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语文期中知识点复习.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749187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55.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下册语文期中知识点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期中知识点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期中知识点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期中知识点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期中知识点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下册语文期中知识点复习.docx

《二年级下册语文期中知识点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下册语文期中知识点复习.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下册语文期中知识点复习.docx

二年级下册语文期中知识点复习

第一单元知识清单

1《古诗二首》

一、会认的字

莺、拂、堤、柳、醉、咏、妆、丝、绦、裁、剪

2、会写的字

诗、村、童、碧、妆、绿、丝、剪刀

3、会写的词语

诗人、童年、化妆、丝带、村庄、碧绿、剪刀

4、多音字

长:

zhăng(生长)cháng(长短)散sàn(分散)săn(松散)

五、词语积累

河堤、堤岸、杨柳、柳条、吹拂、春风拂面、化妆、梳妆打扮

六、古诗句积累

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七、古诗句理解

1、这是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村居》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人,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咏柳》是一首咏物诗,咏柳,即歌咏柳树。

诗的前两句用比喻、拟

人的手法,描绘了静态中的柳树,使人感到柳树内在的生命力,诗的后两句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把春风比作剪刀,赋予巧妙的想象,生动地刻画出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

2、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傍晚,乡间的小孩子们放学后早早地回来了,他们正趁着这和煦的春风放风筝呢!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纤细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这些装扮了一树的细细的叶子是谁的巧手裁出来的呢?

是早春二月的风,它犹如一把看不见的剪刀,将绿色丝带随心裁剪。

八、诵读古诗,感受春天的美好

在反复多次诵读中感受古诗独特的韵律,体会春天的美好。

九、积累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2《找春天》

一、会认的字

脱、袄、寻、羞、姑、遮、掩、探、嫩、符、解、触、杜、鹃

二、会写的字

冲、寻、姑、娘、吐、柳、荡、桃、杏

三、会写的词语

春天、寻找、姑娘、野花、柳枝、桃花、杏花

四、词语搭配

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

5、课文理解

1、本文是一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的散文。

一个“找”字,说明春天的景象尚没有完全显露出来,是早春时节。

2、“春天来了!

春天来了!

”连用两个感叹句,突出了春天到来时孩子们喜悦的心情。

3、第二自然段,一连串的动词“脱掉、冲出、奔向”组成的四字句,描绘出一幅动感十足的画面,把孩子们急不可待、像风一般寻找春天的样子刻画的生动、传神。

4、第三自然段,“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暗示我们春天还早,粗心的孩子是找不到的。

5、第四至七段,用相同的句式,丰富的想象,描绘了春天的美好。

6、最后一段,“看、听、闻、触”几个动词写出“我们”是如何找到春天的,同时也说明春天是有色彩、有声音、有气味、有形体的,生动、形象。

最后用省略号结尾,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告诉大家春天已经来到,就在我们身边,快快去寻找吧,与课题“找春天”相呼应。

六、自由充分朗读,在读中感悟春光的美好体验亲近大自然的乐趣,表达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3《开满鲜花的小路》

1、会认的字

邮、递、裹、寄、局、堆、破、漏、懊、丧、啊、猬、绚、籽、礼

2、会写的字

鲜、邮、递、员、原、叔、局、堆、礼

3、会写的词语

鲜花、邮递员、先生、原来、大叔、邮局、太太、做客、惊奇、快活、美好、礼物

4、读准多音字。

ā(啊,下雪了!

)【一声,叹词表示赞叹或惊异。

á(啊,你说什么?

)【二声,叹词表示追问。

ǎ(啊,这是怎么回事?

)【三声,叹词表示疑惑。

à(啊,伟大的祖国!

)【四声,表示应诺或醒悟。

啊,原来是你呀!

还表示惊异或赞叹。

5、词语积累

描写鲜花的词语:

绚丽多彩、五颜六色、花朵簇簇

6、课文分析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鼹鼠先生本想向松鼠太太请教长颈鹿大叔寄来的小颗粒是什么,可是却不小心将它们漏在了路上。

春天,通往松鼠太太家的路,成了一条开满鲜花的小路。

原来,长颈鹿大叔寄来的是花籽。

花籽,这是一份多么美好的礼物啊,它给大家带来了快乐与美好。

故事让人读来心中充满了温暖。

7、文章理解

课文中“美好的礼物”指花籽,生活中美好的礼物指给妈妈打洗脚水、同学遇到难题时,你的讲解、下雨天你向别人撑开的雨伞、给贫困灾区儿童捐衣物等能给别人带来快乐、温暖人心的事。

八、分角色朗读,读好角色语气。

九、能根据图画,仿照例句写句子

4《邓小平爷爷植树》

一、会认的字

邓坛龄格握致勃挖选茁移挥填扶

二、会写的字

邓、植、格、引、注、满、休、息

三、会写的词语

爷爷、植树、碧空如洗、万里无云、公园、格外、引人注目、汗珠、休息、树苗、小心、笔直

四、词语积累

碧空如洗、万里无云、引人注目、兴致勃勃

五、重点句子理解

1、为什么说1987年4月5日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

因为83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在天坛公园植树。

3、从邓小平爷爷植树这件事中,可以看出邓爷爷是个(做事执着、认真、一丝不苟)的人。

4、最后一段中,邓爷爷栽种的柏树成了天坛公园美丽的风景指:

一是指树长得茂盛、漂亮;

二是因为这棵树是邓小平爷爷栽种的,他为我们做了好榜样。

《口语交际:

注意说话的语气》

交际要求:

1、说话的语气不要太生硬。

可适当加上礼貌用语。

2、避免使用命令的语气。

多用商量的语气,可加上“好吗,行吗”这样的词语。

《语文园地一》

1、识字加油站

借助导览图识字

亭、咨、询、剧、管、理、宝、塔、餐、厅

2、字词句运用

1、能根据语境补充合适的词语,仿照例句说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和感受。

蓝蓝的天空温暖的阳光美丽的田野

柔和的微风细长的柳条绿茵茵的草坪

2、能根据提问正确读出句子的重音。

种子睡在松软的泥土里。

三、书写提示。

能根据提示,写好左上包围和左下包围的字,注意不同部分的伸展。

底、原、处、递

四、日积月累。

能背诵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五、我爱阅读

自主阅读《笋芽儿》,能发挥想象理解内容,了解笋芽儿的成长过程。

《快乐读书吧》

本次“快乐读书吧”是“读读儿童故事”。

1、能自主阅读自己喜欢的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初步学会看目录,能从目录中大致了解书里主要写了什么,要读的内容从哪一页开始。

3、感受课外阅读的快乐,乐于与大

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第二单元知识清单

第五课《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1、会认的字

曾、蒙、泞、顺、迈、踏、荆、棘、瓣、莹、觅、需、献

2、会写的字

锋、昨、冒、留、弯、背、洒、温、暖

3、会写的词语

叔叔、足迹、昨天、迷路、温暖、爱心

4、词语搭配

长长的小溪、弯弯的小路、蒙蒙的细雨

年迈的大娘、晶莹的露珠、温暖的春风

5、多音字

背:

bēi(背包)bèi(后背)

曾:

zēng(曾孙)céng(曾经)

6、近义词

寻找——寻觅年迈——年老

7、词语解释

1、泥泞:

因有烂泥而不好走。

2、年迈:

年纪大。

3、晶莹:

光亮而透明。

4、寻觅:

寻找。

5、荆棘:

泛指山野丛生的带刺的小灌木。

8、课文分析

本课是一首儿童诗,作者以优美的语言和流畅的音韵,沿着“长长的小溪”和“弯弯的小路”,娓娓地向我们述说着,轻轻地拨动着我们的心弦。

我们忍不住一遍又一遍地朗读,我们在心底里真诚地呼唤着雷锋叔叔,我们仿佛听见了小溪在说话、小路也在说话;我们看见了在长长的小溪边、弯弯的小路上,哪里需要献出爱心,哪里就有雷锋精神的体现。

9、课文主题

这首诗歌讲述了“我们”寻找雷锋叔叔的故事,展现了雷锋叔叔生前做的好事,表现了雷锋叔叔处处想着别人,把爱心洒遍祖国各地的优秀品质,表达了我们对雷锋叔叔的怀念之情,告诉我们要像雷锋叔叔一样做一个奉献爱心、乐于助人的人。

10、读句子,想画面,再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1、沿着长长的小溪,冒着蒙蒙的细雨,雷锋叔叔……

(沿着长长的小溪,冒着蒙蒙的细雨,雷锋叔叔在雨中抱着孩子,一步一滑地行走。

2、顺着弯弯的小路,踏着路上的荆棘,雷锋叔叔……

(顺着弯弯的小路,踏着路上的荆棘,雷锋叔叔背着年迈的大娘行走着。

汗水从他的额头上滴落下来,就像花瓣上晶莹的露珠。

第六课《千人糕》

1、会认的字

糕、特、嘛、买、粉、糖、蔗、汁、菜、熬、算、销、劳、的、确、应

2、会写的字

能、桌、味、买、具、甘、甜、菜、劳

3、会写的词语

也许、桌子、平时、难道、味道、就是、加工、种子、

农具、甜菜、工具、劳动、经过

4、多音字

好:

hǎo(好人)hào(好客)

应:

yìng(答应)yīng(应该)

的:

de(好的)dí(的确)dì(目的)dī(的士)

5、词语理解

1、好奇:

对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感到新奇而有兴趣。

2、特别:

与众不同,不普通。

3、的确:

确实。

6、句子理解

1、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

孩子急忙尝了尝,笑了:

“这就是平时吃的米糕嘛!

您给我买过。

(这里的“特别”是与众不同的意思。

“笑了”说明孩子的不以为然的心理。

千人糕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无论从样子还是味道都很普通。

2、孩子听了爸爸的话,仔细想了想,说:

“爸爸,这糕的确应该叫‘千人糕’啊!

(“的确应该”说明孩子觉得千人糕的名字名副其实,赞同爸爸的话。

因为一块看似普通的糕,需要很多人付出劳动。

3、“千人糕”的含义

是指一块外形普通、口感平常的糕却包含着许许多多的人的劳动。

“千”虚数,指很多。

7、课文分析

本课讲述了千人糕名字的来历,通过爸爸和孩子的对话,讲述了千人糕是由很多很多人共同劳动才做成的,所要告诉我们的是:

共同努力,互相合作,珍惜他人成果,才能使社会更加美好。

8、课文主题

本文是一篇哲理小故事,从爸爸和孩子吃“千人糕”的对话,阐述了一个大道理,告诉我们每一件物品的制成都包含着许多人的劳动,我们要珍惜劳动成果。

9、我们穿的衣服、用的文具等,都经过了很多人的劳动,举个例子说一说。

例子:

我们穿的衣服,需要农民伯伯种植棉花,采摘后要有工人加工,纺织成线,用线织成布匹,裁剪缝制成衣服,还要包装、运输、销售等。

7《一匹出色的马》

1、会认的字

郊、泛、波、纹、葱、软、毯、异、恋、舍、求、株、拾、骑、跨

2、会写的字

匹、妹、波、纹、像、景、恋、舍、求

3、会写的词语

出色、妹妹、河水、碧绿、波纹、河岸、柳叶、景色、恋恋不舍、柳树、枝条

4、词语搭配

一个傍晚、一片绿毯、一株柳树、一根枝条、一匹马

柔软的绿毯、美丽的景色、出色的马、又细又长的枝条

5、多音字

舍:

shě(舍得)shè(宿舍)

6、课文主题

本文讲述了郊游归来的“妹妹”要求父母抱,却得到一匹出色的“马”,从而快乐回家的故事,从中感受到爸爸的引导有方、有智慧,妹妹的天真活泼。

7、文中“一匹出色的马”指的是什么

答:

指的是一根又长又细的枝条。

8、读句子,体会妹妹的变化,再说说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1、当我们往回走的时候,妹妹要求妈妈抱她:

“我很累,走不动了,抱抱我。

2、妹妹高兴地跨上“马”,蹦蹦跳跳地奔向前去。

答:

当妹妹走不动的时候,她提出了让妈妈抱的请求,说明妹妹觉得累了,不想自己走回家了。

而当爸爸把柳条给妹妹的时候,妹妹就高兴地骑着“马”回家了,由疲劳变得兴奋。

那是因为“马”转移了妹妹的注意力,妹妹从“骑马”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快乐。

妹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是因为在爸爸的鼓励和引导下,妹妹靠着自己的力量战胜了困难,并且体会到了靠自己力量战胜困难的快乐。

9、读句子,边读边想象画面。

1、河水碧绿碧绿的,微风吹过,泛起层层波纹。

画面:

有一条小河,河水清清,微风吹过河面,河面上荡起一圈圈的波纹。

2、路的一边是田野,葱葱绿绿的,非常可爱,像一片柔软的绿毯。

画面:

路边的田野上长满了绿油油的小草,小草摸上去软软的。

看上去就像绿色的地毯一样。

语文园地二

1、我会读,联系生活会运用这些词语。

教师、工程师、魔术师、建筑师、理发师

演员、营业员、服务员、裁判员、饲养员

2、照样子说句子

1、田野,葱葱绿绿的,像一片柔软的绿毯。

(景物+景物特点+像什么)

2、天上的云,雪白雪白的,好像一群小绵羊。

3、天上的云,一团一团的,好像巨大的棉花糖。

4、大树,又粗又壮,就像高大的柱子。

3、一词多义,能够发现同一个词语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的意思。

1、这糕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一定特别大。

(非常、格外)

2、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

(与众不同、不一般)

3、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经历)

4、鼹鼠先生经过狐狸太太家,正巧,狐狸太太走出门。

(通过某个地方)

4、积累帮助他人的谚语,并理解谚语意思学会运用。

1、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帮助了别人,自己也会得到快乐。

2、平时肯帮人,急时有人帮。

(平时自己愿意帮助他人,当自己需要帮助时,也会有人来帮助自己。

3、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与其在锦缎上增添花朵,不如在危难时刻伸手帮助他人。

五、写话

能够用简短的句子介绍自己的好朋友。

可以从三点介绍:

他是谁?

他长什么样子?

你们经常做的事情。

六、我爱阅读——《一株紫丁香》感受师生之间相互关爱的情谊。

 

第三单元知识清单

识字1《神州谣》

一、会认的字

州、华、涌、峰、耸、隔、峡、与、陆、谊、浓、齐、奋、繁、荣

二、会写的字

州、华、岛、峡、民、族、谊、齐、奋

三、会写的词语

神州、中华、山川、黄河、长江、长城、台湾岛、海峡、民族、奋发

四、词语积累

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神州大地、巍巍中华、民族团结、世界大同、奋发图强、繁荣昌盛

五、好句积累

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

(对偶句)

6、课文理解

赞美了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川壮美,风景如画,表达了中华儿女盼望祖国统一,为祖国繁荣昌盛共同奋斗的愿望。

七、朗读课文,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1、以洪亮的声音,自豪的语气,反复朗读。

2、“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可用低缓、深情的声音,表现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愿。

3、“各民族,情意浓,齐奋发,共繁荣”可读出奋发向上的气势,表现出盼望祖国繁荣昌盛的强烈愿望。

八、理解句子,体会情感。

1、我神州,称中华,山川美,可入画。

写出了神州大地山川壮美、风景如画。

2、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

列举了黄河、长江、长城、珠峰4个代表性的事物,具体描绘了神州大地之美。

“奔、涌”形象地写出了黄河之水奔腾不息,一泻千里;长江之水惊涛拍岸、汹涌澎湃。

“长、耸”写出了长城蜿蜒盘旋,珠峰巍峨峻拔。

3、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

能够读出宝岛台湾与大陆一家,两岸人民盼望着早日实现祖国统一。

4、各民族,情意浓,齐奋发,共繁荣。

写出了各族人民正齐心协力、奋发图强,振兴中华。

“繁荣”写出了祖国面貌日新月异、人们生活幸福美满。

识字2《传统节日》

一、会认的字

传、统、贴、宵、巷、祭、舟、艾、堂、乞、巧、朗、饼、赏、菊

二、会写的字

贴、街、舟、艾、敬、转、团、热、闹

三、会写的词语

节日、春节、花灯、清明节、先人、龙舟、中秋、转眼、团圆、热闹

四、好句积累

大街小巷人如潮。

(比喻句)

五、课文理解

传统佳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连接着中华儿女的精神血脉,也承载着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古老文化。

六、能用多种形式朗读,背诵课文。

七、知道我国传统节日,能按时间顺序排列,选一两个说说你是怎么过节的?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

八、词语理解

1、春节、清明节、中秋节,这些世世代代都过的节日就是“传统节日”。

2、“过春节、贴窗花、放鞭炮”,这些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习俗就是“传统习俗”。

3、“乞巧”的意思是祈求上天让自己也能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

4、“祭扫”就是到墓前祭奠亡灵,并打扫坟墓。

识字3《“贝”的故事》

一、会认的字

甲、骨、类、珍、饰、品、随、易、损、币、财、赚、赔、购、贫

二、会写的字

贝、壳、甲、骨、钱、币、与、财、关

三、会写的词语

动物、贝壳、甲骨文、张开、样子、可以、钱币、钱财、有关、比如

四、读准多音字,并会组词。

漂piào(漂亮)piāo(漂浮)

五、词语积累

珍贵、珍惜钱币、纸币财富、财产

赔本、赔礼购买、采购贫苦、贫穷

六、课文理解

课文介绍了“贝”字的由来、演变及发展。

第一自然段引出“贝”字。

第二自然段主要讲贝壳因为漂亮、珍贵又便于携带、不易损坏,人们把贝壳当作钱币使用,因此贝字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

七、词语理解。

“甲骨文”就是古人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8、了解“镜、珠”等形声字的偏旁表示的意思。

1、金字旁与金属有关。

古时候的镜子是铜做的,所以“镜”是金字旁。

2、王字旁与珍贵的玉石有关,所以“珠”是王字旁。

九、能讲述“贝”字的故事,可以尝试用上“因为···所以···”等关联词。

因为人们觉得贝壳很漂亮,很珍贵,所以喜欢把它们当作饰品戴在身上。

因为贝壳可以随身携带,不容易损坏,所以古人把贝壳当作钱币。

识字4《中国美食》

一、会认的字

菠、煎、腐、茄、烤、煮、爆、炖、蘑、菇、蒸、饺、酱、粥、蛋

2、会写的字

烧、茄、烤、鸭、肉、鸡、蛋、炒、饭

3、会写的词语

美食、红烧、茄子、烤鸭、羊肉、蛋炒饭

四、读准多音字,并会组词

炸zhà(炸药)zhá(炸酱)

五、课文理解

本课介绍了7种菜肴和4种主食,其中包含了十种烹饪方法“拌、煎、烧、烤、煮、爆、炖、蒸、炸、炒”。

了解丰富的中国美食,感受中国特有的饮食文化。

6、能用部首查字法查找下面的字,发现偏旁“火”和“灬”的联系。

灶、焰烫、煲烈、熏

带有偏旁“火”和“灬”的字,都与“火”有关。

7、能说出用“炒、烤、爆”等方法制作的美食。

如清炒白菜、烤羊腿、红烧肉、爆猪肝、牛肉炖萝卜、炸鸡腿、煎鸡蛋、蒸肉、煮饭。

《口语交际:

长大以后做什么》

交际要求:

1、把话说清楚——“清楚地表达想法”“简单说明理由”。

学会有序表达的方式,要先说想做什么,再简单说明理由。

2、认真听——“对感兴趣的内容多问一问”。

要边听边思考,积极参与交流,能对感兴趣的内容提出疑问。

《语文园地三》

一、识字加油站

1、会认的字

津、溜、辣、乎、喷、腻、绵、脆、邦

2、积累词语,并能说句子

甜津津、酸溜溜、辣乎乎、香喷喷、油腻腻、软绵绵、脆生生、硬邦邦

如:

我吃过酸溜溜的话梅;我吃过软绵绵的蛋糕;我吃过硬邦邦的糖果。

二、字词句运用

3、能借助形旁表义猜测字义、准确选用形声字并查字典验证。

元宵、削苹果、九霄云外

培土、陪伴、赔钱

4、知道“鹿、金”等字可以作为部首,能用这些部首查字典。

鹿麝金鉴高敲音章

黑默衣装辛辣鱼鲁

“金、音、黑、衣、辛、鱼”6个字只能整体作为部首,不可再细分。

“鹿、高”两个字,既可以当它们是部首,也可以分别查广字头、点横头。

三、我的发现。

能发现“火”与“灬”等偏旁与字义之间的联系。

1、“炒、烤、烧、煎、蒸、煮”

带有偏旁“火”和“灬”的字多与“火”有关。

2、“怒、恋、感、慌、惊、怕”

带有偏旁“心”和“忄”的字多与“心理、情感”有关。

3、“刺、刮、剑、分、剪、切”

带有偏旁“刀”和“刂”的字多与“刀或切割”有关。

四、日积月累。

能按顺序背记十二生肖,初步了解生肖文化。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申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五、我爱阅读

自主阅读《小柳树和小枣树》,能明白事物各有各的长处。

第四单元知识清单

8《彩色的梦》

1、会认的字

盒、聊、坪、郁、囱、般、精、叮、咛

2、会写的字

彩、梦、森、拉、结、苹、般、精、灵

3、会写的词语

彩色、脚尖、森林、雪松、歌声、苹果、精灵、季节

4、课文理解

这是一首充满童真、稚趣的儿童诗,描写了小朋友用彩色铅笔在白纸上画画时的丰富想象,表现了儿童对大自然的赞美与向往。

5、词句积累

1、葱郁:

青翠茂盛。

2、“一大把彩色的梦”指的是画出各种美好梦境的彩色铅笔。

3、他们躺在铅笔盒里聊天,一打开,就在白纸上跳蹦。

(拟人句)

4、我有一大把彩色的梦,有的长,有的圆,有的硬。

(比喻句,排比句)

6、理解句子,体会情感

1、脚尖滑过的地方,大块的草坪,绿了;大朵的野花,红了;大片的天空,蓝了,蓝—得—透—明!

(1)一个“滑”字将彩色的铅笔写活了,彩色铅笔好似一个轻盈的舞者,以曼妙的舞姿在白纸上跳跃,脚尖所到之处如魔法发生,呈现生机盎然的图景。

(2)“大块”“大朵”“大片”,表现了孩子绘画时的自由挥洒。

(3)“红了”“绿了”“蓝了”,运用鲜艳的色彩渲染,增加了诗歌的画面感。

2、在葱郁的森林里,雪松们拉着手,请小鸟留下歌声。

一个“拉”字和一个“请”字,表现了雪松和小鸟之间的友爱。

3、小屋的烟囱上,结了一个苹果般的太阳,又大—又红!

(1)苹果般的太阳,结在小屋的烟囱上,是儿童的话语,是儿童的思维,是儿童的联想。

(2)“雪松、小鸟、小屋、太阳”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

4、我的彩色梦境,有水果香,有季节风,还有紫葡萄的叮咛,在溪水里流动......

排比的句式和拟人的手法,交叉汇合嗅觉、触觉、视觉、听觉的多重感受,使“我”的彩色梦境有了动态美。

7、边读边想象,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彩色铅笔画出的梦。

蓝天白云,绿草红花,拉着手的雪松,唱着歌的小鸟,苹果般的太阳,静谧的小屋,流动的溪水......

8、能展开想象,仿照第2或3小节把自己想画的内容写下来。

 

9《枫树上的喜鹊》

1、会认的字

渡、荫、蔽、撑、拼、母、冈、懂、案

2、会写的字

伞、姨、弟、便、教、游、戏、母

3、会写的词语

好像、一直、说话、童话、对岸、发现、弟弟、游戏、发明、字母

4、课文理解

“我”喜欢站在渡口边的枫树下看喜鹊的窝,看见喜鹊阿姨站在窝边,教喜鹊弟弟学习、游戏,“我”为懂得他们的语言交流而感到高兴。

表达了“我”对喜鹊一家的喜爱之情和对大自然的由衷热爱。

5、词句理解

1、一至四自然段,反复说“我喜欢”“像童话里那样,在心中的称呼...”等,强调“我”对喜鹊的喜爱。

2、五至十二自然段。

反复说“我看见喜鹊阿姨站在窝边”,反复说“我懂得”,强调“我”懂得喜鹊的行为和语言。

3、它好像一把很大又很高的绿色太阳伞,一直打开着。

把枫树比作一把一直打开的绿色太阳伞,突出了枫树高大、枝繁叶茂、生机勃勃的特点,还赋予它以人的情感——一直不辞辛苦地为渡口上的人们和住在树上的喜鹊遮蔽烈日,抵挡风雨。

4、我看见喜鹊阿姨站在窝边,一会儿教喜鹊弟弟唱歌,一会儿教他们做游戏,一会儿叫他们学自己发明的拼音字母...

运用排比的句式,采用拟人的手法,通过人格化的动词“教、唱歌、做游戏、学、发明”,表现“我”对喜鹊一家的喜欢。

6、文中反复说“我喜欢”,说说“我”喜欢的是什么?

1、我喜欢村子渡口旁的枫树。

2、我喜欢枫树上的喜鹊的窝以及窝里的喜鹊阿姨、喜鹊弟弟。

7、看到下面的情景,你会想到什么?

1、我看见喜鹊阿姨找了一条虫子回来,站在窝边。

喜鹊弟弟一齐叫道:

“鹊!

鹊!

鹊鹊鹊!

我懂得,他们的意思是:

“妈妈,我要吃!

我要吃虫子!

我懂得,他们的意思是:

“妈妈,我饿了!

我饿了!

2、喜鹊阿姨把虫子送到喜鹊弟弟嘴里,叫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