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地基处理方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730014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34.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强夯地基处理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强夯地基处理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强夯地基处理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强夯地基处理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强夯地基处理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强夯地基处理方案.docx

《强夯地基处理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夯地基处理方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强夯地基处理方案.docx

强夯地基处理方案

阳极组装车间地基强夯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

编制:

审核:

施工单位:

二十三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

第一章编制说明及依据

一、编制依据

二、编制说明

三、编制原则

第二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二、设计要求

第三章施工平面布置

一、施工平面布置

二、临时设施规划

第四章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一、技术准备

二、施工现场准备

三、劳动力组织与培训教育

四、主要物资及施工机具设备的准备

第五章拟投入本工程施工机械和人员

$

一、拟投入本工程施工机械设备表

二、拟投入本工程人员汇总表

第六章强夯试夯方案

一、试夯目的

二、试夯内容

三、试夯方法

四、强夯试验检测

第七章施工方案及施工要点

一、夯击遍数、能量、锤重、锤直径和夯锤落距

二、夯点布置及间距

三、强夯工艺流程和施工方法

四、停夯及收锤标准

五、施工要点

第八章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一、施工工期

二、工期保证措施

第九章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

一、质量目标

二、质量控制标准

三、质量保证措施

四、质量控制措施

五、质量检测

第十章安全管理目标及安全保证措施

一、安全管理目标

.

二、安全管理机构及职责

第十一章现场文明施工管理目标及保证措施

一、现场文明施工管理目标

二、现场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附录

满夯夯点布置示意图

 

 

\

 

第一章编制说明及依据

一、编制依据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3、《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4、《工程测量规范》(GBJ50026—93)

5、《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46—2005)

.

7、《强夯地基处理技术规范》CECS279:

2010

8、业主和设计单位对强夯处理后地基的要求

二、编制说明

本施工组织设计分别就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平面布置、地基处理技术方案、安全措施及安全保证体系、施工质量措施及质量保证体系、文明施工措施、机械设备配置等几方面进行设计和部署。

各项措施都是根据国家有关规范和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并结合以往工程经验综合制定的。

各项保证体系的管理机构健全,资源配置到位,责任明确。

三、编制原则

确保质量,确保安全,实现安全生产无事故;确保工期,实现全部地基处理工程在规定工期内完工;确保文明施工,争创合格工程。

第二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

阳极组装车间地基强夯工程位于綦江北渡大板锭铝厂内,拟建物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场地复杂程度为二级。

从现场回填实际情况分析:

阳极组装车间回填主要以页岩及少量沙岩等混合回填。

场地系新近人工回填土,结构松散,力学性能差,承载能力低,故不能选作为拟建物基础持力层;故对该场地进行强夯处理,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压缩模量。

强夯面积约17000㎡。

二、设计要求

1、建筑场地强夯后要求: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不小于250kpa;

压缩模量ES不小于、;

有效加固深度满足相应规范要求且不小于8m、7m.(详见施工图):

2、以上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压缩模量及有效加固深度均须由正式检测报告给出。

3、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强夯施工对已建建筑物产生不利影响;

第三章施工平面布置

一、施工平面布置

施工区域醒目处设置施工标牌和标语,周围设置安全警示带进行施工期间临时维护。

强夯施工前,根据项目地质情况及设计要求,本工程在施工现场选取一个试夯区进行试夯。

试夯区为20m×20m的正方形区域。

对强夯施工区域临近有建筑物地块施工时,应派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在施工时进行震动波观测,如对周边建筑物影响过大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二、临时设施规划

施工临时设施以经济实用为原则,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和自身设备方面的优势,合理规划临时设施。

^

生活区布置

本工程施工期间现场劳动力人数将保持在13人左右,计划在现场附近的居民区租房居住。

办公区布置

生活办公区用房拟租用民房。

设备停放区布置

强夯设备进场,直接运至作业面组装调试;施工期间在作业面停放;工程验收后,撤离现场。

所有辅助设备停放在现场作业面附近。

临时库房的设置随着工作面移动。

设备修理区布置

设备修理区设置在现场作业面附近。

供电布置

电力供应主要用于夜间施工照明,电瓶充电、电焊机、检测等用电设备,可从现场临时用电线路上接引,安装配电箱、漏电保护器和空气开关,照明用电和电器用电从配电箱上接引。

供水布置

强夯施工用水量不大,主要供现场人员饮用、机械设备冷却和除尘洒水,从业主指定的取水点接驳。

第四章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施工准备包括技术准备、施工现场准备、劳动力组织准备和物资准备。

一、技术准备

熟悉和领会施工图和设计意图为工作重点,该工程主要管理人员参加,掌握设计要求和夯后要达到的目标;分析施工时可能遇到的问题;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强夯法施工的工艺特点和施工方法。

图纸的熟悉和核对工作完成后,参加由业主主持的图纸会审,形成图纸会审纪要。

二、施工现场准备

1、道路修筑

强夯施工设备运输的道路路基宽度达到6m即能满足要求。

2、施工用水、用电

强夯施工的用水、用电量不大,用水由甲方指定的给水管网处接引。

夜间施工采用强夯设备自身照明。

三、劳动力组织与培训教育

本工程计划调配管理人员和劳动力共13人左右,人员进场后,由项目经理组织该项目主要管理人员对全体员工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和安全技术交底。

(详见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管理人员汇总表)

四、主要物资及施工机具设备的准备

^

施工合同签订后两日内组织进场。

施工机具及设备的检验工作完成后,联系装车发运。

(详见拟投入本工程施工机械设备表)

第五章拟投入本工程施工机械和人员

一、拟投入本工程施工机械设备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用途

1

履带式强夯机

YT350

1台

强夯作业

2

夯锤

40T、20T

@

2个

强夯作业

3

汽车

1辆

施工现场交通

4

水准仪

OP3000

1台

测量夯沉量

5

推土机

山推220

1台

~

平整夯坑

二、拟投入本工程人员汇总表

序号

工种名称

数量

主要职责

1

项目经理

1人

技术、质量、安全全面控制

2

技术负责人

1人

技术总负责,质量控制

3

安全负责人

@

1人

现场安全管理

4

质量员

1人

现场质量管理

5

施工现场管理人员

.

1人

现场施工管理

6

强夯机司机

2人

强夯机操作

7

起重工

4人

作业指挥

8

测量工

1人

施工测量

9

推土机

]

1人

推土机作业

第六章强夯试夯方案

一、试夯目的

1、确定夯点的最佳夯击次数;

2、地基承载力;

3、压缩模量

4、有效加固深度;

[

二、试夯内容

本工程试夯包括两个试夯区。

三、试夯方法

1、单点夯试验

测试点布置见图1,在进行强夯试验之前应对以上各点高程进行统一测试,并在各测试点上撒上石灰做标记。

在每次夯击后进行一次测量,以便绘制观测点夯击次数与地基沉降的关系曲线。

图1图2

按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通过该曲线图如图2,可以确定夯点的夯击次数,并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a、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200mm、100mm;

b、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

c、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提锤困难。

2、群夯试验

群夯试验的目的是判断强夯的适宜性和夯后地基所能达到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在单点夯试验的基础上,按设计确定的夯击能、夯击数和布点间距分遍施工,并控制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满足设计要求,使地基土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均得到有效加固。

群夯试验过程中取得的施工参数将是指导施工的依据。

工程大面积施工的程序与群夯试验的施工程序完全一致。

四、强夯试验检测

通过强夯试验的检测,最终确定试验区的地基承载力、压实系数,对比夯前、夯后土体的有关数据,从而科学合理的确定各项施工参数。

第七章施工方案及施工要点

$

一、夯击遍数、能量、锤重、锤直径和夯锤落距

强夯夯击遍数共两遍。

第一遍为点夯,第二遍为满夯。

点夯采用8000KN·m、4000KN·m的夯击能,重40T、20T的夯锤,锤径φ,落距20m;

满夯采用1000KN·m的夯击能,重20T的夯锤,锤径φ,落距5m。

二、夯点布置及间距

阳极组装车间地基强夯范围因场地原始土质及填料土质属渗透性好的土质,按规范可采用连夯法进行点夯施工;

采用一遍点夯施工,点夯布置为8m×8m、6m×6m梅花形(祥见点夯夯点布置图),初设单点夯击次数为6~9击。

采用一遍满夯施工,满夯相邻锤印搭接宽度不大于300mm,相邻两排夯点应交错进行,初设单点夯击次数为2击。

详见满夯夯点布置示意图。

三、强夯工艺流程和施工方法

工艺流程

场地平整→测量放线→点夯施工→推平夯坑→满夯→竣工验收。

四、施工要点

应查明场地范围内的地下建(构)筑物和各种地下管线的位置及标高等,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免因强夯施工而造成损坏。

首先对强夯区选择400平方米强夯区域作为试夯区进行施工。

根据结果修正设计方案初定的强夯参数,作为施工技术参数。

夯击时,夯锤必须提高到设计高度,达到单位夯击能量。

落锤须平衡,如有倾斜时须用土或片石将坑填平,再进行下一次夯击。

每次夯点夯击点位偏差不得大于10cm。

?

点夯夯击成坑后,必须立即原地推平,防止夯坑积水。

单点夯击次数,基本击数为确认的击数,当最后两击夯沉差小于200mm、100mm时即停夯。

当夯坑太深,提锤困难时,不再增加夯击数(向夯坑内回填含石量达到40%的回填土回填夯坑后继续夯击)。

做好现场原始施工记录,内容包括:

原始地面标高,夯锤重量、落距、夯击数、每击夯沉量、夯后地面标高、施夯日期等。

2、主要施工工序

清理并平整场地,建设单位应向施工单位提供已达到强夯施工要求的地块。

将场地根据强夯施工需要开挖排水沟。

标出第一遍点夯夯点位置,便着好控制桩位置。

起重机就位,使夯锤对准夯点位置。

·

测量夯前锤顶高程。

将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使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钩,测量锤顶高程,若发现因坑底倾斜而造成夯锤歪斜时,应及时将坑底整平。

重复步骤5,按设计规定的夯击次数及控制标准,完成1个夯点的夯击。

重复步骤3-6,完成全部夯点的夯击。

乙方组织用推土机推平,并平整场地。

根据点夯位置控制桩放出满夯位置。

用低能量满夯,将场地表面松土夯实。

第八章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一、施工工期

本工程在满足业主要求的工期前提下,充分考虑影响强夯施工的各种因素,确定本工程采用叁班制工作,有效工期为50天。

若因连续下雨,影响强夯正常作业的将工期顺延。

序号

工作内容

工期(天)

1

点夯施工

35天

|

2

满夯施工

15天

二、工期保证措施

1、项目经理对工程进度全面负责,主管生产施工的技术负责人、施工组具体负责工程进度的计划、安排、落实工作。

2、编制工程进度计划宏观目标控制网络图,以便施工管理人员心中有数,目标明确。

3、按照总体进度计划安排,编制各分项工程的详细进度计划。

根据分项工程进度计划安排,将工作具体分工到各施工机组。

4、项目经理部实行工程量统计报告制度。

各机组和班组负责人将每天的工作量统计后,报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和实际进度的对比情况,决定是否需增加施工机械或采取措施延长工作时间。

5、项目经理部技术组负责工程进度月报和周报的编制工作,并定期向业主和监理工程师报送。

6、充分做好施工前各项准备工作,对准备投入本工程的全部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保养,使机械设备达到完好状态。

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熟练掌握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确保施工需要。

7、施工过程中,各施工机组和班组配备专职修理人员,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随时排除故障,避免设备故障影响正常施工。

8、接受现场监理工程师对工程的进度检查、监督,如工期拖延,按监理工程师的要求限期追回。

追回措施为延长有效工作时间和增加施工机械设备。

9、项目经理部科学配备施工设备,尽量减少因各工序的干扰而影响施工进度。

10、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规范标准组织施工,避免因处理施工缺陷而影响施工进度。

11、掌握气象预报资料,最大限度地降低天气因素对施工进度造成的影响。

12、提高后勤保障水平,为施工创造良好的条件。

13、正确处理质量与进度的关系,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施工速度。

14、协调各方关系,避免扰民问题出现,以良好的施工环境,保证施工按进度计划进行。

如果发生扰民和民扰现象,由业主负责解决。

第九章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

一、质量目标

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并一次性验收合格。

二、质量控制标准

1、强夯施工的锤重、锤底面积、落距、夯点布置、夯击遍数、单点夯击次数,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及间歇时间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2、强夯的起夯面标高、起夯面以下一定深度范围内土体的含水量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

3、强夯施工工艺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三、质量保证措施

1、工程施工准备工作阶段

在项目工程师的主持下,项目经理部各部门负责人参加,按照《施工图纸会审规定》的要求进行图纸会审,熟悉施工图纸,领会设计意图,确定具体的施工方法。

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本项目部技术人员,按照合同要求和具体确定的施工方法、施工图和有关规范,依据《施工组织设计管理规定》完善、细化施工组织设计,送有关部门审核、审定、批准。

施工组依据合同规定的工期,按照施工组织设计中施工进度控制要求,编制生产计划,报相关部门审批。

项目经理部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的人员及劳动力需用量计划,安排选配具备资格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其他操作人员,并按质量手册的要求对相应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

公司质量与安全部门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机具设备需用量计划,依据《生产调度管理标准》,调配施工设备;公司设备材料部在设备进场前,按照《机械设备使用管理规定》对设备状况进行鉴定,项目经理部依据鉴定结果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设备操作人员及时填写《设备履历书》。

项目经理部、设备管理组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提出的材料需用量计划,按照《采购控制程序》组织定货。

设备管理组对所采购的设备按照《机械设备的购置与供应标准》进行检验和试验,以验证设备的能力。

技术组负责按照《施工技术交底管理规定》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填写技术交底记录。

质量控制组对检验计量器具的状况,按质量手册的要求进行鉴定认可。

项目经理组织机具、材料、设备、人员进场,填写开工报告,送业主和监理工程师批准。

2、工程施工阶段

技术组和质量控制组对施工现场的回填情况、密实度及标高按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进行检查。

测量组按照施工图及业主提供的坐标控制点进行测量放线。

测量放线后,质量控制组依据《工程测量规范》对定位控制点,场地标高及夯点位置进行复核,在定位测设成果和高程测设成果中签字。

技术组和设备管理组依据《岩土工程施工标准》对施工设备进行再次验证,质量控制组对夯锤的型号、直径、重量、落距进行检查和确认。

设备管理组对施工所用的所有设备按照《机械设备保养与修理规定》进行维护保养。

测量人员对每个夯点的夯击能、夯击数、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进行控制,并填写强夯施工记录。

3、竣工验收阶段

强夯施工完成以后,检测单位进行最终质量检验。

4、保修期

工程完工后经验收合格交付使用,在规定的保修期内,公司相关部门要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跟踪回访,认真填写回访记录,为质量体系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5、雨季施工措施

"

a、随时掌握当地天气预报。

在雨季进行强夯施工时,应采取防雨措施。

b、当场地表软弱或地下水位较高,夯坑底积水影响施工时,应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或铺填一定厚度的松散性材料,使地下水位低于坑底面以下1m~2m。

夯坑内或场地积水应及时排除。

c、降雨后如果场地表面含水量偏高,不得进行满夯施工,如地表无积水,点夯可照常进行。

d、降雨后不宜立即推平夯坑,应挖坑排水,待夯坑晾干后再进行平整。

e、机械设备应设置防雨设施。

四、质量控制措施

1、测量放线时,设置半永久性控制桩,保证放线的误差不超过允许值。

2、夯锤的排气孔要保持通畅,如被堵塞,应立即疏通,以防产生气垫效应,影响施工质量。

@

3、落锤要保持平稳,如发现偏移或坑底倾斜,要重新就位或整平夯坑。

4、夯锤的重量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满夯时要按设计要求进行搭接。

5、夯锤就位时,确认夯点是否在夯锤中心位置,如果有偏差,司机操作吊车少许转向,再次将夯锤提起、放下,直至将锤完全对中,指挥人员方可指挥起锤。

以确保夯点中心位移在允许误差以内。

6、各工序要执行质量自检、互检和专检三级检测,合格后,通知业主和监理工程师验证放行。

主动接受业主、监理和授权的质量监督站的检查。

五、质量检测

1、强夯施工结束后,应间隔7~14天进行检测。

2、采用现场载荷试验检测地基承载力,采用室内土工法检测压实系数。

3、检测单位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按规范规定的方法标准进行检测,出具科学、公正、合理的检测报告。

<

第十章安全管理目标及安全保证措施

一、安全管理目标

实现本项目施工期间无安全生产事故。

二、安全管理机构及职责

1、安全管理机构

为确保本工程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针对本工程的具体情况,成立由项目经理任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构成如下:

组长:

项目经理

成员:

主管生产施工的项目副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专职安全员、设备材料组长、施工组组长、各机组机长

2、安全职责

项目经理:

是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承担组织、领导安全生产的责任;

项目技术负责人:

审核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及安全措施。

具体负责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调查处理安全隐患,组织安全措施的落实;

专职安全员:

专职负责本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巡回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保证各种安全设施齐全到位,消除安全隐患。

专职安全员必须持证上岗。

设备材料组组长:

保证各类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

施工组组长:

负责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保证特殊工种持证上岗;

各机组组长:

进行班前安全教育,保证按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消除安全隐患。

3、安全管理

(1)安全管理保证措施

a、项目经理是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为项目安全管理提供必须的资源支持,项目副经理负责项目部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直接对项目经理负责,具体负责安全管理工作。

b、安全员在项目副经理的直接领导下,负责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安全培训教育工作;

c、各级职能部门及人员,在各自业务范围内,对安全生产负责;

d、全员承担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从项目经理到施工人员的各施工环节作到纵向到底,一环不漏。

各职能部门、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横向到边,人人负责;

e、从事施工安全管理与操作的人员,应有从业资格证书和安全操作许可证,持证上岗;特种行业的从业人员需按规定参加安全操作考核,取得相关主观部门核发的《安全操作合格证》后,持证上岗。

F、实行多班作业的机械,应执行交接班制度,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接班人员经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工作。

管理、操作人员均需与项目部签订安全协议,作出安全保证;

|

g、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的检查,应有认真、详细的记录;

h、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建设部《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施工现场管理规定》文件精神;

i、严格执行业主和监理工程师针对本工程制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时通报安全生产情况;

j、落实项目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奖罚制度,做到责任到人,管理到位,奖罚分明。

(2)安全教育培训

a、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的目的,就是增强各职能部门和岗位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掌握安全生产知识,有效防止不安全行为,减少人为失误,使施工始终在安全受控的状态下有序进行。

b、编制项目安全培训计划。

工程开工前和开工后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适时制定安全培训计划。

c、安全培训教育的对象是参加本工程施工的全体人员,应实行三级安全教育。

d、安全培训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要求。

e、项目副经理具体负责安全培训教育工作的落实和考核工作。

f、工程开工前和各分项工程开工前应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每周定期召开安全例会,进行安全交底,作好记录。

(3)安全监督检查

安全检查的目的是发现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是消除事故隐患、落实整改措施、防止事故伤害、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方法。

a、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是查思想、查管理、查制度、查现场、查隐患、查事故处理;

b、安全检查要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准备、有整改、有总结、有处理;

c、项目部实施月检制度,在项目经理领导下,项目副经理组织安全生产小组成员每月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监督检查;

d、实施周检制度,在项目副经理领导下,专职安全员组织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各机组负责人每周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监督检查;

e、机组实施日检制度,各机组负责人每日施工前对本机组的安全作业状态进行检查;

f、班组实施交接班安全检查制度;专职安全员实施安全巡视检查制度;

g、随时接受当地安全生产行政管理机构的安全检查。

(4)安全保护措施

a、在施工现场布设标志牌,用于施工现场的安全提示、警告、禁止标识;

b、强夯作业时,设立明显的安全警戒线。

警戒线内,任何非施工人员不得入内;

c、所有进入现场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

d、多台强夯机械并列工作时,其间距不得小于5m;前后工作时,其间距不得小于10m。

e、吊车的卷扬、变幅、转向和行走每天进行例行检查,并填写安全记录;

f、在起夯情况下,夯锤下面严禁站人;

(2)强夯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a、认真编制安全技术措施,施工前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b、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操作,严禁司机酒后操作;

c、选用的机械设备要有可靠的安全保障措施,起重机械要有足够的安全系数;

d、所有强夯设备都必须加装防后倾装置;

e、强夯时,所有施工人员应在正在施工的夯坑30米以外;

f、土方机械与强夯机械的安全距离应在35米以外。

5.应急预案

(1)设备事故应急预案

a、当设备出现主杆变形情况,操作人员应沉着操作,并首先迅速脱钩,人员迅速撤离危险区域,将事故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b、在项目副经理的领导下,组织有关人员迅速查清事故原因,制定纠正和预防方案,必要时启用备用主杆,恢复正常施工。

(2)飞石打击应急预案

a、因飞石打击导致施工人员工作中断时,负伤人员或最先发现的人立即采取相应的救护措施并报告当班安全员和施工组领导。

对轻伤者应采取项目部配备的碘酒或止痛膏、止血贴进行治疗,必要时送医院检查治疗;

b、当飞石打击导致出现重伤等重大事故应立即调用车辆,送往医院治疗,项目副经理等相关人员迅速采取措施,防止事故蔓延扩大;

c、认真保护事故现场,做好现场标识,向业主及有关单位通报事故原因及经过;按规定程序进行事故处理。

第十一章现场文明施工管理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