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钟设计实验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751086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8.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时钟设计实验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数字时钟设计实验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数字时钟设计实验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数字时钟设计实验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数字时钟设计实验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字时钟设计实验报告.docx

《数字时钟设计实验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时钟设计实验报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字时钟设计实验报告.docx

数字时钟设计实验报告

电子课程设计

题目:

数字时钟

数字时钟设计实验报告

1、设计要求:

设计一个24小时制的数字时钟。

要求:

计时、显示精度到秒;有校时功能。

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设计。

发挥:

增加闹钟功能。

 

2、设计方案:

由秒时钟信号发生器、计时电路和校时电路构成电路。

秒时钟信号发生器可由振荡器和分频器构成。

计时电路中采用两个60进制计数器分别完成秒计时和分计时;24进制计数器完成时计时;采用译码器将计数器的输出译码后送七段数码管显示。

校时电路采用开关控制时、分、秒计数器的时钟信号为校时脉冲以完成校时。

 

3、电路框图:

译码器

译码器

译码器

时计数器

(24进制)

分计数器

(60进制)

秒计数器

(60进制)

校时电路

秒信号发生器

图一数字时钟电路框图

 

4、电路原理图:

(一)秒脉冲信号发生器

秒脉冲信号发生器是数字电子钟的核心部分,它的精度和稳定度决定了数字钟的质量。

由振荡器与分频器组合产生秒脉冲信号。

Ø振荡器:

通常用555定时器与RC构成的多谐振荡器,经过调整输出1000Hz

脉冲。

Ø分频器:

分频器功能主要有两个,一是产生标准秒脉冲信号,一是提供功能

扩展电路所需要的信号,选用三片74LS290进行级联,因为每片为1/10分频器,三片级联好获得1Hz标准秒脉冲。

其电路图如下:

图二秒脉冲信号发生器

(二)秒、分、时计时器电路设计

秒、分计数器为60进制计数器,小时计数器为24进制计数器。

Ø60进制——秒计数器

秒的个位部分为逢十进一,十位部分为逢六进一,从而共同完成60进制计数器。

当计数到59时清零并重新开始计数。

秒的个位部分的设计:

利用十进制计数器CD40110设计10进制计数器显示秒的个位。

个位计数器由0增加到9时产生进位,连在十位部计数器脉冲输入端CP,从而实现10进制计数和进位功能。

利用74LS161和74LS11设计6进制计数器显示秒的十位,当十位计数器由0增加到5时利用74LS11与门产生一个高电平接到个位、十位的CD40110的清零端,同时产生一个脉冲给分的个位。

其电路图如下:

图三60进制--秒计数电路

 

Ø60进制——分计数电路

分的个位部分为逢十进一,十位部分为逢六进一,从而共同完成60进制计数器。

当计数到59时清零并重新开始计数。

秒的个位部分的设计:

来自秒计数电路的进位脉冲使分的个位加1,利用十进制计数器CD40110设计10进制计数器显示秒的个位。

个位计数器由0增加到9时产生进位,连在十位部计数器脉冲输入端CP,从而实现10进制计数和进位功能。

利用74LS161和74LS11设计6进制计数器显示秒的十位,当十位计数器由0增加到5时利用74LS11与门产生一个高电平接到个位、十位的CD40110的清零端,同时产生一个脉冲给时的个位。

其电路图如下:

图四60进制--分计数电路

Ø24进制——时计数电路

来自分计数电路的进位脉冲使时的个位加,个位计数器由0增加到9是产生进位,连在十位计数器脉冲输入端CP,当十位计到2且个位计到3是经过74LS11与门产生一个清零信号,将所有CD40110清零。

其电路图如下:

图五24进制--时计数电路

Ø译码显示电路

译码电路的功能是将秒、分、时计数器的输出代码进行翻译,变成相应的数字。

用以驱动LED七段数码管的译码器常用的有74LS148。

74LS148是BCD-7段译码器/驱动器,输出高电平有效,专用于驱动LED七段共阴极显示数码管。

若将秒、分、时计数器的每位输出分别送到相应七段数码管的输入端,便可以进行不同数字的显示。

在译码管输出与数码管之间串联电阻R作为限流电阻。

其电路图如下:

图六译码显示电路

Ø校时电路

校时电路是数字钟不可缺少的部分,每当数字钟与实际时间不符时,需要根据标准时间进行校时。

一般电子表都具有时、分、秒等校时功能。

为了使电路简单,在此设计中只进行分和小时的校时。

“快校时”是通过开关控制,使计数器对1Hz校时脉冲计数。

图中S1为校正用的控制开关,校时脉冲采用分频器输出的1Hz脉冲,当S1为“0”时可以进行“快校时”。

其电路图如下:

8

9

10

U10C

74LS00

1

2

3

U11A

74LS00

11

12

13

U10D

74LS00

R3

3.3k

C1

0.01uF

S1

GND

10

11

U8E

74LS04

1HZ

S2/M2Q2

+5V

图七校队电路

5、实验方法:

1、秒脉冲产生部分

采用555多谐振荡器产生1HZ频率信号,作为秒脉冲及整体电路的信号输入部分。

其仿真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图八秒脉冲发生器仿真电路

2、计数电路

电子钟计时分为小时、分钟和秒,其中小时为二十四进制,分钟和秒均为六十进制,输出可以用数码管显示,所以要求二十四进制为00000000~00100100计数,六十进制为00000000~01100000计数,并且均为8421码编码形式。

(1)小时计数——二十四进制电路仿真

用两片74LS160N(分A片、B片)设计一个一百进制的计数器,在24(00100100)处直接取出所有为1的端口,经过输入与非门74LS00D,再给两个清零端CLR。

使用74LS160N异步清零功能完成二十四进制循环,计数范围为0~23。

然后用七段显示译码器74LS47D将A、B两片74LS160N的输出译码给LED数码管。

仿真电路如图九所示。

图九24进制——时计数器仿真电路

(2)分钟、秒计数——六十进制电路仿真

此电路类似于二十四进制计数器,采用74LS160N设计出一百进制的计数器,在60(01100000)处直接取出所有为1的端口,经过输入与非门74LS00D,再给两个清零端CLR。

使用74LS160N异步清零功能完成六十进制循环,计数范围为0~59。

然后用七段显示译码器74LS47D将A、B两片74LS160N的输出译码给LED数码管。

仿真电路如图所示:

图十60进制——秒计数器仿真电路

图十一60进制——分计数器仿真电路

 

(4)校时校分(秒)电路。

数字钟应具有分校正和时校正功能,因此,应截断分个位和时个位的直接计数通路,并采用正常计时信号与校正信号可以随时切换的电路接入其中。

这里利用两个与非门加一个单刀双掷开关来实现校时功能。

第一个74LS00D与非门的输入端一端接清零信号,另一端接第二个与非门的输入端,第二个74LS00D的输入端一端接计数脉冲,另一端接一个单刀双掷开关。

开关接通的一段接地,另一端接高电平。

当开关打到另一端时,时或分的个位就单独开始计数,这样就能实现校时功能。

其电路图如图所示:

图十二校分仿真电路

 

6、实验结果和结论:

数字时钟仿真电路图如下图所示,在Multisim11.0中进行仿真,可以实现数字时钟的显示功能、校时功能。

显示功能中,小时实现的是24进制,分和秒实现的是60进制,通过校时电路能够分别校对时和分。

图十三数字时钟仿真电路

7、设计体会:

在本次Multisim仿真过程,从安装软件、选定课题、设计电路、进行仿真、运行结果都自己实际操作完成。

在数字时钟设计中,根据老师上课所讲的内容,可以用两片集成十进制同步计数器74LS160D级联为100进制,再利用其异步清零功能,可以分别实现小时的24进制和分秒的60进制。

当然,在仿真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问题。

比如说,无法直接从秒进位到分和分进位到时,并且在仿真中总是出错。

于是自己请教了一些也做数字时钟的同学,同时在网上查找了相关资料,最后终于用两个与非门和单刀双掷开关实现了从秒到分的进位、分到时的进位功能及校准功能。

通过本次实验对数电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将其运用到了实际中来,明白了学习电子技术基础的意义,也达到了其培养的目的。

也明白了一个道理:

成功就是在不断摸索中前进实现的,遇到问题我们不能灰心、烦躁,甚至放弃,而要静下心来仔细思考,分部检查,找出最终的原因进行改正,这样才会有进步,才会一步步向自己的目标靠近,才会取得自己所要追求的成功。

当然,自己的仿真技术和应用能力还是很欠缺的,虽然完成了基本的设计要求,但是很多自己想要的扩展功能还未能实现。

而且很多时候会走过很多弯路,浪费了很多不必要的时间。

不过,这次设计经历必将使我受益终身,让我明白如何更好的获取知识,如何更好的理论联系实际。

今后的学习更需要不断努力,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快乐,真正的主动探索,主动学习,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不断应用,不断进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