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6 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阅读高考语文黄金押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645226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68 大小:593.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06 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阅读高考语文黄金押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专题06 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阅读高考语文黄金押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专题06 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阅读高考语文黄金押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专题06 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阅读高考语文黄金押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专题06 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阅读高考语文黄金押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06 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阅读高考语文黄金押题解析版.docx

《专题06 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阅读高考语文黄金押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6 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阅读高考语文黄金押题解析版.docx(6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06 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阅读高考语文黄金押题解析版.docx

专题06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阅读高考语文黄金押题解析版

【高考考纲】

1.能够明确图表的类别,图表数据题涉及的图形一般有柱状图、饼状图、曲线图等类型。

2.分析柱状图、饼状图时,要抓住图中要素的比例分配及变化情况;分析曲线图时,要抓住曲线升降变化的规律。

3.读图表,就要弄清图表说明的对象和比较的角度,仔细分析表格中各个项目的数据及其变化特点,要从纵向、横向两个维度比较分析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

【真题感悟】

非连续性文本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一种集综合性阅读、比较性阅读、研究性阅读于一体的大视野阅读形式。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考查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考查特点

(1)考查形式灵活多样。

非连续性文本蕴含丰富的信息资源,数据表格、图表、凭证单、使用说明书、广告、地图等,皆可以点化入题。

其话题鲜活,信息量大,概括性强,言语理解与表达问法新颖,题目设置机动灵便。

(2)具有较强的探究性。

阅读材料有的内容相似但体裁不同,有的内容不同但体裁相同,有的题材、体裁都不相同,跨度较大。

明显的信息容易获取,而分辨隐含信息较为困难,考生要善于抓住文中负载信息的关键词句,快速梳理、汲取与阅读目的相关的有效信息。

(3)注重个性阅读体验。

考生阅读材料时,要求他们具有一定的转换认知能力,即必须联系积累的知识经验及生活体验去解释文本的意义,注重提高个性思考和判断能力,并提出自己对文本的形式和内容进行的反思与评价。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解题指津

(1)解读图表

图表是形象化的语言,直观简明,信息量密集。

能综合考查考生捕捉信息,分析解释信息,并做出评价等诸多能力。

同学们首先要看清楚图表的标题、内容,了解清楚图表说明的内容和比较的角度,对图表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然后通过准确获取图表中的文字提示及细节等方面情况,汲取有价值的信息,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来发表个人观点或看法。

对于图表题答题技巧归纳如下:

①首先要读懂图表所表述的内容,看出图表是对什么内容的表述。

②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抓住问题的关键来作答。

③看图表对其内容进行概括或说明图表反映的问题时,既要横向比较也要纵向比较。

(2)材料探究

解答时,如果几则材料共同讲述一个主题,那在探究材料之间的共性的同时,更应探究它们的个性;有些材料看似讲述不同的主题,其实只是形式不同而实质是相同的,对于这样的材料,我们可以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性。

通过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找出材料的内在联系或变化规律,从而发现规律,得出结论。

对于解答材料的整合与探究这类题目一定要将几则材料内容都认真研读,找到几则材料关注的共性问题,加以整合,尝试着从中筛选、概括出一条最主要的信息。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综合选择——找准、细比、深析

题型一:

图表信息转述

例1、(2018·全国卷Ⅱ)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11到2013年,科研单位遭遇侵权的比例由25.3%下降到13.4%,降幅较为明显,但2014年有微小回升,2015年则回落至8.4%。

B.2015年企业和高校遭遇侵权的比例较之以往四年有所提高,总体侵权比例也略有反弹;而2016年各项侵权比例均呈下降态势,总体遭遇侵权比例为10.7%。

C.2012至2016年间,比例一直下降的仅有个人遭遇侵权这一项,企业、高校、科研单位以及总体这四项数据,均有回升的现象发生。

D.专利侵权总体比例的下降,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所取得的成效。

当然,我国专利数量的快速增长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专利侵权的比例。

【解析】请在表格空白处填入你的理解和分析。

选项

找准

细比,深析

A项

从柱状图看,2011年为25.3%;2012年为21.5%;2013年为13.4%;2014年为14.6%;2015年为8.4%。

分析科研单位5年来的数据情况可知,表述正确。

B项

2015企业与前四年对比,由29.7%、22.7%、19.3%、18.4%到19.5%,高校2015年与前四年对比,由28.2%、23.1%、6.7%、5.5%到8.8%。

2016年企业为13.4%,高校为7.5%。

总体为10.7%。

“较之以往四年有所提高”表述不正确,应为“较上两年有所提高”。

C项

个人2012年至2016年的比例分别是22.2%、16%、11.4%、10.8%、8.2%。

结合上面对企业、科研单位和高校的分析,可知C项表述正确。

D项

近6年的总体遭遇过专利侵权的比例分别为28.4%、22.6%、17.1%、14.5%、18.1%、10.7%。

虽然不是一直持续下降(仅2015略升),但曲线反应的整体情况是下降的。

从图上的曲线和数字看,专利侵权总体比例的下降,原因分析正确。

答案:

B

题型二:

文字信息的筛选

例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只有大力倡导创新文化,提高全社会的创新意识,增加知识产权的技术供给,才能够形成全民尊重知识、诚信守法的社会风尚。

B.根据市场发展趋势判断科技创新方向,充分考虑、合理安排成果转化中企业方的利益诉求,这样才能体现出大学科研工作的价值。

C.随着高校的科研团队与企业共同合作的创新路径日益受到重视,一些科技成果正被逐渐转化为可以实现市场价值的高质量专利。

D.高校在科研工作和人才培养的管理制度、评价标准等方面的不足,导致科研成果无法直接转化成适应市场需求的新技术和新产品。

【解析】请在表格空白处填入你的理解和分析。

选项

找准

细比,深析

A项

材料一中“我们要进一步发挥好知识产权的技术供给和制度供给的双重作用”“通过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和运用”“通过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A项仅强调了“产权的技术供给”没有强调“知识产权保护”。

以偏概全。

B项

材料三中“根据市场发展趋势探寻科技创新方向,……正是提升专利质量,实现专利市场价值的核心之义”。

从材料三看,没有“充分考虑企业的利益诉求”的表述,无中生有。

C项

材料三中“2015年修订的《成果转化法》打破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藩篱,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南大学就是其中一例。

对“材料三”的概括分析。

正确。

D项

材料四中“高校普遍遇到了一些障碍……对于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等社会服务方面的需求,现有体系在机构设置、管理制度、激励机制等方面匹配性不足”。

D项,只是遇到了一些障碍,并不是“无法直接转化”。

程度不同。

答案:

C

【类题拓展】阅读2018全国卷Ⅱ实用类文本,完成下面问题。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因此要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和运用。

B.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和运用,能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有利于构建更加公平公正、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

C.我国高校虽拥有创新能力的科研人才,但工作偏重基础理论研究,2015年修订的“科技成果转化法”对改变这种现状,起到了推动作用。

D.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的实际过程中,因成果转化的机制不畅,造成了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脱钩的矛盾长期存在。

解析:

D项强加因果,原文是“首先”和“其次”两个方面,选项将两个问题施加了因果关系,造成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

答案:

D

【名师点睛】

综合性选择题解题两方法

非连续性新闻类阅读题的考查,试题有两道综合性选择题,分别从“理解”的角度和“分析”的角度考查考生对文本信息的掌握程度。

解答这两道题有两个方法。

方法一:

找准细比法

①找准:

通读材料和选项,找出选项在文本中的对应处,这是阅读的第一步,这一步的关键是准确,不遗漏。

②细比:

第二步是比对,这与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解答方式是一致的,也是比对词语、比对关系和比对依据或结论。

比对的关键是细心,不粗枝大叶。

方法二:

切片深析法

有些选项,在文中没有对应处,而是着眼于对三则材料的整体理解,需要对选项进行切片,深入地思考分析,逐句落实正误。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读图能力——信息的筛选与图示表述

题型一:

柱状图

 (2018·全国卷Ⅲ,节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

材料

    

(摘自杨伟《2015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发展》)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15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主要有实体书店和网店两大渠道,其中实体书店渠道市场码洋规模达到344亿元,网店渠道达到280亿元。

B.实体书店渠道市场码洋规模2014年实现了3.94%的年度增长率,2015年市场码洋规模继续保持增长,年度增长率达到0.29%。

C.2010~2015年,网店渠道市场码洋规模保持高速增长,可见,目前国内图书零售市场当中,网络销售是图书出版业赢利的重要方式。

D.实体书店在经历了2010~2015年“增速下降—负增长—销售回暖”的过程之后,其市场码洋规模与年度增长率也将趋于平稳。

【解析】请在下面的空格中填入你的理解和分析。

第1步:

抓住表头,看清纵栏和横栏。

图1是2010~2015年实体店渠道市场码洋规模及年度增长率比较,图2是2010~2015年网店渠道市场码洋规模比较。

横栏是时间,纵栏是销售额和增长情况。

第2步:

找准对比点,关注图表数据。

柱状图用来比较两个或以上的事物数值的变化,数值是具体的变化情况反映。

2010~2015年实体店渠道市场码洋规模大致稳定,年度增长率有较大波动;2010~2015年网店渠道市场码洋规模持续增长。

第3步:

紧扣关键词,分析选项用语。

A项是对2015年两种销售渠道的对比,B项是对实体书店2014和2015年销售码洋和增长率的对比,C项是对6年来网络销售情况的分析。

D项“其市场码洋规模与年度增长率也将趋于平稳”错误,规模趋于平稳,但年度增长率却难以预测。

答案:

D

题型二:

曲线图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

【注】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消费、资本形成、净出口是经济增长的三大驱动力,是拉动经济增长必不可缺的要素,从增长动力角度而言,净出口大小受外部经济体运行程度影响,属于外生驱动力,而消费和资本形成属内部驱动力,具有主动性,能够在经济疲软时自主拉动经济增长。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我国居民的最终消费近5年维持在50.0左右。

B.净出口大小受外部经济体运行程度影响,它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拉动波动较大,在2009年波动最为明显。

C.属于外生驱动力的净出口和属于内部驱动力的资本形成,在拉动国内生产总值时的波动具有正相应关系。

D.三大需求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拉动情况不同,要增加国内生产总值,要三者兼顾,合理发展。

【解析】请在空白处填入你的理解和分析。

第1步:

抓住表头,看清纵栏和横栏。

这幅曲线图的表头是“三大需求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拉动”,三条曲线分别表示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和净出口在拉动中的波动情形。

第2步:

关注峰值,分析曲线变化。

在三条曲线中,最终消费相对平稳,特别是近几年一直维持在50.0上下;而资本形成和净出口两条曲线变化较大,特别是2009年,都出现了峰值。

第3步:

细析选项,注意用词严谨。

净出口和资本形成,在拉动国内生产总值时的波动具有“正相应关系”表述错误,从两个峰值的数字看,是反相应关系。

答案:

C

题型三:

饼状图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AI创业公司分布领域很广,在十多个领域均有分布,但分布比例不同,各领域之间都有极大差别。

B.计算机视觉、服务机器人和语言及自然语言处理方向的AI企业占全国所有AI企业的比例超过一半。

C.北京、上海、深圳是我国AI企业的主要集中地,这三地的AI企业占到了全国AI企业的四分之三。

D.从目前情况看,我国AI创业公司在各领域的发展情况不同,分布地域不同,经济发达地区好于内陆地区。

【解析】请在空白处填入你的理解和分析。

第1步:

抓住特点,分析构成要素。

饼状图通常用来表示各部分所占整体部分的比例。

因此解答饼状图信息题,首先要看构成饼状图的各部分是什么,所占比例是多少。

第2步:

根据表头,找出图示信息。

饼状图与柱状图、曲线图一样,表头往往指明图的主要内容,如本图1是中国人工智能创业公司所属领域分布,图2是中国人工智能科创公司所在地区分布。

据此可知图1是各领域所占比例,图2是各地区所占比例。

第3步:

结合选项,判断表述正误。

上述四个选项,A项分布比例不同,各领域之间都有极大差别表述不符合图1的信息。

应为有些领域之间差别很大。

答案:

A

【名师点睛】“三步法”解答信息的筛选与图示表述

第一步,整体认读图表内容。

关注题目、表头,把握图表大主题或方向。

图表式的要兼顾图表的各个要素(比较对象、比较角度、项目、各种数据及其变化特点),坐标曲线图要抓住曲线变化的规律,柱状、饼式图要抓住各要素的比例分配及变化情况,生产流程图要抓住事理的时空、先后逻辑顺序等。

第二步,关注图表细节数据。

注意图表细节,如图表下“注”等提示文字;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这可能正是图表的关键处,也是信息的源头。

第三步,准确解读符号意义。

对于这类筛选整合信息的选择题,要准确还原符号的含义,辨别各选项与文中有效信息是否吻合,进而做出选择。

例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

专家指出,所谓“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

近十几年来,核心素养的教育与测评日益引起全球的关注,甚至成为许多国家或地区制定教育政策、开展教育改革的基础。

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与经济变革,全球许多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都在思考如何培养未来的公民,以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与生活。

(摘编自人民日报《今天,为何要提“核心素养”》)

材料二: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注】 “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基于全面发展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它包含多方面多层次的品质结构。

对于“核心素养”一词,不同国家表述不同,如美国将其称为“关键素养”,澳大利亚称为“综合能力”,但都表达了对于未来的公民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应该具备怎样素质的追问。

材料三:

作为与终身学习战略并行的教育变革的指导体系,核心素养已成为近十年来欧盟教育发展的支柱性理念。

欧盟希望以核心素养取代传统的以“读、写、算”为核心的基本能力,引发并指导各成员国的课程变革。

2006年12月,欧洲议会(EuropeanParliament)和欧盟理事会(EuropeanCouncil)通过了关于核心素养的建议案,向各成员国推荐母语、外语、数学与科学技术素养、信息素养、学习能力、公民与社会素养、创业精神以及艺术素养等八大核心素养体系,每个核心素养均从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维度进行描述。

在这一建议案中,核心素养被定义为:

在知识社会中每个人发展自我、融入社会及胜任工作所必需的一系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集合。

欧盟核心素养的核心理念是使全体欧盟公民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其突出特点在于统整了个人、社会和经济三个方面的目标与追求。

相比分科知识,欧盟的核心素养理念具有更强的整合性、跨学科性及可迁移性等特征,但它并没有排斥母语、数学和科学等传统意义上的基本技能,这印证了欧盟核心素养的基本理念是强调跨学科、综合性的能力培养,但这并不意味着否定传统的基本技能,而是将其作为核心素养的基础。

(摘自胡升平《核心素养·欧盟的观点》新浪博客)

材料四:

知识在人的外层,能力在人的中层,素养在人的内层。

也就是说,素养跟人的关系最紧密。

知识、能力一般只停留在人的认识领域和范围,但素养还进入人的情意、精神,乃至于血液、神经,它和人的整个生命融为一体,变成人的天性、习惯、气质、性格,所以它会在一切场合、一切活动中自然流露、表现出来,这是素养最本质的特点。

素养具有综合性、包容性。

一般而言,能力包含知识,而素养包含知识和能力。

但值得强调的是,不是所有的知识和能力都能转化为素养,只有当知识由公共知识真正转化为个体知识、能力,由只在特殊情境表现出来的能力转化为具有广泛的迁移性的能力时,知识和能力才会成为人的一种素养。

反过来说,最有价值的知识和能力就是可以转化为人的素养的知识和能力。

(摘编自佘文森《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意蕴》)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学生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应具有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B.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涉及文化、自身、社会等方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

C.欧盟学生核心素养以具备终身学习能力为核心,统整了个人、社会和经济三个方面的目标与追求。

D.能力包含知识,而素养包含知识和能力,并能在活动中自然流露和表现出来。

因此,素养比能力更有价值。

解析:

“因此,素养比能力更有价值”错,根据材料三可知,作者并没有明确地指出素养比能力更重要。

答案:

D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和材料二从社会价值角度全面地阐释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功能。

B.材料二图示表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多方面的,并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

C.材料四从结构这个方面,论述素养在人的内层是最本质特点,并指出素养富有综合性、包容性。

D.四则材料围绕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主题,涉及核心素养的教育、发展,以及国外成果。

解析:

A项应为“材料一和材料二从不同的角度全面阐释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和价值”。

C项应为材料四在论述素养在内层最本质特点时,“具有”而不是“富有”综合性、包容性。

D项应为四则材料围绕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主题,涉及核心素养的教育、发展、国外成果,以及素养本质特点。

答案:

B

★3.(比较报道的内容与角度)根据上述材料,说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欧盟学生核心素养在内涵方面有哪些不同。

请在空白处填入你的理解和分析。

第1步:

通读文本,全面把握文本内容。

  

第2步:

看清题目要求,明确设问角度。

  

第3步:

多点对比,分角度写出答案。

内容上

价值取向

中国学生

欧盟学生

答:

答案:

①内容不同: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欧盟学生核心素养是指在知识社会中每个人发展自我、融入社会及胜任工作所必需的一系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集合。

②价值取向(目标或特点)不同: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基于全面发展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它包含多方面多层次的品质结构;欧盟学生核心素养的理念是使全体欧盟公民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其突出特点在于统一涵盖了个人、社会和经济三个方面的目标与追求。

【名师点睛】

材料比较的两个热点——内容的侧重点与报道角度

如何比较内容的侧重点与报道角度

  非连续性文本的材料往往与同一个人物或事件相关,但是所侧重的方面、观察问题的视角、讨论的焦点又有所不同。

故而,常常可以就此展开比较。

常考的内容是信息异同比较与不同角度比较。

解答信息异同比较题,首先要读懂题目要求,明确任务,即比较什么样的信息,如主要人物、主要事件、人物影响、人物成就、事件背景、事件过程、事件结果等。

对同样的人或事进行报道,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或者介绍人物成长经历,或者介绍人物的突出贡献,或者介绍事件的重要意义,或者介绍事件的发展过程。

设置题目时可以考查报道的侧重点,可以考查作者的视角变化,还可以考查不同视角下相关内容的不同呈现方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

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

智慧城市的最早提出者美国的IBM公司认为,城市由关系到城市主要功能的不同类型的网络、基础设施和环境的六个核心系统如组织(人)、业务/政务、交通、通讯、水和能源组成。

这些系统以一种协作的方式相互衔接。

而城市本身,则是由这些系统所组成的宏观系统。

所以智慧城市的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摘自科普中国网“智慧城市”条目)

材料二:

11月17日,2017亚太智慧城市发展高峰论坛在深圳会展中心启幕,论坛云集众多国内外领先智慧城市的政府代表及领袖,还有智慧城市领军企业的学者、精英,共同探讨智慧城市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应对智慧城市发展问题的解决方案,为同行以及观众打开思路,开阔视野。

华为、中电科技、平安科技、国民技术等众多智慧城市领域领军企业前来参展,还带来了各自的智慧解决方案和新近成果。

国家信息中心主任程晓波在致辞时指出,全国各地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特别是在理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方面不断深化,新型智慧城市已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典型载体和落实四化同步的范例。

程晓波表示,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自己很高兴见到中国智慧城市已经从最初的起跑、跟跑发展到当前的并跑阶段,到未来可能会实现领跑和超越。

程晓波表示,尽管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推进步伐非常快,但是,也必须要清醒地看到,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诸多挑战。

应对比如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还要提高的问题,要在规划、设计、建设和评估过程中,要更多地调动大众参与积极性,还要通过移动互联、智慧应用来突破瓶颈,为大众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服务,让大众体会到智慧城市带来的现实获得感。

(《程晓波: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

已从“跟跑”发展到“并跑”阶段》节选)

材料三:

本届(2016)智慧城市评估体系共有六大类一级指标,包括智慧基础设施、智慧治理、智慧民生、智慧经济、智慧人群及保障体系。

根据一级指标得分率情况来看,“保障体系”得分最高,整体情况普遍良好;“智慧基础设施”“智慧治理”两类指标的得分率都在40%以上,表明大部分城市的建设水平相对较好;而“智慧经济”与“智慧民生”两类指标得分情况明显偏低,说明我国现阶段大部分城市在该方面的建设还明显不足,需要建设者们深入了解群众生活的真需求和期待,为群众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

而通过对201个样本城市的行政区划对比,可见华东与华南地区平均得分明显高于全国平均分数,并且其智慧城市建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地区;东北、华北、华中、西南四个地域成绩较为相近,智慧城市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而西北地区总体得分最低,需要加强开发。

(科学网《第六届“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报告”发布》节选)

材料四:

1.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模式,它最早由美国的IBM公司提出,目的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提供美好生活,促进城市发展。

B.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推进步伐非常快,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理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方面已经成为世界上新型智慧城市发展范例。

C.全国各地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也必须要清醒地看到,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