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及儿童精神分裂症的最新进展及设想.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866425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8.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孤独症及儿童精神分裂症的最新进展及设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孤独症及儿童精神分裂症的最新进展及设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孤独症及儿童精神分裂症的最新进展及设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孤独症及儿童精神分裂症的最新进展及设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孤独症及儿童精神分裂症的最新进展及设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孤独症及儿童精神分裂症的最新进展及设想.docx

《孤独症及儿童精神分裂症的最新进展及设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孤独症及儿童精神分裂症的最新进展及设想.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孤独症及儿童精神分裂症的最新进展及设想.docx

孤独症及儿童精神分裂症的最新进展及设想

孤独症及儿童精神分裂症的最新进展及设想

陈诗颖2011093066经济与管理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

摘要:

本文主要是讲述孤独症以及儿童精神分裂症的最新进展以及本人自己的一些设想。

通过了在知网、Google学术以及个别心理学学院的官方网页和国外大学教学视频上获得各类文献及视频,本人通过对文献阅读及视频观看,从中获得了关于这两个病症在当今社会上的发展概述,并通过对比过去的状况做出的一些可能并不实际的设想。

因在本人查找学习的过程中,并没有发现有很多研究将这两类病症相提并论,因此在下文是将这两个病症分开来说。

关键词:

孤独症、儿童精神分裂症、最新进展、设想

一、孤独症:

1.1以往定义及概述:

孤独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疾病的一种亚型(依据DSM-IV分类),多起病于3岁以前,临床主要表现为语言交流障碍,社会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等,有70%患儿伴有智力低下[1]。

孤独症,在香港台湾等地区更多地被称之为自闭症。

自从1943年精神病学家LeoKanner对孤独症作出定义后,人们给予它越来越多的关注。

但Kanner认为,父母不希望孩子的存在是诱发孤独症的主要因素。

但在现在,早已将孤独症视为是生物学基础上的终身的发展障碍。

张改巧(2007)提到,孤独症诊断主要通过病史采集、临床医学观察、智力和心理测试以及相关的实验室检查来确诊。

量表评定是孤独症的重要诊断标准,可按照患者年龄划分,而对于儿童孤独症的常用量表有:

儿童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ABC)、儿童期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和克氏行为量表(CABS)等[2]。

但科研是一回事,实际情况又是另外一回事——在1.4中我会有更详细的说明。

在课本P400页里有提及,大约5%的孤独症儿童发展了孤立的且是经常是非凡的才能,甚至远远超过在正常的同龄儿童洪所发现的。

这些儿童被称为孤独症专家(AutisticSavants)。

但就目前研究而言,也许是科技和传媒的更加发达,利伯提大学的DR.BrianneFriberg认为约有25%的孤独症儿童都是孤独症专家。

在影片《雨人》中雷蒙的表现,以至于现有专家将这些现象称之为“雨人效应”。

但在我看来,这些儿童的裂片技能(Splinterskills)还需要适当的环境才能“诱发”出来,无论是课本上所提到的背诵彩票号码的男孩、脑子装满曲谱的钢琴天才以及会画马的娜蒂亚,还是“人肉照相机”StephenWiltshire以及达人秀上能够将1949年至今每天的日期对应周几说出来的魏俊等等。

他们几乎都是经过专业的特殊学校老师的悉心照顾或父母无微不至地陪伴后发掘他们原来具有如此奇特的技能。

因此,社会支持必不可少——这在下文中会有更详细的说明。

1.2以往与现今在临床学上的病因分析:

在课本上有提及孤独症的病因主要考虑于:

早期发育问题、遗传影响以及脑部异常。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是针对病因学说:

唐延松(2005)将孤独症的病因分为:

遗传因素、神经机能障碍、免疫学因素、金属代谢异常、生化隐私、孕产期高危因素[3]

李素水等人(2012)将近年来关于孤独症及谱系障碍的环境因素假说综述成几点:

化学中毒假说、重金属中毒假说(铅、汞)、自身免疫反应理论模式、免疫学理论模式、病毒感染理论模式、病理生理学机制(主要是于体内Ca2+平衡有关)[4]。

谭晶晶等人(2013)则是将病因机制综述如下:

遗传因素、孕产期及围生期生物学因素、病染与免疫因素、脑影像学、神经生化、社会心理因素、其他因素(主要指重金属)以及新的前景(这里主要指基因)[5]。

值得引起注意的是,虽然基因研究只能解释20-30%的可遗传性。

但就前人所研究的各种因素中大多数是关于外在影响因素,很少通过“基因表达”这一模块去研究。

而谭晶晶(2013)引用他人的话告诉我们:

目前,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前沿学科——表观遗传学正引起研究者的关注。

表观遗传是指在DNA序列没有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因表达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其中报道较多的是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由此基因表达可受外界因素调控[6]。

而近几年医学上对于基因方面的研究也是颇有成就的。

在我搜索关键词“孤独症治疗”时,有两个名字引起了我的注意,分别是“MOGT生物技术治疗自闭症”和“精神筛查自闭症:

脑神经递质检测仪”。

但基本上搜索到的结果都是某某医院治疗效果显著等信息。

并没有对这两项技术有更深一层的文献资料——或许在未来的发展中,这两项技术切实能够帮助到孤独症患者。

通过对不同的文献阅读,我自己将这几大病因分类为:

①遗传生物因素:

父母双方的基因、DNA在患儿的身上通过表达、复制、转运等程序后,与正常儿童的生物基础有所差异;②病理生理因素:

由于患者自身体内的离子不平衡、又或者病毒感染等引起的机体的免疫和自身免疫功能异常;③化学环境物质因素:

主要由于各类重金属破坏患者大脑结构、血脑屏障等引起;④怀孕期事件因素:

主要和母亲有关,在怀孕期由于不稳定情绪、吸烟等,同时在分娩时实施剖宫产、又或者患儿早产、出生体重低等情况;⑤神经机能障碍:

大脑结构有障碍导致认知、情绪和社会互动等有问题。

另外,虽然Kanner(1943)提出“冰箱父母”的观点遭到研究者的一再反对,但段桂琴(2013)提出:

Piven等[9]的研究结果表明,孤独症儿童双亲的人格特征多为冷淡、刻板、敏感、焦虑、谈话专断、固执、缺乏言语交流、很少发展友谊;高发孤独症家族的家属中,社交、交往缺陷和刻板行为发生率较高。

父母的性格既作为遗传因素,同时也作为坏境因素,对子女性格的形成发展,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7][8]。

1.3从StephenWiltshire来看孤独症最近的实验和心理理论:

在1.1中提到的“人肉照相机”StephenWiltshire来自英国,报道称他自小患有自闭症。

但由于他有一种神奇的本领——只要在街上看上几分钟,就能把街景建筑全部都像照片一样还原出来。

看过关于他的画作,他是连微小的细节也不放过的画家。

但有一点却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当我们给别人描述广州塔时,大概大家都会这么描述“像小蛮腰,中间腰部很细很细,广州塔很高很高,晚上会有很多很漂亮的灯饰装饰它。

”——我们会关注于整体性,至少大部分人不会关注于“有个人在那里擦玻璃”又或者“有多少根钢管在哪里”。

但对于Stephen的一幅作品中,研究人员发现了在一栋著名的英国建筑物旁,有一个小标志,写着“TemporaryRoadService”——那是因为他去画画的那天,那附近正好在修路。

因此,对于Stephen而言,他所看到的并且进行加工的并不是建筑物的总和,而是包括了当时看到的所有场景,又或者说,他是从部分加工至整体加工的。

剑桥大学的英国自闭症专家Simon,对Stephen进行面对面访谈时,询问其是如何记住那些画面的(如有多少个窗口等细节)。

Stephen是这样回答的“自然而言地就将景物转换为数字,再转换为记忆,就像一瞬间就完成的事情”。

Simon分析说到“Stephen是自闭症患者中的天才,他拥有空间能力、记忆能力以及超常的转换能力”。

在我看来,他的加工就如电脑扫描那样,先从每一部分的小细节一点点地审视,并记忆,再转换成手中的画。

然后不断地循环,直至整个景观都深入记忆当中。

一开始的审视,正是“视觉搜索”。

ElizabethPellicanoa和她的同事们原来认为,自闭症儿童都是天生的搜索专家,因此在2011年,她选择了20名孤独症患者和20名发育正常的孩子,他们的明显差异就在于是否患有孤独症。

而在实验室里有一些物品存放点,每个存放点(可能在地板上、抽屉里,或壁橱中)都有绿色的喷漆标记,所有物品都分放在存放点内。

而后,研究小组让这40名孩子各自独立地在这个房间里找出16个红色的物件。

这个实验的关键设置在于,在其中4/5的实验当中,16个目标物件都被放在了房间中线的同一侧,另一侧完全没有。

假如巴伦-科恩的“自闭症儿童认知行为系统化理论“在大范围的搜索活动中依然成立,那么自闭症孩子应该能更快地发现这个人为设置。

[9]

但实际上,研究结果却不支持研究者的假设。

患者在这项视觉搜索的任务中的作业效果明显低于正常儿童。

这一项实验,也从认知方面反映了并不是所有的孤独症患者都足够强大的系统化、分类化、模式化的机械思维方式。

另外,研究者还通过在视图追踪实验室里使用了非侵略性手段捕捉患者的眼动轨迹。

该试验会让孤独症患者和正常人观看一段著名的影片,利用电脑等工具呈现出被试在观察影片时的关注点轨迹。

结果显示,孤独症患者的眼动轨迹显示他们获得较少的社会化信息。

如,一个生气的人,孤独症患者最先关注的是一个人的嘴巴。

但正常人关注的是眼睛。

但实际上,眼睛才会提供更多的社会信息。

同时在另一个画面中,正常人关注的是接吻的情侣,但孤独症患者的关注点却是门旁边的开关。

以上的是从社会信息获得的方面去研究孤独症。

另一方面,心理理论从很久前就已经有研究者认为是支持孤独症的一个学说理论。

心理理论(Theoryofmind,ToM)是指个体对自己或他人的心理状态,如对意图、愿望、信念等的认识和理解,并以此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进行解释和推理的能力。

心理理论测量的经典范式是错误信念任务(意外地点任务和意外内容任务),一级ToM故事,二级ToM故事,失言察觉和连环漫画任务等。

根据被试完成任务的通过率、准确率可以得知被试的心理理论发展状况[10]

而现如今,耶鲁的儿童学习中心也是利用该理论来对早期自闭症的诊断——虚假信任测试:

利用美国动画片《芝麻街》的主角Elmo和小朋友做游戏。

首先,告诉小朋友Elmo去午睡了。

然后拿去一盒蜡笔盒子问小朋友“盒子中装的是什么”。

当小朋友回答是“蜡笔时”,则告诉他“不,里边装的是蜡烛”。

而后,又问小朋友“如果Elmo醒了,看到这个盒子,那么他会认为里边装的是什么呢?

三岁的小孩会回答“蜡烛”,因为他不知道自己的思维和Elmo的思维不一样。

但四岁的小孩会回答“蜡笔,因为他不知道盒子里的东西换了”。

但一些孤独症患者则无法像正常儿童那样回答问题,因为他们没办法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就如我们常说的换位思考。

我们会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到,孤独症患者大部分会缺乏整体知觉性。

因此,我认为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普心上所提到的关于整体的知觉性试验来测试甄别孤独症患者。

如“H与S”等,又如耶鲁儿童学习中心会运用“嵌入性图形测验”。

1.4这几年来的各方面支持:

1.4.1:

第一届国际孤独症学术研讨会:

2013年9月28日,在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举办了“第一届国际孤独症学术研讨会”。

主要会议围绕孤独症儿童心理特点及干预手段两大主题进行。

在孤独症儿童心理特点方面,报告人主要关注:

孤独症儿童的异常视觉加工模式;孤独症儿童的音高知觉及语音接收模式;孤独症儿童的生物运动知觉和行为识别模式;孤独症儿童的信任及欺骗认知模式;孤独症儿童的重复性行为。

在儿童孤独症干预手段方面,报告人介绍并讨论了三个方面的干预问题:

干预孤独症的潜在新型药物——催产素;中国“禅”式神经心理干预法;中国孤独症儿童教育机构中的实用干预方法及疗效。

虽然时间有限,查到的相关资料较少。

但是从学校官方网站上获得的以上信息也足以证明,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研究者更多地从认知方面去探讨孤独症的思维模式。

1.4.2:

家庭:

除了各方权威对孤独症的科研,社会支持方面也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家庭支持。

今年暑假本人前往了顺德伍钟佩医院实习。

期间跟随了心理科主任学习,无论面对怎样症状的小儿病患,在郑医生的问诊阶段,都是更多地是向父母咨询,如“小孩有什么特殊表现啊?

”——基本上病患的资料全部来源于父母观察以及口述。

从这一侧面而言,在父母间普及孤独症病患的症状表现很有必要。

因为孤独症是一种谱系障碍,也就是说,一系列相差很大的症状也有可能是孤独症的表现。

对于症状不熟悉而导致延误治疗,这样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

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发育水平较正常孩子落后,以语言发育水平落后更为多见。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患儿会逐渐偏离正常的发育水平,表现出语言应用障碍、智力各部分发展不均衡等问题。

同时,该预后效果较差。

因此,更加需要提早发现。

所以,在社区中可以多宣传、同时告诉患者家长发现孩子异常需要及时就医,并且罗列出各大专业医疗机构的联系方式。

另外,对已发现孩子是孤独症的家长也要给他们积极关注以及鼓励,介绍一些病友会给他们认识,相互支持。

同时,在现教育程度上,强调一种“融合教育”。

融合教育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已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融合教育就是让有特殊需要的学生跟同龄学生一起在常规学校接受教育,使他们适应主流学校的校园生活,并发挥潜能让其身心均能得到全面发展[10]。

但也有研究表明,融合教育会给父母带来一定的焦虑和压力。

因此,在施行融合教育的同时也必须关注父母的心理健康水平。

究竟融合教育和特殊教育哪个对孤独症儿童会更有好处,我觉得这个是要相对应而言的。

在我们国家,虽然随着社会开放,大家对孤独症了解比之前有很大的进步,但是,对于一个非医学生、同时没有接触过孤独症儿童的人来说,他们的不经意间动作有可能会伤害到孤独症患者。

因此,我觉得融合教育是一定要实施,因为融合教育才能让孤独症患者更好地适应于社会,更好地让他们社会化。

但是实施的前提是,社会环境的氛围对他们有一定的保护。

1.4.3:

治疗方案,强化:

其实在课本上所运用到的方法、各学校教学视频上使用的技术,大多数是围绕“强化”二字。

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在治疗孤独症患者身上的合理运用或许会有更好的效果。

母亲通常会使用“奖励饼干”来诱发孩子来进行单词学习。

又比如,对于上文所提到的Stephen而言,天才画家需要经常出去旅行寻找绘画素材,但对于孤独症患者而言,学会独自旅行不是一件容易事情,因为要面对社会上密密麻麻的陌生人以及各种突发事件。

而Stephen自述采用的方法是,在出去一个新的城市之前,他会先绕伦敦走几圈,在熟悉的城市里感受自由以及画画的快乐,通过这样不断地刺激来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从Stephen的例子上,我们或许可以总结出这样的一个方法:

“让孤独症患者找到一样自己所热爱的东西,并为之奋斗”。

或许,这对于孤独症患者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就算母亲教会了他自己穿衣服、穿鞋子等简单的动作之后,但他仍然需要他人照顾才能存活下去,但母亲总有老的那一天,当母亲已经不能再这样照顾患者时,或许怎样让孤独症患者能够有独立人格才是更重要的事情吧。

当然,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各个孤独症患者最后都能成为Stephen。

1.4.4:

30年来的社会发展:

中国内地孤独症的研究与教育康复是分为三个阶段的:

萌芽期(1982-1992年)、发展期(1993-2005年)和活跃期(2006年以来)。

2006年成为了近代的关键转折点主要是因为国家开始从政策法规方面重视孤独症。

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残疾标准中将儿童孤独症纳入精神残疾范畴;《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2010年)》将孤独症康复纳入重点康复内容,探索建立孤独症儿童的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康复的干预体系[11]。

虽然政策实施,但对于孤独症父母最关注的应该是孤独症患者的治疗医院或机构的存在。

中国民办孤独症康复机构已逾500家,但是民办孤独症康复机构多处于无师资、无资金和无证照的“三无”尴尬状态。

并且,孤独症服务机构主要关注自身的治疗服务,对宣传孤独症知识、唤起社会认同方面关注不够;各机构缺少统一的干预规范,没有形成系统化的服务模式,存在一定的手法滥用现象[12]。

我听家里人有提到过一个孤独症病友会,在这个病友会里,患者的妈妈们相互支持,他们有的时候会组织一些公益活动,和孩子们一起参加。

同时,市人民医院也会不定时给他们开一些知识普及讲座,内容是有关于治疗之类的,这样的讲座有的时候会在图书管里公开让市民都参与进来。

虽然这个病友会并不是很专业,但是我觉得有这样一个病友会,让患者们都不会感到孤单,同时,由于市人民医院会不定期地关注他们,所以相比起市面上的某些机构可能对患者会更好。

因为,对于孤独症患者,除了必要的治疗以外,父母的陪伴也很重要。

而孤独症病友会则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在有专业知识的医护人员的帮助下,让父母逐渐学会和孤独症患者的相处,这对于孤独症患者也是个学习如何与人相处是很有帮助的。

同时,孤独症患者的父母实际上是长期处于一个很大的精神压力状态,关注孤独症患者的同时也必须关注他们的父母。

根据某份问卷调查结果,可知孤独症家庭在患儿的特殊教育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及精神压力巨大,尤其是外地专门来到特殊机构为孩子进行训练的家庭,其中租房费和交通费是他们主要的额外开支。

由于孤独症只是在近几年才逐渐进入公众视野,普通父母更是闻所未闻,自身能力的缺陷和外界相关专业资料的匮乏让孤独症家长因不懂专业的相关知识和正确的特殊教育方法而错过了宝贵的教育机会———家庭教育[13]。

另外,社会支持体系中,还有一个我认为很重要的问题急需各方努力解决,那就是中国孤独症儿童诊断体系。

在我阅读的文献中,似乎对中国本土化的孤独症患儿研究比较少。

相信日后会有更多的关注。

二、儿童精神分裂症:

2.1以往定义及概述:

儿童精神分裂症(Childhoodonsetschizophrenia,COS)是指一种病因未明,发生于青春期前,临床以基本个性改变、特征性思维障碍、感知觉异常、情感与环境不协调、孤独性表现为主要特征的精神障碍,在儿童精神障碍中较为常见,儿童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较成人为低。

因CCMD-3未对儿童精神分裂症这种亚型进行具体年龄限制故国内文献报道多不统一,有的以13岁或15岁为上限标准;有的将年龄未满18岁的患者称之为儿童精神分裂症或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此外还有将13岁前起病的患者称为“儿童期起病的精神分裂症”,起病年龄在13-18周岁的称为“青少年期起病的精神分裂症”,国外多称“Childandadololescent”[14][15]。

而在ICD-10、CCMD-3等分类中没有将儿童期精神分裂症作为单独的诊断分类,但其对象的特殊性、以及在临床上有独特的临床特征,因此,早在20世纪30年代儿童期精神分裂症曾被作为一个疾病实体而被广泛接受,并且有学者提出诊断标准,而且1980年后DSM-III和DSM-III-R的诊断标准中将儿童精神分裂症作为一个诊断类别,并规定了诊断标准。

近年来关于儿童精神障碍的研究日益受到精神病学家以及相关专家的重视[16]。

2.2认知功能障碍:

Crow1980年首先把精神分裂症分成阳性和阴性症状两大类,由此而生出精神分裂症的I型和II型,把以阳性症状群为主的称为I型,以阴性症状群为主的称为II型[17]。

那么,何为阴性症状?

何为阳性症状呢?

在我的《精神药理学》课本上是这样定义的:

精神病症状可分为Positivesymptoms和Negativesymptoms。

前者包括思维障碍、幻觉、妄想、不和谐情感;后者包括长期申请呆滞、感情迟钝、交往脱离等。

在我去医院实习的时候,我们所见到的大多数病人都是精神分裂症,而且多为阳性症状,治疗的方法以药物治疗为主。

或许是因为阳性症状较明显,对于社会大众比较容易鉴别分辨出来。

以上就是传统精神分裂症划分的两个症状群。

但从20世纪90年代始随着对认知功能的不断认识,精神分裂症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已经成为共识,认知功能障碍也成为精神分裂症的第三个症状群,同时也成为影响患者社会功能康复和疾病预后的重要因素[18]。

我所阅读的很多文献中,都有提到在国外研究中,多以小样本的单个研究为基础,进行认知功能检测。

但在国内关于认知功能检测,如执行功能、注意测验、记忆测验等相关的比较少。

但在近几年的研究中,越来越多的提示认知功能障碍却是已经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症状群。

丹麦的一项研究表明,早年低认知功能和认知功能下降与精神分裂症相关,提示认知缺陷可能是该疾病的早期症状。

同时,有研究表明即使精神症状改善但认知缺陷并不会因此而改善。

尽管如此,我们能够从认知功能障碍这一方面对儿童精神分裂症或者精神分裂症得到什么样的信息?

得到怎样的理论支持?

都有待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

但就目前的研究来看,不得不承认,无论得到的信息是哪一类,都会对我们更进一步了解精神分裂症有所帮助。

2.3社会上的支持:

儿童一旦确诊精神分裂症后,或许会给个体本身、家庭带来沉重的打击。

儿童自身行为紊乱、家庭经济支持、父母自身承受能力等都会对患者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由于儿童本身的年龄较低,自理能力本身就差。

患上精神分裂症后,可能伴随幻听幻觉、思维障碍、行为紊乱等,更加需要父母家人的看护和照顾。

有研究表明,患儿家属SCL-90的阳性项目数评分以及阳性症状总分均明显高于健康儿童的家属,其人际关系敏感、躯体化、抑郁、焦虑以及精神病性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健康儿童的家属(P<0.05)[19]。

从我在医院实习期间和病患及病患家属沟通时,自己总结了以下几个原因:

①家属不知道病患的病什么时候才可以好,不知道以后他的生活需要怎么样过,对未来感到渺茫;②治疗费用的沉重导致他们工作压力很大,同时还要花时间去照顾病患;③担心病患出院后,社会会对他们带有歧视的目光,给他们贴上“精神病”的标签;④不知道以后再次病发应该怎么做,面对病患的行为紊乱很无措等。

针对这几个原因,我觉得我们在医院时首先要做的是:

①不要将每个病人泛泛而谈,而是针对每个病人建立真正切合实际的治疗方案,在治疗的同时尽可能地让家属积极参与。

因为,在治疗过程中,有可能病人会情况恶劣,那么这时有专业的医护人员在场,那么应如何应对这样的情况,是对家属有很好的教育意义;②医院有必要建立相应的病友会,尤其是针对患者家属的,让他们在同一群体中有个机会相互交流经验,同时,减轻医院一部分的负担。

另外,如果是由医院机构建立的病友会,这样也相对专业一些,当有些相关讲座时,信息传播也比较迅速;③多组织一些公益活动,让病患可以多接触社会,这是一个双向影响的模式。

当病患接触了社会,当社会了解病患,都会对双方产生积极的作用。

借用文献中的一段话:

精神疾病患者是一类特殊的人群,在关注精神疾病患者的同时,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也需要引起重视。

建议开展心理知识讲座,帮助患者家属对精神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学会排解和管理自己的负面情绪,提高家属心理调适能力。

促进亲子关系,传授照顾患儿的正确方法等[20]。

实际上,我们对于这两种疾病了解得实在是少之又少。

在未来,可以利用个案法针对患者进行全方面的了解和研究。

从个性到共性,才能切合实际的解决问题。

尤其,需要利用科学的方法,正如精神分离症在科研上,从认知功能障碍去研究儿童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等,也有研究认知功能是否能作为儿童精神分裂症判断预后的指标。

而这一切,也离不开患者、患者家属以及各研究者的努力和坚持。

参考文献:

[1][7][10]段桂琴等,儿童孤独症临床资料分析,[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3年第24卷第5期:

357-361

[2]张改巧等,儿童孤独症的诊治进展,[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7年第18卷第6期:

508-511

[3]唐延松等,儿童孤独症研究进展,[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6年12月第20卷第4期:

463-467

[4]李素水等,孤独症及其谱系障碍生物学病因模式研究新进展,[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第39卷第4期,2012:

230-234

[5]谭晶晶等,儿童孤独症病因学研究进展,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3年2月第28卷第2期:

143-147

[6]GrafodatskayaD,ChungB,SzatmariP,etal.Autismspectrumdisordersandepigenetics[J].JAmAcadChildAdolescPsychiatry,2010,49(8):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专升本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