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802990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847.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学设计.docx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学设计.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学设计.docx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学设计

《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三年级下册“动物的一生”单元的第2课。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属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生命科学领域,单元内容由蚕的繁殖拓展到其他动物繁殖、由蚕的一生拓展到昆虫的一生及更多动物的一生,在此过程中认识昆虫、鱼类、鸟类、哺乳动物等常见的动物类别。

本单元共8课,包括两条线索,第1、3、4、5、6课以蚕为主要研究对象,呈现了蚕的生命周期现象。

第2、7、8课,是对蚕卵、蚕的繁殖、蚕的一生认识的延伸,引领学生形成对更多动物的卵、繁殖和动物的一生的认识,从个别到一般,构建动物生命周期模型,认识不同类别的动物。

本课是第1课“观察蚕卵活动”的拓展与延伸,也是本单元关于动物繁殖方式的第1课。

探索板块由“观察比较不同动物的卵”以及“观察鸡卵的内部结构”两个主要活动组成。

通过这两个活动,了解动物的卵是多种多样的,卵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初步理解卵是动物生命的开端,培养学生用分类的方法认识纷繁复杂的生物世界的能力,逐步构建结构与功能、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认识。

本课展示了6种常见动物的卵,与蚕卵进行比较观察,重点观察这些卵在形状、颜色、数量、大小和软硬等方面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从而对动物的卵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

本课通过讨论交流来了解动物产卵的地方,是对上一节课内容的拓展和延伸。

【学生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已经观察过蜗牛、鱼等常见动物,在此基础上,借助第1课学生对蚕卵的认识,将学生的视野拓展到认识更多动物的卵。

三年级的学生除了蚕卵也见过不少其它动物的卵,但是学生对卵的认识更多的来自于它们是人类的食物,其中,最熟悉的应该是鸡卵,也就是鸡蛋。

为什么动物的卵是多种多样的?

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动物为什么要产卵?

它对动物自身有什么意义?

对于这些问题,学生可能并没有认真思考过,更没有仔细研究过。

学生通过亲自观察、探究得到新的知识,这样不但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使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得到提高。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联系学生对实验操作很感兴趣的实际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可采用“自主观察探究——合作交流”的形式,这样有利于教师深入学生之中,与学生共同参与活动,共同“亲历科学”。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许多动物都是通过产卵繁殖后代的。

2.卵是动物一生的初始阶段,卵孵化发育成小动物。

3.不同动物的卵外部形态不同,但内部结构基本相似。

4.鱼等动物的卵外部没有硬壳,鸡等动物的卵外部有硬壳。

5.鸡卵包括卵壳、卵白、卵黄、气室等结构。

6.卵壳具有保护卵的作用;卵白为卵提供水分和营养物质;卵黄为卵孵化提供营养物质;气室为卵孵化提供氧气;胚盘发育成小动物,是动物生命的开端。

科学探究目标

1.能根据卵的外部形态特征,对卵进行简单分类。

2.能观察并能识别鸡卵的内部结构。

3.能根据卵各部分结构的特点,推测各部分的功能。

科学态度目标

1.对卵为什么能孵化出小动物有好奇心,对动物卵有探究的兴趣。

2.能通过研究动物卵体会生命的多样性和可延续性。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体会到人类行为能够影响动物的繁殖和生长。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识动物的卵的特点,了解动物卵是多种多样的,卵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初步理解卵是动物生命的开端。

难点:

培养学生用分类的方法认识纷繁复杂的生物世界的能力,逐步构建结构与功能、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认识。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

生鸡蛋、熟鸡蛋、蚕卵、鹌鹑蛋等常见动物的卵,不同动物卵的图片,放大镜,小刀,培养皿等。

教师准备:

关于卵的幻灯片或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谈话:

请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蚕宝宝是从哪里来的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蚕卵的图片,介绍许多动物像蚕一样都是通过产卵繁殖后代的。

2.小游戏:

出示动物的卵及动物的图片,让学生给动物的卵“找妈妈”。

3.提问:

不同的动物的卵一样吗?

动物的卵里都有什么呢?

4.引出课题:

带着这两个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其他动物的卵”。

(板书课题:

认识其他动物的卵)

设计意图:

这两个问题贯穿于整课内容,以回忆和游戏的形式引发学生的思考,但不要着急让学生回答。

目的是将学生的视角由蚕卵拓展到其他更多动物的卵,由此,揭示本节课的课题。

二、探索

活动一观察比较不同动物的卵

1.观察不同动物的卵,与蚕卵比较,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预设:

学生发现动物的卵在大小、颜色、数量、形状等方面不同。

设计意图:

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中不同动物的卵,并与蚕卵进行比较,知道动物的卵大多是圆形或椭圆形的,但它们的大小不同,颜色不同,数量、软硬不同,有的卵上还有花纹。

2.引导学生对动物的卵进行分类。

(1)提问:

我们怎么给动物的卵分类呢?

(2)教师提示:

以卵外是否有硬壳为标准给卵分类,将与蚕卵一样,外面没有硬壳的分为一类;与蚕卵不同,外面有硬壳的分为一类,鼓励学生思考其他分类标准。

(3)学生观察、记录并汇报,教师出示动物卵分类(班级记录表)。

设计意图:

学生观察比较动物的卵的异同之后,引导学生利用班级记录表对动物的卵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活动二观察鸡卵的内部结构

1.提问:

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动物的卵里都有什么呢?

2.出示熟鸡蛋,观察熟鸡蛋的内部结构。

(1)让学生先画一画鸡蛋里面是什么样的,再指导学生将熟鸡蛋纵切开,观察鸡蛋的内部结构,完成活动手册第6页“我的课堂活动记录”。

(2)教师提供给学生科学词汇,让学生用蛋黄、蛋白等科学词汇描述鸡蛋的内部结构。

设计意图:

鸡蛋是学生很熟悉的事物,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展开研究更能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而且经常吃鸡蛋的学生对鸡蛋的内部结构也是有感性认识的,用鸡蛋作为研究对象有助于调动学生的以往经验。

3.观察生鸡蛋的内部结构。

(1)谈话:

煮熟的鸡蛋内部结构是这样,那么生鸡蛋里面也有这些结构吗?

(2)观察、交流:

学生观察打开的生鸡蛋,与熟鸡蛋的结构对应观察。

在学生观察生鸡蛋之前,教师要指导学生怎样打开鸡蛋壳,并强调要把生鸡蛋打到培养皿里。

设计意图:

通过对生鸡蛋和熟鸡蛋的内部结构的对比观察,引导学生知道鸡蛋的内部结构有卵壳、卵壳膜、卵白、卵黄、气室和胚盘,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卵黄上的小白点即胚盘,告诉学生小鸡就是由它发育来的。

之后,引导学生观察鸡卵的不同部分结构特点,推测在卵孵化出小宝宝的过程中分别起到什么作用。

三、研讨

1.学生对鸡蛋的各部分作用进行推测,教师播放小鸡孵化过程的视频资料,学生直接展开小组讨论、集体论证。

2.提问:

鸡蛋的哪一部分将会发育成小鸡?

最终达成共识:

卵壳有保护作用,卵黄提供营养物质,卵白具有保护作用,同时可以提供水分和养料,气室可以提供氧气,胚盘将来发育成小鸡。

设计意图:

此环节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了解,这样也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总结出鸡蛋各部分的作用,也正好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告诉学生我们在生活中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并要爱护动物。

四、拓展

学生课后在活动手册上完成以下任务。

1.坚持观察并及时记录蚕的生长变化。

2.选择一只蚕做上记号作为重点观察对象,记录它的生长变化情况。

3.将一枚一元硬币放在蚕宝宝中间,观察比较蚕宝宝身体长度的变化。

设计意图:

这部分内容既提出了任务要求,又提供了观察记录的好方法。

这样学生既能掌握科学地观察蚕的生长变化的方法,也能长期坚持记录下去,最终培养学生坚持观察、有效记录的好习惯。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像蚕一样,许多动物都是通过产卵繁殖后代的。

我们根据不同动物的卵的外部特征和内部结构认识了更多动物的卵。

让我们继续科学地观察蚕的生长变化,你会发现它长大了,要坚持做好记录哦!

【板书设计】

认识其他动物的卵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学生活动手册上的内容有两部分:

一是让学生在课堂上用画图的形式描述自己印象中的鸡蛋和观察到的鸡蛋。

二是学生课后观察蚕的生长变化,并准确记录观察时间和蚕的样子。

画鸡蛋的内部结构可以采用图示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记录。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是科学记录,学生的图画要关注是否是真实看到的,是否抓住了主要特征。

不要只看画得像不像、美不美。

关于对蚕生长变化的记录,要坚持每天观察,观察后及时记录,观察记录的内容一定是同一条蚕的信息。

关于蚕的样子,要画出或写出观察到的新变化。

此部分作为拓展内容是需要学生在课后完成的,教师在课堂上要进行必要的提示和指导。

教师可以设置养蚕记录的分享平台,如班级展板、班群相册等。

课后组织学生展示交流他们的观察记录情况,引领学生自觉观察、坚持长期观察。

 

《太阳、月球和地球》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三年级下册“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的第8课。

学生在本单元已经对太阳、月球和地球有了初步的认识,认识了三个星球的基本特征,也了解了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在第6课,学生认识了地球的形状,在第7课,知道了地球是水的星球,学生将在本课对地球有更深入的了解。

本课是单元小结课,从选用什么颜色来表示太阳、地球和月球的角度切入,学生会直观地认识到太阳、地球和月球的不同点。

学生将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制作主题颜色海报的形式,查阅更多关于地球的资料。

最后在展示和交流环节中,学生将互相学习,最终了解地球的更多知识,并对地球家园产生一些新的问题。

聚焦环节,大多数学生用红色表示太阳,用灰色表示月球,还有学生画出日珥和环形山,说明本单元的学习加深了他们对太阳和月球的理解。

探索环节的主要任务是制作主题海报和进行分享交流。

教材的思路是让学生从地球的颜色的角度去切入,了解关于地球更多的知识,比如红色,地球有火山,有红色土地,等等。

制作海报前,学生需要确定地球的主题色彩,可以是蓝色、白色、绿色,或者彩色,然后围绕这种颜色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制作成主题海报。

教材清晰地指导了资料的收集、整理和选用的方法。

教师根据情况对本课可以有不同的安排,如可以利用两个课时,一个课时指导资料的收集、整理选用方法,一个课时用来制作分享。

也可以将该活动做成一个单元评价,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在课外收集资料、制作海报,再组织评比等。

以书本的范本海报为例,该海报是绿色主题的,海报上的文字和图画都应该是介绍“地球之绿”的,例如地球的绿水青山、地球的草原、森林资源等。

制作海报提倡文字要简洁,图片尽量多。

小组制作主题海报后,进行集中展示分享,这样学生相互之间就能学习到更多关于地球的其他知识,拓宽学生关于地球的知识面。

研讨环节,学生展示海报、交流海报、获得新知识。

同时学生需要对比太阳、月球和地球的不同,提倡学生提出关于地球家园的新问题。

【学生分析】

学生对于制作主题海报的热情比较高,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

学生的难点一主要在于对主题颜色海报的理解,教师需要讲解清楚什么是主题颜色海报以及具体的安排和评价方法。

学生的难点二是对于资料的选择,怎么选择材料,怎么整理和呈现材料,都需要教师的指导。

通过制作海报,学生能够对本单元的知识,对地球的各方面了解得比较深入。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太阳、地球和月球有不同的主题颜色。

2.地球的资源十分丰富,颜色也是五彩缤纷。

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比较科学的方式获取、加工、筛选、整理信息。

2.能制作地球主题海报,更充分全面地认识地球。

科学态度目标

1.能分工合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在小组合作中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2.乐于展示交流自己的观点,善于学习他人优秀的做法和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地球相比于其他星球,是十分美妙的,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需要我们共同保护。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制作地球主题海报,更深入地了解地球的各个方面。

难点:

查找资料,筛选资料,呈现资料的具体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图书资料、计算机、彩色笔、卡纸、剪刀、胶水等。

教师准备:

示范海报、海报设计说明。

【教学过程】

本课主要任务是制作地球主题海报,有查找资料,制作海报,分享交流海报等环节,建议用两个课时完成本课任务。

课时1为聚焦环节,介绍方法,海报初始设计。

课时2为制作海报,交流分享及研讨。

 

第1课时

一、聚焦

1.谈话1:

我们已经对太阳、月球有了初步的认识。

想一想,如果选择一种颜色分别表示太阳和月球,你会选择什么呢?

2.画一画:

学生画下自己对太阳和月球的印象,并且注明原因。

3.谈话2:

你可能会选择一种或者两种颜色表示太阳和月球,那么地球呢?

和太阳、月球相比,地球有水、土壤、岩石和各种各样的动植物,那我们又该选择哪些颜色来做一张有关地球的主题海报呢?

设计意图:

大多数学生用红色表示太阳,用灰色表示月球,还有学生画出日珥和环形山,说明本单元的学习加深了他们对太阳和月球的理解。

聚焦问题首先让学生思考太阳和月球的主题颜色,然后类比太阳和月球,追问学生哪些色彩可以用来制作有关地球的主题海报。

学生一般容易想到蓝色,因为地球绝大部分是水。

但是教材提示学生,地球上还有土壤、岩石和形态多样的植物,那么地球的色彩就不只有蓝色,还可以有其他颜色。

提示学生从地球的资源丰富、多样性的角度出发,思考地球主题海报的颜色。

学生想好主题色彩后,对于探索环节的查找资料会更加有把握。

二、探索

活动一确定主题色彩

1.讲解主题色彩的选择。

教师向学生说明海报的制作内容,首先需要确定一种主题色彩,可以是蓝色、白色、绿色、彩色等。

如果选择蓝色,那么对应的主题海报也要呈现地球的蓝色资源,比如丰富的液态水、蓝天、蓝鲸、蓝色水母,等等。

2.讨论。

小组讨论拟选择的主题颜色及理由。

3.分享。

学生说一说选择的主题颜色以及准备采集的相关材料是什么。

设计意图:

主题海报最主要的就是选择色彩,在该环节,教师指导学生确定小组拟选择的主题颜色及相关材料。

活动二海报制作方法指导

1.收集资料的途径。

可以是通过互联网搜索,也可以去图书馆借阅和摘抄书籍等方式。

2.确定资料来源。

资料可以来源于科学书籍,也可以来源于正规的网络资源,还可以是家长或自己拍摄的照片。

3.判断资料的科学性。

收集的图片应当是实拍的照片,文字资料可以被查验的,如果无法判断,可以请老师帮助。

4.比较资料。

和同学讨论和比较,从中选取能更好地表现主题的图片和文字。

5.选用资料。

用翻拍、扫描、下载、摘录等多种方式选择需要使用的资料。

图片需要打印的,请老师或家长协助。

设计意图:

在该环节,教师要对学生细致地指导查找资料,选择资料的方法,最好通过案例示范的方式进行,确保学生在课后收集整理资料有章可循。

活动三海报初始设计和分工

1.发放材料。

给学生提供A3海报纸、铅笔、橡皮等。

2.初始设计。

学生小组讨论构思海报的版面设计。

3.小组分工。

在课后收集材料时,小组人员如何分工。

4.布置课后任务。

在课后,小组采集好资料,将在下一节课进行制作。

设计意图:

该环节需要学生思考海报的大概版面设计,以及在课后如何分工采集资料。

 

第2课时

活动四制作海报

1.发放材料。

彩色笔、双面胶、透明胶、剪刀、固体胶棒等。

2.制作海报。

以小组为单位制作海报。

设计意图:

在课堂上完成海报制作,时间大约为20~25分钟。

学生需要细致地筛选材料,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海报,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前整理好材料,同时尽量采用粘贴的方式,文字的选择要尽可能少。

在课堂上完成海报制作,教师对学生的制作能有更多的指导。

活动五分享交流海报。

1.展示。

将学生制作的海报呈现在黑板或者大屏幕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介绍自己的海报。

2.交流。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让学生互相观看对方的海报,了解海报的信息,丰富自己对地球的了解。

3.评价。

学生以投票等方式选择出优秀海报,进行评奖。

设计意图:

海报的展示交流是最重要的环节,学生将形成学习共同体,通过了解别人的海报,更加深入地了解地球的更多方面,丰富自己的认知。

教师要对学生制作的海报进行评价。

三、研讨

1.问题1:

我们了解到了地球的什么新知识。

让学生说一说通过什么色彩的海报,了解了地球哪些方面的资源和特点。

2.问题2:

相对于太阳、月球,地球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3.问题3:

我们对地球家园又产生了什么新的问题?

让学生写一写新问题。

设计意图:

研讨主要是小结性的问题,学生在海报交流环节,已经足够充分地了解了地球的很多特点,在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充分表达,并且提出新的感兴趣的问题。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制作、展示和交流海报,我们对地球有了足够丰富的了解,更为关键的是,我们掌握了收集、筛选、整理资料和制作海报的方法,这将帮助我们更好地梳理将来学习的知识。

 

【板书设计】

第1课时

海报制作方法

色彩:

蓝色、白色、红色、绿色、彩色等。

举例:

 

第2课时

海报展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