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932578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33.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答案和解析

【最新】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2.性质决定用途,以下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B.石墨用于制铅笔芯

C.钨用于制白炽灯灯丝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检查装置气密性B.

熄灭酒精灯C.

量取液体D.

移走蒸发皿

4.从安全的角度考虑,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氢氧化钠溶液

B.霉变的大米经洗净、高温蒸煮后也不能食用

C.误食重金属盐,可服用豆浆、牛奶等解毒,并及时就医

D.遇到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现场

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打开浓盐酸、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口都看到白雾

B.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

C.实验室电解水,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

1

D.灼烧鸡蛋清,产生烧焦羽毛的特殊气味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比在干燥的空气中易生锈

B.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

C.葡萄糖(C6H12O6)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

2:

1

D.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7.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NaOH(Na2CO3):

加入适量稀盐酸

B.CO(CO2):

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C.CuO(C):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D.MgSO4(Na2SO4):

溶解,过滤

8.归纳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

下面是小明整理的部分化学知识,其中都正确的选项是

A.安全常识

B.生活常识

①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要对着人

②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用水冲洗后涂上硼酸溶液

①铁锅表面保持清洁干燥防止生锈

②用铅笔芯粉末使铁锁开启灵活

C.除去杂质

D.元素与人体健康

①用稀盐酸除去铜粉中的少量氧化铜粉末

②滴加氯化钙溶液除去烧碱溶液中的少量碳酸钠

①缺氟——会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病

②吃水果、蔬菜——可以补充维生素

A.AB.BC.CD.D

9.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氧化物

B.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碳酸盐与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

D.阳离子是带正电的粒子,带正电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

二、多选题

10.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t1℃时,甲和乙溶解度均为30g

B.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t2℃时,在100g水中放入60g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

D.t2℃时,分别在100g水中各溶解20g甲、乙,同时降低温度,甲先达到饱和

三、简答题

11.请按照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根据要求写出相应的化学符号:

锌元素被称为“智力之花”,该元素符号是______;

某种气体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占

,表示出它的8个分子______。

今天是小红爸爸的生日:

妈妈为爸爸斟了满满一杯白酒,小红远远就闻到了酒的特殊香味,请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能闻到香味的原因______;爸爸点燃了生日蜡烛。

许愿后大家一起将蜡烛吹灭。

这种熄灭蜡烛火焰的原理是______。

小红用压岁钱给爸爸买了一条羊毛围巾。

日常生活中可以用______的方法检验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妈妈说面粉是制作蛋糕的主要原料,面粉中富含的营养素为______。

四、实验题

12.进行如下微型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

(1)能产生气泡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2)能证明C中发生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3)有一只烧杯中的物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

b______。

(2)若用F装置干燥二氧化碳气体,F中应加入的试剂是______。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五、推断题

14.如图所示的是物质A~G相互间的关系(“→”表示物质间存在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A、F都是单质;F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B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在工业上,C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D的一种俗名为消石灰;E是一种蓝色溶液。

请回答:

(1)C的化学式______,G可能是______(写名称)。

(2)写出D的一种重要用途______。

(合理即可)

(3)写出标号①、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①______②______,反应的类型属于______。

六、科学探究题

15.为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某化学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1)A试管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C试管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将反应后D、E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烧杯中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出现。

将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

同学们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

NaCl

猜想二:

NaCl和CaCl2

猜想三:

_____

猜想四:

NaCl、Ca(OH)2和HCl

(进行讨论)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_____是错误的。

(设计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碳酸钠溶液。

_____

猜想二不成立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_____(填名称)。

_____

猜想三成立

(迁移拓展)稀盐酸、稀硫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_____。

七、计算题

16.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

取25.0g洗净、粉碎后的鸡蛋壳样品放于烧杯中,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整个过程不考虑盐酸的挥发和气体的溶解),实验测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求:

(1)产生CO2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__g。

(2)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解析】

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的意思是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即梅不如雪白,雪没有梅香),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B、爆竹爆炸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C、煤炭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D、高温煅烧石灰石过程中有新物质氧化钙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2.A

【详解】

A.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是利用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的化学性质,此选项符合题意;B.石墨用于制铅笔芯,是利用石墨软的物理性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钨用于制白炽灯灯丝,是利用钨的熔点高的物理性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的物理性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A

【解析】

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正确;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错误;C、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仰视刻度,错误;D、正在加热的蒸发皿温度较高,为防止烫伤手,不能用手直接拿热的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取,错误。

故选A。

点睛:

量筒使用注意事项有:

1.不能加热和量取热的液体,不能作反应容器,不能在量筒里稀释溶液;2.量液时,可将量筒倾斜,用倾倒的方法把所量液体倒入,边倒边看液面与刻度线,当液面接近所需刻度线时,应将量筒放平,换用胶头滴管向里滴加,边滴边看,直到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与所需刻度线保持水平为止;3.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体积。

4.A

【解析】

A、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使用氢氧化钠溶液,符合题意;B、霉变大米中含有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耐高温,霉变的大米经洗净、高温蒸煮后也不能食用,不符合题意;C、重金属盐能破坏人体的蛋白质结构,牛奶中含有蛋白质,服用牛奶,可防止人体本身的蛋白质被破坏,能用于解毒,不符合题意;D、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的功能,可防止吸入有毒气体或烟尘;有毒气体的密度受热会变小,会聚集在上方,逃生时应底下身子,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D

【解析】

A、浓盐酸有挥发性,而浓硫酸没有挥发性,故打开浓盐酸的瓶口有白雾现象,而浓硫酸没有,故错误;

B、描述反应的现象时,不能说出生成物质的名称,故错误;

C、电解水实验中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

2,错误;

D、灼烧鸡蛋清,产生烧焦羽毛的特殊气味,正确。

故选D。

6.C

【详解】

A、铁生锈需要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干燥空气中没有水,铁锈蚀很慢,故正确;

B、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Al,故正确;

C、葡萄糖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

(12×6):

(1×12):

(16×6)=6:

1:

8,故错误;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故正确。

故选:

C。

【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掌握铁的锈蚀条件、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地壳中元素的含量以及分子的结构是解题的关键。

7.C

【解析】

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A.NaOH(Na2CO3):

加入适量稀盐酸,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错误;B.CO(CO2):

浓硫酸有吸水性,可做干燥剂,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只能除掉水蒸气,不能除掉二氧化碳,错误;C.CuO(C):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氧化铜不反应,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逸出,剩余固体只有氧化铜,正确;D.MgSO4、Na2SO4都是易溶于水的物质,过滤,不能将其分开,错误。

故选C。

8.B

【详解】

A、①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要对着人,正确;②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用水冲洗后涂上碳酸氢钠溶液,错误。

化学知识不完全正确,不符合题意;

B、①铁锅表面保持清洁干燥防止生锈,正确;②用铅笔芯粉末使铁锁开启灵活,正确。

化学知识完全正确,符合题意;

C、①氧化铜能与盐酸反应,铜不能与盐酸反应,可用稀盐酸除去铜粉中的少量氧化铜粉末,正确;②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钙,滴加适量氢氧化钙溶液可除去少量碳酸钠,但引入新的杂质氯化钠,错误。

化学知识不完全正确,不符合题意;

D、①缺氟,会引起氟斑牙,氟骨病多由于长期饮食含氟量高的水或食物而引起的慢性骨骼氟中毒所致,错误;②吃水果、蔬菜可以补充维生素,正确。

化学知识不完全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C

【解析】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氧化物,例如硫酸钾,故A错误;B、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非金属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故B错误;C、碳酸盐与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活泼金属与酸反应也放出气体,故C正确;D、阳离子是带正电的粒子,带正电的粒子不一定是阳离子,质子带正电,不属于离子,故D错误。

点睛∶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非金属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10.AD

【详解】

A、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溶解度为30g的一点,说明此时它们的溶解度均为30g,故符合题意;

B、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由该温度下的溶解度S求得,溶质质量分数

×100%.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S甲>S乙,所以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的说法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50g,在100g水中放入60g甲在t2℃时不能全部溶解,得到饱和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可利用t2℃时的溶解度50g求得,溶质质量分数

×100%≈33.3%.题中的37.5%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D、若在100g水中各溶解20g达饱和,说明此时物质的溶解度恰好为20g,根据曲线,从t2℃为起点开始降温,甲物质首先降至溶解度为20g时的温度。

所以说甲物质先饱和是正确的,故符合题意。

故选AD。

11.Zn;

;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灼烧闻气味;糖类

【解析】

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锌的元素符号是Zn。

在空气中占

体积百分含量

的气体是氮气,氮气是由氮分子构成的,8个氮分子,其化学符号为:

小红远远就闻到了酒的特殊香味,是因为酒精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小红闻到酒的特殊香味;

许愿后大家一起将蜡烛吹灭,空气流动将热量吹走,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羊毛纤维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合成纤维灼烧产生特殊气味。

面粉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

12.BD;红色溶液变为无色;Cu的活动性排在氢后,所以不与稀盐酸反应。

【详解】

(1)Mg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NaHCO3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故BD正确,铜不与稀盐酸反应,澄清石灰水可以与稀盐酸反应,无气体生成,氧化铁可以与稀盐酸反应,但无气泡冒出,故选BD;

(2)滴有酚酞的澄清石灰水的溶液为红色溶,稀盐酸能与氢氧化钙发生中和反应,当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时,说明发生反应;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Cu的活动性排在氢后,所以不与稀盐酸反应。

13.集气瓶浓硫酸

【详解】

(1)b是集气瓶;

(2)因为二氧化碳不和浓硫酸反应且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F中应加入的试剂是浓硫酸;

(3)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1)集气瓶;

(2)浓硫酸;

(3)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干燥剂的选择等知识,熟练掌握相应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4.Na2CO3盐酸或硫酸改良酸性土壤Na2CO3+Ca(OH)2=2NaOH+CaCO3↓Fe+CuSO4=FeSO4+Cu置换反应

【详解】

(1)A、F都是单质,F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所以F是铁,B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所以B是二氧化碳,在工业上,C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所以C是碳酸钠,E是一种蓝色溶液,所以E中含有铜离子,由图示可知A可能是碳或氧气,G能够与碳酸钠和铁反应,所以G是酸可以是盐酸或硫酸,D的一种俗名为消石灰,所以D是氢氧化钙,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C的化学式Na2CO3,G可能是盐酸或硫酸;

(2)D的一种重要用途是改良酸性土壤;

(3)反应①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Ca(OH)2=2NaOH+CaCO3↓;

反应②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

Fe+CuSO4=FeSO4+Cu,该反应的类型属于置换反应。

故答案为:

(1)Na2CO3,盐酸或硫酸;

(2)改良酸性土壤;

(3)Na2CO3+Ca(OH)2=2NaOH+CaCO3↓;

Fe+CuSO4=FeSO4+Cu,置换反应。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15.紫色石蕊溶液变红Fe2O3+6HCl=2FeCl3+3H2ONaCl和Na2CO3四无沉淀产生(或无明显变化)稀盐酸(或稀硫酸)(合理即可)产生气泡(合理即可)氢离子(或H+)

【详解】

(1)盐酸呈酸性,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A试管中的实验现象为:

紫色石蕊溶液变红;C试管中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6HCl=2FeCl3+3H2O;

(2)作出猜想:

试管D中,稀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2HCl═CaCl2+2H2O;试管E中,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把反应后D、E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生成,这说明D中盐酸剩余,E试管中碳酸钠溶液过量,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溶液中一定存在氯化钠,可能存在过量的碳酸钠或氯化钙。

因此:

猜想一:

NaCl,猜想二:

NaCl和CaCl2,猜想三:

NaCl和Na2CO3,猜想四:

NaCl、Ca(OH)2和HCl;

进行讨论:

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四是错误的,因为氢氧化钙和盐酸不能共存;

设计实验:

若猜想二不成立,说明溶液中不存在氯化钙,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所以实验现象为:

无沉淀产生(或无明显变化);

若猜想三成立,说明溶液中存在碳酸钠,碳酸钠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或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或稀硫酸),产生气泡,猜想三成立;

迁移拓展:

稀盐酸、稀硫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或H+)。

【点睛】

判定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时,除了需要考虑反应生成的可溶物,还需考虑反应物的是否过量。

16.

(1)9.9

(2)90%.

【详解】

解: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减少的质量就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产生CO2的总质量为25g+150g-165.1g=9.9g;

(2)设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是x,则:

CaCO3+2HCl═CaCl2+CO2↑+H2O

10044

x9.9g

x=22.5g,

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100%=90%,

答:

(1)产生CO2的总质量为9.9g;

(2)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9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