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05439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25.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国际贸易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国际贸易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国际贸易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国际贸易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复习提纲.docx

《国际贸易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复习提纲.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际贸易复习提纲.docx

国际贸易复习提纲

国际贸易产生的两个基本前提:

1、具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2、存在各自为政的社会实体

国际贸易分类:

1、按货物流向:

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过境贸易

2、按商品进入过境和关境:

总贸易、专门贸易

3、按贸易是否有第三者参加:

直接贸易、间接贸易、转口贸易

4、按商品形态和内容:

有形贸易、无形贸易

5、按清偿工具的不同:

现汇贸易、易货贸易

6、按贸易运输方式:

陆路贸易、海运贸易、空运贸易

7、按是否使用单证等:

单证贸易、电子贸易

过境贸易:

指商品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进行的商品买卖活动,实物运输必须经过第三国国境,对第三国而言,就构成了该国的过境贸易。

过境贸易分类:

一间接过境:

即外国商品进入国境后,先暂时存放在海关仓库内。

二直接过境:

并不在过境国内卸货。

易货贸易:

国际分工:

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

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而形成的国家之间的分工。

第一章

1、绝对优势理论:

处于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工业过度时期

亚当·斯密—基本思想:

每一个国家都应该生产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去交换本国必需的但自己生产又处于绝对不利地位的产品,从而使本国的土地、劳动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社会财富。

2、比较优势理论:

英国革命深入发展时期

大卫.李嘉图—基本思想:

在国际分工中,如果两国生产力不等,甲国生产任何一种商品的成本均低于乙国,处于绝对优势;而乙国的劳动生产率在任何商品的生产中均低于甲国,处于绝对劣势,这时两国仍存在进行贸易的可能性,即遵循“两优相权取其重,两劣相权取其轻”的原则。

3、要素禀赋理论(H-O):

赫克歇尔、俄林

要素禀赋:

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各种生产要素的供给状况或对生产要素的拥有状况。

基本思想:

(1)一国出口的应是使用本国相对充裕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的应是本国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

(2)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国际间的商品流动不仅会使各国商品价格均等化,而且会使各国的生产要素价格趋于均等化,即要素价格均等化。

主要内容:

(1)各国所生产的同一产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发生的直接原因

(2)各国商品价格比例不同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必要条件

(3)各国商品价格比例不同是由要素价格比例不同决定的

(4)要素价格比例不同是由要素供给比例不同决定的

4、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弗农

制成品的贸易先后要经历五个不同的阶段

(1)新生期—研发费用较高,主要供应国内市场

(2)成长期—出口国外市场

(3)成熟期—国外开始模仿,竞争加剧

(4)销售下降期—本国出口下降,国外生产增加

(5)让与期—劳动力成本成为竞争优势

5、产业内贸易理论—又称差异化产品理论,即一国同时出口和进口同一产业的产品,国际间进行同产业的产品异样化竞争,并认为这是更符合情况的国际贸易。

主要内容:

1、产品的异质性(重要基础)

2、内部规模经济(重要成因)

3、偏好相似(重要条件)

国家竞争优势论—迈克尔.波特

国家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

 

阶段

竞争优势与发展动力

1、要素推动阶段

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一国的要素禀赋优势,即拥有廉价的劳动力和丰富的资源。

2、投资推动阶段

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资本优势,大量投资可更新设备、扩大规模、增强产品竞争力

3、创新推动阶段

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研究与开发

4、财富推动阶段

创新竞争意识明显下降,经济发展缺乏强有力的推动力

李斯特保护贸易政策:

1)保护的目的:

是促进国内生产力的发展;

2)保护的对象:

是刚刚开始发展且有强有力的外国竞争者的幼稚工业。

3)保护的手段:

是关税壁垒。

一般商品禁止进口:

征收高关税;复杂机器鼓励进口:

免税或征收轻微进口税

4)保护的期限:

30年为最高期限。

他认为保护期限过长将会出现保护低效率的结局,因此,对工业部门的保护期限最长不应超过30年。

第二章

第一节

出口鼓励措施:

出口国政府,为增强本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本国商品的出口,开拓和扩大国外市场而采取的经济、行政和组织等方面的各种措施。

1、出口信贷:

一国/地区为了鼓励商品出口,增强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通过本国银行(官方金融机构或商业银行)向本国出口商、国外进口商或进口方银行所提供的信贷业务。

出口信贷分类:

1)按期限长短:

短期信贷、中期信贷和长期信贷

2)按借贷关系:

卖方信贷和买方信贷

2、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

一国/地区为扩大出口,由政府的专门担保或保险机构对本国出口商或银行向外国进口商或进口方银行提供的信贷负责担保,当外国债务人拒绝付款时,担保或保险机构按照承保的金额支付给出口商或本国银行。

也称出口信贷保险。

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分类:

(1)、担保的项目与金额:

通常商业保险公司不承保的出口风险项目(如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等),都可向国家有关机构进行投保。

(2)、担保对象:

一是出口商;二是出口方银行。

(3)担保期限和费用:

短期信贷担保为6个月左右;中、长期信贷担保,期限通常为2~15年。

信贷担保的费用一般不高,而且各国的担保费率也不一样,但多是根据担保的项目、金额大小、期限长短和输往的国别或地区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3、出口补贴:

一国/地区政府给予本国出口厂商的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待遇。

又称出口津贴。

其目的旨在降低本国厂商的出口成本和价格,提高其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

出口补贴分类:

1)直接补贴:

由国家直接付给出口厂商的现金补贴

2)间接补贴:

国家政府对出口商品所给予的种种财政、运输等方面的优惠待遇

4、外汇倾销:

指降低本国货币对外国货币的比价,从而降低本国商品以外币表示的价格,增强本国商品的竞争力,达到扩大本国商品出口的目的。

5、商品倾销:

出口商以低于国际市场价格、国内市场价格甚至生产成本价格的方式,在国外大量抛售商品的贸易行为。

商品倾销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打击竞争对手,占领国外市场。

商品倾销的分类:

1)偶然性倾销:

偶然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或低于国内的价格在国外抛售商品。

2)掠夺性倾销:

这种倾销严重地损害了进口国家的利益,因而许多国家都采取征收反倾销税等措施进行抵制。

3)长期性倾销:

一贯以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向国外倾销商品。

企业商品倾销与政府鼓励出口措施的出口补贴不同之处:

(1)主体不同:

商品倾销是企业行为,出口补贴是政府行为

(2)低价出口期间造成的损失补偿来源不同:

商品倾销来源于掠夺性倾销的垄断高价或长期性倾销的国内高价和规模经济

出口补贴来源于政府的补偿

(3)当低价出口给进口国造成“实质性危害”或有“实质性危害”威胁时,进口国政府谈判、调查的对象不同,前者是出口企业,后者是出口国政府。

(4)进口国针对低价出口采取的措施不同,前者征收反倾销税,后者征收反补贴税。

(5)低价出口损失能否得到补偿的风险不同,出口补贴没有此风险。

(6)目的上来看,掠夺性倾销是恶意的垄断高价,出口补贴仅为了增加产品的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

第二节

关税:

一国/地区海关针对越过其关境的货物而向本国有关进出口商征收的一种捐税。

是国际贸易中最古老、最主要的政策措施之一。

1、关税的作用:

增加财政收入、保护国内产业与市场、调节进出口商品结构。

2、关税的主要种类:

(1)按照商品流向分类:

进口税、出口税和过境税

(2)按征税待遇分类:

普通关税、优惠税、进口附加税

普通关税:

是对未与本国签订具有最惠国待遇原则的贸易协定的国家或地区的商品所征收的进口关税。

(3)按征税方法:

从量税、从价税、混合税、选择税和差价税

3、关税的经济效应:

(1)关税的局部均衡分析:

贸易小国与大国有差异。

小国:

增加进口竞争产业的生产,减少出口产品的生产;减少进口竞争产品的消费;减少贸易量;降低社会福利世平

大国:

贸易量减少,减少了福利;贸易条件改善了,增加了福利

(2)关税的一般均衡分析:

第三节非关税措施

1、进口配额:

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如一个季度、半年或一年)内,对于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的限制。

在规定的期限内,配额以内的商品可以进口,超过配额的不准进口或在征收较高的关税或罚款后才准予进口。

进口配额的分类:

绝对配额和关税配额

2、“自愿”出口限制(VER):

指出口国家或地区在进口国的要求和压力下,“自愿”规定某一时期内某些商品对该国的出口限制,在该限制额内自行控制出口,超过限制额即停止出口。

3、进口许可证制:

商品的进口必须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领取许可证之后才能进口,否则一律不准进口。

种类:

(1)从是否与配额相结合来划分:

进口许可证有定额的进口许可证和无定额的进口许可证

(2)进口商品的许可程度划分为:

自动进口许可证制和非自动进口许可证制

4、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

国家/地区制定法令,规定政府机构在采购时要优先购买本国产品,从而导致对境外产品歧视,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做法。

5、技术性贸易壁垒:

一国/地区政府为了限制进口,借维护生产、消费者安全和人民健康的理由,所规定的复杂苛刻的技术标准、卫生检疫规定,以及商品包装和标签规定。

6、贸易救济措施:

反倾销措施、反补贴措施以及保障措施

7、其他非关税壁垒

外汇管制:

一国/地区政府通过法令对国际结算和外汇买卖实行限制以平衡国际收支和维持本币对外汇率的一种制度。

第三章

1、WTO是一个谈判场所:

(为什么)

(1)WTO产生于谈判

(2)WTO所做的任何事都是谈判的结果

(3)WTO的大量现有工作都来源于GATT乌拉圭回合及之前的谈判

(4)WTO也是始于2001年的“多哈回合议程”新一轮谈判的东道主

2、WTO的来历:

1994年4月15日在摩洛哥的马拉喀什市举行的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部长会议决定成立更具全球性的世界贸易组织(简称“世贸组织”WTO),以取代成立于1947年的关贸总协定(GATT)。

世贸组织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

1995年1月1日正式开始运作,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莱蒙湖畔。

1996年1月1日,它正式取代关贸总协定临时机构。

3、WTO协议的组成部分:

p111

(1)有关货物贸易的主要协议

(2)服务贸易总协定

(3)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

4、WTO的基本原则:

p112

(1)最惠国待遇原则:

是指在货物、服务贸易等方面,一成员给予其他任一成员的优惠和好处,都须立即无条件地给予所有成员。

(2)国民待遇原则:

是指在征收国内税费和实施国内法规时,成员对进口产品、外国企业与服务和本国产品、企业、服务要一视同仁,不得歧视。

严格讲应是外国商品或服务与进口国国内商品或服务处于平等待遇的原则。

(3)互惠互利原则(也称权利与义务的平衡原则)。

(4)扩大市场准入原则。

(5)促进公平竞争与贸易原则。

(6)鼓励发展和经济改革原则。

(7)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度原则。

5、WTO争端解决机制:

宗旨:

提供一种有效、可靠和规则取向的制度,以便在多边框架内解决因适用WTO协定所产生的各种争端。

职能:

维护WTO各成员依据WTO协定所享有的各项权利和所承担的义务;按照国际公法解释的习惯规则,澄清WTO协定的各项现行规定。

争端解决的具体时间表

原则:

公平、快速、有效、相互接受

争端解决程序:

第一阶段:

磋商(60天)

第二阶段:

专家小组(45天之内成立,6个月内形成报告)。

上诉阶段:

对于专家小组的裁定,双方都可以提起上诉

后续程序:

如果某成员确实做错,那么它应该修正错误之处。

 

第四章

1、区域经济一体化:

指一个地理区域内,各国一致同意减少并最终消除关税和非关税措施,以便做到相互之间货物、服务和(或)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状态或过程。

2、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层次:

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完全经济一体化

3、关税同盟:

指各成员国之间完全取消了关税和其他壁垒,实现内部的自由贸易,并对来自非成员国的货物进口实施统一的对外贸易政策。

4、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效应:

(1)静态效应:

A、贸易创造效应

B、贸易转移效应

C、贸易扩大效应(需求效应)

(2)动态效应:

A、获得规模经济效应

B、加强市场竞争,推动经济利益增长

C、投资刺激效应

D、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经济效应

第五章

1、跨国公司:

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获地区拥有工厂、销售机构获其他资产,在母国公司统一决策体系下从事国际性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实体。

2、跨国公司按决策风格划分:

民族中心型跨国公司;多元中心型跨国公司;全球中心型跨国公司;区域中心跨国公司

3、跨国公司内部贸易价格:

(转移价格)指跨国公司内部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相互约定的出口和采购商品、劳务、技术是所规定的价格。

转移价格带来的效益:

(1)减轻税负:

逃避所得税;逃避关税;

(2)资金配置:

各子公司分担研发的开支;转移资金以求厚利;避免东道国家对资金的限制;

(3)利润调节

A、以低价向子公司出售,以高价由子公司买进——盈利从高税区转移到低税区,增加了整个公司的利润。

B、逃避东道国的价格控制

C、避免外汇汇率变动风险

D、避免东道国的外汇管制

第六章

1、1、外汇:

是指以外国货币表示的并且可以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

2、三个基本特征:

(1)可自由兑换

(2)普遍接受(3)可偿还(以外币表示的债权资产可以保证得到偿付)

3、外汇的分类:

A、根据外汇的使用范围可分为自由外汇和记账外汇。

B、根据外汇的交割期限可分为即期外汇和远期外汇。

C、根据外汇的来源和用途可分为贸易外汇和非贸易外汇。

4、汇率的概念:

即外汇的买卖价格,也被称为汇价、外汇牌价或外汇行市,是两国货币之间的相对比价,也称为货币价格。

是一国货币用另一国货币表示的价格,或以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的货币的比率。

5、汇率的类型:

A、按照外汇交割的期限可划分为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

B、按银行买卖外汇的角度,汇率可以划分为买入汇率、卖出汇率、中间汇率和现钞汇率。

C、按照汇率制度可划分为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

D、按照汇率的制定方法可分为基础汇率和套算汇率

E、按对外汇管理的宽严程度,可以划分为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

F、按照银行的汇兑方式可划分为电汇汇率、信汇汇率和票会汇率。

6、固定汇率是指一国货币同他国货币的汇率基本固定,汇率的波动仅限制在一定幅度之内。

7、浮动汇率则是指一国货币当局不规定本国货币与他国货币的官方汇率,听任市场供求来决定的汇率。

P211

8、汇率的标价方法:

各国外汇市场上汇率的标价方法:

A、直接标价法(外汇汇率涨跌的判断:

大涨小跌),将外国货币当作商品,本国货币作为价值尺度。

B、间接标价法,本国货币作为商品,用外国货币的数额表示本国货币的价格。

国际金融市场汇率的标价方法:

“单位美元”标价法、“单位磅”标价法

9、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A、经常账户差额

B、通货膨胀率

C、经济实力

D、利率水平

E、各国汇率政策和政府对市场的干预

F、投机活动与市场心理预期

G、政治与突发因素

 

10、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p234

A、汇率变动对一国国际收支的影响:

对贸易收支的影响,对服务贸易收支的影响,汇率变动对资本流动的影响,汇率变动对外汇储备的影响

B、汇率变动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对国内物价水平的影响,汇率变动对国民收入和就业水平的影响,汇率变动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汇率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C、汇率的变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p240

11、两种汇率制度比较的要点:

经济效率、经济稳定、货币政策自主性

第七章

1、外汇市场参与者:

初级报价者,次级报价者,价格接受着,外汇经纪商,外汇交易商,投机商,中央银行

2、传统外汇业务:

即期外汇交易、远期外汇交易、掉期外汇交易、择期外汇交易

3、远期外汇交易的目的:

p265

A、进出口商为防范收付外汇货款时汇率变动的风险。

B、期汇投资者或定期债务投资者预约买卖期汇以避免外汇风险。

C、外汇银行为平衡期汇头寸

D、外汇投机者为获取投机利润

4、货币互换:

也称外汇互换,指交易双方相互交换不同币种但期限相同、金额相等的货币及利息。

(等值的前提下)避免汇率风险,节省利息支出

第八章

1、出口商承担风险的国际贸易融资办法:

寄售、赊销和托收

2、信用证(L/C):

是指开证行应申请人的要求并按其指示,向第三方开具的有条件的承诺付款的书面文件。

(在国际贸易中居于中心地位)。

信用证的分类:

即期信用证和远期信用证

3、银行保函:

指在主债务人需要向收益人支付预付款或进行中间付款时,银行保函可以作为替代品,起到暂缓付款的作用,从而等于向主债务人提供了融资便利。

4、贸易术语:

p332

FOB:

船上交货,即平时所言“离岸价”

CFR:

成本加运费/运费在内价

CIF:

成本加保险费、运费,即平时所言“到岸价”

第十章

1、企业风险的类型:

A、经营风险:

市场销售,生产成本,生产技术,其他

B、财务风险:

汇率风险,利率风险,信贷风险,负债风险,现金流风险

C、政治风险:

政府干预,政治事件

2、企业金融风险的暴露:

A、资产负债表

安全性分析如何暴露金融风险

(1)企业流动性

(2)企业借款水平

(3)企业汇率风险

(4)企业利率风险

B、损益表

收益性分析如何暴露金融风险

(1)企业资金头寸

(2)企业汇率风险

3、企业风险管理的意义

A、有效的金融风险管理能够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B、有效的金融风险管理可以减少企业的赋税;

C、有效金融风险管理有利于企业正确的投资政策。

4、企业汇率风险的类型:

交易风险,折算风险,经济风险

5、交易风险管理策略:

内部管理策略

A、资产债务调整法

B、选择有利的计价货币

C、在合同中订立货币保值条款

D、适当调整商品的价格

E、进行风险分摊

F、灵活掌握收付时间

G、对冲与重开发票中心

外部策略:

A、利用远期外汇交易

B、利用外汇期权交易

C、利用互换交易:

货币互换,信贷互换

D、BSI法:

借款-即期合同-投资法

6、折算风险管理策略

A、套期保值法

B、操作性策略

C、资产负载表的中性化

D、将折算损益纳入延迟性科目

7、经济风险管理策略

A、根据对外汇的预测主动建立头寸

B、在营销方面改变定价或促销策略

C、在生产方面寻求新的供给来源

D、财务部门加强监督企业的净头寸

8、企业规避利率风险的方法:

p398

A、重点加强对债务组合的管理

B、明确管理要点:

C、选择合适的利率形式

D、灵活运用金融工具

第十一章

1、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是一种统计报表,它系统地记载了在特定时期内一经济体与世界其他地方的各项经济交易。

2、国际收支的特征:

A、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

它与一定的报告期相对应,可以为一年、半年或一个季度。

IMF规定为一年。

B、国际收支所反映的内容是以货币记录的经济交易。

C、国际收支记录的经济交易必须是本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经济交易。

D、国际收支反映的是全部的经济交易

3、居民:

指一个国家的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

公民:

是法律的概念,是指具有或取得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个人。

4、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

三个一级账户:

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错误与遗漏账户

5、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则:

复式记账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市场价格原则、单一记账货币原则

6、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影响:

国际收支逆差的影响:

阻碍经济发展,损害国际声誉,影响对外经济交往

国际收支顺差的影响:

加速通货膨胀,加重国内失业,加剧国际摩擦,减少国内资源

7、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政策调节:

A、开支变更政策: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支出政策,税收政策,公债政策

货币政策:

贴现政策,调整法定准备金比率政策,公开市场业务政策

B、开支转换政策:

汇率政策和直接管制

C、资金融通政策:

外汇缓冲政策和信用手段

D、产业政策和科技政策

E、国际经济合作政策

计算:

远期外汇交易的报价方法p272点数计算远期汇率:

p26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交通运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