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地下车库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656847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65.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防地下车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人防地下车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人防地下车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人防地下车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人防地下车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防地下车库施工组织设计.docx

《人防地下车库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防地下车库施工组织设计.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防地下车库施工组织设计.docx

人防地下车库施工组织设计

 

人防地下车库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单位:

辽宁光大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公主岭分公司

编制人:

审批人:

审核人:

日期:

2014年5月14日

审批页

编制人:

 

编制日期:

年月日

审核意见:

 

审核人:

年月日

审批意见:

 

审批人:

年月日

建设单位:

***********开发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适用规范

第一节编制依据

1.本工程施工合同;

2.本工程现有的********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的设计施工图;

3.*************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提供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4.施工总平面图及业主提供的规划红线与基准水准点;

5.国家及地方有关施工规范、标准

6.我公司内部各种文件、制度。

第二节主要适用规范

《人民防空工程战术技术要求》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50038-2005(居住区使用)

《人民防空工程防护功能平战转换设计标准》1-98

《人民防空工程防化设计规范》1-97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50108-2008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50098-2009(2009年版)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50352-200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50016-2006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50067-97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100-98

《建筑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46-88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18-96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50242-2002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50303-2002

第二章工程概况

第一节概述

本工程为**********住宅小区人防地下车库,位于**********住宅小区院内。

总建筑面积5418平方米。

设计使用年限50年(以主体结构确定)。

本工程为地下一层,功能为汽车库,停车位128辆,战时为二等人员掩蔽部,掩蔽人数3400人,建筑层高3.400m。

本工程防火等级为一类,耐火等级为一级,防水等级为二级。

机构类型为砖混结构,抗震设防烈度7度。

1.设计标高

本工程标高由现场定。

标高以米为单位,总平面图尺寸一米为单位,其他尺寸以毫米为单位。

2.防护及防化设计

工程为单建甲类人防工程,人防工程类别和防护等级:

防护类别为乙类,抗力级别常6级,防化等级丙类,平时功能汽车库,战时功能二等人员掩蔽部。

工程分4个防护单元,共设有8个出入口,其中3号、4号、5号、7号为主要出入口,其他为次要出入口。

工程战时按清洁、隔绝、滤毒三种通风方式设计,战时使用的风机及设备等平时应预留位置。

防护密闭门、密闭门竣工前必须安装完毕。

上述门前的普通门或其他装饰物临战前拆除。

所有穿越外部围护结构的管线必须按各专业图纸做好防护密闭及防水处理。

供平时使用战时封堵的洞口应按设计要求预埋各种铁件、预留地槽,并用与所在位置相同的材料装饰起来。

所有防护密闭门、密闭口应预埋安装吊钩。

另外,还有预留洞和口部集水坑盖板。

3.建筑防火设计

工程划分为二个防火区。

防火门须在有专业资质的厂家订制,防火卷帘应安装在建筑的承重构件上。

4.地下室防水设计

地下室防水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防水和外防水相结合,自防水采用Ⅱ高效钢筋混凝土防水剂或纤维膨胀剂,水中7d限制膨胀率≥0.025%,28d限制膨胀率≤0.10%;空气中21d限制膨胀率≥-0.020%。

外防水采用Ⅲ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抗渗等级S8。

5.内装修工程

凡设有排水沟、集水井的房间应做找坡层,图中未注明整个房间做坡度者,均在集水井周围1m范围内做0.5-1%坡度坡向集水井。

除镀锌铁件外,其余铁件均需刷两道防锈漆,预埋木砖均须满涂防腐沥青。

防护密闭门、密闭门需再刷两道蓝灰色面漆。

第三章施工部署

一、施工工艺流程部署

1、施工工艺

工程测量、定位放线→基坑开挖(基坑围护)→垫层→投点放线→底板钢筋绑扎→柱、墙钢筋插筋→砼浇筑→砼养护→柱、墙钢筋绑扎、钢管排架搭设→柱、墙钢筋隐蔽工程验收→柱、墙模板安装→梁、板模板安装→梁、板钢筋绑扎→钢筋隐蔽工程验收→混凝土浇筑→养护→循环→砌体施工→顶板工程→门窗工程→装饰工程(安装工程穿插)→扫尾工程→竣工验收

2、施工工艺部署

2.1工程测量、定位水准点引测有专人负责,并经专业测量人员复核后报请业主和监理验收。

2.2仔细、谨慎选择、认证围护方案,报设计、业主监理批准后施行。

2.3土方工程:

根据基础开挖深度及土方施工工期要求,采用机械挖土。

挖到比设计标高高20厘米处采用人工修土,土方全部外运。

挖土机采用400的反铲挖土机及小容量挖机相配合的方案。

2.4模板工程:

剪力墙模板全部采用九夹板,排架支撑采用Φ48X3.5钢管,排架间距750X750。

2.5砼工程:

本工程均采用泵送商品砼。

根据要求严格控制砼塌落度,严禁往砼搅拌车内加水,塔落度控制在14±3。

2.6钢筋工程:

充分利用场内空间,合理流水作业。

以现场制作为主。

竖向钢筋Φ≥16接头采用电渣压力焊。

其余采用闪光对焊或电弧焊。

小规格采用绑扎搭接。

2.7脚手架工程:

外脚手架采用挑脚手架,挡笆板扣绿色密目安全网封闭围护。

2.8砌体工程、水电等安装工程随砼结构穿插施工。

3.大型施工机械、周转材料配备部署

3.1本工程所需大型施工机械由公司机械部统一调配,提供工程顺利进行的机械保证。

3.2本工程大型施工机械采用1台50塔吊施工。

3.3一进场即打塔吊基础底座,浇塔吊基础砼,待砼强度达到后即安装塔吊,充分利用大型机械,实行施工机械化。

5.4为保证施工进度,现场配置足够的周转材料,根据现场作相应调整。

3.5大型施工机械一览表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1

混凝土搅拌机

350L

1

2

砂浆搅拌机

1

3

插入式振动器

Ø50/Ø30

4

4

氧气乙炔设备

1

5

交流弧焊机

4-300

2

6

砂轮切割机

1

7

钢筋切断机

2

8

钢筋弯曲机

2

9

钢筋碰焊机

3

10

11

4、项目管理人员及劳动力部署

4.1项目经理部的建立和施工队伍的选择

4.1.1项目经理部除选派一级项目经理担任外,另配备二名项目副经理,并相应配备领导班子和对应的职能部室,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在项目部的统一指挥下开展工作,完成各自的生产任务。

4.1.2施工队伍的选择及各工种人数的配备由项目经理部根据施工项目及工期要求确定,施工队伍在公司内部择优组合,实行合同制管理,项目经理部要组织施工人员学习及培训,以提高业务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施工人员的实际操作水平。

5、劳动力资源配备

5.1本工程劳动力分布面大,多种工种配合施工要求高,各个施工阶段的用工量大,针对以上特点,我项目部抽调技术水平高、作业能力强的施工队伍,以满足本工程劳动力组织的需要。

同时,根据项目部根据施工班组技术特长,进行统一调配,合理安排工作,组织各施工段之间的流水作业,同时下达各专业施工班组任务单,推行经济承包责任制。

经测算,本工程劳动力高峰将达到130人。

5.2对作业人员素质控制

5.2.1定期对项目施工人员进行规范、规程、工序工艺、标准计量、检验等质量管理基础知识培训、考核,开展技术知识、质量意识、文明施工、安全生产等各方面的教育。

5.2.2树立为“用户服务”和“下道工序就是用户”的思想,严格按照工艺规范操作,使每个操作人员做到不合格工序不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

7.2.3项目经理部的管理人员都必须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等级职称和上岗证书。

5.2.4对分包单位人员进行技术等级复核,并对操作人员进行技能抽检。

特殊工种必须持有相应的技术等级证书方能上岗操作。

5.2.5一旦发生质量事故,必须追究有关人员的相关责任,轻者进行思想教育、经济惩罚;重者调离工作岗位。

6.3劳动力配备计划

6.3.1根据工期要求,针对各阶段交叉施工的工程量与各技术工种需求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配备适当的劳动力,使平行流水立体交叉的施工作业流程得到充分保证。

6.3.2施工阶段加强劳动力的管理和均衡调度,充分发挥现场管理组织指挥的作用,提高劳动效率。

6.4劳动力需用量按施工计划考虑:

6.4.1劳动力的来源:

本工程所需要劳动力原则上使用项目部原基本队伍,不搞分包。

6.4.2劳动力配备计划(见劳动力配备计划表)

第二节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1、布置原则

1.1根据本工程的施工特点,进行科学动态管理现场,施工现场平面布置须按各阶段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

1.2明确划分施工区域和材料堆放场地,保证材料运输道路环路通畅,施工方便。

1.3平面布置要符合施工流程要求,减少对专业工种和其他方面施工的干扰。

1.4平面布置要按照文明施工有关规定执行,高起点,严要求,为创文明工地的目标实现创造条件。

2、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见附图)

3、大门、围墙、道路、临建布置

3.1围墙:

砌筑围墙,在围墙上进行广告语、企业宗旨等宣传标语,并按文明、标化要求进行施工装饰。

3.2大门:

在行政路上及世纪大道各设置一大门,供施工机动车出入,大门的设置按公司规定标准设置。

3.3道路:

施工现场设置有施工道路。

3.4临建布置

3.4.1按业主提供的在施工现场搭设临时办公用房。

3.4.3在临时办公用房要布置相应的安全,文明施工、企业宗旨等宣传铭牌。

3.4.4落实专人负责临时设施的卫生保洁工作。

4、施工现场用水、排水布置

4.1施工用水布置

4.1.1由于本工程结构施工阶段用水量较大,我项目部决定砌容积为20立方的蓄水池,蓄水池采用一砖墙,内外采用1:

3水泥砂浆粉刷。

以满足施工用水的需求。

4.1.2施工用水在平面上和立面上综合布置,在平面上沿施工场地周边明沟内布置Ф80水管,在施工场地周边的水管设多个水龙头接入口,供施工用水。

4.1.3在施工中,消防用水及施工用水分开考虑,施工用水和消防用水分别设管附在主体结构垂直向上敷设,并配置增压水泵。

4.1.3设多个消防龙头。

4.2平面排水布置

在施工场地周围布置环形明排水沟,排水沟采用砖砌粉刷,排水沟截面尺寸300×500,每隔30m左右设一个沉淀井,沉淀井为600×600×800,排水沟有3‰坡度,盖板采用废旧钢筋电焊制成,并接通大门口沉淀池。

在场地大门口设置总沉淀池,场地污水处理经沉淀池沉淀后方能排入市政污水管,沉淀池派人定时清理。

在场地的西侧布置二只沉淀池,场地排水经沉淀池沉淀后,排入市政管道。

4.3结构排水布置

在结构施工中,各单体安装一根竖直污水排水管、施工、调试产生的水都通过该污水管引至地面排水系统。

5、厕厅、食堂布置

5.1厕所设施、卫生布置

5.1.1工地厕所内墙面贴1.8m高白磁砖,地面铺地砖以利保洁。

5.1.2厕所内设专人进行保洁工作做到无异味。

5.2食堂设施、卫生布置

5.2.1食堂设置在基地南边。

5.2.2食堂的设施、卫生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搭设确保卫生。

5.2.3食堂墙面铺白磁砖天棚板吊顶,地面满铺地砖以利于保洁。

5.2.4场地布设茶水棚和茶水桶,加盖上锁,专有确保供应。

6、临时施工用电布置

6.1业主提供施工用电电源400,从业主提供配电总箱处用电缆分五路沿围墙或架空敷设接至各施工区配电箱处,具体如下:

6.2安全通道及地下专设一路36V照明电源。

6.3基坑施工期间,夜间照明用高压碘灯提供坑内照明。

第四章施工技术方案

第一节主要部位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1、施工测量

针对本工程特点我们选用了日产索佳C34水准仪及国产J2-1经纬仪来完成本工程的测量任务。

1.2标高控制

从基准点引测至基坑。

然后用水准仪引测到结构层。

1.3轴线控制

先利用全站仪控制点测好,然后用经纬仪放出控制轴线。

1.4基坑开挖测量

利用总体控制测量网络与坐标点对地下车库进行定位,主体控制桩网点的设置距基坑保持5m的距离,并设置控制网点。

1.5结构施工测量

结构施工分为二个分区,首先是地下部分,其次是地上部分。

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地下部分实行外控制法,地上部分实行内控制法。

外控法利用J2-1经纬仪将设在基坑四周的控制点轴线转移至坑内,以控制开挖及坑底部落低部分的平面位置。

根据标高控制点,利用水准仪S3,控制挖深和清底,经验槽后开始施工垫层,当垫层施工完毕后,再次根据轴线、标高控制点施放出准确的轴线和标高控制。

当基础施工完毕后,此时基坑底部已经稳定,轴线、标高控制点的复核,确认控制点无误后,利用C34精密水准仪,J2-1经纬仪和光电测距仪将标高控制点、轴线施放到基础顶面,并设立建筑物高程控制点和内控轴线控制网络系统。

此时建筑物内形成独立系统,而外部标高、轴线控制点转换成为建筑物的变形比较系统,将作为建筑物沉降、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倾斜、外墙装饰墙面控制的检验等基点。

外部控制点须经常检验复核,保证系统的精确度。

1.6施工及最终沉降测量

1.6.1当建筑物随结构施工层的上升整体重量增加将发生沉降,施工过程的沉降测量将给建筑物今后的监测提供初始数据。

1.6.2当基础结构施工完毕,首层结构施工时按照设计要求布置沉降观测点,沉降观测点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冲撞引起变形影响数据统计。

1.6.3测量工作是一项重要、谨慎的工作,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操作程序,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经常进行仪器、观测点和测量设施的检查验证,配合好各工序的穿插和检查验收工作。

2、建筑结构缝施工

本工程根据人防工程的受力特点和防水要求,应减少水平施工缝。

本人防工程结构水平施工缝的位置除结构施工图中表明者外,其余不得留缝,外墙设在地板或梁上表面以上500处,及顶板(或梁)下表面以下500处,内墙(柱)设在顶板(或梁)下表面处及底板(或梁)上表面处。

建筑结构缝共有两种,且工程量都比较大:

后浇部位:

坡道、楼梯、对外连通口、防爆波电缆井均整体后浇。

2.1施工缝的处理:

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2.1.1已浇筑的混凝土,其抗压强度应不小于1.22。

2.1.2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应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及软弱混凝土层,并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不得积水;

2.1.3在浇筑前,施工缝处宜先铺水泥浆或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2.1.4浇筑的混凝土应细致捣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以保证结构强度要求。

2.1.5施工缝留设的位置应符合施工规范及设计明确的要求。

2.2后浇带施工方法

2.2.1本工程地下室的单层面积大,长、宽相应较大,按设计图纸留设后浇带,以预防砼收缩裂缝,对建筑物使用造成影响。

2.2.2确保后浇带施工缝质量的施工方法

2.2.2.1设置钢板网法

梁板的施工缝处采用双层钢板网封堵浇筑砼,其作用除能阻挡砼流动外,还可以在钢板网处形成均匀的砼凸缝,施工缝处砼粘结力和咬合力大大提高。

2.2.2.2使用补偿收缩法

当后浇带施工缝在二次浇筑砼前,应将后浇带内杂物清理干净,凿去模槽内砼及疏松砂浆等,然后冲水洗净,再浇筑掺有微膨胀剂的砼(砼强度要求提高一级),基本或大部分可抵消砼的温度收缩变形对施工缝的不利影响。

建议微膨胀剂用,掺入量为水泥的12%。

2.2.2.3二次振捣法

在施工过程中,为保证施工缝处理新、旧砼的密实性,应提高界面处的粘结力和咬合力,为此在砼初凝后、终凝前再次对施工缝附近新浇筑的砼进行二次振捣,以消除泌水现象。

第二节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1、基坑围护

1.1基坑围护设计方案

1.1.1本工程围护分施工:

基坑开挖阶段:

在地下车库周围打深层搅拌桩作为围护结构。

1.1.2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周围环境进行监测,发现问题,立即报告监理和设计院,以便采取措施。

3、基础及地下室工程

3.1土方工程、砼垫层

3.1.1土方工程

本工程地下室均为一层,基坑实际挖深约为4.00m左右,余土200随机采用作人工修土。

挖出土及时运至开挖面,由挖机挖出坑外。

挖土采用1台400型反铲挖土机进行,同时配备4辆自卸汽车运出场外。

人工修土部分也可利用塔吊吊出坑外,后装车外运。

挖土同时,挖机安排指挥员一人,昼夜值班,挖土前对机施人员进行交底,落实保护工程安全措施。

为加快施工进度,避免基坑长时间暴露,基坑开挖完成后要及时验槽验收,下步即可进行砼垫层浇筑,确保基坑土质不被破坏。

3.1.2基坑排水

为防止基坑受雨水冲蚀,确保基坑保持干燥,在基坑四周设置400×300排水沟,四周设400×600的集水井,排水沟底做3%坡度,以使水顺利向二侧排至集水井,利用泵排出基坑。

在浇捣砼垫层时,将该垫层砼表面做出排水槽,就近向四周排水沟排水,以保证基坑中间部位干燥。

3.1.3砼垫层

砼垫层采用C15泵送商品砼。

在浇捣砼垫层前,为防止地下水上拱,沿基坑纵横向设置二道200X200盲沟,盲沟内填石子。

3.2地下室底板

3.2.1施工流程:

垫层面轴线引测、弹线→底排钢筋绑扎→预埋管道安装及固定→钢筋支架施工→上排筋绑扎→柱插筋绑扎→内、外墙板的绑扎及固定→外墙板及底板外侧模板支设→外墙板止水带安装→隐检、钢筋、模板整理→底板砼浇捣→养护。

3.2.2模板:

基础梁、底板外侧采用砖胎模,采用标准砖1:

3水泥砂浆砌筑,外墙砖胎模高900毫米,一砖墙,内侧用1:

3水泥砂浆单面粉刷。

3.2.3钢筋:

底板水平筋一般采用电弧焊及闪光对焊,尽量减少搭接接头。

板内上下排筋之间设置Φ25作为钢筋支架。

为确保绑扎钢筋位置正确,应预先弹线;墙板竖向筋固定在外侧模板上或钢管架上,以防倾覆。

3.2.4砼:

底板砼采用泵送商品砼,一次浇筑,不设施工缝(除设计注明有后浇带外)。

浇捣速度考虑每小时30m3,浇捣方式采用从一端开始,一个坡度(自然流淌坡度),薄层浇筑,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方法。

3.3地下室工程

3.3.1地下室墙模板

3.3.1.1墙板模板选用九夹板、钢管支撑,在墙板模板支设前,先把顶板支模架搭好,先支内模,钢筋隐检后支外模,内外模板用Φ12穿墙螺杆(带止水片螺杆),“3”字形扣件加钢管方木楞固定,螺杆间距@500纵横。

具体做法如下图示:

3.3.1.2顶板模板采用九夹板,钢管支承架,立杆间距为750~800纵横,设三道牵杠,组成井字形顶面铺放60×80小方木,间距为400中一中,面铺九夹板。

3.3.1.3梁底模用九夹板外钉60×80小方木,梁宽250~300的梁底模钉2根60×80小方木,大于300钉3根小方木,梁侧模均钉60×80小方木@450。

3.3.2梁模板

3.3.2.1梁侧模板采用九夹板,梁底模用50厚木板,亦可用九夹板加方木配制;配制时梁侧模上下周边及每间距500左右设边长50×75方木档。

3.3.2.2梁支模时在搭钢管排架之前,应根据梁的结构位置和方向、标高安装好梁底模板,水平钢管根据梁截面大小来确定,一般400-600高梁为1000,高度大于600的梁应控制在800之内,避免砼压力使底部模板弯曲变形;梁底支撑钢管一般每边离梁侧板200-300;梁底板安放在水平钢管上,并加以固定,位置准确后再支梁侧模,在梁侧模外侧用φ45×3.5钢管竖向紧贴梁侧模。

竖向钢管的根部与水平钢管交接处用扣件连接固定,夹住底模与侧模使其夹蓬的密实。

3.3.2.3当梁高度大于700时,在梁高2/3处设φ12对拉螺栓,对拉螺栓在钢筋入模后安装。

3.3.2.4梁跨度大于4M时,梁底模应起拱,起拱高度控制在梁跨的1/1000。

3.3.2.5为了保证材料的周转,使梁侧模板能提前拆除,支模时不能把梁侧模伸入平板中,一定要把平板模搁置在梁侧模上,平板以下的方木在支模时要离开梁侧模。

3.3.3楼板模板

3.3.3.1模板采用九夹板,模板下方木断面45×90。

平板支模首先搭好钢管排架,排架立柱如板厚在120-200之间为800-1000,排架的水平连接钢管层高在3.60米以下的一般在中间偏上设置一道,上道为梁底水平钢管和板底搁置钢管。

如果层高超4米时,要加一道水连接钢管,防止立管受力时弯曲变形,排架摆好后首先把平板底的水平钢管根据水平高度减去砼板厚、平模板厚度和方木厚度调平,然后在水平钢管搁置60×80方木,要求侧放,间距为300400。

方木在水平钢管的端部伸出间距的1/3以上,以防平板打跳。

再铺设平板与方木固定。

九夹板挑出部分不得大于200。

铺设平板时最好把整块的模板铺在梁侧一边,需要在一间,这样可以避免拆模时由于模板面积小而容易受损,边部模板大时方便,中间拆模时一般自动会落下。

铺设平板时要求板缝密实,板面平整,与梁侧模必须镶拼密实。

楼梯模板

3.3.3.2楼梯模板支撑时,应根据标高把支模钢管和搁置钢管支成斜面,然后用木方和九夹板与平板同样支模。

两端梁侧板与楼梯斜板交接处应做成斜口与楼梯平板搭接,否则会造成接口不顺。

楼梯踏步板支模前应首先支好两端斜方木和三角木,并固定好位置、踏步高度与标高,然后再支踏步栏板,楼梯宽度大于1000时,应在踏步板中间加以固定,防止踏步板受力过大造成弯曲变形,楼梯模板支好后不要在上部加重荷,免于踏步侧板下沉。

3.3.4模板拆除

一般墙、柱、梁侧模等不承重的模板在砼浇注后1天即可拆除,梁、板、楼梯底模应达到砼设计强度的75%方可拆模,悬挑结构100%方可拆模。

拆模应按一定顺序进行,一般先拆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

3.3.2地下室钢筋

3.3.2.1钢筋绑扎前,必须把墙板竖向筋按墙板边线校正,使两边保护层一致,墙板中部绑扎砼垫块一道,墙板上部模板尺寸固定后,用绑扎铁丝把墙板钢筋固定在模板上口,使两边保护层厚度一致。

3.3.2.2钢筋绑扎,先扎梁筋,后扎下排板筋,然后预埋管线,再扎上排筋,钢筋搭接方法与底板同。

3.3.2.3钢筋绑扎前,应熟悉施工图纸,核对钢筋配料表和料牌。

核对成品钢筋的钢种、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如有错漏,应纠正增补。

准备绑扎用的铁丝、绑扎工具、绑扎架等。

3.3.2.4绑扎形式复杂的部位时,应研究好钢筋穿插就位的顺序及与模板等其他专业的配合先后次序,以减少绑扎困难。

3.3.2.5楼板钢筋网的绑扎,四周两行钢筋的相交点每点扎牢,中间部分可相隔交错扎牢,双向主筋的钢筋网,则需将全部钢筋相交点扎牢。

绑扎时应注意相邻绑扎点的铁丝扣要成八字形,以免网片歪斜变形。

3.3.2.6梁与板纵向受力钢筋采用双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25或25以上的短钢筋,以保持其设计距离正确。

3.3.2.7结构采用双排钢筋网时,上、下两排钢筋网之间应设置钢筋撑脚或混凝土撑脚,每隔1m左右放置一个,墙钢筋网之间应绑扎Φ6~10钢筋制成的撑钩,间距约为1m,相互错开排列,以保持双排钢筋间距正确。

3.3.2.8梁、箍筋应与主筋垂直,箍筋的接头应交错布置在四角纵向钢筋上,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的交叉点均应扎牢。

箍筋平直部分与纵向交叉点可间隔扎牢,以防骨架歪斜。

3.3.2.9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下。

主筋两端的搁置长度应保持均匀一致。

框架梁、牛腿等钢筋,应放在柱的纵向钢筋内侧,同时要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距要有30,以利灌筑混凝土。

3.3.2.9先绑2~4根竖筋,并划好横筋分筋标志,然后在下部及齐胸处绑两根横筋定位,并划好竖筋分档标志(以控制钢筋间距)。

一般情况横筋在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