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小说钗头凤.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810078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小说钗头凤.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一小说钗头凤.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一小说钗头凤.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一小说钗头凤.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一小说钗头凤.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一小说钗头凤.docx

《初一小说钗头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小说钗头凤.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一小说钗头凤.docx

初一小说钗头凤

钗头凤

一滴清泪,缠绵悱恻了一个时代。

 ——题记

       “务观,你等等我!

我一定要追上你!

”“蕙仙,你肯定抓不到我的!

”“蕙仙,对不起,我不能违背母亲的心愿,你好好保重啊!

”一串串悠远绵长的梦境在我脑海中闪过:

务观和我小时候追逐嬉闹,洞房花烛夜那天务观微翘的嘴角,我们的吟诗和赋、游山玩水,还有务观母亲怨恨的表情……

       “少游!

”我惊恐地从梦中惊醒,汗湿罗衫,唇边无意识地吐出了两个字。

我的脸庞深深地埋进锦衾里,只道是“欲语泪先流”。

士程用手轻轻地抚着我的青丝,把我揽入他温暖的胸膛:

“又梦见务观了?

”我无语,士程叹息:

“蕙仙,睡下吧,夜色正浓,明日还要游玩沈园呢!

”我顺从地躺下。

士程在我的身边睡得很安宁,可我的心里却一直波涛汹涌。

我微微地抬起头,微弱的烛光下,眼眸里映着士程清朗的面容,我甚至嗅得到他身上清新的诗书墨香。

此时的我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

       “婉儿,你慢点,都这么大的女孩了,还整天这样!

”“知道了!

”那年我8岁,我仍记得那日是四月二十六日,需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

我天生好动,忽见前面一双玉色蝴蝶,大如团扇,一上一下迎风蹁跹,十分有趣,便想扑了来玩。

父亲倚在门边,佯装愤怒地呵斥着我,但我听得出,他的语气里有掩饰不了的宠溺。

这时,远远跑来一个模糊的身影——是务观!

务观站在我面前,对我微笑,为我的发髻别上了一枝海棠,然后倚着园里的桃树,清澈如千年寒潭的双眸微微眯着,吟道: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我知道,这是描写汉武帝宠姬李夫人绝世容貌的,只是羞涩一笑,继续去追那一双蝴蝶。

       是的,我叫唐婉,字蕙仙,父亲从小就将我视为掌上明珠,他总是说:

“腹有诗书气自华。

”所以我也是擅长诗词文赋。

而务观是与我从小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他姓陆,名游,字务观,是一个口吐锦绣的人,大人们尤其喜欢他,称他为“神童”。

务观说,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北伐中原,击溃金兵,收复失地,做一个侠骨柔情的词人。

务观很喜欢那些文风豪迈、不拘一格的文人墨客,他还跟我一起讨论,但我不善言辞,只是静静地听,看他的眸中闪亮的光彩,喜欢他对我笑时微微翘起的嘴角。

       后来,我们都长大了,我已是文静灵秀的少女,诗词作赋信手拈来,见过我的人都说我的容貌有一种干净清秀的美,我的才华更是闻名远近。

而务观,也成为了一个翩翩少年,正是意气风发、胸怀大志的年龄。

那日,务观向我跑来,很兴奋,说是报喜,可我怎么也猜不透,他笑了,嘴角的弧度依旧温和好看:

“你父亲以一支家传凤钗相赠向我母亲提亲。

”  我仍是低头不语,只是“和羞走”。

       再见务观时,是洞房花烛夜那晚,一片烛火辉映下,满房都是耀眼的红,务观站在我面前微笑,他晶莹的瞳仁里包裹着我凤冠霞帔的模样和我淡淡的笑容。

务观轻笑道:

“胪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我只是默默地靠着他,看着那天上璀璨的星辰,希望能永远地留住这个时刻……

      婚后,我们吟诗作赋,看遍大好河山,丽影成双。

那真是一段最逍遥快乐的生活,我们或泛舟溪上,或执莲而嬉,或泼墨赏词,或观星瞻月。

可惜务观却就此沉醉在了这美好的时光里,他的母亲屡次劝阻都无功而终,对我的劝解也只是敷衍了事。

可务观的母亲执着于此,逼着务观流连于应试功课,总希望他进仕为官,光耀门楣,而我,自然就成了她发泄怨气的对象。

对于婆婆的百般刁难,我都暗自忍着,为了务观,也因为她是我的长辈。

       本以为我的退让会使婆婆满意,可她却愈发挑剔。

婚后,不知为何,我一直不能生育,虽然务观从不提及,但作为传统的大家闺秀,务观的母亲很是不满,因为陆家的香火需要延盛。

于是她找了一位算命先生,那人说我与务观八字不合。

婆婆很生气,吵着闹着要务观休了我。

       我得知这个消息后,沉默了。

因为我知道,务观是个有名的孝子,对于母亲的命令他永远看得最重。

果不其然,务观找到我,委婉地表达了婆婆的意思,我不语,他说他会将我安置在别院,再慢慢劝说他的母亲,等时机一到就把我接回。

我不禁哑然失笑:

务观啊务观,亏大家夸你聪明,你难道不知道吗,婆婆既然会让你休我,就已是将我永远逐出了陆家啊。

我这样在心底默默地想着。

务观试探着征求我的意见。

我忽然发现眼前的人竟如此懦弱,原来曾经的山盟海誓不过是明日黄花,如同尘土一般不堪一击,经过一点点风浪就会轻易地破碎,我知道务观的心是好的,但他的行为却令我深深地失望了。

半晌,我才很费力却很冷淡地吐出了两个字:

“不用。

”务观明显是愣了一下,他长叹一声,将休书递与我手中,我低着头,怕他看出我眼底的晶亮,快步走出屋外。

       听别人说,他后来娶了一位温顺本分的女孩王氏。

我只有在心中默默地祝福他们,祝福务观。

不久,我在父亲的安排下嫁给了同城名士赵士程,也就是我现在的夫君。

       我回想着我的过去,也明白那个满腹锦绣的人我永远都忘不了,但我知道那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而我能做的只有把握好现在,珍惜眼前。

我微微合上眼,在晨光熹微之时才沉沉睡去。

       早晨起来,在经过梳妆之后,我和士程有说有笑地来到了沈园。

路上,士程久久凝望着我欢快的面容,对我说:

“蕙仙,务观回来了,你知道吗?

”我怔了一下,却只是不语,士程看着窗外,叹了叹:

“务观去参加科举,本已是高中榜首,可惜第二名是秦桧的孙子秦埙,秦桧大怒,便抹去了务观的名字。

”我依旧沉默。

       下车后,我很快就被春景给迷住了,天空是广阔的苍蓝色,繁花竞妍,群荫泻玉。

桃花红润如同“袅袅婷婷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的少女,笑傲春风。

梨花白皙,怕是“手如柔荑,肤如凝脂”的庄姜转世吧,无怪乎白乐天用“梨花一枝春带雨”来形容女孩哭泣娇弱的模样。

牡丹馥郁,“花气袭人知昼暖”,如同君临天下,真是“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不远处,又瞧见“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踏上一条陌上小道,大有“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宁静。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真可谓是‘一枝红艳露凝香’啊!

”士程也笑着说道:

“你不会‘怕郎教道,奴面不如花面好’吗?

”我听了也只是一笑带过。

       正当我陶醉在沈园美丽的春景中时,我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不远处,务观正借酒消愁。

我叹了叹。

我早就知道,他一定会这么做的。

因为我明白,以他的满腹才华,一定会在政坛、在文坛大放异彩,令所有的人为之侧目,但正是这样的他也是最受不得那些阴枪暗箭,他平生最恨官场那些令人不齿的行为,却因为自己的雄心壮志没有得到施展而依旧对朝廷抱有莫大的希望,自然会如此。

而此时,过去欢愉的时光有一点一点地在我的心底疾驰而过,我看着这个曾经意气风发的务观,有了些许心疼。

       我正想转过身去,却迎上了士程善意的目光,我知道他想说什么,也很感激他的大度。

我捧着一壶酒,轻移莲步至务观眼前,尽了该尽的礼数后,便坐下与他一同斟饮。

务观的目光对上我眼眸的那一刹那有些许哀愁,却没有惊讶。

他一杯一杯地喝着,我也为他斟酒,但我们都沉默着。

昔日陆母的刁难、务观歉意的目光浮现眼前。

我早已不怨他,只是简单地希望他能过得更好。

我知道务观一定是想对我道歉,当我看到他欲言又止的神情时,我这么想着。

不知过了多久,我想起士程还在等着我,便轻轻起身,准备离开,哪知他突然开口:

“还好吗?

”我怔了怔,听出了声音中的愁苦与忧郁,旋即答道:

“我很好,你保重。

”然后慢慢离去。

       我知道务观的内心一定很痛苦,但我也清醒地知道,往事已经回不去了,我们只能活在当下。

务观那么聪明的人也一定会懂的。

       我只能说,再见了,过去,再见了,务观。

       后来,秦桧病逝,朝中重新启用务观,他奉命出任宁德县立簿 ,远离了家乡,远离了他的母亲,也远离了我。

我只能在心底默默祝福他能够平步青云,然后实现他的人生理想。

而我也因为对务观的思念,一病不起。

        第二年,我又一次来到了沈园,徘徊在曲径回廊之间,寻找去年务观忧愁的身影,寻找他留给我的最后气息。

突然我发现,一面粉壁上有务观的题词,是去年的: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我呆呆地站了好久,忽又发现这首词名为《钗头凤》。

我知道务观仍记得我们的旧情,记得父亲向他提亲的那支凤钗。

我站在粉墙前回忆往昔,叹息世事,想起了我们诗赋唱和的日子,我们游览山水的日子,我们欢乐却已回不来的日子。

我知道士程对我很好,包容我,宠爱我,默默陪在我身边,我很感谢他这么久来的陪伴,但我依旧忘不了务观,忘不了曾经的幸福。

想着想着,我不由得泪流满面,也挥笔题了一首《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倚斜栏。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

       题罢长叹,踽踽离开。

回家后,我病情愈发严重,自知大限已到,便也顺其自然罢了。

       未几,婉怏怏而卒,游伤之。

       1208年,八旬放翁重游沈园,题诗曰:

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

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此为放翁对蕙仙最后的怀念。

       次年,陆游长逝。

后记:

一直很喜欢《钗头凤》那种忧郁凄哀的感觉,“风露清愁”。

后来,又陆陆续续地得知了一些关于这两首绝世佳词的零散的故事、信息,为其倾倒,便想着,有一天做一回玩拼图的小孩,还原这个故事。

虽然我的还原技术比较拙劣,但是我还是根据历史还原了我心中的务观与蕙仙,还原了一个悲伤的故事,还原了一对被拆散的璧人。

务观与蕙仙已是离我们异常遥远的时代,但他们的故事却在历史中永远散发着星辰般的清辉,亘古不息,也永远萦绕在我的心头。

有很多专家都在质疑这个故事的真实性,质疑唐婉的身份,质疑他们的情。

但我还是会相信,历史上真实地存在过这个故事,因为它是由爱构成的,所以它才会被历史记住,被时间记住,被人们记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