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域公共设施规划.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718855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镇域公共设施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镇域公共设施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镇域公共设施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镇域公共设施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镇域公共设施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镇域公共设施规划.docx

《镇域公共设施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镇域公共设施规划.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镇域公共设施规划.docx

镇域公共设施规划

教育设施

(1)现状情况

截至2014年初,镇域现有初中2所,分别位于镇驻地、圣井村。

截至2014年初,镇域有12所完整小学,分别位于镇驻地、八里沟村、吕楼村、庞家庄村、亓省庄村、江山村、圣井村、大庄村、中小庄村。

截至2014年初,镇域共有幼儿园9所,其中民办幼儿园2所。

全镇中小学专任教师数497人,中小学在校生数5059人。

全镇幼儿园入园率98.6%,中小学入学率100%,全镇初中升高中入学率93.2%,教育用地面积约为36321㎡。

(表1)

表1:

牛泉镇镇域中小学情况一览表

学校名称

位置

在校学生数

班级数

校舍面积(㎡)

教师数

牛泉镇中心中学

镇驻地

26

刘莹中学

圣井村

983

19

7262

110

牛泉镇中心小学

镇驻地

959

21

3723

62

育才联小

八里沟村

169

6

1280

26

吕楼小学

吕楼村

90

5

1483

14

羲之小学

庞家庄村

210

6

3160

25

省庄联小

亓省庄村

276

10

2600

36

江山小学

江山村

96

5

609

12

圣井小学

圣井村

275

9

1444

28

大庄联小

大庄村

254

10

3420

28

希望小学

中小庄村

296

10

3420

30

合计

5059

(2)设置依据

千人比分析

现状初中生大约在33生/千人;小学生35生/千人。

此外牛泉镇近八年的平均出生率为8.93人/千人。

(表2)

表2:

牛泉镇近八年出生率统计表

年份

2

2

2011

2012

平均值

出生率

9.71

8.44

9.57

8.49

8.37

8.69

8.51

9.65

8.93

从表中可以看出牛泉镇自2005至2006年,人口出生率呈下降状态,到2007年又有所上升。

2008年至2011年,出生率基本保持稳定,根据国家人口计生委预测,从2008年开始“双峰叠加”的生育小高峰将持续十几年,牛泉镇的人口出生率自2012年起,已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

规划参考相关基础设施配套千人指标为:

托幼37生/千人,小学63生/千人,初中32生/千人。

综合考虑牛泉镇居民点规划的情况以及莱城市区教育设施的吸引力,并参考山东省各地县(县级市)教育设施配置情况,确定全镇的适龄学生千人指标如下:

初中阶段适龄学生数为28生/千人;

小学阶段适龄学生数为60生/千人;

幼儿园阶段适龄学生数为30生/千人。

班级规模

根据《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山东省幼儿园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规定初中每班额定人数≤50生,小学每班额定人数≤45生,幼儿园每班额定人数≤35生;本次规划确定班级规模为:

初中50生,小学45生,幼儿园30生。

(3)规划配置

高中

高中阶段所有适龄学生数按30生/千人计;生均用地严格参照《山东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标准》对生均用地面积的要求执行。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规划全国2020年高中阶段中职业教育占比要达到50%。

因此确定牛泉镇域适龄高中生50%进入高中阶段接受教育。

规划期末2030年牛泉镇域人口7.4万,则牛泉镇域共有高中生:

74×30生/千人×50%=1110生,则共需要21班(54人/班)。

考虑到我国城市市域内高中教育资源在市区内的聚集,牛泉紧邻莱城区,交通便捷,因此,本次规划不考虑在镇域内配置高中。

规划建议在镇域内,依托镇域主导产业(如矿产开采业、纺织业等)设置专向职业教育机构,培养适龄人群,实现本土就业。

初中

初中适龄学生数按28生/千人计;生均用地严格参照《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对生均用地面积的要求执行。

远期镇域人口7.4万,预测牛泉镇域共有初中生:

74×28生/千人=2072生,则共需要42班(50人/班)。

规划统筹考虑牛泉镇域教育设施布置,坚持利用现状资源,尊重多元化的需求,允许空间不均衡布局,同时考虑教育资源的聚集效益,镇区初中生主要接纳初中生,中心社区利用原有教育设施接纳周边社区初中生。

镇区设30班初中一所,圣井社区设19班初中一所。

(表3)

初中的标准化办学条件严格参照《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规定的办学条件要求执行。

小学

小学适龄学生数按60生/千人计;生均用地严格参照《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对生均用地面积的要求执行。

结合牛泉实际,充分利用现状小学。

要求小学设置以就近、方便学生入学为原则。

远期镇域人口7.4万,预测镇域小学生数:

74×60生/千人=4440生,则共需要99班(45人/班);

镇区小学生:

33×60生/千人=1980生,则共需要44班(45人/班);

农村型社区小学:

41×60生/千人=2460生,则共需要55班(45人/班)。

因此,结合现状,至规划期末牛泉镇共设小学10所,其中镇区2所,农村型社区8所。

(表3)

小学的标准化办学条件严格参照《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规定的办学条件要求执行。

幼儿园

幼儿千人指标按30生/千人计;生均用地严格参照《山东省城市幼儿园基本办园条件标准》对生均用地面积的要求执行。

按照幼儿园设置以就近、方便幼儿上学为原则。

位于镇区的幼儿园规模以6—12个班为宜,乡镇幼儿园规模以3-9个班为宜,幼儿园服务半径一般控制在1.5公里内。

规划期末镇域幼儿园学生共有:

74×30生/千人=2220生,则共需要74班(30人/班)。

镇区幼儿园生:

33×30生/千人=990生,则共需要33班(30人/班)

农村型社区幼儿园生:

41×30生/千人=1230生,则共需要41班(30人/班)

远期镇域共设幼儿园10所,镇区2所,农村型社区8所。

(表3)

幼儿园的标准化办学条件严格参照《山东省城市幼儿园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规定的办学条件要求执行。

镇域教育设施规划详见表3。

表3:

镇域规划教育设施一览表

级部

学校名称

现状班级

规划班级

所在位置

备注

中学

牛泉镇中心中学

30

30

镇驻地

保留

刘莹中学

19

19

圣井村

保留

小学

牛泉镇中心小学

21

21

镇驻地

保留

新建小学1

25

镇驻地

新建

育才联小

6

6

八里沟村

保留

吕楼小学

5

5

吕楼村

保留

羲之小学

6

6

庞家庄村

保留

省庄联小

10

10

亓省庄村

保留

江山小学

5

5

江山村

保留

江山小学

9

9

圣井村

保留

大庄联小

10

10

大庄村

保留

希望小学

10

10

中小庄村

保留

幼儿园

牛泉镇中心幼儿园

16

镇驻地

保留

新建幼儿园1

17

镇驻地

新建

新建幼儿园2

4

吕楼村

新建

新建幼儿园3

4

江山村

新建

新建幼儿园4

7

圣井村

新建

新建幼儿园5

6

八里沟村

新建

新建幼儿园6

5

庞家庄村

新建

新建幼儿园7

9

亓省庄村

新建

新建幼儿园8

7

小庄村

新建

新建幼儿园9

9

大庄村

新建

医疗卫生用地

一、医疗设施

(1)现状情况

镇驻地有中心卫生医院一处,其位于商业街和平安路交叉口西南,建筑面积达5000平方米,用地面积10478平方米,医院设有门诊、住院部、妇产科、防疫站等部门,有3个门诊医疗站,目前已脱离医院管理,独立经营。

医院员工130人,在岗职工80-90人。

牛泉镇现状医疗卫生用地基本情况

名称

位置

用地面积(㎡)

牛泉镇中心卫生院

金牛东街北侧,圣泉北路东侧

10478

(2)设置依据

1.根据《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乡镇卫生院床位规模宜控制在100床以内,每千人口宜设置0.6—1.2张床位。

2.根据《山东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标准》规划医院每床用地120㎡,卫生院每床用地70㎡。

3.根据《山东省农村新型社区规划建设管理导则(试行)》规定,按照建筑面积每千人不低于20平方米标准建设社区卫生室,每所卫生室不低于60平方米。

结合牛泉镇实际情况,确定床位配置标准为2床/千人。

(3)规划配置

规划形成中心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三级卫生服务网络。

牛泉镇域规划期末总人口7.4万人,确定牛泉镇规划期末需要床位148床。

规划保留并扩建原牛泉医院100床。

在圣井社区设40床的卫生所。

镇区内各居住片区根据规模配置社区卫生服务所5床,建筑面积不小于150平米。

基层社区各配建社区卫生服务站1处,建筑面积不小于100平米。

二、养老设施

(1)现状情况

镇区内文化南路西侧,朝阳街南侧有一敬老院,共有220个床位,其中入住大约60位老人。

根据相关研究,2020年中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7.17%;到2050年到30%以上。

针对我国当前城镇养老居住设施严重不足、建设中追求床位数量“规模化”,建设场所“郊区化”所产生的问题,国内外很多专家、学者提出城镇养老居住设施建设应转向生活形式“家庭化”、设施“社区化”的新方向。

其中“社区养老”是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机构养老为辅。

(2)设置依据

①根据《城镇老年人设施规划规范》规定养老院的总床位数按1.5—3.0床位/百老人计算,地区级养老院不小于150张床位,用地面积45㎡/床;居住区级养老院不小于30床,用地面积40㎡/床。

结合牛泉实际情况,养老院的总床位数按2.5床位/百老人计算,用地面积为40㎡/床。

②根据《山东省农村新型社区规划建设管理导则(试行)》,社区应按照规划设置日间照料中心,建议建设老年公寓,为社区老人服务。

(3)规划布置

规划形成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三级养老系统。

牛泉镇2030年末镇域总人口7.4万人,镇域老年人口为1.3万,规划养老院的总床位按2.5床位数/百老人计算,远期镇域共需325张床。

①镇区:

考虑到镇区养老设施不仅服务于镇区5万人口,也服务于其他农村社区人口,保留原来的牛泉敬老院。

并在圣井社区设置50床敬老院一所。

随着“社区养老”理念的推进,在牛泉区结合各居住片区各设置“日间照料中心”1处,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浴、助医、助行、助急等服务。

②农村社区:

农村社区需设置社区日间照料中心。

农村中心社区设二类日间照料中心,建筑面积不小于180平米,农村基层社区设三类日间照料中心,建筑面积不小于120平米。

 

行政文体其他

1、行政

(1)现状情况

目前,牛泉镇的行政办公机构基本都集中于镇区内。

现牛泉镇人民政府位于金牛东街北侧,平安路西侧,其它各行政机关还包括国土局、城建局、财政局、工商管理等多个行政机关,沿金牛东西街分布,分布较分散。

(2)设置依据

按照《山东省农村新型社区规划建设管理导则(试行)》中制定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每个社区内中心村需配建中心村委员会一处,按照建筑面积每千人200㎡的标准建设,每个基层村设村服务中心一处,面积为50~150㎡。

实行“一站式服务”,将面向群众的行政审批、社区警务、流动人口管理、医疗卫生、计划生育、人民调解、社区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信息咨询、文化活动等纳入社区服务中心。

(3)规划配置

镇区行政办公设施按照小城市标准并依托现有行政机关进行配建。

包括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等办公机构及其相关设施用地,同时根据镇规划标准选设法庭。

中心村服务周边基层社区,因此应设综合服务中心,建筑面积不少于200㎡。

主要功能包括行政审批、社区警务、流动人口管理、医疗卫生、计划生育、人民调解、社区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信息咨询、文化活动等。

基层村需配建社区办公服务中心,具备社区“八室”(社区组织办公室、慈善联络室、规划环卫室、信访调解室、警务室、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多媒体室),“四站”(卫生计生站、劳动保障站、公共服务站、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站)建筑面积200㎡以上。

 

2、文化体育

合理布局、突出重点、优化结构、分级配置。

农村地区分为镇文化活动站、农村社区中心文化大院、村庄文化活动室。

镇驻地全部拥有广播电视站、图书馆、影剧院、公园、青少年活动中心;农村社区中心全部拥有农民业余文化组织、图书室、文化站、老年活动场所、青少年活动室。

(1)现状情况

2010年投资600万元完成位于镇区用地面积3800㎡,建筑面积1800㎡的综合文化站建设,全镇69个行政村全部建成文化大院,有40个村建成标准化农家书屋,有48个村建成了高标准文体活动广场。

(2)设置依据

①《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规定:

文化设施用地包括图书展览(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文化活动用地(综合文化活动中心、文化馆、青少年宫等);体育用地包括体育场馆用地(体育馆等)。

②镇规划标准规定

类型

中心镇

文化站(室)、青少年及老年之家

体育场馆

科技站

图书馆、展览馆、博物馆

影剧院、游乐健身场

广播电视台(站)

注:

表中●---应设的项目;○---可设的项目

③《山东省农村新型社区规划建设管理导则(试行)》规定:

文化体育

文化活动室

建筑面积100平米以上

图书阅览室及公用电子阅览室

建筑面积50平米以上,配置10台计算机,并提供网络服务

文化健身广场

占地面积不应小于500㎡,并配备必要的健身器材

(3)规划配置

镇区按照小城市级文化体育设施配置标准进行配置。

镇域中心村设置中心村文化中心,包括老年活动中心、儿童活动中心与农民培训中心,建筑面积均在200㎡以上;文化活动站建筑面积300㎡以上;结合绿地设文化健身广场1处,用地面积不低于1000㎡,并配备必要的健身器材。

基层村设文化活动室,建筑面积不低于80㎡,设图书报刊阅览室及公共电子阅览室;结合公园绿地设文化健身广场,用地面积不低于1000㎡。

农村社区文化体育设施配置详见表。

表:

农村地区居民点文化体育设施配置一览表

等级

配置等级

配置要求

中心村

老年活动中心、儿童活动中心、农民培训中心

建筑面积均在200㎡以上

文化活动站

建筑面积300㎡以上

文化健身广场

用地面积不应小于1000㎡,并配备必要的健身器材

基层村

文化活动室

建筑面积80㎡以上,结合社区服务中心设置

社区图书阅览室及社区公用电子阅览室

建筑面积50㎡以上,配置10台计算机,并提供网络服务

文化健身广场

用地面积不应小于1000㎡,并配备必要的健身器材

 

3、其他设施

其他设施主要为商业服务业设施。

(1)设置依据

①《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规定: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包括商业用地(零售商业、批发市场、餐饮、旅馆)、商务用地、娱乐康体(剧院、电影院等)。

根据《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小城市商业金融设施人均规划用地3.3-4.4m2/人,考虑到现行《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的依据是旧版城市建设用地分类标准,该指标不包括娱乐康体与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且朱桥镇是莱州市北部的市域次中心,因此人均用地指标需要提高。

②镇规划标准

商业金融

类型

中心镇

百货店、食品店、超市

生产资料、建材、日杂商店

粮油店

药店

燃料店(站)

文化用品店

书店

综合商店

宾馆、旅店

饭店、饮食店、茶馆

理发馆、浴室、照相馆

综合服务站

银行、信用社、保险机构

集贸市场

百货市场

蔬菜、果品、副食市场

粮油、土特产、畜、禽、水产市场

根据镇的特点和发展需要设置

燃料、建材家具、生产资料市场

其他专业市场

注:

表中●---应设的项目;○---可设的项目。

③《山东省农村新型社区规划建设管理导则(试行)》规定:

商业服务

集贸市场

占地面积应大于200㎡

社区超市、农资超市、餐饮饭店

按市场需求建设

金融邮电

建筑面积20㎡以上,为居民提供邮电和金融储蓄服务

(2)规划布置

镇区、中心村以及基层村应根据自身情况按下表配置。

表:

非公益性设施配置一览表

类别

项目

镇区

中心村

基层村

商业金融设施

百货店

生产资料、建材、日杂店

粮店

药店

书店

-

银行、信用社

-

保险机构

饭店、饮食店、小吃店

旅馆、招待所

-

理发、浴室、洗染店

照相馆

-

综合修理、加工、收购店

综合批发市场

-

集贸设施

集市

注:

表中●---应设的项目;○---可设的项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