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南靖土楼南靖土楼.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748475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6.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南靖土楼南靖土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福建南靖土楼南靖土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福建南靖土楼南靖土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福建南靖土楼南靖土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福建南靖土楼南靖土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南靖土楼南靖土楼.docx

《福建南靖土楼南靖土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南靖土楼南靖土楼.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南靖土楼南靖土楼.docx

福建南靖土楼南靖土楼

[福建南靖土楼]南靖土楼

第一篇南靖土楼:

关于世界文化遗产作文

世界文化遗产作文范文1

7月19日我和爸爸妈妈一早就坐上了大巴,一路上穿过隧道,越过大山。

经过6个小时的路程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世界遗产三清山。

我们坐着高山缆车来到了半山腰,徒步走了2个多小时终于到达了山顶。

哇,太美了!

有着各种各样的奇松怪石,最有代表性的有蟒蛇出山,司春女神的爱情故事,整个人就像到了仙境一般。

这次旅行虽然有点辛苦,但是景色非常迷人真叫人留恋往返。

世界文化遗产作文范文2

我的家乡在漳州,那里风景如画是个美丽的地方,那里的土楼更是风味十足、别具特色!

南靖土楼被列入世界遗产,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田螺坑”,被称为“四菜一汤”。

最精美,最完整,防御功能最强的是“怀远楼”,也被称为无敌堡垒。

我向大家重点介绍下“怀远楼”。

“怀远楼”建于2022年,于2022年完工,至今已经有104年了。

“怀远楼”有四层,全楼高13.8米,墙厚1.3米,门厚10厘米,门外加了一层铁皮。

第一层是厨房,第二层是粮仓,第三层和第四层是卧室,每层有34开间,共有136间。

二楼有几条灌水道,只要土匪用火烧大门,我们就往灌水道里灌水,水从门缝隙里流下来,把火浇灭。

土楼外有四个

第二篇南靖土楼:

南靖土楼的导游词

南靖土楼的导游词1

或许您在电视上、画册上、或其它传媒上已看过一百次、一千次土楼了,或许您已经实实在在到过许多土楼区游览过,对土楼已不陌生了。

但是,像耸立在您面前的这座酷似城堡的方形土楼这么高大神奇,您一定没看到吧所以,您今天来一睹它的风采,感受它的神奇,将让您永生难忘。

这座土楼叫和贵楼,它座落在南靖县梅林镇长教的青山绿水间,背靠虎背岭,面向笔架山,形成一道独特的自然景观。

它建于1732年,也就是清朝雍正十年,楼高米,建筑面积6450平方米,被人们誉为”天下第一奇楼”,是目前已知唯一一座五层的方楼,也是闽西南众多方土楼的典型代表。

2022年6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正作为”福建土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来到大门前)在中国传统民居中,只有少数的官邸豪宅才起宅名,然而在土楼民居中,几乎每一座土楼都要取一个吉利祥和的名字。

像这座楼的楼名叫”和贵楼”就是这样。

和贵楼,顾名思义就是劝人以和为贵,因为一座土楼就像一个扩大的家,一个缩小的国。

和贵楼最盛时曾住过300多人,这么多人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和睦相处,以和为贵至关重要。

大家看楼的大门联:

”和地献奇山川人物星斗画,贵宗垂训衣冠礼乐圣贤书”,两扇大门的门联:

”和亲既康禄,贵子共贤孙。

”这些隽永深远的藏头嵌字联,构成了简氏传统族训的核心,高度概括他们家族的传统文化心理,对后人起着灌输、训戒、警策的作用,形成土楼内部独特的文化氛围,也说明了先民渴望子孙”读圣贤书”的良好愿望和重教兴学的精神风尚。

(进入门厅)各位游客:

和贵楼只有一个大门出入,当您跨进和贵楼古老而沉重的大门时,您一定会为它突出的防卫功能而惊诧不已。

大门的两扇门板都是用可耐火的”咬冬木”制成,厚达10多公分,在门的上方,也就是在二层之处,设有三个灌水道,若遇盗匪用火攻门,可从灌水道往下灌水,把火淋灭。

加上底层对外不开窗,二层只开一条不足20厘米的通风缝,三至五层窗洞也内大外小,所以,只要把大门关起来并上了闩就固若金汤,楼内居民就可以安枕无忧了。

(来到楼内天井)这是一块”进士”牌。

这块”进士”牌是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吏闽浙总督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盐课魏无熄赐给进士、工部屯田司主事简逢泰的。

简逢泰就是建这座楼的简次屏的孙子。

他自幼聪明好学,12岁考中秀才。

当时小逢泰骑在父亲的肩上来到考堂,山东籍的主考官看他身穿长衫,头发又结了个辫子,便嘲讽地说:

”福建来了只红鬓马”,小逢泰看到主考官脚上穿着黑色的官靴,便脱口回道:

”山东出了个黑脚驴”,主监官暗想:

”好厉害!

”接着问:

”你读多少年书”小逢泰说:

”不多不少读了十二年”。

主考官看他还是个毛小孩,就问:

”你今年几岁”小逢泰说是十二岁,主考官说你一生下来就读书了小逢泰说七岁才读书,主考官说这样哪来读十二年书小逢泰说我日读六年,夜读六年,如此不刚好十二年!

主考官一听感到其言在理,又对小逢泰说你进三步,他毫不犹豫地向前走了三步,主考官又说你后退三步,小逢泰这时却屹立不动,主考官问为何不退,小逢泰说有道是大丈夫有进无退!

主考官拍案说道:

”好口才”因此被当场授以秀才。

几年后,小逢泰进京赴考得第二十三名进士,道光戊戌年科会试中式得第七十三名,殿试得了第二名,后官至”两广分巡道”。

(走进楼内院)这是一座”三间一堂式”学堂,过去,楼里的孩子读书就在这里。

像简逢泰孩子的时候也是在这里读书的。

大家看,左边墙上悬挂着一块当时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颁发,由简羡强立的”兴学敬教”牌匾;右边悬挂着的是二十六年十月由国民政府侨务委员会陈树林委员长赠送,由简羡强立的”兴学利侨”牌匾。

简羡强是什么人呢他是长教简氏的第19代孙,早年生活很艰苦,20岁时跟人一起到缅甸谋生,由于他在生意场上辛勤耕耘,逐渐发迹,曾担任缅甸救济总会负责人,海外侨务委员会副主席。

简羡强发迹不忘国家、不忘家乡,三十年代,他捐资在村里建了一所小学一一崇文学校,还给国民政府捐了很多资金用于发展国家的文教事业,同时积极发动侨胞,捐资、捐物支持抗日活动,因而受到当时国民政府的表彰和人们的敬重。

林森不仅赐给他一块牌匾,而且奖给他一枚国民政府勋章,以表彰他为国家的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

这些牌匾虽然有些陈旧,但却给和贵楼增添了许多”风光”。

1939年,南靖有名的土匪头张河山,曾带领”土匪兵”到和贵楼,扬言要把楼烧掉,当他们一伙人来到楼里看到林森颁发的牌匾,知道惹不得,只好放弃烧楼的念头,是匾保住了和贵楼。

这是学堂天井。

人如果在天井里用力一跳,整个地面都会晃动,(谁有兴趣可以跳一下)。

若用一根长长的铁线,可随意从天井的卵石缝向地里穿插3-4米深(示范),可见地质之柔软了。

这是块方圆3000平方米的沼泽地,到处都是稀稀烂烂的泥土。

既然是烂泥地,又为什么要在这里建如此高大的土楼呢据说,长教简氏第13世简次屏是个读书人,看到这个地形像肚腰兜,就去请教地理先生,地理先生察看后说:

”此乃风水宝地也。

”简次屏问此话怎讲,风水先生说:

”这个肚腰兜后面的山脉从平和县到长教打石洋有数百里来龙,龙山脉没有穿过坑、河道,没有断凹,而前面则是河水环抱成玉带,故为风水宝地。

若在此建楼,以后子孙会人丁兴旺、读书中举、福禄寿全。

”简次屏一听,连考举人都不去了,决心在此建立基业。

于1732年破土兴建这座土楼。

但是要在沼泽地上建土楼谈何容易!

楼刚建一层就像沉船一样,慢慢下沉到烂地里。

当时许多人都以为简次屏疯了,什么地方不建偏偏要在烂泥地上建楼,但他既已下决心就痴心不改。

他请来上百个帮工上山砍松木打桩。

俗话说:

”风吹千年杉,水浸万年松”,松木在水里浸泡万年不烂。

简次屏用100多立方米的松木,在下沉的楼墙上打排桩,从头开始夯墙。

外墙用卵石砌就一米多高的墙脚,底层夯土墙厚1.34米,往上逐层收缩10厘米。

楼夯筑到4层后停工一年,简次屏看楼基稳固,才再建第5层。

和贵楼宽36.6米,深28.6米,每层24间房,历时三年才建成,耗资15000两银子,竖柱架梁全用人工,可谓不凡与艰辛。

各位游客:

在沼泽地上建如此高大的土楼一定是”世界之最”吧!

但和贵楼还有一奇,那就是楼中的两口水井。

(走出学堂来到左边水井)天井两边的两口水井相距只有18米,但水质却截然不同,我们看到的这口水井,井水清亮如镜,水质甘甜可饮用;而在右边的那口井水却是混浊不清,只能供洗涮,被人称为”阴阳井”,这两口井的水位均超过地平线30公分左右。

我们到右边的水井看看。

这口水井不管人们怎样把井水抽干,它重溢出来的水依然是浑浊的。

在同一屋檐下的两口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里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呢据说清朝嘉庆年间,和贵楼里住着一户婆媳两口的人家,媳妇叫阿秀,丈夫到南洋谋生去了,早有身孕的阿秀后来生了个儿子。

由于婆婆体弱多病,常常卧床不起,坐月子的时候,就叫阿秀的母亲来帮忙,儿子出生第28天,快要做满月了。

这天,阿秀的母亲回家去,准备捉几只鸡来为外孙做满月办酒席。

当天半夜里。

婆婆病发拉了一床屎尿,阿秀要到灶间去烧水给婆婆洗身,没想到水缸里却没有水了,阿秀只好提了个小水桶到门前那口水井打水,她刚打满一桶水,转身要提回灶间时,突然听见一声啪啦响,回头一看,井里冒出一股黑烟,接着又有一道白光闪过。

阿秀吃了一惊,赶快把水桶提回灶间,烧水为婆婆洗身子。

谁知天亮后,人们来打水,就发现井水已变为混浊不清。

因此,有人说,是阿秀还在坐月子,身子不干净,坏了龙泉所致。

其实那只是传说轶闻,并没根据.但井水为什么会浑浊,至今人们也还不能从科学上做出什么解释。

(走出大门)各位游客:

和贵楼历经沧桑,依然坚固沉稳,巍然屹立。

大家看,那斑斑驳驳、凹陷不平的夯土墙,为什么会有修补和重夯的痕迹?

据楼里老人介绍,1864年大平天国陷落后,那些残兵败将(我们这里人叫“毛番”)在闽西南一带山区烧了很多土楼,和贵楼也难逃厄运。

当时楼内房子被烧了一大半,楼外墙也严重烧裂倒塌,直到第三年才重新修建,恢复原貌。

(在前院护厝前)这是和贵楼的前院,也叫护厝,深11米,在我们这个地方,有句谚语叫”厝包楼,儿孙贤;楼包厝,儿孙富”。

这个护厝就叫厝包楼,而刚才我们在楼里看到的学堂叫楼包厝。

这种厝包楼、楼包厝的奇特建构,反映了土楼子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子孙后代的祈望。

和贵楼大门正面有一座山叫笔架山,你们看,是不是有点像笔锋。

山上尖峰是简氏族人用畚箕担土一担一担堆积而成的,历尽三年时间,他们认为这样可使楼里人丁兴旺,人才辈出。

过去,楼里就出了简逢泰、简羡强,民国时还出了个国军总司令简国瑞。

几百年来,和贵楼像一位时间老人,向人们诉说着先民超然的智慧之光和一个家族的兴盛历史。

而今,随着土楼深邃的文化内涵和巧夺天工的建筑艺术风格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贵楼也将更加受到人们的青睐。

南靖土楼的导游词2

同学们,很高兴在这五一黄金假期能和你们相约在土楼。

我是此行的导游小曹。

今天我们要参观的是我们福建南靖的裕昌楼。

南靖的土楼具有古老,神秘,悠远,深邃等的特点。

唐代以前,南靖是古百越族的一个支系的主要居住地。

从唐王朝派开漳圣王陈元光率中原府兵抵达漳州,部分军队驻扎在南靖境内开始,各个朝代的动乱期间,大批中原汉民南迁到福建西部地区。

南迁的汉民来到南靖这个重峦叠嶂、交通闭塞的山区地带安营扎寨。

但这里也有不少山匪贼寇流窜,长期忍受颠沛流离之苦的人们,常有“恨藏之不深,恨避之不远”之感。

为了获得稳固的居所,躲避战乱,免受山匪野兽的袭击,以便长期生存下去,他们沿袭中原的夯土建筑形式,结合当地的特殊地理环境,建造了一座座集居住,防御功能为一体的土楼。

南靖的土楼源远流长,是中国远古时期夯土技术的继承与发展。

南靖土楼产生于11-13世纪的宋元时期,在明末清初到中华民国时期达到鼎盛,并一直延续至今。

可以说,福建土楼是当地先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社会历史变迁的实物例证。

现在大家可以看到——“东歪西斜”700年的指示牌。

映入视野的是一条潺潺的溪流在小桥下流过,水面倒映着河边绿树,溪边坐落着一座圆形大土楼,屹立在山脚下,大家有没有一种小桥流水人家的感觉呢?

裕昌楼被誉为福建土楼之母,位于漳州市南靖县下板村,是目前已知最古老又最大的圆楼,始建于元朝中期——1308年,至今已有700年的历史了。

大家可以看到她的外墙遍体斑驳龟裂,看上去就像一个满脸皱纹的老人。

别看她的外墙表面斑斑驳驳,其实她的墙体依然坚固。

它的墙原料是以当地的粘质红土为主,掺入适量小石子和石灰以及加入一些糯米饭、红糖等以加强其粘性,所以即使干了依旧坚固。

不知道大家对建于1350年的意大利比萨斜塔是否有所听闻,它的出名在于斜而不倒。

六百多年来塔身缓缓向右倾斜,而近一个世纪倾斜之势有所加速,尤其是经过1972年大地震后,它的倾斜度已达8度。

比萨斜塔是塔身整体的斜,单从塔体来看每一处结构都是横平竖直、中规中矩的。

今天我们参观的裕昌楼就是能与比萨斜塔叫板的古建筑,它的建造只比比萨斜塔晚十几年,裕昌楼因楼内三楼四楼回廊支柱朝一个方向(顺时针)倾斜,五楼回廊支柱又朝另一个方向(逆时针)倾斜,且最大的倾角达到15度,似乎只要一阵风吹过来,它们就会轰隆一声倒下。

但是裕昌楼建成600多年来,经历多次地震,经历无数风雨,有惊无险安如山。

因此,被称作“东倒西歪楼”。

一般来说,中国的古建筑在选址时注重风水,位置上讲究坐北朝南,大家有没有发现裕昌楼的位置有些不同。

他是坐西朝东。

土楼的布局,从外部环境来看,注重选择向阳避风、临水近路的地方作为楼址,以利于生活、生产。

楼址大多坐北朝南,但是裕昌楼则因为采光的需要而坐西朝东。

此外,土楼还讲究左有流水,右有道路,前有池塘,后有丘陵;忌坐南

朝北、前高后低;楼址后山较高,则楼建得高一些或离山稍远一些,既可避风防潮,又能使楼、山配置和谐等。

裕昌楼就基本符合这些要求。

这些讲究,无疑与地质地理学、生态学、景观学、建筑学、伦理学、美学都有密切关系,换言之,与中原传统文化有密切关系。

.人们常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同样建一座土楼也需至少3——4年的时间;裕昌楼在建时要经过“选址定位、开挖地基、打石脚、行墙、献架、出水、内外装修等”七道工序!

他高5层18.2米,共有房269间,占地2289平方米,建筑面积6358.2平方米,土木结构,通廊式圆楼;第一层墙厚1.8米,往上逐层减缩10厘米,最顶层也不会少于90厘米。

虽然不是钢筋水泥铸造,但一样坚固无比,也拿他没办法!

墙顶还有

第三篇南靖土楼:

漳州城市概况导游词

漳州这个城市,台侨优势突出,是台胞的主要祖籍地。

下面给大家整理了漳州城市概况导游词,欢迎阅读!

漳州市地处福建东南沿海,毗邻厦门、汕头两个经济特区,与台湾隔海相望,是福建最南端的一个地级市,辖一市二区八县,有120个乡、镇、街道。

全市土地面积1.26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8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58万人,其中市区建成区面积3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4万人。

漳州始建于公元686年(唐垂拱二年),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自然人文资源丰富,拥有众多名胜古迹。

全市共有革命史迹和名胜古迹280多处。

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东山关帝庙、龙海慈济宫、华安二宜楼、市区明清石牌坊、漳州文庙大城殿、龙海江东桥、漳浦的赵家堡、诒安堡和南靖的田螺坑土楼群、和贵楼、绳武楼。

漳州拥有各具特色的五大旅游资源:

以东山、漳州滨海火山地貌国家地质公园为代表的海滨风光秀丽、神奇;以花市一条街、马口花博园为代表的花果园林绚丽、诱人;以土楼、开漳圣迹将军山为代表的文化古迹悠久、灿烂;以虎伯寮国家自然保护区、马洋溪漂流为代表的绿色生态葱郁、怡人;以千年古刹三平寺为代表的宗教朝圣地闻名遐迩。

全市现有国家4A级旅游区2个(东山风动石景区、漳浦天福茶博物院),国家级地质公园1个(漳州滨海火山地貌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森林公园3个(华安县、东山县、长泰天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南靖虎伯寮、云霄漳江口红树林),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5个(东山风动石——塔屿景区、龙文云洞岩景区、诏安九侯山景区、平和灵通岩景区、漳浦前亭——古雷海湾景区)。

漳州名人荟萃、文化昌盛,古代有陈元光、朱熹、黄道周,近代有林语堂、杨骚、许地山等;漳州的芗剧、潮剧、木偶以及木偶雕刻艺术誉满海内外,剪纸、灯谜、大车鼓舞蹈、木版年画等民间传统艺术丰富多彩。

漳州位于北纬23.6—25度,东经117—118度,是个依山傍海、有江、有平原的富庶宝地,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基础较好。

全市拥有耕地面积250万亩,山地1230万亩,内陆水域、浅海滩涂180万亩。

海岸线680公里,有众多天然良港,招银港区、古雷港区和东山港区都是深水港湾,多处可供建设10万吨级以上泊位码头。

全省第二大江—一九龙江横贯全境。

漳州平原是全省最大的冲积平原。

漳州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降雨量1500毫米左右,平均气温21℃,无霜期达330天,是个天然“大温室”,四季常青,物产丰富,素有“鱼米花果之乡”的美称。

盛产“六大名果”:

芦柑、荔枝、香蕉、龙眼、柚子、菠萝,“三大名花”:

水仙花、茶花、兰花,以及对虾、石斑鱼、鲍鱼、龙虾、扇贝等海珍品。

天香丽质的水仙花、“国宝神药”片仔癀、“国货之光”八宝印泥,被誉为“漳州三宝”。

漳州是福建的重点侨乡之一,台侨优势突出,是台胞的主要祖籍地。

台湾现有人口中有1/3祖籍在漳州。

漳台两地民间传统文化如歌仔戏、灯谜等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

漳州地处闽南金三角,面对台湾,南临港澳,介于厦门、汕头两个经济特区之间,自古以来就是连接闽粤赣三省与通向台港澳、东南亚地区的交通要冲,区位独特,有利于对外开放。

早在1985年,漳州就被国务院列为对外开放地区,1992年国务院批准东山港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1993年国务院批准设立东山经济技术开发区,1994年国务院把漳州市定为全国外向型农业示范区,1997年国家外经贸部、农业部和国务院台办联合批准漳州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

全市现有国家级、省级开发区15个,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已同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经贸往来,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超过60亿美元。

漳州是福建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

鹰厦铁路穿境而过,国道319、324线横贯南北,厦漳高速公路和漳诏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漳龙高速公路正在加快建;市区到厦门机场不足50公里,南部几个县城到汕头机场只需半小时至1个小时的行车里程;漳州港被国家列为首批对台定点直航试点港口之一,招银港区、东山港区两个国家一类口岸己对外开放,全市港口吞吐能力超过1300万吨。

全国最大台资项目后石电厂已建成并上网供电,使漳州成为福建的重要电力基地。

邮电通信设施先进,发展超前。

全市基础设施完善,投资环境优越。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年来,漳州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经国家有关部门和专家论证,在衡量农业发展的13项指标中,漳州有12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农业综合开发成效明显,全市已形成水果、花卉、蔬菜、食用菌、水产品、畜禽、饮料和香料等8大出口创汇基地。

其中,水果、水产、蔬菜三个大宗农产品人均拥有量居全国地市级前列。

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较高,全市目前有农产品加工企业4000多家,涌现出一批国家级和省级龙头企业。

全市建成了福建最大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共有11类、99个产品获得“绿标使用权,总数占全省45%以上。

“漳州水仙花”、“漳州芦柑”、“王官溪蜜柚”和“天宝香蕉”等一批名牌产品享誉海内外。

全市培育壮大了一批工业重点产业、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形成了以食品、电力、机械、电子、家电、制药等行业为主导的工业体系。

已有漳州发展、龙溪股份、片仔癀药业等三家上市公司,拥有片仔癀、万利达等2个全国驰名商标,22个省级著名商标,36个名牌产品。

全市利用台资在全国地市一级居领先地位。

至2022年4月,全市已累计批办台资项目1664家,合同利用台资66.3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34.3亿美元,分别占全市三资企业数的47.2%、合同外资额的54.3%、实际利用外资的57%。

引进台资大项目和特大项目不断增加,其中投资上千万美元有94家,上亿美元有3家。

在台湾百家大企业和上市公司中,已有台塑、灿坤、统一、泰山、天福等在我市投资办厂。

全市累计引进农业台资企业731家,占全国总数的1/10,农业实际利用台资6.35亿美元,占全省的1/3强。

在紧紧扭住经济建设中心,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漳州市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实效,并涌现出了一批在全国全省有影响的先进典型。

漳州110成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面旗帜;平和县西坑村、东山实小党支部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农村党组织“三级核心网络”建设得到中组部充分肯定;在全国率先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在全省率先建立了“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的市级行政服务中心;先后荣获“全国创建精神文明工作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等荣誉称号,并被评为“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今日的漳州,正站在新世纪的起跑线上,按照建设“生态工贸城市”的目标定位,加快实施“建设新区、开发沿江、改善旧城”的中心城市发展战略,努力打造生态品牌,提升城市品位,营造高尚人居环境。

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的新漳州正在海峡西岸崛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