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学角度看后奥运经济.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791402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经济学角度看后奥运经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从经济学角度看后奥运经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从经济学角度看后奥运经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从经济学角度看后奥运经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从经济学角度看后奥运经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从经济学角度看后奥运经济.docx

《从经济学角度看后奥运经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经济学角度看后奥运经济.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经济学角度看后奥运经济.docx

从经济学角度看后奥运经济

 从经济学角度看“后奥运经济”

自从2001年7月13日国际奥委会将2008年第29届奥

运会的主办权交给北京以来,国内外经济学界和体育学界就

开始围绕北京奥运会和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以及奥运经济

展开研究,并且涌现出了大量研究成果。

这些研究成果认

为,在北京举办奥运会尽管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比如“后奥

运经济”会通过“虹吸效应”、“低谷效应”等负面效应使北京

的经济发展在奥运会举办之后的一段时期出现快速下滑,并

进一步通过“辐射效应”等扩散效应影响中国经济的稳定发

展,但总体而言,北京奥运会将对北京乃至中国的经济发展、

国际地位和声望、社会进步和文化传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

用。

本文基本上赞同上述观点,但同时也看到,理论界对在

北京举办奥运会的正面效应研究较多,而对负面效应,即对

“后奥运经济”的研究却很少,而且研究的也不够全面和透

彻;从研究方法上看,对奥运经济的研究基本上采用文献资

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等研究方法,很少从经济学的角度,

运用经济学理论去分析奥运经济及其形成原因和影响。

此,本文将从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出发,着重对“后

奥运经济”概念的界定和形成原因及其危害性进行理论分

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降低和消除“后奥运经济”影响的

政策建议。

一、“后奥运经济”的经济学含义

所谓奥运经济是指在奥运会的申办、筹办和举办以及奥

运会结束后的一段时期内,在主办城市或主办国所发生的与

奥运会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经济活动及其经济效应和

经济效果的总称。

例如,即将在我国北京举办的第29届奥

运会从其申办(即1999年9月6日开始申办到2001年7月

13日申办成功),到筹办(从2001年7月14日至2008年9月

14日奥运会开幕之前日),再到举办(2008年9月15日至

2008年10月2日奥运会闭幕),一直到奥运会结束后3~5年

(即从2008年10月3日到2011年或2013年,也有学者认为

应该是奥运会结束后2~3年,但考虑到我国2009年将举行

60周年国庆,可能会延长奥运经济周期,故改为3~5年)这

段时期内(大约12~13年),在我国北京及其周边地区,以及

其他地区围绕奥运会的申办、筹办、举办所发生的各种规划、

设计、筹资、投资、建造、经营、销售、市场开发等经济活动以

及这些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各种经济效应,如“凝聚效应”、

“辐射效应”、“瞬间放大效应”、“挤出效应”、“虹吸效应”、“低

谷效应”等,和通过这些经济效应所形成的经济收益或经济

亏损就构成北京奥运经济。

奥运经济按照时间段可以分为“前奥运经济”、“中奥运

经济”和“后奥运经济”。

“前奥运经济”是指在奥运会的申办

和筹办过程中所发生的奥运经济活动及其经济效应和经济

效果的总称。

“前奥运经济”活动包括国际奥委会和主办城

市奥组委为筹办和举办奥运会而进行的各种规划、设计、筹

资和融资等经济活动,主办城市基础设施和奥运会场馆的修

建、电视转播权和门票的销售,奥运市场的开发与拓展等经

济活动;“前奥运经济”效应是指“前奥运经济”活动所产生的

“凝聚效应”、“辐射效应”、“瞬间放大效应”等正向效应和“挤

出效应”、“虹吸效应”等负面效应;“前奥运经济”效果是指

“前奥运经济”活动通过“前奥运经济”效应所形成的经济收

益或经济亏损。

“中奥运经济”则是指在举办奥运会的过程

中所发生的奥运经济活动及其经济效应和经济效果的总称。

“后奥运经济”是指在奥运会结束后的一段时期内,“前

奥运经济”活动和“中奥运经济”活动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包

括在“后奥运经济”时期所产生的“低谷效应”(负面效应)及

其经济效果的总称。

从奥运经济的理论和实践来看,“前奥

运经济”和“中奥运经济”对奥运会的主办城市和主办国的综

合经济效应是正向的,即“前奥运经济”活动和“中奥运经济”

活动最终有利于主办城市和主办国经济的发展,能为其产生

经济效益;“后奥运经济”效应是负面的,即“后奥运经济”对__

主办城市和主办国的经济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奥运经济的

总体经济效应是“前奥运经济”效应和“中奥运经济”效应以

及“后奥运经济”效应的总和,而且奥运经济的正向效应要远

远大于其负面效应,因此,奥运经济的综合效应是正向的,即

从长远看,奥运会有利于主办城市和主办国经济的发展。

二、“后奥运经济”的危害及其原因分析

“后奥运经济”对主办城市和主办国经济发展的危害主

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后奥运经济”效应使得主办城

市和主办国的经济在奥运会结束后的一段时期由于需求下

降而出现急剧下滑;第二,奥运体育场馆、宾馆、饭店、交通设

施等利用率下降,甚至出现闲置,高额的维护费用使这些基

础设施的经营出现亏损;第三,导致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发

展不平衡,即主办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比较快,其

他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与奥运会相关的产业,如旅游业、

餐饮酒店业、交通通讯业、房地产业等发展比较快,而与奥运

会联系不紧密的产业,如农业、采矿业、冶炼业、机械制造业

等的发展相对缓慢;第四,可能使奥运会主办城市和主办国

出现奥运赤字,甚至负债累累;第五,有可能导致主办城市和

主办国房地产市场出现剧烈波动,即在“前奥运经济”时期和

“中奥运经济”时期,房地产价格急剧上涨,而在“后奥运经

济”时期出现大幅下滑。

奥运会结束之后,主办城市和主办国经济之所以出现上

述窘况,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宏观方面的原因,也有中观方

面的原因,同时还有微观方面的原因。

(一)宏观方面的原因

1.奥运前后供求发生急剧变化。

从宏观方面看,主办城

市获得奥运会主办权后,为筹办和举办历史上最好的一届奥

运会,在国际上塑造主办城市和主办国的良好形象,必然会

在奥运会的筹办期,即“前奥运经济”时期按照国际奥委会的

要求和前几届奥运会的标准兴建和改造大量的体育场馆和

配套的基础设施;为了支持主办城市筹办奥运会,主办国政

府会从主办城市以外的其他地区调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

以支援主办城市;同时其他地区的企业、资金和人才也会以

奥运会为契机和巨大的商机,大量涌入主办城市及其周边地

区,即所谓的“凝聚效应”,从而使主办城市围绕奥运会的筹

办和举办的投资额迅速增加,其他地区的投资额相对下降,

即所谓的“虹吸效应”。

在奥运会的筹办和举办期间,主办城市成为全世界瞩目

的焦点,大批国内外游客涌入主办城市,进行旅游、住宿、餐

饮、购物等消费,导致主办城市的消费巨增,其他地区的消费

相对下降。

投资和消费的急剧增加使得主办城市的总需求

迅速增加,同时由于大量基础设施和体育场馆的兴建、房地

产的开发和旅游胜地的修缮以及大批酒店、宾馆、购物中心

的扩建和入住率的提高,主办城市的总供给也获得提高,因

此,在奥运会筹办和举办期间,主办城市呈现供需两旺或供

不应求的局面,经济出现快速增长或经济过热,房地产价格

迅速上涨,即所谓的“瞬时放大效应”;而在其他地区,投资和

消费的相对下降使得总需求也相对下降,总供给呈现正常增

长,因此,在奥运会筹办和举办期间,其他地区呈现供求两亏

或轻微供过于求的局面,经济增长相对缓慢或出现经济衰

退。

奥运会结束后,主办城市由奥运会引致的投资需求和消

费需求急剧下降,而由大量交通设施、奥运体育场馆、写字

楼、住宅、酒店、宾馆、购物中心为主的总供给短期内不可能

减少或拆除,从而出现供过于求,经济下滑,同时造成大量基

础设施闲置或利用率下降,经营出现严重亏损,即所谓的“低

谷效应”。

由于奥运会筹办和举办期间,主办城市耗资巨大,

尤其是配套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巨大,因此,尽管主办城市

奥组委可以通过电视转播权的销售从国际奥委会获得部分

收益,通过国内外独家赞助商获得不菲的赞助费以及通过出

售奥运会场门票获得较高的收入,但是由于“后奥运经济”的

存在,仍然面临直接经济亏损的巨大风险。

另外,从上述供求分析看,在整个奥运会期间,与奥运会

直接相关的产业,如旅游业、交通运输业、酒店餐饮业、建筑

建材业和房地产业等,呈现供过于求的局面,发展较快;而与

奥运会联系不紧密的产业,如农业、机械制造业、采矿业和冶

炼业,供求不旺,发展相对较慢,从而导致产业发展不平衡。

奥运前后主办城市出现的这些经济、产业供求的变化会

通过各种途径,如“工业链”和“商业链”的“连带效应”、①“示

范效应”②等传播给其他地区,导致其他地区的经济和产业发

生相似变化,进而导致整个主办国国民经济和产业供求发生

类似变化,即所谓的“辐射效应”。

2.筹办奥运会的投融资体制不健全。

在奥运会筹办和

举办期间,由于投资大,周期长,风险大,私人资本不愿意也

难以满足奥运会投资对资金的需求,因此,需要主办城市和

主办国政府通过财政支出,主要是通过政府购买,为其提供

全部或部分资金。

然而,从经济学原理看,政府投资的效率

要低于民间投资,而且在总需求一定的情况下,政府购买或

政府投资会等量地挤出民间投资,即所谓的“挤出效应”,而

政府购买乘数要低于民间投资乘数,因此,政府参与奥运投

资不利于投资效率的提高和经济的增长。

这种以政府投资

为主体的奥运投融资体制使配套基础设施和奥运体育场馆

的规划、设计、修建和经营不可避免地夹杂着政府计划因素,

从而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需求,盲目追求奢华,缺乏长期规

划,在奥运会结束后难以有效地避免或降低奥运体育场馆的

闲置率;同时,这种以政府投资为主体的投融资体制也容易

孳生腐败,产生“寻租”等经济现象,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①所谓“工业链”和“商业链”是指工业企业之间、商业企业之间以及

工商企业之间的产、供、销关系。

“连带效应”就本文而言是指通过

“工业链”或“商业链”,工商企业之间存在这样一种效应:

处于需求

方的企业投资的增加引起其进货量的增加,会导致供给方企业的

销货量的增加,进而增加供给方企业的投资能力和投资需求,“连

带效应”就是指这种连锁反应。

②所谓“示范效应”是指由于工资成本或原材料成本的推动,相关产

品的价格之间出现的一种互动效应,即一种产品价格的上涨会带

动其他相关产品价格的上涨。

__

些都不利于奥运会主办城市和主办国直接经济盈利的实现。

(二)中观方面的原因

中观方面,即产业方面或行业方面。

在大部分发展中国

家,比如在我国,由于全民健身的意识比较薄弱,缺乏体育经

营人才和国际体育品牌,导致体育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在

2008年北京奥运会结束后,势必会出现大量新建或改建的奥

运体育场馆,特别是一些冷门体育项目,如垒球、赛马、拳击

等的体育场馆,被闲置或利用率下降,在必须支付高额维护

费的情况下,这些体育场馆出现经营亏损将在所难免。

外,我国的旅游和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一些名胜古迹的

对外宣传力度不够,旅游景点和设施以及服务有待修缮和提

高,中华民族的许多古老文化还没有得到充分地挖掘和开

发,这些都会使得在第29届奥运会结束之后,来北京旅游的

国内外游客人数将会大量减少,奥运消费需求将急剧下降。

(三)微观方面的原因

微观方面,即企业方面。

在筹办和举办奥运会过程中,

投入最大的就是主办城市配套基础设施和奥运体育场馆的

新建和修建,因此,能否成功举办奥运会关键在于这些投入

能否得到有效回收。

而要想尽快收回这些投资就必须使这

些基础设施和体育场馆在奥运会结束之后能够得到有效地

利用,因此,在这些基础设施和体育场馆规划和修建好以后,

营运就成为关键所在。

在我国,由于缺乏体育经营人才,大

部分体育场馆又是由政府经营或内部承包,从而造成体育场

馆经营水准低,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在奥运会结束后无法保

证这些奥运体育场馆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要,从而得

到有效利用,尽快收回投资。

三、如何有效降低或消除“后奥运经济”的危害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后奥运经济”的存在有一定的必然

性,但并不是说“,后奥运经济”对主办城市和主办国经济的

危害就一定不可避免。

因此,本文基于以上对“后奥运经济”

危害的原因分析,提出以下政策措施。

(一)加强宏观调控,有效调节奥运前后的供求

“后奥运经济”之所以对主办城市和主办国经济造成如

此大的危害,主要是因为在奥运会举办之前出现供不应求,

而在奥运会结束之后,又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从而造成主

办城市和主办国经济出现剧烈波动。

为此主办城市和主办

国应该充分运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宏观经济

政策有效调节奥运前后的总供给和总需求。

例如,在奥运会

筹办和举办期间,适时适度地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

政策,有效压缩总需求;在需求结构方面,可以综合利用财政

政策、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调低主办城市及其周边地区以

及与奥运会直接相关的产业的总需求,而相对调高其他地区

和与奥运会联系不紧密的产业的总需求。

在奥运会结束之

后的一段时期,则采用相反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实现奥运前

后总需求和总供给在总量和结构上的平衡,有效抑制经济波

动和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的不平衡。

(二)改革奥运投融资体制,提高投资效率,避免腐败和

浪费

在奥运会筹办和举办期间,可以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

作”的原则建立多元化的奥运投融资体制,即由国际奥委会

和主办城市的奥组委实施监督,通过招标等方式吸收国际上

知名企业或企业集团进行投资;在经营运作模式上可采用

PPP或BOT等运作方式;为了有效分散风险,还可以采用发

行奥运债券、资产证券化、建立风险投资基金和奥运基金等

融资方式充分实现多元化投资;此外,还可以利用保险这种

财务型风险转移机制,与国际上知名的保险公司合作,尝试

开发能够将“后奥运经济”风险转嫁出去的保险产品。

这种

多元化的奥运投融资体制可以有效地减轻财政负担,分散和

转嫁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效率;同时还可以减少或消除“寻

租”等经济现象,有效避免腐败和浪费;此外,这种多元化的

投融资体制还可以有效地防止政府支出或政府购买对民间

投资的“挤出效应”,促进经济增长。

(三)促进体育、旅游和文化产业大发展,增加后奥运消

费需求

主办国和主办城市应充分利用举办奥运会这一契机,积

极倡导全民健身运动,提高全民健身意识,制定和完善国内

与体育产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大力引进和培育高素质的

体育经营人才,改变和提高国内体育经营企业的经营机制和

经营水平,树立国际知名体育品牌,加快国内体育产业化的

进程;在旅游和文化产业方面,应积极倡导人文旅游新概念,

把国内的古老文化和奥运旅游结合起来,充分挖掘主办城市

和主办国的旅游资源,促进主办城市和主办国旅游和文化产

业大发展。

此外,为了大力发展体育、旅游和文化产业,还应

该在税收政策上给予这些产业以实际的税收优惠和减免,只

有这样才能促进这些产业快速发展,从而有效增加“后奥运

经济”时期国民的体育消费需求和国内外游客的旅游消费需

求,努力保持主办城市和主办国奥运前后消费需求的稳定增

长。

(四)进行合理的奥运规划与设计,倡导“节俭办奥运”

为了举办历史上最好的一届奥运会,国际奥委会和主办

城市奥组委必须在奥运会筹备前期就做好奥运规划与设计。

在做规划与设计之前,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办奥运理念,即

“最成功的奥运会不一定是最昂贵或最奢侈的奥运会”。

成功的奥运会应该是在奥运竞技赛场上最能体现“更快、更

高、更强”的奥运精神和充分实现“公开、公平、公正”的一届

奥运会,而不是投入最多、体育场馆最奢华、基础设施最先进

的一届奥运会。

因此,主办城市在进行奥运规划和设计时,

应坚持以下原则:

在满足举办奥运会的标准和要求之下,应

尽量减少奥运筹备期和举办期的投入,即“节俭办奥运”。

(五)尝试多城市共同举办奥运会,有效分散和化解“后

奥运经济”风险

“后奥运经济”风险主要源于奥运投资和消费过度集中

于主办城市。

由一家城市举办奥运会存在以下弊端:

第一,

风险过于集中,奥运会结束后,奥运投资和消费急剧下降所

导致的供求失衡和体育场馆、基础设施的闲置与亏损使主办

城市难以承受;第二,风险难以化解,要想化

解“后奥运经济”风险,就必须在奥运会结束之

后注入新的投资或消费以弥补奥运投资和消费的不足,然而

一家主办城市的新投资和新消费毕竟有限,难以满足要求。

因此,实行多城市共同举办奥运会,可以有效地分散和化解

“后奥运经济”风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