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澜之家分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79615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澜之家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海澜之家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海澜之家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海澜之家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海澜之家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澜之家分析.docx

《海澜之家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澜之家分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海澜之家分析.docx

海澜之家分析

1、服装行业不同于传统行业,不是生活必需品,这类企业能否上市?

上市后会存在哪些风险?

服装与居民的生活密切相关,服饰的变化更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风向标。

随着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的提高,人们对服装的需求和选择也日趋多样化和个性化,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了,这大大刺激了中国服装业的发展。

同时,服装行业本身门槛较低,鱼龙混杂,很多公司并不具备上市的核心竞争力,缺乏业绩持续增长的后劲;此外,品牌服装的核心竞争力更多是软实力,很难从经营数据中全面体现,也给监管部门判断其价值增加了难度。

对于这类型企业的上市申请,监管部门始终保持审慎的态度,择优支持上市。

表1.1是目前国内上市的16家服装企业。

表1.1服装行业上市公司

序号

公司名称

代码

上市日期

主营构成

1

七匹狼

002029

2004.8.6

服装、休闲服、休闲裤、T恤、衬衫、毛衫、其他

2

报喜鸟

002154

2007.8.16

上衣、西裤、衬衫、T恤、夹克衫、羊毛衫、皮衣、领带、其他

3

美邦服饰

002269

2008.8.28

服装及辅料

4

杉杉股份

600884

1996.1.30

西服、针织品、休闲服、锂电池材料

5

雅戈尔

600177

1998.11.19

衬衫、西服、休闲服、梭织布、房地产

6

众和股份

002070

2006.10.12

服装

7

宜科科技

002036

2004.9.3

里布、粘合衬、黑炭衬、配套辅料、汉麻、军工衬

8

江苏三友

002044

2005.5.18

服装

9

金飞达

002239

2008.5.22

服装(出口美国)

10

美尔雅

600107

1997.11.6

服装、酒店服务业

11

大杨创世

600233

2000.6.8

服装

12

红豆股份

600400

2001.1.8

服装、棉纺、商品房

13

伟星股份

002003

2004.6.25

纽扣、拉链、人造水晶钻、电镀加工、光学镜片

14

ST中服

000902

1999.4.8

纺织服装贸易、纺织印染

15

凯诺科技

600398

2000.12.28

毛服装、精纺呢绒、热电

16

探路者

300005

2009.10.30

户外服装及用品

2007年5月,百丽国际在香港主板上市,融资近87亿港元,之后迅速在行业内发起收购兼并,如今已是国内女鞋领域的巨无霸。

2008年8月,美邦服饰登陆深交所,募资近14亿元,目前也是国内休闲服饰领域的领头羊。

同样,七匹狼上市之后,专卖店越来越多,服装设计也越来越时尚。

服装品牌在上市前,往往都是以加盟为主,但由于加盟商资金实力约束,品牌缺乏在一二线城市核心商圈的布局和整合营销能力,而上市后通过融资,可大力拓展直营渠道,实现品牌价值和业绩的双赢。

作为传统的消费类板块,服装企业的整体优势在于熊市中有较强的抵御性,但相应的,在经济景气阶段,这类企业相较周期性板块涨幅也不会太大。

同时纺织服装类股票难有炒作题材,众多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时倾向于选择更稳定的金融股。

2010年以来,我国服装类企业的成本普遍大幅上升。

其成本上升体现在多个方面:

一方面“用工荒”问题的出现以及工资福利攀升,导致人力成本上升;另一方面,商业地租涨价、运输价格上调,引起了服装类企业商业成本增加;同时,水电气等资源价格的上涨导致了制造成本上扬;此外在信贷紧缩政策下,服装类企业的融资成本也提升了不少。

为了缓解成本上升压力,该类企业开始较大幅度地提升产品销售价格,涨约10%至20%,这导致了一些过于追求毛利率的服装企业库存大幅增加,存货周转率大幅下降,隐藏着较大的销售风险,持续盈利能力进而受到影响。

日前,正在申报上市的服装企业募集资金的投向多集中在扩大产能和营销网络建设。

然而很多服装企业上市之后,终端渠道扩张过快,营销网络扩大,但由于单店效益低而平均收入下降,募投资金的使用效率会让投资者产生极大的疑问。

2、在品牌升级的驱动下,服装企业有着极高的上市热情,就2012年截止目前,A股主板有8家服装类企业在排队上市,对于服装行业上市,您是怎么看的?

哪些因素会成为服装类企业上市的绊脚石?

数据显示,目前已排队上市的8家服装企业,分别为浙江乔治白服饰、江苏AB集团、江苏云蝠服饰、宁波凯信服饰、贵人鸟、上海拉夏贝尔服饰、海澜之家服饰和维格娜丝。

其中,拉夏贝尔和维格娜丝正在初审阶段,海澜之家和乔治白已进行预披露,其余4家在等待落实反馈意见。

集中上市的关键原因在于,服装行业在中国是万亿的市场,但目前真正的品牌规模还很小,但未来几年,这个行业将进入非常快速的增长阶段,而且会集中,大企业越来越大。

所以,对于很多中小服装企业而言,这几年至关重要,如果没有足够的资源包括资金准备好的话,很可能被淘汰。

监管部门对于拟登陆沪市主板和深市中小板企业较为强调企业持续赢利能力;而创业板发审委在关注持续赢利的同时将企业成长性纳入关注要点。

如果企业采用加盟方式,发审委要求核查并上报三年报告期、每一家加盟店的营收、净利等财务指标;如果采用经销模式,则需提供三年报告期、每一家经销商的终端客户明细。

由于大部分服装企业涉及加盟或经销模式,上述审核新标准增大的该类企业上市的难度。

阻碍服装类公司上市主要还包括以下几点原因:

一、募集资金投向问题,如将募集资金主要投向拓展门店,使得市场前景和盈利能力存在不确定性。

二、服装类行业涉及染色等工序,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这与中国的规划发展方向产生矛盾。

三、服装行业本身门槛较低,很多企业并不具备上市的核心竞争力。

研发设计与营销渠道建设是服装类企业的两大核心竞争力,一方面是拟上市服装类企业一方面应加大研发设计的投入,另一方面应提高单店平均销售量和销售能力。

目前,拟上市的众多服装类企业渠道建设过快,导致资金链紧绷,这种现象说明该公司的管理能力还有待提高,单店盈利能力还有待提升;拟上市服装类企业在设计募投项目时,也要从自身的管理能力与资源复制能力出发。

3、2011年,11家服装类企业申请IPO有6家被否,过会率仅45%。

为何服装行业的过会率会如此之低?

如何才能提高服装行业的抗风险能力?

2010年,凯撒股份、希努尔等多家服装企业“一马平川”集群上市,成为资本市场一大亮点。

在品牌升级的驱动下,服装企业有着极高的上市热情,但单凭热情似乎难以打动市场和监管层。

数据显示,2011年,服装类企业成为A股IPO(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被否的重灾区,11家服装类企业申请IPO有6家被否,过会率仅45%。

记者梳理后发现,淑女屋因募投项目市场前景和盈利能力不确定被否;日本品牌优衣库的代理商上海利步瑞,主营业务毛利率及销售净利率明显高于同行业水平,却没有合理解释;今年二度“闯关”的维格娜丝去年首次过会因为存货周转率问题被否。

服装企业IPO屡屡遭拒,在二级市场上,纺织服装类板块走势也面临尴尬。

海通证券行业跟踪报告显示,近3个月以来,纺织服装板块走势弱于大盘。

为何服装行业的过会率会如此之低?

业内人士认为,服装行业本身门槛较低,鱼龙混杂,很多公司并不具备上市的核心竞争力,缺乏业绩持续增长的后劲;此外,品牌服装的核心竞争力更多是软实力,很难从经营数据中全面体现,这也给监管部门判断其价值增加了难度;再有,一般来说,服装行业属于典型的消费类传统行业,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即使经营状况良好的公司,业绩也难有强而有力的增长突破点。

这就使得服装类行业的竞争力下降,从而降低其过会率。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未来3-5年,服装行业将进入非常快速的增长阶段,企业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实力,最终会被吃掉。

所以,中小服装品牌纷纷上市,目的就在于尽快把自己的渠道做强,品牌做大,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但就近年服装行业的发展状况来看,服装行业上市情况已接近“瓶颈“。

相关资深人士认为:

“国外同类型的上市公司,在遇到瓶颈后会通过发展子品牌、拓宽产品系列等经营手段实现企业的二次发展,在二次发展过程中,他们的股价也会随之大幅提高。

所以,不能全部否定服装类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

但是,由于服装类企业入行门槛相对较低,中国服装品牌的发展还处在萌芽阶段,监管层和投资者在考量新上市公司时要非常谨慎,才能挑选出真正有实力的公司。

回顾2008年,受国际需求减缓、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综合要素成本不断上涨、加工贸易门槛提高、企业融资环境趋紧等因素影响,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长继续放缓。

鉴于纺织行业出口增速下降明显,国家连续两次将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出口退税率上调3个百分点,能够对冲一小部分近年以来国际市场需求疲软和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出口损失。

但由于多数企业面临严重困难,退税率上调3个百分点能缓解企业的生存压力,却难以扭转全行业面临的全局性困难。

那如何才能提高服装行业的抗风险能力呢?

虽然服装企业最近的国际境况不是很可观,但是人有一些企业保持了较好的出口和收益。

例如山东鲁泰纺织公司2008年前9月仅其母公司出口创汇就达2.8亿美元,同比增长25%。

在如此严峻的情况下竟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

首先,这得益于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和不断科技创新,还与多年来在国际市场上建立的良好信誉有关。

在全球经济衰退的情况下,虽然有的服装产品定价不低,但由于客户对其产品质量、交货日期保障很信任,仍然能够保证订单全满,销售量只增不减。

这就是成败的关键之一。

除此之外,广大纺织品出口企业要尽快适应每年的新形势,有序安排当年的生产计划,避免盲目扩张产能,着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争创品牌产品,增强中国纺织品的各方面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其次,国际市场需求还难以预测,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将导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

但从总体看,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仍具有竞争优势,国际市场需求减弱趋势对近几年纺织出口将产生较大影响,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长步伐将持续放慢,对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市场出口减速趋势难有改变。

因此,纺织品服装企业必须努力挖掘新市场,出口、内销两条路都得走好。

此外,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孙瑞哲指出,目前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各环节发展不平衡,中间的生产加工环节优势较为明显,两端的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环节能力相对薄弱,链条上也存在“慢周期对快时尚”矛盾等影响。

因此,优化我国纺织服装供应链,对于行业能够相对健康、稳定地运行有重要作用。

孙瑞哲认为,品牌企业要从过去点对点(个体对个体)的竞争,转变为系统对系统(产业链对产业链)的竞争。

中国服装品牌应该进入到包括产品生产、设计、研发、销售、物流、信息化管理、渠道建设等在内的“系统竞争”阶段。

企业应让整个供应链的利益方都能参与到产品的开发、价格的制定、集成创新等环节中去,同时应在节能降耗减排带来的功效、可持续消费、商业模式的创新等方面下更多的工夫。

4、该公司诱人的财务业绩背后是否有包装的可能?

海澜之家近三年不管是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及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都以50%以上速度在增长。

同时,该公司近三年不管是毛利率、费用率及营业利润率都非常稳定。

著名学者张陶勇表示:

海澜之家“诱人”的财务业绩离不开其极低的存货跌价准备(借:

资产减值损失贷:

存货跌价准备;借:

本年利润贷:

资产减值损失)。

海澜之家2011年末近39亿元的存货仅计提了820万元的存货跌价准备。

它强调,自己通过与供应商签订附滞销商品可退货条款的采购合同由供应商承担货物滞销风险,故只对自产商品和买断商品计提跌价准备。

然而,供应商拿回商品如何处理?

如果供应商自贴品牌出售,市场上可能出现与海澜之家同样款式的山寨服装;如果供应商收回后销毁,则该商品的风险完全由供应商承担,这不符合风险与收益对等的市场规则。

因此,海澜之家很可能通过附滞销商品可退货条款的采购合同来规避存货跌价。

公司的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情况如下表所示:

5、海澜之家高增长、高盈利背后是否涉嫌虚构收入导致其毛利率奇高?

海澜之家以加盟方式经营直营店,不是全额(零售价)确认收入,而是净额(批发价)确认收入,近三年,其毛利率一直在40%至41%之间,而这仅是批发环节的毛利率,假设该公司与加盟店是五五分成(实际上海澜之家可能平均五成都不到,因为加盟商还有保证金的机会成本),则该公司换算为零售价的毛利率高达70%,显然,对于定位中低端的海澜之家来说,可能性很小。

著名学者浑水表示:

海澜之家在执行终端销售之后才支付供应商货款政策,并且让供应商承担滞销商品终极风险,这就意味着只有商品销售之后才有付款义务,如果是这样,海澜之家库存应界定为受托代销商品,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库存商品。

显然作为海澜之家的代工商这是很难接受的,实际账期超过一年且面临无条件退货风险,除非给代工商的价格足够高。

如果这样,海澜之家进货成本便会提升很多,终端零售的毛利率就会大幅减少,在这种情况下仍维持70%毛利率,这是不可思议的。

怀疑海澜之家通过虚增门店收入,导致其毛利率奇高。

6、在海澜之家急剧扩张背后,资产负债率极高,存款周转率极低,高库存是否会成为海澜之家IPO的绊脚石?

据海澜之家招股说明书显示,截至2011年12月31日,公司存货总额为38.71亿,占总资产的56.94%。

公司存货数量在2009年末、2010年末、2011年末分别为1303万件、1725万件、3393万件,呈逐年上升趋势,年均复合增长率达61.37%,与之对应的账面金额分别为13.05亿元、16.93亿元、38.63亿元,分别占当年总资产的50.21%、44.41%、56.82%。

38亿库存占至总资产56%,比起同行库存金额只占总资产百分之十几的比例,海澜之家的高库存显然已在危险边缘。

对于居高不下的存货,海澜之家也在其风险提示中提及,“面对庞大并快速增长的存货量,如公司对存货的管理能力不能及时提升,对订货安排、存货数量、存货周转和存货调度的控制将面临风险,可能对公司经营带来不利影响。

如果说存货高在去年的服装行业普遍存在还可以理解,但海澜之家的存货周转率偏低就难以说的过去了,数据显示,2011年、2010年、2009年海澜之家的存货周转率分别为0.77、0.88、0.79,均未超过1,也就是存货460多天才能周转一次,而与海澜之家同为男装品牌的其他几家上市服装公司的任何一家公司的存货周转率均比海澜之家高出一倍有余。

一般来说,存货周转率越高,存货周转速度越快,也即显示企业销售变现能力越强。

反之则意味着,变现能力弱,或影响短期偿债能力。

海澜之家把存货多于同行的原因归咎于计算方式的不同。

招股书称,海澜之家是将产品以委托代销的方式交由加盟商进行销售,门店陈列或存放的所有产品均为公司的存货,但同行业上市公司则采用买断式的销售方式,滞留在加盟商处的存货不计入上市公司自身的财务报表。

海澜之家并称,若按买断式计算,2011年末,公司存货中自产和买断的存货余额为1.80亿元,占期末存货余额的4.67%,比例较小。

此外,门店数量的快速增加也被认为是存货周转率低的“元凶”。

招股书称,“剔除各年度当年新开的门店,公司老门店的存货周转率均大幅高于整体的存货周转率”。

门店数量的快速增加也被认为是导致存货量大及存货周转率低的原因之一。

2009年末、2010年末和2011年末,其门店数量分别为903家、1389家和2096家。

对应存货数量分别为1303万件、1725万件、3393万件,报告期内年均复合增长率达61.37%。

总之,海澜之家方面表示,存货周转率低是因为发展太快。

资产负债率极高,存款周转率极低,高库存会带来极大的隐形危机。

服装企业和其他企业不一样,如果其他企业发现存货问题,可以停止原材料进口,暂停生产,清理存货,等到存货恢复正常水平再重新投入生产。

而服装企业由于要适应消费者的需求,不断的推出新品,所以不可能停止生产原料进口和暂停生产,所导致的结果就是存货金额越来越大。

按照服装业行规,一般超过一年的产品存货价值只有成本价的10%-20%,6个月的产品还在库存的话,充其量也只能卖到成本价的50%左右,上一年的服装售价最多只能达到成本价的25%左右。

服装行业的产品淘汰速度很快,一般过季就要打很高折扣。

随着时间的推移,海澜之家存货含金量只会越来越低。

加之,新的纺织品强制性标准《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18401-2010)将于2012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

该标准规定不符合新规范的纺织产品,将禁止生产、销售和进口等。

包括海澜之家在内的多家服装企业的库存产品将面临无法在市面上销售的问题,而海澜之家39亿元的库存产品能否通过新国标的还不得而知。

由于海澜之家门店的快速扩张计划,公司的高存货还将持续下去,也就是说现在公司面临的是存货积压,现金流入微乎其微,高额负债的窘境,而这种境况很有可能在市场波动的情况下陷入恶性循环,资金链紧绷甚至断裂。

对此,海澜之家也在其风险提示中提及,“面对庞大并快速增长的存货量,如公司对存货的管理能力不能及时提升,对订货安排、存货数量、存货周转和存货调度的控制将面临风险,可能对公司经营带来不利影响。

目前海澜之家居高不下存货或将成为此次海澜之家是否能够上市成功的关键,因为无论怎样,高库存都是企业发展的隐忧。

此前已有多家服装企业因曝出库存过高而止步IPO,从目前来看海澜之家能否上市成功还不得而知。

海澜之家的资产负债率极高。

据悉,其母公司主要负责整个公司的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品牌运营和产品规划,实际运营则主要由上海浦东海澜之家服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浦东海澜”)和江阴海澜之家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供应链公司”)完成,供应链公司向供应商采购产品后,再委托浦东海澜销售产品。

而浦东海澜则主要负责加盟店、商场店的开拓和管理。

招股书显示,供应链公司2009-2011年的资产负债率分别是92.43%、93.79%、95.45%。

供应链公司“除在货物入库时先付小部分的货款外,货款的支付结合货物实际销售情况,逐月与供应商结算”,因此未销售的存货与未支付的货款导致资产负债率处于较高水平。

但海澜之家又称,此种采购与付款模式已在与供应商的采购合同中明确,因此虽然资产负债率较高,但并不存在偿债风险。

  浦东海澜2009-2011年的资产负债率分别是89.14%、89.04%、83.12%。

海澜之家称,主要负债为新加盟商开设加盟店时向浦东海澜缴纳的特许经营保证金,该保证金在5年的合同期满后会返还给加盟商。

因此,加盟店数量较多使得浦东海澜的资产负债率处于较高水平,但浦东海澜不存在偿债风险。

终上所述,海澜之家表示,其负债的主要构成为应付供应商货款(应付账款)和收取的加盟商保证金(长期应付款),2011年末这两项合计占负债总额的93%。

从表面上看,负债比率虽高,但其偿债能力有足够保障,一方面,这两项负债均为无息负债,另一方面,供应商货款只在商品售出后才需偿还,加盟商保证金只在其退出时才偿还。

 

  尽管海澜之家表示不存在偿债风险,但多位服装行业的分析师还是均指出,高负债率的财务状况还是会对企业的经营带来一定的风险。

毕竟,财务状况不好并不一定导致企业陷入困境,但因为财务状况欠佳而最终陷入困境的企业却比比皆是。

细细推敲,海澜之家以经营模式为借口做出的对高负债的解释似乎站不住脚,“除在货物入库时先付小部分的货款外,货款的支付结合货物实际销售情况,逐月与供应商结算”,而公司还将其归咎于“特许经营保证金”,虽然所谓的“特许经营保证金”所属的预收款项也只占到负债的1.7%,可以说不具有任何解释力。

而招股书上显示的除了暴涨的负债和微小的现金流入,对于如何支撑如此高额负债,公司却没有给出任何解释。

8、海澜之家,主要采取的是托管加盟的模式,这种疯狂扩张的模式是否会带来更多的风险?

近几年来,海澜之家的门店扩张非常快,其门店数量从2009至2011年末分别为903家、1389家和2096家。

其中“海澜之家”品牌门店数量2011年末为1919家,与2009年相比增加近3倍。

这与其采取的托管加盟模式不无关系。

在海澜之家的产业链中,上游供应商根据公司设计中心的方案生产,采用零售导向的赊购模式,只在入库时先付不超过30%的货款,结合实际销售情况,逐月与供应商结算。

公司与供应商签订附滞销商品可退货条款的采购合同,除了质量不合格产品之外,过了两个适销季节依然滞销的商品均可退货给供应商。

而在下游领域,海澜之家对加盟商的要求及委托代销的合作方式也是相当新奇。

在渠道扩张上,海澜之家采取的是特许加盟连锁经营模式。

加盟商只要支付相关费用即可,不必参与加盟店的具体经营,所有门店的内部管理均可委托公司全面负责。

海澜之家与加盟商之间是一种委托代销关系,海澜之家是商品的拥有者,加盟商无需承担存货滞销风险。

而在商品实现最终销售后,加盟店与海澜之家便会根据协议约定结算公司的营业收入。

海澜之家在招股书中一再强调此模式是为了吸引更多的“社会投资者”和社会闲散资金。

海澜之家采用此种加盟模式已取得初步成效。

在企业扩张初期,在企业品牌知名度还没那么高的时候,无需承担存货滞销风险减少了很多加盟者的顾虑,从而使海澜之家获得了优质门店资源。

而海澜之家负责具体管理,不仅能控制销售渠道,统一公司终端形象,还能最大程度地利用社会资金,加速营销网络布局,实现低成本快速扩张,因为即便是没有服装行业从业经验的人都可以加盟海澜之家,大大降低了加盟门槛。

这一模式得到不少加盟商的支持。

招股书显示,“海澜之家”的门店数量从2009年初的655家增至2011年末的1919家,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3.09%。

门店的扩张也带动了海澜之家的营收增长:

从2009年的13.83亿元增至2011年的35.9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1.17%,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从2009年的3.01亿元增至2011年的7.0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2.66%。

海澜之家的托管加盟连锁经营模式,从不同的角度看,有利有弊。

从某种程度上讲,该模式是海澜之家的创新之举,应予以肯定。

在整个运营模式中,海澜之家完美地将服装企业最头疼的两大问题——存货和资金分解给了上下游,自己只需提供品牌管理、供应链管理和营销网络管理。

整个产业链上下游有钱的出钱、有房的出房,有货的出货,吃苦扛风险在前,享受分利益在后,造就了一个高速成长和高利润的拟上市企业。

而在实际的销售过程中,通过信息系统,海澜之家也可以及时掌握各个门店的销售情况。

如果出现某些商品在某处滞销而在其他门店畅销的情形,公司可以灵活将该等商品调配到畅销的门店,减少商品在门店的滞销情形,从而增加整个营销网络的销售规模。

此外,海澜之家没有设置各级代理,加盟店均直接面向消费者,这样可减少销售环节的逐级加价,而加盟店在商品未实现销售前不承担商品采购成本,在销售商品时也不必在商品价格上增加库存风险溢价。

这大大降低了商品零售价,使其产品具有高性价比,从而促进商品的销售。

接着,销售渠道资源与良好的品牌形象,使海澜之家在采购环节具有一定的优势。

在采购环节,海澜之家将大部分生产环节外包给供应商,并采取以联合开发、零售为导向的赊购与滞销商品可退货相结合的模式。

在联合开发模式之下,公司既始终掌握产品设计的主导权,又充分发挥供应商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了供应商的设计资源。

最后,海澜之家在进行产品采购时,除在货物入库时先付部分货款外,货款的支付以零售为导向,结合货物实际销售情况逐月与供应商结算。

零售导向的赊购模式减少了公司采购环节的资金占用,进一步促进了公司的低成本扩张。

而为了让供应商更负责任,更好保障产品品质,公司与供应商签订附滞销商品可退货条款的采购合同,除不合格品和质量有问题的商品可退货外,还约定了一定期限后(一般为两个适销季节)依然滞销的商品可以退货。

将销售压力转移给供应商,能够促使其不断提升产品品质来增强产品的竞争力,从而保证“高品质”,而产品的高品质明显可以有效带动产品的销售,降低产品滞销的风险。

当然,我们也看到该模式经营存在的一些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中国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