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矿安全现状评价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913286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81 大小:51.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砂矿安全现状评价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砂矿安全现状评价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砂矿安全现状评价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砂矿安全现状评价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砂矿安全现状评价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砂矿安全现状评价报告.docx

《砂矿安全现状评价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砂矿安全现状评价报告.docx(8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砂矿安全现状评价报告.docx

砂矿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1安全评价概述

1.1安全评价目的

安全评价的目的是查找、分析和预测工程、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可能导致的危险、有害后果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指导危险源监控和事故预防,以达到最低事故率、最少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本次安全评价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1)针对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事故风险、安全管理等情况,辨识与分析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

(2)审查确定其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要求的符合性。

(3)预测发生事故或造成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

(4)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5)做出安全现状评价结论。

1.2安全评价程序

本次安全评价的主要程序包括:

前期准备阶段;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划分评价单元;选择评价方法;进行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做出安全评价结论;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1)前期准备阶段

明确被评价对象和范围,进行现场调查,收集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与评价对象相关的非煤矿山数据资料。

(2)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根据非煤矿山的生产、周边环境及水文地质条件的特点,识别和分析生产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

(3)划分评价单元

根据工作需要,按生产工艺功能、生产设备、设备相对空间位置和危险、有害因素类别及事故范围划分评价单元。

评价单元应相对独立,具有明显的特征界限,便于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分析和危险度评价。

(4)定性定量评价

选择科学、合理、适用的定性、定量评价方法,对可能导致非煤矿山重大事故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性、定量评价,给出引起非煤矿山重大事故发生的致因因素、影响因素和事故严重程度,为制定安全对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5)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根据定性、定量评价结果,提出消除或减弱危险、有害因素危害的技术对策措施和安全管理对策措施及建议。

对不符合安全要求的问题提出整改对策措施。

(6)做出安全评价结论

在对评价结果分析归纳和整合的基础上,做出安全评价结论。

①矿山安全状况综合评述;

②归纳、总结各部分评价结果;

③矿山安全总体评价结论。

(7)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根据所采取的安全评价方法和评价结果,编制安全评价报告,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安全评价依据;

②被评价单位的基本情况;

③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④评价单元的划分与评价方法选择;

⑤定性、定量评价;

⑥建议补充的安全对策措施与建议。

(8)评价结论。

安全评价的程序如图1-1所示

前期准备

 

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

划分评价单元、选择评价方法

定性、定量评价

提出安全对策措施与建议

做出评价结论

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图1-1安全评价程序图

1.3安全评价范围

本次安全评价受XXX公司的委托,对该项目的厂址、安全管理系统、总平面布置系统以及采矿系统、选矿系统、供电系统、尾矿处理系统的劳动作业条件、劳动安全状况等进行安全现状评价。

本评价将对该公司固有或隐含的危险、有害因素或隐患进行客观分析,提出科学的安全对策措施。

评价责任界定:

本次安全现状评价仅对该项目报告签发日期时该企业当时的设备设施及生产工艺的安全状态的评价,评价所采集的信息和数据均截止于出具评价结论当时,对于该企业在今后的生产过程中,由于管理上的疏忽以及企业自行改变安全设施或其他原因等改变了评价时的安全状态,则该安全评价结论无效。

此外,安全评价引用了某些法定检测机构出具的数据,安全评价仅能对数据的“实用性”负责,而无法对检测偏差和检测错误负责。

1.4安全评价依据

1.4.1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第13号 2014年12月1日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国家主席令第74号 1997年1月1日实施;

(3)《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国家主席令第65号 1993年5月1日施行(2009年修订);

(4)《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国家主席令第28号 1995年1月1日施行(2009年修订);

(5)《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国家主席令第81号2017年11月5日施行;

(6)《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家主席令第6号 2009年5月1日施行;

(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家主席令第9号 2015年1月1日施行;

(8)《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国家主席4号令2014年1月1日实施。

1.4.2法规及部门规章

(1)《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0号(2015修订);

(2)《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2004]第397号(2014修订);

(3)《内蒙古自治区安全生产条例》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2005年7月1日施行(2017修订);

(4)《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0号,2010年7月1日实施(2015修订);

(5)《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废止和修改非煤矿矿山领域九部规章的决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78号。

1.4.3标准与规范

(1)《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3)《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

(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5)《选矿安全规程》GB18152-2000;

(6)《矿山安全标志》GB14161-2008;

(7)《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8)《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

(9)《矿山电力设计规范》GB50070-2009;

(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

(1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

(12)《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GB/T8196-2003;

(13)《用电安全导则》GB/T13869-2008;

(14)《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GB4387-2008;

(15)《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

(16)《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

(17)《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

(18)《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

(1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20)《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

(21)《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DL/T499-2001;

(22)《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R0004-2009。

1.4.4其他依据

(1)安全技术咨询服务合同及安全现状评价委托书;

(2)《营业执照》XX市工商局XX区分局911505027830403661号;

(3)《采矿许可证》XX市国土资源局C150********36130108424号;

(4)企业提供的其他资料。

 

2评价项目基本情况

2.1企业概况

2.1.1企业概况

XXX公司位于XXX,企业性质为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6年,主要生产铸型用砂,项目注册资本XX万元,年生产能力XX万吨,现有职工XX人。

企业在生产管理方面设置了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了安全管理人员,建立了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制定了岗位责任制,同时为应对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编制了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1.2项目简介

矿山名称:

XXX公司

项目名称:

年开采10万吨铸型用砂项目

项目地址:

XXX

项目负责人:

XXX

矿山开采矿种:

铸型用砂

采矿规模:

XX万吨/年

开采方式:

露天采砂船开采

该项目为砂矿采选加工,矿区总面积0.04平方公里。

本次评价区域为XX市国土资源局颁发的《采矿许可证》(Cxxxxxxxxx)中标明的拐点坐标划定的区域为范围,其拐点坐标如下:

 

点号xy

1,4845285.32,41468050.06;

2,4845324.96,41468245.71;

3,4845130.20,41468281.44;

4,4845091.00,41468083.84。

开采深度:

由166.43米至154.43米标高,共有4个拐点圈定。

2.2地质概况

2.2.1地形特征

该矿属XX市中部平原XX沙地与xx平原交界地带,地势平坦,比高一般10~15米,最高21米,海拔213米左右。

矿区地形主要为风积之流动砂丘和固定砂丘,呈波状起伏。

2.2.2气候、气象

矿区所在地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基本气候特征为:

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短暂炎热多雨,秋季凉爽昼夜温差大,冬季漫长、寒冷干燥。

多年平均降水量385.1㎜,蒸发量为1774.2㎜;年平均气温6.6℃,最高气温39.1℃,最低气温零下30.9℃;无霜期在140—150天左右;最大冻结深度170㎝,最大风速25m/s,偏西南风为主。

主要气象要素如下:

 

表2-1矿区气象要素表

项目

数值

项目

数值

平均气温

6.6℃

平均风速

3.7m/s

极端最高气温

39.1℃

全年主导风向

WNW

极端最低气温

-30.9℃

夏季主导风向

SSW

平均降水量

385.1mm

冬季主导风向

WNW

平均气压

983.4hpa

土壤最大冻结深度

170cm

平均相对湿度

69%

最大积雪厚度

17cm

2.2.3水文特征

(1)地表水:

该矿周围无地表水系。

(2)地下水:

地下水流向为西南至东北,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

含水层为第四纪冲积砂层,属于孔隙潜水。

矿区内无地表水系,水位埋深2.0-3.0m左右,水量丰富,水质为HCO3—Ca和Ca·Na型水,水质较好,矿化度小于1g/L,单井涌水量大于1500m3/d,矿区地下水可以满足生产、生活及消防用水。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2.2.4地质状况

矿层为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属于松散软弱岩层,岩石抗压强度小于6MPa,易发生坍塌等重大不良工程地质事故,在施工中要严加防范。

表层剥离后即见矿层,同时地下水也被揭露,生产基本是在水中作业,水下边坡的稳定是安全生产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要做好防水、排水工作。

矿区位于寒冷地带,冻土深达1.7m,冻结期、融冻期和融冻速率要调查、观测、掌握,更加科学合理的安全生产。

2.2.5地震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该矿所处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g)为0.10,对照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属弱震预测区。

2.3周围环境与电力供应

2.3.1周围环境

矿区位于XX区东侧20公里,距XX区XXx镇9公里,北侧0.5公里处为303国道,交通十分便利。

矿区周围均为空地。

2.3.2配电、通讯

该评价项目使用XXx镇10kV电力线,经200kVA变压器进入配电室后分二路供电,一路为架空线,通往采砂船;一路接擦洗设备。

50kVA变压器接生活区。

该地区通讯便利,程控电话网络发达,已经接入国际大网。

广播、电视网覆盖全镇。

2.3.3其它(包括消防和环境保护等)

(1)消防

矿区消防工作重点主要为建筑物防火(主要为配电室防火),该矿在各主要防火地点配置灭火器、沙堆及其它灭火器具。

(2)环境保护

矿区所在地为起伏沙丘,地表植被较少。

废弃的泥、砂等排入原矿坑,尾矿主要成分为泥沙,对环境及未来植被生长无负面影响。

2.4主要生产设备及生产设施

该砂矿开采设备、擦洗设备和其它设备均按矿用设备标准选型。

所选设备能够满足矿山生产规模需要及安全生产相关要求。

主要设备见下表:

表2-2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单位

1

采砂船

10400×3750×3500

1

2

水洗加工设备

——

1

3

烘干机

HJ1600

1

4

重型装载机

LW500F

1

5

清水船

自制

1

6

变压器

200kVA

1

7

变压器

50kVA

1

8

煤气发生炉

QM1.3

1

2.5工艺流程简述

(1)工艺流程

①采砂工艺流程

采砂船水流喷射落矿

砂浆泵

水力运输

洗砂塔

 

②洗砂工艺流程

 

脱泥

提升

分级

采砂船上料

再脱泥

合格品

脱水

脱泥四次

擦洗

脱泥浓缩

 

尾矿

③尾矿处理系统工艺流程

 

污水管线

沉淀池

污水泵站

深度曝气

排回原采坑

 

(2)工艺流程简述

①采矿工艺流程:

该矿硅砂开采采用露天水采的开采方式,即采用电动喷射泵式采砂船进行采矿。

②选矿工艺流程:

原砂由采砂船采出通过管道输送到锥体筛去杂质、脱泥斗脱泥,进入螺旋分级机、三槽擦洗机分级、擦洗后调浆、二次脱泥进入分粒机分粒,分出40/70粒度成品砂直接自流入库;50/100粒度进入调浆桶胶泵旋洗器再次调浆形成50/100成品砂入库;70/140粒度进入螺旋分级机、三槽擦洗机分级、擦洗后调浆形成70/140成品砂。

③尾矿处理工艺流程:

对选矿选出有价值的精砂后产生的废渣进行处理的过程。

该项目产生的尾矿为泥浆,含水、泥、细砂等成份,其处理过程是将废弃的泥、砂带入尾矿库,经沉淀后,清水返回生产系统。

2.6总平面布置

该矿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平面布置问题,即在方便生产,缩短厂内运输距离以及工艺布置的安全性与合理性上做了规划,使采场、工业广场与办公区处于合理位置。

该矿擦洗设备布置在采场的北侧,距离采场较近的位置。

成品堆场布置在矿区西侧靠近公路一端。

工业场地内设施有办公室(含机修车间、职工宿舍、食堂、备品备件库等)、独立配电室。

2.7产品性质

生产过程的主要原料为硅砂原矿,硅砂原矿经净化得最终产品,无毒无害,粒形圆整,表面光洁;透气性、复用性好,是铸造业理想的造型材料。

2.8劳动定员与组织机构

2.8.1劳动定员

该矿年生产能力为10万吨,现有职工15人,其中生产工人12人,管理人员3人。

表2-3劳动定员表

序号

工种与岗位名称

人员

工人

1

泵工、船工

8

2

电工、机修工

3

3

运输工

1

4

小计

12

管理人员

1

现场管理人员

1

2

技术人员

1

3

专职安全员

1

4

小计

3

5

合计

15

2.8.2组织机构

该矿设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由矿长、副矿长、安全员、生产技术人员及采区负责生产安全人员组成,负责矿山生产安全、防尘、灾害监测等工作。

矿长

副矿长

 

安全员

作业班长

其他人员

特种作业人员

 

司机

采砂工

机修工

消防人员

财会人员

技术人员

 

图2-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图

 

3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3.1危险有害因素分类依据和方法

3.1.1危险有害因素分类依据

本次评价对危险、有害因素分类依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及《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分类方法。

3.1.2危险有害因素识别方法

在矿山生产活动过程中,由于地质情况和生产工艺的限制,危险、有害因素存在于生产活动的各个方面。

因此,要对整个矿山生产系统和生产辅助系统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辨识。

如自然条件、储存运输、工艺过程、生产设备、安全管理系统及设施、制度等。

矿山安全评价的辨识方法主要采用经验分析法进行辨识。

经验分析法分为对照分析法和类比推断法。

(1)对照分析法是按照有关法规、标准、检查表或依靠分析人员的观察能力,直观地对评价对象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的方法。

(2)类比推断法是利用相同或类似工程项目,用作业条件和安全性的统计来类比推断对象的危险、有害因素。

对于生产条件相似的企业,它们在事故类别、伤害方式、伤害部位及事故概率等方面会有极其相似特性。

由于这种相同的规律性,评价对象依此辨识得出的危险、有害因素具有较高的置信度。

 

3.2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通过对该项目基础材料的认真研究,结合现场勘察结果,经安全评价小组分析评价后,对该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做了充分的识别与分析。

3.2.1主要物料危险有害分析

该矿采用的原材料主要为天然硅砂,硅砂性质稳定对环境无害。

成品精砂无毒无害,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3.2.2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厂址及总平面布置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该砂矿位于XX市XX区XXx镇境内,该地区地震烈度为Ⅶ度。

矿区范围内无影响稳定的活动断裂带,无不良地质作用。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矿区周围均为空地。

区域及场地稳定性较好。

该砂矿办公、生活区布置在采场、擦洗设备的上风侧,成品堆场的北侧。

擦洗设备布置在距离采场较近的位置。

总平面布置合理。

(2)剥离作业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

露天开采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要剥离覆盖在矿床上部及其周围的表土,并将其运至专设的场地排弃。

此过程需使用推土机、装载机、自卸汽车等设备。

剥离作业存在以下危险有害因素。

①车辆伤害危险因素

该矿在开采之前,需要采用推土机、装载机将砂层上部的植被、浮土等覆盖层除掉后用自卸卡车运输,这一过程中可能发生车辆伤害事故,原因包括:

a、推土机、装载机、自卸汽车中2台以上同时作业时,未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容易发生碰撞事故,造成设备损坏和人员伤亡。

b、推土机、装载机、自卸汽车驾驶员如果对安全驾驶和行车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违章驾驶、酒后驾驶、车辆带病运行等,并且采场道路条件较差,有可能导致车辆伤害事故发生。

c、其他人员或设备进入推土机工作线路或装载机装卸半径行走或滞留,容易发生碰撞事故。

d、其它。

②粉尘有害因素

在剥离过程中有大量的浮土、砂石被清除,进行频繁的铲装作业,且该地区大风日数较多,会产生大量的扬尘,直径在0.1~10μm范围内的尘粒,能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此类矿尘叫做浮尘。

浮尘对矿山空气和周围环境的污染和人体健康的危害最大,是矿山防尘的重点对象。

导致粉尘危害的原因有:

a、作业人员无个体防护或个体防护不当。

b、大风天气;环境干燥。

c、其它。

③噪声与振动有害因素

剥离作业使用的推土机、装载机、自卸卡车在工作过程中产生强烈的机械噪声,作业人员长期处于此环境中且无防护或防护不当,存在噪声危害。

(3)采矿作业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

该矿开采方式为露天水力开采。

采矿作业过程包括采砂船开采、管道运输。

使用的设备有采砂船、运输管道等。

采矿作业存在以下危险有害因素。

①淹溺危险因素

该矿开采方式为露天水力开采,采用电动喷射泵式采砂船进行采矿,船体与岸上之间行走使用浮桥。

在采矿过程中存在淹溺危险因素,发生淹溺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方面:

a、浮桥不稳、防护栏杆高度或间距不合理等可能导致人员落水,因水体过深、落水人员水性不好或其他意外,可发生淹溺事故。

b、作业人员在船体上作业时违章操作,注意力不集中、酒后及疲劳作业等可导致淹溺事故的发生。

c、采砂船周围无防护栏或防护栏损坏,无安全标志等,作业人员不慎掉入水中,可能发生淹溺事故。

d、其它。

②触电危险因素

采砂船开采使用水泵,水泵属用电设备及照明用电。

导致触电事故的原因有:

a、线路老化、绝缘失效、用电设备损坏等,工人不慎接触漏电部位可能发生触电事故。

b、维修作业时违章操作或误操作,自我防护意识不强。

c、无漏电保护装置或漏电保护装置失效。

d、其它。

③坍塌危险因素

该矿开采标高为由166.43米至154.43米,高差12米,且砂层本身为松散岩层,易于坍塌,发生坍塌的原因有:

a、开采方向不合理,开采顺序、推进方式、边坡形式不当。

b、采高过大,作业面边坡角过大,掏采。

c、水文地质条件影响边坡的稳定性。

d、其它。

④噪声与振动有害因素

采砂船水泵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很强的机械噪声并伴随强烈的振动,如无降噪减振措施或降噪减振措施不当、无个体防护或防护措施不当,并且工人长期从事该工作,存在噪声与振动有害因素。

(4)选矿与加工作业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

该矿选矿作业主要使用擦洗机、煤气发生炉等设备。

选矿与加工作业存在以下危险有害因素。

①高处坠落危险因素

该矿擦洗设备高度达15米左右,检查、化验、操作人员需要在高处行走,存在高处坠落危险,发生高处坠落事故的原因有:

a、高于基准面2米的作业面周围未安装护栏或护栏损坏,作业人员不慎跌落可能发生高处坠落。

b、上下塔设备、行走踏板存在缺陷,作业人员上下塔过程中不慎跌落可能发生高处坠落。

c、高处作业人员违章操作或误操作也可能导致高处坠落发生。

d、其它。

②物体打击危险因素

该矿擦洗设备高达15米左右,检查、化验、操作人员需要在高处行走、作业。

发生物体打击的原因有:

a、作业人员的工具掉落、塔上物件掉落对地面人员造成伤害,作业人员违章作业,上下抛掷工具及物件,存在物体打击危险。

b、其它。

③触电危险因素

选矿用电设备多,操作多。

导致触电的原因有:

a、线路老化、绝缘失效、用电设备损坏等,工人不慎接触漏电部位可能发生触电。

b、维修设备时违章操作或误操作,自我防护意识不强。

c、无漏电保护装置或漏电保护装置失效。

d、擦洗设备高达15米左右,如未安装避雷设施或防雷装置不符合国家防雷技术规范要求、防雷装置未检测等,雷雨天作业时可能发生雷击触电。

e、其它。

④机械伤害危险因素

选矿设备包括锥体筛、螺旋分级机、擦洗机、旋流器、分粒机等设备,皮带、齿轮及各种旋转部位多,容易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原因包括:

a、选矿过程中,各设备传动部位高速运转,如果使用不当、疲劳作业、操作失误、违章作业等,且传动部位无防护或防护不当,可能导致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卷入、绞等伤害事故。

b、烘干车间、各砂库运输产品使用皮带输送机,皮带输送机传动部位、传动零件与皮带接触部位与人体直接接触可能导致卷入、绞等机械伤害事故。

C、其它。

⑤中毒与窒息

烘干车间使用煤气发生炉,如发生泄漏可能有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若工作场所通风不良,会导致作业人员中毒与窒息。

⑥灼烫

烘干筒、冷却车间冷却筒表面、烘干后的原砂均具有较高的温度,人体接触后会造成灼烫事故发生。

⑦噪声与振动有害因素

各选矿设备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很强的机械噪声并伴随强烈的振动,如无降噪减振措施或降噪减振措施不当、无个体防护或防护措施不当,并且工人长期从事该工作,存在噪声与振动有害因素。

(5)辅助系统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辅助作业包括供电、防排水、成品外运等。

主要设备设施包括变压器、配电室及配电室内配电屏、成品装载运输机械;维修用电焊机、乙炔瓶、氧气瓶等。

辅助系统存在以下危险有害因素:

①触电危险因素

该矿使用XXx镇10kV输电系统,自备200kVA变压器,变为380V电压后送入主配电盘,送入各用电设备。

50kVA变压器接生活区。

导致触电的原因有:

a、配电屏因接地不良、高压屏护不当或人员违章操作等原因,会导致触电发生。

b、变压器设置不符合要求,人员从变压器下经过可能发生电弧触电。

c、其它。

②容器爆炸

a、维修作业需使用氧气瓶、乙炔瓶等压力容器。

b、导致容器爆炸的原因有:

1)乙炔瓶、氧气瓶设置在同一地点,无安全距离。

2)氧气瓶与油脂接触;乙炔瓶水平滚动后,未竖直静放便投入使用。

3)夏天露天作业无遮盖,日光直射时间过长导致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