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考试重点知识复习题打印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86186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考试重点知识复习题打印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考试重点知识复习题打印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考试重点知识复习题打印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考试重点知识复习题打印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考试重点知识复习题打印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考试重点知识复习题打印版.docx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考试重点知识复习题打印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考试重点知识复习题打印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考试重点知识复习题打印版.docx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考试重点知识复习题打印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题   姓名:

四(上)科学第一单元《天气》复习题

1-1.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1-1.我们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1-2.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气日历。

在天气日历中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

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

观察天气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1-2.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中观察的重要数据。

1-3.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读数。

1-3.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个地方的温度能反映当地气温。

1-3.量气温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

每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

通常情况下,一天午后2时的气温最高,凌晨气温最低。

1-4.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由北向南吹来的是北风,由西南向东北吹来的是西南风。

当红旗飘向东南时,吹的是西北风。

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

如风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

我们一般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1-4.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为无风、微风和大风三个等级。

1-5.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测量记录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1-5.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雾等。

1-5.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

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

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

如(小于10毫米)是小雨,10~25毫米是(中雨),25~50毫米是(大雨),50~100毫米是(暴雨),100~250毫米是(大暴雨),大于250毫米是(特大暴雨)。

1-6.云实际上是由无数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

1-6.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

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

(详见书本)

1-6.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通常把云分成三类:

积云、层云和卷云。

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纤细的雨状云是卷云。

1-6.靠近地球表面的扁平层状云是层云,它通常是灰色的。

层云变厚,就是雨层云,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

1-6.人们根据云量的多少区分晴天、多云、阴天。

我们把天空当成一个圆面,平均分成四份,把看到的运量填充到这个圆面内,如果运量不超过圆面的四分之一,就是晴天;如果运量不超过四分之三,就是多云;如果运量超过四分之三或覆盖了整个圆面,就是阴天。

1-6.高于云层,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积云。

积云发展成积雨云,形成雷阵雨。

(天上城堡云,地上雷雨临)

1-6.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卷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

1-7.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1-7.一个月的天气变化不能代表这一年的气候特点。

1-7.动植物也能预报天气,如:

(1)松果在干燥晴朗的日子鳞片会打开,相反,如果松果的鳞片紧闭,则表示即将下雨。

(2)蜻蜓要下雨时会低飞。

(3)蚂蚁要下雨时会搬家。

四(上)科学第二单元《溶解》复习提纲

2-1.溶解的特征:

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并且不能用沉淀或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

2-1.过滤实验中用到的器材有:

铁架台、漏斗、过滤纸、搅拌棒、烧杯。

2-1.做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一贴、两低、三靠”。

(一贴:

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两低:

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

倾倒滤液的烧杯紧靠搅拌棒,搅拌棒紧靠三层滤纸,漏斗末端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

2-2.高锰酸钾是紫黑色的固体小颗粒,常被用来消毒和防腐,但不能用手直接取,需要用小匙来取。

2-2.高锰酸钾进入水中时的状态:

极少数溶解,沉入水底。

轻轻摇晃杯子以后:

水底的高锰酸钾减少了,杯中的液体变成紫色。

充分搅拌高锰酸钾后:

全部溶解、变成了均匀分布、紫色透明的高锰酸钾溶液。

2-2.观察和区别“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的方法有:

颗粒大小的变化、在水中是否均匀分布、是否有沉定、能否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2-3.胶水或洗发液进入水中状态:

先浮在水面,再下沉,然后一缕缕的扩散,轻轻搅拌部分溶解,充分搅拌全部溶解,最后变成胶水或洗发液溶液。

把食用油加入水中,食用油会上浮,说明食用油不溶解于水,在食用油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洗洁精,振荡后,食用油溶解,这说明食用油溶解在洗洁精中。

2-3.食盐、小苏打、高锰酸钾、胶水、洗发液、醋、酒精都能溶解在水中,形成了透明、稳定的溶液,沙、面粉、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是混合物。

面粉

食盐

高锰酸钾

能否看见颗粒

不能

不能

分布是否均匀

是否有沉淀出现

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吗

不能

不能

是溶解还是没有溶解

没有溶解

没有溶解

溶解

溶解

2-4.轻轻开启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约1/3管汽水,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大,变多了,向里推注射器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小,变少了。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

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了二氧化碳。

2-4.水能溶解固体、液体,还能少量的溶解氧气、二氧化碳。

水中的动植物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呼吸的。

2-5.碾碎、加热、搅拌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2-6.在100毫升水中,食盐溶解的量是有限度的,大约是36克。

2-6.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用蒸发的方法把食盐和水分离出来。

2-7.给杯子中的盐水加热,可以分离食盐和水,需要的材料有:

蒸发皿、石棉网、酒精灯、三脚架、火柴、湿抹布。

2-7.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其次,焰心的温度最低。

2-7.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

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灯帽盖灭,盖灭时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

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

2-7.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人们就是利用了盐的这个特点,把海水引进盐田,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

重点实验一:

制定一个“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的研究计划。

要研究的问题:

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研究地准备(实验材料):

量筒、天平、小匙、搅拌棒、食盐、记录单

研究方法:

1.用量筒取100毫升的水倒入杯中。

2、用天平把食盐分成两克一份。

3、把第一份食盐用小匙投入水中,并用搅拌棒轻轻搅拌,使食盐完全溶解。

然后再按照这样的方法投入第二份、第三份、第四份……直到加入的食盐不能再溶解为止。

4、统计一共溶解了多少克食盐。

研究结论:

100毫升水能溶解大约36克食盐。

实验二:

“胶水、醋、酒精、和食用油能在水中溶解吗”实验你是怎样完成的?

你的预测:

我认为胶水、醋和酒精能在水中溶解,食用油不能溶解。

实验过程:

1分别在试管中加入10至15毫升水。

2分别往试管中加入1至2毫升醋、酒精和食用油。

3充分振荡后,静置一会儿。

               

实验结论:

胶水、醋、酒精在水中能够溶解,食用油不能在水中溶解。

往食用油中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的洗涤剂,震荡后(食用油会溶解)。

液体之间的溶解记录表

溶解过程

胶   水

酒  精

食用油

怎样进入到水中

先沉入水底

直接与水混合

直接与水混合

浮在水面上

在水中怎样扩散

缓慢扩散

扩散较快

散较快

扩散

是否溶解

溶解

溶解

溶解

不溶解

根据以上实验,总结什么情况下物质才溶解:

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四(上)科学第三单元《声音》复习提纲

3-1.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

3-1.敲击大小不同的两支音叉,小音叉发出的声音高,大音叉发出的声音低。

3-2.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3-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行。

如果停止振动声音就会马上停止。

3-2.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振动了。

3-3.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它的单位是分贝。

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它的单位是赫兹。

3-3.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

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3-3.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的。

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3-3.敲击水量不同的玻璃杯,水越少声音越高,水越多声音越低。

用相同的力拨弹橡皮筋时,皮筋越紧,声音越高;皮筋越松,声音越低。

用相同的力拨动琴弦时,琴弦越细,声音越高;琴弦越粗,声音越低。

用相同的力击打长短不同钉子时,钉子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钉子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

3-4.当橡皮筋拉得一样长短时,用力拨橡皮筋,声音强,轻轻拨,声音弱 。

3-4.尺子伸出桌面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尺子伸出桌面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

3-5.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

3-5.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同物体中传播声音的本领不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5.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

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听不到到声音、不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

3-6.我们的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

能将声波转化为振动的是耳朵中的鼓膜。

鼓膜很薄很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3-6.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引起鼓膜的振动。

耳中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

3-7.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需要精心呵护。

减少有害的声音,对于保护我们的听力和身体健康是很重要的。

3-7.噪音对人的伤害:

声音过高过强,损伤我们的听力,所以我们要尽量远离这些声音,有时需要捂住耳朵或戴上保护装置。

3-7.保护我们听力的方法有:

远离噪声、控制物体发声。

(资料:

声带越紧,声音越高。

成年女子的声带长大约为<11毫米>,成年男子的声带长大约为<15毫米>,所以,成年男子的声音通常比成年的女子声音低。

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复习提纲

4-1.从外形上看,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组成。

4-1.身体能够做很多工作,工作时总是由多个部位同时参与、共同完成。

4-1.人体的外部特点可以直接观察,内部特点可以借助一些工具,可用看、听、闻、摸的方法感觉。

4-2.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支架,这就是骨骼。

骨骼支撑着我们的身体,保护着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骨骼不能独立运动。

4-2.人体的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形式也不同。

4-2.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灵活,增大肺活量,心脏强健。

4-3.人的呼吸器官有:

鼻腔、气管、支气管、肺等。

4-3.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4-3.为什么运动时呼吸会加快?

因为人体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呼吸的次数要比平时多,以便呼出和吸入比平时多的气体。

4-3.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

4-4.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出体外。

4-4.心脏的心肌收缩,血液离开心脏,心肌舒张,血液回到心脏。

4-5.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

食物被食道运输到胃里,在胃里被进一步磨碎和分解的,在小肠里被吸收。

4-5.如果食物在体内消化得好,我们就会吸收更多的营养,为骨骼、肌肉的生长提供养料。

食物的养分主要是在人体的小肠里吸收的

4-6..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

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消化器官,牙齿按形状给牙齿分类,可分为门齿(8个)、犬齿(4个)、臼齿(20个)。

4-6.老人们常说“细嚼慢咽”的道理是牙齿将食物磨碎,以利于食物在体内消化。

如果牙齿不好,消化就会受到影响,还会影响整个身体的运动。

4-7.人的一切活动需要身体各个器官的协同工作才能完成,如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肌肉共同完成,运动过程中要消耗大量氧气,心脏需要向全身输送更多血液,需要的能量来自消化系统的小肠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4-7.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我们每天所吃的食物。

4-7.人体的每个消化器官都在各自的功能,都需要我们爱护。

我们跳动起来后,我们的呼吸和心跳都会增加。

口腔里的牙齿能磨碎食物,舌头能搅拌,唾液可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

四年级科学一至四单元判断题

一单元、判断题

1、从东南方吹向西北方的是西北风。

 ( 错  )

2、降水的形式有雨、雪、冰雹等。

   (对 )

3、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就是积云。

 (错  )

4、气象学家常把风速分成12个等级。

  ( 错 )

5、天气是在不断变化的,它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对   )

6、同一时间,任何地方的温度是一样的。

  (   错)

7、利用对天气日历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对  )

8、当天空被云覆盖四分之一左右的时候,这时的天气为多云。

 ( 错  )

9、在雨量器的容器中,水面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

 (对  )

10、今天下了中雨,我知道降水量在25--50毫米之间。

( 错 )

11、晴天的时候,天空中是没有云的。

  (错   )

12、温度、风向、降水量、云量都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  对  )

13、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北就是北风。

( 对  )

二单元、判断题

1、可溶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没有限度的。

  (错  )

2、溶解的速度只与物质本身有关,与其他条件无关。

(错 )

3、酒精能在水中溶解,但水不能在酒精中溶解。

   (  错)

4、空气不能在水中溶解。

 ( 错)

5、我们通常利用酒精灯的内焰给物体加热。

 (错  )

6、两块肥皂同时放入装水的杯子中,放在热水中的溶解的快。

 (  对 )

7、我们可以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在水里的食盐分离出来。

 (错 )

8、在“搅拌是否可以加快食盐的溶解”实验中,两个杯子中水可以不一样多。

( 错 )

9、在“比较水温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实验中,我们可以在其中的一个杯子中搅拌。

  (错   )

10、把盐水放在太阳底下晒,也可以将食盐和水分离。

 (对 )

11、所有液体都可以溶解在水中。

(   错)

12、酒精灯温度最高的是焰心部分。

  (错    )

13、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食盐强。

  (  错 )

14、石棉网的作用是让物体加热的更快。

  (  错)

15、肥皂粉、鸡精、面粉、白酒都可以溶解在水中。

  ( 错 )

16、一些液体不能溶解在水中,但可以溶解在其他液体中。

 (对   )

17、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大有小的。

(对  )

18、为了过滤更多的液体,漏斗里的液体可以超过滤纸的边缘。

(错)

三单元、判断题

1.耳朵可以长时间使用,所以也可以长时间使用耳塞听音乐( 错)

2.噪声只会影响我们的听力,与身体健康没有多大关系。

( 错)

3、当尺子伸出桌面的距离越短,发出的声音就越高。

  ( 对 )

4、我们听到的各种声音主要是靠空气传播的,但是固体、液体也是能传播声音的。

  ( 对  )

5、物体一般都能传播声音,它们传播声音的本领有所不同。

(对  )

6、用手敲击桌面,可以听到声音,但并不看见桌面在振动,说明桌面发声时不振动。

(错  )          

7、嘈杂刺耳的声音都属于噪音。

           (  对 )

8、被敲打后的音叉放在水里水花飞溅,是因为音叉在振动。

(  对)

9、物体发出声音的大小是可以控制的。

(  对  )

10、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高。

( 错  )

11、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系。

  (  对 )

12、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系。

  (  对  )

四单元、判断题

1、身体工作时,需要多个部位同时参与、共同完成。

( 对 )

2、骨骼能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器官、输送营养。

  ( 错 )

3、我们呼出来的气体都是二氧化碳。

  ( 错 )

4、锻炼身体可以增大肺活量,增强心肌。

  ( 对  )

5、心脏的心肌收缩,血液回到心脏。

  ( 对 )

6、食物进入人体后,先后经过口腔、食管、胃、大肠、小肠。

(  错 )

7、口腔对食物的初步消化,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

  ( 对  )

8、人体在运动过程中要消耗大量氧气,所以呼吸次数会增加。

  ( 对  )

9、运动时,心脏需要向全身输送更多的氧气。

( 对 )

10、食物中的养分是在胃中被吸收的。

  (错   )

12、不同形状的牙齿在消化食物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同。

(  对 )

13、在呼吸器官中,气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 错  )

14、消化食物时,不需要消耗氧气。

 ( 错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理论经验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