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河北省衡水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a卷word版有答案已审阅.docx
《学年河北省衡水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a卷word版有答案已审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河北省衡水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a卷word版有答案已审阅.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河北省衡水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a卷word版有答案已审阅
试卷类型:
A卷
河北冀州中学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年级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题分数150分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法国作家雨果曾说:
“建筑是石头的史书。
”然而此话只适用于欧洲,对于中国并不贴切。
中国传统建筑以土、木为主要材料,很少使用石材,由于木材在耐久性方面远逊于石材,以至于中西两大文明的建筑给后人留下了全然不同的印象。
19世纪以来,不少西方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建筑只不过存在于书面文献上,甚至干脆说中国古建筑的实物等于零。
这种片面的看法曾得到很多本土学者的呼应,并汇成一股妄自菲薄的浊流。
时至今日,中国石结构建筑的低调表现,仍令很多学者感到困惑:
为什么直到明清,在技术条件完备,同时也不无需求的情况下,石材在中国始终未能登堂入室?
古建筑专家梁思成曾经给出一个推论:
“中国结构既以木材为主,宫室之寿命固乃限于木质结构之未能耐久,但更深究其故,实缘于不着意于原物长存之观念。
”然而为什么中国人“不着意于原物长存”,依然是个问题。
我们首先要注意的是,中国古代并不缺乏石材,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到处都蕴藏着适合建筑的优良石材。
其次,古人的石材加工技术并不落后,先进的玉石文化,以及秦始皇陵西北大规模的石材加工场遗址就是明证。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在中国古代,适用的木材并非随处都容易取得。
秦朝修建阿房宫,许多木材就是从千里之外的四川运到陕西的。
在古代的交通条件下,建筑材料的长途运输是很不经济的;只有当使用木材的意义超越物质层面,进而成为一种执着的文化选择乃至建筑观念中的要素时,人们才会如此不惜人力物力地寻找木材来盖房子。
这种选择与华夏民族古老的价值观息息相关。
与西方不同,中国自古以来宗教观念淡薄,从未出现过神权凌驾一切的时代,因此我们的祖先有关建筑的基本思考,是从“人本”出发的。
建筑既然服务于人,其理性和适度的使用就十分重要。
从材料性质上看,木材显然比石材更便于加工,用木材建造房屋效率更高,耗材更少。
《礼记•檀弓上》说:
“昔者夫子居于宋,见桓司马自为石椁,三年而不成。
夫子曰:
‘若是其靡也!
死不如速朽之愈也。
’”可见对于务实的中国人来说,费力气建造石头建筑是奢侈的表现,是无法被崇尚节俭的主流价值观所接受的。
中国传统哲学从未认真看待过“永恒”这一命题,儒、释、道三家学说大体上都认为“万物无常”。
人是建筑服务的主要对象,人一直处在不断的繁衍和传播之中,不同时代的人对于建筑物也会有不同的需求,因此建筑应该新陈代谢,没有必要永久保存,经久不变。
而陵墓建筑在功能上则有耐久的要求,在意象上更与永恒相关,因此这里便成了石材发挥作用的主要场所。
此外在耐久性要求较高的建筑部件,如铺地石、台基、柱础中也曾大量使用石材。
木是土的产物,土木具有易取、可塑、可循环等优点,由此可知中国传统建筑在材料选择上的理性。
(摘编自方拥《中国传统建筑十五讲》)
1.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认为,保留至今的古代建筑物就好像是由石头堆积出来的历史书。
不过这一看法只适用于欧洲,不适用于中国古建筑。
B.木材的耐久性远逊于石材,因而以土和木为主要材料的中国古建筑留存至今的并不多,以致某些西方学者以为现在根本没有这种建筑的实物。
C.中国古代的建筑为什么总以土木为主?
古建筑专家梁思成的意见是:
这是因为古代中国人并没有留心建筑物的长期保存问题。
D.中国古代的石建筑并不像欧洲那样发达,一直到明清时代,在技术条件完备且有需求的情况下,石建筑在中国依然很少出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秦王朝修建阿房宫时,不惜耗费巨大,许多木材从千里之外的四川运到陕西,而所用的石材则取自秦始皇陵西北大规模的加工场。
B.古代中国既有石料的来源,也有石材加工的技术,但石材却并不常用在人所居住的房屋上,而常用于死者的陵墓,或耐久性要求较高的建筑部件上。
C.据《礼记•檀弓上》记载,桓司马为自己做一个石制的棺材,加工了三年仍未完成。
桓司马的这种行为遭到了孔子的批评。
D.中国古代的建筑一般不去考虑过于长远的未来,只是为了能更好地满足当时人的需要。
正是这种观念,使得土木材料在当时的建筑中大行其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古代西方,许多建筑物与神权有关,需要与神一样永恒,由于不耐久的木材无法满足这一要求,坚固而不易腐蚀的石材就得到了西方人的青睐。
B.建造以石材为主要材料的建筑,古代中国人不是做不到,而是故意有所不为。
这与华夏民族崇尚节俭的主流价值观有关。
C.因深受儒、释、道三家“万物无常”认识的影响,中国古建筑以木材为主,因此不要说先秦时期,即使秦汉以后的传统建筑现在也已经所剩无几。
D.中国的古代建筑采用土木为主要材料,效率更高,耗材更少,而且可以减轻人类对于地球的索取,在这一点上它是胜过西方石建筑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6题。
秦琼字叔宝,齐州历城人。
始为隋将来护儿帐内,母丧,护儿遣使吊之。
俄从通守张须陀击贼卢明月下邳,贼众十余万,须陀所统十之一,坚壁未敢进。
粮尽,欲引去。
须陀曰:
“贼见兵却,必悉众追我,得锐士袭其营,且有利,谁为吾行者?
”众莫对。
惟叔宝与罗士信奋行。
乃分劲兵千人伏莽间,须陀委营遁,明月悉兵追蹑。
叔宝等驰叩贼营,门闭不得入,乃升楼拔贼旗帜,杀数十人,营中乱,即斩关纳外兵,纵火焚三十余屯。
明月奔还,须陀回击,大破之。
从须陀击李密荥阳。
须陀死。
率残兵附裴仁基。
仁基降密,密得叔宝大喜,以为帐内骠骑,待之甚厚。
密与宇文化及战黎阳,中矢堕马,滨死,追兵至,独叔宝力捍得免。
后归王世充,署龙骧大将军。
与程咬金计曰:
“世充多诈,数与下咒誓,乃巫妪,非拨乱主也!
”因约俱西走,策其马谢世充曰:
“自顾不能奉事,请从此辞。
”贼不敢逼。
后降高祖,俾事秦王府,从镇长春宫,拜马军总管。
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功多,帝赐以黄金瓶,劳曰:
“卿不恤妻子而来归我,且又立功,使朕肉可食,当割以啖尔,况子女玉帛乎!
”寻授秦王右三统军,却宋金刚于介休,拜上柱国。
从讨世充、建德、黑闼三盗,未尝不身先锋鏖阵,前无坚对。
进封翼国公。
每敌有骁将锐士震耀出入以夸众者,秦王辄命叔宝往取之。
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以是颇自负。
及平隐、巢,功拜左武卫大将军。
后稍多疾,尝曰吾少长戎马间历二百余战数重创出血且数斛安得不病乎卒赠徐州都督陪葬昭陵。
(选自《新唐书·秦琼传》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尝曰/吾少长戎马/间历二百余战/数重创出血/且数斛/安得不病乎/卒/赠徐州都督/陪葬昭陵
B.尝曰/吾少长戎马间/历二百余战/数重创/出血且数斛/安得不病乎/卒/赠徐州都督/陪葬昭陵
C.尝曰/吾少长戎马间/历二百余战数/重创出血/且数斛/安得不病乎/卒/赠徐州都督/陪葬昭陵
D.尝曰/吾少长戎马/间历二百余战数/重创/出血且数斛/安得不病乎/卒/赠徐州都督/陪葬昭陵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高祖,是我国古代对封建帝王的一种称谓,指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
B.疾,在古代“疾”是指小病,不严重的病;“病”则是比较严重的病了。
而现在常把“疾病”并作一个词用。
C.拜,是授予官职之意,一般用于升任官,类似的用法还有《陈情表》中“举臣秀才”“除臣洗马”的“举”和“除”。
D.卒,死的一种称谓,在我国古代,依据死者的身份地位,对死的称谓有严格的规定,一般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庶人曰死。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秦琼胆量过人。
在攻打卢明月时,须陀要派人去偷袭,众人没有愿意去的,只有秦琼和罗士信自告奋勇前往,最终大败卢明月。
B.秦琼能识明主。
当他归附王世充后,发现王世充为人狡诈,不是一个能改变乱世的主人,于是离开王世充投奔秦王。
C.秦琼为人忠心。
李密和宇文化及在黎阳打仗时,李密中箭落马,快要死了,那时追兵又到,唯独秦琼在全力保护他,没有逃跑。
D.秦琼英勇善战。
他跟随秦王出征时,每当敌军有勇猛的将士在军前出入来炫耀,秦王就命秦琼前去击败他,没有不取胜的。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4分)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3分)
(3)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3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二)诗歌阅读(11分)
戏题牡丹韩愈
幸自同开俱隐约,何须相倚斗轻盈。
陵晨并作新妆面,对客偏含不语情。
双燕无机还拂掠,游蜂多思正经营。
长年是事皆抛尽,今日栏边暂眼明。
8.诗歌前四句表现了牡丹怎样的特点?
诗人使用虚词“同、俱、何须、并、偏”对牡丹的描写有何作用?
(5分)
9.与前两联相比,本诗后两联描写牡丹的角度有何不同?
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每空1分)
(1)《论语》十则中强调责任重要性的句子是,。
(2)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
,。
(3)《氓》中表现女主人公勤劳的诗句是: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25分)
张纯如:
她用生命点亮历史
2004年11月9日,一位年轻的华裔女作家在美国加州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她的突然离去震惊了整个世界。
据不完全统计,仅在美国,就有230多家报纸、电台、电视台发布了这一消息,并向这位年轻的华裔女子致以敬意。
近年来,还没有哪一位华人的去世在美国引起如此之大的震动。
她就是张纯如,《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一书的作者,与篮球天才姚明、钢琴家郎朗一起被美国华文媒体誉为“最引人瞩目的在美华人青年”。
1968年3月28日,张纯如出生在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的一个华裔移民家庭中。
纯如之名出自《论语》:
“乐其可知也:
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
”纯如,意思是和谐美好,既有父母思念故国的苦涩,也有父母对女儿所寄托的期许。
张纯如1989年从伊利诺伊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开始了专业写作的道路。
她的第一本书《蚕丝——中国飞弹之父钱学森》广受好评。
1997年12月,南京大屠杀60周年。
张纯如在此前用近三年的时间,在世界各地访问了许多幸存者,参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在各种触目惊心的资料的基础上,撰写、出版了英文版《南京暴行》。
此书一经问世,就震惊了西方世界,在随后数年内再版十余次,迄今印数已近百万册。
在童年的时候,纯如与父母谈话时,父母经常会提到遥远的1937年,在大洋彼岸一个叫南京的城市里发生了些什么,她的祖父如何逃离那个人间地狱,滔滔长江水如何被鲜血染成了红色……1994年12月,张纯如在加州第一次看到南京大屠杀的黑白照片时,更是感到了无比的愤怒。
的确有南京,的确存在大屠杀,但是为什么有人否认它?
纯如为这一现象震惊了,几乎所有的西方人都知道希特勒的罪行,却无人知晓日本人在中国进行的大屠杀。
她为此感到阵阵心悸。
对于在美国这样的物质社会来说,一个年轻女孩花几年时间去写一本历史著作,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年轻人都要争分夺秒地奋斗赚钱、成家立业。
不过,这位当时只有25岁的女孩有一个念头:
“这本书能不能赚钱我不管,对我来说,我就是要让世界上所有的人了解1937年南京发生的事情。
”
为了撰写《南京暴行》,纯如收集了中文、日文、德文和英文的大量资料,以及从未出版的日记、笔记、信函、政府报告的原始材料,她甚至查阅了东京战犯审判记录稿,也通过书信联系日本的二战老兵。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王卫星回忆说,1995年7月,张纯如在南京待了25天左右,“她那时才27岁,由于气候不适应,经常感冒,但她的工作一点也不耽误。
当时南京的天气很热,她不顾自己的身体,把大部分时间用在采访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寻访日军暴行发生地以及翻阅国内资料上,每天工作时间有10小时以上。
”当时担任纯如翻译的杨夏鸣副教授回忆说,“她很认真,更十分严谨,常常用美国材料与中文材料核对事实。
她听不大懂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方言,但她全录下来了。
她这个人通常会打破砂锅问到底,有时真觉得她有些偏执。
”
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张纯如最大的收获便是使中国人民找到了“中国的辛德勒”——约翰•拉贝先生,找到了拉贝详细记录南京大屠杀的日记。
今天,详细记录了五百多起惨案的《拉贝日记》已经被翻译成中、英、日等多种文字,保存在德、日、美、中等国家的档案馆里,成为历史的见证。
在完成《南京暴行》时,纯如有一个心愿,希望“这本书能够唤起其他作家和历史学家的兴趣,使他们都能尽早调查、研究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经历,毕竟,这些来自过去的声音正在逐年减少并终将全部消失。
更为重要的是,我希望本书能够唤起日本的良知,接受对这桩事件应负的责任”。
年仅36岁的纯如离开了,她死前留下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
“我曾认真生活,为目标、写作和家人真诚奉献过。
”她的墓碑上写有这样的话:
“挚爱的妻和母亲,作家、历史学家,人权斗士。
”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与纯如有过多次交往,他一直很钦佩张纯如的执著、知性和追求真相的勇气。
他曾对记者说:
“对于纯如的父母和孩子,他们失去的是女儿和母亲;对于中国人,他们失去的是一个正直的同胞和朋友;而对于整个世界,他们失去的则是一个勇于说真话并努力让别人相信事实的人。
”(文章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许多人不能理解张纯如这样一个年轻女孩花几年时间去写一本历史著作,因为他们认为年轻人就应该争分夺秒地奋斗赚钱、成家立业。
B.引用一些友人对张纯如的回忆,可以使张纯如的形象更加真实,从侧面客观真实地体现了张纯如的精神面貌。
C.张纯如自杀的原因是她在收集图片资料的过程中,对人类在战争中表现的残暴人性的绝望和抑郁让她不能自拔,而且外界的压力使她整日处于惊恐不安之中。
D.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张纯如发现了详细记录了五百多起惨案并已经被翻译成中、英、日等多种文字的《拉贝日记》,这本日记成为历史的见证。
E.全文重点记叙了张纯如写作《南京暴行》的经过,真实感人。
语言在叙事中充满抒情的张力,使文章更有感染力和可读性。
(2)张纯如是一位出色的作家,她写作《南京暴行》的原因有哪些?
请简要分析。
(6分)
(3)张纯如在创作过程中表现出了哪些性格特征?
结合全文,请简要分析。
(6分)
(4)当今世界仍不太平,恐怖主义和其他暴行仍然存在,人类应该怎样对待过去沉重不堪的杀戮和侵略的历史?
请结合本文和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8分)
第
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我喜爱青衣的凤头绣鞋,绿裙衩里露出的红里子;我喜爱花旦的兰花指、甩水袖、水上漂样的小碎步,以及、缠绵悱恻的唱腔。
(2)军人必须以的迫切感去练兵习武,否则,打赢未来战争就是一句空话。
(3)当初,很多人连电子商务是什么都不知道,便武断地认为实体经营模式绝对不会给这种新模式任何机会,现在看来,这真是____。
A.不瘟不火刻不容缓鼠目寸光B.不温不火刻不容缓坐井观天
C.不瘟不火时不我待鼠目寸光D不温不火时不我待坐井观天
13.下列各句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人口过度集中影响了大城市的运行效率及居民生活质量,相比之下,中小城市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均衡及产业布局的优化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B、今年两会期间,上海代表团对如何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步伐进行了重点讨论,并表示上海要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
C、现在看来,我国高铁技术是在需求驱动下以自主创新在工程技术领域实现了对重大关键技术的突破和掌握,很可能实现对欧美技术的超越。
D、近来,由于受到国际原油继续走低的影响,我国将迎来原油价格调整的“窗口期”,全国大部分省市93号汽油每升零售价格将进入“五元时代”。
1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作为人民币的重要防伪特征,201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100元纸币设计了两条安全线。
其中,光变镂空开窗安全线线宽4毫米,其光变性能对光源要求不高,颜色变化明显,集成镂空文字特征,更有利于公众识别。
磁性全埋安全线采用了特殊磁性材料和先进技术,机读性能更好。
中国人民银行表示,,也有利于防止变造人民币。
A.磁性全埋安全线和光变镂空开窗安全线分别位于票面两边
B.位于票面两边的磁性全埋安全线和光变镂空开窗安全线
C.位于票面两边的光变镂空开窗安全线和磁性全埋安全线
D.光变镂空开窗安全线和磁性全埋安全线分别位于票面两边
15、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秦王还柱而走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B.不敢兴兵以拒大王 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C.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
D.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16、从词类活用角度分析,下列归类正确的一项(2分)( )
①沛公军霸上 ②素善留侯张良
③项伯杀人,臣活之 ④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⑤秋毫不敢有所近 ⑥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⑦范增数目项王 ⑧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⑨使使以闻大王 ⑩此其志不在小
A.①⑦⑨/②⑤⑩/③⑧/④⑥ B.①⑦⑨/②⑤/③⑧/④⑥/⑩
C.①⑦/②⑤/③⑧/④⑥/⑨⑩ D.①⑦/②⑤/③⑧⑨/④⑥/⑩
17、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畅叙幽情(幽深内藏) 崇山峻岭(高)
人之相与(交往) 暂得于己(一时)
B.群贤毕至(全都)茂林修竹(修整)
少长咸集(全都)清流激湍(急流的水)
C.感既系之(附着)修短随化(变化)
终期于尽(至,及)向之所欣(过去,从前)
D.喻之于怀(告诉)其致一也(情趣)
列坐其次(排列) 列叙时人(一个个地)
18、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悟言一室之内B.忳郁邑余侘傺兮
C.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D.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19、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2分)()
A.哀民生之多艰B.宁溘死以流亡兮
C.固时俗之工巧兮D.伏清白以死直兮
六、写作(60分)
20.阅渎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是王勃《滕王阁序》中写景的名句,细读我们会发现:
落霞虽美,却是单调的,凭借孤鹜的齐飞,向人们展示了自己的亮丽;孤鹜虽美,却是落寞的,凭借落霞的背景,成就了一幅灵动的画面。
细细品味,我们的社会、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
这段话引发了你哪些思考?
请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②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④用规范汉字书写。
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A卷
1.C对梁思成的话的理解错误。
文中第一段最后梁思成说“实缘于不着意于原物长存之观念。
”是不执着于对物的长久保存的意思。
2.A秦始皇陵西北大规模的加工工场是为证明古人的石材加工技术不落后,但是原文没有说修建阿房宫的石材来自于此处。
3.C“传统建筑现在也已经所剩无几”的说法错误。
原文第一段作者就指出“中国古建筑的实物等于零”的说法是片面的。
最后一段也说中国的陵墓建筑……便成了石材发挥作用的主要场所”。
4.答案:
B。
解析:
尝曰:
“吾少长戎马间,历二百余战,数重创,出血且数斛,安得不病乎?
”卒,赠徐州都督,陪葬昭陵。
5.答案:
C解析:
举,指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经考核,任以官职,不指升官。
6.答案:
B解析:
“投奔秦王”错误,应是投奔高祖。
7.
(1)做大事不必注意细枝末节,行大礼不必讲究小的谦让。
(4分重点词:
行,顾,辞,让)
(2)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
(3分重点词:
固,一,齐,妄作)
(3)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遗憾了。
(3分胜用;养生:
供养活着的人;丧死:
为死了的人办丧事。
)
8.朦胧含蓄、柔美清新(2分)突出牡丹竞相展示自己的美,(2分)照应标题“戏题”,暗示诗人的喜悦之情。
(1分)
9.侧面描写(2分)第三联通过描绘牡丹花开之后燕舞蜂忙的嬉闹场面来表现牡丹的美,(2分)尾联通过写作者见牡丹而心喜,忘却多年尘俗之事的愉悦之情来表现牡丹的美。
(2分)
10.
(1)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3)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11、
(1)解析
(1)A项,并不是“他们认为”,而是当时的社会现实;C项,写她自杀的原因文中没有提到;D项,《拉贝日记》是在今天被翻译成多种文字的。
答E给3分,答B给2分,答A给1分
(2)①作为一名南京大屠杀的幸存华裔后代,幼年深受父母的影响。
②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录的稀少,西方人对南京大屠杀的不了解让她震惊。
③还原历史的真相,让世界上所有的人了解1937年南京发生的事情,理解中华民族所受的苦难。
④揭露战争的罪恶,唤起人民热爱和平的决心。
(每点2分,任答其中的三点给满分)
(3)①求真务实。
收集了各种版本的原始材料,查阅审判记录稿,书信联系老兵,寻找最原始最真实的证据。
②严谨认真。
亲自核对事实,把她听不大懂的幸存者的方言全录下来了,打破砂锅问到底,认真到偏执的地步。
③勤奋努力。
在南京时,不顾气候不适,每天带病工作10小时以上。
④淡泊名利。
放弃赚钱和事业,为历史的真相写作。
⑤勇敢执着。
勇敢地追求历史真相,执着写作,揭露法西斯罪行。
(每点2分,任答其中的三点给满分)
(4)观点一:
勇敢面对并寻求历史的真相,用实际行动谴责战争,呼唤和平。
①张纯如执着追求历史的真实,还原历史的真相。
②付出实际行动,努力让人们相信历史的真相。
张纯如收集原始材料,多方奔走,写成《南京暴行》一书,呼唤人们记住历史,为真理而战,为和平而战。
③以史为鉴,在现实中我们也要像张纯如一样,勇于反对各种暴行,坚决抵制一切宣扬暴行的活动,并且付诸行动,维护和平。
观点二:
那些杀戮者和侵略者要勇于反思改错,不要企图掩盖历史的真相,篡改历史。
要用实际行动向过去诚恳道歉,坚守人性的良知。
①正视历史,不要掩盖战争的罪恶。
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企图掩盖南京大屠杀的罪恶,淡化历史。
②为历史负责,对过去的杀戮行为做出最真诚的反省。
用实际行动扼杀暴力行为的萌芽。
③坚守良知,当今世界和平是人之所盼,是大势所趋。
有道德有良知的人,不会拥护邪恶狭隘的杀戮。
(8分。
观点2分,理由每点2分。
若把两种观点糅合在一起回答,亦可。
)
12C(不瘟不火:
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不温不火:
不冷淡也不火爆,形容平淡适中。
时不我待:
时间不等人,指要抓紧时间。
刻不容缓:
片刻也不能拖延,形容形势紧迫。
鼠目寸光:
形容眼光短,见识浅。
坐井观天:
比喻眼观狭小,看到的有限)
13、B(A搭配不当,“资源配置的均衡”与“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不搭配C语序不当,应为“掌握和突破”D成分残缺,“国际原油”后应补出“价格”。
)
14.D(前文先说“光变镂空开窗安全线”,后说“磁性全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