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知识点速记口诀.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885983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数学知识点速记口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考数学知识点速记口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考数学知识点速记口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考数学知识点速记口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考数学知识点速记口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数学知识点速记口诀.docx

《中考数学知识点速记口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数学知识点速记口诀.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数学知识点速记口诀.docx

中考数学知识点速记口诀

2012年中考数学知识点速记口诀

  1.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同号相加一边倒;异号相加"大"减"小",符号跟着大的跑;绝对值相等"零"正好。

【注】"大"减"小"是指绝对值的大小。

  2.合并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法则不能忘,只求系数和,字母、指数不变样。

  3.去、添括号法则:

去括号、添括号,关键看符号,括号前面是正号,去、添括号不变号,括号前面是负号,去、添括号都变号。

  4.一元一次方程:

已知未知要分离,分离方法就是移,加减移项要变号,乘除移了要颠倒。

  5.恒等变换:

两个数字来相减,互换位置最常见,正负只看其指数,奇数变号偶不变。

(a-b)2n+1=-(b-a)2n+1(a-b)2n=(b-a)2n

  6.平方差公式:

平方差公式有两项,符号相反切记牢,首加尾乘首减尾,莫与完全公式相混淆。

  7.完全平方:

完全平方有三项,首尾符号是同乡,首平方、尾平方,首尾二倍放中央;首±尾括号带平方,尾项符号随中央。

  8.因式分解:

一提(公因式)二套(公式)三分组,细看几项不离谱,两项只用平方差,三项十字相乘法,阵法熟练不马虎,四项仔细看清楚,若有三个平方数(项),就用一三来分组,否则二二去分组,五项、六项更多项,二三、三三试分组,以上若都行不通,拆项、添项看清楚。

  9."代入"口决:

挖去字母换上数(式),数字、字母都保留;换上分数或负数,给它带上小括弧,原括弧内出(现)括弧,逐级向下变括弧(小-中-大)

  10.单项式运算:

加、减、乘、除、乘(开)方,三级运算分得清,系数进行同级(运)算,指数运算降级(进)行。

判断修改病句的方法

一、判断病句的方法

  

(一)紧缩法。

常用的语法分析方法。

先把句子中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和补语)都去掉,紧缩出主干,检查主于是否存在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的语病;如果主干没问题,再检查局部,看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的搭配有无问题,修饰语的内部是否存在语序问题。

例如:

  天的青年担负着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青年担负着建设成为强国”。

从这个主干可以看出这个句子的结构不完整。

  紧缩法也适于检查句子成分是否搭配得当。

例如:

  老红军向我们讲述了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历尽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勇往直前的一曲壮歌。

  紧缩以后,全句成为“老红军向我们讲述了……一曲壮歌。

”这样我们可清楚地看到“讲述”与“一曲壮歌”搭配不当。

  紧缩法运用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紧缩时,为了避免在否定句中去掉否定词而出现与原意相反的情况,应把否定词保留在主干里。

  ②紧缩时,必须保持原格式的基本结构不变。

如果砍掉了修饰成分以外的词语,就会破坏原句的结构。

  

(二)类比法。

对句子的毛病拿不准时,按照原句格式仿造一些浅近的、容易把握的句子加以比较,就能比较清楚地看到语病所在。

例如:

  这个经验值得文教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视。

  原句结构较复杂,先压缩化简为“这值得他们的重视”,再比照它的结构造句:

“这值得他们的学习”“这值得我们的参观”,这三个句子和日常说法相比多了一个“的”字,原句要将“教师的重视”中的“的”删去。

  (三)语感审读法。

调动语感,在审读的过程中从感性上察觉语句的毛病,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

如别扭则再作分析比较,明辨原因,加以修改。

例如:

  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国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这个句子第一部分中的“不管……都极端不利”显然不合习惯,正确的说法是“不管……多么不利”“尽管……非常不利”。

  (四)逻辑分析法。

有的语病从语法上不好找毛病,就得从事理上进行分析,这就是逻辑意义分析法。

逻辑意义分析法要从概念、判断、推理方面考虑是否得当,从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方面考虑是否合适。

例如:

  ①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

  ②凡是有杰出成就的人,都是艰苦环境中磨炼成才的。

  第一句“仿造伪劣产品”是不合事理的,应改为“制造伪劣产品”或“仿造名牌产品”。

第二句用了“凡是……都”这个全称肯定判断,言过其实了,应将“凡是”改为“大多”,后边删去“都”字。

  二、修改病句的原则

  把握句意,修改得要少,改动得要巧,尽可能保住原句的意思。

务求全句改得妥帖,避免以错改错。

  

(一)对症下药,有针对性。

简单地说,就是什么地方有毛病,就改什么地方;是什么样的毛病,就用相应方法来改。

所以对各种病句的类型一定要心中有数,针对造成语病的原因进行修改。

  

(二)尽量保持句子的原意。

每一个病句,一般都包含双重意义,一是没有正确表达出来的句子的原意,一是已经表达出来的歪曲了原意的错误意思。

改正病句时,应尽量分析并把握它所要表达的原意;在尽量保持原意的前提下,将错误的地方加以造当的修改、调整。

切忌违背原意,另起炉灶,按自己个人的意志另选一个句子去代替原句,或者添枝加叶来雕饰句子。

这样做,往往会背离原意而达不到正确改正语病的目的。

  (三)要善于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修改。

每一个病句,几乎都可以从语法、修辞、逻榻的角度来分析其造成语病的原因。

这样,同一个病句,也就可以有多种不同的修改方法。

至于用哪一种方法来修改更加合适,这就要看病句本身的语病类型,看表达的需要,看具体的语境。

  我们还要注意,能够用调整语序的方法来修改就尽量不要增删词语;改一处可以解决问题就决不改两处;修改病句要注意句意的简洁,尽量保持句式或陈述者对象一致。

总之,要记住修改病句的五字诀。

  增(成分残缺的)删(多余的)

  换(用词不妥当)简(修改应简要)

  调(不搭配、不照应的)

  三、辨析病句的原因

  

(一)用词不当。

  他把节俭下来的钱捐给了灾区。

  “节俭”是形容词,不能带趋向动词“下来”。

应改为动词“节省”。

  也有虚词使用不当的现象。

例如:

  伊朗厨师可能是不熟悉我们的炊具的用法,也许是由于心情紧张,反正是把烤羊肉没有做好。

  “把”字短语不能放在否定词前面。

应改为:

反正是没有把烤羊肉做好。

  

(二)搭配不当。

  ①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②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③定语、状语、补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④主语和宾语意义上不能搭配;⑤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如:

  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

  “北京”是“季节”,主宾不搭配。

又如:

  加快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加快”可以配“速度”,但不能配“规模”,这是动宾搭配不当。

  (三)成分残缺。

  ①主语残缺。

有两种情况:

a.由于滥用介词和“介词……方位词”格式,造成主语残缺;b.暗中更换主语,造成主语残缺。

  ②谓语残缺。

有两种情况:

a.一句话说了主语,还没有说完谓语,却又另外起了个头,因此造成谓语中有残缺;b.由于缺少谓语中心语造成谓语残缺。

  ③宾语残缺。

往往由于宾语前的定语太长,使得中心语残缺。

  ④定语、状语缺少或者不完整。

⑤缺少关联词语。

例如:

  这个集团目前已成为拥有11个专业公司、2个研究所、3个生产厂,现有固定资产8500万元。

(这个句子的谓语“拥有”什么,残缺。

应补上宾语“的大型企业”。

  (四)成分赘余

  ①主语有多余成分;②谓语有多余成分;③宾语有多余成分;

  ④定语多余;⑤状语多余;⑥补语多余。

例如:

  ①《人民日报》社论见诸于各大报刊。

  “诸”是“之于”的意思。

删去“诸”或“于”即可。

又如:

  ②欢迎领导到我校光临指导。

  “到我校”即“光临”,造成赘余,修改的办法是留其一,去其重复。

  (五)结构混乱

  ①词序不当。

几种情况:

a.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b.把定语错放在状语的位置上;c.把状语错放在定语的位置上;d.多层定语语序不当;e.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例如:

  太监是我国封建皇宫中特有的产儿,是被阉割过的封建帝王的奴仆。

  对太监的介绍应先将其特点说明“是……的奴仆”,再言其“是……的产儿”。

否则“特有的产儿”的概述设着落,交代不清。

  ②句式杂糅。

有两种情况:

a.两种说法混杂;b.前后牵连。

例如:

  客房内均设有闭路电视、国际国内直披电话音响、房间酒吧等应有尽有。

  该句把两种句式拼在一起造成杂糅。

一种是“客房内均设有……酒吧等”,另一种是:

“客房内闭路电视……应有尽有”。

两种句式应删其一种,从而保持句子表达的明确。

  ③复句中暗换分句主语,造成混乱。

例如:

  老工人的一席话深深触动了小邱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也该句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老工人的一席话”;第二个分句的隐含主语是“小邱的心”。

由于句子是隐含转换主语,因此造成句式混乱。

  ④层次不清。

例如:

  新华社发出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人工全合成在上海胜利完成的消息后,广大读者非常重视,科学界人士也非常重视,引起了强烈的反应。

  新华社发出的这条消息,就重视程度而言,科学界人士重于广大读者,因此,应先说“科学界人士”的反应,再说广大读者的动态;另外最后一句“引起强烈的反应”属于抽象性语言,应先说,然后再说具体的。

  ?

(六)表意不明。

  ①指代不明。

例如:

  王新和李红赛跑,经过一段激烈的竞争,终于他取得了胜利。

  “他”是指王新还是李红不明确。

又如:

  我站在窗前向操场一看,这里有很多同学在打球。

  “这里”指代不明,应改为“那里”

  ②意思混杂,不知所云。

例如:

  这些年,写文章的人特别喜欢“该”和“其”这两个带有文言色彩的词。

“该”和“其”当然可以用,因为今天我们用的是现代汉语,很多时候,用“这”“那”“他”之类,文章更流畅。

这就提出一个问题:

“该”和“其”要用得恰到好处。

  前面说“该”和“其”当然可用,中间又讲现代汉语中的“这”“那”“他”使文章更流畅,最后又说“该”和“其”要用得恰到好处,使读者无法明白“该”和“其”与“这”“那”“他”用哪个更好。

  ③歧义句。

例如:

  请你代我买两张北京到西安的往返飞机票。

  此句有两种理解:

其一,往、返共两张。

其二,往,两张;返,两张。

又如:

  这个厂超额完成了全年计划的百30%,受到上级表扬。

  此句两种理解:

一种,比全年计划多出30%;另一种,只超出全年计划的30%.

  (七)不合逻辑。

  ①强拉因果。

例如:

  由于今天是公园里游园活动的最后一天,因此游人寥寥无几。

  此句强拉因果,“游人少”的原因不能推出是因为游园的最后一天所致。

  ②自相矛盾。

例如:

  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既然幸免,就没有死,可又说是“死难者”中的一个,犯了前后矛盾的错误。

  ③概念误用。

例如:

  图书馆增添了许多文学作品,如《语文知识指南》《教师语文大全》《辞海》等。

  文学作品与语文教学用书是不同的概念。

可改成“图书馆增添了许多教学用书”。

  ④主客倒置。

例如:

  那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

  该句应改为:

“我与报纸接触”,“我”为主动,“报纸”为被动。

  ⑤否定不当。

例如:

  全校师生没有一个人不否认,素质教育使整个校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该句去掉“否认”前的“不”字。

  ⑥前后失衡,缺乏照应。

例如:

  有没有人毁树,是树能成活的重要条件。

  该句前面是两种条件“有没有”。

后面只说了“能成活”的一个条件,两面失衡,应在“能成活”前加“是否”二字。

初中语文快速辨析语病技巧

1、否定词。

  一个句子,如果多次出现“不”、“没有”之类的否定词,很有可能出现语病,即句子字面意义可能和要表达的意义正好相反。

如:

  ①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1993年)

  ②睡眠三忌:

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挡风。

(1994年)

  ③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1998年)

  例①中的“防止”和“不再”形成双重否定,表示肯定,恰与应表达的意思相反。

例②中的“忌”实际上相当于一个否定词,后面再加上一个否定词“不可”,也形成双重否定,使得句意与要表达的意思正好相反。

例③中否定词有“否认”和“不”,另外还有一个反问词,也相当于否定词。

这样,句子含三重否定,即等于一重否定,从而将句意搞反了。

  2、两面词。

  一个语句,若出现“能否”、“是否”、“有没有”“好坏”之类的两面词,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这个句子可能犯有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的毛病。

如:

  ①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人才。

(1993年)

  ②机器质量的好坏,是保证生产安全的一个重要条件。

(1995年上海卷)

  ③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1996年)

  例①前半句中“能否”是两面词,是从两个方面来说的;后半句中“要”是一面词,只是从“能”的方面来说的,这就造成“一面对二面”的毛病。

例②和例③同样有这样的语病。

  3、关联词。

  一个语句出现了关联词,我们要想到,关联词搭配是否恰当,关联词是否放错了位置等等。

如:

  ①无论干部和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

(1992年)

  ②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了顶峰。

(1993年)

  ③其实,细究起来,“华夏汉民族文化”这一概念,本身就有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而并非是一个封闭的稳定的范畴。

(2000年春季卷)

  例①中“无论”是表无条件的关联词语,后面不能带并列性的词组,只能带选择性的词组,“干部和群众”应说成“干部或群众”。

例②“不管”相当于“无论”,故例②有与例①一样的毛病,可以将“不管”改为“尽管”。

例③中“并非”意思是“并不是”,后面自然不能再加上“是”了。

  4、介词。

  介词的运用上,极容易出现语病。

如:

  ①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

(1992年)

  ②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1997年)

  ③《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在大限度的保护。

(1999年)

  例①前半句和后半句都有介词,使得整个句子缺少主语,要或去掉“经过”,或去掉“才使”才可以。

例②“在”应改为“从”,因为“在……中”这种格式常用来表时间或空间,而不表示来源或由来,汉语中表来源或由来的往往用“从……中”。

例③中介词“所”是多余的,因为“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的,“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即成了“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一是“广大消费者”不能修饰“欢迎”,二是“深受”后面应带动词或主谓词组。

  5、并列词组。

  并列词组的运用上,常常犯有前后部分搭配不当的毛病。

如:

  ①这个文化站已经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

(1993年)

  ②他马上召集常委会进行研究,统一安排了现场会的内容、时间和出席人员,以及会议中应注意的问题。

(1995年)

  ③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1996年)

  例①“挽救和培养”是并列词组,“挽救”“失足青年”讲得通,“培养”“失足青年”则讲不通。

例②“安排”后面是由四个并列短语组成的宾语,显然,“会议中应注意的问题”不能与谓语“安排”搭配。

例③中“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是并列词组,但只有“严肃处理”与“事件”搭配,“事件”是不能“批评教育”的。

六个口诀教你作文得高分

一种体裁

  只写记叙文,好好把记叙文复习好。

  两个原则

  1、真实才能动情。

真正能打动读者的,还是那些你亲身经历有真情实感的身边小事;

  2、妙语才能煽情。

只有风趣幽默,生动活泼的语言才能让读者眼前一亮,读之使人不断点头默叹。

  三字要求

  1、稳:

写好事,力求能够按照记叙文的六要素把事情交代清楚,开头结尾注意点题,结尾处要点明中心,稳定的发挥好自己的写作水平。

特别是写作能力较好的同学,不要强求自己必须写出“惊世之作”来,考试作文能够发挥自己80%的写作水平就很了不起了。

  2、细:

不要像电视剧情介绍那样的简单叙述,中间要加入环境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描写,能力好的同学再来些远近相衬、动静相映、侧面烘托、环境渲染、五觉描写,是文章细腻、动人。

  3、精:

对于一般的同学来说,“精”体现在:

(1)选择自己最拿手的内容;

(2)写出自己最好的字;(3)采用自己最顺手的结构(总分结构或顺叙方式),力求发挥好自己的水平。

对于写作能力较好的同学来说,“精”应体现在:

(1)选择较有新意的、又是自己有把握写好的内容;

(2)有漂亮的书写;(3)精心的安排好开头和结尾,适当的采用倒叙、衬托、联想、象征、描写、抒情、以小见大、欲扬先抑、渲染气氛、借景抒情、托物喻志、以物喻人的方法方式结构文章;(4)采用适当的修辞手法,特别是运用比喻、反复、排比、反问等手法,恰当的运用成语、引用格言名句,增添文采。

  四个流程(保住基本分)

  1、审清题意:

千万注意,题意审不好,来个文不对题,哪就……应该先花2-3分钟看看作文题,然后在开始答基础知识题目。

  2、立好中心:

至少指导自己想说什么,是喜欢、是厌恶?

是感动、是反对?

是快乐,是痛苦?

是哲理、是深情?

是赞扬、是批评?

…………用一句话把它写在草稿纸上。

  3、选好材料:

符合题目要求的、自己最熟悉的、能够写好的事。

  4、写好提纲:

(1)用一句话写出中心内容和主题;

(2)分清开头、中间、结尾各写什么?

(3)打好开头、结尾的细稿,以及每段的开头句。

  接下来就是在试卷里写作文啦,要力求一气呵成,只要提纲和开头、结尾、段落开头的稿子打得好,一气呵成事不难做到的,思路顺畅了20分钟就可以把作文写好。

  五项技巧(赢得感情分)

  1、有一个灵活的头脑:

造句法、筛选法、换题法。

  2、有一张可爱的脸蛋:

书写要工整,自己的字能够写多好就必须写多好,不得使用涂改液,不得随意修改,特别是开头、结尾和段落的开头句,不能修改。

  3、有一双闪亮的眼睛:

好的文题等于成功了一半。

参见《话题作文的拟题方法》

  4、有一身漂亮的衣装:

(1)一个最拿手的题材(适合自己);

(2)一个好故事(好布料);(3)一个好结构(好设计);(4)一口流畅、优美的语言(好花纹、好色彩)。

  5、有几件精美的饰品:

(1)倒叙、描写、引用开头(好发型)

(2)结尾:

议论反问式、含蓄余味式、赞美抒情式、哲理深思式、名言点睛式、联想做梦式、决心号召式(名鞋);(3)名言名句名作的恰好点缀(钻石哟);(4)用景物描写渲染气氛(如梦的纱巾)。

  六个大忌(莫丢冤枉分)

  一忌潦草涂改:

书写要端正,千万别连文题都改,只改明显的错别字,将错就错,能够不改的就不改。

  二忌过短过长:

字数一定要足,字数不足,写得再好也很难及格;字数不能太多,不要超出试卷中的作文纸,万般无奈之下,也只能在2行以内。

  三忌开头议论:

还不如开门见山、直接点题开头的好,能来点环境描写,就先来点描写。

  四忌分段太少:

4-6段为好,千万别少于3段。

  五忌文不对题:

不说也知道会有什么后果。

  六忌选材太俗:

别总是玩呀、救落水儿童呀、猫啊狗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