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复习 初高中知识衔接题分类练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28629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3.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复习 初高中知识衔接题分类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考物理复习 初高中知识衔接题分类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考物理复习 初高中知识衔接题分类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考物理复习 初高中知识衔接题分类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考物理复习 初高中知识衔接题分类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复习 初高中知识衔接题分类练习.docx

《中考物理复习 初高中知识衔接题分类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复习 初高中知识衔接题分类练习.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物理复习 初高中知识衔接题分类练习.docx

中考物理复习初高中知识衔接题分类练习

中考物理

初高中知识衔接题分类练习

类型一 运动学衔接

类型二 力学衔接

类型三 电学衔接

类型四 光学衔接

类型一 运动学衔接

衔接

内容

知识拓展

初高中对比

时刻

与时

间间

时刻是指某个时间点,对应于时间轴上的某点,如第1s末,是状态量;时间间隔是指两时间点中的一段时间,对应于时间轴上的线段,如第1s,是过程量

初高中物理有时均用时间表示,需根据题意推断其表达的具体含义

物体与

质点

描述物体位置变化时,不考虑物体大小和形状,将物体简化为点,这个点称为质点

物体是实物,质点是物体的模型

路程与

位移

路程是表示物体运动轨迹长度的量,有大小无方向;位移是表示物体位置改变的量,由物体初末位置决定,坐标系中位移是指由物体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有大小又有方向

路程与位移的国际单位都是m,位移大小相同路程大小不一定相同,初中物理中多数情况下路程指的都是位移大小

平均

速度、

瞬时

速度、

速率

平均速度是指路程(高中物理中指位移)与时间的比值;瞬时速度是指某时刻的速度;速率是指速度的大小

初中物理的速度指的均是速率,只考虑大小;高中物理中速度是有方向、有大小的物理量

速度

变化

与加

速度

速度变化是指速度的变化量,初中物理中理解为速度大小的差值;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

初中物理中常说物体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高中物理中说物体速度发生了改变,或者说物体有了加速度

运动

图像

s-t图像反映物体位置随时刻变化,斜率表示物体速度大小;v-t图像反映物体速度随时刻变化,斜率表示加速度,面积表示位移(大小)

初中物理要求能利用s-t图像求物体速度大小;高中物理要求能够利用v-t图像求加速度,某段时间的路程(位移)等

1.(2019·江苏连云港)如图是某个实验小组利用频闪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所得到的物体和刻度尺的频闪照片,黑点表示物体的像。

由图可知,物体在AB段的路程为 7.50 cm,平均速度为 0.15 m/s。

 

2.(2019·合肥瑶海区三模)位移是为了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可以用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来表示,其大小等于有向线段的长度。

如图所示,某同学从O点出发,向北走了40m,再向东走了30m,则该同学的位移大小为 50 m。

 

3.物体A、B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从第3s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vA>vB

B.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

C.在5s内两物体的位移相同,5s末两物体相遇

D.5s内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等

【解析】两图线的斜率都大于零,说明两物体都沿正方向运动,运动方向相同。

图线A的斜率大于图线B的斜率,说明A的速度大于B的速度,即vA>vB,A项正确;物体A从原点出发,而B从正方向上距原点5m处出发,出发的位置不同,B项错误;5s末两图线相交,说明5s末两物体到达同一位置相遇,但两物体5s内通过的位移不同,A通过的位移为ΔxA=10m-0=10m,物体B通过的位移为ΔxB=10m-5m=5m,C项错误;5s内A的位移大于B的位移,所以5s内A的平均速度大于B的平均速度,D项错误。

4.(2019·杭州)流速为5km/h的河流中有一只自由漂浮的木桶,甲、乙两船同时从木桶位置出发,以如图所示速度计上显示的速度分别逆流、顺流而行,1h后两船离木桶的距离(B)

A.甲船25km,乙船35km

B.甲船30km,乙船30km

C.甲船35km,乙船30km

D.无法确定

【解析】由题图可知,v甲船=v乙船=30km/h,甲船逆流而行,乙船顺流而行,木桶自由漂浮,则甲船的实际速度v甲实=v甲船-v水=30km/h-5km/h=25km/h,乙船的实际速度v乙实=v乙船+v水=30km/h+5km/h=35km/h,木桶的速度v木桶=v水=5km/h,根据v=

可得,甲船、乙船和木桶1h通过的距离分别为s甲船=v甲实t=25km/h×1h=25km,s乙船=v乙实t=35km/h×1h=35km,s木桶=v木桶t=5km/h×1h=5km,1h后甲、乙两船离木桶的距离分别为s'甲船=s甲船+s木桶=25km+5km=30km,s'乙船=s乙船-s木桶=35km-5km=30km。

综上所述,B项正确。

5.如图是某物体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分析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从第2s到第5s物体运动的路程是 30 m。

 

(2)为描述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我们引入了加速度的概念。

加速度是速度变化量(Δv)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Δt)的比值,通常用a表示。

由图可知加速度a=

的单位是 m/s2 。

 

(3)前2s内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为 5m/s2 。

 

 

类型二 力学衔接

衔接

内容

知识拓展

初高中对比

弹力

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弹力方向与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相同

初中物理通常只讲重物对支持面的压力,或支持面对重物的支持力,绳对物体的拉力,而这些都是弹力

动摩擦

因数

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成正比,表达式:

Ff=μFN,μ为动摩擦因数,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初中物理只对滑动摩擦力大小有定性要求,高中物理上升到定量要求

胡克

定律

在一定范围内,弹簧伸长量与其所受的拉力成正比,表达式:

F=kx,其中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大小由弹簧自身决定

均要求理解此结论,但初中物理对劲度系数不作要求

力的

合成

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作用在物体上几个力的效果相同,则这个力可以看成是几个力的合力

初中物理要求知道平衡力作用效果;高中物理要求运用等效方法认识多个力的作用效果

共点力

平衡

物体在多个(两个或以上)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就说这几个力是平衡力

初中物理只讲二力平衡,高中物理上升到多力平衡

牛顿第

三定律

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可归纳为等值、共线、反向、异体

初中物理只要求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高中物理要求知道相互作用的两个力的关系

机械功

设力与物体运动方向夹角为θ,则W=Fscosθ,求功时可找出物体在力的方向运动的等效距离

初中物理只求力与物体运动方向在同一直线时所做的功;高中物理拓展到一般情况

功率

表达式(定义式):

P=

推导式:

P=Fv

初中物理只求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高中物理上升到如何求瞬时功率,求瞬时功率利用推导式

其他

受力分析、单位制(基本单位与导出单位)、功能关系、能量守恒等

1.如图,有一轻弹簧K,其一端与墙相连,质量为5kg的木块,沿光滑水平面以6m/s的速度运动,并压缩弹簧,则弹簧在被压缩过程中的最大弹性势能为 90 J(物体的动能公式E=

mv2)。

 

2.(2019·池州贵池区二模)如图所示,一只氢气球系在绳子的一端,因受恒定不变的水平风力的影响,气球静止时绳子偏离了竖直方向。

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B)

A.绳子断了后,由于惯性气球将保持静止状态

B.气球受到风力和绳子拉力F沿水平方向的分力是一对平衡力

C.气球受到的重力与空气对气球的浮力是一对平衡力

D.气球受到的绳子拉力F与受到的风力是一对平衡力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气球受力如图所示。

气球静止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力的合力为零,若系气球的绳子断了后,气球受到的拉力消失,气球受到向左的风力和向上的空气浮力作用,将会向左上方运动,A项错误;在水平方向,气球受到的风力和绳子拉力F沿水平方向的分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物体上、同一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B项正确;空气对气球的浮力等于气球的重力加绳子的拉力在竖直方向的分力,C项错误;气球受到的绳子拉力F与受到的风力大小不相等、不在同一直线上,不是一对平衡力,D项错误。

3.(2019·黑龙江大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速度v0匀速行驶,发动机功率为P0,牵引力为F0,t1时刻开始,司机减小了油门,使汽车保持恒定功率P行驶,到t2时刻,汽车又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已知运动过程中汽车所受阻力f恒定不变,汽车牵引力F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D)

A.t1至t2时间内,汽车做加速运动

B.F0=2f

C.t2时刻之后,汽车将保持功率P0行驶

D.v=

v0

【解析】由题意知,在t1时刻以前,汽车以速度v0匀速行驶,发动机功率为P0,牵引力为F0,则P0=F0v0;在t1时刻,司机减小了油门,汽车的功率突然减小为P,在该瞬间汽车的速度不变(仍为v0),由题图知,牵引力由F0突然减小为

F0,所以P=

F0v0,可知P=

P0(即汽车的功率突然减小为原来的一半)。

由题图可知,t1至t2时间内,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增大,功率不变,由P=Fv可得,汽车行驶的速度减小,所以汽车做减速运动,A项错误;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牵引力与阻力平衡,所以F0=f,B项错误;由题可知,t1时刻后汽车的功率保持恒定;由前面分析知,汽车的功率将保持P=

P0不变,C项错误;由题图可知,到t2时刻,汽车又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汽车再次做匀速运动时的牵引力与最初做匀速运动的牵引力大小相等,均为F0;根据P=Fv可得,第二次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速度v=

v0,D项正确。

4.(2019·四川绵阳)用水平力F1拉动如图所示装置,使木板A在粗糙水平面上向右匀速运动,物块B在木板A上表面相对地面静止,连接B与竖直墙壁之间的水平绳的拉力大小为F2。

不计滑轮重和绳重,滑轮轴光滑。

则F1与F2的大小关系(D)

A.F1=F2B.F2

C.F1=2F2D.F1>2F2

【解析】由题图知,动滑轮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水平向右的拉力F1,墙壁对它水平向左的拉力F墙,木板A对它水平向左的拉力F木板,由于同一根绳子各处的拉力相等,且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动滑轮对木板A的拉力为F动=F木板=

F1 ①;物块B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两个力的作用:

绳子对它向左的拉力F2,木板A对它向右的摩擦力fA对B;由于物块B保持静止,所以F2=fA对B;木板A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动滑轮对木板向右的拉力F动,物体B对木板向左的摩擦力fB对A,地面对木板向左的摩擦力f地面,由于木板向右匀速运动,所以F动=fB对A+f地面 ②;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fB对A=fA对B=F2 ③;由②③可得F动=F2+f地面,即

F1=F2+f地面,也就是F1=2F2+2f地面,所以F1>2F2,D项正确。

 

类型三 电学衔接

衔接

内容

知识拓展

初高中对比

电流表

改装

电流表由小量程的电流表(表头)并联一小电阻改装而成。

设表头电阻为并联电阻的n倍,表头满偏电流为Ig,则改装后的量程为(n+1)Ig

初中物理认为电流表内阻为零,不讨论电流表内部电路;高中物理将并联分流这一原理应用到电表内部的结构分析,引入电表内阻、满偏电流等概念

电压表

改装

电压表由小量程的电流表(表头)串联一大电阻改装而成。

设表头电阻为串联电阻的n分之一,表头满偏电压为Ug,则改装后的量程为(n+1)Ug

初中物理认为电压表内阻为无穷大,不讨论电压表内部电路;高中物理将串联分压这一原理应用到电表内部的结构分析,引入电表内阻、满偏电压等概念

电阻(电

功率)测

量的误

差分析

外接法电流表测得电流比待测电阻流过电流要大;内接法电压表所测电压比待测电阻获得的电压要大

初中物理将电表看成理想电表(如上分析);高中物理考虑其电阻对电路影响

闭合电

路欧姆

定律

电源有内阻,电路闭合,电源内阻也会分担一部分电压,电流越大,分担的电压越大

初中物理认为电源输出电压是恒定的;高中物理考虑电源内阻,输出电压是变化的,大小与外电路的负载有关

磁场力

的性质

场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有质量也有能量。

磁场力的性质表现为对放入其中的小磁针或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也可以通过力的性质去认识磁场的存在。

某点磁场方向的规定也是根据小磁针N极受力方向来规定的,并引入了磁感应强度这一物理量

初中物理要求能用场的观点解释磁极相互作用,能根据磁感线大致描述磁场强弱和方向;高中物理要求能准确描述磁场方向(磁感线某点切线方向)及定量描述磁场的强弱

电磁学

问题的

等效处

等效法是把复杂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转化为简单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来研究和处理的一种科学思想方法。

如将运动的电荷等效为电流、多个电阻等效为总电阻、电源等效为理想电源与电阻的串联、电表等效为理想电表与电阻的串联、环形电流等效为一匝通电线圈、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的导体等效为电源等

1.如图所示,光滑平行金属导轨固定在水平面内,一初速度为v的导体棒沿导轨水平向右运动,整个装置处在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则导体棒中 会 (选填“会”或“不会”)产生感应电流,在导轨上运动过程中,导体棒的速度 变小 (选填“不变”“变小”或“变大”)。

 

2.(2019·昆明)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9V保持不变,G为灵敏电流计,其内电阻为Rg保持不变;R为热敏电阻,其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闭合开关,当热敏电阻所在的环境温度等于20℃时,电流计的示数是2mA。

则灵敏电流计的阻值是 500 Ω,当电流计的示数是9mA时,它所在的环境温度是 140 ℃。

 

3.汤姆生在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了电子,如图所示,一条向上射出的阴极射线可以看作是许多电子定向运动形成的电子流,则通过这束电子流的运动方向推断电流及周围的磁场方向是(A)

4.生活中电压表实际上相当于一个可以显示其自身两端电压的大电阻,电流表实际上相当于一个可以显示流过其自身电流的小电阻。

如图所示的伏安法测电阻电路中,若电压表自身的电阻为3kΩ,读数为3V;电流表读数为4mA,则待测电阻R的真实值等于(C)

A.750ΩB.760ΩC.1000ΩD.1010Ω

 

类型四 光学衔接

衔接

内容

知识拓展

初高中

对比

光的折

射规律

光从一种物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入射角θ1的正弦与折射角θ2的正弦的比值是一个定值,比值的大小等于光在这两种介质传播速度的比,即

对于几何光学而言,初中物理侧重于定性研究,高中物理侧重于定量研究

透镜成

像规律

利用特殊光路结合数学知识可以得出透镜成像时焦距、物距、像距之间的定量关系,表达式:

(凸透镜成实像时);

(凸透镜成虚像时)

1.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从空气中照射到平行玻璃砖的上表面,经折射后从下表面射出,射出的光线 平行 (选填“平行”或“不平行”),物理学中把光从真空射入介质中发生折射时的入射角i与折射角r的正弦之比n叫做介质的“绝对折射率”,简称“折射率”,若图中的α=60°,β=30°,空气可以近似看成真空,则此玻璃砖的折射率为 

 。

 

2.某同学通过实验测定半圆形玻璃砖的折射率n(指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与在玻璃中的速度之比,数值上等于光由玻璃斜射入真空或空气时折射角的正弦与入射角的正弦之比)。

如图甲所示,O是圆心,MN是法线,AO、BO分别表示某次测量时光线在空气和玻璃砖中的传播路径。

该同学测得多组入射角i和折射角r,作出sini-sinr图像如图乙所示,(B)

A.光由A经O到B,n=1.5

B.光由B经O到A,n=1.5

C.光由A经O到B,n=0.67

D.光由B经O到A,n=0.67

【解析】由题图乙可知,sini

=1.5,B项正确。

3.一束激光从某种玻璃中射向空气(如图1所示),保持入射点不动,改变入射角(每次增加0.2°),当入射角增大到41.8°时,折射光线消失(如图2所示),只存在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全反射,发生这种现象时的入射角叫做这种物质的临界角。

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只发生反射,不发生折射。

(1)上述玻璃的临界角是 41.8° 。

 

(2)当光从空气射向玻璃, 不会 (选填“会”或“不会”)发生光的全反射现象。

 

(3)一个三棱镜由上述玻璃构成,让一束光垂直于玻璃三棱镜的一个面射入(如图3所示),请在图中完成这束入射光的光路图。

【答案】如图所示

4.某小组的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如图所示,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 下 调整。

 

(2)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7.5 cm。

 

(3)实验时,小明发现凸透镜中间有一小块污渍,为此小组内的同学展开了如下的讨论,你觉得较合理的想法应该是 小强 同学的。

 

小明:

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后,可以看到烛焰的像,但像的中间没有了。

小强:

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后,可以看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的亮度较暗。

小霞:

无论怎样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都只能看到那块污渍的像。

(4)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凸透镜成像时,其物距u、像距v和焦距f三者之间满足如下的数量关系:

式中三个物理量使用相同的长度单位,则当凸透镜的焦距f=5cm,物距u=30cm时,像成在另一侧距凸透镜 6 cm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