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练习+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99247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6.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虚词练习+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文言虚词练习+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文言虚词练习+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文言虚词练习+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文言虚词练习+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言虚词练习+答案.docx

《文言虚词练习+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虚词练习+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言虚词练习+答案.docx

文言虚词练习+答案

01、之

1.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他

2.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过秦论》它们

3.君将哀而生之乎?

《捕蛇者说》我

4.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我

5.既来之,则安之。

《季氏将伐颛臾》他们

6.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季氏将伐颛臾》这样

7.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愚公移山》这

8.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逍遥游》到、往,到……去

9.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现之,曰:

“牛何之?

”《齐桓晋文之事》到、往,到……去

10.行不知所之,居不知所为,与物委蛇,而同其波。

(《庄子·杂篇》)(行走起来不知道去哪里,平日居处不知道做什么,接触外物随顺应合,如同随波逐流、听其自然。

)到、往,到……去

11.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季氏将伐颛臾》的

1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寡人之于国也》的

13.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赤壁赋》主谓之间

1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师说》主谓之间

1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宾语前置的标志

16.诗云: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夫子之谓也。

《齐桓晋文之事》宾语前置的标志

17.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定语后置的标志

18.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定语后置的标志

19.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游褒禅山记》补语的标志,相当于“得”

20.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项脊轩志》音节助词,不译

21.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毛遂自荐》音节助词,不译

02、其

1.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廉颇蔺相如列传》他的

2.鸟之将死,其鸣也哀。

它(的)

3.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你(您)

4.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赤壁之战》我

5.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我

6.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游褒禅山记》那些

7.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捕蛇者说》这个(不乏其人这样的)

8.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为学》其中的

9.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石钟山记》其中的

10.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送东阳马生序》假如,如果

11.其若是,孰能御之?

《孟子见梁襄王》如果,假如

12.呜呼!

其信然邪?

其梦邪?

其传之非其真邪?

《祭十二郎文》是……还是

13.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是……还是

14.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烛之武退秦师》还是

15.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

《与妻书》一定

16.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唐雎不辱使命》可要

17.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师说》大概、或许、恐怕、可能

18.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庄暴见孟子》大概、或许、恐怕、可能

19.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游褒禅山记》难道

20.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蹇叔哭师》难道·1.中国其果老大矣乎?

《少年中国说》难道

22.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用在修饰语与被修饰语之间,表修饰、限定关系,调节音节的助词。

23.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静女》助词,附着于形容词前、后,起加强形容的作用。

(如:

极其重要尤其突出)

03、而

1.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促织》通“尔”,你的

2.妪每谓余曰:

“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你的

3.然则何时而乐耶!

副词,才、就

4.是诚何心哉?

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齐桓晋文之事》副词,才、就(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想法呢?

(我也说不清楚),我(的确)不是吝惜钱财而以羊换掉牛的,(这么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理所应当的了。

5.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蜀道难》连词,表并列,又、和或不译

6.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劝学》连词,表并列,又、和或不译

7.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连词,表递进,并且、而且、进而

8.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

《触龙说赵太后》连词,表递进

9.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连词,表递进,而且、并且或不译

10.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师说》连词,表承接(顺承),就、接着或不译

11.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六国论》连词,表转折,可、可是、却、然而、但是

1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连词,表转折,可、可是、却、然而、但是

13.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连词,表因果,因而、所以

14.表恶其能而不用也。

《赤壁之战》连词,表因果,因而、因此、所以

15.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连词,表假设,如果、假如

1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论语》连词,表假设,如果、假如

17.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劝学》连词,表修饰,可不译

18.项王按剑而跽曰:

“客何为者?

”《鸿门宴》连词,表修饰,可不译

19.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阿房宫赋》连词,相当于“以”,表目的,“来”

20.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鸿门宴》连词,相当于“以”,表目的,“来”

21.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

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

《吕氏春秋·察今》通“如”,好像,如同。

04、则

1.天生庶民,有物有则。

《诗经·大雅·庶民》名词,法则、准则、标准

2.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

《管子·形势》则,常也,法也。

3.以身作则。

名词,榜样

4.量词,多用于文章或艺术品,相当于“章”、“条”。

如:

新闻一则;寓言四则

5.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笃仁,敬老,慈少。

《史记》引申为动词,效法(则先烈之言行)

6.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副词,加强肯定判断,是、就是

7.非死则徙尔。

《捕蛇者说》副词,加强肯定判断,是、就是

8.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荀子·劝学》副词,表范围,只,仅仅。

9.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孟子·梁惠王上》副词,才。

10.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殽之战》连词,表已然,“已经”“原来”“原来是”

1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石钟山记》连词,表已然,“已经”“原来”“原来是”

12.临视,则虫集冠上。

《促织》连词,表已然,“已经”“原来”“原来是”

1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劝学》连词,表承接,就、便、那么

14.项王曰:

“壮士!

赐之卮酒。

”则与斗卮酒。

《鸿门宴》连词,表承接,就、便、那么

15.秦在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六国论》连词,表承接,就、便、那么

16.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师说》连词,表转折,但是、可是、却、反而

17.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促织》连词,表转折,但是、可是、却、反而

18.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黔之驴》连词,表转折,但是、可是、却、反而

19.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国内如果没有有法度的世臣和辅助君主的贤士,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犯的祸害,国家常会因此灭亡。

)连词,表假设,假使、如果、要是……就、若

20.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捕蛇者说》连词,表假设,假使、如果、要是……就、若

21.连词,表相反或对照。

如:

人皆好名,我则不然。

今则不然。

“正好相反”“却”

22.美则美矣,而未大也。

《庄子·外篇·天道》连词,表让步,虽然,倒是。

23.元帅此计好则好,则怕瞒不过诸葛孔明。

《隔江斗智》连词,表让步,虽然,倒是。

05、以

1.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陈涉世家》通“已”,已经

2.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

丹请先遣秦武阳!

《荆轲刺秦王》通“已”,已经

3.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无以,则王乎?

《齐桓、晋文之事》(孔子的学生中没有称道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的,因此后世失传了。

我没有听说过这事。

(如果)一定要说,那么还是说说行王道的事吧!

”)通“已”,停止、止

4.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

《触龙说赵太后》动词,以为、认为

5.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邹忌讽齐王纳谏》动词,以为、认为

6.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涉江》动词,用、任用

7.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介词,表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

8.余船以次俱进。

《赤壁之战》介词,表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

9.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愚公移山》介词,表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

10.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五人墓碑记》介词,表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

11.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介词,起提宾作用,“把”

12.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至于泰安。

《登泰山记》介词,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或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在…时候”“从”“自”“于”。

13.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

《汉书·西南夷传》介词,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或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在…时候”“从”“自”“于”。

14.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廉颇蔺相如列传》介词,表原因,因、因为、由于

15.(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信陵君窃符救赵》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16.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廉颇蔺相如列传》连词,表目的,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

可译“而”“来”“用来”“以致”“以便”等。

17.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游褒禅山记》连词,相当于“而”表并列或递进,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一鸡瞥来,径进以啄《聊斋志异•促织》)

18.樊哙侧其盾以撞。

《鸿门宴》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

可译为“而”或省去。

19.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黔之驴》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20.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游褒禅山记》连词,表原因,因为、由于。

21.成以其小,劣之。

《促织》连词,表原因,因为、由于。

(以人废言)

2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连词,表原因,因为、由于。

23.用在单纯方位词或时间词之前,表示时间、方位、数量、质量、范围之类的界限。

以上

06、于

1.得复见将军于此。

《鸿门宴》介词,在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介词,从、自

3.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愚公移山》介词,到

4.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公输》介词,在……方面

5.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出师表》介词,在……中

6.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师说》介词,对、对于

7.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赤壁之战》介词,向

8.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六国论》介词,和、跟、同、与

9.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进学解》介词,由于

10.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劝学》介词,用于形容词后表比较,比、胜过

11.夫子曰:

“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礼记•檀弓下》介词,用于形容词后表比较,比、胜过

12.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介词,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

1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介词,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

14.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赤壁之战》介词,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

15.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

《后汉书•列女传》词缀,嵌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不必译出。

16.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诗经·秦风·无衣》词缀,用于句中,位于动词之前,主语之后,有时在表时间的词语或状语之后。

使语句和谐,并有加强咏叹意味的作用。

17.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口技》介宾短语,做状语或补语,在这时

18.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捕蛇者说》介宾短语,做状语或补语,在这种情况下

19.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

《崤之战》介宾短语,做状语或补语,从此(于是就穿着黑衣服给晋文公送葬,晋国从此以黑衣服为丧服。

20.于是余有叹焉。

《游褒禅山记》介宾短语,做状语或补语,因此

21.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廉颇蔺相如列传》连词,放在句首,表前后句是承接关系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

22.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

《触龙说赵太后》连词,放在句首,表前后句是承接关系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

07、为

1.天下事有难易乎?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为学》动词,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劝学》动词,变成、做成、形成

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六国论》动词,治理

4.两小儿笑曰:

“孰为汝多知乎!

”《两小儿辩日》动词,认为、以为

5.此亡秦之续耳。

窃为大王不取也。

《鸿门宴》动词,认为、以为

6.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廉颇蔺相如列传》动词,表判断,“是”

7.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孔雀东南飞》动词,表判断,“是”

8.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过秦论》介词,表被动,可译为“被”。

“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

9.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介词,表被动

10.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赤壁之战》介词,表被动

11.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介词,替、给wèi

12.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鸿门宴》介词,替、给

13.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介词,介进动作行为的对象,向、对wèi

14.固不如也。

且为之奈何?

《鸿门宴》介词,向、对

15.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子·天论》介词,介词,表原因或目的,因为、由于、为了(因为)

16.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庖丁解牛》介词,因为wèi(“怵然为wéi戒,视为(之)止,行为(之)迟”。

我看到那里很难下刀,就小心翼翼地提高警惕,视力集中到一点,动作缓慢下来,动起刀来非常轻。

17.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鱼我所欲也》介词,为了、为着wèi

18.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晏子使楚》介词,相当“于”,在、当、等到

19.上胡不法先王之法?

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

《吕氏春秋·察今》连词,因为wèi

20.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

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原君》(黄宗羲)连词,因为(古时把天下人放在主要位置,君主放在从属位置;凡君主毕生经营的一切,都是天下人的。

现在把君主放在主要位置,把天下人放在从属位置;所有使天下没有一个地方得到安宁的原因,都在于有了君主。

21.臣之御庶子鞅,愿王以国听之也,为不能听,勿使出境。

《吕氏春秋》连词,表假设,如果、假如。

22.是社稷之臣也。

何以伐为?

《季氏将伐颛臾》助词,用在句末,表反问或感叹,呢

23.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屈原列传》助词,用在句末,表反问或感叹,呢

08、因

1.于今无会因。

《孔雀东南飞》名词,缘由、机会、机缘

2.贵贱虽复殊途,因果竟在何处?

《梁书·范缜传》(虽然我们之间贵贱迥异,但因果报应究竟在何处呢?

)名词,原因(因果报应。

前因后果。

名词,原因。

3.公等碌碌,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动词,凭借、依靠

4.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烛之武退秦师》动词,凭借、依靠

5.因秦宫室,据其府库。

张衡《东京赋》动词,沿袭、承袭

6.蒙故业,因遗策。

《过秦论》动词,因袭、沿袭

7.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动词,沿袭、继续、接连

8.水边小丘因古城,上有巨竹数百个。

陆游《城西接待院后竹下作》动词,连接

9.罔(wǎng)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核舟记》动词,根据、按照、顺、顺着、顺应(因势利导)

10.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

《吕氏春秋·察今》动,依照、顺着、根据(所以做事情一定要根据法令制度来进行,修订法令制度要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11.相如因持璧却立。

《廉颇蔺相如列传》连词,于是、就、便(表顺接)

12.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鸿门宴》连词,于是、就、便

13.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谏太宗十思书》连词,因为、由于、因此

14.因使唐雎使于秦。

《唐雎不辱使命》连词,因而

15.因前使绝国功,封骞博望侯。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介词,由于、因为

16.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过秦论》介词,趁,趁着(“趁”、“趁着”均用来介引动作行为利用的时间或机会;“趁着”含有“伴随”、“凭借”义。

17.不如因而厚遇之。

《鸿门宴》介词,趁着、趁机、趁此

18.因击沛公于坐。

《鸿门宴》介词,趁着、趁机、趁此

19.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廉颇蔺相如列传》介词,经、由、通过、经由

09、所

1.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名词,地方、处所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陈涉世家》名词,地方、处所

3.各得其所名词,恰当的位置或应有的归宿(结果)

4.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出师表》名词,恰当的位置或应有的归宿(结果)

5.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zēng)单衣,立大巫后。

《西门豹治邺》数词,表示大约数目,左右(缯,古代对丝织品的总称。

6.父去里所数词,表示大约数目,左右

7.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促织》助词,放在动词前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8.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说》助词,所字结构

9.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

《信陵君窃符救赵》助词,所字结构(所+V.+N.,这时所字结构作定语)

10.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指南录〉后序》所+V.+N.,这时所字结构作定语

11.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

《报任安书》“为……所”,表被动

12.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出师表》“所以”,表原因,……的原因(缘故)

1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所以”,表原因,……的原因(缘故)

1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所以”,表手段或目的,用来……的

15.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吕氏春秋·察今》“所以”,表手段或目的,用来……的(因此要抛弃先王现成的法令制度,而取法他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据。

10、者

1.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触龙说赵太后》代词,指代人、事、物、时、地等,……的人(东西、事情、地方、情况、方面、样子等)

2.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代词(秦国自从穆公以来的二十多个国君,从来没有坚守信约的。

3.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赤壁之战》代词,……方面(情况)

4.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

《岳阳楼记》代词,用在数词后面,代指上文说的几种人、事、物等

5.言之,貌若甚戚者。

《捕蛇者说》代词,……的样子(他讲到这些,脸上好像很悲伤的样子。

)与“若”“如”“似”之类字组成某种词组,表比拟,相当于“像……的样子”“……似的”

6.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助词,用在主语后,表提顿,引出判断,不译

7.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助词,放在分句句末,表提顿,引出原因,往往构成判断,不译

8.蟹六跪而二鳌,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劝学》助词,放在分句句末,表提顿,引出原因,往往构成判断,不译

9.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捕蛇者说》助词,“有”+宾语+者,表提顿,不译

10.有儒生柳毅者,应举下第。

《柳毅传》助词,“有”+宾语+者,表提顿,不译

11.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

《季氏将伐颛臾》助词,放在时间词后,表停顿,不译

12.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鸿门宴》助词,放在时间词后,表停顿,不译

13.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廉颇蔺相如列传》助词,放在后置的定语后,相当于“的”

14.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赤壁之战》助词,放在后置的定语后,的

15.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助词,放在后置的定语后,的(孙膑减灶)

16.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五人墓碑记》助词,放在后置的定语后,的

17.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鸿门宴》助词,放在疑问句末,表疑问语气

18.何者?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助词,放在疑问句末,表疑问语气

19.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庖丁解牛》助词,放在陈述句末,表陈述语气

20.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石钟山记》助词,放在陈述句末,表陈述语气

11、且

1.河水清且涟漪。

《伐檀》连词,表并列,和、又、一面…一面

2.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连词,表并列,和、又、一面…一面

3.贼能且众,吾欲护汝,则不快吾意。

《大铁椎传》连词,表并列,而且、又

4.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己久疲。

《赤壁之战》连词,表递进,而且、并且

5.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六国论》连词,表递进,况且、再说

6.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赤壁之战》连词,表递进,况且、再说

7.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鸿门宴》连词,表让步,尚且、还(先让一步,再推进一层)

8.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师说》连词,表让步,尚且、还

9.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石壕吏》副词,暂且、姑且

10.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

《孔雀东南飞》副词,暂且、姑且

11.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副词,将、将要、就要、快要、将近

12.北山愚公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生产经营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