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数学下册第一单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933958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9.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数学下册第一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青岛版数学下册第一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青岛版数学下册第一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青岛版数学下册第一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青岛版数学下册第一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版数学下册第一单元.docx

《青岛版数学下册第一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数学下册第一单元.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岛版数学下册第一单元.docx

青岛版数学下册第一单元

单元备课

单元

第一单元野营

教学内容

有余数的除法

单元教学

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结合生活情境,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并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能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合作、交流、表达,体验成功的快乐。

单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突破措施

1、1.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进行教学。

2、2.注重动手操作,丰富直观表象。

3、3.引导学生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4.尊重学生差异,逐步提高有余数除法的计算能力。

5、5.注重结合具体的活动进行评价。

课时安排

5课时。

教案设计

课题

信息窗1—分食品——有余数的除法

教案序号

1

知识

目标

通过创设情境和动手操作活动,感受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能力

目标

在动手操作、认识余数的过程中,发现余数与除数的大小关系。

 

情感

目标

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懂得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道理 。

教学难点

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懂得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道理。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课件 小磁球 

学生准备:

20个小圆片 

 

 

 

 

 

 

 

 

 

主备内容

二次备课

一、板题、示标

师:

同学们,咱们一起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

请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板书课题:

有余数的除法。

)请看今天的学习目标:

1、认识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2、能够熟练正确的进行计算。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完成目标的请把手放下。

这节课咱们要进行男女生比赛,(板书:

男女)比一比谁得的五角星最多。

现在进行第一场比赛:

比一比看书时谁的坐姿最端正,谁思考问题最积极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

二、口述自学指导(教师边口述,学生边自学)

师:

现在请把课本打开,翻到第2页,手指第2页的信息窗,(表扬××已经指好了)仔细观察信息窗中的图片和文字从图中你能找出哪些数学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并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三、先学(看一看)

(一)过渡:

下面自学开始,比一比谁看书最认真,思考问题最积极。

(二)看一看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

(要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认真地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

(三)说一说

师:

同学们看完了么?

看完的请举手?

好,下面来考考大家。

从图中你能找出哪些数学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回答,老师板演有价值的问题)

问题1、9个面包平均分给4人,怎样分呢?

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有:

①1个1个地分。

分掉4个,剩下5个,还可以继续分。

又分掉4个,还剩1个,不够每人再分1个了。

②2个2个地分

9个面包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2个,还余1个。

用算式表示:

9÷4=2(个)…… 1 (个) 

  余数

读作:

9除以4商2余1

问题2、其他食品平均分给4人,怎样分呢?

112个苹果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3个。

用算式表示:

12÷4=3(个)

213根黄瓜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3根,还余1根。

用算式表示:

13÷4=3(根)…… 1 (根) 

314根火腿肠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3根,还余2根

用算式表示:

14÷4=3(根)…… 2(根)

........

师:

你发现了什么?

生:

我发现生活中有余数的除法问题真多。

师:

思考:

18片饼干可以平均分给几人?

怎样分呢?

师:

要求可以平均分给几人,先要知道每人分几片面包?

生:

每人分2片,可以分给9人;每人分3片,可以分给6人;每人分4片,可以分给4人,还余2片;......

师:

应该分别怎样列式?

生:

18÷2=9(人)

18÷3=6(人)

18÷4=4(人)……2 (片)

............

师:

通过这些算式,你能发现余数比除数()。

生:

我发现余数比除数小。

(四)做一做

师:

下面老师来考一考同学们,看谁能做对与例题类似的题目。

自主练习第1题。

(1)2生板演,其他学生做在课本上。

(2)师巡视,发现其他同学的错误。

讲述:

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同学做的。

(要求:

学生认真看板演的同学做的是否有错误,还要检查检查自己做的是否正确。

四、后教(议一议)

1、学生更正

师:

和黑板上做的不一样的来黑板上改正。

(提示:

把错误的或不同的答案用红粉笔圈起来,在旁边改正)

2、讨论(议一议)

(1)认为xxx写的正确的举手。

(2)错的则问:

错在哪里?

3、评议板书,正确率。

4、同桌对改并更正错误。

五、当堂训练

师:

刚才同学们做的都很好,下面我们接着做题,小组比赛,看哪个组得的红星最多。

练习:

自主练习第2、3、4题。

1、学生独立完成写在书上。

2、写完检查。

3、全班集体对改。

4、生更正错题。

六、全课小结

七、布置作业

师:

课下我们就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吧!

比谁字体最端正,并能得100分。

作业:

自主练习第5题和聪明小屋。

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9÷4=2(个)…… 1 (个) 

  余数

读作:

9除以4商2余1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教学反思1

 

教学反思2

 

教案设计

课题

信息窗2—搭帐篷——有余数的除法

教案序号

2

知识

目标

通过实际操作抽象出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并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能力

目标

能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

目标

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方法。

教学难点

试商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

学生准备:

小棒、圆片若干。

 

主备内容

二次备课

 

 

 

 

 

一、板题、示标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师板书课题)并指生来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投影出示)

师:

要达到学习目标,离不开同学们认真看书自学,同学们有信心达到学习目标吗?

(有)

二、口述自学指导(教师边口述,学生边自学)

现在请把课本打开,翻到第6页,手指第6页信息窗,(表扬××已经指好了)仔细观察信息窗中的图片和文字从图中你能找出哪些数学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并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三、先学(看一看)

(一)过渡:

下面自学开始,比一比谁看书最认真,思考问题最积极。

(二)看一看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

(要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认真地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

(三)说一说

师:

同学们看完了么?

看完的请举手?

好,下面来考考大家。

从图中你能找出哪些数学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除法解决的数学问题?

(生回答,老师板演有价值的问题)

问题1、每人分几个野果?

还剩几个?

用算式表示:

22÷4=5(个)…… 2(个)可以列竖式计算

先写被除数22,再写“厂”,表示除号,每人数4,也就是书写在“厂”的左边。

写好后,按下面的步骤用竖式计算。

一商:

22除以4,商是几,写在哪儿?

根据乘法口诀求商,商是5,相同数位对齐,即商与被除数22的个位对齐。

二乘:

商与除数相乘的积是分了的总数,5×4=20,把20写在被除数22的下面,相同数位对齐。

三减:

平均分给4人,每人可以分5个,共分了20个野果,从总数22里减去分走的20,还剩2个,22减20得2,划上横线对着个位写2。

问题2、48个蘑菇平均分给9人,每人分几个?

还剩几个?

用算式表示:

48÷9=5(个)…… 3(个)可以列竖式计算

问题3、需要搭多少顶帐篷?

用算式表示:

17÷3=5(顶)…… 2(人)可以列竖式计算

(思考:

余下2人,也需要1顶帐篷。

答:

需要搭6顶帐篷。

(四)做一做

师:

下面老师来考一考同学们,看谁能做对与例题类似的题目。

自主练习第1题。

(1)2生板演,其他学生做在课本上。

(2)师巡视,发现其他同学的错误。

讲述:

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同学做的。

(要求:

学生认真看板演的同学做的是否有错误,还要检查检查自己做的是否正确。

四、后教(议一议)

1、学生更正

师:

和黑板上做的不一样的来黑板上改正。

(提示:

把错误的或不同的答案用红粉笔圈起来,在旁边改正)

2、讨论(议一议)

(1)认为xxx写的正确的举手。

(2)错的则问:

错在哪里?

3、评议板书,正确率。

4、同桌对改并更正错误。

五、当堂训练

师:

刚才同学们做的都很好,下面我们接着做题,小组比赛,看哪个组得的红星最多。

练习:

自主练习第2、3。

5、学生独立完成写在书上。

6、写完检查。

7、全班集体对改。

8、生更正错题。

六、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了什么知识?

七、布置作业

自主练习第4、5、6题。

板书设计:

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1、22个野果,平均分给4人。

每人分几个?

22÷4=5(个)……2(个)

2、需要搭多少顶帐篷?

17÷3=5(顶)……2(人)

答:

需要搭6顶帐篷。

 

教学反思1

 

教学反思2

 

教案设计

课题

智慧广场

教案序号

3

知识

目标

结合具体情况,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解决简单的问题。

能力

目标

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数数、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

情感

目标

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感受。

教学重点

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

体会画图、数数、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彩旗。

学具准备:

小彩旗。

 

主备内容

二次备课

 

 

 

 

 

 

 

 

 

一、板书课题

师:

同学们,咱们一起来学习今天我们来学习智慧广场。

请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板书课题:

智慧广场)

二、出示学习目标:

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解决简单的问题。

(课件出示,师指名学生读出)

师:

今天的学习目标,同学们有信心完成吗?

(有),要想真正的完成学习目标,离不开同学们的认真看书自学,接

下来,我们要进行男、女生比赛,看看是男生表现好,还是女生表现好。

 

三、自学指导(教师边口述、学生边自学)

1、探索周期现象

学生举例生活中的周期现象。

老师总结:

我们把这种周而复始、不断循环出现的现象叫周期现象

2、发现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

先学(看一看)

师:

(结合彩旗实物)观察这些彩旗的颜色,“红黄绿”3个一组,第一个是什么颜色?

第2个呢?

第3个呢?

师:

不看彩旗,请你回答,第2组第1面旗是什么颜色?

第3面呢?

第4组第2面呢?

,你是怎么做到的呢?

3、探究第17面旗是什么颜色

(1)学生独立探索

(2)学生汇报交流

(3)a、画一画。

(4)B、数一数。

(5)C、算一算

17÷3=5(组)……2(面)

学生交流为什么要除以3?

商是5表示什么?

余数是2说明了什么?

为什么第17面试黄色?

师重点明确:

每3个为一组,17面小旗里面一共有完整的5组,余数是2说明第17面彩旗是第6组的第2面。

因为每组的第2面都是黄色的,所以第17面彩旗一定是黄色的。

后教(做一做)师:

你能根据他们的排列规律,按要求作出判断么?

(课件出示习题)四、当堂训练:

课本11页第1题,12页第2题。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并能根据规律解决简单的问题。

六、作业布置:

课本第12页自主练习3题、4题、5题。

板书设计

智慧广场

17÷3=5(组)……2(面)

 

教学反思1

 

教学反思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