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初中化学培优补差教案教学内容.docx
《最新整理初中化学培优补差教案教学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整理初中化学培优补差教案教学内容.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整理初中化学培优补差教案教学内容
帮困教案
(1)
内容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日期
参加学生
班级
辅导目标:
1、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和本质区别。
2、会判断一些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物质的状态、形状等发生变化。
冰→水→水蒸气,汽油挥发,木材制成桌椅
化学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又叫化学反应,放热、发光、变色、生成气体、生成沉淀等等。
铁生锈、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食物腐烂。
根本区别(判断依据):
是否生成其他物质。
关系:
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物理变化的过程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或由仪器测知。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等。
化学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通过化学变化可知。
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稳定性等。
附:
练习
1、在镁条燃烧实验中,最能说明该变化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 )
A.镁条变短 B.放出大量的热
C.发出耀眼的白光 D.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
2、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冻三尺
B.海水挥发 C.死灰复燃 D.玻璃破碎
3、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剪纸成花 B.铁锅生锈 C.纸张燃烧 D.食物腐烂
4、天津港化学危险品的爆炸使许多人谈化学色变,但通过一个月的学习使我们对化学有了一定的认识,化学为人类的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下列对化学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化学为人类研制了新材料
B.化学为人类提供了新材料
C.化学的发展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D.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
5、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①用洗涤剂洗餐具 ②熟石灰改良土壤③用浓硫酸在纸上写字 ④氢氧化钠潮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只有①
6、 “真金不怕火炼”这句广为流传的俗语,能充分体现金具有的性质是( )
A.硬度较小B.密度较大C.导电性好D.化学性质稳定
7、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工业制氧气 B.钢铁生锈,纸的燃烧
C.蜡烛燃烧,蜡烛熔化 D.汽油挥发,食物腐烂
9、下列用途既利用了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化学性质的是
A、人工降雨 B、制纯碱、化肥 C、植物的光合作用 D、灭火
10、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①氦气用于冲灌空气球;②氧气用于电焊;③干冰用于制冷;④用自来水制造蒸馏水.
A.①、②、③ B.② C.①、④ D.①、④、⑤
1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
A.生铁用于铸造铁锅 B.稀有气体用于制造霓虹灯
C.氧气用于急救病人 D.铜用于制造导线
1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铁水铸成锅 B.铜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铜绿
C.汽油在挥发 D.瓷碗破碎
13、下列表述语句中,前者属于物理性质,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水结冰 冰升温后能融化 B.铁会生锈 铁熔化
C.汽油能挥发 汽油燃烧 D.牛奶酸败 牛奶加热能煮沸
帮困教案
(2)
内容
基本的实验操作
日期
参加学生
班级
辅导目标:
1、认识基本的实验仪器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应注意的事项。
一、固体药品的取用:
(展示药品):
大理石、碳酸钠
(提出问题):
1、将大理石放入试管内而不打破试管底,应如何操作?
应用什么仪器取用?
2、如何将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内而不沾在试管壁上?
应使用什么仪器?
注意指导学生,注重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让学生互教互学,鼓励学生大胆动手实验,学会分析实验成与败的原因。
观察药品,关注药品的性质
二、液体药品的取用
展示药品:
稀盐酸
1、将少量稀盐酸侄于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交流与讨论)交流、讨论,形成认识,对实验成败进行总结,完成练习)
三、量筒的使用
1、用10毫升的量筒量取2毫升的稀盐酸。
2、筒量取液体时,仰视或俯视,对读数产生影响。
3、将量好的稀盐酸倒入放有大理石的试管中,观察并记录发生的现象。
四、滴管的使用
1、滴管向盛有碳酸钠粉末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观察并记录发生的现象。
2、滴管向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并记录发生的现象。
五、物质的加热
1、酒精灯的使用
2、给物质的加热
【课题6】洗涤仪器
(提出问题)
做过实验的仪器为什么要洗涤?
如何洗涤试管?
1、简述固体药品取用的操作:
2、酒精灯使用的注意事项:
3、用量筒量取25ml的液体选用的量筒,读数时要注意:
视线与
4、加热100ml的液体选用进行加热,加热时要垫
5、下列表述语句中,前者属于物理性质,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水结冰 冰升温后能融 B.铁会生锈 铁熔化
C.汽油能挥发 汽油燃烧 D.牛奶酸败 牛奶加热能煮沸
6、给50mL液体加热,需要使用的仪器是下列中的 ( )
①试管 ②烧杯 ③试管夹 ④酒精灯 ⑤蒸发皿
⑥石棉网
⑦铁架台(带铁圈) ⑧玻璃棒
A.①③④ B.②④⑦ C.②④⑥⑦ D.④⑤⑧
7、 下列实验操作不合理的是
A.读取液体体积 B.熄灭酒精灯 C.取用固体粉末 D.稀释浓硫酸
8、小张同学用50mL量筒量取一定量液体,读数时量筒放平在桌面上且面对刻度线,当视线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时读数为40.5mL,其正确的体积数应该是( )
A.小于40.5mL B.大于40.5mL C.等于40.5mL D.无法确定
9、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
A B C D
10、下列常见仪器的使用正确的是( )
A.量筒可用作中和反应的容器
B.烧杯加热时应放置在石棉网上
C.温度计可用于搅拌溶液
D.熄灭酒精灯,可用灯帽盖灭,也可用嘴吹灭
11、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事( )
A.用嘴吹灭酒精灯 B.将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C.取用较大块状固体药品用镊子 D.把鼻孔凑近瓶口闻药品的气味
14、根据下列给出的仪器 A.量筒 B.烧杯 C.燃烧匙 D.滴管 E.试管夹,回答问题(用上述仪器的编号填写):
①用来溶解物质的容器是____;
②加热试管内的液体物
质时,用来夹持试管的仪器是___;
③将硫粉放入集气瓶中燃烧,所用的仪器是_____;
④吸取和滴加少量的液体需要用___;
⑤量取一定体积液体时所用的仪器是___.
帮困教案(3)
内容
制取氧气
日期
参加学生
班级
辅导目标:
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以及制取装置的选择。
1.演示实验的改进
在加热过氧化氢(双氧水)的实验中,由于5%过氧化氢溶液加热时,有大量的水蒸气和少量的氧气共同逸出,带火星的木条比较难复燃。
所以该实验可以改用以下两种方案进行:
试管口加1个带有干燥管的装置。
在5%过氧化氢溶液中滴加1滴氢氧化钠溶液。
在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分解过氧化氢的实验中,只须加绿豆体积大的MnO2粉未,不要像书中图示那样多,否则反应会很剧烈,难以控制。
2.生在做实验前,先组织学生讨论、示范演示等活动,使学生知道基本操作的原理,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实验。
3.用归纳的方法帮助学生形成催化剂的概念。
用比较的方法帮助学生形成分解反应的概念
1、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B.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C.催化剂可以降低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D.催化剂可以提高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
2、常温下,某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收集该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向上排空气法B.排水法
C.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D.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3、实验室混合KClO3和MnO2加热制氧气并回收MnO2和KCl,下列操作不规范的是
A.用装置甲收集氧气 B.用装置乙溶解完全反应后的固体
C.用装置丙分离MnO2和KCl溶液 D.用装置丁蒸发分离后的溶液得KCl晶体
4、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 。
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若要收集较纯的氧气,观察到 现象时,再开始收集气体。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将装置A和E连接,实验操作有:
a.停止加热 b.固定试管 c.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d.装药品并在试管口处放一小团棉花 e.加热,收集氧气。
上述操作中缺少的一步是 ,该操作编号f,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A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
5、下列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些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①写出a、b仪器的名称:
a ,b .
②实验室采用途径甲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编号),试管口要放 ,目的是 ,用E装置收集氧气,当 时开始收集,该反应的方程式是 ,基本反应类型是 .
③采用途径乙制取氧气,如需随时控制生成气体的量并节约药品,发生装置最好选用 (填编号),如用D装置收集氧气,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
④F装置中充满水时,也可以作为氧气的收集装置,则氧气应从 (填“c”或“d”)端通入.
帮困教案(4)
内容
水的电解
日期
参加学生
班级
辅导目标:
掌握水的电解实验现象的分析以及实验结论的分析。
1.在分析水通电分解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时,介绍化学式书写并导出单质、化合物的概念,再举例识别单质、化合物。
在识别过程中了解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2.两份资料的处理:
经学生阅读分别说明:
①生物体内含水多,其作用是调节温度适应环境;
②成功的科学探究需要正确理念的引导,以及实验基础上的分析和归纳。
3.当堂完成一个讨论、四个习题。
(1)水是()
①单质②化合物③纯净物④混合物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②
(2)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A.氧气B.水C.蛋白质D.脂肪
(3)关于水的组成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是水元素组成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D.水的组成很复杂,至今没有明确的答案
课后练习:
1、电解水实验:
负极产生的是 ,负极产生的
气体与正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 ,电解水的
实验说明水是由 两种元素组成,每个
水分子中由 个氢原子和 氧原子
构成,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反应的基本类型)。
2、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如图是电解水的装置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电极A连接的是电源的 极(填“正”或“负”)。
(2)写出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 。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3)为了保护水质,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B.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C.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D.工业“三废”未经处理任意排放
(4)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常用方法是 。
3、水是人类的宝贵资源,请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
(1)含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称为 (选填“硬”或“软”)水;
(2)人们如果长期饮用硬水,体内容易产生结石.因此,硬水必须软化才可饮用.日常生活将水 可使水软化.
(3)区别硬水和软水可加入试剂 ,根据产生 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将硬水和软水分别加热,完全蒸发,根据是否有 (填实验现象)来区分.
(4)往水中通电,水会分解,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4、实验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如利用电解水实验可探究水的组成。
请根据电解水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通电后电极上出现 ,并汇集到试管上端。
正极产生的气体能 ,负极产生的气体能 。
则正极产生的气体是 ,负极产生的气体是 。
(2)实验时常在水中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目的是 。
(3)通电后水发生 变化,文字表达式为 。
二、选择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过滤时漏斗的末端位于烧杯的中间
B.电解水的过程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改变
C.氢气作为燃料燃烧时对环境污染小
D.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氧,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帮困教案(5)
内容
分子和原子
日期
参加学生
班级
辅导目标:
理解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会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及其变化。
1.构成物质的微小粒子:
分子(如水)、原子等。
说明:
我们身边的物质有的是由分子构成。
如氧气(O2)、水(H2O)、二氧化碳(CO2)、氧化汞(HgO)等。
也有的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如铁(Fe)、铜(Cu)、银(Ag)等。
2.分子的性质
①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②分子间有一定间隔,且分子间的间隔受热增大,遇冷减小。
气态物质分子间隔最大
③分子在不停运动,且温度越高运动越快
④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3.分子的内部结构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成更小粒子——原子,可见分子是由原子构成,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单质分子,不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
4.分子的概念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
(1)原子的概念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的粒子。
(2)化学变化的实质
一、选择题
1、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
A.水原子 B.水分子 C.氢、氧原子 D.氢、氧分子
2、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
A.二氧化锰 B.高锰酸钾 C.空气 D.双氧水
3、下
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对应的特性不一致的选项是 ( )
选项
操作或现象
分子的特性
A
给篮球充气
分子间有间隙
B
物质热胀冷缩
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C
在花园中可闻到花的香味
分子是运动的
D
加热氧化汞可得到金属汞和氧气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可以再分的
4、 化学知识中有很多的“相等”。
请你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的质子数相等
B.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个数相等
C.硫酸(H2SO4)和磷酸(H3PO4)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
D.50mL的水和50mL的酒精混合,所得溶液的体积等于100mL
5、下列对“热胀冷缩”这一现象的解释中,最为合理的是( )
A.温度升高,分子体积膨胀B.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变慢
C.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增大D.温度升高,分子分裂为更多的分子
6、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②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③氦气由分
子构成;④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⑤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离子;⑥原子
不能再分A.②⑤⑥ B.②④⑤⑥ C.④⑤ D.③④⑤
8、微粒观是化学基本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化学基本观念中最基础的部分,从微观视角认识和考察物质世界是学习化学应掌握的重要思维方法。
(1).请从“构成物质微粒”的角度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
氢气、金刚石、氯化镁、水、铝、氯化钠、铁、二氧化碳、碳酸钠.
①由原子构成的物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将有关物质组成的图示补充完整。
(4分)
帮困教案(6)
内容
水的净化
日期
参加学生
班级
辅导目标:
了解水的净化的几种方法以及过滤操作。
生活用水的净化:
某些农村,利用明矾溶于水后生成胶状物对杂质的吸附,使杂质沉降来达到净水的目的。
城市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来净化处理的,其净化过程见课本图3-15。
注意:
1.制作过滤器时滤纸和漏斗壁之间不要留有气泡,否则会影响过滤速度,(简称“一无”)而且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口。
2.过滤时,盛浑浊液体的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使液体沿玻璃棒流入过滤器。
玻棒下端轻轻斜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以免弄破滤纸。
二低、三靠”。
①滤纸破损
②液体高于滤纸边缘
③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等都是可能原因;
硬水及其软化
1.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硬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软水。
2.使用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的危害。
3.硬水的软化。
方法有许多,如煮沸、暴晒等。
制取蒸馏水
过程与装置见课本图3-21、图3-22。
注意:
为了提高冷凝效果,冷凝管内的水流方向是由下向上,注意进水管和出水管位置。
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水是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明矾溶液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B.水与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均可用于制备氧气
C.在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都是物理变化
D.为了节约用水,可以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
2、小明在做过滤操作时,在老师给他的仪器中,他认为还缺少一种,其中老师给的仪器主要有:
漏斗、烧杯、滤纸、铁架台,那么他认为缺少的
仪器是
A、小烧杯
B、玻璃棒C、药匙 D、长颈漏斗
3、硬水和软水的区别是
A、硬水中含污染物,软水中无污染物
B、硬水中含较多的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软水中不含或少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C、硬水是混合物,软水是纯净物D、硬水是化合物,软水是单质
4、右图是某同学用来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时所采用的过滤装置图。
试回答: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A ,D ,
(2)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 ,其作用是 ,装置安装
存在一处的错误是_________ ___ ,这样安装会出现的
后果是_________ ___。
(3)在过滤时,若经过两次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 (要求写出两条)
5、原水(未经处理的水)中含有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可用次氯酸杀死细菌。
氯气溶解于水时,可生成盐酸和次氯酸。
某水厂生产自来水的净化步骤如下:
(1)可以除去大颗粒悬浮物杂质的步骤是________。
(填标号)。
(2)
该厂生产的自来水是 _______ 。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A步中加明矾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写出一点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人体健康,可用 区分硬水和软水,在生活中可通过
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6)自制净水器中常加入 ,用于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帮困教案(7)
内容
原子的构成
日期
参加学生
班级
辅导目标:
了解原子的结构,以及原子结构中各种粒子的数量关系。
原子的构成:
1.构成原子的粒子有三种:
质子、中子、电子。
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构成的。
如有一种氢原子中只有质子和电子,没有中子。
2.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就是质子所带的电荷数(中子不带电),而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因此,核电荷数=质子数,由于原子核内质于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在原子中: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国际上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________电的________和核外带________电的________构成的,由于它们所带的电荷________,电性________,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________。
带正电荷的粒子是________。
不显电性的粒子是________。
1、已知某原子的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为A,该原子核内有B个质子和C个中子,核外有D个电子,则( )
A.A=B=C B.B
=C=D C.A=C=D D.A=B=D
2、 碳原子由碳原子核和核外6个 构成。
碳原子核由6个中子和 个 子构成。
由于碳原子核带 单位正电荷,核外电子带
单位负电荷,因此碳原子
电性。
3、1991年,我国著名的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与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In)元素的相对原子量数值.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则铟原子核内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值为( )
A.66 B.49 C.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