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804702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中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中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中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中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docx

《中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docx

中医

阴阳学说理论:

阴阳学说是运用阴阳对立统一关系来研究,解释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现象相互对立,相互依存及其消长规律的学说。

五行相生相克的一般规律:

相生: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1.阴阳学说的内容:

1,基本概念: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2,基本特征:

是确定事物或现象阴阳属性的依据。

3,普遍性:

阴阳并不是专指某一特定的事物和现象,而是对物质世界每两种相关事物或现象以及同一事物内部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随着对象和条件的改变,它所代表的事物或现象亦相应的发生改变。

4,相关性:

阴阳属性的划分,一定要在对相关事物或现象的范畴之内。

如:

天为阳,地为阴,是以天地而言的。

不相关的事物或现象没有比较基础。

5,相对性:

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具有明显的相对性。

这种阴阳属性不是绝对不变的,随着特定的条件的变更,对事物或现象阴阳属性的概念认知必然发生改变。

6,可分性:

指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具有无限可分的特点。

7,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⑴阴阳的对立制约是指自然界的一切相关事物和现象,其阴阳两个方面都存在着相互斗争和相互抑制的关系,称为阴阳相反⑵阴阳的互根互用:

是指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之间,始终存在着相互依存和相互为用的关系,称为阴阳相成。

⑶阴阳的消长平衡:

是指相关事物或现象矛盾对立的双方,始终存在于减弱或增强的运动变化之中。

⑷阴阳的相互转化:

是指事物或现象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其各自相反方向变化的运动形式。

2.阴阳学说在中医中的运用:

1,用阴阳归属人体组织结构2,用阴阳概括生理功能3,用阴阳说明病理变化4,用阴阳来指导疾病诊断5,用阴阳来指导疾病治疗

3.五行学说概念:

五,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

行,一指行列,次序;二指运动变化。

五行可定义为金木水火土五种五种物质及与之相关的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变化。

五行学说是前人认识世界,解释世界现象,探求大自然规律的一种自然观和方法论。

4.五行的特性:

木:

曲直。

形容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特性的事物及现象。

火:

炎上。

温热,升腾等特性的事物或现象。

土:

稼蔷。

具有生化,承载,收纳特性的事物或现象。

金:

从革。

引申为肃杀,潜降,收敛。

水:

润下。

具有寒凉,滋润,向下,静藏等特性的事物和现象。

五行的归类:

1,直接归类如某事物具有与木类似的特性,该事物就被归属于木行2,间接推演

5.五行学说在中医中的运用:

㈠.解释生理现象:

⑴说明五脏的生理特性⑵阐释五脏的相互关系㈡.解释病理传变:

⑴相生关系的传变⑵相克关系的传变㈢.指导诊断疾病㈣指导临床治疗:

⑴知道控制疾病的传变⑵确定治则与治法

五脏六腑的主要功能:

心(属火,与小肠相表里):

1,心主血脉2,心主神志。

3,心主汗液,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

肺(属金,大肠):

1,肺主气,司呼吸2,主宣发,肃降。

3,通调水道。

4,朝百脉,主治节。

脾(属土,胃):

1,脾主运化:

运化水谷,水液。

2,脾主升清。

3,脾主统血。

肝(属木,胆):

1,肝主疏泄:

调畅气机,助脾运化,调节情志,调节生殖功能。

2,肝藏血:

肝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防止出血。

肾(属水,膀胱):

1,肾藏精:

促进机体生长发育生殖,集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原动力。

2,肾主水3,肾主纳气胆:

1,贮存和排泄胆汁2,主决断  胃:

1,主收纳,腐熟水谷2,主通降,以降为和  小肠:

1,主受盛和化物2,泌别清浊  大肠:

传化糟粕,并吸收多余的水分。

膀胱:

贮尿,排尿。

三焦:

通行原气,运行水液。

  脏腑之间的生理,病理关系:

1,心与脾:

心主血,脾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所以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的生成方面的相互依存和血液运行方面的相互协同。

心血靠脾气转输的水谷精微化生,而脾的转输功能又赖心血来滋养。

若脾失健运,则气血化生无源,之心血不足,若心气不足,血行无力,或脾气虚损,统摄无权,均可出现血行失常的病理状态。

2,肺与脾:

肺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气的生成和津液代谢方面。

肺吸入的清气和脾化生的水谷精气,是组成气的主要物质基础。

脾能益肺生气,肺气有赖于水谷精气的不断补充。

肺与脾在生理上存在相互为用的关系。

如肺气久虚,精气不布,可致脾气虚;若脾虚不运,水湿不化,聚为痰饮,出现久咳不愈等。

3,肺与肾:

肺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水液代谢和呼吸两个方面。

其一,肺为水之上源,肾为主水之脏,肺的宣发,肃降和通调水道,有赖于肾的蒸腾气化,肾主水的功能亦赖于肺的宣降和通调水道的作用。

其二,肺主气而司呼吸,肾藏精而主纳气,人体的呼吸运动需肾纳气作用的协助,才能将吸入之气经肺的肃降下纳于肾。

4,肝与脾:

肝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脏对消化吸收功能的协调和血液的调控两方面。

脾主运化,肝主疏泄,脾的运化功能有赖于肝的疏泄来协助。

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脾的运化功能健旺。

若肝失疏泄,致脾失健运,形成肝脾不和症。

肝血有赖于脾的滋生,脾气健运,生血有源,则肝有所藏。

脾气虚弱,生血无源或脾不统血,失血过多,均可致肝血不足,而肝脾两虚。

5,脾与肾:

脾与肾在生理上是后天与先天的关系,相互为用。

脾之健运,化生精微,有赖于肾阳的的温煦和推动作用,肾中精气亦有赖于水谷精微不断充养,才能保持充盛。

若肾阳不能温煦脾阳,可形成脾肾阳虚证。

反之,脾阳久虚,亦损及肾阳,而出现脾肾阳虚之证。

气:

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

功能:

1,推动作用 2,温煦作用 3,防御作用 4,固摄作用 5,气化作用 运动形式:

升阳,降阴,吐故,纳新 气的分布与分类:

1,元气:

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主要由肾所藏的先天之精化生,通过三焦而循行全身,内置脏腑,外达肌肤腠理,无所不在。

功能为推动人体的生长和发育,温煦和激发各个脏腑筋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运动。

2,宗气:

积于胸中之气,属后天之气,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称气海,宗气是以肺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和脾胃从饮食物中运化而生成的水谷精气相互结合化生而成。

功能为走息道以司呼吸,贯心脉以行气血。

3,营气:

行于血脉中具有营养作用之气。

来自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

主要功能:

化生血液,营养全身。

4,卫气:

具有防御作用而行于脉外之气。

由水谷精气化生而成。

功能:

护卫肌表,温煦脏腑,调节肌腠的开合。

血:

循行于脉中的富有营养的红色的液态物质。

运行:

血主于心,藏于肝,统于脾,布于肺,根于肾。

生成:

由营气和津液所组成。

功能:

营养滋润全身,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津液:

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的分泌物。

津(阳):

性质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孔窍,并能渗注于血脉,起滋润作用。

液(阴):

性质较稠度,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组织,起濡润作用。

生成:

胃,小肠,大肠所吸收的水谷精微,输送至脾,经脾的运化转化为津液,再通过脾散精于肺,布散全身。

输布:

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肺主行水,通调水道,肾起主宰作用。

排泄:

肺(汗液&呼出),肾(尿液&排出),大肠(排出)。

功能:

1,滋润濡养作用2,化生血液3,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4,排泄代谢产物。

经络:

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

功能:

1,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 2,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 3,调节机能平衡 4,感应传导作用  十二经走向交接规律:

手三阴经从胸腔走向手指末端,交手三阳经,手三阳经从手指末端走向头面部,交足三阳经,,足三阳经从头面部走向足趾末端,交足三阴经,足三阴经从足趾走向腹,胸腔,交手三阴经,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六淫:

气候变化异常,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或气候发生急骤变化,超过人体适应能力,或人体抗病能力下降,不能适应气候变化,这时元气或为致病因素,导致疾病发生。

1,风:

⑴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

⑵风性善行而数变⑶风为百病之长⑷风性主动2,寒:

⑴寒为阴邪,易伤阳气⑵寒性凝滞⑶寒主吸引⑷寒性清澈3,暑:

⑴暑为阳邪,其性炎热⑵暑性升散,耗气伤津⑶暑气挟湿4,湿:

⑴湿为阴邪,易阻气机,损伤阳气⑵湿性重浊⑶湿性粘滞⑷湿性趋下,易袭阴位5,燥:

⑴燥性干涩,易伤津液⑵燥易伤肺6,火:

⑴火为阳邪,其性炎上⑵火易扰心神⑶火易耗气伤津⑷火易生风动血⑸火热易致肿疡 七情:

喜怒忧思悲恐惊是人对外界事物和现象的反应特点:

⑴直接伤及内脏⑵影响脏腑气机⑶影响病情 痰饮:

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形成的病理产物,清稀者为饮,稠浊者为痰。

特点:

⑴可随气而行全身内外上下无所不至⑵临床症状复杂,分痰证和饮证⑶重浊粘滞的特性。

淤血:

指体内有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

共同特点:

⑴疼痛⑵肿块⑶出血 望诊:

久於见面色黑,肌肤甲错,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舌下脉络曲张。

脉象:

细涩,沉弦或结代。

 正邪相争:

1,表邪入里:

是指外邪侵入机体,停留于肌肤卫表而引发表证,而后内传入里,转为里证的病理传变过程。

2,里邪出表:

是指病邪有里透达于表的传变过程。

临床运用:

双方力量对比不断发生消长盛衰的变化,不仅能左右疾病的发展趋势与虚实变化,而且对疾病转归起着决定性作用。

 阴阳失调: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标志之一,是阴阳偏盛偏衰的具体表现。

故寒热症候的形成,主要是阴阳消长盛衰的结果,病机为:

阳胜则热,阴虚则热,阴盛则寒,阳虚则寒。

气机失常:

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致病因素的作用,而引起机体内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的紊乱,导致体内出现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的病理状态。

气机失常是人体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出现紊乱的概括,也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与转归的内在表现。

 望神:

广义的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

狭义指神志意识,思维活动。

望神主要望面部的气色和眼神,以望眼神为最重要。

1,得神:

神志清楚,表情自然,言语正常,反应灵敏,精力充沛,面色明润含蓄,双目灵活明亮,呼吸顺畅,形体壮实,肌肉丰满等,提示正气完盛,脏腑功能未衰,或病情较轻,预后良好。

2,少神:

多见神气不足,精神倦怠,动作迟缓,气短懒言,反应迟钝,面色少华等,提示正气已伤,脏腑功能不足,多见于虚证。

3,失神:

多见神志昏迷,或烦躁狂乱,或精神萎靡,目睛呆滞或晦晴无光,反应迟钝,呼吸气微,甚至目闭口开,手撒尿遗,或搓空理线。

提示正气大伤,脏腑功能虚衰,病情严重,预后较差。

4,假神:

多见大病,久病,重病之人,精神萎靡,面色晦暗,声低气弱,懒言少食,病未好转,突然见精神转佳,两颊色红如妆,语声清亮,喋喋多言。

提示病情恶化,脏腑精气将绝,预后不良。

  望色:

1,常色:

正常面色与肤色,微黄透红,明润光泽。

2,病色:

青黄赤白黑。

青色(肝木):

主寒症,痛证,惊风,血瘀。

黄色(脾土):

主湿,虚,黄疸。

赤(心火):

主热。

白(肺金):

主虚,寒,失血。

黑(肾水):

主肾虚,水饮,淤血。

  望舌:

正常舌象:

淡白舌,薄白舌。

一。

望舌质:

⑴望舌神:

舌质红活明润为有神,舌质干瘪晦暗为无神。

⑵望舌色:

淡红舌(虚寒证),红舌(热证),绛色(主邪热炽盛,主淤),青紫舌(青舌主阴寒,淤血。

紫舌主气血雍滞,淤血)⑶望舌形:

老嫩,胖瘦,芒刺,裂纹,齿印,舌疮,舌下络脉⑷望舌态:

痿软,强硬,震颤,歪邪,卷缩,麻痹,舌纵。

二。

望舌苔:

Ⅰ,苔质:

1,厚薄:

苔薄者多邪气在表,病轻邪浅,苔厚者多邪入脏腑病情较重。

2,润燥:

反映津液的存亡。

3,腐腻:

⑴腐苔:

颗粒粗大,苔厚疏松,状如豆腐渣,边中皆厚,易于刮脱。

⑵腻苔:

颗粒细小,致密而粘。

中厚边薄,刮之不脱。

Ⅱ,苔色:

1,白苔(表证,寒症,湿证)2,黄苔(里证,热证)3,灰苔(痰湿,里证)4,黑苔(里证,病情较重者)Ⅲ,苔形:

全苔,偏苔,剥苔。

   闻诊:

Ⅰ,声音:

实证热证,声音重浊而粗,高亢洪亮,烦躁多言;虚证寒症,声音轻清,细小低弱。

声音重浊在新病多为外感风寒,在久病着多为肺肾阴亏或虚劳之证。

Ⅱ,语言:

⑴谵语:

神志不清,语无伦次,声音高亢,多为热扰心神之实证。

⑵郑声:

神志不清,声音细微,语多重复,为心气大伤,精神散乱之虚证。

⑶独语:

喋喋不休,逢人则止,属心气不足之虚证。

⑷狂语:

精神错乱,语无伦次,不避亲疏,多为痰火扰心。

⑸言骞:

言语不清,多为中风证。

Ⅲ,呼吸:

呼吸声高气粗而促,多为实证和热证;呼吸声低气微而慢,多为虚证和寒症;呼吸急促而气息微弱,为元气大伤的危重征候。

Ⅳ,咳嗽:

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有痰有声为咳嗽。

暴咳声哑为肺实,咳声低弱而少气,或久咳音哑,多为虚证。

Ⅴ,呕吐:

胃气上逆,有声有物自口而出为呕吐。

虚证或寒症,呕吐来势徐缓,呕声低微无力;实证或热证,呕吐来势较猛,响亮有力。

Ⅵ,呃逆:

虚寒者,呃声低沉而长,气弱无力,实热者,呃声频发,高亢而短,想而有力。

   问诊:

Ⅰ,问寒热:

⑴恶寒发热:

表证。

若恶寒重发热轻,为外感风寒;若发热重恶寒轻,为外感风热;发热轻而恶风,多属外感风邪,伤风表证。

⑵但寒不热:

多为里寒症。

新病畏寒,多为寒邪直中,久病则为阳气虚衰。

⑶但热不寒:

高热不退为壮热,多因里热炽盛。

⑷寒热往来:

为恶寒和发热交替而发,为正邪交争于半表半里,互为进退,可见于阳病。

Ⅱ,问汗:

⑴表证辨汗:

表证无汗为表实,多为外感风寒,表征有汗为虚表,或表热证。

⑵里证辨汗:

自汗:

汗出不已,动则加重,多因阳气虚损,卫阳不固。

盗汗:

睡时汗出,醒时汗止,多属阴虚内热。

⑶局部辨汗:

头汗可因阳热或湿热,额部汗出为元阳离散,半身汗出者,多无汗部位为病侧,可因痰湿,营卫不和,或中风偏枯。

Ⅲ,问疼痛:

疼痛伴胀感为胀痛,为气滞所致;见于胸胁为肝郁气滞;发于头部为肝阳上亢或肝火上炎;痛如针刺者刺痛,为淤血所致;病位游移者为游走痛,或为气滞,或为风胜;痛处固定者,发于胸胁脘腹多为血瘀;冷痛者,常因寒邪阻络或阳虚所致;灼痛者,多因邪热亢盛;绞痛者,或有形实邪阻滞气机,或阴寒之邪凝滞气机;隐痛者,多为经血亏虚,或阳虚有寒;重痛着,常为湿邪困阻,气机不畅所致。

 切诊:

原理:

脉象与心脏的活动密切相关。

心主血脉,心脏搏动把血液排入血管,形成脉搏。

血液行于脉中,除心主血脉的主导作用外,还由各脏腑协调配合才能正常。

所以脉象的形成与各脏均有密切关系。

方法:

脉诊常用寸口诊法。

部位在手腕部的寸口。

正常脉象:

和缓有力,节律均匀。

十六病脉及其主病:

1,浮脉:

轻按即得,重按稍弱。

主病表证。

2,沉脉:

轻按不应,重按始得。

主病里证。

3,迟脉:

脉来缓慢,一息脉动不足四至。

主病寒症。

4,数脉:

脉来急促,一息脉来五至以上。

主热病。

5,虚脉:

举之无力,按之空虚,应指软弱。

主虚证。

6,实脉:

脉来坚实,三部有力,来去俱盛。

主实证。

7,弦脉:

形直体长,如按琴弦。

主肝胆病,诸痛,痰饮。

8,滑脉:

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盘走珠。

主痰饮,食积,实热。

9,洪脉:

脉形宽大,状如波涛,来盛去衰。

主气分热盛,属实证。

10,紧脉:

脉来绷紧有力,屈曲不平,左右弹指,如牵绳转索。

主寒证,痛证,宿食。

11,濡脉:

浮而细软。

主诸虚,湿证。

12,细脉:

脉细如线,应指明显。

主病诸虚,劳损,湿证。

13,涩脉:

往来艰涩不畅,如轻刀挂竹。

主气滞,血瘀,血少。

14,结脉:

脉来缓中时止,止无定数。

主阴盛气结,寒痰淤血,气血虚衰。

15,代脉:

脉来迟缓力弱,时发歇止,止有定数。

主虚证者多脉代而无力。

16,促脉:

往来急促,数而时止,止无定数。

主脏气衰败。

  表里辨证:

1,主要症状:

表证:

恶寒,发热,头痛四肢酸痛,有汗或无汗。

里证:

发热,不恶寒,口渴,烦躁,神志昏迷,胸腹痛,呕吐,泄泻,便秘。

2,脉象:

表证:

浮。

里证:

滑数或沉。

3,舌苔:

表证:

薄。

里证:

厚,腻。

 寒&热辨证:

1,面色:

苍白或青暗&面红目赤,两颧红。

2,体温:

偏低,手足冷,喜温&偏高,手足暖,喜凉。

3,饮食:

口不干,喜热饮&口干,喜冷饮。

4,咳嗽:

咳声清脆,痰多白沫&咳声重浊,痰黄厚或铁锈色。

5,大便:

稀薄不成形&干结难解,便血。

6,腹诊:

冷,喜温&热,喜凉。

7,舌诊:

苔白湿润&苔黄干燥,舌色深红。

8,脉诊:

迟&数。

 表&里辨证:

1,主要症状:

恶寒,发热,头痛四肢酸痛,有汗或无汗&发热,不恶寒,口渴,甚则烦躁,神志昏迷,胸腹痛,呕吐,泄泻,便秘。

2,脉象:

浮&滑数或沉。

3,舌苔:

薄&厚,腻。

  虚&实辨证:

1,体质:

衰弱&强盛2,起病:

久病&初病3,病程:

长&短4,声音:

低&高5,气息:

短&粗6,痛处:

喜按&据按7,小便:

清长&短少8,大便:

稀溏&秘结9,舌质:

胖嫩&苍老10,脉象:

虚&实  阴&阳辨证:

1,精神:

狂躁&萎缩2,面色:

洪亮&苍白3,声音:

气壮,声高&气短,声低。

4,寒热:

壮热,不恶寒&不发热,畏寒肢冷。

5,渴饮:

口渴喜,冷饮&不渴,喜热饮6,二便:

便闭&便溏7,舌苔:

苔黄舌,红绛&苍白,舌淡。

8,脉象:

滑数,洪实&濡细,微弱。

 卫&气&营&血辨证:

1,病理:

邪郁卫表,肺失宣降,正气抗邪,正邪相争&正邪剧争,里热蒸津,热炽津伤&营热阴伤,扰神窜络&动血耗血,淤热内阻。

 2,症候:

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无汗或少汗,咳嗽,口微渴,舌苔薄白,舌边尖红,脉浮数&壮热,不恶寒,反恶热,汗多,渴,喜冷饮,尿赤,舌质红苔黄,脉数有力&身热夜甚,口干,心烦不寐,舌质红绛,苔黄,脉细数&身热,燥扰不安,神昏谵语,吐血,便血,尿血,舌质深绛,脉数。

 3,辨证要点:

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壮热,不恶寒,口渴,苔黄&身热夜甚,心烦,谵语,舌红绛&斑疹,急性多部位,多窍道出血,舌质深绛。

 六大防治原则:

1,预防为主:

⑴未病先防⑵既病防变2,治病求本3,调整阴阳4,扶正驱邪5,同病异治,异病同治6,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八大治法概念和适应症:

1,汗法:

解表法,运用发汗解表的方药来开泄腠理,调和营卫。

适应症:

⑴辛温发汗,适用于外感风寒,恶寒甚,发热轻的表寒症⑵辛凉发汗:

适用于外感风热或湿燥,发热重,恶寒轻的表热证。

2,吐法:

也叫催吐法,是利用药物涌吐的性能,引导病邪或有毒物质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法。

适应症:

⑴寒药吐法:

适用于热邪郁滞于上的病症⑵热药吐法:

适用于寒邪郁滞于上的病症⑶峻药吐法:

适用于邪实于上,病势急迫的病症⑷缓药吐法:

适用于邪实正虚,病在上焦,且须用吐法的病症。

 3,下法:

运用具有泻下作用的药通泻大便,攻逐体内实热结滞和积水,解除实热蕴结的治疗方法。

适用于寒热燥湿等邪内结在肠道,以及水结,宿食,蓄血,痰滞,虫积等里实证。

4,和法:

用和解或疏泄的方药,来达到祛除病邪,调整机体,扶助正气的一种治疗大法。

适用于外感病中的往来寒热之少阳证外,凡内伤病中的肝胃不和,肝脾不和,肠胃不和及肝气郁结的月经不调等病症皆可采用。

 5,温法:

运用温热的方药,来祛除寒邪和补益阳气的一种治疗方法。

适用于治疗寒邪侵入脏腑,阴寒内盛的寒实证,也可用于阳气虚弱,寒从内生的虚寒证。

6,清法:

运用性质寒凉的方药,通过泻火,解毒,凉血等作用,以清除热邪的一种治疗方法。

适用于凡外感热病,只要表邪已解而里热炽盛者,均可应用。

7,补法:

运用各种具有补养作用的方药,以益气强筋,补精益血,消除虚弱症候的一种治疗方法。

适用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脏腑气血,阴阳虚弱,或某一脏腑虚损之证。

 8,消法:

运用消食导滞,行气,化痰,利水等方药,使积滞的实邪逐步消导或消散的一种治疗方法。

适用于气血食痰水所形成的积聚,痞块等病症。

 四气:

四气是指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

五味:

1,辛:

具有发散,行气,行血作用。

2,甘:

具有补益,调和,缓急作用。

3,酸:

具有收敛,固涩作用。

4,苦:

通泄,燥湿作用。

5,咸:

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等作用。

升降沉浮:

是指在药物在治疗疾病时对人体的作用有不同的趋向性。

药物的这种性能可用于调整机体气体紊乱,使之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或因势利导,驱邪外出,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归经:

药物对某经或某几经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他经作用较少,甚至无作用,这种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称归经。

  方剂组方原则:

1,君药:

是方剂中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其药力居方中之首,是必须具有的药物。

2,臣药:

一是辅佐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

二是针对兼病或兼症起主要作用的药物。

3,佐药:

一是佐助药,协助君药和臣药以将强治疗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的兼证,二是佐制药,消除或减轻君药和臣药的毒性和烈性。

三是反佐药,根据病情需要,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有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4,使药:

一是引经药,能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二是调和药,具有调和诸药作用的药物。

腧穴分类:

1,十四经穴2,经外奇穴3,阿是穴  腧穴的主治规律:

1,腧穴的远治作用:

是十四经主治作用的基本规律。

在十四经腧穴中尤其是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穴位,不仅能治疗局部病症,还可以治疗本经循行所及的远隔部位的脏腑,器官的病症。

有的还有全身性的作用。

2,腧穴的近治作用:

全身所有腧穴,均能治疗所在部位及其临近器官的病症。

腧穴的定位法:

1,解剖标志取穴法2,骨度分寸定位法3,手指同身寸取穴法。

 心气虚于心阳虚异同点:

1,相同点:

心悸气短自汗,动则尤甚脉细弱或结代。

2,不同点:

⑴症状:

面白无华,体倦乏力&形寒肢冷,心胸憋闷。

⑵舌象:

舌淡,苔白&舌淡或紫暗。

  心血虚和心阴虚异同点:

1,相同点:

心悸失眠,多梦健忘。

2,不同点:

⑴症状:

面白无华,眩晕唇淡&潮热颧红,手足心热,盗汗口干,咽燥⑵舌象:

舌淡&舌红,少津⑶脉象:

脉细&脉细数。

 肝阴虚和肝阳上亢的临床症状异同点:

1,共同点:

眩晕,心烦,失眠,口干咽燥,双目干涩,胁痛,视物模糊。

2,不同点:

面色无华,夜盲,肢体麻木,筋脉拘挛,月经不调,舌红苔少,脉弦细数&头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便秘,耳鸣耳聋。

 肺气虚于肺阴虚异同点:

1,相同点:

咳喘虚证2,不同点:

气虚表现,少气懒言,畏寒自汗&阴虚表现,咳痰咯血盗汗等。

  风寒束肺与风热犯肺的异同点:

1,相同点:

咳喘,有痰。

2,不同点:

痰色白,口不渴,恶寒无汗清涕,苔薄白,脉浮紧&痰色共稠,口渴,恶风,出汗咽痛,苔薄黄,脉浮数。

 肾阴虚和肾阳虚异同点:

1,共同点:

眩晕,健忘,耳鸣耳聋,腰酸膝软,男子遗精,女子不孕。

2,不同点:

失眠,脱发,齿松,脚跟痛,五心烦热,盗汗,颧红,潮热,舌红,脉细软&面苍白,形寒肢冷,倦怠,声低,自汗,阳痿,舌淡,脉细弱。

掌握以下穴位的定位,主治,操作:

1,列缺:

桡骨胫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

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咽喉痛,咯血,腕痛。

向肘斜刺0.5-1寸。

2,合谷:

手背面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

主治感冒,头痛,面瘫,发热,汗多,眼鼻耳五官之疾。

直刺0.5-1寸。

3,曲池:

曲肘,肘窝横纹外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主治发热,上肢疼痛,麻木,瘫痪,高血压。

曲肘时直刺1-1.5寸。

4,天枢:

脐中旁开2寸。

主治溃疡病,急慢性胃炎,便秘,腹泻。

直刺0.6-1.2寸。

5,足三里:

犊鼻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

主治胃痛,呕吐,腹泻,便秘,痢疾,乳腺炎。

直刺0.5-1.5寸。

6,丰隆:

足三里下5寸,胫骨前嵴外侧二横指。

主治咳嗽,痰多,哮喘,眩晕,精神病。

直刺0.5-1寸。

7,公孙:

第一趾骨基底部前下缘凹陷处。

主治胃痛,腹痛,呕吐,泄泻,痛经。

直刺0.6-1寸。

8,三阴交:

内踝上方3寸,当胫骨后缘。

主治消化不良,腹痛,泄泻,月经不调。

直刺0.5-1寸。

9,血海:

髌骨内上缘上2寸。

主治月经不调,痛经,尿血,荨麻疹,高血压。

直刺0.5-1寸。

10,神门:

腕横纹上,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

主治心绞痛,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失眠。

直刺0.3-0.5寸。

11,肺俞:

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咳嗽,哮喘,肺结核,肺炎,胸膜炎。

斜刺0.5寸或向脊柱侧斜刺。

12,肾俞:

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尿路感染,尿潴留,遗精,阳痿,早泄,月经过多。

直刺0.5-1寸,或向脊柱侧斜刺。

13,委中:

腘窝横纹中央取穴。

主治腰痛,坐骨神经痛,急性腰扭伤,下肢瘫痪。

直刺1-1.5寸或刺出血。

14,太溪:

内踝与跟腱连线之间,平内踝尖取穴。

主治眩晕,耳鸣,视力减退,牙痛,咽喉炎,失眠。

直刺0.6-1寸。

15,内关:

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心动过数过缓,心律不齐,心绞痛,休克,无脉症。

直刺或向上斜刺0.5-1.2寸。

16,外关:

前臂背侧面腕关节上2寸。

主治感冒,发热,耳聋,耳鸣,偏头痛。

直刺0.5-1寸。

17,风池:

枕骨粗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