产生无穷的遐想:

月亮上真的有嫦娥吗?

天宫在哪里呢?

外星人是什么样子的?

你们一定还有更多的问题吧?

同位之间相互说一说好吗?

2.【课件2】茫茫宇宙除了地球之外,在不可计数的星球上,到底有没有生命存在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去了解的知识。

谈话导入,以星空为话题,激发学生想象,能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

教学

)分钟

二、 揭示课题,目标阅读

1.【课件1】(板书课题:

宇宙生命之谜)

“谜”是什么意思呀?

(没弄懂的问题)刚才同学们就提出了关于宇宙的许多未解之谜。

从课题上看,本课讲的是关于宇宙空间中有没有生命的问题。

读了课文你就会明白很多问题的。

2.出示:

【课件3】阅读提示

(1) 作者围绕着“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讲了些什么?

(2) 课文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的?

(3) 结论是什么?

(4)提出不懂或者感兴趣的问题和大家说一说。

三、 了解内容,理清顺序。

1.班上交流。

讨论作者围绕“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讲了哪些内容?

生述后,出示【课件4】

(1) 天体上生命存在具备的四个条件;

(2) 太阳系中唯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

(3) 火星与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

(4) 科学家利用宇宙飞船对火星作了近距离的观测,揭开了火星神秘的面纱;

(5) 人们至今尚未能在地球以外的太空中找到生命,但科学家仍然相信那里存在生命。

2.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想想课文哪些部分是讨论“宇宙有没有生命”这个问题的?

(2—9自然段。

3.课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两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相互补充。

教师指导点拨:

第一自然段写的是从古至今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一直是一个吸引人的问题。

最后两个自然段讲的是人们至今没有在地球之外找到生命,但是仍然相信有生命存在,一直在探索宇宙生命

出示阅读提示,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读课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读课文,这也是本单元的教学要点。

提出问题,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说明问题的顺序,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作者说明的问题。

此环节的设计意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汉字的能力和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能力,为自学课文扫清字

之谜。

4.现在你知道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的了吗?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求结论)

四、识记字词,正确书写。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字词,同位交流。

2.教师检查自学情况,指导:

(1) 生字部分

揭:

读音jie,右边部分与“渴、喝”的右半部相同,组词:

揭示、揭开

倾:

读音qlng,右边是“顷”,组词:

倾斜、倾倒

燥:

读音zdo,注意与“躁”区分,组词:

干燥、燥热

御:

读音yn,左边是“彳”,右边是“卸”,组词:

抵御、防御

(2) 词语部分

出示:

【课件5】

沧海一粟:

大海里的一粒谷。

形容非常渺小。

厌氧菌:

是一类在无氧条件下比在有氧环境中生长好的细菌,而不能在空气(18%氧气)和(或)10%二氧化碳浓度下的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的细菌。

陨石:

含石质较多或全部是石质的陨星。

抵御:

抵抗,防御外敌。

干燥:

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

词障碍。

课堂小

结及拓

展延伸

( )

分钟

五、汇报收获,布置练习

1.请同学们说一说,在这节课里你学到了什么?

2.课下把课文再仔细读一遍。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 辨字组词。

揭( )顷( ) 班( ) 躁( ) 卸( ) 员( )

渴( )倾( ) 斑( ) 燥( ) 御( ) 陨( )

二、 缩句。

1.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吸引人的问题。

2.人类至今尚未找到另外一颗具有生命的星球。

三、在句子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现在,科学发达了,人们知道那都是古人编出来的神话。

( ),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吸引人的问题。

2.以前观察到的火星表面上所谓颜色的四季变化,并( )由于植物的生长和枯萎造成

的,( )由于风把火星表面上的尘土吹来吹去,( )造成了颜色明暗的变化。

【答案】

一、 揭开口渴公顷倾斜班长斑点急躁干燥卸货防御员工陨石

二、 1.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是问题。

2.人类尚未找到星球。

三、 1.但是2.不是而是才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分析课文,了解火星上为什么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2.学习说明道理的说明方法。

教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分钟

一、检查提问,衔接新课

1.谁来说一说,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的?

(提出问题一分析问题一探求结论)

2.请同学们想想课文哪些部分是讨论“宇宙有没有生

命”这个问题的?

(2—10自然段。

检查提问,让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了解文章的说明顺序,衔接新课。

新课

教学

( )

分钟

二、分组学习,点拨指导

1.学生分组自学课文第二部分。

各小组来分析自己小组分配到的段落。

第一组:

分析第二、三自然段。

第二组:

分析课文第四自然段。

第三组:

分析第五一一八自然段。

第四组:

分析第九自然段。

第五组:

分析第十自然段。

2.围绕问题学习、看每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是怎样讲道理的?

组内进行交流,小组间进行汇报。

教师指导:

(一)第一组:

出示:

【课件7、8】分析第二、三自然段。

1.作者从理论和分析两个方面说明了“地球之外有生命存在”。

从理论上讲,第一,宇宙无限,第二,有许多类似太阳系的星球,“与地球类似的星球肯定存在”。

由这两点证明了“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一定还会有其他星球也有生命。

从分析天体存在生命的条件上说,肯定在茫茫的宇宙中有符合这四点的星球:

一是保证一定的温度,二是有水分及生命物质,三是有适当的大气成分。

四是有足够的光和热。

因为这四点是人类和生命存在的必须条件,而宇宙之大,还有我们不可知的星球,所以一定会有保证这四个条件的星球。

(板书:

生命存在的条件

1.适合的温度

2.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

3.适当的大气

4.足够的光热)

第二组:

出示:

【课件9】分析课文第四自然段。

各小组分配学习任务,分段落来分析,一是因为课文篇幅较长,每小组都逐段分析时间不够用;二是为了落实“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的学习目标。

根据生命存活的四个条件,科学家先用了排除法,把不符合条件的星球一一水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排除了出去。

作者运用列举法,把这几个星球不符合的原因给我们一一进行了列举,使我们清楚地知道这六个星球的特点。

作者根据四个条件证明,认为火星唯一符合这些条件,但却一直被科学家们所争论。

第三组:

出示:

【课件10-13】分析第五至八自然段。

为了揭开火星是否有生命存在的奥秘,作者先用了比较法证明。

他把火星与地球进行比较,找到了两个相似点:

1.自转时间相似;

2.有昼夜,有四季,两极也都寒冷。

由这两种比较出的相似点,又引出了科学家的两种猜测:

(1)火星表面的黑色线条是运河;

(2)火星表面颜色随季节变化,认为那是植物在变色。

一环扣一环,作者就两种猜测进行了揭秘,并且过程很真实,一是拍照,二是近距离观测。

这两种结果证实了火星上有生命物质、火星上有植物的两种说法是错误的。

作者为进一步证实火星上没有生命,阐述了宇宙飞船的发现。

采用摆实事、列数字的方法,证明了火星上水分少、大气稀薄、温度低、无磁场,这说明“火星上生命难以生存”。

作者为使读者更加心服口服,通过到火星进行实地考察,列举了两个结果:

1.土壤无有机分子,没有有机分子植物就不可能生长;2.是未发现微生物存在,也就是火星连微小的生命都没有存在。

这样又否定了火星上有生命的说法。

(板书:

人类探索的发现火星的探秘)

学生汇报交流以后,教师评价指导。

出示课件,让学生更进一步通过文字明确作者所说明的道理,懂得说理的方法,并教学生在以后写说明文时学习运用合适的说明方法。

第四组:

出示:

【课件14】分析第十、十一自然段。

虽然火星上没有生命,但在太阳系之外,还有许多人类不可知的星系。

人们确信:

在不断的探索中,一定会解开这个“宇宙生命之谜”。

第五组:

分析第10自然段。

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是人类一直探索的宇宙之谜。

课堂小结

及拓展延

( )

分钟

三、交流反馈,课堂小结。

1.现在,我们把各组要分析的段落分析了一遍,同学们一定对作者要讲的道理和讲道理的方法都更加明确了。

现在,大家交流一下,课文的结论是什么?

2.学生汇报。

3.教师小结:

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的问题,人类从有时候就有思考,发展到近代,科学家们利用科学技术进一步进行了探索与分析,人类至今尚未找到另一颗具有生命的星球。

但从落入地球上的陨石中包含着有机分子的情况看,我们仍然相信地球以外的太空中有生命存在的可能性,他们在哪里呢?

有待我们这些未来的科学家去进一步探索。

板书

内容

宇宙生命之谜

生命存在的条件 人类探索的发现

1.适合的温度

2.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 火星的探秘

3.适当的大气

4.足够的光热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读句子,将带点字的正确意思写在括号里。

1.系:

①系统,有连属关系的②联结;拴③牵挂

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一个极小的部分。

( )

.

2.尚:

①尊崇;注重 ②风气习惯 ③还

人类至今尚未找到另外一颗具有生命的星球。

( )

.

3.至:

①到②最好的③极;最

(1) 人类至今尚未找到另外一颗具有生命的星球。

( )

(2) 生命的存在至少应有三个条件。

( )

二、 将意思相反的词用线段连起来。

是 生 存 近 低 昼 纵 明 干 稀

死 高 横 夜 否 亡 稠 湿 远 暗

三、 写出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

1.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离太阳很远,它们的表面温度,一般都低于零下一百四

十摄氏度,因此,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 )

2.为了揭开火星神秘的面纱,科学家们决定利用宇宙飞船对火星作近距离的观测。

1971

年,美国发射的“水手9号”宇宙飞船进入了环绕火星飞行的轨道,给火星拍摄了大量的照片。

( )

【答案】

一、 1.①2.③3.

(1)①

(2)③

二、是否生死存亡近远低高昼夜纵横明暗干湿稀稠

三、 1.列数字2.举例子

教学反思

《宇宙生命之谜》用大量的材料说明,地球以外是否还有生命存在,是人类一直在探索的宇宙生命之谜。

教学重点是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学会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