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一级建造师记忆点.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730723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3.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利一级建造师记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水利一级建造师记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水利一级建造师记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水利一级建造师记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水利一级建造师记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利一级建造师记忆点.docx

《水利一级建造师记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利一级建造师记忆点.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利一级建造师记忆点.docx

水利一级建造师记忆点

水利一级背点

水利水电工程技术

一、工程勘测与设计

一、勘测设计

1、常用测量仪器:

水准仪、经纬仪、电磁波测距仪、全站仪、全球定位系统。

2、水准仪按精度分4个等级,分为普通水准仪和精密水准仪。

按结构分为微倾水准仪、自动安平水准仪、激光水准仪、数字水准仪。

测量步骤:

粗平、调焦和照准、精平、读数。

3、平面放样的方法:

直角交会法、极坐标法、角度交会法、距离交会法。

4、高程放样的方法:

水准测量法、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法、解析三角高程法和视距法。

误差不大于10mm,要用水准测量法。

5、两次测量同一区域工程量差值开挖石方误小于5%,土方小于7%时,可取中数作为最后值。

两次独立测量同一工程,其测算体积之较差,在小于该体积的3%时,可取中数作为最后值。

6、开挖工程量测量的内容:

开挖区原始地形图和原始断面图测量、开挖轮廓点放样、竣工地形、断面测量和工程量测算。

7、立模和填筑放样的内容:

测设各种建筑物的立模或填筑轮廓点,对已架立的模板、预埋件进行形体和位置的检查、测算填筑的工程量。

8、混凝土建筑物高程放样的区别:

对于连续垂直上升的建筑物,除有结构物的部位(牛腿、门洞、廊道)外,高程放样的精度要求低,主要应防止粗差;对于溢洪道、斜坡面以及形体特殊的部位,其高程放样的精度与水平放样的精度一致;混凝土的抹面层、金属结构和机电设备埋件的部位,通常高于水平放样的精度,应采用水准测量的方法,并注意检核。

9、放样后必须采用另外的方法进行检查。

二、导流

1、导流标准:

导流建筑物的级别、设计洪水标准、施工期临时度汛洪水标准、导流建筑物封堵后坝体度汛洪水标准。

2、导流标准的确定:

保护对象、失事后果,使用年限、导流建筑物的规模划分为Ⅲ—Ⅴ级。

3、确定导流建筑物洪水标准的方法:

实测资料法、常规频率法、经济流量法。

4、导流基本方式:

分段围堰导流和一次拦断河床围堰导流。

分段围堰导流中又包括束窄河床导流和通过已建或在建建筑物导流。

一次拦断河床围堰导流又分为明渠导流、隧洞导流、涵管导流。

5、截流方式:

戗堤法截流和无戗堤法截流两种。

戗堤法截流:

平堵、立堵、混合堵。

无戗堤法截流:

建闸截流、水力冲填截流、定向爆破截流、浮运结构截流。

6、减小截流难度的技术措施:

加大分流量,改善分流条件;改善龙口水力条件;增大抛投料的稳定性,减少块料流失;加大截流施工强度;选合理择截流时段。

7、改善龙口水力条件的措施:

双戗截流、三戗截流、宽戗截流、平抛垫底。

三、围堰及基坑排水

1、土石围堰的防渗结构形式:

斜墙式、斜墙带水平铺盖式、垂直防渗墙式及帷幕灌浆式。

2、混凝土围堰的特点:

挡水水头高、底宽小、抗冲能力大和堰顶可溢流。

分重力式和拱形两种。

3、钢板桩格形围堰形式:

圆筒形格体、扇形格体、花瓣形格体。

4、土石围堰与岸坡的接头处理:

采用扩大接触面和嵌入岸坡的形式,以延长塑性防渗体的接触,防止集中绕渗破坏。

土石围堰与混凝土纵向围堰的接头,通常采用刺墙形式插入土石围堰塑性防渗体中,并将接头断面扩大,以保证在任一高度处均能满足绕渗流径长度要求。

5、钢板桩围堰修建工序:

定位、打设模架支柱、模架就位、安插打设钢板桩、安装围檩和拉杆、拆除支柱和模架、填充砂砾料至要求的高度。

6、初期排水主要是基坑积水、堰体和堰基渗水、降雨汇水等。

排水总量应考虑:

基坑积水量、抽水过程中堰体和堰基渗水量、堰体和覆盖层含水量、可能的降水量。

7、土石围堰基坑初期排水水位下降要在0.5—0.8m/d,接近排干时可达到1—1.5m/d。

大型基坑初期排水5—7天,中型基坑3—5天。

8、经常性排水组成:

围堰和地基地设计水头的渗流量、覆盖层的含水量排水时降水量和施工弃水。

9、经常性排水的方式:

明沟排水和人工降低地下水位。

人工降低地下水位:

管井排水、真空井点排水、喷射井点排水、电渗井点排水。

10、初期排水选用大容量低水头水泵,降低地下水位用小容量中高水头的水泵,将基坑积水集中排出围堰外的泵站中,用大容量中高水头的水泵。

11、水工建筑物的地基分为岩基和软基。

软基又分为砂砾石地基和软土地基。

12、水工地基的基本要求:

具有足够的强度,能够承受上部结构传递的应力;具有足够的整体性和均一性,能够防止基础的滑动和不均匀沉陷;具有足够的抗渗性,能够避免发生严重的渗透和渗漏破坏;具有足够的耐久性,能够防止在地下水长期作用下发生侵蚀破坏。

13、地基处理的方法:

开挖、灌浆、防渗墙、桩基础、锚固以及置换法、排水法和挤实法。

14、桩基础:

打入桩、灌注桩、旋喷桩和深层搅拌桩。

15、一般灌浆是先固结灌浆再帷幕灌浆。

水工隧洞中的灌浆宜按照先回填灌浆,再固结灌浆,最后帷幕灌浆。

16、按灌浆压力可分为高压灌浆和常压灌浆,压力在3.0Mpa以上为高压灌浆。

17、钻孔机械分回转式、回转冲击式、冲击式三种,常用回转式。

18、灌浆方式:

纯压式和循环式。

19、纯压式适用于吸浆量大,有大裂隙存在和孔深不大于15m的情况。

20、循环式根据进浆和回浆比重差值,判断岩层吸收水泥情况。

21、灌浆基岩段小于6米时,可采用全孔一次灌浆,大于6米可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浆、自下而上分段灌浆、综合灌浆法和孔口封闭灌浆法。

22、帷幕灌浆的工艺:

钻孔、钻孔冲洗、压水试验、灌浆、灌浆质量检查。

23、钻孔质量要求:

钻孔位置和设计位置偏差不得大于10公分;孔深符合设计要求;灌浆孔宜选用较小的孔径,孔壁应平直完整;钻孔必须合保证孔向正确。

24、先导孔的压水试验为自上而下。

应在裂隙冲洗后进行。

采用单点法或五点法。

25、钻孔冲洗后,孔内沉渣厚度不得超过20公分,冲洗压力为灌浆压力的80%,超过1Mpa时,用1Mpa。

26、帷幕灌浆优先选用循环式,射浆管距孔底不超过50公分。

灌浆顺序按分序加密的原则进行。

如23先3231323先32的顺序。

27、帷幕灌浆浆液浓度由稀到浓。

采用5:

13:

12:

11:

10.8:

10.6:

10.5:

1七个比级。

开灌采用5:

1。

28、帷幕灌浆变换浆液:

灌浆压力不变,注入率持续减少或注入率不变,压力持续升高,不得改变水灰比;注入量已达300L以上或浇注时间已达1小时,注入率和灌浆压力没有改变或改变不显著,应改浓一级;当注入率大于30升/分,可根据情况越级变浓。

29、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时,在规定压力下,当注入率不大于0.4L/min时,继续灌注60min或小于1L/min时,继续灌注90min,可结束灌浆。

采用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法时,继续灌注时间可相应的减少为30和60min,可结束灌浆。

采用孔口封闭灌浆法,灌浆结束应同量满足两个条件:

一是注入率不大于1L/min时,延续灌注时间不少于90min;二是在灌浆全过程中,在设计压力下灌浆时间不少于120min。

30、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可采用分段压力灌浆封孔法,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法和孔口封闭灌浆法,可采用置换和压力灌浆封孔法或压力灌浆封孔法。

31、灌浆工作必须连续进行,若因故中断,应及早恢复灌浆,否则应立即冲洗钻孔,而后恢复灌浆。

若无法冲洗或冲洗无效,应进行扫孔,而后恢复灌浆。

32、灌浆质量检查应以检查孔压水试验成果为主。

检查孔数为总数的10%,在灌浆结束后14天后进行。

同时应自上而下分段卡塞进行压水试验,采用单点法或五点法。

26、固结灌浆长度大于6米或压力大于3Mpa时,应分段进行灌浆。

灌浆质量压水试验检查,孔段合格率在80%以上,不合格孔段透水率不超过设计值的50%,且不集中。

封孔采用机械压浆封孔法或压力灌浆封孔法。

在规定压力下,当注入率不大于0.4L/min时,继续30分钟可结束灌浆。

27、化学灌浆的工序:

钻孔及压水试验、钻孔及裂缝处理、埋设注浆管和回浆嘴及封闭、注水和灌浆。

28、高压喷射灌浆的喷射形式:

旋喷、定喷、摆喷。

先施工下游孔,再施工上游孔,最后施工中间孔。

工序:

钻机就位、钻孔、{制浆→}试喷、下喷射管、喷射提升、成桩(板墙){→充填灌浆}、冲洗。

29、防渗墙按结构分:

桩柱型防渗墙、槽孔型防渗墙、混合型防渗墙。

按材料分:

普通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黏土混凝土、塑性混凝土和灰浆防渗墙。

按成槽方法:

钻挖成槽防渗墙、链斗成槽防渗墙、射水成槽防渗墙、锯槽防渗墙。

按布置方法:

嵌固式防渗墙、悬挂式防渗墙、组合式防渗墙。

30、槽孔型防渗墙工序:

平整场地、挖导槽、做导墙、安装挖槽机械设备、制备泥浆注入导槽、成槽、混凝土浇筑成墙。

31、注水试验在28天后,在两墙中间钻孔,进行现场注水试验,不少于3个点。

取芯试验不少于3个点。

四、土石方工程

1、依开挖方法、难易程度、坚固系数土分为4级,岩石分为12级。

2、围岩的评分依据:

岩石强度、岩体完整程度、结构面状态、地下水和主要结构面产状等五项因素之和。

3、围岩地质分类表

围岩类别

稳定性

围岩总评分

围岩强度应力比

支护类型

稳定,可长期稳定,无不稳定块体

T>85

S>4

不支护或局部锚杆或喷薄层混凝土,大跨度时,喷混凝土,系统锚杆加钢筋网。

基本稳定,无塑性变形,局部可能掉落块体

85≥T>65

S>4

稳定性差,会产生塑性变形,不支护可能会发生塌方或变形破坏。

65≥T>45

S>4

喷混凝土,系统锚杆加钢筋网,跨度在20~25米时,浇筑混凝土衬砌

不稳定,自稳时间短,规模较大的塌方和变形破坏都可能发生

45≥T>25

S>2

喷混凝土,系统锚杆加钢筋网,并浇筑混凝土衬砌,Ⅴ类围岩还应布置拱架支撑

极不稳定,不能自稳,变形破坏严重

T≤25

4、土石方平衡调配的原则:

料尽其用、时间匹配、容量适度。

5、土石方调配的结果对工程成本、工程进度和工区景观、工区水土流失、噪声污染、粉尘污染等环境因素有着的显著的影响。

6、主要挖土机械:

挖掘机、装载机和铲运机。

选型要容量大、数量少,型号规格单一。

7、石方开挖普遍采用爆破开挖法。

常用的爆破方法:

深孔爆破、浅孔爆破、预裂爆破和洞室爆破。

前两种用延长药包,后一种用集中药包。

8、倾角小于6°为平洞,6°~48°为斜井,大于48°为竖井。

9、平洞开挖方式有:

全断面开挖、先导洞后扩大开挖、台阶扩大开挖和分部分块开挖,

10、掘进机按破碎方式分为挤压式和切削式。

又分为开敞式、单盾式和双护盾式。

11、静态爆破的特点:

固体膨胀、低压、慢加载。

12、拆除爆破分为泄渣爆破和留渣爆破。

13、n=r/w,n=1,为标准抛掷爆破,n>1,为加强抛掷爆破,1>n≥0.75为减弱抛掷爆破,n<0.75为松动爆破。

r是爆破漏斗底半径,w是最小抵抗线。

14、天然地层中锚固采用钻孔灌浆的方式为主,人工填土中采用锚锭板和加筋土两种方式。

锚固灌浆有简易灌浆、预压灌浆、化学灌浆以及特殊的锚固灌浆技术。

15、锚杆的类型:

全长粘结型锚杆、端头锚固型锚杆、摩擦型锚杆、预应力锚杆和自钻式注浆锚杆。

五、土石坝施工技术

1、料场要求质量满足设计要求,数量满足填筑要求。

石料、砂砾料1.5~2倍,土料2~2.5倍,水下砂砾料2.5~3倍,反滤料应根据筛后有效方量确定,一般不宜小于3倍。

主料场要求质好、量大、运距近,且有利于长年开采。

备用料场通常在淹没区外。

2、土方开挖的机械主要是挖掘机。

挖运组合是推土要和铲运机,装运组合有装载机。

运输机械有循环式和连续式。

循环式分有轨机车和汽车。

连续式为带工运输机,分移动式和固定式。

3、履带式推土机的运距15~30米,可获得最大生产率,经济运距为30~50米,大型推土机不宜超过100米。

轮胎式装载机运距一般为100~150米,履带式不超过100米。

牵引式铲运机经济运距一般为300米,自行式一般应为200~300米。

4、碾压机械分静压碾压、振动碾压、夯击三种基本类型。

静压碾压机械有羊脚碾、气胎碾等,夯击有夯板、强夯机。

振动碾压与静压碾压具有重量轻、体积小、碾压遍数少、深度大、效率高等优点。

5、含砾和不含砾的黏土以压实度和最优含水率为设计控制指标。

1、2级坝和高坝压实度应为98~100%,3级中低坝及3级以下中坝以下为96~98%。

砂砾石和砂相对密度为设计控制指标。

砂砾石为0.75,砂为0.7,反滤料为0.7

天然干密度=天然湿密度/(1+含水率)

设计压实度=设计最大干密度/击实最大干密度

6、压实参数:

碾压机具的重量、碾压遍数、含水量、铺土厚度以及振动频率,行走速率。

以单位碾压遍数压实最大厚度者为最经济、合理。

7、土石坝的施工方法:

碾压式、水中填土、水力冲填和定向爆破。

8、石料开采:

堆石料多用深孔梯段微差爆破或洞室爆破,护坡和排水棱体的块石料多用浅孔爆破,也可从堆石料中筛分取得。

9、坝面作业工序为铺料、整平、洒水、压实、质检。

11、铺料与整平:

铺料宜平行与坝轴线,厚度要均匀,超径要打碎,杂物应剔除,进入防渗体要铺料要用进占倒退法,汽车始终在松土上行驶,避免在压实土层上开行,造成超压,引起剪力破坏,汽车穿过反滤层进行防渗体,会把反滤料带入防渗体,造成反滤料和防渗料混合,影响坝体填筑质量;按设计厚度铺平是保证压实质量的关键;黏性土含水量低时,要在料场加水,在坝面加水要做到“少、匀、勤”,以保证压实效果。

砾质土和砂砾料要在坝面加水,以防在运输过程中的水量损失,在碾压前充分加水,确保压实质量;汽车上坝或光面碾压坝面要刨毛,深度为3~5公分,保证层间接合良好,

12、碾压方式有进退错距法和圈转套压法。

进退错距法易保证质量,便于流水作业。

圈转套压法生产效率高但易超压、漏压,质量难以保证。

13、接头处理:

层间分段接头应错开,分段条块平与坝轴线,段间高差不易过大,接坡缓于1:

3;坝体填筑过程中,为了保护黏土斜墙或黏土心墙不致长时间暴露在大气中遭受影响,一般采取土、砂平起的施工方法,可先土后砂,也可先砂后土;坝身与混凝土结构物连接,靠近混凝土结构物附近不能使用大型碾压机械时,应用小型机械夯实或人工夯实。

在结构物两侧要均衡填料压实,以免侧向压力过大,影响安全。

14、土石坝质量控制主要是料场的质量检查与控制、坝面的质量检查与控制。

15、料场的质量检查与控制:

土料场应检查土料的土质情况、土块大小、含水量、杂质含量;若土料含水量小,黏土应在料场加水,加水方法主要是分块加梗,灌溉浸渍,分块取土。

非黏质土可在坝面用洒水车洒水,防止运输过程中水量损失;若含水量大,应采取翻土晾晒,轮换掌子面的办法,土料含水量符合要求再开采,若还不能达到要求,可以采用机械烘干的办法;若土料含水量不均,可用堆土牛的办法,土料含水量均匀后再取土;石料主要检查石质、风化情况、石料级配大小和形状是否符合要求。

若不符合要求,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16、料场的质量检查与控制:

在坝面作业中,应检查铺土厚度、含水量、土块大小、压实后的干密度。

黏性土以检查含水量为主。

干密度的测定,黏性土用体积为200~500立方厘米的环刀取样测定,砂用体积为500立方厘米的环刀取样测定,砾质土、砂砾料、反滤料用灌水、灌砂法测定,堆石用灌水法测定;反滤层、过渡层、坝壳等非黏性土的填筑,主要应控制压实参数。

17、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有刚性混凝土面板和柔性沥青混凝土面板。

18、石料的质量:

主要部位石料的抗压强度不应低于78Mpa,当抗压强度只有49~59Mpa时,只能用于坝体的次要部位;石料的硬度不低于莫氏硬度的第三级,韧性不低2kg·m/cm2;石料的重度不小于22KN/m3;有较大的抗风化能力,其水上软化系数不低0.8,水下不低于0.85;堆石体碾压有较大的压实度和内摩擦角,有一定的渗透性。

19、堆石坝体分区:

垫层区、过渡区、主堆石区和下游堆石区。

垫层区的作用是为面板提供平整、密实的基础,将压力均匀的传递至堆石区。

过渡区的作用是在高水头作用下是保护垫层不产生破坏。

主堆石区是承受水压力的主要支撑体。

次堆石区是保护主堆石区和下游边坡的稳定。

20、堆石坝填筑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是对填筑工艺和压实参数进行有效的控制。

堆石料铺筑宜采用进占法,垫层多采用后退法,以减轻物料分离,要采用斜坡振动碾或液压平板振动器压实。

坝体堆石料碾压应采用振动平碾,工作质量不小于10吨。

高坝宜采用重型振动碾,行走速度宜小于3km/h,各段碾压搭接不少于1米。

碾压时,有时表层块石有失稳现象,为改善垫层料碾压质量,采用斜坡碾压和砂浆固坡相结合的施工方法。

21、堆石坝压实质量检查应采用碾压参数和干密度等参数控制,以控制碾压参数为主。

铺料厚度应每层测量,误差不超过层厚的10%。

压实检查垫层试坑直径不小于最大粒径的4倍,过渡区不小于最大粒径的3~4倍,堆石区不小于最大粒径的2~3倍,且不大于2米。

检查平均值不小于设计值,标准差不小于50kg/m3,如果少于20组,合格率不小于90%,且不合格点干密度不小于设计干密度的95%。

22、混凝土面板施工过程:

混凝土面板的分块、垂直缝砂浆条铺设、钢筋架立、浇筑面板混凝土、面板混凝土养护。

中间受压区垂直缝间距为12~18m,两侧受拉区垂直缝间距为6~9米。

垂直缝砂浆条铺设应用人工抹平,平整度要求较高,砂浆强度等级与面板混凝土等级相同。

砂浆铺设完成后,再其上铺设止水、架立侧模。

钢筋应为单层双向,布置在面板截面中间,配筋率为0.3~0.4%,水平配筋率可少于竖向配筋率。

23、沥青混凝土施工方法有碾压法、浇筑法、预制装配法和填石振动法。

拌合温度为160~190,运输130~180,铺填130~170,碾压100~140度。

24、接缝材料主要有金属止水片、塑料止水带、缝面嵌缝材料和保护膜。

 

六、混凝土坝工程

1、骨料料场的规划,以满足质量与数量为基础,寻求开采、运输、加工成本费用低的方案。

2、骨料开采量的确定,以混凝土中各种粒径料的使用量和开采的可利用量确定。

3、天然骨料以筛分、清洗为主,人工骨料以粉碎、筛分为主。

4、骨料生产能力的确定:

高峰强度持续时间长的,以骨料储存量和混凝土浇筑强度来确定;高峰强度持续时间短的,以累计生产、使用量来确定。

5、骨料料场规划原则:

满足水工混凝土对骨料的各项质量要求,其储量力求满足各设计级配的需要,并有必要的富余量;主料场应场地开阔,储量大,质量好,开采季节长,主辅料场应能兼顾洪枯季节的互为备用;选择可开采率高,天然级配和设计级配较为接近,需要人工骨料调整级配数量少的料场;料场附近有足够的回车和堆料场地,且占用农田少;选择开采准备工作量小,施工简便的料场。

6、破碎骨料的机械有鄂板式、反击式、锥式三种碎石机。

7、筛分方法有机械筛分和水力筛分,天然砂多用水力分级。

8、料场的存储和运输应符合下列规定:

料场应有良好排水设施,必要时可搭设遮阳防雨设备,骨料堆场分台阶式、栈桥式、堆料机堆料;各种骨料应分开存放,严禁混料和混入泥土、杂质;尽量减少运距,粒径大于40mm的骨料卸料高度超过3m,应采取缓降措施;储料仓除有足够容积外,还应维持不小于6米的堆料厚度,细骨料仓的数量和容量应满足细骨料脱水要求;粗骨料取料时,同一级料应在料堆的不同部位同时取料。

9、粗骨料小于钢筋间距的2/3,混凝土板厚的1/2,断面最小连长的1/4。

10、原孔筛超径、逊径的筛余量小于5%和10%,用超、逊径筛筛余量小于0%和2%。

各骨料为避免分离,方孔筛的筛余量为40—70%。

11、混凝土搅拌设备分强制式、自落式和涡流式。

以工作容量为主要性能指标。

生产能力取决于设备容量、台数和生产率。

12、运输方案:

水平运输、垂直运输和混合运输。

水平运输:

有轨、无轨和皮带机运输;无轨有混凝土搅拌车、自卸汽车、汽车运立罐、无轨侧卸料罐车。

垂直运输:

门机、塔机、缆机、履带式起重机、塔带机、混凝土泵车。

混合运输:

深槽高速混凝土胶带输送机机、液压活动支架胶带机、车载液压伸缩节胶带机、塔带机、混凝土泵等。

混凝土浇筑方案主要有门机、塔机和缆机配合辅助运输浇筑方案。

辅助运输有履带式起重机浇筑方案、汽车运输浇筑方案、皮带运输机浇筑方案,溜槽、溜筒、溜管也是辅助运输设备。

13、选择混凝土运输浇筑方案的原则:

运输效率高、成本低、转运次数少,不易分离,质量容易保证;起重设备能够控制整个建筑物的浇筑部位;主要设备型号少,性能良好,配套设备能使主要设备的生产能力充分发挥;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能够满足高峰浇筑强度的要求;除满足混凝土浇筑要求外,是时能最大限度的承担钢筋、模板、金属结构、仓面小型机具的调运工作;在工伤范围内能连续工伤,利用率高,不压块浇筑,或不因压块浇筑延误工期。

14、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15、模板分固定式、拆移式、移动式、滑动式。

16、木模板的周围次数为5—10次,钢木模板周转次数3—50次。

17、自升式模板由面板、围檩、支承桁架和爬杆组成。

混凝土强度达到1.5*104pa初凝强度,才能滑升。

18、拆模时非承重模板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承重达到规定的设计强度。

成型后的混凝土块,偏差不应超过模板安装偏差的50—100%。

19、竖向模板与内倾模板要有内部撑杆或外部拉杆,保证其稳定。

21、常用的钢筋为热轧钢筋。

22、钢筋代换的原则:

钢筋承载力和设计值相等,钢筋的间距、锚固、根数符合要求;高一级钢筋代换低一级钢筋时,应采用改变钢筋直径的办法,不能改变钢筋的根数;同一级钢筋代换时,直径变化不能超过4mm,变更后总截面面积与设计文件规定的面积之比不得小于98%或大于103%;设计主筋采用同钢号的钢筋代换时,应保持间距不变,可用直径比设计直径大一级和小一级两种型号钢筋间隔配置代换。

23、坝块的分缝分块根据坝高、坝型、结构要求、施工条件、环境温度进行布置。

24、重力坝横缝一般不灌浆,在上下游坝面附近设止水。

接缝间填充沥青杉木板、塑料泡沫板或沥青填充。

25、纵缝主要有竖缝、斜缝和错缝。

竖缝在施工中为避免冷缝,块体大小与混凝土制备、运输、浇筑能力相适应。

块体高度一般在3米以内。

斜颖必须先浇筑上游块,再浇筑下游块。

不能通到上游面,在斜颖终止处,应采取并缝措施,如布置骑缝钢筋或设置并缝廊道。

错缝搭接为层高的1/3—1/2。

错缝和斜缝一般不灌浆。

26、混凝土浇筑的施工过程:

施工前准备作业、浇筑时的入仓铺料、平仓振捣、浇筑后的养护工作。

27、基础面的处理:

砂砾基础先清除杂物,平整基础,先浇筑10—20cm厚的低强度混凝土,防止漏浆;土其先铺碎石,盖上湿砂,压实后再浇筑混凝土;岩基先用人工清除表面松软的岩石、棱角和反坡,再用高压水枪冲洗干净,如有油污,要用钢丝刷清洗,直到干净为止,用高压风吹净积水,质检合格后,才能开仓浇筑。

27、施工缝的处理:

先把新老混凝土结合面凿毛,露出一半石子,纵缝可不凿毛,但要用高压水枪冲洗干净,采用高压水枪冲洗要在浇筑5—20小时后进行,风砂枪冲毛孔要在浇筑1—2后。

施工缝凿毛或冲毛后,都要用压力水冲洗干净,表面无渣、无尘才能浇筑混凝土。

28、浇筑方法有台阶法、平铺法和斜坡法。

斜坡坡度小于100,高度在1.5米左右。

29、铺料的间隔时间以混凝土初凝时间和混凝土温控时间较小值确定。

30、混凝土表面不再显著下沉,不出现气泡,表面出现一层薄遭遇均匀的水泥浆,表示已振实,过振表现为骨料下沉,砂浆上翻。

31、塑性混凝土在浇筑完成6—18小时开始养护,低塑混凝土在浇筑完成后即要喷雾养护。

养护时间不少于28天。

32、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

优化配合比,降低发热量;根据部位不同采用不同强度的混凝土,使用干硬性贫混凝土,改善骨料级配,增大骨料粒径,可填大块石,使用减水剂,减少水泥用量。

大量掺加粉煤灰,减少水泥用量。

常用的减水剂有木质素、糖蜜、MF复合剂、JG3等。

使用低发热量的水泥。

降低混凝土的入仓温度;合理安排浇筑时间,在低温时段浇筑,避开高温时段,胶采用加冰、加冰水拌合,对骨料进行预冷(风冷、水冷、真空气化冷却、液氮冷却)

加速混凝土散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