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3部分世界地理第2章世界地理分区和主要国家第4讲中东埃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学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36178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41.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3部分世界地理第2章世界地理分区和主要国家第4讲中东埃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3部分世界地理第2章世界地理分区和主要国家第4讲中东埃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3部分世界地理第2章世界地理分区和主要国家第4讲中东埃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3部分世界地理第2章世界地理分区和主要国家第4讲中东埃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3部分世界地理第2章世界地理分区和主要国家第4讲中东埃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3部分世界地理第2章世界地理分区和主要国家第4讲中东埃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学案.docx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3部分世界地理第2章世界地理分区和主要国家第4讲中东埃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3部分世界地理第2章世界地理分区和主要国家第4讲中东埃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学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3部分世界地理第2章世界地理分区和主要国家第4讲中东埃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学案.docx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3部分世界地理第2章世界地理分区和主要国家第4讲中东埃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学案

第4讲 中东—埃及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考纲展示

目标要求

1.中东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石油资源。

2.尼罗河与埃及的经济支柱。

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理位置、海陆轮廓与主要地形区。

4.非洲南北对称的气候类型及其形成原因。

5.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主要河流、湖泊及主要矿产资源的分布。

6.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居民、经济特征及环境问题。

1.把握中东的地理位置,分析中东的自然地理特征。

2.以以色列灌溉农业为例,分析中东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及发展方向。

3.结合地图,掌握中东地区石油主要输出线路。

4.根据经纬度、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因素分析非洲的气候类型及其形成原因。

5.运用各类统计图表,分析说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经济特征及发展方向。

6.理解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基础整理一 中东

图形

读图思考

中东地理位置图

(1)苏伊士运河的交通地位有何重要性?

提示:

在陆上,它是连接亚洲与非洲的最短距离。

在海上,它沟通了地中海、红海,联系了印度洋、大西洋,极大地缩短了东亚、东南亚、南亚到欧洲的海上距离。

(2)为什么阿拉伯半岛气候炎热干燥?

提示:

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来自陆地上信风带控制。

1.特殊的地理位置

(1)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①两洋:

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

②三洲:

联系亚欧非三大洲。

③五海之地:

地处a地中海、b黑海、c里海、d阿拉伯海、e红海之间。

(2)重要的海峡

2.炎热干燥的气候

大部分属于热带沙漠气候。

只有地中海沿岸是地中海气候。

3.地形、河流、资源与农业

(1)高原为主的地形:

D阿拉伯高原,E伊朗高原,平原面积狭小。

(2)主要河流:

A尼罗河,B幼发拉底河,C底格里斯河。

(3)资源

①优势:

石油资源丰富,形成了以F波斯湾为中心的巨大石油带。

②劣势:

气候干旱,水资源匮乏。

(4)农业:

以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

4.“阿拉伯世界”

主要为白色人种,半数以上是阿拉伯人,多信奉伊斯兰教。

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发祥地,三大宗教都把耶路撒冷看作“圣城”。

基础整理二 埃及

图形

读图思考

(1)尼罗河为什么会定期泛滥?

提示:

尼罗河发源于热带草原气候区,热带草原气候分明显的干、湿两季,每年6~10月,湿季来临,河水暴涨,在下游就会造成泛滥。

(2)埃及的人口和城市为什么集中分布于尼罗河沿岸和河口三角洲?

提示:

埃及的大部分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尼罗河沿岸和河口三角洲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农业发达。

1.位置:

位于非洲东北部,跨亚(西奈半岛)非两大洲。

2.河流

3.经济支柱:

石油、运河、侨汇和旅游。

4.典型的灌溉农业

主要分布于尼罗河沿岸及三角洲地区,主要作物有水稻、小麦、棉花,是世界三大长绒棉产区之一。

基础整理三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图形

读图思考

非洲地形图

(1)刚果盆地的成因是什么?

提示:

刚果盆地原是内陆湖,后经地壳抬升,河流下切,湖水外泄而成。

(2)非洲大陆上的湖泊分布与东非大裂谷有何关系?

提示:

多数湖泊分布呈串珠状沿东非大裂谷一线分布。

(3)非洲大陆的海岸线有何特点?

提示:

海岸线较为平直。

1.自然地理特征

(1)地理位置

①经纬度位置:

大致位于北回归线和30°S之间及10°W与50°E之间,赤道和20°E从中间穿过。

②海陆位置:

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以红海和苏伊士运河与亚洲分界。

(2)地形

①总体特征:

以高原为主,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②主要地形区:

A刚果盆地,B东非高原,C南非高原,D埃塞俄比亚高原。

③东非大裂谷:

南起赞比西河口,向北经红海,延伸至死海附近,由地壳水平运动断裂形成。

(3)重要河湖

a尼罗河

向北注入地中海,为世界上最长的河流

b刚果河

向西注入大西洋,为水量丰富的河流

c尼日尔河

向南注入几内亚湾

d赞比西河

向东注入莫桑比克海峡

e维多利亚湖

由凹陷盆地形成,是非洲面积最大的湖泊

f马拉维湖

位于东非裂谷带,由板块断裂下陷形成,是非洲最深的湖泊

(4)气候

①特征:

热带气候为主,热带草原气候面积广大,带状分布明显,大致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

②主要类型

气候类型

形成原因

a

热带雨林气候

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

b

热带沙漠气候

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

c

地中海气候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d

高原山地气候

地势高

e

热带草原气候

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5)矿产资源

①特点:

资源丰富,种类多,储量大。

②重要地位

2.经济发展特征

(1)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

(2)形成原因与解决措施

考点一|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及农牧业生产

1.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

(1)特点:

储量大、埋藏浅、成本低、出油多、油质好。

(2)分布:

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伊拉克是世界重要的产油国。

(3)地位:

西亚石油的探明储量约占世界石油总探明储量的一半以上,石油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4,西亚各国所产石油的90%供出口,出口量占世界石油出口量的3/5,所以西亚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

(4)石油输出路线:

西亚石油输出有两种方式,即海运和管道运输。

海运有东运、西运两条输出路线,如图所示:

2.中东地区的农牧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气候干热的原因

①纬度:

本区处于12°N~42°N,北回归线穿过其南部,大部分处于30°N以南的低纬地区,这是造成本区气温高的主要原因。

②海陆位置:

从北非到阿拉伯半岛,地表起伏小,海岸线平直,加强了气候的干旱性。

红海虽处于北非和阿拉伯半岛之间,但其面积小,海洋水汽影响小;伊朗高原和小亚细亚半岛虽濒临海洋,但周围被山脉环绕,地形闭塞,阻挡了海洋湿润空气的进入。

③气压带与风带:

1月,本区大部分被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天气干燥少雨,此时,虽然地中海地区受西风控制,气旋活动频繁,降水较多,但范围较小;7月,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到地中海地区,本区受自陆到海的东北信风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湿度低,降水很少。

(2)农牧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西亚和北非的地形都以高原为主,气候干燥。

本区人民在当地干旱和半干旱条件下发展了灌溉农业和畜牧业。

农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平原和沙漠中有地下水可以灌溉的绿洲上。

畜牧业主要分布在高原上较湿润的地区,或是沙漠中有地下水出露的地区。

其人地关系可总结如下:

●考向1 中东地区的自然环境及其农业的发展

1.下图所示区域内自南向北年降水量由约200mm增至500mm左右,沙漠地区年降水量仅50mm左右。

据图回答

(1)~(3)题。

(1)图中甲地区夏季降水量最接近(  )

A.50mm   B.150mm

C.200mmD.250mm

(2)解决该区域农业用水紧缺的可行措施有(  )

①引湖水灌溉 ②海水淡化 ③改进灌溉技术 ④建水库调节径流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3)甲地区农业发达,其成功之处在于(  )

A.提高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B.调节了降水的季节分配

C.调节了降水的年际变化

D.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解题流程】

【答案】 

(1)A 

(2)B (3)D

以色列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的原因及其对我国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启示。

(1)原因:

→→

(2)对我国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启示:

①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灌溉水的利用率;②充分开发水源,利用微咸水和废水灌溉;③改良农作物品种,发展耐旱农作物;④加强农业用水管理。

2.摩洛哥毗邻撒哈拉沙漠,但却有“烈日下的清凉国土”的美誉。

读图,回答

(1)~

(2)题。

(1)摩洛哥获誉“烈日下的清凉国土”的原因是(  )

①地势高气温低

②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

③沿岸寒流降温减湿作用明显

④山脉对南部沙漠热浪的阻挡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2)摩洛哥丹吉尔免税工业园布局的有利区位是(  )

A.距离产品主要市场近

B.政府支持,资金雄厚

C.地价低,劳动力素质高

D.历史悠久,工业基础条件好

(1)B

(2)A[第

(1)题,从图中地理位置看,该国沿岸寒流流经,可降温减湿,因此天气“清凉”;该国位于副热带,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多烈日。

(2)题,丹吉尔免税工业园临近直布罗陀海峡,距离欧洲近,市场距离近。

]

●考向2 埃及的自然环境与其经济发展

3.读图,完成

(1)~

(2)题。

(1)图中纬线横穿该国的北部和南部,经线纵贯该国的中部地区,且北部和东部临海,判断此国家是(  )

A.沙特阿拉伯B.印度

C.埃及D.巴西

(2)该国大部分的气候类型为(  )

A.地中海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

(1)C

(2)C[第

(1)题,据经纬度可初步确定该国位于北半球,而30°W所经过的该纬度区城位于大西洋上,再结合题干,从而确认出该国是30°E所经过的埃及。

(2)题,埃及的大部分地区处于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从而形成了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

]

4.读图,回答

(1)~

(2)题。

(1)以图中A地区生产的经济作物为原料的工业是(  )

A.麻纺织工业B.制糖工业

C.造纸工业D.棉纺织工业

(2)以下有关图中字母B所在地区的正确叙述是(  )

A.位于非洲

B.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

C.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位于它的西侧

D.属于亚洲国家

(1)D

(2)B[由图中经纬度信息可知是埃及这个国家。

A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长绒棉产区,因此以棉纺织工业为主。

B所在地区为西奈半岛,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

]

考点二|非洲的气候特征及地域分异规律

1.非洲的气候特点:

气温高,干燥地区广,气候带呈明显对称分布,有“热带大陆”之称。

2.北非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年降水量多在200毫米以下;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以热带草原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

3.气候类型南北对称,纬度地带性明显

4.非洲气候带中的非地带性现象

(1)东非高原的赤道地区形成热带草原气候而非热带雨林气候是地形隆升的结果。

(2)马达加斯加岛东坡因处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又有马达加斯加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为湿润的热带雨林气候区;而西侧位于背风坡,为热带草原气候。

(3)本格拉寒流和加那利寒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使相应地区的热带沙漠气候分布范围扩大。

(4)索马里半岛沿岸冬季受干燥的东北风影响,夏季受沿岸上升寒流的影响,形成降水稀少的沙漠气候。

(5)几内亚湾受夏季西南风的影响,再加上几内亚暖流的增温增湿,降水量丰富,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但该热带雨林气候,冬季受东北信风的影响,降水较少,这和地带性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是有区别的。

●考向1 非洲的气候特征及其影响

5.下图为某岛屿7月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回答

(1)~(3)题。

(1)该岛东部与西部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相差(  )

A.150mm左右B.300mm左右

C.600mm左右D.1000mm以上

(2)该岛等降水量线走向大致与(  )

A.山脉走向垂直B.盛行风向平行

C.山脉走向平行D.经线平行

(3)该岛西部P处及附近的主要产业活动是(  )

A.水稻种植业B.牛羊饲养业

C.木材加工业D.水产捕捞业

【解题流程】

【答案】 

(1)D 

(2)C (3)B

●考向2 非洲的地理环境特征分析

6.读沿赤道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

(1)~(3)题。

(1)有关剖面沿线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处为热带草原景观

B.B处为热带草原景观

C.A处自然带谱比较复杂

D.B处自然带谱比较单一

(2)导致A、B两处景观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

A.地形地势B.海陆位置

C.大气环流D.经度差异

(3)图中C湖泊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冰川侵蚀B.断裂塌陷

C.火山湖D.河道淤塞

(1)B

(2)A(3)B[根据图中经纬度可判断该图为非洲赤道地区,其中A、B分别是刚果盆地和东非高原。

赤道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但东非高原由于地势高,气温低,大气对流上升弱,降水较少,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C是维多利亚湖,是地壳断裂下陷形成的湖泊。

]

7.西非地区是世界上饥荒最严重、经济最贫困的区域之一,人口众多,产业单一,环境恶化。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1)~(3)题。

材料一 西非地区区位示意图。

材料二 A地的气候资料。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

25.1

27.8

30.2

31.6

31.4

29.1

26.8

26.1

26.6

27.7

26.5

24.8

降水

(mm)

0

0

2

25

46

121

218

234

165

65

2

0

(1)A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成因是受________带与________带交替控制。

尼日尔河中上游的汛期主要在________(季节)。

(2)西非地区大多数轧棉厂的布局属于________导向型,其发展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轧棉厂产品出口海外市场的最主要运输方式是________。

(3)试综合分析西非地区成为世界饥荒最严重区域之一的原因。

【解析】 第

(1)题,A地大部分位于北纬10°以北,处于热带草原气候区,其成因是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

尼日尔河主要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夏季多雨,故其汛期主要在夏季。

(2)题,轧棉厂需大量的棉花作为工业原料,西非地区棉花产量大,且经济落后,人口众多,轧棉厂的产品体积大,重量大,故多采用海运的方式出口。

第(3)题,西非地区由于人口多,增长快,经济结构单一,技术落后,自然灾害频发等原因导致贫困。

【答案】 

(1)热带草原气候 赤道低气压 信风 夏季

(2)原料 接近原料产地、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土地价格低、国家政策扶持 海运

(3)人口增长过快,数量众多,粮食需求量大;以棉花生产为主,粮食生产落后;国家贫困(经济落后),缺乏资金购买粮食;全球气候变暖,灾害性天气增加;植被破坏,土地荒漠化严重。

区域组合图的判读

图1

图2

图3

区域组合图组主要由主图和注释图构成,读图的顺序为先读主图,再读注释图,具体读法如下:

(以图1为例)

1.读主图的经纬度和海陆形状,确定区域位置:

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和海陆形状,确定该区域的纬度位置,从而进行空间的定位。

如:

由图1中(40°N,110°W)判断该区域为美国局部示意图。

2.根据图例了解本区域的地理环境:

从图中可知河流的流向、分布,湖泊的大小、分布,沙漠的位置、范围等,从整体上感知本区的自然特征。

3.读地势的起伏及海拔高低:

本注释图是将主图某一部分地区的地形剖面图进行了放大。

由图中可以看出内华达山脉西坡较缓、东坡陡峻,结合海拔高低,可判断地形类型,如内华达山脉西坡A点以西,地势平坦,海拔在200米以下为平原。

4.读气温的高低、降水的多少、气温和降水的变化:

由图中气温高低、降水多少及季节变化可判断气候类型和两地的气候差异。

5.抓住注释图信息,判读图中关键区域的环境特征

区域综合图往往是由一个主图和若干注释图组成的,主图中包括了多个地理要素,而注释图往往是一些专题图表,主要是针对主图中的关键区域而设的,据此可以推知其环境特征。

①注释图为相关气候统计图表的,可以据此推知其气候特征。

②注释图为微观地形图的,可以据此推知微观地形特征。

③注释图涉及人文要素的,可以据此推知人类活动的特点。

【母题示例】 (2014·山东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塞内加尔河是一条国际河流,发源于素有“西非水塔”之称的富塔贾隆高原。

该河中下游地区干湿季变化明显,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

下图为塞内加尔河流域及河口三角洲前缘的沙洲示意图。

(1)说明富塔贾隆高原被称为“西非水塔”的原因。

(2)沿海沙洲是海陆相互作用的产物。

试推断三角洲前缘沙洲不断向南延伸的主要原因,并分析该沙洲对圣路易港的不利影响。

(3)针对塞内加尔河中下游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解题流程】

【答案】 

(1)年降水量多;西非众多河流的发源地(地势高)。

(2)原因:

河流带来丰富的泥沙;洋流由北向南流动。

不利影响:

形成障碍(淤塞航道),不利于通航。

(3)加强国际合作,合理分配用水;修建水利设施;合理选择农业生产类型;采取节水灌溉措施。

[迁移应用]

(2017·安庆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非洲国家与中国贸易发展迅猛,成为中国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

2015年2月,全部采用中国设备和技术的本格拉铁路建成通车。

本格拉铁路通车后,连接刚果民主共和国的铁路,进而与坦赞铁路相接,可通到印度洋沿岸的达累斯萨拉姆。

(1)简析达累斯萨拉姆七月降水较少的原因。

(2)分析洛比托西部海域的气候(高温少雨多雾)对渔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3)一家中资企业在赞比亚从事铜矿开采与加工,分析本格拉铁路通车后对该企业带来的有利影响。

(4)有人说,由于该铁路建成运营大大缩短了非洲东西岸的路程,好望角航线的地位将大幅度下降,你是否赞同?

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解析】 第

(1)题,可从大气环流、地形等角度分析,注意结合该处为热带草原气候(对流强弱影响降水)、图中7月风向等信息回答。

(2)题,渔业生产活动包括捕捞、运输及储存等环节;气候条件包括气温、降水、风力、雾等。

从以上方面结合秘鲁渔场形成原因回答即可。

第(3)题,图示铁路连接内陆与海洋,利于内陆资源外运。

第(4)题,观点与理由要一致,注意对比优缺点来分析。

【答案】 

(1)七月份太阳直射北半球,此时气温低,对流运动弱;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的风向与海岸线平行,降水少;沿岸地区地势较平坦,地形雨少。

(2)有利:

在离岸风吹拂下,沿岸盛行上升流,渔业资源丰富;晴天多,降水少,风浪小,利于渔业生产和捕捞。

不利:

受寒流影响多雾,能见度低,不利于捕捞作业和运输;气温高,水产品易腐烂变质,不易储存。

(3)增加出口新通道,向西就近出口欧美市场,扩大了产品销售量;节省了产品运输费用和运输时间,提高了经济效益。

(4)赞同。

理由:

该铁路直接连接非洲南部的东西海岸,运输更加便捷,可以分流好望角航线的运输量;缩短了东西海岸的运输距离,节约运输成本。

或者不赞同。

理由:

与海运相比,铁路运输量较小,对好望角海运航线影响不大;好望角航线主要是运输石油,如果改为铁路运输,需在港口装卸中转,成本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