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幸福人生 刘余莉 教授太好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47921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4.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文化与幸福人生 刘余莉 教授太好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传统文化与幸福人生 刘余莉 教授太好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传统文化与幸福人生 刘余莉 教授太好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传统文化与幸福人生 刘余莉 教授太好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传统文化与幸福人生 刘余莉 教授太好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统文化与幸福人生 刘余莉 教授太好了.docx

《传统文化与幸福人生 刘余莉 教授太好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文化与幸福人生 刘余莉 教授太好了.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传统文化与幸福人生 刘余莉 教授太好了.docx

传统文化与幸福人生刘余莉教授太好了

 

传统文化与幸福人生

 

中央党校 刘余莉 教授  讲于石家庄

 

 

今天很高兴向大家汇报《传统文化与幸福人生》这个讲题。

在论语上有一句话“不学礼,无以立”。

我看到这句话时的感受,可能跟在座的同学一样:

这已经是古人的礼节了,为什么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还要拘泥于礼节呢?

当时一位学习《弟子规》的老师对我说: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你只有去力行了,在生活中去实践了,你才能明白其中的深意。

后来我去参加一个新闻发布会,会上也为我准备了一个短短的演说,当我走上台去,向台上的领导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又向台下的观众深深地鞠了一躬,结果出乎我意料,台上台下响起了一片掌声,让我深刻地感受到,在力行传统文化的教诲中人与人之间,礼与礼之间优美的距离。

我在读大学时成绩比较好,因为成绩好,增长了自己的傲慢心,走在路上头是扬着的,也从来不主动跟别人打招呼。

这当然不招人喜欢,那时自己还不知道原因在哪。

每一次评三好学生,我都选不上。

我就想这是忌妒。

后来学了《论语》孔老夫子说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是说一个君子做到与人尊敬而无过失,走到哪里都谦恭有礼,那么走到哪,哪里都是你的兄弟姐妹,哪里都是你的家。

我猛然觉悟,为什么自己走到哪儿都不太受欢迎,原因出在自己身上。

所以“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句话一定要做得彻底,任何事情,没有达到自己理想目标,原因一定是在内而不在外。

 

有人认为传统文化已经是古老的东西了,过时了。

这种观点十分片面。

首先我们不能对传统文化求全责备,比如传统文化不能提出西方的民主等思想,就认为传统文化过时了,我们应把所评价的人、事、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评价。

第二我们要避免庸俗的进化论。

不要以为科技发展了,时代进步了,我们就一定站的比古人高,看的比古人远。

略举几个例子大家就明白,其实古人的智慧是现代人很难超越的!

比如现在的哲学家,哪一位能写出一本书如老子的《道德经》一样传承久远;现在的历史学家,也没有人能写出司马迁的《史记》那样的巨著;同样,现在中国的军事家也写不出《孙子兵法》。

原因在哪里呢?

《论语》里孔老夫子说这样一句话,“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什么意思呢?

是说我们工匠,要把这个桌子做好,必先使你的工具锋利起来。

同样的道理,我们人认识客观事物,要想认识清楚,首先必须把我们的工具“心”清静下来!

举一个比喻,较容易明白。

比如我们看这个湖水,当它有了大风大浪时,它对外界的映照就是歪曲的了,不能如实的反映客观事物。

这就相当于我们的心起了大悲、大喜、大怒等等,当人的心起了一些小小的波澜,比如说我们有一个不高兴、有一个不满意、有一个嫉妒心等,这些虽然没有象大风大浪那样,对外界的事物歪曲得那么严重,但是对外界的映照也不是如实的了,对吧!

只有当我们的心,恢复到水平如镜的时候,一点波澜都没有,这个时候我们对外界的映照才是如实的,所以我们要想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彻底、客观,我们必须先把自己的心变得清静下来。

我们现在的社会情形,如果用四个字来概括,就是“心烦气燥”,大家感觉是不是这样啊?

因为我们心很难清静,都是被物欲所牵引,所以总是有一些“大风大浪”,小的波纹就不计其数了,所以我们对外界的映照就不是如实的了,看的就没有古人深刻了!

其实仅这一点,就告诉我们,对古人要有尊敬之心,他们很多的智慧是我们后人没有办法企及的。

 第三就是要避免历史虚无主义。

我们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号召。

在推行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阻碍,和不理解,这个都是因为有一种历史虚无主义的观念在脑海中。

五四运动和十年文革以来,我们对传统文化大加批评,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误解也达到了极端,而且这种误解一直影响到现在,好像传统文化是阻碍我们社会发展的因素,这是历史虚无主义。

最后一点,是要正确的理解实用主义。

很多人谈起中西文化的对比,认为西方文化讲思辩,很深刻。

中国文化好象没什么,就是讲实用主义。

其实这是一种积极意义上的实用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不重视谈玄说妙。

比如,我在上面讲了很多抽象的名词、术语,大家都听不懂,显示我学问很深,西方人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比如我们看一本关于执行力的书,好象还懂得执行力是什么。

但是看了第二本第三本关于执行力的书,就好象不知道这个执行力是什么了,越看越糊涂,他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目的是炫耀自己的才能。

但是中国文化,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虽然中国古代哲人,思想很高深,但他用简单的、通俗的语言给大家解释出来,让每一个人都能明白。

目的是为了利益大家。

所以中国文化讲实用主义,是积极意义上的实用主义。

这是两种不同的存心,

例如一个人中了箭,他不是去问箭是谁射的?

是什么材料制成的?

是从哪里射来的?

等等这些问题,而是马上把中箭者身上的箭拔出来,把中箭的人医治好。

所以中国人讲实用方法,你只要应用了这些方法,对过一个幸福人生、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必定起到效应!

当代日本有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池田大作,他在和英国著名的历史哲学家汤恩比先生对话时,讲了这样一句话:

“一般人认为是落后象征的东西和这样的国家,实际上秘藏着时代最先进的东西”。

正因为它是秘藏着,所以一般很多人认识不到,这就是导致我们传统文化,没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道德”两字概括传统文化核心

中国传统文化讲的是什么呢?

“大道至简”!

如果用两个字来概括传统文化的核心,这两个字就是“道德”。

“道德”在现代汉语中仅是一个词,在传统文化中它是用两字构成的。

首先我们看一看什么是“道”。

用现代西方哲学的话来讲,道就是必然存在的宇宙秩序。

而中国人简单地称之为自然而然的规律,这种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恒长不变的,在古代是如此,在今天也是一样。

儒家也常称之为天道,比如论语中说“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是说天虽然不用语言的方式和我们交流,但我们能从四季的变化中,从自然界的万物生长中,感受到一种自然规律的存在。

当孔老夫子在思考天的漠然无语的时候,他看到了一种不是因为上帝的创造而神圣的自然,而是万物在自然的生长过程中,赋予我们的一种自然规律、关系和秩序。

比如说“春华秋实”的道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因果事实,人与自然和谐一体,密不可分的和谐关系等,这都是自然规律。

 

《易经》上也说古代的圣人“上观天象,下察地理。

”从中得出了关于世间一切事物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

既然是一切事物,就不仅仅是包涵自然界的发展变化规律,也包括社会人文秩序要保持稳定,保持和谐,必须遵守的人伦大道!

这就是孟子所提出的五伦关系:

父子有亲、长幼有序、夫妇有别、君臣有义、朋友有信。

各位朋友看了这五种伦理关系,不要把它当做知识去学习,而要审视自己在这五种关系中的责任是什么?

是不是尽到了自己的本分?

比如说

作为儿子,我们是不是做到了孝顺父母;

做为领导是不是能够仁爱关心下属?

做被领导者是不是竭尽全力完成了领导交给我们的任务?

作为丈夫是不是做到了有道义,有恩义,有情义?

作为妻子是不是有良好的德行,起到了相夫教子的作用?

作为兄长是不是做到了友爱关心弟弟妹妹?

作为弟弟妹妹是不是对兄长很是尊敬,很是听从?

作为朋友,与朋友相交往时,是不是做到了言出必行?

这几个关系处理好了,我们的人际关系,我们的社会人文秩序,才是井然有序的。

 

中国古人说“人无伦外之人”,没有活在这五伦关系之外的人。

无论我们什么地位、什么身份都需要把这五伦关系处理好,把自己的本分给尽到,才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人生。

所以这个“道”不仅仅包含宇宙自然界的规律,也包含社会人伦秩序的规律,所以它们就是宇宙人生的自然规律。

什么是德?

德者,得也。

道德的“德”和获得的“得”是相通的。

那么他得到了什么?

其实就是得到了道,中国有句话叫得道之人,其实也就是圣人。

他们对道有着深刻地理解,所以他们所表现出的品质就是有德的了。

 

 

《四书五经》所体现的都是古人对道的理解。

比如,在《易经》上有这样的一句话“一阴一阳之谓道”。

这个阴阳并不是玄而又玄的东西,都可以从我们人类社会的现象中观察得到。

比如有日就有夜;有寒就有暑;有春夏就有秋冬;有潮长就有潮落等。

我们从这些自然界的现象来观察,都是一阴一阳。

如果我们把这个道理,用来观察人世的变化,何尝不是如此呢?

比如一个人如果懒惰,就一定会有困苦的日子到来;一个人如果骄傲,就会有倒下的时候到来。

中国人经常说一句话“富不过三代”体现的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规律。

我们看第一代创业的人都是白手起家,兢兢业业,艰苦奋斗,用自己的双手打下了天下,创下了世界。

到了第二代虽然条件好了,还能耳闻目睹父辈创业的艰难,所以还能在父辈的基础上使这个企业壮大起来。

到了第三代,他们一出生就过着富贵的生活,他们没有体会祖辈和父辈创业的艰难,所以不仅不知道什么是克勤克俭、励精图治,还学会了骄奢淫逸、铺张浪费,久而久之,就把祖辈和父辈辛辛苦苦所打下的基业给败光了。

现在,甚至已经变成了富不过当代,很多人发家有了钱就开始骄奢淫逸了,还没有到第二代他就已经贫困潦倒了。

所以现在一句话“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三两年。

”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学传统文化,不懂这些道理。

中国人有一句话叫“厚德载物”,深厚的德行,才能承载你外在的财物、外在的身份、外在的名声、外在的地位。

如果没有深厚的德行做根本,虽然你有了财富,有了身份,有了地位,那都是昙花一现,保持不了良久。

 

曾国藩先生对阴阳规律体会最深刻

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看一看聂云台老先生写的《保富法》。

聂云台老先生是谁呢?

是清末重臣曾国藩先生的外孙。

他经历了晚清很多权贵子孙起起落落的情形,于七十多岁时把这些经验教训记载下来,就是这本书,启人至深!

大家可以看一看。

中国人说“遗金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遗书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

”怎么办?

“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长久之计”。

 

我们现在的人挣钱了自己不舍得花,为什么?

留给儿孙。

但是你的儿孙如果有德行,他会用他的德行,创造财富,创造事业,留钱给他有什么必要吗?

相反你的儿孙没有德行,没有才能,你留给他,来的容易,长浮华,不懂得珍惜,迟早要败坏掉,留钱给他,有百害而无一利。

美国人也已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你看世界的首富们,他们没有把钱留给儿孙,而是立下遗嘱,捐献给慈善事业,这是明智之举。

“遗书与子孙,子孙末必能读”,我们特别喜欢读圣贤书,为什么?

因为圣贤的书,都是和我们人的心性相应的。

比如我们有困难时,有烦恼时,有压力时,怎么做呢?

可以拿出《格言联璧》,可以拿出《增广贤文》、《格言别录》这些很好的书,静下心来,读上四五页之后,就会发现烦恼都不见了,自己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这就是圣贤书的力量!

它都是和人的心性相应的。

所以“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学习,是一件很喜悦的事,不是像我们现在的孩子们“学而时习之不亦苦乎”是吧。

(掌声)

遗憾的是,我们现在的孩子,从小所耳染目睹,能接触到的,多是动漫的“教育”,是电视的“教育”,是网络的“教育”。

而这些内容大部分都是很易受染,争斗、打打杀杀、暴力、色情的内容,所以孩子们在记忆力最好、最应接受道与德的教育打好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基础、对孩子一生的发展极为重要这最宝贵的人生阶段,却先入为主地受这些争、斗、打、杀、暴力、色情的熏习和诱惑,心气浮躁,让老人忧心。

圣贤的经典,未必能净下心来读。

怎么办呢?

还不是什么办法都没有,司马光先生说了:

“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长久之计”。

是说自己做好事,不是为了沽名钓誉,取得好的名声和利益;而是切实为大众的需要,大众的困难,给予帮助。

且做了好事不留名不张扬。

是这种德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子孙,至使家业家风绵延千年而不衰。

在我们的历史上,对阴阳规律体会最深刻的,莫过于曾文正公曾国藩了,他说看这家子弟有没有发展前途,能否兴旺发达,看三件事就好了。

哪三件事呢?

第一件看这家子弟早晨几点起床。

中国人一直保持着合乎自然的生活方式,按照自然规律饮食起居,基本上可以不得病。

这是最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天中也有四季:

早晨的三点钟春季就开始了,春天主生发。

所以古时清朝皇太子实录上记载,清朝的皇太子,鸡鸣即起,三四点就已经起床读书了。

“上早朝”,天还没有蒙蒙亮,皇帝就已经和大臣们在议事了。

年度节气的惊蛰,是冬眠的小动物恢复活动的时候。

晨五点钟是一天的惊蛰。

这个时候我们起身活动一下筋骨,全身的血脉畅通,整天的精神都很好。

六点钟是一天的春分,这个时候你还没有起床,春天已经过去一半。

春天生发的不好,夏天怎么样呢?

长的就不是很茂盛。

从九点钟到下午的三点钟,精力就不是很充沛。

秋天是下午三点钟到晚上的九点钟。

这个时候,就不要做太多激烈的活动,免得有碍晚上的睡眠。

冬藏,晚上九点到凌晨的三点钟是一天的冬季,这个时候你还不睡觉,特别十一点到一点钟是一天的严冬,你还很精神不眠,就等于我们穿了很单薄的衣服,出现在寒冬腊月。

一两次可能没事,久而久之是很容易得病的。

我们一直到民国初年,还保持着这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西方有先进的东西,如果的确是先进的,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更应该把我们自己良好、优秀的东西传承、发扬!

是吧?

(掌声)

早睡早起,可以看出一个孩子自律、严谨的生活态度。

晚睡晚起,就违背了自然规律。

现在不少地方上班的时间越来越晚,基本上是八点半,有的是九点钟上班,有的地方九点半甚至是十点才开始上班。

有流传一个口号叫“九三学社”,不是晚上九点钟睡觉,早上三点钟起床,而恰恰相反,是凌晨三点钟才睡觉,早晨九点钟才起床。

也就是说大地都睡了的时候,他还醒着很精神。

大地已经醒了,他要去睡觉了,恰恰相反,是在和自然界拔河,人力怎么能够拔过天力(自然规律)呢?

 

所以中国古人说,后天的补(吃补药、喝补酒等等)这叫人补。

怎么补也不如天补的好,就是按照自然的节律,来饮食起居,比什么补都好!

我们看有关中国传统医学鼻祖扁鹊《扁鹊三兄弟的启示》: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

你家三兄弟精于医术,哪一位医术最好呢?

”扁鹊回答:

“大哥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

“那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

“我大哥治病,是治病于病发前。

教你如何顺应自然的生活、劳作,一般人看不出这其中已在铲除病因,让病不能发而人得以健康,人则自以为无病,而不以为神妙。

只有我家的人才知道。

我二哥治病,是治病于病刚发作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只在村子里有名。

而我治病,是治病已到严重时,所以都看得见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挽救人性命,称为神妙,而认为我的医术最高明,所以最出名。

”文王连连点头:

“你说的好极了。

作为中医世家,三兄弟相比,扁鹊的医术最差。

却名气最大。

从这我们不难体会,为什么现在西医的影响,超过中医,是吧?

皇帝内经说,高明的医生治未病,不治已病。

但因为他是化问题于无形之中,大家看不出他的效果,看不到这无形的威力、消病患于萌芽中无形无像的过程、更不能感觉效果。

所以觉得西医高明,看得见,摸的着。

你看这个手术一下去,病就好了。

如此,我们不难深刻的理解,为什么池田大作先生说:

一般人看起来落后象征的东西和这样的国家,实际上秘藏着时代最先进的东西。

他的效果好像不是那么明显,大家肉眼看不到他消病患于萌芽、无形的威力、效果!

中国传统文化即是!

他重视道德教育,防患于未然,从人心,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

法制看似效果明显、迅速,却是治标不能治本!

很多人看到了法制的显效,却莫视了弊端,忽视了德治。

我们国家有以德治国的经验,所以我们提出了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相结合。

在十七大的报告中,胡书记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世界。

为什么别的国家领导人,不能够提出这样的理念呢?

实际上是因为他们没有这样的传统,他们不知道还有一种,用道德的教育,可以达到和谐的方法、经验。

我们作为一个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国家,如果还盲目的跟从西方人走,那就是短见了。

很遗憾的了。

第二件事,看是不是自己的家事自己做。

曾国蕃先生做到了四省的总督,但是他仍然要求自己家的孩子,家事自己做,为什么呢?

因为中国人有一句话叫“习劳知感恩”,如果这个孩子,所有的事情你都给他处理好了,要什么满足什么,他不知道这个劳动成果来之不易,对父母也生不起感恩之心。

让他家务自己去做,炒一次菜,他才知道父母的付出不易,他才会对父母的劳动成果,升起感恩之心。

从这两件事情也可看出这家子弟是克勤克俭、励精图治,还是骄奢淫逸、铺张浪费。

所以他在家书中这样写道:

家败离不开一个“奢”字。

一个家庭,一个企业,一个单位,以前还在走上坡路,突然下滑了,开始走下坡路,原因在哪里?

就是因为他认为奋斗已经够了,该享受生活了。

所以奢华、浪费,玩物丧志,人生开始走下坡路,乃至破败。

第三件看这家子弟是不是读圣贤书。

现在人拿起圣贤经典,觉得比较晦涩,就没有什么感受,升不起感恩心,也升不起恭敬心,那是为什么?

因为我们没有感受到古圣先贤对我们照顾的良苦用心!

当我们走到四十多岁时,难免会有这样的感慨:

我的人生如果可以重来一次,让我重新走一遍,相信我的人生一定可以避免很多的错误,一定会比现在更加精彩。

可惜的是人生不可能重来!

所以我们的人生就留下了很多不可避免的遗憾。

我们的古圣先贤,他们感受到这样的遗憾,他们不希望这样的遗憾,出现在子孙后代的身上,就用心良苦的,为把自己的经验智慧承传下来,而发明了文言文这一工具,把语和文区别开来。

因为我们日常生活用语,会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的扩展、丰富词汇。

但要传达思想,传达经验写文章时,都采取统一的,文言文的格式,这有什么好处呢?

这个好处就是,只要我们的后人也掌握了文言文这个工具,他就可以回到几千年以前,几百年前,和古圣先贤直接对话、交流,他们的经验,就可以承传下来。

如果我们怎么说就怎么写,那后人再看前人所写的东西,就完全看不懂了。

我在国外待了四年多,回到国内,看网络上的一些文字,我就看不明白了,比如说什么叫“顶”,一开始我以为这个“顶”就是顶撞的意思,后来和同学交流时,出现了问题,人家告诉我,那个是非常肯定,非常支持的意思,你看相反了;还有什么叫“粉丝”,什么叫PK等等,这些都是外来词,我们就直接引用到自己的语言中了。

刚回到国内,确实不了解这些词的意思。

现在呢?

网络上又有了很多新词,我们看的眼花缭乱,真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意思了。

这就告诉我们:

日常用语,四、五年就有一个小变化,那么十年八年呢?

上百年上千年呢,那个变化,就太大太大了,后人一看就不知所云了。

怎么才能汲取古人的智慧呢?

世界四大文明,只有中华文明传承下来,其中有很多因素,但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由于文言文的发明!

(掌声)一个孩子,如能感受到古圣先贤的良苦用心,再看我们圣贤经典时,就会有感恩心和恭敬心了。

我们怎样学习文言文呢,文言文学习的方法,就是读诵!

特别是孩子年令越小,越容易掌握这一把钥匙。

孩子的记忆规律和我们成年人不一样,孩子的记忆力最好,不用去理解,只要在他的耳边重复十遍以内,他就自然而然的倒背如流。

所以在汉代,出了很多神童、圣童,他们在十几岁的时候,已经把四书五经倒背如流。

什么意思呢?

就是你在四书五经中拿出任何一句话,他都可以接着给你背下去,直到你让他停止为止,很多人觉得他们智力高,才是神童。

实际上并非如此,我们每一个人都具备这种能力,只不过我们的教育,没有按照儿童成长的规律来教,忽视了从几百年的教育方法中汲取智慧。

所以文言文的学习至为重要!

她是传承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工具。

现在很多大学,比如人民大学、清华大学都开办了国学院,弘扬中华文化。

这已经是难能可贵的进步了。

但是到了大学,才开办国学院,已经为时太晚了,我们的教育应该从幼儿园开始,从小学开始,就应该重视国学经典的诵读,因为孩子的记忆力是最好的,为什么不在他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让他读诵这些珍贵的国学经典呢?

(掌声)随年龄的增长,理解力提高了,把这个经典给他讲解出来,他学起来是易如反掌,学起来很喜悦。

这是告诉我们的第三件事,要看这家的孩子,有没有发展前途,就看他是不是读圣贤书。

因为古代的圣贤经典,记载着古人对天道(即自然规律)深刻的认识和体悟,一个人如果经常读诵这些圣贤经典,就自然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的更远!

(掌声)

  从另一件事上,我们也可以看出曾国藩先生对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规律体会更为深刻。

就是他把自己的书房题名为求阙斋。

就是求一点缺失而不能太过完美,因为他自己有钱有权势又才华横溢,可说是近乎完美,因此他为人处世,待人接物都非常严谨。

从这里我们看到中国传统圣者所讲的道非常简单,那就是过分的要受到制裁,不足的要受到补益。

孔老夫子一生奉行“温、良、恭、俭、让”的德行。

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更是把对天道的认识,运用到人际关系的处理上,而提出了处柔守慈的处世原则。

在《易经》中一共有六十四卦,每一挂都有六爻,有凶有吉,但在所有六十四卦中,只有一挂是六爻皆吉的,这一卦就是谦卦。

谦卦象征谦虚卑退之意,有谦德之君子,万事皆能亨通。

而且行谦有始有终。

“满招损,谦受益”是天道,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规律。

一个人不居功自傲,能够自卑而尊人,所以他处事无往而不胜利。

这个规律,只要稍加留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就能够观察出来。

 

做有道德的人与人的天性相应

舜被列为二十四孝之首,他的父母,他的弟弟三番五次要置他于死地,他不仅没有怨恨报复,而是不断地反省自己:

我在德行上有不够的地方,才不能得父母的欢心,后来他得到天子之位,仍以不能得父母之欢心而忧虑,最后他的德行感化了父母,也感召了天下人。

孟子就说为什么舜能够做到这一点呢?

因为他遵循万事万物的法则,又洞察了社会人文关系的道理。

所以我们要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就要和天地人文自然的秩序,和人的天性相应。

 

论语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是什么人?

处处想着助人为乐,不断想方设法帮助别人,心胸总是处于欢心喜悦坦坦荡荡的状态。

小人是只想自己利益的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甚至想方设法谋害别人,损人利己、勾心斗角、尔虞我诈。

这样的人心胸总处在郁郁寡欢的状态。

诸位朋友我们是君子还是小人呢?

就看我们的心胸经常是坦坦荡荡,还是经常是郁郁寡欢,闷闷不乐。

这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别了。

现在大家都说压力很大,各位朋友,当你压力很大的时候,焦虑的时候,不妨去关心一下自己的心,为什么会有压力,为什么而感到焦虑?

归根到底都是因为过多的考虑自己的利益。

现在我们还在学西方的价值观,为了获得自己利益的满足,去和别人竞争,所以尔虞我诈就出现了。

竞争再向上提升就成为了斗争,再向上提升就变成了战争,所以现在世界每一天都有局部冲突或者是战争。

如果使用了原子武器,就会导致世界末日。

所以获得利益满足的价值观,没有给人类带来一个光明的前程,而是把人引向了穷途末日。

 

我们中国人不讲竞争,讲仁爱。

爱是什么,就是用心感受对方的需要!

当自己感到有压力,一定是因为只想自己的利益,而忘记如何去帮助别人。

我大学毕业后,分到中央党校工作,当时学校有一个规定,每节课后学生要给老师打分。

因为没有上过讲台,担心自己的课讲不好,面子上过不去。

在前几个月我压力很大。

后来我就把注意力从自己的身上移开,转向自身之外的人和事,进行这样的思考:

我这堂课,能给学员,给听众带来什么?

能为他们今后的生活,带来怎样的转变和启发,当这样慢慢想去,发现自己的压力大大的减轻了,而这种想法也促使我备课非常用功,寻找翻看了很多材料,结果呢,讲课也很成功,受到了大家的好评。

(掌声)所以,大家感觉到有压力时就把注意力从自己的身上移开,把自己的面子抛开,想到我这个工作,我的行为能够给大家带来什么,这个时候你的压力就会减轻,这个想法还促使你去努力、用功,工作越做越好。

         

怎么做一个有道德的君子

我们都想成为一个有道德的君子,应该怎么去做?

孟子强调:

耻之于人大矣。

“耻”这个字对人而言太重要了。

为什么?

因为有羞耻心的人能够改过自新,重新做人,最后成圣成贤。

没有了羞耻心,人就会堕落为禽兽了。

我们做了错事,要感到惭愧。

因为惭愧,知耻近乎勇,才能勇于改正自己的过失。

现代社会,我们的问题,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贪”。

不是贪财就是贪色,不是贪名就是贪吃。

如果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