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发展战略.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643028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31.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安发展战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西安发展战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西安发展战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西安发展战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西安发展战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安发展战略.docx

《西安发展战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安发展战略.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安发展战略.docx

西安发展战略

面向国际化、现代化:

西安城市发展战略

西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王学东

国务院出台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了西安要着力打造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目标,把西安建成国家重要的科技研发中心、区域性商贸物流会展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以及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积极,这是西安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一次伟大的复兴机会,为西安今后发展创造了历史的新机遇。

如何利用好国家给予的大好机遇,实现国家整体发展战略需要和西安自身发展要求,从而为促进西安实现跨越发展寻找到发展的强大动力,就成为了我们当前最主要的人物。

《面向国际化、西安大话:

西安城市发展战略》报告,全面、系统的分析了西安的历史、现状和未来,明确提出了西安城市发展的总体战略,对于西安未来发展具有一定的知道意义。

现全文引发,仅供参考。

为什么西安发展要面向国际化和现代化?

首先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来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商品服务的提供、生产要素的配置与经济管理运行的体制机制越来越国际化,世界日益变为一个统一的大市场,没有哪一个国家和地区能够置身其外。

城市作为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现代化的火车头,作为经济全球化的结点和载体,要想实现自己的愿景,必须在更大的范围内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自觉接受和融入世界多元的政治文化及城市发展的趋势之中。

其次,西安的发展目标和定位就是要在国际上拥有自己重要的地位,打造国际化大都市。

在今年6月国务院批复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中,国家正式提出了西安要着力打造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目标。

到2020年,都市区人口发展到1000万人以上,主城区面积控制在800平方公里以内。

把西安建设成国家重要的科技研发中心、区域性商贸物流会展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以及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这是自公元906年唐朝灭亡、西安城市被边缘化了1103年以来,西安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一次伟大的复兴机会,千年一遇。

这个目标要求西安的发展不能只满足于自身的提高和局部区域的合作,而要在全球范围上参与分工、竞争,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与国际惯例接轨。

这就要我们进一步确立国际化、现代化理念,学习和借鉴国际通行的规则、标准,加快经济运行、城市建设管理、社会服务福利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在更大的范围、领域和更高的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文化合作和交流,全面提高对外开放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水平。

今天,我就从西安的历史讲起,分三个部分来讲讲西安的城市发展战略:

第一个部分:

历史的昭示;第二个部分:

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基础和条件;第三个部分:

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战略。

第一部分历史的昭示:

制度先进、开放包容是促进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从兴起到辉煌,从鼎盛到衰败,从满目疮痍到生机蓬勃,几千年来,西安走过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道路,以古映今,从中我们能探寻到西安城市发展的脉络与规律。

一、作为千年古都,西安见证了华夏民族的辉煌,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

西安所处的关中平原,沃野千里,披山带河,自古被称为“天府之国”。

据《战国策·秦策》记载,苏秦说秦惠王时,就把这里称为“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变,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

比成都平原获此殊荣早了约5个世纪。

后来张良献策于刘邦,也谓此为“天府之国”。

自周文、武王分别在沣水两岸建丰邑、镐京始,先后有西周、西汉、秦、新莽、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其中又有大周公元690-705年),共有13王朝历时1100多年在西安建都,其中有周、秦、汉、唐这四个最强盛的王朝(见表1)。

在漫长几千年中华屈指可数的三个盛世中,除康乾外,文景、贞观之治都是在西安演义的。

华夏民族在此经历了统一强大、繁荣昌盛的三大发展高潮:

一是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西周王朝,历时275年;二是封建社会创立与上升时期——秦与西汉王朝,历时229年;三是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隋、唐王朝,共历时325年。

历史上能在一处地区能经历如此长达829年的统一强大辉煌发展的三大高潮,是任何世界上一个国都都无法比拟的。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实力迅速提高,成为世界的头号强国。

西安也成为了中国最强盛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和开放性的世界大都会。

表1建都西安的13个王朝一览表

朝代名

国都名

起止时间

合计年

周(国)西周

丰邑、镐京

丰镐

公元前1058~前1046年

公元前1046~前711年

12年

275年

秦(国)秦

栎阳、咸阳

咸阳

公元前350~公元前222年

公元前221~公元前207年

129年

15年

汉(国)西汉

栎阳

长安

公元前206~前202年

公元前202~公元8年

4年

210年

常安

公元9~24年

16年

西晋(愍帝)

长安

公元313~316年

4年

东汉(献帝)

长安

公元190~194年

5年

前赵

长安

公元319~329年

11年

前秦

长安

公元351~383年

33年

后秦

常安

公元384~417年

34年

西魏

长安

公元535~556年

22年

北周

长安

公元557~581年

25年

大兴

公元581~617年

36年

长安

公元618~907年

290年

各朝累计建都时间

1121年

1、在第一个高潮,西周在西安兴文立武,制礼作乐,其典章制度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础,被孔子赞为“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

公元前约11世纪,周文王在沣河西岸建立丰京,武王继位后伐纣灭商建立西周王朝,并在沣河东岸建都镐京,开创了西安长期作为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历史地位。

西周初期的“成康之治”标志着中国奴隶制社会进入鼎盛时期。

西周王朝以农立国,以德治国,提倡敬德、保民,有《诗》、《书》、《易》、《礼》等经典传世,创立了最早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思想,为孔子儒家学说的奠定基础。

西周实行宗法制,大肆分封诸侯,从血缘关系上发展了华夏民族。

《周易》则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朴素的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哲学思想。

2、在第二个高潮,秦一扫六合,于西安建立了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帝国,确定了后世两千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

西汉自此南征北伐,开疆拓土,使中国成为泱泱大国,并使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融合成熟。

讲到秦国,我建议大家读一本书《大秦帝国》,参观一下兵马俑馆。

《大秦帝国》第一部《黑色裂变》讲的是商殃变法。

为什么变法?

制度落后!

就是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秦国的旧制有三弊:

第一,以王道为本,杂以零碎新政,民无以适从。

第二,法无要领,奖罚不明。

第三,无聚民之力,无慑乱之威。

公元前四世纪中叶,商殃变法,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奖励耕战“赏不遗匹夫,刑不避大夫,使天下之利系处于一孔”的基本国策。

秦内修明政理以储军国之资,外开疆辟壤与列国争衡。

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统一全国,令“黔首自实其田”,从此中国独领风骚,走在世界前列。

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对后世中国政治体制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要见证秦国的强大,就要提到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秦国军队,这是一支迷一样的军队,在统一全国的战争中取得了辉煌的战绩。

自秦孝公起至秦统一天下的一百五十余年的时间里,被称为“虎狼之师”的秦军与东方列国大小百余战,共计歼灭六国军队160余万,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

秦军的兵器制造和军队素质已经达到了当时的顶峰。

从兵器制造方面看,为一支高度专业化,装备极其复杂的百万军队提供兵器,在当时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在统一战争的岁月里,秦国的兵器作坊肯定是全世界最繁忙的地方。

秦军在制造工艺上的创新、生产管理的科学性都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准。

一是秦军的装备远超六国。

其配备的秦弩,连同它配备的弩箭,在那个时代很可能是技术含量最高的武器,它使秦军的攻击力大为加强。

与弓不同,秦弩必须用脚蹬、借助全身的力量才能上弦。

专家估计,这种秦弩的射程应该能够达到300米,有效杀伤距离在150米之内,秦弩的杀伤力远远高于当时任何一种弓。

配备的秦剑是青铜剑铸造工艺的顶峰,比对手的剑长出约30厘米,它的长度、硬度和韧性达到了几乎完美的结合,攻击性能也因此大大增加。

二是生产管理十分严格。

吕氏春秋上说:

物勒工名。

意思是,器物的制造者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

在兵马俑馆我们可以看到的箭簇、青铜剑成千上万,但几乎一模一样,包括金属含量都几乎相同,兵马俑上都刻有作坊名称。

由此推断:

秦国的军工管理制度是层层负责制的,任何一个质量问题都可以通过兵器上刻的名字查到责任人。

我们已经无法知道管理的细节,但秦国的法律对失职者的惩罚是非常严酷的,这就是物勒工名的用意。

从军队素质来看,秦军被称为虎狼之师。

《史记集解》上讲,“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赐爵一级”——就是杀一个敌人,带回来一个脑袋,回来就升一级,充分调动了士卒的作战积极性。

《战国策·韩策一》中记载,张仪说韩王时讲到,秦国的猛士,冲锋陷阵,甚至不戴头盔,被箭射穿面颊后仍然挥戟奋勇冲杀的,不可胜数。

山东各国的士卒披挂整齐来与秦军交战,秦人即使扔掉甲胄(jiǎzhòu)迎击,也能如入无人之境,左手拎着敌人的首级,右臂夹着俘虏。

秦国的士卒与山东各国的士卒相比,就如同勇士孟贲(bēn)与懦夫一样。

秦国大兵压境,就如同大力士乌获对付婴儿一样。

凭借这样的素质,到公元前230年的时候,秦军已经没有能与之抗衡的对手,秦王嬴政就此发动了大规模的统一战争,只用了十年时间就统一了全国。

西汉继续实行秦国封建制度,即“汉承秦制”,自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开通商道,长安城成为连接欧亚的桥梁、“丝绸之路”的起点,繁盛一时。

全盛时期如汉平帝元始二年(2年)时,长安城中有8.8万户,24.6万人,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庞大、居民众多的城市,与西方历史名城罗马并称为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繁华的国际都会,被称为“西有罗马,东有长安”。

有一种说法,英文中中国的名称是由“长安”转化来的。

西安人“长安”的发音是“CHANA”(昌暗),英文译为“CHINA”(昌暗)。

依靠强有力的中心文化,汉王朝集中国力走富国强兵的道路,军事实力十分强大,尤其是骑兵。

汉朝开辟国家牧场养马和大量引进域外良马,大力增加马数。

当世界史上盛称古波斯养马5万匹为壮举时,汉武帝时的国有马数竟高达 40万匹!

由于马太多,长安城中曾因此造成交通堵塞。

大量的马匹为组建骑兵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更为击败强悍的匈奴奠定了基础。

名将卫青、霍去病率领的汉军铁骑,采用游牧民族的大规模远程奔袭战法,远征千里、迂回包抄,表现出很强的突然性,是农业民族军事史上的伟大创举。

军事上的伟大胜利捍卫了文明成果,最终将汉帝国推向世界一流强国的地位。

3、在第三个高潮,唐帝国在此励精图治,使物阜民丰,社会开放,国势蓬勃,创造了辉煌的大唐盛世,达到了当时人类文明的顶峰。

唐太宗李世民以“兼听则明”、“纳谏如流”的开明态度,制定对外友好交往、兼容并蓄的国策,与吐蕃联婚,遣玄奘印度取经,日本遣唐使十多次来长安学习中国文化,长安住有外宾数万人,或经商、或传教、或做官,大秦景教(罗马基督教一支)、佛教、伊斯兰教,与中国的道教和儒家学说共存并荣,友好发展。

佛教影响较大的八大宗派中,有六个宗派的祖庭在西安,大兴善寺是密宗的祖庭,香积寺是净土宗的祖庭。

在盛唐年间,长安成为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而且也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规模最大、世界首先人口超百万的国际大都市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中心,盛况空前。

长安城面积达83.1平方公里,是现在西安城墙内面积的10倍。

城市按中轴对称布局,由外郭城、宫城和皇城组成。

唐长安城的城市结构布局充分体现了封建社会巅峰时期的宏大气魄,在中国建筑史、城市史上具有划时代影响,其九宫格局百代不易,影响深远。

在当时也影响了邻近国家的都城建设。

渤海国上京龙泉府、日本国的平城京和平安京都效仿了长安的规划。

二、作为千年古都,西安凝聚了浓厚的古都文化气息,成为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代表

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积淀了各个王朝的文化,不仅包括特色鲜明的建筑园林、文学、工艺、绘画、雕塑、书法、歌舞、服饰、饮食、习俗等,也包括佛、释、道等思想文化传统,形成了博大精深的“长安文化”,代表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干。

周公礼乐是中国文化的源头,董仲舒确立了儒家意识形态的主流地位,司马迁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辽阔胸襟书写了中华民族的早期历史,成为千古绝唱。

从李聃(dān)道家的黄老之学,到无为而治;从董仲舒罢黜百家,到集孔孟之大成独尊儒术;从玄奘西天礼佛,到东土的传播,都是在长安完成的。

周的敦厚好礼,秦的变革严律,汉的开拓进取,唐的开放包容,以及所形成的规制、典集,对中华文化和自强不息民族伟大精神的形成产生着重大影响。

而代表中国文学最高成就的诗经、乐府、汉赋和唐诗大部分产生并光大于此,引导中国隋、唐、五代、北宋绘画艺术达400年的“长安画坛”也在于此,她还是中国最主要的书法艺术中心。

至于指南针、造纸和印刷术、农业、水利、建筑、冶炼、天文、数学等古代科学技术的发明应用和一大批杰出人物的名字都辉映在这块沃土上,这些都对中国及世界文明的进程产生着重要影响。

“长安文化”之所以长盛不衰,是得益于其具有的鲜明特征。

第一,长安文化具有包容性。

长安文化是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是由中国各种地域文化、流派文化融汇而成的。

以本土的周秦文化为基础,广泛吸取楚文化齐鲁文化、燕赵文化、吴越文化和中原的魏韩文化,甚至少数民族及域外的各种文化,是一种集大成的、融汇百家而成的广博而深厚的文化。

第二、长安文化具有回溯性。

透过今天的西安,你会很容易追寻到历史上的西安。

中国自公元前 841年起历史记载一年不缺,都表现出文化的连续性。

长安文化历经千年也都没有中断或解体,这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

与之相对应,罗马文化有过惊人的辉煌,但它在盛极一时之后,被基督教文化取代而宣告中断,退到被人遗忘的角落。

埃及开罗金字塔文明与现在的居民毫无半点关系。

这表明在回溯性或者说连续性方面,罗马文化是不如长安文化的。

 

第三,长安文化具有探索性。

西安在历史上是一座十分开放的都市,与各地的交往日益频繁,在探索和吸纳其他文化方面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

当时中国知识分子所追求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司马迁在广泛游历的基础上撰写名著《史记》,都洋溢着强烈的探求精神;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更是中国人对身外世界的一次大探求。

通过贯通亚欧大陆的“丝绸之路”,中国人对大千世界有了全新的认识,中国的商品如丝绸、瓷器、纸张都大量输出,长安文明的许多内容如冶铁、穿井、造纸、丝织等技术都传到域外,为域外广大地域所接受,对亚洲各地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从上面我们所谈到的中国在世界上这三个最辉煌时期和长安文化所具有的三个特点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这些时期有两个共同的特点和启示,就是制度先进、开放包容是促进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汉唐时代,中国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世界,对外部的世界充满好奇、探索,并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勇敢接受外来的文化、风俗。

而这种开放又发过来促进了中国的强盛和发展,自然也铸就了当时的都城古代西安的辉煌!

丝绸之路就是开放和发展的产物,它显示出一个民族的高度自信心和强大创造力,也给中外各方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好处。

尤其是在春秋时代,一直为中原所轻视的弱小秦国,由于长期实行最为开放的人才引进策略,广招各国贤士,最终后来居上并完成统一伟业。

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讲到:

秦穆公寻求贤士,西边从西戎取得由余,东边从宛地得到百里奚,又从宋国迎来蹇(jiǎn,简)叔,还从晋国招来丕豹、公孙支。

这五位贤人,不生在秦国,而秦穆公重用他们,吞并国家二十多个,于是称霸西戎。

秦孝公采用商鞅的新法,移风易俗,人民因此殷实,国家因此富强,百姓乐意为国效力,诸侯亲附归服,战胜楚国、魏国的军队,攻取土地上千里,至今政治安定,国力强盛。

秦惠王采纳张仪的计策,攻下三川地区,西进兼并巴、蜀两国,北上收得上郡,南下攻取汉中,席卷九夷各部,于是拆散六国的合纵同盟,使他们朝西事奉秦国。

昭王得到范雎,加强巩固了王室的权力,堵塞了权贵垄断政治的局面,蚕食诸侯领土,使秦国成就帝王大业。

这四位君主,都依靠了外国客卿的功劳。

是以太(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对比今天的美国,短短200多年就成为了世界头号强国,尽管原因很多,但制度和开放是其崛起的二个最重要的因素。

一个绿卡制度就使得每年有上万人才从世界各个地方流入美国,而从美国离开的只有区区几百人。

从制度上看,美国人对其政治和社会制度的活力与稳固总体上充满信心。

最典型的事例,应该是1929年的股市风暴以及随之而来的“大萧条”。

本来,那场全球性的经济大动荡源自美国,但在美国和欧洲的结局却是截然不同。

在欧洲,民主政治遭受致命的打击,政治和社会发生剧烈动荡。

但在美国,罗斯福政府只是靠“新政”就带领美国渡过难关,并且巩固了政治和社会秩序。

在“大萧条”最为深重的时期,德国几乎有一半选民投票支持立场极端的政党,而美国激进政党所获得的支持极其微弱。

在国家困难时期,美国人出奇地易于管理,愿意与政府配合。

即便生活困难,数百万人突然失业,但美国社会整体上依然给人以乐观的气氛,对制度的信任没有放弃,对进步理想的信念没有削弱。

从封闭还是开放的态度上看,尽管美国历史上多次出现情绪高涨的孤立主义,人民不希望卷入任何外部冲突,但最终美国走向了最为开放的道路。

特别是二战后,美国的发展战略基本上是全球范围考虑的,现在的美国,它的政治、经济、军事的开展,都是围绕全球战略来进行的。

从我们国家60年的历程来说,同样也证明了这一点,改革开放使我们的国力大增。

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经济总量翻了一倍,经济规模跻身世界第三位,并正在冲击第二位。

因此,古今中外的大量事实无可争辩地证明了要实现大发展,就必须保证制度领先,保证开放包容。

目前的西安,其在全国的地位正如同春秋时期的秦国,何去何从,历史和现实早有明鉴!

第二部分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基础和条件

大家知道,国际上对于“国际大都市”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

1915年,苏格兰城市规划师格迪斯率先提出“国际化大都市”(CosmopolitanCity)的概念。

目前,对国际化大都市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

结合一些学者对国际化大都市的定位,我认为,所谓国际化大都市,它应该是一个实力超群的城市,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文化实力都是出众的;它是一个区域中心,在经济、科技和文化等方面能发挥出重要的影响力;它是一个资源的交换平台和中心,与世界地区有着密切的经济、科技和文化联系。

总之,它是一个有着一定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现代化城市。

要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就应具备以下特征:

①一个地区的经济中心;②主要制造业中心和金融中心;③聚集了大量跨国公司;④一个国家的文化中心;⑤交通的重要枢纽;⑥是各种要素资源的集散中心。

那么,西安这个身居内陆,经济并不算非常发达的城市要追求这一宏伟的目标,到底具不具备条件。

客观地讲,西安还不具备建设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的,像纽约、伦敦、巴黎等超级国际大都市的前提,西安在经济总量、人均GDP、经济外向度、城市管理、基础设施及居住环境等方面,与国际化标准存在着较大差距。

但同时,西安所拥有的历史、教育、科技、文化和旅游等资源是优势显著的,有的甚至是世界唯一并有重要影响的,同时,西安目前正处于跨越式发展时期,这些正是国家规划西安打造国际化大都市所看重的。

这里,我从国家和西安自身两个方面谈一下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所具备的基础条件。

一、从国家层面上看

国家决定建立以西安为核心的关中—天水经济区,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标志着以西安为核心的关中-天水经济区与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广西北部湾、海西经济区等一起成为国家级经济区,成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中重要的核心区域之一。

关中—天水规划的实施,为西安的发展创造了历史性的新机遇。

第一、是国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需要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国家。

不仅东、中、西三大地带之间,而且同一地带的不同省市区之间,甚至同一省区的不同地域之间,都存在较大的发展差距。

处理不同区域的发展关系一直是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主线。

国家的“十一五”规划正式把“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确定为我国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重申了这一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从西部来说,国家需要有几个发挥重要作用的经济增长极来带动西部的发展,从而实现西部与全国其他地区的均衡发展。

从关中—天水经济区来说,虽然当前的经济发展与发达地区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但这个地区的发展潜力巨大,发展起来后会起到明显的带动作用(见表2)。

表2区域发展的经济总量比较(2008年)

GDP(亿元)

人均GDP(元/人)

单位国土面积GDP(万/K㎡)

长三角

46672

52519

4247

珠三角

25450

54920

4653

京津冀

24105

33577

1304

全国平均

275625

(各地加总)

21280

287

西部平均

47864

13210

70

关中-天水

3765

13200

472

第二,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需要。

国家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之初就提出了重点突破的思路,在“十五”规划中就曾提出“两带一区”的思路。

“两带”就是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和长江上游经济带,“一区”就是南(宁)贵(阳)昆(明)经济区。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实践中,国家发现“两带”战线过长,经济联系不够紧密,有些地区发展基础也不够理想,很难打造成一个聚集效应好、带动能力强的增长极。

因此国家在研究“十一五”规划时,在“两带”、“一区”的基础上,选择了成渝、关中—天水、环北部湾(广西)等重点经济区作为三个新增长极。

这三个增长极对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具有至关重要的带动作用。

三个经济区国土面积占西部不到3%,经济总量却占西部地区的近30%,聚集生产要素能力很强,发展条件很好,对周边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明显。

第三,是实现西北地区经济振兴的需要。

西北地区的发展纵向比取得了明显成绩,但横向比差距还很大,是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洼地和短板。

差距过大会产生不安定因素,特别是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众多、边境线长,社会稳定尤为重要,这次发生在新疆的7.5事件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9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西部地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09]55号),对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提出了具体的意见、要求、措施和项目。

从实践中看,要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必须发挥大城市的带动作用。

从世界经济发展史看,大都市对所在区域的带动效应极强。

近20年以来,亚太地区经济发展和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少数国际化大都市及周边地区所组成的“都市经济区”,像香港、汉城、新加坡都是典型的国际化大都市。

因此,从区域发展格局来看,西北地区需要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牵引作用大的核心大都市,而从发展国际化大都市条件看,在西北地区西安是最好的。

关中—天水战略地位重要,科教实力雄厚,工业基础良好,文化积淀深厚,城镇带初步形成,具备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同时,在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经济区的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经济区总体经济实力有待提升,人均GDP与整个西部相当。

只有加快发展、做大做强、不断提高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要发挥西安的带动作用,整合各种资源,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在增强经济区的总体经济实力的同时,提高内在动力和活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水平。

二、从西安自身看

(一)西安在历史上就曾是一座国际化大都市,既是世界经济中心也是世界文化中心,有着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思想准备

西安是东方文明发祥地之一,拥有3100多年的建城史和1100多年的国都史。

与雅典、罗马、开罗并列为世界四大古都,1981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确定为“世界历史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