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邓小平的资本主义观.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77971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邓小平的资本主义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试论邓小平的资本主义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试论邓小平的资本主义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试论邓小平的资本主义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试论邓小平的资本主义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试论邓小平的资本主义观.docx

《试论邓小平的资本主义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邓小平的资本主义观.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试论邓小平的资本主义观.docx

试论邓小平的资本主义观

试论邓小平的资本主义观

摘要:

如何认识和对待资本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

邓小平总结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教训,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成功地破解了这一难题,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观。

在辩证否定资本主义的前提下,邓小平对资本主义在当代的发展、变化给予了合理评价和准确定位,将对资本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探讨邓小平资本主义观的形成原因和特点,对当今中国的发展具有重在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邓小平;资本主义观;辩证否定

长期以来,什么是社会主义,我们没有搞清楚,究其原因是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没有把握好,对资本主义认识不到位。

要“弄清什么是资本主义”必须回归到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那里,即研究资本主义,认识资本主义。

邓小平就是循着这个轨迹来认识资本主义,反思社会主义建设。

一直以来,我们对这个问题不够关注,甚至认为邓小平理论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与资本主义关系不大。

邓小平对资本主义的认识是我国形成对外开放政策的理论渊源,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极大的指导作用。

邓小平资本主义观为我们观察资本主义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思维方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一、资本主义及资本主义观

资本主义是当今人们谈论最多的词语,同时也是人们最容易误解的一个词语。

谈起资本主义,人们首先到的不是资本主义是什么,而是想到诸如政治制度、经济制度、资本主义文化意识形态甚至三权分立、天赋人权、自由市场经济等与资本主义有关的东西。

似乎加上资本主义这个标签的东西就是资本主义。

其实资本主义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具体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构成了资本主义的基础,但是绝不能以偏概全,将其中某个方面当做资本主义实质去理解。

资本主义从不同的角度看就有不同的解释。

政治、经济、文化成为反映资本主义全貌的主要维度,是建构资本主义的骨架。

资本主义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单从这三个方面还是不足以完整认识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时刻在变化中,要认识变化了发展着的资本主义方方面面,才能看到资本主义全貌。

对资本主义的一系列认识和思考是马克思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观。

资本主义观就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系列系统认识和理论观点。

资本主义观是观察和批判资本主义的理论武器,是社会主义运动的理论结晶,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有益探索。

二、邓小平资本主义观的主要内容

当前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处理好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正如张世鹏所说:

“搞不懂当代资本主义,也就说不清今天什么是社会主义。

”[1]128当今世界各个国家联系越来越紧密,离开其他国家,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难以单独存在。

认识资本主义要认识到资本主义发展过程和资本主义在当代的新变化,还要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

邓小平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观察和思考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的理论观点,而构成了邓小平的资本主义观。

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从不承认有永恒的东西存在。

资本主义作为一种历史形态虽然曾以取代封建主义的进步姿态出现在历史舞台上,可它迟早有被社会主义取代的一天。

邓小平继承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基本观点,认为社会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就像“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2]382一样,是必然的趋势,是“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

”[2]383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推动资本主义由适应向不适应转变,当矛盾无法克服时必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

邓小平高屋建瓴地对构成资本主义骨架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意识形态等基本制度给予了根本的否定,同时对资本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可取做法进行合理的评价与定位。

私有制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在私有制制度下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直接体现着生产资料所有者的私人意志。

当代资本主义为摆脱经济危机、经济滞胀加强了国家对资本主义的控制。

出现与私人资本对应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但无论怎样调整,私有制始终是基础,其目的也始终是为着私人资本主义服务的。

尽管广大的工人待遇相应地提高了,可无论怎么样也赶不上资本家提高的幅度,相反,资本家越来越富,贫富差距更大了。

邓小平就看到了“他们(资本主义国家)那里贫富悬殊很大,大多数财富是在资本家手里。

”[3]259资本主义私有制生产为着个人,容易产生腐败、堕落、贪婪等现象。

邓小平认为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无论如何也不能摆脱百万富翁的超级利润、不能摆脱剥削和掠夺,不能避免各种极端严重的犯罪、堕落、绝望。

”[3]267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集中表现在以政治平等为口号的自由与民主。

三权分立是资本主义政体形式,多党制、三权分立、民主是资本主义政治的三大内容。

邓小平认为资本主义政治是服务于资本家的政治,其多党制是资本主义竞争的产物,根本不代表人民利益。

邓小平指出:

“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有什么好处?

那种多党制度是资产阶级互相倾轧的竞争状态所决定的,但谁也不代表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

”[3]267民主从来就没有抽象的超阶级的民主。

对于资本主义的民主,邓小平看得特别透彻。

阶级属性上,资本主义民主是资本家独享的民主。

内容上,邓小平认为“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选。

”[2]220在运作上,资本主义的三权分立效率低下相互扯皮。

针对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对我国人权的攻击,邓小平一针见血地指出:

“美国把它的制度吹得那么好,可是总统竞选时一个说法,上任一个说法,中期选举一个说法,临近下一届大选时又一个说法。

美国还说我们的政策不稳定,同美国比起来我们稳定得多。

”[2]31资本主义政治家只关心选民选票,哪管政策连贯性和稳定性。

文化意识形态是政治、经济的反映,在一个社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当今社会文化的功能更突出[4]。

资本主义在输出产品的同时也更加有意识输出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即马克思论述的“精神的生产。

”文化包含理想、道德价值观和社会思想等。

资本主义文化最根本的特征是个人主义的价值观,由此演绎出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的文化价值观,提倡追求个人成就和财富,同时也丧失了社会共同理想,个人各行其是。

邓小平地指出:

“在资本主义国家,人们没有也不可能有共同理想,许多人就没有理想。

”[3]267

资本主义与社会关系问题是长期以来一直争论不休的话题,曾经一度认为资本主义已经到了垂死腐朽的地步,社会主义革命即将到来,反映在国内则是毛泽东认为第三次世界大战就要来临,社会主义革命就要实现的观点。

事实上正如邓小平所说:

“自然科学比外国落后了,现在而且社会科学的研究工作比外国落后了。

”[3]181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都建立在不发达的基础上,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必须利用社会主义的力量吸收资本主义有利因素补社会主义的课。

当前“一球两制”的形势下,社会主义国家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须在全球化中与资本主义合作,吸收资本主义有利因素来发展社会主义。

邓小平认识到我们的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

必须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先进的科技管理来发展生产力。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合作的同时加强了对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影响,输出资本主义价值观,对社会主义进行和平演变。

资本主义过去欲图用武力征服社会主义欲置之死地而后快之,现在却采用更为隐蔽的和平演变手段准备打一场无硝烟的战争。

社会主义一方面要稳住阵脚坚定不移地进行改革开放,另一方面要注意警惕资本主义消极落后的东西。

建设社会主义一定要认清什么是资本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

针对人们对管理方法、市场经济、科学技术等的姓“资”姓“社”的疑惑,邓小平指出:

“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关键是为什么制度服务,美国和日本都有计划。

”[2]126

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制度由于制度的优越,定将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超越资本主义,并取代资本资本主义。

三、邓小平资本主义观的成因及特点分析

邓小平资本主义观是一个完整而系统的理论,既对资本主义历史命运进行根本否定,又认识到社会主义既要学习资本主义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要注意资本主义的负面影响,防止资本主义和平演变。

邓小平资本主义观是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渊源和重要组成部分。

对资本主义的认识之所以取得如此丰硕成果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有其理论的、实践的原因。

1.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

从理论上来说,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邓小平形成资本主义观的理论基础。

邓小平坚持资本主义在当代吸收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调整了生产关系,资本主义有继续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敏锐地观察到资本主义因其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而最终走向灭亡。

与马克思的“两个必然”同出一辙。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认识论工具也是邓小平观察和思考资本主义的工具。

邓小平对资本主义的辩证否定正是辩证法认识论的集中体现。

2.丰富的实践经验及对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理论源于实践并经受实践的检验。

邓小平对资本主义的认识的形成也有丰富的实践素材,并经过实践检验而愈显正确。

究其实践来说,邓小平的个人亲身实践经历与我们党和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邓小平资本主义观。

首先,邓小平早年留法勤工俭学和后来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多次出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邓小平思考资本主义起到了感同身受的作用。

青年邓小平旅法留苏,目睹了资本主义经济萧条,工人开工不足,物价上涨,人民生活日感艰巨,资本家却熟视无睹。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多次出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看到了在战争创伤恢复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呈现一片繁荣的景象。

六十年后再次踏上资本主义土地,景象大变。

前后的变化震撼了邓小平促成其思考资本主义[5]79。

其次,我们党和国家在革命、建设中对待资本主义的经验和教训为邓小平提供了历史借鉴材料。

邓小平不止一次地提到,我国自1957年以后,在思想和政策上越来越左,终于导致文革的发生。

左的政策反映到对资本主义的认识上只强调斗争不讲合作,片面强调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一度出现了“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抓走资本主义当权派的错误口号和做法。

再次,邓小平资本主义观是在判断世界形势及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的现实基础上形成的。

当今世界局势有所缓和,战争的威胁减少。

发展经济成了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声,时代的主题已转向和平与发展。

资本主义各国都重视科技和教育,缓和阶级矛盾,资本主义世界趋于稳定。

资本主义的变化成了他思考资本主义变化发展的原因和未来历史走向。

最后,我国改革开放的新鲜实践是邓小平资本主义观进一步形成的实践基础和检验场所。

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人,邓小平看准了当今世代的特征,顺应了时代潮流,将我国推上了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的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进行改革开放,引进外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这是前人没有走过的路。

我国在改革开放中遇到诸如人们对改革开放的做法的诘难、资产阶级自由化运动、和平演变等不少困难。

在困难与挫折面前,邓小平进一步思考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吸收资本主义文明成果,要持之以恒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运动,将资本主义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邓小平资本主义观着眼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变化,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体现了辩证法的认识论,具有客观性、全面性、动态性、现实性和深刻性。

邓小平资本主义观既渗透着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又着眼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历史经验与现实状况的统一。

邓小平深刻总结我国和其他国家建设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教训,认识到不改革不行,不开放不行。

首先,邓小平总结我国自1957年以后就一直存在“左”的倾向,对资本主义认识偏激,适应性估计不定。

其次,对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历程的经验总结,认为关起门来搞建设不行,必须对外开放。

邓小平指出:

“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

”[2]389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总结形成了完整的资本主义观。

邓小平对资本主义的每一点认识无不渗透着强烈的历史责任感,贯穿着以史为鉴的精神。

观察事物和现象,邓小平从来不迷信书本知识和权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邓小平思考资本主义在当今发生了变化,在他的视野中资本主义已非当年萧条的景象。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对资本主义的认识也不断深化,体现了动态发展性。

邓小平认识到资本主义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寻求借鉴,具有强烈的现实目的意义,又放眼未来,体现现实目的性和前瞻性的有机统一。

对于资本主义的认识,邓小平论述不多,但观点明显,目的明确。

认识资本主义就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服务。

合理定位资本主义,证明社会主义必须开放,参与全球化,吸收资本主义创造的一切有利成果。

批判资本主义,否定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在吸收资本主义创造的文明成果时应有选择性地吸收,防止资本主义和平演变,要以“三个有利于”作为检验标准。

邓小平看到了当代资本主义领先于社会主义处于相对稳定的现实。

认为:

“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在开始一段很长时间内生产力水平不如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不可能完全消除贫困。

”[2]317然而,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因其无法克服的困难必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

邓小平对资本主义当代实际情况和新变化的认识过程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认识论,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对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马克思、列宁都提出社会主义要吸引资本主义创造的文明成果,而邓小平不但把这一理论变为现实,还提出了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新策略,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交往的原则。

邓小平更是充分认识到资本主义在当今社会的适应性。

总之,邓小平资本主义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理论观点,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一些基本论断,又结合新的时代背景分析了资本主义在当代世界的新变化。

对于资本主义,邓小平始终持辩证否定的态度,充分肯定资本主义在历史进程中的贡献和当今社会发展的一面。

同时,也敏锐地看到了资本主义无法回避的历史命运。

参考文献:

[1]张世鹏.全球化时代的资本主义[M].北京:

中央编译局,1998.

[2]邓小平文选:

第3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3.

[3]邓小平文选:

第2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4.

[4]邓云辉.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误区与防治[J].大理学院学报,2011,10(5).

[5]刘道慧.邓小平的旅法留苏岁月[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化宗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