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名句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710354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名句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论语名句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论语名句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论语名句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论语名句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语名句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docx

《论语名句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名句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语名句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docx

论语名句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论语名句: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原文】

 

孟懿子问孝,子曰:

“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

“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

“何谓也?

”子曰: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懿子

(1)问孝,子曰:

“无违。

(2)”樊迟(3)御(4),子告之曰:

“孟孙(5)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

“何谓也。

”子曰: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说明】

 

(1)孟懿子:

鲁国的医生,三家之一,姓仲孙,名何忌,“懿”是谥号。

其父临终前要他向孔子学礼。

(2)无违:

不要违反。

(3)樊迟:

姓樊名须,字子迟。

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46岁。

他曾和冉求一同帮助季康子进行改革。

 

(4)御:

驾御马车。

(5)孟孙:

指孟懿子。

 

【解说翻译】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

“孝就是不要违反礼。

”此后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

“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反礼。

”樊迟说:

“不要违反礼是什么意思呢?

”孔子说:

“父

 

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服侍他们;父亲母亲逝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这一段是讲孝道。

「为政篇」里面从这一章开始,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章都是讲孝道。

这是孔子的不同的弟子向孔子请教,

 

孔子他的回复,孝道这个意义、含义是因人而异。

固然讲的讲法不同,但是通通都是孝道,从不同的层面、角度来做回复。

这是

 

孔子擅长教化,因材施教,对治不同人的缺点,他就讲不同的话。

 

此章是孟懿子来问孝。

依据西汉孔安国的标注,孟懿子是鲁国的医生,姓仲孙,名何忌。

孟懿子的懿是他的谥号,也就是他死了此后,后代授给他的。

孟懿子他是鲁国三大家族之一的,鲁国自从鲁桓公以来,就有三大公族,所谓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

 

氏。

我们在《论语》里面有都看到这三家的族长,我们叫做医生,向孔子来请教,或许是来对话。

这三家是把持着鲁国的朝政,愈

 

到此后权力愈重,鲁国的国君基本上变为了一个傀儡,所以孔子特别看不惯这个情况,堪称是违礼乱政,并且状况越来越严重。

 

孟懿子是属于孟孙氏的后辈,他的父亲是叫孟僖子,叫仲孙貜。

在春秋昭公七年,孟僖子将死的时候,把他的家臣都召来,立了遗言,叮嘱仲孙何忌,要师从于孔子学礼。

所以孟懿子在孔门里面也有弟子的名分,但是在《孔子弟子传》里面没有讲到孟

 

懿子。

方才我们提到的孔安国的标注,不过说孟懿子是鲁国医生,没有说他是孔子弟子,这也是事出有因。

依据刘宝楠的《论语正

 

义》说,孔子在鲁国当官的时候,为了帮助鲁国国君恢复他的职权,削弱三家的权力,所以用妙策来堕三家的国都。

由于三家自己都建国都,这不合制度,不合礼。

结果堕到最后,孟懿子却违

 

抗这个命令,连他老师的话都不愿听,这是违反师教,违反贤人的命令,所以他也就做不上真实的弟子,所以《弟子传》里面他是没闻名分。

此章他向孔子问孝,孝道是什么含义?

孔子回答他说,『子曰:

 

无违』,这个违是违反的意思。

朱子,朱熹,朱子的《集注》里面讲,「无违,谓不背于理」,就是不要违反公理。

公理,它在我们人间的相状,详细就表现为礼仪、礼仪。

所以无违,也就是不要违反礼,礼仪的礼。

孔老夫子用「无违」两个字往返复孟懿子,是教育孟懿子不要违反礼。

由于他的父亲给他的遗言,是让他来

 

向夫子学礼。

假如违反父教,不可以学礼,不可以遵礼,这就是不孝,所以用「无违」往返答他,结果这个回答特别简单。

 

此后樊迟,这是孔子的弟子,名须,他为孔子驾车,『樊迟御』,给孔子驾车。

夫子就跟樊迟讲,『子告之曰』,就告诉樊迟,『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他又把这个话提起来。

朱子的解说说,「夫子以懿子未达而不可以问,恐其失指,而以从亲之令为孝,故

 

语樊迟以发之」。

孔老夫子回答完孟懿子的话以后,他知道孟懿子应当来讲没听懂,未达就是没有真实通畅理解夫子讲无违是什么意思。

假如他真理解了,他也不至于做出以后违背老师,违反礼仪制度这样的动作,他抵挡堕都。

所以夫子知道孟懿子未达,一点都没理解,连问都问不出来。

未达是什么意思,他都不可以问,问不出来。

所以夫子就生怕孟孙,孟懿子不可以够认识无违的意思,

 

「恐其失指」就是不认识意思。

「而以从亲之令为孝」,不认识这个无违,正是听从父亲的遗教。

所以就告诉樊迟,自然是希望樊迟未来方便的时候,再向孟懿子去解说。

你看,孔老夫子对向他

 

讨教的人特别负责任。

固然当时回答他的话,孟懿子不懂,但是

 

孔老夫子还叫自己的学生有时机向他去解说,好让他真听理解了,便可以落实。

 

孟懿子是鲁国的贵族,若是他真是能够遵礼、行礼,这也是鲁国的福气,鲁国也便可以鼎盛起来。

结果樊迟听了孔子说「无

违」,他也没听懂,所以他也来问,『樊迟曰,何谓也』?

就是这无违是什么意思?

孔子就用三句话来解说这个意思,『子曰: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从这里我们也看到,做学生向老师学习,必定要谦逊勤学,不懂就问,不可以够不懂装懂。

 

看,樊迟跟孟懿子两个人的表现不相同,夫子说的相同的一个道理,什么是孝?

无违就是孝。

那两个人都没听懂,孟懿子没听懂,他就不问下去了,为何?

我们想象大体他是贵族,孔老夫子是老百姓。

固然孟懿子的父亲敬慕孔子的品德学识,要求自己的儿子向他学习,但是他其实不是真实生起那种至诚恭顺的心来学的。

问一下,听懂了,很好,听不懂就算了,没有真实求深解义趣那种勤学的态度,那么这个也就不是真实的学生。

 

樊迟就比他好,樊迟听了以后他不懂,跟孟懿子相同,但是他能问。

这一问,夫子就解说出来,大家也就更为透辟了然。

所以不懂必定要去问,特别是有老师、善知识在身边,不可以碍于面子,要懂得不耻下问。

对一般人都要不耻下问,更况且对夫子、

对贤人。

夫子的解说,三句话,讲「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朱子的解说说,「惹祸葬祭,事亲之一直具矣」。

这个「生,事之以礼」,事是事奉。

父亲母亲在生的时候,我们要事奉父亲母亲,以什么来事奉?

以礼,也就是说对父亲母亲要礼敬。

心要恭顺父亲母亲。

 

语、动作、行为通通要切合礼,为人子之礼,这是惹祸。

葬祭是父亲母亲死后,要依葬礼,依祭典,表达对父亲母亲的哀思,提起报答的思想,这是讲到事亲的一直。

 

朱子讲事亲的一直,始是开始,父亲母亲生了我们,这是孝道就此后而生。

父亲母亲走了此后,我们以葬礼、祭典去报答父亲母亲,这也

 

算终。

自然这个一直不过讲一世而已,其实孝道是无始无终。

《孝经》里讲到「孝无终始」,也就是无始无终,为何无始无终?

孝是讲理。

人未出生,孝的公理宛但是在。

不因我们的出生才产生,不因父亲母亲逝世而终了。

所以孝之道,孝之理,它是不生而不灭。

 

在理上讲不生不灭,在事上讲也是不生不灭的,也是无始无终的。

人未出生前,甚至未来投胎前,这个孝心就已经有了。

孝心是人

 

跟父亲母亲一体的心,你看孝字,上边是「老」字头,下边是「子」字底。

这总是代表父亲母亲,子是代表子女,父亲母亲跟子女是一体,这是孝。

要知道,宇宙原来全部的众生就是一体。

怎么说是父亲母亲把

我们生下来才有这个一体?

所以孝的理和事都是过去无始,未来无终。

 

父亲母亲逝世此后,葬礼和祭典都是表达我们的孝心。

而我们的

 

孝心也不因父亲母亲不在了就没有,仍是一体。

不单跟父亲母亲一体,而

 

且跟全部万物、众生为一体。

老子也讲,「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

 

我一体」。

真实入这类境地,这个孝才能叫圆满。

而对我们常人而

 

言,要不停的培育这一体的心,使之渐渐的扩大,保持永远。

 

以孔子在这里,只用生和死这双方面,来解说我们怎样尽孝。

在讲,一个礼字贯串了一直,礼是什么意思?

朱子解说,「即理之

 

节文也」。

这个礼就是公理的节文,公理是永久的,不因时空变化

 

而变换,它没有生,也不会灭。

那么在我们人间,总有一套能够表现,能够落实,能够运用的这一套礼,所以叫理之节文。

人只需到处循礼、遵礼,克己复礼,才能够慢慢的回归到我们的自性上来,回归到与公理同一体这个境地上来。

所以礼教乃是贤人方便的一种教化,它的目的仍是让人回归自性,恢复宇宙原来一体的面目。

 

朱子又讲,「人之事亲,从头至尾,一于礼而不苟,其尊亲也至矣」。

他讲的主若是我们这一世,没有讲过去生,也没有讲来世。

他讲这一世我们人事亲,事奉父亲母亲,从头至尾,就是从生到这个世界开始,向来到最后,不单是父亲母亲逝世以后,那还没终,为什

么?

父亲母亲逝世以后,我们还要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仍是要尽孝。

什么时候终?

我们自己逝世了,那叫终。

从我们生到我们死,这是从头至尾,也就是一世都要依礼而行。

于礼不苟,茍是茍且,没有丝毫违反礼,这才是真实的尊亲到了极点,这是至孝。

 

「是时三家僭礼,故夫子以是警之,然语意浑然,又若不专为三家发者,所认为贤人之言也」,朱子把这个背景给我们介绍出来。

在孟懿子的那个时代,鲁国是三家专权。

方才讲到的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这三家僭礼,僭是违越,违越礼法。

孔老夫子

 

为了教化孟懿子,所以说无违,不可以违反礼,是警惕他。

但是夫子讲这个话,讲得特别的有艺术,对孟懿子不可以够光秃秃的去责备他,讲得很委婉,语意浑然。

发言,这里头的意思点到即止,但是却又涵盖了整个孝道的全体,这就是说话很艺术,叫契理契

机。

在理上讲,无违两个字的确包括了整个孝道,一丝绝不短缺;

 

契机方面讲,是专对孟懿子讲。

所以这个道理其实不专为三家来说,

 

这是贤人之言。

所以这类语言,它不单有特别性,也有广泛性,能够传世。

 

夫子的解答,说「生,事之以礼」,是讲父亲母亲生计的时候,在

 

生的时候,为人子以礼事奉父亲母亲。

邢昺《注疏》里面引《礼记·曲

 

礼》里头讲的,「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就这个意思。

《弟子

规》上,「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这是完整出自于《礼

 

记》。

这是讲到对父亲母亲衣食,他的饱暖,他的生活各方面都要照料

 

备至,全部都要符合礼法。

礼全写在《礼记》里头,还有《仪礼》。

儒家讲的礼的著作特别多,有「经礼三百,曲礼三千」,也就是讲道理的三百篇,都是讲礼,讲详细威仪的三千。

礼是讲相,这是

 

好多好多,假如用一个字来归纳就是敬。

《礼记·曲礼》上讲的,「曲礼曰,毋不敬」,这是一言而蔽之,把整套礼法就归纳出来了。

所以对父亲母亲必定要孝敬,没有敬就不孝了,那么全部的礼都是形式而已。

 

「死葬之以礼」,这是讲父亲母亲逝世时候,以礼来办理丧葬事宜。

比如说给父亲母亲备好棺椁,办丧事,我们此刻极少用土葬,一般都

 

是火葬,在殡仪馆举行悼念会。

骨灰获得了以后,供奉在合适的

 

地方,这等于过去的,挖一个墓地葬了父亲母亲,此刻我们用骨灰盒。

过去关于丧葬的确有一整套齐备的礼,此刻时代变迁,过去好多

 

做法,此刻不适合。

但是此刻又没有拟订出一套礼法,大家,好多人各做各的,不知道怎么样去行这个丧礼和行祭典。

 

底下讲的「祭之以礼」,就是父亲母亲死了此后,春秋祭祀以时思之。

《孝经》上讲,就是依据每一年的固定的时间来祭祀父亲母亲,追

 

悼父亲母亲。

这些礼急需要恢复,它是表达人关于父亲母亲、先人的孝思,

 

能尽孝思就能尽人伦。

他能够敦伦尽分,办理好跟家里各样关系,在社会上各样关系,社会就能和睦。

人人都尽到安分,社会就能

 

够繁华平定。

所以我们希望和睦社会,礼仪必定要恢复。

要去研究,参照古礼的精神,用合适现代的礼仪,我们拟订一套这样的礼仪来推行,来教化,这是国家政府要主办的事情。

 

假如一个国家它礼法没有了,孔子说礼崩乐坏,这个时代叫什么时代?

叫乱世。

当时孟孙等三家越权违礼,所以孔老夫子特别

痛心,经常有责备。

比如说,此后《论语》上讲到的季孙氏,「八佾舞于庭」,孔子说,「是可忍,孰不行忍」。

八佾舞是天子他用来祭祀的这类礼。

一个诸侯国,鲁国是诸侯国,这医生怎么能用这类礼?

越礼越得太离谱了,所以是深恶痛绝。

 

孔老夫子关于孟懿子的这个回答,也是在点他。

你要真实是尽孝就不可以违礼,由于你父亲临走的时候教你学礼,你就不可以够做出违礼的事。

也就是说,你应当把你的权交回给国君。

你是大

夫,怎么能够站在国君之上,你权比他还大?

这不切合礼。

君为上,臣为下,这才是礼。

 

朱子又引胡氏,就是南宋初年胡寅,字明仲,他的话讲,「胡氏曰:

『人之欲孝其亲,心虽无量,而分则有限。

得为而不为,与

 

不得为而为之,均于不孝。

所谓以礼者,为其所得为者而已矣』」。

胡氏的这个解说,前方这一句讲得好。

人想要孝其亲,对父亲母亲尽

 

孝,这个孝心无量,方才我们讲到的,孝无终始。

孝是理,理体过去无始未来无终,竖穷三际,过去、此刻、未来,横遍十方,

超越全部时空,这是无量。

这个无量的理体是什么?

就是我们的自性,是宇宙的本体。

我们行孝是顺着自性的性德,所以能回归自

 

性,回归自性就成为贤人。

 

在这里讲,要分开「得为」与「不得为」,这双方面,由于孔

子讲要以礼事亲。

这个礼是告诉我们什么能够做,什么不可以够做?

得为而不为,就是应当做的而不去做;不得为而为之,不该当做的去做了,这都属于不孝,这都属于违礼。

胡氏讲的「所谓以礼者,为其所得为者而已矣」,他这里的解说有点片面。

说这个礼,不过侧重在所得为者而已,就是应当做的。

的确我们看到《礼记》里

 

面记录了好多的礼,都是教我们应当怎么做。

所以他认为,无违就是必定要依据着礼,所定下来的这些条则去做,这是无违。

但是自然,「不得为」,就不该当做的,我们不可以做。

假如在礼上没有写?

那我们用什么来判断,怎么样叫无违?

那我们应当用公理。

 

朱子讲的这个礼就是理之节文。

能写出来的叫理,没写出来

的?

仍是公理。

那公理怎么去判断?

最简单的方式,用我们的良心,公理良心,人人都有良心,为何有良心?

由于公理无处不在。

比如说事情来了,那个事情可能在礼里头没记录,没说明。

但是你

能立刻判断,这个事情该做仍是不该做,用什么判断?

用你的良心。

这个良心的功能就叫明德,自性原来就有这样的能力,能够判断

 

是非善恶。

它的标准是切合自性的性德就是善的,违反自性的性德就是不善。

而自性人皆有之,所以这个判断的能力人皆有之。

 

这就是孟子讲到的,「羞恶之心,人皆有之」,人人都知道做坏事不好,自然他也知道什么是坏事。

自然假如我们物欲,欲念

 

很重,这个良心就被蒙蔽得很重,那也会出现作恶的时候,自己也不自知。

这是由于烦忧、欲念、习惯太重,把我们的良心深深掩饰在底下。

它的能力透不出来,这就很可悲。

不知道自己在作

 

恶,这就是孟子讲的近于禽兽,也就是他迷得太深了。

假如我们能够从格物下手,真实断除自己的欲念、烦忧、习惯,我们的良心良能,就会逐渐逐渐显发出来,这是所谓格物致知,知就是良心。

你能判断一件事是非善恶,这是良心。

所以礼,它是帮助我们格物致知,恢复良心,明其明德,回归自性。

不可以够拘泥于那些条则,这写下来的条则我们才恪守,没写下来的我们便可以恣

意嚣张,这自己就是违礼。

为何心不敬?

礼是敬而已矣,不敬人、不敬事、不敬物,都叫违礼。

 

蕅益大师的《点睛标注》讲了一句话,「克己复礼,方能以礼事亲。

违礼,即非孝矣」。

克己复礼是孔老夫子教诲颜子的,颜回,颜子向孔老夫子请问仁是什么含义?

夫子回答「克己复礼」四字,就是战胜自己的烦忧习惯,就是格物。

复礼这个复是恢复,是回

 

归。

恢复礼,回归礼,你看他用「复」这个字,就给我们把意思显出来了。

礼原来具足,天性中本有的,不是外面学来的。

所以

 

你去恢复它就行,不是说增添一点什么,你恢复就行,这叫复礼。

怎么复礼?

克己就能复礼。

礼为何不可以够彰显出来?

由于有烦忧、有习惯、有欲念,这些物隔着、挡着、障着,此刻把它战胜掉、

 

去掉,所以格物致知。

把这些物欲、烦忧都格掉,你便可以恢复本有的良心,就能恢复本有的礼,所以这时候方能以礼事亲。

 

所以我们要孝敬父亲母亲,要做到无违。

这个违,蕅益大师讲到违礼,是指违反自性,无违就是适应自性,回归自性,那你才真实克己复礼,这时候你孝敬父亲母亲,就没有任何过错,你就孝道才能够圆满,违礼就不孝。

所以若不是真实成圣成贤,这礼就有短缺。

我们自性就不可以圆满的显现,性德也是明德,就不可以够圆满

 

的恢复,这仍是非孝。

所以《孝经》上讲的「立身行道,扬名于

 

后代,以显父亲母亲,孝之终也」,终是终极,最极点。

立身行道,也就是你要成圣成贤。

扬名于后代,成圣成贤自然能扬名后代。

要知道扬名于后代,不是今世。

假如居心想这一世扬名,想闻名,

这叫名闻利养的心,仍是名利心。

换句话说,怎么能成圣成贤?

这是格物的那个物欲,你得要把它格掉。

 

你看孔子,他不是希望自己成名,一心不过想实行圣贤之道,他是扬名于后代。

在汉朝,汉武帝用董仲舒,董仲舒介绍儒家学

 

派,孔子才被尊为至圣先师,大家都向他学,扬名于后代,这真实显耀自己父亲母亲。

你看一讲到孔子就想到孔母是圣母,孔子的父亲,圣父。

孔子的后代都沾了孔老夫子的光,历代帝王没有不尊敬孔家。

所以从无违提及,以礼规范自己,一点一点的来恢复自己的天性性德,最后成大圣,那孝道就圆满。

 

江谦先生对蕅益大师的《补注》,有一句话说,「一部孝经,

 

三言尽之」。

这是把孔子讲的话跟《孝经》联系在一同。

三言就是

三句话,哪三句?

「事之以礼,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其实一部

 

《孝经》,这三句话全归纳尽了。

蕅益大师讲到的克己复礼,不也

 

就是能够说这三言、三句话归纳尽了圣贤之道。

《孝经》我们以前讲过两次,一次是四十小时,详讲;一次是十八个小时,简讲。

《孝经》里讲的道理很深刻,实质上它不单是讲修身,已经讲到治国平天下。

《孝经》开宗明义就说,「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友善,上下无怨」,也就是此刻我们讲的和睦社会,和睦世界。

怎么做?

孝道能够做获得的,以孝治天下。

《孝经》讲的道理深刻,我们怎么落实?

落实起来仍是在《弟子规》。

 

所以我们的恩师讲,《弟子规》是儒家的根,一点没错。

它教我们怎么落实,讲得特别的详细、详尽。

先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弟子规》就教我们修身,很详细的修身。

那么齐家?

能够用《朱子治家格言》,这是一个齐家的宝典,齐家仍是讲修身。

那《孝经》就持续的提高去阐发,教你怎样治国平天下。

 

这三部,《弟子规》、《朱子治家格言》、《孝经》,假如用一个字来贯串一直,就是一个孝字。

以孝修身,以孝齐家,以孝治国

 

平天下。

那详细落实就以一个礼字来贯串。

夫子讲的,「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我们联合《弟子规》「入则孝」来看看,「入则孝」里面就讲这三个事情。

事之以礼,父亲母亲在生的

 

时候,从「父亲母亲呼,应勿缓」,向来到「亲有疾,药先尝,日夜侍,不离床」,这都是父亲母亲在生的时候,事之以礼。

《孝经》里面讲到「事亲五致」,就五方面来事奉双亲,「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

那《弟子规》上也是在详尽的说明这五条。

你看「居则致其敬」,在家对父亲母亲要致敬,「父亲母亲呼,应勿缓;父亲母亲命,行勿懒;父亲母亲教,须敬听;父亲母亲责,须顺承」,都是教你敬,这是讲「居则致其敬」。

 

底下从「冬则温,夏则凊」,向来讲到「号泣随,挞无怨」,这一段都是讲「养则致其乐」。

你养父亲母亲,必定要让父亲母亲生欢欣,怎么做?

这里讲得特别详细。

「病则致其忧」,《弟子规》讲「亲有疾,药先尝,日夜侍,不离床」,这是「病则致其忧」。

你看这是父亲母亲在生,事之以礼,这个礼详细而言用《弟子规》做标准。

 

得太高妙了,现代人没有耐心学。

《弟子规》平实易懂,过去孩子就开始学,此刻做成人也得补这个课。

那么葬之以礼,这是「丧

 

则致其哀」,「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到这是讲葬之以礼。

也就是尽自己的哀思,父亲母亲过世三年中间,经常

 

悲咽,经常由于父亲母亲而悲伤。

居处变,不可以够贪恋享受,夫妇都要分房。

甚至不可以居在自己家里,先人是守墓三年。

酒肉绝是不可以够吃酒肉,是吃斋,这是葬之以礼。

 

祭之以礼,《孝经》讲的「祭则致其严」,《弟子规》讲「祭敬诚,事死者,如事生」。

祭祀的时候,祭神如神在,像父亲母亲在生相同,用那种事奉父亲母亲的孝心去祭祀。

更重要的是不忘父亲母亲的希望,努力的修身齐家,灿烂门楣,立身行道,成圣成贤,圆满大孝。

 

【评析】

 

孔子极其重视孝,要求人们对自己的父亲母亲尽孝道,不论他们在世或逝世,都应这样。

但这里侧重讲的是,尽孝时不该违反礼的规定,不然就不是真实的孝。

可见,孝不是空泛的、任意的,一定受礼的规定,依礼而行就是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