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养老金论文养老社会保险论.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85579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养老金论文养老社会保险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公共养老金论文养老社会保险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公共养老金论文养老社会保险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公共养老金论文养老社会保险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公共养老金论文养老社会保险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共养老金论文养老社会保险论.docx

《公共养老金论文养老社会保险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养老金论文养老社会保险论.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共养老金论文养老社会保险论.docx

公共养老金论文养老社会保险论

公共养老金论文养老社会保险论文

公共养老金私营化改革的经济福利比较分析

  [摘要]论述了公共养老金制度由公营转为私营将引起融资模式的转变,分析了制度转型带来的经济福利上的差异,并指出选择不同的转型方案对代际福利将产生显著影响。

  [关键词]公共养老金;私营化;现收现付模式;完全积累模式

  

  公共养老金制度是构成养老社会保险体系的重要支柱,公共养老金主要根据融资模式的差异,选择政府公共管理(公营化)或私人机构管理(私营化)的运营方式。

近年来随着公共养老金制度运行环境的变化,许多原本对公共养老金实行公共管理的国家出现了资金收支困境,从而掀起了公共养老金私营化改革的浪潮。

这一变革趋势不仅使制度内部的代际和代内资金平衡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而且也对制度外部的社会经济福利产生了深刻影响。

  

  一、公共养老金制度融资模式及私营化改革

  

  

(一)公共养老金制度及其融资模式

  养老社会保险体系从其构成来看,可分为三个组成部分,即公共养老金制度、职业养老金制度和个人储蓄养老金制度。

其中公共养老金制度可简单表述为,由政府通过立法强制执行,以工资税或一般财政收入为养老基金来源,规定养老金给付额度,实行公共管理的养老社会保险模式。

从世界范围来看,目前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公共养老金制度,特别是在工业化国家,公共养老金制度更是养老社会保险体系中最基本和最完善的部分,由于这部分开支已成为政府预算的最大单项计划,因此也被称为“公共支柱”。

[1]

  公共养老金制度拥有三种融资模式,分别为现收现付模式、完全积累模式及部分积累模式。

对于三种融资模式的特点,LawrenceThompson(1998)认为现收现付模式对出生率的变化非常敏感,即该模式与人口年龄结构关系密切,特别是人口老龄化会对现收现付制造成冲击;对工资增长率和利率的变化则不敏感,这意味在该模式下不必担心由于经济周期、通货膨胀等经济原因给养老基金带来冲击。

相反的,完全积累模式对利率或工资增长率的变化非常敏感,表明其巨大的资金积累对经济周期、通货膨胀的承受能力十分脆弱,容易遭到养老基金贬值的威胁;另一方面对出生率的变化不敏感,说明该模式能够抵御人口老龄化的冲击。

部分积累模式由于兼有现收现付和完全积累二者的特点,因此其对出生率及工资增长率和利率变动的敏感度界于现收现付制和完全积累制之间,也就是说该模式由于预留了一定的积累资金,使现收现付模式下因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沉重资金负担减轻,又由于积累的资金规模比完全积累模式小,在通货膨胀和经济周期中基金损失的风险也相应降低。

[2]

  

(二)公共养老金制度私营化改革

  公共养老金制度私营化,是指提供给退休者养老金收入的主要职责由政府部门转移到退休者个人身上,政府一般不再直接负有向退休者支付养老金的义务,而负有这一义务的是接受养老金基金托管的私人部门。

  公共养老金制度私营化改革的主要动因来自世界范围内普遍出现的人口老龄化趋势。

人口老龄化,是指老龄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并达到一定水平时的人口结构状态。

人口老龄化是由60岁~65岁以上人口在国家总人口中的比例决定的。

据预测,在未来40年中,全世界老年人口将增加两倍,接近4亿人,占人口总数的比例由1990年的9%上升到2030年的16%,到2050年全世界只有非洲还是“年轻型”的。

显然,在人口老龄化和公共养老金制度公营化前提下,现收现付模式将加重在职者的缴费负担,并有可能使退休者的养老金收入降低;而转型为完全积累模式,由私人机构对养老金基金进行运营,将会规避人口老龄化对公共养老金制度的冲击。

[3]

  公共养老金制度实行私营化改革之后,其养老金计划将出现多方面变化。

首先,融资模式将由现收现付模式转变为部分积累模式或完全积累模式;其次,养老金基金的管理将从政府部门转到私人机构;第三,养老金基金的社会统筹将被强制性的个人账户所取代;最后,养老金计划将从给付确定型转向缴费确定型,退休者的养老金领取数额将完全取决于其自身在工作期的缴费和养老金基金的投资收益。

[4]

  

  二、公共养老金制度公营化与私营化的经济福利比较

  

  公共养老金制度公营化与私营化的本质区别就在于融资模式的不同,因此探讨现收现付模式与完全积累模式对经济福利的影响,也就达到了分析公共养老金制度采用公营化或私营化运营方式所导致的经济福利变动的目的。

模型建立在Diamond的2时期2世代叠代模型基础上。

由于Diamond模型仅涉及工作期和退休期2个时期以及在职者和退休者2个世代,因此难以详细考察现收现付融资模式转换为完全积累融资模式对于更多世代的福利、消费、劳动供给等方面的影响,因此小盐隆士(1998)对Diamond模型进行修正,构建起包括消费和劳动供给等变量在内的6时期6世代叠代模型。

[5]

  

(一)模型假设

  假设各代生存在一个工作期为4个时期,退休期为2个时期共计6个时期的社会中,每个时期假设为10年,在每一时点上都有6代相互重叠,则该模型为6时期6世代叠代模型。

这些假设在现实生活意味着劳动者于20岁开始工作,60岁退休,于80岁时死亡。

在这一期间内经历了40年工作期和20年退休期。

  为计算简便,将效用函数以对数形式表示,设各世代在不同的生命阶段其效用函数为:

  工作期效用函数:

u=αlogC+(1-α)log(1-L)退休期效用函数:

u=logC

  其中u为效用水平;C为消费水平;α为消费权重;L表示劳动时间比率,设其最大值为1。

假设工作期效用取决于消费和余暇,退休期的效用取决于消费,工作期的消费与收入的替代弹性为1。

各个世代所对应的工资、利率、养老金费率长期保持不变。

政府能够承担最后的责任给予退休者足够的养老金。

代际间不存在遗产的转移。

  

(二)6时期6世代叠代模型的建立

  首先,对工作期效用的决定进行考察。

设t期开始工作的世代在第s期(1≤s≤4)的消费为Cs,t,劳动为Ls,t,则可得到以下的效用最大化函数和其约束条件:

  其中,U代表总效用;ρ为贴现率;r为利息率;τ为公共养老金费率;W为工资水平;Z为公共养老金给付额;As,t表示t期开始工作的世代在第s期期首所保有的资产。

As+1,t+1=(1+rt)(As,t+WtLs,t-Cs,t-Ps,t-Zs,t)由于模型假设不存在遗产,所以A1,t为0。

在该模型中,最初的利息率r、工资W、公共养老金费率τ用t期的数值表示,而t+1期以后利息率、工资、养老金费率发生了变化,所以相应的世代需要以t+1期的数值为基准来计算最大化效用以及消费和劳动的最适水平。

养老金给付额Z由政府根据具体的消费计划予以确定并定期向退休者发放。

  其次,对退休期效用进行考察。

由于退休期(s=5,6)效用仅由消费决定,所以有如下等式:

C5,t=C6,t=A6,t+Z6,t(3)

  企业按照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从事生产活动,假设企业追求的是利润的最大化,则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可写成:

  y=ka0

  其中,y为人均产量;k为资本劳动比率;a为产量对资本投入的弹性。

在该条件下,利息率和工资可表示为:

  r=aka-1(4)

  W=(1-a)ka(5)

  t期的资本——劳动比率kt可以表示为:

  将kt代入(4)、(5)式中可求得t期的工资Wt及利息率rt。

  当公共养老金制度采用现收现付融资模式时,t期的在职者的养老金费率τt为:

  (三)现收现付融资模式与完全积累融资模式中各变量的理论值测算

  利用构建的6时期6世代叠代模型可以对公共养老金制度公营化或私营化运营的若干变量进行测算,其基本前提是各世代追求效用的最大化,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资本市场处于均衡状态,养老金收支平衡。

  假设人口增长率、贴现率、产量的资本投入弹性、效用函数中的消费权重,分别为1%、3%、0.3、0.8。

(前两个参数是年率,实际值需要通过10年的复利计算得到)。

现收现付融资模式下的养老金替代率(平均养老金收入/平均工资)为0.5。

完全积累融资模式可以看作是现收现付模式终结时的形式,则可得现收现付模式和完全积累模式下各变量的理论值。

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实行完全积累融资模式之后各代的总效用水平得到了提高,并且伴随着利息率的下降,资本劳动比率得到提高。

各代的整体工资水平也有了一定幅度的增长。

从各代的消费水平的变动来看,实行完全积累融资模式之后各世代的消费水平高于实行现收现付融资模式下的水平,并且各代间消费水平差异减小了。

劳动供给总量在实行完全积累融资模式前后未发生显著变化,但是实行完全积累融资模式后要比实行现收现付模式下的劳动供给变动幅度更小。

另外,以实行现收现付融资模式时的工资、利息率、养老金费率为已知变量,能够测算出实行完全积累融资模式后的以收入为衡量标准的效用水平,将其与实行现收现付模式时的效用水平进行比较,可知实行完全积累融资模式后收入水平增长了20.417%。

  

  三、公共养老金制度私营化改革方案的选择

  

  由以上分析可知,对公共养老金制度实行私营化,即采用完全积累融资模式比公营化下现收现付融资模式更有利于经济增长,更能带来社会整体福利的增进。

因此,公共养老金制度的私营化改革对陷入人口老龄化危机的各国而言是颇具吸引力的。

但是,由公共养老金制度的公营化转为私营化存在着转型成本,即公营化下的现收现付融资模式意味着政府对已退休者和当前在职者进行了养老承诺,这一养老承诺构成了公共养老金制度的隐性债务(IPD)。

如何消化和处理隐性债务这一转型成本,是决定公共养老金制度私营化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

如果政府回避了偿还隐性债务的责任,而将这一债务转嫁给在职者,那么公共养老金制度的私营化改革必须采取合适的方式,否则将遭到来自在职者的强大阻力。

[6]

  如果实行激进的私营化改革,即在改革时点上除了对已退休者仍然提供养老金外,对当前的在职者则完全切断未来的一切养老金供给来源。

这种办法将使在职者面临既要将收入的一部分转移支付给退休者,又要为自己进行养老积累的双重负担,而临近退休的在职者则有可能来不及积累足够的养老费用,为此这些在职者不得不通过增加额外的劳动供给或是减少工作期和退休期的消费来应对公共养老金的私营化改革。

由于改革明显加重了当前在职者的负担,因此会受到当前在职者的反对和抵制。

[7]

  渐进式私营化改革是指现收现付融资模式下的养老金公营化规模逐步减小,代之而起的是以个人账户积累为特征的完全积累融资模式。

渐进式改革的前提是在开始实施改革时已退休的各代的养老金不受制度改革的影响,即退休第1期和第2期所领取的养老金数额不变。

在职者所负担的保险费可以由各时点所应支付的养老金总额中推算出来,在改革过程中在职者的保险费负担虽然逐渐减轻,但他们必须自己筹集退休后的养老费用。

  渐进式改革尽管仍然无法避免增加工作世代负担及降低效用水平等问题,但由于保险费在几个世代之间进行了分散,各工作世代的负担有所减轻,公共养老金制度的私营化改革还是可以平稳进行的。

表2和图2反映了对渐进式私营化改革的几个方案的效用分析,这几个方案都是以实行完全积累融资模式之前的工资、利息率、保险费率为基础,分析了每个世代的收入变动情况。

  其中,方案1是指在退休期的第1期期首开始准备私营化改革,于退休期的第2期完全取消现收现付融资模式。

进入退休期第2期的世代为第1代;目前处于退休期第1期的世代为第2代;正在工作期第4期的工作世代为第3代(以下逐一类推)。

其中,第1、2代的养老金数额不发生改变,从第3代起养老金降为0。

  由表2可知,从第3代至第5代效用出现了大幅下降,甚至第6代(在制度改革时点上开始进入工作期第1期的世代)也未能从较低的效用水平中摆脱出来。

能够体验到私营化改革益处的世代是从第7代开始的。

方案2假设退休期的第1期期首开始准备改革,于第2期将改革付诸于实践,改革的内容是将养老金数额削减1/3,从第4期开始养老金给付降为0,这表明私营化改革经历了3期,相当于30年的时间完成的。

从实施效果看,与方案1相比,由现收现付融资模式转变为完全积累融资模式所带来的转型成本被进一步分散化,但同时私营化改革带来的益处则出现得更迟。

方案3、方案4分别假设从退休期的第1期以后将原有养老金数额削减1/4和1/10,则现收现付融资模式向完全积累融资模式的转型期间分别为4时期(40年)和10时期(100年)。

  在以上的各方案中,转型期效用水平的最大下降幅度,或称之为各代负担增加的最大幅度,方案1为8.6%,方案2为5.8%,方案3为4.3%,方案4为1.6%。

可见公共养老金渐进式私营化改革对各代福利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转型的速度。

降低改革的速度固然使福利改善的效果发生的较迟,但是却使各代的负担更加分散,因此改革更易于被各代接受。

[8]

  

  四、简单结论

  

  通过分析,可得到以下几个简单结论。

第一,通过6时期6世代叠代模型可以证明,对公共养老金制度进行私营化改革将更有利于经济增长,并更能带来社会整体福利的增进,因此将公共养老金制度由公营转为私营是一个明智的选择;第二,在选择私营化改革方式上,由于渐进式改革所遇到的阻力会远远小于激进式改革,因此为使私营化改革走向成功,应尽量选择渐进式改革;第三,如果公共养老金制度的私营化改革是在尽量不影响各代的福利水平的前提下进行的,那么在渐进式改革的各方案中,应选择各代养老金削减幅度较低且改革速度较慢的方案,以消化隐性债务和减小制度转型的阻力。

(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