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仪软件园设计说明正式稿2.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11063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2.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仪软件园设计说明正式稿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上仪软件园设计说明正式稿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上仪软件园设计说明正式稿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上仪软件园设计说明正式稿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上仪软件园设计说明正式稿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仪软件园设计说明正式稿2.docx

《上仪软件园设计说明正式稿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仪软件园设计说明正式稿2.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仪软件园设计说明正式稿2.docx

上仪软件园设计说明正式稿2

上仪软件园综合楼改造

总体设计说明

1总论

1.1设计依据

1.1.1徐汇区区政府专题会议纪要(2012-16)

1.1.2上海市徐汇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本项目的备案意见[2013](徐发改备[2013]8号)

1.1.3上海市徐汇区规划和土地管理局关于设定上仪软件园综合楼改造《建筑工程规划设计方案》的决定(沪徐规土许方[2013]第8号)

1.1.4各主管部门的审批征询单(建交委、发改委、消防、卫生、民防、环保、交警、绿化)

1.1.5上海市徐汇区商务委员会的批复《徐商务(2012)32号

1.1.6《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1.1.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1.1.8《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

1.1.9建筑工程总体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1.1.10《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107-2012

1.1.11《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DGJ08-103-2003

1.1.12上海城达创意产业园改造工程房屋杭震鉴定报告

1.1.13国家及上海地区颁发的有关规范及规定

1.2工程概况

上仪软件园综合楼改造工程位于上海市徐汇区桂林路402号,沃尔玛商场北侧靠近田林路。

综合楼周边生活社区成熟、环境安静。

基地用地面积34,968

平方米。

建筑单位为上海诚盛有限公司。

总建筑面积为36,181平方米。

1.3工程设计规模及项目组成

本次装饰改造设计的对象是一幢高为4层的框架结构建筑,原建筑为框架结构,内部空间分割灵活,功能改造时所受的制约因素少,因此很适合改造成为综合性的场所。

装饰改建面积为27765m²,一层为入口门厅、厨房、餐厅等重要的功能区域。

二层为办公、餐饮办公区域。

三、四层为办公区域。

地下一层为停车场。

1.4本次承担设计范围

此项目为装饰改造工程项目,对原有的建筑进行翻新和功能布局(原建筑为研发办公用房。

本装饰设计仅限于公共区域,租赁摊位待租户确定后,由租户另行委托设计单位详细设计)。

2总平面设计

2.1总体布局

2.1.1本工程维持原有总体布局不变,只做装饰改造,技术经济指标不变。

2.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建筑用地面积

34968m2

总建筑面积

36181m2

其中

地上建筑面积

28000m2

其中

第一层

6818m2

第二层

7031m2

第三层

6936m2

第四层

6980m2

屋顶

235m2

地下建筑面积

8181m2

建筑计容面积

27765m2

容积率

0.79

地下小汽车位

167辆

地面小汽车位

15辆

3建筑设计

3.1建筑设计

3.1.1设计立意

1、满足建筑单体的各种功能需要。

2、形象清晰,具有一定体量、简洁的创意产业园建筑。

3.2立面设计

由于装饰中不可以对现有建筑构造进行破坏,因此外立面将保持原建筑状态,表面材料上进行翻新处理。

建筑物立面采用瓷板砖加部分玻璃窗。

立面简洁、大方,满足现代化产业园要求。

 3.3建筑平面功能

3.3.1建筑功能

根据新的功能要求,对原有建筑做如下整理:

1、保留原建筑的疏散楼梯,另增加观光电梯。

这样可以使电梯厅稍显通透且避免空间关系的冲突,电梯厅也同时具有较独立的围合构造,效果更为突出。

3.3.2功能区划与分层的功能设置

1、功能设计原则

本项目地上四层、地下一层为停车场,停车位167辆。

二层为办公、餐饮办公区域。

三、四层为办公区域。

功能设置上需涵盖:

餐饮-娱乐-信息-办公等诸多的功能区划。

3.3.3分层功能设计

1、地下一层

地下一层的主要为停车场、贮藏间、泵房、等,建筑面积为8181m²。

2、一层布置

一层的布局方式显现一种向心型的特点,以东侧主入口大厅为核心布置了卫生间-厨房-餐厅-等重要的功能区域,这些功能区域即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基本成为一个服务功能的体系。

3、二层布置

本层为办公及餐饮区域,这一区域设“H”型走廊,疏散间距符合消防要求。

4、三层、四层布置

本层面为办公区域,走廊呈“H”型布局,疏散间距符合消防要求。

3.4室内装饰设计

3.4.1、装饰原则

本项目的室内装饰设计,将遵循以下几点基本原则:

1、设计手法以简洁的现代主义风格为主体,具体设计中应符合大众口味,做到简练、明快、大方。

2、设计中使用材质合理,对高档材料的使用谨慎、适当,避免一切不应有的浪费。

3、设计色彩柔和、亲切。

色彩以浅淡色系的暖色调为主题,以人为本、以情动人,塑造一种极其具有人情味的色彩环境。

4、设计中注重空间的无障碍处理,按照规范的要求设置各种无障碍设施,做到安全、通畅、方便、合理。

3.4.2、室内装饰

由于各个功能区域有不同的个性和用途,所以它们在设计手法和设计理念上也将有不同的特点;又因为这些空间都同属于一个主导空间的不同组成部分,所以它们的设计应有统一的内在联系性。

统一中的个性和个性中的统一将成为整个设计的主线,依托这一主线索将不同的部分串联起来,共同构成这个和谐、优美、丰富、清雅的室内环境。

3.4.3施工及装修技术措施:

1地面:

表面涂环氧涂料200µm,公共部分为石材铺面

50厚C20细石混凝土(内配ø10@200双向钢筋网)随打随磨光

刷水泥浆一道(内掺建筑胶)

15厚C20混凝土垫层

150厚碎石,素土夯实

2楼面:

表面涂环氧涂料200µm

50厚C20细石混凝土(内配ø10@200双向钢筋网)随打随磨光

刷水泥浆一道(内掺建筑胶)

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3屋面做法(上人屋面):

防水等级II级

50厚C20细石砼(内配Φ6@200双向筋)随捣随光

20厚1:

2水泥砂浆保护层

125厚泡沫玻璃保温板

3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焊接(两道防水层)

20厚1:

2水泥砂浆找平

最薄处30厚1:

8混凝土陶粒3%找坡

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4屋面做法(不上人屋面):

防水等级II级

20厚1:

2水泥砂浆保护层

125厚泡沫玻璃保温板

3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焊接(两道防水层)

20厚1:

2水泥砂浆找平

最薄处30厚1:

8混凝土陶粒3%找坡

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5外墙面:

外墙干挂瓷板砖、分格详见立面(或干挂石材)

5厚水泥砂浆网格布

40厚无机轻集料玻化微珠保温砂浆保温层

12厚1:

2水泥砂浆打底

界面剂

200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

20厚水泥基无机保温砂浆层

6内墙面:

白色内墙涂料一底二度

3厚石膏腻子批嵌平整

15厚混合砂浆刮糙。

4结构设计

4.1设计依据

4.1.1建筑提供的平、立、剖面图资料。

4.1.2现行国家规范及地方规范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上海市建筑抗震设计规程》DBJ08-9-200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上海市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G/TJ08-40-2010

《上海市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116-2009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

《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CECS106:

2003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04

《现有建筑抗震鉴定与加固规程》DGJ08-81-2000(上海市标准)

4.1.3上海市申元岩土工程有限公司《上仪软件园综合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工程编号:

0306-K-67(2003.7)

4.1.4上海诚达创意产业园改造工程房屋抗震鉴定报告(上海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2013.1.12)

4.1.5上海仪表厂上仪软件园综合楼地下室抗震鉴定(上海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4.2场地位置、地形地貌及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4.2.1场地位置

本项目位于上海市徐汇区桂林路402号。

4.2.2场地地貌

已建场地地貌滨海平原。

场地内地势较平坦,场地地面标高在3.7m左右。

4.2.3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4.2.3.1地下水类型

已建场地浅层地下水属潜水类型,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水位随季节变化而变化。

本次钻探期间浅层地下水初见水位一般为2.0m(相当于绝对标高约1.7m),稳定水位一般为1.2m(相当于绝对标高约2.5m)。

建议采用0.5m。

4.2.3.2地下水水质

调查场地附近无污染源,现场测试地下水PH值为7,呈中性,判定本场地地下水及土壤对混凝土无腐蚀性。

4.2.4场地地震效应

4.2.4.1场地抗震设计基本条件

本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所属的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土类别属软弱场地土,场地类别为Ⅳ类,场地属抗震一般地段。

4.2.4.2液化判别

本场地地面以下20米深度范围无饱和砂质粉土和砂性土,依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第4.1.1条之规定,该场地属建筑抗震不液化场地。

4.2.5地基土的分析与评价

根据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土层分布稳定,为正常沉积区,根据上海地区工程经验不存在软弱土震陷作用,故本场地尚属稳定场地,可建造工程建(构)筑物。

4.3本工程采用的主要设计荷载依据

4.3.1恒荷载

设计恒荷载包括:

设计建筑结构自重、设计的固定设备重量、设计覆土自重、填充墙等荷重按实际计算。

4.3.2主要楼面活荷载:

根据建筑使用功能要求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12要求取值,具体如下:

一层商场楼面3.5kN/m2;

二~四层办公2.5kN/m2;

上人屋面2.0kN/m2;

卫生间 2.0kN/m2;

疏散楼梯3.5kN/m2;

电梯机房7.0kN/m2;

配电间7.0kN/m2;

汽车通道及停车库4.0kN/m2;

景观道5.0kN/m2;

其余楼面活荷载按实际使用

4.3.3风荷载:

基本风压按0.55kN/m2(50年重现期);地面粗糙度类别为C类。

体形系数、风振系数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12要求取值。

4.3.4雪荷载:

基本雪压按0.20kN/m2(50年重现期)

4.3.5地震作用:

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一组、场地土类别按Ⅳ类、场地特征周期0.90s、结构阻尼比0.05、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0.08。

4.3.6本项目未考虑人防。

4.4上部结构及地下结构设计

4.4.1工程概况

4.4.1.1原结构概况及现状:

本项目工程为结构改造项目,该项目是一幢地下一层、地上四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商业用房,由马建国际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最早于2003年设计,设计后只建造了地下一层(施工单位为南通四建),后于2008年进行修改设计(当时委托上海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做了房屋抗震鉴定)开始建造地上部分,原项目于2009年竣工(施工单位为扬州市第五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竣工后尚未进行使用。

本次由于功能改变,本公司根据上海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对现结构重新进行的房屋抗震鉴定的基础上,进行结构改造设计。

该房屋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地下室耐火等级为一级,地下室防水等级II级,屋面防水等级II级,上部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抗震设防分类为乙类,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场地类别为上海IV类,场地特征周期为0.90s,抗震等级为框架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房屋原设计建筑结构概况如下:

房屋建筑平面为矩形,东西向总长118.30m,南北向总宽61.25m,在房屋的中部(10轴和11轴之间)设置有抗震缝,房屋设置多个楼梯间、电梯间。

原设计考虑房屋一层和二层为展示和展销,三层和四层为食堂和培训,地下室和屋

顶为停车场,室内外高差0.3m,地下室层高为3.8m,底层层高为5.2m,二层和三层层高均为4.8m,四层层高为4.6m,女儿墙高1.5m,女儿墙顶到室外地坪总高度为21.2m。

原有屋面防水等级为Ⅱ级,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为15年采用两道防水设置:

即3mm厚SBS改性沥青聚酯胎防水卷材、2mm厚丙烯酸防水胶膜一道保温。

停车屋面另设80mm厚配筋细石混凝土刚性防水层。

原有房屋基础形式为桩基础,桩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主要型号为PHC-AB400-80,桩长为32m、31m,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为1200kN,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为1920kN,总桩数793根,桩基持力层为⑤2层土。

承台底标高为-4.8m。

地下室底板厚500mm,顶板厚150mm,局部200mm。

混凝土框架柱柱网尺寸主要为8.0m×9.6m,部分为8.0m×9.9m、8.0m×4.1m,截面尺寸主要为700mm×700mm,混凝土框架梁截面尺寸主要为500mm×700mm、550mm×750mm,次梁

截面尺寸主要为300mm×500mm,房屋楼、屋面板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楼面板厚100mm,屋面板厚150mm。

混凝土强度等级:

原建筑地下室底板C30,地下室外墙和边柱C35,地下室顶板和梁C35;地下室柱和标高-0.050~标高9.950采用C40,标高9.950以上采用C30,梁和板均为C30。

4.4.1.2本次改造内容

本次改造的主要内容:

拆除原结构内的两处自动扶梯,其中一处改为4部垂直电梯,其中一部由地下一层至屋顶;一部由一层至屋顶。

其余两部均自一层至四层楼面。

另外一处扶梯局部洞口结构补平。

拆除原结构自一层至屋顶的汽车坡道,拆除部分洞口每层相应位置结构补平;拆除原结构突出外墙面的附属结构;拆除原结构所有外维护墙体;拆除原南侧室外钢梯;其它根据目前功能需要拆除及改建内容。

4.4.2房屋抗震鉴定主要结论

4.4.2.1建筑结构布置复核

现场对照设计图纸,房屋建筑平面和结构构件布置与原设计基本一致。

现场分别随机抽测了轴线尺寸,测量结果基本与原设计一致。

4.4.2.2混凝土梁、柱截面尺寸及配筋情况复核

现场采用激光测距仪和卷尺对房屋梁、柱的截面尺寸进行测量复核,采用钢筋探测仪对柱的配筋情况进行抽测复核。

考虑到施工误差和测量误差,梁、柱截面尺寸实测结果基本与设计图纸一致,柱配筋基本与设计图纸一致。

4.4.2.3房屋完损现状调查

梁、柱及其节点的混凝土外观基本平整完好,无明显开裂损坏及变形现象;外墙基本完好,未发现明显开裂损坏现象;抗震缝基本完好,未发现明显损坏和变形现象;屋面总体基本完好,未发现明显开裂损坏现象;地下室10/G~H轴梁侧面靠近楼板除水平开裂,发现该处混凝土空鼓酥松,可以看到主筋,混凝土保护层已失效,主要是由于该处封堵洞口时,新老混凝土交接处没有处理好引起的。

本次改造应对此进行修补。

4.4.2.4混凝土强度检测

分别采用回弹法及取芯法及参考原建设单位送检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数据摘录,认为混凝土强度符合原设计强度要求。

4.4.2.5抗震能力鉴定

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房屋属乙类建筑。

根据《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及房屋实际情况,确定该房屋的后续使用年限为50年,属于C类建筑,C类建筑应以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现有建筑抗震鉴定与加固规程》(DGJ08-81-2000)等为依据,按7度抗震烈度,第1分组,抗震等级为框架二级,按改造后的使用要求对房屋抗震能力进行鉴定。

鉴定结论如下:

1、房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最早于2003年设计,结构已考虑7度

抗震。

2、经现场复核,房屋建筑、结构布置基本与设计图纸保持一致,混凝土构件截面和配筋基本与原设计一致。

3、房屋主体结构基本完好,未发现明显的结构性裂缝。

地下室10/G~H轴梁侧面靠近楼板除水平开裂,混凝土空鼓酥松,应采取适当措施进行加固。

4、房屋承重构件混凝土强度满足原设计要求。

5、房屋倾斜不大,南北向总体向南倾斜,最大倾斜率为0.8‰,东西向在抗震缝西侧向西倾斜,在抗震缝东侧向东倾斜,最大倾斜率为0.7‰,均在《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2010)规定的4‰限值内。

6、房屋抗震构造措施均满足规范要求,地震作用下最大层间位移角满足

规范要求,地震周期、最小剪重比等均满足规范要求。

7、按改造后的使用条件抗震验算表明,地下室部分柱配筋不满足承载力要求,一层部分梁支座处配筋不满足承载力要求,应采取适当措施进行加固。

对不满足承载力要求的部分梁、柱通过合理有效的加固措施进行加固后,房屋可满足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要求,改造是可行的。

4.4.2本工程结构缝的设置

本工程为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平面长度117.3米,原结构于10,11轴间设100的抗震缝。

4.4.3结构选型

本工程原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室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由于地下室顶板厚度为150mm,无法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因此,本次改造设计计算时将地下室底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

4.4.4建筑分类等级

4.4.4.1本工程建筑结构安全等级:

本工程建筑属办公建筑,根据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有关规定,本工程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结构重要性系数1.0。

4.4.4.2地基基础设计等级:

本工程根据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1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有关规定,建筑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建筑桩基设计等级为乙级,。

4.4.4.3建筑抗震设防类别:

本工程抗震设防类别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分类标准规定划分。

本工程为乙类。

4.4.4.4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等级:

本工程抗震等级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结合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DGBJ08-9-2003)的有关规定确定。

本工程为钢筋框架结构,建筑高度为19.700(室外地坪~主屋面楼板顶)小于24米,抗震设防为乙类,根据上述国家规范及地方规范要求,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等级按二级,地下室抗震等级按二级;

4.4.4.5本工程地下室防水等级:

本工程地下室采用抗渗混凝土,混凝土防水抗渗等级采用S6级(原设计)。

4.4.4.6建筑防火分类等级和耐火等级:

防火分类等级建筑防火等级一级。

4.4.4.7混凝土结构环境类别:

地上部分:

一类:

地下部分:

二a类

4.5地基基础设计

4.5.1桩基础

4.5.1.1桩基持力层的选择

根据勘察报告,本工程的场地较平坦,按地层沉积年代、成因类型及其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差异,各层地基土的工程特性评价如下。

①1杂填土0.30~1.00主要由水泥地坪和三合土组成,土质极不均匀。

①2素填土0.50~1.80

黄色,很湿,松散。

土性呈粉质粘土,夹杂质,结构较松散,土质不均匀。

①3浜填土0.80~2.00灰色,饱和。

夹杂质,极软弱,土质不均匀。

②1粘土0.30~1.20

褐黄色,湿,可塑,中等压缩性。

含氧化铁斑点局部呈粉质粘土,土质尚均匀。

②2粘土0.60~1.30

灰黄色,很湿,软塑,高等压缩性。

含氧化铁斑点局部呈粉质粘土,土质尚均匀。

③淤泥质粉质粘土1.50~420

灰色,饱和,流塑,高等压缩性。

夹薄层粉砂,局部夹淤泥质粘土,土质不均。

④淤泥质粘土9.00~12.00

灰色,饱和,流塑,高等压缩性。

夹少量薄层粉砂,层底夹贝壳屑,土质尚均匀均。

⑤1a粘土3.20~5.00

灰色,很湿,流塑,高等压缩性。

含少量有机质,夹薄层粉砂,土质尚均匀。

⑤1b粉质粘土4.10~6.50

灰色,很湿,软塑,中等—高等压缩性。

含少量腐植质,局部夹砂性土略重,土质不均匀。

⑤2砂质粉土13.00~14.90

灰色,饱和,中等压缩性。

含云母屑,局部夹粉砂,局部夹粉质粘土,土质不均匀。

⑦粉砂未钻穿

灰色,饱和,中等压缩性。

含云母屑,局部夹粘性土稍重,呈砂质粉土,土质不均匀。

本工程根据勘察建议,实际选用⑤2层作为本工程桩基持力层。

4.5.1.2桩型选择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实际选用PHC管桩,型号为PHCAB400(80),桩长分别为31米及32米。

采用静压法沉桩。

4.5.2.3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

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为1200KN,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为1920KN,桩端持力层为⑤2层。

4.6结构分析

4.6.1上部结构主要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CAD工程部编制的2010版PKPM系列软件进行结构分析,用PM建模,SATWE计算软件进行计算分析,主要计算假定:

●结构嵌固端设在基础顶部;

●地震力计算采用CQC法;

●振型数取15个;

●采用刚性楼板假定进行整体位移分析;

●周期折减系数按规范值采用;

●风荷载体型系数按规范取值。

●楼层活荷载未折减

●考虑了楼梯在整体结构计算中的作用

●局部屋顶楼梯间,电梯间地震力放大1.5倍

●因为本结构设置了伸缩缝,结构计算建模时,采用整体建模和分开建模相结合的方法,整体建模计算结果主要用于分析周期、位移等,分开建模即沿抗震缝将房屋分为西区和东区两个计算模型,计算结果主要用于复核构件配筋。

4.6.2本工程计算分析的主要结果如下:

房屋结构自振特性

振型

周期(s)

转角

平动系数

扭转系数

第一振型

0.9124

119.88

0.96

0.04

第二振型

0.9080

37.15

0.95

0.05

第三振型

0.8693

165.06

0.89

0.11

第四振型

0.8515

74.96

0.92

0.08

第五振型

0.8324

92.72

0.19

0.81

第六振型

0.7704

150.49

0.10

0.90

第七振型

0.2846

111.50

0.94

0.06

第八振型

0.2824

45.51

0.96

0.04

第九振型

0.2709

156.26

0.87

0.13

第十振型

0.2671

78.36

0.92

0.08

第十一振型

0.2592

97.70

0.19

0.81

第十二振型

0.2408

131.06

0.11

0.89

第十三振型

0.1570

146.55

0.89

0.11

第十四振型

0.1564

80.71

0.99

0.01

第十五振型

0.1492

161.08

0.88

0.12

地震作用最大的方向=-85.168(度)

结构位移

地震作用

风载作用

最大层间位移

X向

1/769

1/9999

Y向

1/67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