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化品登记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804828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6.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化品登记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危化品登记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危化品登记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危化品登记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危化品登记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危化品登记卡.docx

《危化品登记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化品登记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危化品登记卡.docx

危化品登记卡

盐酸

(Hydrochloricacid)

危险性类别:

第8.1类酸性腐蚀品

储存注意事项:

远离碱类、活性金属粉末,切忌混储。

盐酸储槽应设置围堤,并有明显标志。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工具、装备。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

从上风处进入现场。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地面,冲洗水经中和后排入废水系统。

如大量泄漏,可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中和处理后废弃。

硝酸

(Nitricacid)

危险性类别:

第8.1类酸性腐蚀品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超过30℃。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还原剂、碱类、醇类、碱金属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

从上风处进入现场。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

将地面洒上苏打灰,然后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氢氟酸

(Hydrofluoricacid)

危险性类别:

第8.1类酸性腐蚀品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5%。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碱类、活性金属粉末、玻璃制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小量泄漏:

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高氯酸

(Perchloricacid)

危险性类别:

第8.1类酸性腐蚀品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超过30℃。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酸类、碱类、胺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勿使泄漏物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接触。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

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

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硫酸

(Sulfuricacid)

危险性类别:

第8.1类酸性腐蚀品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库温不超过35℃,相对湿度不超过85%。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碱类、碱金属、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

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磷酸

(Phosphoricacid)

危险性类别:

第8.1类酸性腐蚀品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包装密封。

应与易(可)燃物、碱类、活性金属粉末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泄漏应急处理:

固体泄漏: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

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大量泄漏: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液体泄漏:

穿防酸碱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时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硼酸

(Boricacid)

危险性类别:

第8.1类酸性腐蚀品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应与碱类、钾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

小心扫起,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乙酸

(Aceticacid)

危险性类别:

第8.1类酸性腐蚀品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冻季应保持库温高于16℃,以防凝固。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

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

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氢氧化钠

(Sodiumhydroxide)

危险性类别:

第8.2类碱性腐蚀品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内湿度最好不大于85%。

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

应与易(可)燃物、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

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氢氧化钾

(Potassiumhydroxide)

危险性类别:

第8.2类碱性腐蚀品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内湿度最好不大于85%。

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

应与易(可)燃物、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

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过氧化钠

(Sodiumperoxide)

危险性类别:

第5类氧化剂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超过35℃,相对湿度不超过75%。

包装密封。

注意防潮和雨淋。

应与还原剂、酸类、醇类、活性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勿使泄漏物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接触。

小量泄漏:

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

收集于密闭容器中。

大量泄漏:

用塑料布、帆布覆盖。

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碳酸钠

(Sodiumcarbonate)

危险性类别:

第8.2类碱性腐蚀品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应与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泄漏

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氨水

(Ammoniumhydroxide;Ammoniawater)

危险性类别:

第8.2类碱性腐蚀品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超过30℃。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酸类、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小量泄漏:

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双氧水

(Hydrogenperoxidesolution)

危险性类别:

第5类氧化剂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超过30℃。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合合适的收容材料。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

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溴素

(Bromine)

危险性类别:

第8.1类酸性腐蚀品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应保持在-5~25℃。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还原剂、碱金属、易(可)燃物、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立即进行隔离,小泄漏时隔离150m,大泄漏时隔离300m,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

用苏打灰中和。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高锰酸钾

(Potassiumpermanganate)

危险性类别:

第5类氧化剂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专用库房内,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

包装密封。

应与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

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质(如木材、纸、油等)接触。

穿上适当的防护服前严禁接触破裂的容器和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勿使水进入包装容器内。

小量泄漏:

用洁净的铲子收集泄漏物,置于干净、干燥、盖子较松的容器中,将容器移离泄漏区。

大量泄漏:

泄漏物回收后,用水冲洗泄漏区。

重铬酸钾

(Potassiumdichromate)

危险性类别:

第5类氧化剂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超过35℃,相对湿度不超过75%。

包装密封。

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勿使泄漏物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或金属粉末接触。

小量泄漏:

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硼氢化钾

(Potassiumborohydride)

危险性类别:

第4类遇湿易燃物品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超过25℃,相对湿度不超过75%。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酸类、醇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小心扫起,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氯酸钠

(Sodiumchlorate)

危险性类别:

第5类氧化剂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包装密封。

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醇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勿使泄漏物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接触。

小量泄漏:

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大量泄漏: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Mercury)

危险性类别:

第6类毒害品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易(可)燃物、酸类等分开存放,切记混储。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小量泄漏:

转移回收,可用多硫化钙或过量的硫磺处理。

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氧化锌

(Zincoxide)

危险性类别:

第6类毒害品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无水乙醇

(Anhydrousethanol)

危险性类别:

第3类易燃液体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超过30℃。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胺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

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丙酮

(Acetone)

危险性类别:

第3类易燃液体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超过30℃。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胺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

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异丙醇

(Isopropylalcohol)

危险性类别:

第3类易燃液体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超过37℃,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酸类、卤素、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泄漏应急处理:

消除所有点火源。

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服。

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

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

小量泄漏:

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收,使用洁净的无火花工具收集吸收材料。

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抗溶性泡沫覆盖,减少蒸发。

喷水雾能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间内的易燃性。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喷雾状水驱散蒸气、稀释液体泄漏物。

硫脲

(Thiourea)

危险性类别:

第6类毒害品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包装密封。

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

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大量泄漏: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二水合柠檬酸三钠

(Tri-sodiumcitratedihydrate)

危险性类别: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防止阳光直射。

包装密封。

应与强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酸碱服。

穿上适当的防护服前严禁接触破裂的容器和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用塑料布覆盖泄漏物,减少飞散。

勿使水进入包装容器内。

用洁净的铲子收集泄漏物,置于干净、干燥、盖子较松的容器中,将容器移离泄漏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