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三政治学业水平复习考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82047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43.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高三政治学业水平复习考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上海高三政治学业水平复习考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上海高三政治学业水平复习考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上海高三政治学业水平复习考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上海高三政治学业水平复习考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高三政治学业水平复习考纲.docx

《上海高三政治学业水平复习考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高三政治学业水平复习考纲.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高三政治学业水平复习考纲.docx

上海高三政治学业水平复习考纲

上海高三政治学业水平复习考纲

会考要求

高一部分

前言《我们的经济生活》

1、识记经济活动的四个环节及其地位(P3-4)

生产:

经济活动的基础

交换:

经济活动的流通过程

分配:

经济活动的中间环节

消费:

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

2、理解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P5)

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而决不能偏离这个中心。

3、运用科学发展观的相关知识设计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方案(P9-10)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

把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全面: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协调:

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

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展。

第一要义:

发展核心:

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

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

统筹兼顾

第一课《发展经济与改善生活》

第一节“社会财富增长之源”

1、理解社会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P21)

2、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社会经济现象(P23)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互相联系,密不可分。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能够调动人们经济活动积极性的生产关系,就会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起促进作用;反之,就会束缚和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

3、理解构成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及其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P24-28)

实体性要素:

劳动、土地、资本

①劳动者的劳动(最基本、最活跃的要素)

②以土地为代表的自然资源(不可或缺的自然要素、具有不可再生性特征)

③资本(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资本通常有货币形态、实物形态和商品形态)

联结性要素:

经营管理

④经营管理(对其他要素起组织、联结、整合作用)

渗透性要素:

科学技术

⑤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

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巨大的推动作用的表现

①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信息化,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②节约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使有限的自然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利用,并使产品的质量更高,性能更优。

③促进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平衡、协调,实现清洁生产,使经济增长可持续地进行。

科技进步在社会财富增长中的决定性作用日益突出,充分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第二节“社会经济发展的道路”

4、运用新型工业化道路主要特征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社会经济现象(P30)

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

资源消耗低和环境污染少

人力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5、运用GDP统计指标含义、意义和缺陷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社会经济现象(P33-35)

含义:

GDP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最终产品与劳务的价值总和。

意义:

GDP总量反映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

人均GDP反映一国或地区人们的富裕程度

国民经济各部门创造的价值在GDP中所占比例的变化,能反映社会经济结构变动情况和发展趋势

GDP存在的缺陷:

①无法统计人们必要闲暇生活中享受到愉悦和放松这其中的价值

②无法统计日常生活中家政劳动

③有损健康或福利的活动或行为统计其中

第三节“发展生产改善生活”

6、识记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P36)

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生活,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7、理解发展生产(经济增长)和改善生活(满足人民需要)的关系(P38)

发展生产与改善生活是密切联系着的。

发展生产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前提。

改善人民生活是发展生产的根本目的。

 

第二课《适度消费与合理消费》

第一节“倡导适度消费”

1、根据特定情景,运用个人可支配收入公式进行运算(P42-43)

个人总收入-(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障金)=个人可支配收入

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储蓄

2、运用生产与消费辩证关系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社会经济现象(P53)

两者密切联系。

生产决定消费,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发展的水平决定的。

消费对生产又有反作用,扩大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有拉动作用。

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适度消费,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反之,阻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第二节“学会合理消费”

3、识记消费结构的分类(P50-52)

按照4个不同的划分角度:

生存消费、享受消费和发展消费

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

耐用消费品消费、非耐用消费品消费和服务消费

自给性消费和商品性消费

4、理解恩格尔系数的意义(P52)

用它反映一个国家或家庭的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的高低。

恩格尔系数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而降低

5、根据特定情景,运用恩格尔系数的计算公式进行运算(P52)

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

恩格尔系数=————————————

家庭消费总支出

6、运用消费结构变化和进步表现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社会经济现象(P53)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消费水平逐步提高,消费结构不断从低层次的消费结构向高层次的消费结构转化。

具体表现为:

⑴生存消费的比重逐渐缩小,享受消费和发展消费的比重相应增大

⑵物质消费的比重逐步缩小,精神消费的比重相应增大

⑶非耐用消费品消费的比重逐步缩小,耐用消费品和服务消费的比重相应增大

⑷自给性消费的比重逐步缩小,商品性消费的比重相应增大

⑸食物消费在全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逐步缩小,即恩格尔系数的降低

第三节“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7、理解消费者的权利(P62-64)

安全权、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受尊重权、获得赔偿权

其他:

提出意见、举报;获得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方面知识;依法成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

8、运用消费者维权主要途径的相关知识设计消费者维权的方案(P66-67)

我国法律规定的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途径

(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优点:

及时、方便、经济、有利于维持当事人之间友好关系

缺点:

无法律效力

(该方法也是消费者通常最先采用的,国家法律鼓励使用的)

(2)请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调解

性质:

依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

任务:

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

解决争议的办法:

调解

优点:

耗费时间和精力较少、免费

(不是解决消费者争议的必经程序)

(3)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申诉

调解制度,不具强制执行的效力

经营者的经营行为涉嫌违反法律、法规的,消费者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申诉比较有利

行政管理部门可行使的权力:

行政处罚权

(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优点:

具法律效力,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裁决一经作出,当事人不能就此再向其他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优点:

最具权威的方式,

缺点:

时间、费用、精力等方面负担重

(作为解决争议的最终途径)

第三课《产业发展与劳动就业》

第一节“产业结构和现代产业发展”

1、理解社会生产的三大产业及其重要作用(P73-78)

按照人类生产活动的历史顺序和各行各业的性质,可将它们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农业:

基础地位,起着基础作用

表现:

①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

②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农业。

工业:

主导的作用

①为国民经济其他各部门提供必不可少的物质技术装备、能源动力、大量的原材料

②为人们提供基本的生活消费品

③是国家积累的重要来源,也是加强国防的重要条件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带动整个经济发展的作用,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国力和现代化的水平。

第三产业: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意义

①可以有效地推进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②可以扩大就业领域和就业人数,保证社会安定

③可以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可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

在当代世界,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第二节“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就业”

2、理解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P81)

①巩固和加强第一产业,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②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提高工业现代化水平。

③积极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

总之,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巩固第一产业,做打第三产业,提高第二产业,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这是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

3、运用正确对待择业问题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社会经济现象(P86-87)

从客观现实和主观条件出发

①既要考虑个人职业志向,又要考虑社会的需要。

②既要考虑经济待遇,更要有精神的追求。

③既要了解职业岗位要求,又要考虑自身主观条件。

4、运用新型劳动者和创业者必备的基本素质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社会经济现象(P88)

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创新能力素质

第三节“劳动者权益的法律保障”

5、运用解决劳动争议主要方式的相关知识针对具体情境设计劳动者维权方案(P95-96)

协商、调解、仲裁、诉讼

协商的基础及地位

基础:

自愿、平等

地位:

协商是劳动争议处理的一种选择程序,不是必经程序。

调解的机构、方式、效力及其地位

机构:

本单位的调解委员会

方式:

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明确责任,用民主协商的方法解决争议

效力:

不具有法律效力

地位:

是法定程序,但不是必经程序

仲裁的机构、方式及其地位

机构: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方式:

公断与裁决,一裁终裁

地位:

处理劳动争议最重要的环节,是法定的必经程序

解决劳动争议的最终程序及其使用的情况、要求

诉讼

使用的情况:

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裁决

使用的要求:

在规定的期限内

第四课《国家财政与依法纳税》

第一节“财政及其重要作用”

1、理解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辩证关系(P100)

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财政收入的规模决定财政支出的规模,有收才有支,多收才能多支,少收只能少支。

另一方面,财政支出是财政收入的目的,财政的合理支出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又能为增加财政收入创造条件。

2、理解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辩证关系(P100)

在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关系上,经济发展是源,财政收入是流;经济发展是根,财政收入是叶。

源远才能流长,根深才能叶茂。

只有发展经济、厉行节约,才能广辟财源,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另一方面,国家通过财政收入集中必要的财力,再通过合理的财政支出,也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

3、运用财政作用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社会经济现象(P101-103)

国家的财政收入,在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⑴财政有力地促进经济的发展。

⑵促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

⑶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⑷为巩固国防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

为了使财政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关键是大力增加财政收入。

而要增加财政收入,最根本的是发展经济,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

第二节“税收的特征和意义”

4、识记税收的含义和基本特征(P104-105)

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重要途径,是国家按照法律规定,向经济单位和个人无偿征收财物的一种形式。

基本特征:

⑴强制性⑵无偿性⑶相对固定性

5、理解我国税收的本质(P107)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第五课《金融服务与投资理财》

第一节“货币流通和借贷活动”

1、识记我国实行纸币本位制,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P4)

2、运用单利和复利的利率公式进行计算(不包括付息国债利率计算)(P6)

单利:

单利=本金×利率×年数

复利:

本利和=本金×(1+利率)年数

第二节“银行及银行服务”

3、运用中央银行性质、地位、职责和主要任务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社会经济现象(P8-9)

性质:

代表国家进行金融调控的特殊金融机构,受国务院领导的国家行政机关

地位:

在整个金融机构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是整个金融活动的总枢纽

我国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与其它金融机构的区别(职责):

①政府的银行:

制定货币政策、实施金融调控,经理国库,经营国家外汇和黄金储备,对外代表政府从事国际金融活动。

②发行的银行:

代表国家统一发行人民币

③银行的银行:

服务对象仅仅是其他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的主要任务:

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进行金融宏观调控

4、理解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P11-12)

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中间业务(最重要:

转账结算)

第三节“投资理财”

5、理解企业和家庭投资理财的首要目标(P15)

企业:

防范因天灾人祸而可能造成的损害,实现资产的安全。

家庭:

使自己的一生衣食无忧,获得基本的保障。

6、运用保险及其职能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社会经济现象(P16-17)

基本职能:

分散风险、补偿损失

两个基本职能之间的关系:

分散风险是补偿损失的基础,补偿损失是分散风险的体现。

派生职能:

资金融通、对防灾防损进行社会管理

目的:

获得财务上的保障

7、识记债券和股票的含义(P19)

债券是一种表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

股票是股份公司发行的公司财产所有权证书。

第六课《经济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

第一节“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识记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P26)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识记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P30)

3、运用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含义及其重大意义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社会经济现象(P29、30)

含义:

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质的优势)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以少控多;重要行业、关键领域)

意义:

公有制是国家引导、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

4、理解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地位和作用(P31-34)

地位:

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个体、私营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①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②扩大了社会就业,近期更发展为新增就业岗位的主渠道

③已成为支撑地方经济的主体

④推进了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促进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完善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发展外资经济的意义:

扩大我国的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①有利于我国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借鉴国外的科学管理经验,提高我国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②有利于弥补我国建设资金的不足,扩大我国的生产建设规模;

③有利于加强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扩大产品出口,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和外汇收入;

④有利于给劳动者提供就业机会,并培养出一批业务今年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5、运用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必要性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社会经济现象(P35-36)

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

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①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相对落后性和不平衡性,决定了公有制经济只能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形式,而不能成为唯一的形式。

③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第二节“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

6、识记我国现阶段的个人消费品分配制度(P37)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7、理解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P37-38)

由社会主义社会的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

①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决定了必须实行按劳分配

②现阶段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了必须实行按劳分配

③社会主义社会人们劳动差别的存在,决定了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8、理解效率和公平辩证关系(P41)

公平和效率作为矛盾的双方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

效率是实现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这是追求效率的社会条件,必须把公平与效率有机结合起来。

第三节“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保障制度”

9、识记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和内容(P45)

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以社会保障基金为依托,为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提供保障的一种制度。

内容:

社会保险(核心)、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互助

第七课《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

第二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理解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方式(P58、61)

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

2、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法律保障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社会经济现象(P62-63)

用法律规范市场主体行为

用法律规范市场秩序

用法律规范政府的宏观调控

用法律规范社会保障制度

建立和健全各类法律服务中介机构

3、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道德建设的相关知识评价社会经济现象(P63-64)

树立自我负责的道德意识

笃守诚实守信的道德规范

培养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

第三节“国家的宏观调控”

4、识记宏观调控的含义(P65)

宏观调控是国家运用计划、法规、政策等手段,对经济运行状态和经济关系进行干预和调整,把微观经济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宏观发展的轨道,及时纠正经济运行中偏离宏观目标的倾向,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5、运用国家实行宏观调控必要性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社会经济现象(P65-66)

有助于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

有助于解决特殊领域内的资源配置问题

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的目标

在保护公平竞争和限制垄断方面,在促进新兴产业成长和优化社会产业结构等方面,国家宏观调控也都有起特殊作用。

6、运用宏观调控主要目标和手段的相关知识设计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方案(P66-69)

主要目标:

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手段:

计划(规划)手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2012年宏观调控政策:

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

第八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第一节“经济全球化趋势及其影响”

1、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标志和特征(P72-73)

含义:

生产要素流动的全球化、市场规则的全球化、金融运作的全球化、科技开发利用的全球化,构成了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内涵。

标志:

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跨国公司为主要载体,以全球化体系的形成为标志。

特征:

①国际间的商品流、资本流、技术流在数量上以空前的速度增长

②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增强,全球经济合作走向新的起点

③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第二节“我国融入世界经济的战略选择”

2、理解世界贸易组织的目标、原则(P78-79)

目标:

各成员国(地区)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削减关税,消除国际贸易中的其他贸易障碍和歧视待遇,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生产和交换,促进各成员国(地区)的经济发展。

原则:

最惠国待遇原则——又称非歧视原则,各成员国(地区)间平等地进行贸易的重要保证,也是避免贸易歧视、贸易摩擦的重要基础。

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原则的补充和延伸

透明度原则——经济政策、法令及条例都必须公布,是实现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的保证。

公平竞争原则——反倾销和反补贴

第三节“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3、理解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形式(P87-89)

对外贸易(进出口)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4、运用我国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必要性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社会经济现象(P90)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必然要求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必然要求

5、运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关系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社会经济现象(P94)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实行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

自力更生地发展本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

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实行对外开放,又有利于增强本国自力更生地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实力。

6、运用公民对待对外开放的正确态度的相关知识评价社会经济现象(P95)

我们要学会正确认识和对待开放条件

高二部分

前言《我们的政治生活》

8、识记政治的含义和核心(P2、5)

政治,指的是特定的阶级或社会集团为了实现自己的根本利益,围绕国家政权所进行的全部活动。

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政权。

9、运用政治与经济辩证关系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社会政治现象(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P4)

政治与经济密切联系。

政治植根于经济,又反过来为经济服务。

经济决定政治。

政治对经济又具有巨大的反作用,指导、影响或制约经济的发展。

(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

10、理解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P7)

①思想政治素质对于人的其他各种素质具有主导作用

②思想政治素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首要条件

③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是应对国际严峻挑战的紧迫需要

11、理解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P11)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最根本的,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一课《人民政权人民当家》

第一节“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

1、识记国家性质含义以及判断国家性质的根本标志(P17)

国家性质,即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所处的地位,即哪个(哪些)阶级是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哪个(哪些)阶级是被排斥在政权之外的被统治阶级。

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实行为哪个阶级服务的政策,是判断国家性质的根本标志。

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着国家的性质。

 

2、识记国家政权含义和行使国家权力的机(P16)

国家政权,通常指国家权力。

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国家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

3、理解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含义和本质(P17-19、P21)

我国国家性质:

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的国家政权。

首要标志:

工人阶级的领导

阶级基础:

工农联盟

社会基础:

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社会主义的劳动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极为广泛)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

人民当家作主

4、理解人民民主专政是人民民主与对敌专政的结合(P22)

人民民主专政是人民享有民主和对敌对分子实行专政的有机结合。

人民民主是主要方面,同时,也需要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是人民民主和对敌专政的统一。

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是对敌对分子实行专政的前提和基础。

只有充分发扬人民民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才能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对敌对分子实行有效的专政;同时,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依法打击破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才能保障人民民主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第二节“维护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5、理解国家性质与国家职能的关系(P23)

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