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卷.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715282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69.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济南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济南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济南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济南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济南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济南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卷.docx

《济南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济南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卷.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济南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卷.docx

济南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卷

济南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6分)

1.(6分)(2017高二上·益阳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左传的“闲笔”

历史叙事愈是通向往古,愈是庄严肃穆,充满神圣感和紧张感。

早期的历史叙事是宏大的,缺少细节的;是外在叙述的,缺少内在心灵表现的;是神情紧张的,而缺少诙谐幽默的。

在《尚书》叙事里历史主角是尧、舜、皋陶、禹、汤、周文王、周武王、周公等具有历史决定意义的英雄人物。

这些形象通常是半人半神,庄严崇高,不苟言笑,很少见到他们心灵的变化。

他们的语言常常是自上而下的训话,高屋建瓴,一言九鼎,不容置疑。

因此上古史学表现出以崇高为主的关学风格,很少幽默,很少轻松,总给人一种肃穆紧张的感觉,这样的历史美学风格在《春秋》中也有鲜明的表现。

《左传》的文学突破恰恰是对宏大事件即所谓“正笔”的历史突破。

在“正笔”之外,《左传》在对小事件、小人物、小情节、小趣味的所谓“闲笔”的历史叙述上,发生了从宏大事件向生活细节、从外在叙事向心灵叙事、从拘谨肃穆向诙谐幽默的审美转向,体现了春秋文学的历史进步。

童庆炳说:

“所谓‘闲笔’,是指叙事文学作品人物和事件主要线索外穿插进去的部分,它的主要功能是调整叙事节奏,扩大叙述空间,延伸叙述时间,丰富文学叙事的内容,不但可以加强叙事的情趣,而且可以增强叙事的真实感和诗意感,所以说‘闲笔不闲’。

”(童庆炳等《现代学术视野中的中华古代文论》)《左传》叙事往往愈是紧张处,愈使用“闲笔”,以缓解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带来的某些精神压力,从而制造一种紧张与悠闲参差错落的美学效果。

春秋人对优游闲暇从容不迫的审美精神有特别的喜爱。

成公十六年在鄢陵之战,晋国将领栾缄看到楚国子重的战旗,便想起出使楚国时向子重介绍过晋国军队“好以暇(所谓‘暇’,杜预注谓‘闲暇’,这种‘暇’在战场上就是一种神闲气定从容不迫的精神气象)”的特点。

为了证明晋国军人战场上悠闲从容的品格,栾缄竟然在激烈战斗中向楚国主将子重献上一壶酒,子重竞也一饮而尽,然后两国继续投入战斗,“旦而战,见星未已。

”栾缄所言非虚,晋国军人确实喜欢在战斗中摆出一副悠闲自在与众不同的气度与凤范。

宣公十二年晋楚郄之战,晋国军队逃命途中,战车陷入泥潭不能自拔,楚国军队竞教导其卸掉车板,轻装逃命。

晋人此时仍然有心思开玩笑:

“吾不如大国之数奔也。

”成公二年齐晋章之战中,晋国将领韩厥已经追赶上齐顷公,而其并不急于俘获齐国国君,而是从容地“奉觞加璧以进”,言辞温雅,谦敬有加。

成公十六年鄢陵之战,晋国将领邵至几次与楚共王相遇,邵至不是求战却脱下铠甲,疾走如风,表示对敌国国君的尊敬。

襄公二十四年晋楚棘泽之役,晋人张骼、辅跞向楚军挑战,二人毫无畏惧,坐在战车上一面弹琴,一面冲入楚军阵营。

这种从容镇定的悠闲,不仅表现在战场上的从容不迫,也转化为春秋文学的精神品格。

“闲笔”写出了春秋人的精神世界,也表现了春秋文学的艺术品格。

(作者:

傅道彬,《光明日报》2017年12月25日13版,有删改)

(1)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早期的历史叙事是庄严肃穆的,比较注重内在心灵表现,缺少诙谐幽默。

B.尧、舜、皋陶等这些早期历史叙事中的形象其语言往往是自下而上的训话,一言九鼎。

C.与《尚书》《春秋》相比,《左传》在对小事件、小人物等的历史叙述上发生了审美转向。

D.“闲笔”不闲,既可以加强叙事的情趣,又可以增强叙事的真实感和艺术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历史叙事的特点切入,着重谈《左传》是对宏大事件即所谓“正笔”的历史突破。

B.文章举例《尚书》等史著,证明早期历史叙事表现出以崇高为主,少幽默的美学风格。

C.文章引用童庆炳对“闲笔”的诠释,从理论上给《左传》“闲笔”的主要功能定调。

D.文章共列举鄢陵之战、邲之战等三场战役的例子,论证春秋人对优悠闲暇从容不追的喜爱。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谓“《春秋》谨严”体现了上古史学以崇高为主的美学风格,给人一种肃穆紧张之感。

B.如果《左传》没有运用“闲笔”,就没有对宏大事件即所谓“正笔”的历史突破。

C.叙事在紧张处使用“闲笔”可以制造一种紧张与悠闲参差错落的美学效果,富有艺术趣味。

D.齐晋章之战中,韩厥追赶上齐顷公却并不急于俘获他,而是“奉觞加璧以进”想羞辱他。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题;共25分)

2.(11分)(2016高一上·宜昌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岳正,字季方,漷县人。

正统十三年会试第一,赐进士及第,授编修,进左赞善。

天顺初,改修撰,教小内侍书。

阁臣徐有贞、李贤下狱,帝既用吕原预政,顷之,薛瑄又致仕,帝谋代者。

王翱以正荐,遂召见文华殿。

正长身美须髯,帝遥见,色喜。

既登陛,连称善。

问年几何,家安在,何年进士,正具以对。

复大喜曰:

“尔年正强仕,吾北人,又吾所取士,今用尔内阁,其尽力辅朕。

”正顿首受命。

趋出,石亨、张軏遇之左顺门,愕然曰:

“何自至此?

”比入,帝曰:

“朕今日自择一阁臣。

”问为谁,帝曰:

“岳正。

”两人阳贺。

帝曰:

“但官小耳,当与吏部左侍郎兼学士。

”两人曰:

“陛下既得人,俟称职,加秩未晚。

”帝默然,遂命以原官入阁。

时亨、吉祥恣甚,帝颇厌之。

正从容言:

“二人权太重,臣请以计间之。

”帝许焉。

正出见吉祥曰:

“忠国公常令杜清来此何为者?

”吉祥曰:

“辱石公爱,致诚款耳。

”正曰:

“不然,彼使伺公所为耳。

”因劝吉祥辞兵柄。

复诣亨,谕令自戢。

亨、吉祥揣知正意,怒。

吉祥见帝,免冠,泣请死。

帝内愧,慰谕之,召正责漏言。

亨、吉祥构蜚语,谓正卖直谤讪。

帝怒,谪钦州同知。

道漷,以母老留旬日。

陈汝言令巡校言状,且言正尝夺公主田。

遂逮系诏狱,杖百,戍肃州。

亨、吉祥既诛,帝谓李贤曰:

“岳正固尝言之。

”贤曰:

“正有老母,得放归田里,幸甚。

”乃释为民。

宪宗立,御史吕洪等请复正与杨瑄官,诏正以原官直经筵,纂修《英宗实录》.初,正得罪,都督佥事季铎乞得其宅,至是敕还正。

正还朝,自谓当大用,而贤欲用为南京祭酒,正不悦。

忌者伪为正劾贤疏草,贤嗛之。

成化元年四月,出正为兴化知府。

正至官,筑堤溉田数千顷,节缩浮费,经理预备仓,欲有所兴革。

乡士大夫不利其所为,腾谤言。

正亦厌吏职五年入觐遂致仕又五年卒年五十五无子大学士李东阳御史李经其婿也。

(选自《明史•列传第六十四》,有删改)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正亦厌吏/职五年入觐/遂致仕/又五年卒/年五十五/无子/大学士李东阳/御史李经其婿也

B.正亦厌吏职/五年入觐/遂致仕/又五年卒/年五十五/无子/大学士李东阳/御史李经/其婿也

C.正亦厌吏职/五年/入觐遂致仕/又五年卒/年五十五/无子/大学士李东阳/御史李经/其婿也

D.正亦厌吏/职五年/入觐遂致仕/又五年/卒/年五十五/无子/大学士李东阳/御史李经/其婿也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因榜上题名有甲乙次第,故名。

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

B.“吏部”是六部之一,六部是中国隋唐至清末中央行政机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的总称。

C.“成化”是明宪宗的年号。

年号始创于汉武帝,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

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故后世多以年号作为明清皇帝的称谓,如“永乐帝”“乾隆帝”。

D.古代描述官员职务时,“入”指调入京城为官,“出”是指官员犯错被贬离开京城做官。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岳正颇得皇帝喜爱。

皇帝召见岳正,远远地看到岳正样貌很好,心中很是喜欢,便任命他为内阁大学士,鼓励他尽力辅佐自己。

B.岳正秉持正义,但处事不够严谨。

当时石亨、曹吉祥非常骄横,他主动向皇帝请命离间二人,却被识破,最终遭到皇帝的斥责。

C.岳正渴望受到重用,但时运不济。

官复原职后,他没有受到重用,有人还伪造了岳正弹劾李贤的奏章的草稿,岳正因此得罪了李贤。

D.岳正为官勤政为民。

他出任兴化知府时,为百姓做了一些实事,如兴修水利、灌溉良田数千顷,并减少不必要的开支等。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帝既用吕原预政,顷之,薛瑄又致仕,帝谋代者。

②初,正得罪,都督佥事季铎乞得其宅,至是敕还正。

3.(8分)(2017高一下·遵义期中)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

下列对《登高》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精选意象,多角度写景,既写出了深秋时节的典型特征,又借景抒发了凄凉、孤寂之情。

B.颔联气象雄浑,境界开阔,为颈联、尾联抒发情感创设了宏大的自然背景,使得个人的痛苦在这个背景下显得分外渺小,倍添悲凉。

C.颈联中“悲”是全诗的诗眼,它集中表达了诗人在全诗中蕴蓄的复杂情感,诗歌所抒之情缠绵悱恻,动人心弦。

D.诗歌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情与景浑然一体,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忧国伤时之情。

E.全诗可谓情景交融,笔法错综变化却又相互照应。

但落笔的角度相同,都围绕着诗的中心——“悲秋”。

(2)

任选两联赏析诗人是如何感秋寄情的。

4.(6分)(2019高一下·白山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师说》中说明自己写这篇文章是为了赞扬李蟠能行古人从师之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共1题;共15分)

5.(15分)(2017高一下·福建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青花瓷

左世海

当麻大急匆匆赶回村里时,他的弟弟麻二和妹妹麻花也早到家了。

昏暗的屋子里,除了盘腿坐在铺着破芦席的土炕上的娘,还有位陌生的秃顶老头。

“这是吴叔叔,你爹生前的好友。

”娘向麻大他们介绍道:

今天让你们回来,是有件事要和你们商量。

“啥事呀?

大老远的催人回来,我单位还忙着呢!

”麻大瞄了眼坐在炕上的老头,疑惑地问。

“可不是,有话快点说,我公司还有事要办。

”麻二有些不耐烦了。

“你们都吃公家饭,哪有我忙,早上走得急,家里猪还没喂哩。

”一旁的麻花也嘟哝道。

“他叔,还是你来说?

”母亲望了望众人,示意秃顶老头先说。

“是这样!

”老头拧灭手中的烟头,望着麻大笑笑,说,“十年前,你爹老麻和我在一个施工队干活,两人相处得亲如兄弟。

有一天下班后,老麻见一个衣衫破烂的老婆婆,蹲在路旁冻得浑身发抖,她的面前放着个挺好看的青花瓷瓶,说啥也要卖给他。

老婆婆说这是她祖辈留下的东西,为了吃饭活命,只好拿了出来。

当时,老麻看她确实可怜,一咬牙花了100元买下了那只青花瓷瓶。

“那,后来呢?

”麻大禁不住问道。

“后来,老麻又跟着施工队去了河南,我没去,临走时他把花瓶存放到了我家,说等返回时来取。

不料这一走竟然杳无音信。

直到上个月,我遇到一个和他一起打过工的老乡,才知道那年他在河南工地出了事。

唉,好人命苦啊。

老头说着,从提包里小心地拿出一个布包,捧到母亲面前,一层层打开后,果然露出一只尺余高的很好看的青花瓷瓶。

麻大、麻二和麻花见了,立即凑过脑袋来。

“这可是宝贝呀!

”老头又说,“前些日子我专门找专家看了,说这是地道的宋代官窑真品,按现今的价,少说也在50万元以上。

”老头边说边将花瓶递给了麻大娘。

麻大娘盯着花瓶,抚摸着,半晌,两行浊泪从满是沟壑的面颊淌下。

麻大等人听后呆了。

“我和你们爹是兄弟,他虽然走了,但我不能做出见利忘义的事情。

这不,我经过多方打听,才找到你们这个村子,这次物归原主,我也放心了。

“这……这花瓶真值那么多钱?

”麻大瞪大眼睛,紧盯着娘手里的花瓶,有些不敢相信。

“这还有假?

”老头笑笑说,“专家亲自鉴定过的。

本来,我想出50万,把花瓶留下来,可你娘非要把你们一个个都叫回来,商量后再定。

“娘,我看卖了吧!

50万,值了!

”麻大说。

“娘,大哥说得对,卖了吧!

”麻二和麻花在一旁帮腔。

麻大娘看看儿女们,又望望对面坐着的老头,迟疑着,最后摇了摇头。

“这……您老糊涂了咋的?

”兄妹几个急了。

“我不卖,自有不卖的理由!

”娘抹着泪,思虑了片刻说,“你爹死了,这是他的东西,我想留个念想,有它在身边,就像有你爹陪着我一样,我不孤单。

再说,我不愿看到你们为分几个钱弄得六亲不认,家事不和,要卖也要等我死了后,你们咋分、咋闹,我不想看到。

麻大兄妹听了,面面相觑。

“你娘说得也对!

”老头插话道,“这古董嘛,越放越值钱,到你娘百年之后,就不止这个数了。

麻大兄妹听了低头不语。

老头走后麻大抢先发话了:

“娘,我看您跟我到市里去吧,这老屋走风漏气的,哪像人住的地方。

麻二赶紧说:

“娘,还是跟我到县城去,您这么大岁数了,每天还出去捡垃圾,您听听村人背后咋骂我们,说您养了几头靠不住的白眼狼。

麻花也急了,说:

“娘,跟我到镇里去吧,看看您脏的,衣服、被褥多年没人洗,都快发霉了。

去我那儿,给您换一茬儿新的。

麻大娘始终摇着头,抚摸着那个花瓶,浊泪横流。

兄妹们我看看你,你看看我,没辙了。

初一到了,麻大破天荒地提着大包小包回来了,说:

“娘,我工作再忙,以后每月也都会来看您,您想吃啥,尽管说。

麻大走后没两天,麻二也回来了,说:

“娘,以后我每月专门请假回来看您,您没零花钱和我说,我少下一顿馆子,就够您用了。

未到月底,麻花又来了,说:

“娘,这是我给您买的新衣服,您先换上,我这就给您洗被子去。

村人见麻大他们隔三岔五来看娘,都说:

“这麻婶有后福呀,早些年一个人凄惶的,没人管。

现在好了,俺以后老了要是能像她这样,就知足了……”

麻大娘听后,嘴上笑着,眼窝不由又淌出几滴眼泪。

两年后的一天早晨,麻花突然给麻大打来电话,说:

“出大事了,咱娘屋子烟囱倒烟,昨夜她一氧化碳中毒,等人发现时,已经去了。

麻大听后立即驱车赶回村子。

安排完娘的后事,麻大、麻二和麻花迫不及待地取出娘珍藏的那个青花瓷瓶,话不过三句,就吵闹起来。

在麻大娘的坟前,一个秃顶老头一边烧纸,一边喃喃念叨着:

“老嫂子,放心走吧。

要不是我当初编了个故事,给你一个假古董,你这晚年咋活呀!

(选自《小说月刊》2015年11期)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麻大娘先是因丈夫早逝、儿女不孝而生活孤苦,但丈夫生前好友送来一只宋代青花瓷瓶使她的生活出现转机,幸福地度过晚年。

B.麻大兄妹开始对青花瓷瓶的真伪是有怀疑的,但秃顶老头说已请专家鉴定过是真品,他们就不再怀疑,而真心对麻大娘孝顺起来。

C.麻大兄妹听了娘不愿卖青花瓷瓶的理由后虽面面相觑,但也算理解娘的做法。

特别是麻大最懂娘的心思,抢先要接娘跟他到市里去住。

D.小说的对话描写很成功,作者用典型化的人物对话来刻画人物,既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极富艺术感染力。

E.小说故事情节简单,但意蕴深远,作者通过写麻大娘因为一个青花瓷瓶而命运好转的故事,突出了“该怎样赡养老人’这一社会问题。

(2)小说描写秃顶老头这一人物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3)针对秃顶老头用假青花瓷瓶来帮麻大娘赢得儿女赡养的做法,有人认为这样做得对,有人认为不该这样做。

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共1题;共18分)

6.(18分)(2016高三上·天水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钱穆:

你是中国人,不要忘记了中国

潘剑冰

钱穆,字宾四,江苏无锡人,著名历史学家,国学大师。

其《国史大纲》被公推为中国通史最佳著作之一。

1949年秋,任香港亚洲文商学院院长;1950年,在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90年去世,是当代中国声名赫赫的一位文化宗师。

在《国史大纲》的引论中,钱穆说:

“唯藉过去乃可认识现在,亦唯对现实有真实之认识,乃能对现在有真实之改进。

”“故欲其国民对国家有浓厚之爱情,必须先使其国民对国家已经之历史有深厚之认识。

”余英时认为钱穆毕生以抉发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主要精神及其现代意义为治学宗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研究历史的人总是好旧的,所以女人嫁给历史学家肯定是不会错的。

钱穆在北京教书时,中式的长袍已经成了一种落伍的标志。

但是钱穆看到好友陈寅恪穿长袍,他也改穿长袍,并把这一习惯一直坚持到老。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时,钱穆以这样最直接的方式宣布自己将坚决捍卫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这是需要很大的勇气与毅力的。

钱穆在燕京大学的时候,作为一所美国人创办的教会大学,燕大的水电费催缴单都是用英文写的,对此,大家也觉得很正常。

但是钱穆不干了,他每个月接到水电缴费单后都把它扔到一边。

后来学校派人来质问这个“老赖”,钱穆告诉来人:

“我是学校聘用的一个国文教师,不必要认识英文。

为什么你们在中国办学校要用英文发通知?

钱穆在中学执教时有一段时间兼过英文课,他的英文水平看懂水电单绰绰有余,他的理由无非是外国人在中国办学校就得用中文,这种行为是一种保护民族文化的本能。

为此,他不惜当刺头儿。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次燕大校长司徒雷登与教师的宴会上,钱穆大胆直言,批评燕大各楼的起名问题,说入校门即见M楼、S楼,不伦不类,既然在中国,就应该起个中国名字才是。

司徒雷登最终接受了钱穆的建议,事后,他按照各楼美国捐建者名字的汉译,将M楼改为穆楼,S楼改为适楼,办公楼命名为贝公楼。

有人跟钱穆开玩笑说:

“正是因为你的提议,学校以你的名字来命名一座楼,与胡适各分各占一楼,你真是荣幸啊!

”新中国成立后,燕大并入北大,北大搬到了燕大的校园,现在北大校园的未名湖,就是当年钱穆起的名。

在钱穆的心目中,一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髓首推其历史,他认为一个国民只有充分了解本国的国史,才能建立起对国家民族的“信仰”。

钱穆欣赏顾炎武的观点,认为“亡国”与“亡天下”有着本质的区别,“亡国”不过是改朝换代,而“亡天下”则意味着一国精神文化的消亡,这才是最可怕的。

1950年秋,钱穆在香港创办“新亚书院”,期间历经坎坷与打击,艰辛难为外人道也。

彼时已经功成名就的钱穆完全可以不用去自讨苦吃,但他看到许多流亡到香港的青年人彷徨无着,失去精神支柱,觉得自己应该尽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经世救国的责任,借由在百年殖民之地上办校之机,倡导中国文化,让流亡者别忘了要做中国人。

1986年6月9日,九十二岁高龄的钱穆在台湾自己的寓所素书楼讲完最后一课,从此告别杏坛,他给自己的学生留下了最后赠言:

“你是中国人,不要忘记了中国!

”毫无疑问,钱穆心中的“中国”正是一个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灿烂文明的中国。

1990年8月30日晨,风雨之日,钱穆于台北杭州南路新迁寓所去世,享年96岁,身后留下一千四百万言的著作。

1992年,钱穆魂兮归来,归葬太湖水滨。

而他留在岭南的足迹,也被历史一路仔细搜集,成为后人阅读钱穆时一个绕不过去的章节。

钱穆的学生余英时在他逝世后写下了这样的挽联:

一生为故国招魂,当时捣麝成尘,未学斋中香不散。

万里曾家山入梦,此日骑鲸渡海,素书楼外月初寒。

(节选自《名人传记》2014年第5期,有删改)

(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钱穆同意顾炎武的观点,认为“亡天下”远比“亡国”要可怕,因为“亡天下”意味着一国精神文化的消亡。

B.学生余英时认为,作为一代文化宗师的钱穆是以阐述和发挥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主要精神为毕生治学宗旨的。

C.在面对西方文明的冲击时,钱穆总是非常直接地宣布自己坚决捍卫本国和本民族的文化,这需要很大的勇气与毅力。

D.“女人嫁给历史学家肯定是不会错的”一句看似闲笔,且有明显戏谑意味,但活跃了文章气氛,也自然引出了关于钱穆的轶事。

E.钱穆创办“新亚书院”时,已然功成名就,之所以要自讨苦吃,是要倡导中国文化,进而可以获得在殖民地香港办校的机会。

(2)

全文以哪些具体事例来表现钱穆先生一生奉行保护民族文化的思想?

(3)

有人说余英时的挽联非常准确地概括了钱穆先生一生的治学和情怀,试进行简单分析。

(4)

结合全文,联系现实中的具体事例,谈谈你对钱穆捍卫民族文化的思想及行为的看法。

五、语言文字运用(共5题;共12分)

7.(2分)(2018·山东模拟)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联合国新任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曾担任葡萄牙总理,他外交能力突出,四国语言信手拈来,各外媒对他的语言才能赞不绝口。

②作为与南海争议无关的域外国家,日本逢人说项,渲染紧张气氛,口口声声说要改善日中关系,却又四处渲染“中国威胁”,堪称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奇葩”。

③这十年间的悲欢离合,白云苍狗,令人在冷静沉默中回想起来不禁感慨万千,前尘往事久久萦绕于心,郁积于怀。

④游国恩先生不问家事,自己躲进书房,钻入文学研究的世界,长吟短叹,目不窥园,不断地有新作发表,业内人士读了,赞叹不已。

⑤针对媒体热炒的“比飞机还要快的超级高铁”新闻,同济大学教授周顺华认为铁路运行加速度有一定的科学限制,不能想入非非。

⑥一年的时间如汤沃雪,只有专心治学的人才能明白时光对于学术生命的价值,也只有在短暂时光中能把握方向的人才会有所成就。

A.③④⑤    

B.①②⑥    

C.①⑤⑥    

D.②③④    

8.(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不仅鲁迅的文学作品成为中国20世纪文学经典,而且已经成为世界文学经典。

这些作品反映了20世纪中国的精神世界、时代气质和文化心理结构。

B.鉴于空气质量已经成为民众最为关心的环境问题,环保部今年也一直把整治环境违法行为的专项活动聚焦在大气污染的环境违法领域。

C.《逃生出天》以广州消防部队为创作原型,以某重大火灾为背景,生动的再现了消防官兵运用运用各种消防知识带领被困群众逃离火场。

D.美国在指责别国从事网络攻击的同时,自己却陷入“棱镜门”,谁能否认这不是美国实施双重标准的明证?

9.(2分)(2016高一下·清徐期末)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词语的含义总是不断流变的。

例如在过去这些年发展迅猛的城市化过程中,“钉子户”一词似乎逐渐脱离“刁民”的范畴,演变成“顽强抗争者”“私人权利坚定主张者”的象征。

“钉子”们越来越理直气壮,而“锤子”们却越来越失去主动。

_________。

A.所以钉子户的坚守,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也改变了自身的社会地位

B.因而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应该引起包括钉子户在内的社会成员的深度思考

C.从这个意义上看,媒体称呼谁是钉子户,那差不多等于表扬他是勇士了

D.不过,城市化发展是符合多数者的利益,而不能因为钉子户而受到影响

10.(3分)(2017高一下·林州月考)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又称夜为“宵”,所以,①________。

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大约形成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