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肯尼亚生态建设考察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19131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4.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非肯尼亚生态建设考察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南非肯尼亚生态建设考察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南非肯尼亚生态建设考察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南非肯尼亚生态建设考察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南非肯尼亚生态建设考察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非肯尼亚生态建设考察报告.docx

《南非肯尼亚生态建设考察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非肯尼亚生态建设考察报告.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非肯尼亚生态建设考察报告.docx

南非肯尼亚生态建设考察报告

南非、肯尼亚生态建设考察报告

湖北省政府研究室赴南肯两国考察组

2011年6月27日至7月6日,湖北省政府研究系统考察组一行5人赴南非、肯尼亚,就两国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问题,先后考察了约翰内斯堡、开普敦等城市生态建设情况,实地参观考察了好望角自然保护区、马塞马拉野生动物保护区等地,并与南非国民议会咨讯官阿列(Alie)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座谈交流。

短短几天的学习考察,让我们对传统印象中的非洲有了新的认识,两国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及与民生改善有机结合的成功实践,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借鉴。

一、南非、肯尼亚基本情况

南非位于非洲大陆最南端,地处大西洋和印度洋交界处,东、南、西三面临海。

国土面积122万平方公里,人口近5000万。

南非属于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是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2010年12月被吸纳为金砖国家成员。

2009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133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532美元。

南非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良好,上世纪80年代的高速公路里程曾经一度仅次于美、德居世界第三位。

矿业、制造业、农业和服务业是经济四大支柱,矿产品出口约占出口收入的50%,全国约有12%的劳动力从事矿业。

深井采矿等技术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南非是中国在非洲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而中国则是南非最大贸易伙伴国。

南非经济增长速度很快,外向型经济特征明显,公营经济比重比较大。

究其原因,主要是南非的白人主体(荷兰裔布尔人)利用英布战争形成的民族情绪抵制国际社会的人权压力,以大比重的国营经济维护布尔人特权,在外向型市场经济中通过剥夺多数黑人权利来压低劳动、土地等要素成本,从而吸引投资、发展制造业、扩大出口。

在1932到1972年的40年间,平均7.4年GDP翻一番,实现了奇迹般的增长。

这种发展模式是依靠一整套“二元分治”的种族隔离制度来实现的,如“流动工人”制度(只准黑人进城打工但不能安家),打工证制度(随意盘查、拘禁黑人),“有序城市化”政策(以“消除贫民窟”为名驱赶黑人),“部落所有制”(既便于白人国家随意圈占土地又便于束缚黑人的土著土地强制性),以及“黑人家园复兴计划”(阻止打工黑人在城市扎根,让他们出卖青春后返回农村)。

二元体制导致国民经济各部门、城乡、黑白发展不平衡,激发了尖锐的社会矛盾,加之上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国际制裁的影响,南非经济出现衰退。

1994年曼德拉出任南非首任黑人总统后,新南非政府制定了“重建与发展计划”,1996年推出“增长、就业和再分配计划”,2006年实施“南非加速和共享增长倡议”。

南非经济社会成功实现转型发展,新南非成立以来,经济年均增长3%,2005年至2007年超过5%。

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冲击,2009年经济逐渐回升向好。

2010年4月起实施“新工业政策执行计划”,以解决南经济中长期存在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和失业率高企等结构性问题。

肯尼亚位于非洲中东部,毗邻阿拉伯海,赤道横贯中部,面积58万平方公里,人口3860万,大部分地区为平均海拔1500米的高原,沙漠和半沙漠地带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6%,可耕地面积10.48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18%)。

肯尼亚自然环境优美,常年气候温和,四季如春,有鲜花国度的美称,以拥有众多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而闻名。

肯尼亚是人类发源地之一,境内曾出土约250万年前的人类头盖骨化石。

明代郑和下西洋时曾到过肯尼亚滨海城市蒙巴萨和马林迪。

肯尼亚主要矿藏有纯碱、盐、萤石、石灰石、重晶石以及鈮、钍、钛等稀有金属,肯尼亚认为开采矿产对环境破坏太大,对开矿行为实行严格控制,目前除纯碱和萤石外,多数矿藏尚未开发。

1963年肯尼亚独立后经济一度发展较快。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受世界经济形势影响,经济陷入困境。

1991年起实施结构调整计划,1994年-1996年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5%。

1997年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腐败为由中止对肯贷款,加之受自然灾害影响,经济每况愈下。

2001年以来,经济止跌并开始微弱增长。

2003年齐贝吉政府出台“经济复苏战略”,努力改善投资环境,政局基本稳定,经济有所增长。

2007年底,肯大选争议引发政治危机,经济急转直下,GDP负增长。

2008年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和重建经济措施,取得一定效果。

肯尼亚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基础较好的国家之一,实行以私营经济为主、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混合经济”体制,私营经济占整体经济的70%。

农业、服务业和工业是国民经济三大支柱。

农业约占GDP1/4,全国70%以上的人口从事农牧业。

茶叶、咖啡和花卉是农业三大创汇项目,鲜花出口占据欧盟25%的市场份额,除虫菊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80%。

肯尼亚是东非地区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工业产值约占GDP16%,较大的企业有炼油、轮胎、水泥、轧钢、发电、汽车装配等。

旅游业为主要创汇行业之一,产值约占GDP20%,从业人员占全国职工总数的9.1%。

肯尼亚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失业率、贫困率居高不下,未来发展仍面临资金不足、电力、交通通讯等瓶颈制约。

二、南非、肯尼亚生态建设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南非、肯尼亚在生态建设方面的最大共同点就是两国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并且非常注重保护好、利用好这些资源优势。

大自然给予了他们特殊的眷顾,赋予他们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多样的动植物种类。

南非已探明的矿藏储量如黄金占世界总储量的40.1%,铂族金属占87.7%,锰占80%,钒占32%,铬占72.4%,均居世界第一位。

矿产品出口约占出口收入的50%。

同时,南非旅游业是第三大外汇收入来源和就业部门。

采矿业和旅游业发展水平和高比重,说明南非很好地处理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一)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1994年,废除种族隔离制度的南非共和国成立,“环境权利”被明确写入到新宪法当中,强调要保护每位南非公民享有整洁健康生活的权利,保障现在及未来的南非人民享受保护完好的自然环境的权利。

在南非,除环境和旅游部外,农业和土地事务部、水利和林业部、矿业和能源事务部以及卫生部均设有环保监督职能部门。

这些部门在制定和执行国家环保标准方面协调行动,相互监督,形成了严密的环保机制。

生态环境保护一直伴随着南非的发展和建设,是政府审批国家工程项目设计中的重点内容。

植被保护方面,由于南非矿业发达,政府在加强采矿管理上采取了强制措施,要求采矿企业在开矿之前必须要有恢复生态植被的规划,政府才准核发营业执照;如果在经营过程中没有及时恢复生态植被,政府立即吊销营业执照,关闭采矿企业。

规定造纸厂必须先植树,只有一片山林成材后,才允许伐树用来造纸,以形成先造后用、造用结合的良性循环。

为保证农药的安全使用和减少对环境的损害,南非严禁使用任何可能污染环境和损害人畜健康的农药。

主管农业和卫生的部门还联合规定:

凡投放南非国内市场的各种农药必须同时具有这两个部门颁发的产品合格证。

此外,废物回收和利用也是南非环保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非回收利用的废旧纸张占国内纸张总产量的37%,废旧塑料制品的回收率达到17%,高于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发达国家。

南非高度重视保护水资源,政府采取的措施包括强化节水知识,改善和修缮输水管道,加强对地方政府用水监管,开展“明智园艺运动”、“明智生活用水运动”和“政府节水周活动”,引导和鼓励民众科学合理用水,避免浪费饮用水。

对于违反节水措施的人,予以罚款,严重的可判处半年监禁。

生态环境保护也是肯尼亚的重要国策。

1963年肯尼亚独立后,这里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野生动物巡游胜地之一,狩猎旅游发展迅速,斩尽杀绝式的狩猎行为严重破坏生态平衡,特别是大量的偷猎活动严重威胁到大象、犀牛等珍稀动物的生存。

1977年,肯尼亚政府下令全面禁猎,制定了严格的野生动物保护政策,通过将原居民迁移等办法建立起59处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和自然保留区,区域总面积占肯尼亚陆地面积的12%,占比为世界之最。

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机场旁就是120平方公里的内罗毕国家公园,这是肯尼亚建立最早、面积最小的国家公园,也是世界上唯一的城市野生动物园。

(二)生物多样性得到切实有效保护。

南非是最具生物多样性的国家之一,“Wehaveaverybeautifulandcolorfulcountry”(我们拥有一个非常美丽多彩的国家)是南非人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南非人引以骄傲的资本。

这里不仅物种丰富,而且有许多物种是世界其它地区所没有的。

南非国土面积仅占全世界的1%,但拥有2.4万种开花植物,占全世界的10%;在世界上已知的哺乳动物中,有7%生活在南非;有鸟类850多种,昆虫8万余种。

由于人类活动日益频繁,南非生物多样性日趋衰退。

南非政府认识到这一严峻挑战,在世界银行资金支持下,实施了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

主要是设立自然保护区。

南非共有580多个禁猎自然保护区,包括野生动物保护、湿地保护、海洋保护、森林生态保护等各种类型,总面积约7.3万平方公里,为世界之最。

南非的动物保护取得丰硕成果,20世纪初,全世界濒临灭绝的不足20头白犀牛生活在南非乌姆福洛济保护区,到2007年,白犀牛数量飙升到超过1.7万只,很多被送往非洲其它自然保护区和世界各国的公园。

(三)城市绿化特色鲜明。

南非、肯尼亚从城市到公路,从机关、工厂、学校、商店到私人住宅周围,都有良好的生态植被,青草、绿树、鲜花是主旋律,形成了一个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由绿色植物覆盖的世界。

城市中心区园林绿化的主体是街头绿地、公园绿地。

无论是市区街道两旁,还是中心广场,全部被各色各样的本地树木、花卉、灌木所覆盖,充分体现了“行道树成荫,黄土不露天”的特色绿化。

在城市中心或近郊都有面积较大的公园,园内以植物为主,90%以上的土地用于绿化,主要是当地各种植物,体现了追求自然和野趣的审美观点,也为这些比较干旱的非洲城市提供绿荫,调节气温,成为城市居民最佳的休闲场所。

内罗毕城市上空苍鹰翱翔,道旁的合欢树上栖息着成群的鹳鸟。

比勒陀利亚是南非行政首都,市区种植了7万多棵高大的紫薇树,每年10月间花朵盛开,整个市区成为一片花海,因此被称为“紫薇之城”。

位于比勒陀利亚市中心的植物园收集有近百万种非洲和世界其他地区的植物标本,数量之多为南半球同类植物园之冠。

值得一提的是,非洲国家对公路周边的自然环境特别是植被保护力度相当大,极少被人为破坏。

走在南非的高速公路上,总能感觉到人与自然的亲近感、民族传统与现代文明的交融感。

(四)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由于政策法规体系完善且执行严格,保护大环境,营造小环境,在南非、肯尼亚已成为共识,进而成为公民的一种自觉行动。

当地人民的野生动物保护意识很强,从不滥捕乱猎逃到牧区的野生动物。

到南非、肯尼亚的第一个印象,就是时时处处都可以看到人与动物和睦共处的景象。

不论是在自然保护区,还是在繁华的城市,都可以轻易见到:

狒狒进入旅店嬉戏,鸟儿停落游人肩上,角马与土著同行,犀牛在道路上漫步……动物们大多不怕人,任由人们近距离地观赏、拍照,充分享受着这种“信赖与合作”。

南非政府历来注重在青少年中培养环保意识,政府发布的《环境保护政策白皮书》特别要求各地教育部门把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列入学校正式和非正式课程。

南非的生态保护区和国家动物园都有很好的教育设施,动物园设有动物科学协会、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自然资源协会和教育中心,各个部门针对不同的参与对象、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开展活动,每年各种科普和生态环境保护教育主题活动经常举办。

在南非,保护大自然、保护动植物蔚然成风,“享受自然、善待家园”成为生活理念。

开普敦企鹅滩和海豹岛的形成就与当地居民的环保行动密不可分。

开普敦东海岸西蒙镇的企鹅滩原为一处普通的小海湾。

1982年,2只非洲企鹅来到这里安家,当地居民自发地对它们进行保护,吸引了更多企鹅的到来。

随着企鹅数量的增加,政府和动物保护组织将这里辟为自然保护区。

经过近30年的经营,企鹅滩的企鹅数量已达到4000只,这里也成为开普敦标志性旅游景点之一。

海豹岛原是开普敦豪特湾海域的一个礁石岛。

过往渔民发现常有海豹在礁石岛上晒太阳,就抛下捕获的小鱼喂养它们,海豹因此越聚越多,现在已经成千上万,海湾码头近水常见海豹出水嬉戏。

(五)生态环保与旅游业协调发展。

两国政府在对保护区的开发上始终坚持科学、合理的原则,发展生态旅游,一切以保证景区的原生态为中心,保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稳定秩序,对旅游设施的建设和旅游活动的安排都坚持不影响生态环境,不破坏民族风俗和风格,防止出现因旅游开发而过分商业化、庸俗化的倾向,保持了景区的差异性和吸引力,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取向。

这也正是南非、肯尼亚能够吸引全世界游客的最大亮点。

好望角自然保护区管理尤其严格,游客进出不允许携带一草一木,甚至连一块小石头都不允许带出保护区。

开普敦的桌山国家公园世界闻名,整座山峰除了一个缆车车站、一个低矮的餐馆,再无任何建筑,一直保留着自然朴素的面貌。

马赛马拉野生动物保护区内完全保持自然野生状态,不设人为建筑、设施,进入景区的游人不得干扰动物,不能大声喧哗。

(六)改善民生与发展旅游相互促进。

南非、肯尼亚政府在发展生态旅游中,倡导社区参与,帮助当地居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居民在旅游经营中受益,使旅游发展和环境保护得到居民的拥护和支持,从而推动生态旅游区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肯尼亚政府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在每个国家公园或保护区成立了居民服务协会(CWS),通过该组织给予国家公园或保护区周围的居民经济补偿或实质帮助,如提供经费赞助地方发展计划,为学生提供奖学金等;二是积极鼓励国家公园或保护区周围的居民参与到与旅游相关的行业,如提供餐饮、表演或制作纪念品等,使当地居民从旅游业中获取利润;三是协助当地居民找到合适的工作,增加家庭收入,改善居民生活,缓解居民与国家公园或保护区管理的矛盾与冲突;四是政府每年拿出一定比例的旅游收入回馈当地居民,支持部落发展,如兴建医疗服务站、学校、供水设备、改善牲畜蓄养设施以及道路的修建等。

发展生态旅游带来的收入加上优惠措施,足以弥补当地居民的损失,居民觉得与野生动物和谐相处会得到更高的经济收益,于是自觉地致力于野生动物保护,支持生态旅游发展。

当然,南非、肯尼亚的生态建设也面临着一些新问题:

一是人口增长对环境保护的压力加大。

南非人口从1960年的1830万增长到2010年的5000万,肯尼亚人口在1999年至2009年间增长1000万人,增幅达35%。

二是重内(保护区内)轻外(保护区外)的问题较为实出。

我们新到之处,保护区内自然生态保护严格完整,草壮物肥,保护区外草荒物瘦,肯尼亚部分地区由于过度放牧导致沙漠化倾向明显,一些乡镇“白色污染”严重。

三是外来物种对本地生态破坏加剧。

如澳大利亚桉树拓殖能力强,用途广,但对水资源消耗很大,影响其他植物生长。

南非政府不得不购买公益岗位有计划地砍伐桉树。

四是过度强调动物保护的负面效应显现。

一些保护区野生动物数量暴增,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负荷,但目前人为控制数量还得不到法律支持,形成了新的难题。

三、几点思考与启示

湖北是生态大省,森林资源、湖泊资源丰富,动植物品种繁多,保护和发展好生态优势,把丰富的生态资源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切实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实现湖北“十二五”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同时,湖北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加速发展阶段,以资源能源消耗大、污染高的重化工业仍处在大发展当中。

如何加强生态建设,保持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均衡发展,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这方面,南非和肯尼亚的一些做法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第一,科学制定生态建设规划。

突出规划的龙头作用,按照新时期、新形势对生态建设的要求,立足湖北实际,完善全省生态建设规划。

完善产业空间布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逐步形成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积极构筑多样化、多层次的保护体系,扩大受保护物种范围和保护地面积。

制定实施退化生态系统修复计划,重点加强对森林、湿地及城市生态的修复。

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开发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利用生态资源,重点推进生态旅游发展。

第二,切实提高生态资源开发效益。

我省生态资源丰富,拥有神农架、大洪山、长江三峡等众多知名生态旅游风景区,生态开发潜力无限。

在开发中必须注重处理好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协调好发展生态旅游与居民利益的关系,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统一。

要建立“以旅游谋发展,以利民促保护”的发展模式,将周边居民纳入生态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体系中来,让居民参与生态旅游的规划与开发,让居民参与生态旅游的经营与管理,让居民成为环境保护的主体,让居民从中获得足够的利益,实现“利益共享”,形成良性循环。

第三,严格执行生态建设法规、标准和政策。

建立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法规体系,重点要在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出台配套的法规、规章及标准。

要通过严格监督执法,着力增强法律法规的强制约束力。

要制定鼓励节约反对浪费的各种激励约束政策。

如,对节能设备实行税收减免优惠;对废弃塑料瓶回收率达到某个标准的企业才能获准继续生产使用塑料瓶。

发挥湖北省科教优势,整合科研资源,开展对清洁生产、资源节约、能源替代、污染防治及生态保护等领域先进适用技术的开发、应用和推广。

第四,积极创新生态旅游管理模式。

目前,我省开展生态旅游的各类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在行政上隶属于不同部门,如风景名胜区由住建部门管理,自然保护区由农业、林业、水务、环保等部门分头管理;从地域上来说,同一个风景区周边地区往往又隶属于不同县市,从而使各生态旅游区产权关系模糊,政出多门。

同时,旅游景区政企不分,管理单位直接从事景区经营活动,不利于管理,也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应积极探索实施对开展生态旅游的各级旅游区实行统一归口管理的有效办法,提高管理效率,形成管理合力,促进环境保护。

第五,大力强化全民生态文明意识。

深入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和知识普及活动,将生态文明建设内容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教学计划,在全社会树立崇尚自然、热爱生态的理念,形成关爱生物、善待生命的共识。

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等方面入手,推动建立以“善待自然、呵护环境,节约能源、珍惜资源,厚生爱物、促进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文明道德规范,倡导适度消费、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

把生态环保法律法规、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的生态文明意识,把生态文明意识外化为自觉的生态保护行为,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各个层面和千家万户,提高全体社会成员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

(考察组成员:

严官金余常晏黎继王俊波童光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