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语文第三单元备课.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793925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0.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上语文第三单元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六上语文第三单元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六上语文第三单元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六上语文第三单元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六上语文第三单元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上语文第三单元备课.docx

《六上语文第三单元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上语文第三单元备课.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上语文第三单元备课.docx

六上语文第三单元备课

课堂教学周计划

年级、学科

六年级语文

单元

名称

第三组

主备人

张燕

复备人

备课时间

本组课文如同一首首心灵之歌,唱出了人间的真情。

学习本组课文,要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学习作者是如何通过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抒发美好情感的。

《穷人》赞美了桑拿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别饿坏了那匹马》展现了普通老百姓的美好心灵。

《唯一的听众》赞扬了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表达了“我”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

《用心灵去倾听》,赞美了苏珊用心灵倾听孩子的心声、用爱心帮助孩子的善良品质,表达了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

总体

目标

1.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共同感受真情的美好,并让爱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扎根。

2.在读懂课文、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学习作者是如何通过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抒发美好情感的。

3.进一步知道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读出美感和韵味来。

4.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能规范书写并学以致用。

重点:

1.在读懂课文、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学习作者是如何通过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抒发美好情感的。

2.进一步知道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读出美感和韵味来。

难点:

在教学中,强化文本与生活、学生实际的联系,真正触动学生心扉并达到培养学生人生观的目的。

教具准备

课件及练习

教学

方法

强化朗读,加深感悟;围绕中心问题,自学与讨论相结合;

抓住中心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品析,在朗读、交流中加深感悟

1-2课时《穷人》;

3课时《别饿坏了那匹马》;

4-5课时《唯一的听众》;

6课时《用心灵去倾听》;

7-8课时口语交际;

9课时回顾·拓展三

 

 

 

 

一、组词

搁()怨()歉()裹()魁()撕()霉()虑()悠()仪()溜()割()

二、请任选三个成语各造一个句子

心惊肉跳自言自语自作自受大吃一惊流连忘返兴高采烈十指连心

造句

1.

2.

3.

三、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保佑——倒霉——幽静——

香甜——温柔——熟悉——

四、按要求改写句子

1.没什么可抱怨的。

反问句:

2.都像你这样白看书,人家怎么过日子?

陈述句:

3.我被老人试一般的语言打动了。

主动句:

五、你认为生活中善意的谎言有存在的必要吗?

请举一个事例说明,要求字数在50字以内。

 

六、阅读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上学路上

早上,寒冷的北风裹着雨点“噼噼啪啪”地打在窗玻璃上。

我穿好了雨衣正要出门去,爷爷拿过一把雨伞,硬要送我一起去学校。

  走着走着,一条小河挡住了我们的去路。

原来,汇聚到河里的水,把河道都挤满了。

  我望着那急流的河水,呆愣了好一会儿,正要弯腰脱鞋,准备趟水,却见爷爷早已将鞋脱下,高高地卷起裤腿,抬脚就踏入了冰凉的河里。

  “趴在我背上。

”爷爷用那慈祥、疼爱的目光看着我,亲切地对我说。

  啊!

我再一次愣住了。

我已经长大了,个头也快赶上您了,您一个年过半百的老翁,却要背我过河?

这刺骨的河水啊!

您老人家硬要来送我,已使十分内疚,现在,又要背我过河,这怎么可以呢?

  我看了一眼爷爷那微驼的背,那被岁月染白的银发,心里涌起了一股暖流。

这些年里,从一日三餐到我读书写字的姿势,您哪一样不放在心上?

这无微不至的关怀,使我对乡村那自在的生活充满依恋,也使我对您老人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爱。

  可是爷爷,今天,我不能……我要自己趟过河去。

  无意中,我又瞧了爷爷一眼,啊,我触到了爷爷那慈祥中透着严厉而坚定的目光,我明白了,爷爷是决不会轻易改变他的决定的。

  我终于无言地,顺从地趴在爷爷那庞大的背上,我无法,也挡不住这深沉的爱。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并造一个句子。

无微不至:

2.“这些年里,从一日三餐到我读书写字的姿势,您哪一样不放在心上?

”(改为陈述句)

3.在文中划出描写爷爷外貌和神态的句子。

4.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

请结合你的生活写一写。

七、作文

题目:

爱就在我身边

课时教案总第课时本单元第课时

学科

年级

六年级语文

课题

穷人

主备人

张燕

复备人

上课

时间

知识与能力:

1.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2.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抒发真情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1.读题质疑,设问激趣。

2.深层研读,品味形象。

3.探究心理,揣摩环境。

4.合理想象,续写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

重点

1.从环境和人物的心理、对话的描写中体会人物的美好心灵

2.续写课文

难点

通过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描写,表现人物品质,抒发真情的写法

学情

分析

学生有一定的阅读能力,通过朗读,基本上能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人物的精神品质。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心理、对话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进一步体会穷人的高尚品质,是教学的重点。

教具

教学内容

复备

一、读题质疑,设问激趣

1.问:

穷人是什么意思?

(穷苦的人)我们身边也有穷人,富人,你是如何看待穷人分的呢?

师: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穷人》讲述了一个在特定背景下的故事。

为了解开同学的疑惑,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篇课文的作者和当时的时代背景。

2.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我们在以前曾经学过他写的《跳水》一课。

他是伟大的俄国作家,出身贵族,但同情被剥削被压迫的农奴。

他的作品无情地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

这篇文章写的是沙俄时期穷人的故事。

他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是世界文学中的不朽名作。

二、初读,整体把握

1.学生读课文,然后同桌间以“本文讲述了——的故事”的句式概括大意。

提示:

桑娜和他的丈夫,在邻居西蒙病死后,主动收养了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

2.理清文章脉络。

大家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

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可以分成哪几个部分。

三、交流品读,体会“贫穷”

1.问:

课文写了哪些穷人?

哪些语句能体现出穷人的“穷”?

2.学生自读课文,体会。

3.交流

提示:

(1)屋内装饰——“穷”

相关的句子:

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屋子里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阴冷。

(2)吃、穿——“穷”

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

(3)桑娜和渔夫忙碌——“穷”

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

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

“糟糕,真糟糕!

什么也没有打到,还把网给撕破了。

---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

---

4、找出描写环境恶劣的句子和桑娜夫妇的对话,放声朗读体味其贫穷。

 

板书

穷人

屋内装饰吃、穿桑娜和渔夫忙碌

作业

 

课时教案总第课时本单元第课时

学科

年级

六年级语文

课题

穷人

主备人

张燕

复备人

上课

时间

知识与能力:

1.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2.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抒发真情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1.读题质疑,设问激趣。

2.深层研读,品味形象。

3.探究心理,揣摩环境。

4.合理想象,续写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

重点

1.从环境和人物的心理、对话的描写中体会人物的美好心灵

2.续写课文

难点

通过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描写,表现人物品质,抒发真情的写法

教具

多媒体课件工具书

教学内容

复备

一、听写

舒适搁板勉强抱怨倾听掀起

魁梧撕破倒霉严肃忧虑湿淋淋

心惊肉跳自言自语自作自受缝补

二、交流品读,体悟“富有”

1.问:

有人说,财富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作者笔下的桑娜和渔夫,物质上是那样的贫穷,你觉得他们拥有精神财富吗,比如幸福、快乐等?

2.学生研读课本,挖掘其精神财富

找出描写人物心理、对话及环境描写的关键词语、句子,并反复朗读,感悟穷人的美好品质

3.全班交流

提示:

1)家里整洁而温馨

2)桑娜关心生病的女邻居

3)夫妻不顾生活困难收养孤儿

4.再读课文,感悟穷人的美好品质

5.教师小结:

是的,自己都过的不容易,还要领养别人家的孩子,本文读来既让人心酸,又让人觉得他们拥有自己的幸福,他们的心灵世界让人觉得他们是那样的富有。

这也是我们终身追求的财富,对不对啊?

三、紧扣课题,拓展升华

1.问:

本文以“穷人”为题目,你觉得可以在前面加上哪些词语来形容?

如:

富有的、高尚的、幸福的、善良的等等

2.问:

你认为是以《穷人》为题好呢,还是用你加了词语形容的题目好?

说说自己的理由

提示:

课文以“穷人”为题富有深意。

文章通篇反映了桑娜与西蒙两家的贫穷——住的差,吃得差,劳动条件差,还有疾病,这是沙俄时期俄国渔民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

四、收束全文,续写课文

1.引导:

渔夫和妻子桑娜收养了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以后的日子将是何等的艰难,相信此刻同学们的心中都充满了无限的忧虑。

请大家打开想象的翅膀,续写“桑娜拉开了帐子”以后。

2.交流续写

 

勤劳

富吃、穿

有同情心

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

写法:

环境人物对话心理描写

作业

设计

 

课时教案总第课时本单元第课时

学科

年级

六年级语文

课题

别饿坏了那匹马

主备人

张燕

复备人

上课

时间

教学

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赏析,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和对我这位残疾人深深的感激之情。

重点

通过朗读课文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和我对青年的深深的感激之情。

难点

把文章中人物的美好形象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学情

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学生通过读文,能了解故事内容,感受普通人的美好心灵,体会到“我”对残疾青年的感激之情,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领会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教具

多媒体课件工具书

 

 

 

 

教学内容

复备

一、导入:

讲一个关于善意的谎言的故事

1.板书“欺骗”并理解“欺骗”。

2.生活是复杂的,并不仅仅是几句话能概括得了的。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一场特殊的欺骗。

齐读课题:

别饿坏了那匹马

3.关于这场欺骗,你们想知道什么?

(1)谁欺骗谁?

(2)为什么欺骗?

(3)怎么骗?

二、结合自读导语,默读课文

1.解决问题:

(1)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事?

(2)文章几次写到“别饿坏了那匹马”,用意是什么?

2.反馈交流。

(1)本文写了酷爱读书的“我”在失去看书机会时,摆书摊的残疾青年谎称家中有马,买“我”的马草,让“我”继续看书的故事。

(2)三次,用意:

文章用“别饿坏了那匹马”贯穿全文,起到了层层推进情节发展的作用。

3.为什么会有这个欺骗故事?

这场欺骗的动机是什么?

三、抓住重点句,感悟人物品质

1.找一找,画一画对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描写的语句。

2.交流:

A残疾青年关心“我”的读书

B“我“的心理活动

C父亲很善良

D碧云善解人意

E“我”喜爱看书,能听从父亲的教导去扯马草挣钱。

四、拓展延伸

1.课文写了一个谎言的故事,你觉得这个谎言前能加上“美丽”或“善意”这两个词吗?

“我”反感这个谎言以及说谎话的青年吗?

为什么?

2.生活中你曾经听到过善意的谎言吗?

3.总结:

生活告诉我们,有时谎言并不是恶意的欺骗,它是关爱他人、体谅他人的一种方式,它的灵魂是“真、善、美”。

这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在生活中学会理解,并让自己也拥有一颗宽厚、仁慈之心。

五、作业

联系课文内容,续写一个片段

别饿坏了那匹马

热心

残疾青年热心、善良爱读书、诚实、有志气

作业

设计

 

课时教案总第课时本单元第课时

学科年级

六年级语文

课题

唯一的听众

主备人

张燕

复备人

上课

时间

教学

目标

1.学会6个生字。

正确读写“神圣、悠悠、庄重、仪式、抱歉、溜走、介意、追问、荒唐、声望、割舍、大吃一惊”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

抄写印象深刻的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重点

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难点

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学情

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大多数学生都能在初读课文后了解大意,教师应相信学生的阅读能力,尊重学生的独特感知,将阅读空间与时间,表达的权利充分放手给学生。

所以本课我重在引导学生通过“读”去感受、去联想、去认知,感受人物的美好品质,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加强。

教具

多媒体课件工具书

教学内容

复备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月光奏鸣曲》:

同学们,刚才你们听的这首小提琴曲美吗?

大家听得多认真、多投入呀!

你们,就是这首曲子的── 

可是,曲子好听琴难拉。

有一位小提琴的爱好者,刚开始,他拉出的小夜曲,被人当作是锯桌腿的声音,他感到十分沮丧和灰心,但是后来,他成功了,这都是得益于他的那位──唯一的听众。

2.齐读课题

质疑:

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最想问什么?

“唯一的听众”是指谁?

“唯一的听众”她做了什么事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要求:

能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读的时候也不要忘记想想这两个问题的答案。

2.交流:

⑴ “唯一的听众”是指谁?

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妇人呢?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交流:

(  )的老妇人

 ⑵ “唯一的听众”她做了什么事情?

三、再读课文,梳理层次

1.自由朗读课文,按起因、经过和结果将文章分为三部分,并概括大意

明确:

起因

(1)父亲和妹妹说“我”在音乐方面是个白痴,使“我”十分沮丧,不敢在家中练琴。

经过:

“我”到林中练琴,遇到一位自称耳聋的老妇人,她猜想“我"拉得很好,并愿意天天做“我”的听众。

结果:

“我”从妹妹那儿知道了老妇人的真实身份,心灵受到震撼。

后来拉小提琴成了“我”无法割舍的爱好,每次演出时总会想起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2.再读文章,说说我在学习拉琴的过程中,心理和行动发生了哪些变化?

(可用书中原词)

心理:

沮丧——充满神圣感——沮丧——抱歉——羞愧、兴奋——洋溢从未有过的感觉。

行动:

不敢再家里练琴——准备溜走——坚持林中练琴——在家练琴——林中演奏

 

唯一的听众

结构层次:

家中练琴遭冷遇——林中练琴遇知音——舞台演琴生感慨

心理:

沮丧——充满神圣感——沮丧——抱歉——羞愧、兴奋——洋溢从未有过的感觉。

行动:

不敢再家里练琴——准备溜走——坚持林中练琴——在家练琴——林中演奏

作业

设计

 

课时教案总第课时本单元第课时

学科年级

六年级语文

课题

用心灵去倾听

主备人

张燕

复备人

上课

时间

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本文中涉及的常用词语如兴高采烈、修理等。

2.进一步领会文章的写作手法,如人物心理、语言描写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苏珊给了小时候的“我”那些帮助

2.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想:

课文的那些内容让自己感动,把感动的语句画下来,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感受苏珊用心灵倾听孩子心声的美好心灵,感受“我”对苏珊母亲般深厚的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体会“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学会在生活中以真心待人。

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用心灵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体会“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

难点

懂得用心灵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体会“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

学情

分析

《用心灵去倾听》是本组最后一篇略读课文,学生对于本组课文的学习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所以教学时,我主要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放手让学生课前借助预习提纲,迁移运用学法,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探究;课堂上引领学生充分地展示、交流学习成果,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使学生真正获得自主学习的成功乐趣,提高独立阅读能力,从而达到自己读书,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目的。

教具

多媒体课件工具书

教学内容

复备

一、导入新课

1.教师:

生活贫困的桑娜和渔夫,有着乐于助人的美好心灵;一位残疾青年善意的谎言背后,只是为了能让“我”安心看书;清晨的树林中,一位倾听“我”拉琴的陌生老人,给了“我”信心。

人间处处有真情啊!

今天,我们要学习另一个关于“倾听”的真情故事。

2.出示课题:

用心灵去倾听

怎样的听是“倾听”?

用心灵怎么去倾听?

请打开课本,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用心感受。

二、初读感知

1.大声朗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读得不畅的地方做个记号,再读一遍。

自己特别有体会的句子可以划下来。

2.指名轮读课文,正音。

3.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动人故事?

苏珊给了小时候的“我”哪些帮助。

4.你画出了哪些句子,能给大家读一读吗?

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三、研读感悟,深化中心

1.学生选读自己最受感动的句段,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苏珊,一个普普通通的接线员,我还没有见过她时,已把她当作──

(1)出示句子:

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

(齐读)

(2)母亲,那是我们最熟悉、最可亲近的人哪!

而我,却把从未谋面的苏珊当成了我的第二个母亲,这是对苏珊多么高的评价啊!

你能说说为什么吗?

让我们从课文中去找答案。

(3)学生交流谈感受。

(4)接线员工作是非常繁忙的,面对我的求助,如果换了其他人,可能会怎样做?

(不予理睬、粗暴打断……)苏珊却不是这样,面对一个从未谋面的小孩,她付出了母亲般的爱心。

(5)再次齐读:

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

3.那么,苏珊是怎么看待“我”和她之间的交往的?

引读:

苏珊对我说,她也要感谢我。

她说她没有孩子,我的电话使她感受到了做母亲的幸福。

4.同学们,苏珊对“我”母亲般的关爱一直到她离开人世之前,细心的孩子,不知你发现了没有?

出示苏珊留言:

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讨论:

苏珊为什么要留言?

你怎么理解她的留言内容?

(怕我伤心、难过;要我乐观对待生活……)

5.请同学们想一想,苏珊在写留言前会想些什么?

小练笔:

就要离开了,苏珊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

设计

用心灵去倾听

快乐而幸福

作业

设计

 

课时教案总第课时本单第课时

学科年级

六年级语文

课题

口语交际

主备人

张燕

复备人

上课

时间

教学

目标

1.了解和认识辩论,能积极尝试,参与辩论,培养一定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培养围绕主题选择、处理资料的能力。

3.通过辩论会认识到做人要讲诚信,但有时候也需要善意的谎言。

4.写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事情,要有真情实感,注意环境描写与对心理活动的刻画。

重点

1.培养围绕主题选择、处理资料的能力。

2.写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事情,要有真情实感,注意环境描写与对心理活动的刻画。

难点

写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事情,要有真情实感,注意环境描写与对心理活动的刻画。

教具

多媒体课件工具书

教学内容

复备

一、观摩录像,初解辩论

1.师:

生活中我们往往对一件事或一个人各持己见,并各有道理,那该怎么辩论呢?

让我们在《大学生电视辩论大赛》的实录中来寻求答案吧。

2、观摩片段后学生谈自己的认识。

二、故事激趣,揭示辩题

1.师:

《别饿坏了那匹马》中的残疾青年因他的谎言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论语》里也有一个有关谎言的故事:

曾子和他的妻子上街之前,小孩哭闹着也要跟着去,他不让小孩去,他妻子就哄着说回来杀猪拿猪肉给孩子吃,因为小孩贪吃,这样就打消了小孩的想法。

回来之后,曾子认为不能欺骗小孩,就要把这只猪杀了给儿子吃。

你们同意曾子的做法吗?

我们这节课就开展一次与此内容相关的辩论会:

讲诚信与善意的谎言。

2.读教材中的提示,确立个人辩论观点。

3.根据观点异同分组。

正方:

人人要讲诚信,不能撒谎

反方:

生活中可以说些善意的谎言。

三、推荐人选,全班辩论。

1.全班推选正反方各三人举行辩论,其他人和教师一起作评委。

2.教师提示小组辩论要求,辩论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用事实说话,事实胜于雄辩

(2)多角度进行分析,以理服人

(3)说话要得体大方、机智敏捷而又不失诙谐幽默。

(4)语言要富于激情或理性。

(5)每方一个主辩,其他为副辩,给出一定的时间让观众支持其中一方发表意见。

3.师生一起点评辩论的情况,评出优胜方,颁发奖品。

四、师生总结,达成共识

1.师:

通过这次辩论,你对讲诚信与善意的谎言有什么新的认识?

2.学生畅谈自己的观点。

3.教师总结:

“狼来了”的谎言让人憎恶,欺诈的谎言让人痛恨,而有些善意的谎言却是美丽的,就如一些美丽的错误一样。

席慕容的《燕子》、电影《真实的谎言》等都值得我们一看。

让我们恪守诚信,以善待人,关键时刻也能说些“善意的谎言”。

 

 

 

作业

设计

 

课时教案总第课时本单第课时

学科年级

六年级语文

课题

口语交际

主备人

张燕

复备人

上课

时间

教学

目标

1.了解和认识辩论,能积极尝试,参与辩论,培养一定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培养围绕主题选择、处理资料的能力。

3.通过辩论会认识到做人要讲诚信,但有时候也需要善意的谎言。

4.写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事情,要有真情实感,注意环境描写与对心理活动的刻画。

重点

1.培养围绕主题选择、处理资料的能力。

2.写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事情,要有真情实感,注意环境描写与对心理活动的刻画。

难点

写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事情,要有真情实感,注意环境描写与对心理活动的刻画。

教具

多媒体课件工具书

教学内容

复备

一、回顾课文,情景导入

1.学生欣赏歌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