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相关知识健康手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641372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康相关知识健康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健康相关知识健康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健康相关知识健康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健康相关知识健康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健康相关知识健康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健康相关知识健康手册.docx

《健康相关知识健康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相关知识健康手册.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健康相关知识健康手册.docx

健康相关知识健康手册

健康手册

 

目录

联合国公布的十大垃圾食品2

洪绍光教授在中南海的健康知识讲座3

中医养生笔记4

生活的艺术6

联合国公布的十大垃圾食品

1.油炸食品此类食品热量高,含有较高的油脂和氧化物质,经常进食易导致肥胖;是导致高脂血症和冠心病的最危险食品。

在油炸过程中,往往产生大量的致癌物质。

已经有研究表明,常吃油炸食物的人,其部分癌症的发病率远远高于不吃或极少进食油炸食物的人群。

2.罐头类食品不论是水果类罐头,还是肉类罐头,其中的营养素都遭到大量的破坏,特别是各类维生素几乎被破坏殆尽。

另外,罐头制品中的蛋白质常常出现变性,使其消化吸收率大为降低,营养价值大幅度“缩水”。

还有,很多水果类罐头含有较高的糖分,并以液体为载体被摄入人体,使糖分的吸收率因之大为增高牞可在进食后短时间内导致血糖大幅攀升,胰腺负荷加重。

同时,由于能量较高,有导致肥胖之嫌。

3.腌制食品在腌制过程中,需要大量放盐,这会导致此类食物钠盐含量超标,造成常常进食腌制食品者肾脏的负担加重,发生高血压的风险增高。

还有,食品在腌制过程中可产生大量的致癌物质亚硝胺,导致鼻咽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病风险增高。

此外,由于高浓度的盐分可严重损害胃肠道粘膜,故常进食腌制食品者,胃肠炎症和溃疡的发病率较高。

4.加工的肉类食品(火腿肠等)这类食物含有一定量的亚硝酸盐,故可能有导致癌症的潜在风险。

此外,由于添加防腐剂、增色剂和保色剂等,造成人体肝脏负担加重。

还有,火腿等制品大多为高钠食品,大量进食可导致盐分摄入过高,造成血压波动及肾功能损害。

5.肥肉和动物内脏类食物虽然含有一定量的优质蛋白、维生素和矿物质,但肥肉和动物内脏类食物所含有的大量饱和脂肪和胆固醇,已经被确定为导致心脏病最重要的两类膳食因素。

现已明确,长期大量进食动物内脏类食物可大幅度地增高患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如结肠癌、乳腺癌)的发生风险。

6.奶油制品常吃奶油类制品可导致体重增加,甚至出现血糖和血脂升高。

饭前食用奶油蛋糕等,还会降低食欲。

高脂肪和高糖成分常常影响胃肠排空,甚至导致胃食管反流。

很多人在空腹进食奶油制品后出现反酸、烧心等症状。

7.方便面属于高盐、高脂、低维生素、低矿物质一类食物。

一方面,因盐分含量高增加了肾负荷,会升高血压;另一方面,含有一定的人造脂肪(反式脂肪酸),对心血管有相当大的负面影响。

加之含有防腐剂和香精,可能对肝脏等有潜在的不利影响。

8.烧烤类食品含有强致癌物质三苯四丙吡。

9.冷冻甜点包括冰淇淋、雪糕等。

这类食品有三大问题:

因含有较高的奶油,易导致肥胖;因高糖,可降低食欲;还可能因为温度低而刺激胃肠道。

10.果脯、话梅和蜜饯类食物含有亚硝酸盐,在人体内可结合胺形成潜在的致癌物质亚硝酸胺;含有香精等添加剂可能损害肝脏等脏器;含有较高盐分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和肾脏负担加重。

洪绍光教授在中南海的健康知识讲座

我们先讲健康第一大基石——合理膳食。

民以食为天,合理的膳食很重要。

因为合理的膳食可以让你不胖也不瘦,胆固醇不高也不低,血凝度不粘也不稀。

那么合理膳食怎么办呢?

两句话,十个字:

第一句话叫做一、二、三、四、五,第二句话叫做红、黄、绿、白、黑。

记住这两句话十个字,那就是科学的合理膳食。

一:

每天喝一袋牛奶。

二:

“二”是二百五十克至三百五十克碳水化合物,相当于六两至八两主食。

三:

三分高蛋白。

四:

四句话,即“有粗有细不甜不咸,三四五顿七八分饱。

”五:

就是500克蔬菜和水果。

红:

是一天一个西红柿。

黄:

补充维生素A,可以使儿童增强抵抗力,老人眼睛不发花,视网膜好。

维生素A胡萝卜、西瓜、红薯、老玉米、番瓜、红辣椒,或者干脆叫红黄色的蔬菜,红黄色的蔬菜维生素A多。

“绿”是什么意思?

饮料里茶最好,茶叶当今绿茶最好。

白:

燕麦粉、燕麦片。

黑:

黑木耳。

健康第二大基石——适量运动。

运动也是健康的非常重要的要素。

医学之父西波克拉底讲了一句话,传了二千四百年。

他说:

“阳光、空气、水和运动,是生命和健康的源泉”。

你要想到生命和健康啊,离不开阳光、空气、水和运动,说明运动和阳光一样。

我们知道奥林匹克运动的故乡希腊,在古希腊山上岩石上刻了这样的字说:

“你想变得健康吗?

你就跑步吧;”你想要变聪明吗?

你就跑步吧;你想变得美丽吗?

你就跑步吧,这就是说跑步能使有健康,使人线条好。

那么什么运动最好,走路是世界上最好的运动。

健康第三大基石——戒烟限酒。

抽烟不好就不要说,如果同志们能戒烟一定要戒烟,戒不了烟的,一天不超过5支烟。

我的一个研究生专门研究过烟,发现一个规律,抽烟量多1倍,危害多4倍。

如果烟戒不了,不超过5支烟,危害很有限,超过5支烟,危害就明显增加,酒少量可以,量大了就不行。

健康第四大基石——心理平衡。

我想今天最重要的跟同志们介绍心理平衡,它是我们保健最主要的措施。

心理平衡的作用超过一切保障作用的总和。

同志们你可以别的都不要注意,你只要注意心理平衡,就掌握了健康的金钥匙。

在北京调查了很多一百多岁的健康老人,他们是怎么健康的呢?

是吃的好还是钱多,不是。

健康老人很奇怪,有人早睡早起,身体好;有些健康老人晚睡晚起;有人说他不吃肉,所以健康;有的还爱吃肉,专吃肥肉;有人说健康老人不抽烟,但有的抽烟;有的不喝茶,有的喝茶。

生活方式和习惯五花八门。

但有两条,健康老人都一样,每个健康老人心胸开阔、性格随和、心地善良,没有一个健康老人心胸狭隘,脾气暴躁,鼠肚鸡肠,钻牛角尖。

中医养生笔记

很多疾病都来自不健康的心理习惯,生活习惯或者饮食习惯。

所谓求医不如求己,说得是我们要放下不健康的各种习惯。

那我们到底有什么不健康的习惯?

这就要问我们自己。

所以要学会观察自己的身体,体会身体各个部位的状况,可以借助经络和穴位的按摩,放松身体的各个部位,使得经络通畅,气血流通,则百病不易产生。

更进一步地,身体的放松与心灵的放松互相关联,心灵的紧张也会导致身体的紧张。

1、吴清忠《人体使用手册》

气血相当是人体的能量。

气血足了,人体就可以修复自身潜藏的疾病。

培养气血的一式三招:

早睡早起,敲胆经,按摩心包经。

早睡早起,十点之前要休息,否则会影响肝胆的工作,也会影响阳气,长期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冬季则适当晚起。

敲胆经:

沿着两边大腿外侧的主要穴位敲下来,两边各敲打五十次,排除积累的寒气(经络图可以参考:

按摩心包经:

可以先按摩昆仑穴,再按摩心包经,每个主要穴位按2到3分钟,也可以再顺时针揉膻中穴。

不生气,长期生气容易生病。

如果生气了,按太冲穴。

(穴位图可以参考:

http:

//www.mifang.org/am/pic/fzu.html)

2、中里巴人《求医不如求己》

推腹法:

揉腹按摩可选择在晚上入睡前及早上起床前各进行一次,如有午睡习惯的也可在午睡起床前再进行一次。

揉腹的方法简便易行:

两手指合并自胸肋下上下来回按摩60次,然后交替用左右两手掌交合,即左手掌叠于右手掌上和右手掌叠于左手掌上,分别以,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绕脐周揉腹按摩各100次,按摩时轻度用力,以不引起腹部疼痛或不适即可。

金鸡独立:

方法很简单,只需将两眼微闭,两手自然放在身体两侧,任意抬起一只脚,试试能站立几分钟,注意关键是不能将眼睛睁开。

山药薏米芡实粥:

善补气血

打通膀胱经:

可以使用刮痧的方法,沿着膀胱经刮下来。

另外拍打大腿后面的膀胱经穴位,可以有效排除湿气。

取嚏法:

用平常的卫生纸纵向撕15厘米,用手搓成两个纸捻,要稍有点硬度;同时插入鼻孔,纸捻尖要贴着鼻内上壁,这样刺激性会较强。

如果你已感受风寒,自然就会打喷嚏,喷嚏的多少取决于你感受风寒的程度。

3、萧言生《特效穴位使用手册》《人体经络使用手册》

常常按摩足三里(长寿穴)

敲胃经

哪个部位出了毛病,就按摩哪个经络。

一般来说如果按摩到的穴位酸痛,就要多多按摩,直到酸痛消失,病也就相应有所好转。

4、《人体使用手册》作者的老师

陈玉琴健康讲座

还有针对女性的健康讲座

5、其他

缓解手脚冰凉:

揉搓涌泉穴,揉搓劳宫穴,按揉、拍打肾俞穴

晚上脚泡热水,按摩涌泉穴,睡前要放松,

多散步,在生活中要学会放松

陈玉琴健康讲座

中医大学卢崇汉教授:

中医扶阳与健康长寿

生活的艺术

每一个人都不停在寻觅安祥与和谐,因为这些正是我们生命中所欠缺的东西。

生命中总有些时刻会感到焦虑不安、烦躁、不和谐、痛苦;但我们不会将痛苦只局限在自己身上,而是不断将之倾注他人身上。

一个不快乐的人,会使得周遭的气氛充满焦虑,同时也导致任何和他有所接触的人都被其影响,感染其烦躁不安。

这诚然非正确的生活方式。

人毕竟是群居动物,必须在社会生活,和他人接触,因此人应当安于自我及与他人和睦共处。

然而该如何才能生活得和谐?

该如何才可以泰然自处,并同时保持着周遭平和的气氛,亦让他人能够生活在安祥与和谐中?

当一个人感到焦躁不安,欲从中寻求解脱,首先须找出苦恼的原因,即导致产生痛苦的根源。

假如我们细心观察,就会清楚觉察到每当有负面情绪或不净的念头生起时,我们必然会变得焦躁不安。

换言之,安祥与和谐是不能与负面情绪或不净念头并存的。

负面情绪是如何酝酿产生的呢?

同样地,只要细心检验观察,答案就显现眼前。

当发现他人某些行为不如我意,或某某事件的发生不合我意,我就会感到十分不愉快。

不如意的事发生了,内心开始感到忐忑不安,当渴望的有所障碍不能如愿以偿时,自己再次变得紧绷,内心开始打结。

然而人的一生中不断重复这种过程,不想要的就不断发生,渴望期待的却渺不可得,此生命运作过程导致身心两方面皆被绑得紧紧,无从自拔。

充满着紧张僵硬及消极否定,生命是那么苦涩。

现在若要解决此问题,唯一途径就是设法使生命中每一件事都尽如我所愿,没有任何不如意的事会发生在我身上。

我要开发此能力,或者是依靠有此能力的人士相助,让我有求必应,替我阻挡不如意的事,愿我凡事都能称心如意。

但这根本是不可能的。

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可以处处如意,一生中从不经历任何不如意。

生命中往往是事与愿违,重复不断地发生。

那么,我们不禁会问,当面对不如意的情境时,要如何才可以不盲目地产生反应?

该如何才不会焦虑不安及该如何才能维持着安祥舆和谐?

在印度以及其它国家都曾经有前贤大德研究过这问题-人类所面对的苦-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每当不如意的事发生,内心开始产生愤怒、恐惧或其它负面情绪时,即刻把注意力转移到别处去,例如,站起身来、拿杯水、喝口水,那愤怒将不再增强,然后慢慢的从愤怒中解开。

又或者念数:

一、二、三、四。

或是重复一个字、一句话、持咒语、或者持诵一个你信仰的某尊神或圣者的名号。

借着转移注意力在某个程度,就会摆脱负面情绪及愤怒。

这办法行的通,此练习的确可以消除内心的焦虑不安。

然而此方法事实上只能在意识表层发挥功效。

其实当注意力被转移时,负面情绪亦同时被推到更深的潜意识层面,使得原有的不净烦恼在此层面中不断繁衍圹增。

意识表层看来一片安祥和谐,其实内心隐藏着一座休火山,积压着的负面情绪迟早会猛烈爆发。

但其它探究内在真理的修行者作了更深入的探索,透过体验自我的身心实相,发觉转移注意力只不过是在逃避问题。

逃避不是解决方案,要面对它。

每当心中生起任何的负面情绪时,只有观察和面对它。

当我们开始观察它时,这些心的不净烦恼随之失去力量,日益枯萎,最后被连根拔起。

无庸置疑这是一个好办法:

它避免两个极端-压抑和放纵。

埋在潜意识里的负面情绪是不会消除的;若任由它表现在行为或言语上只会倍增问题。

不过,假如我们只是客观地观察它,这些不净烦恼就会开始渐渐消失,所有的负面情绪都被根除,我们就得以从不净烦恼中解脱出来。

它听起来绝妙毫不可思议,但实际上真的行得通吗?

对一般人来说,有这么容易面对不净烦恼吗?

当怒火一升起,根本未曾来得及察觉,人就已经失控了。

然后在怒火蒙蔽之下,构成我们在行为或言语上伤人亦害己。

等到愤怒平息后,我们就开始哭喊及懊悔,祈求这人或那人或某某神灵的宽恕:

「噢!

我犯错了,请原谅我吧!

」。

过后再次陷入相同情况时,我们又再次重复做出同样的反应。

再多的忏悔亦无补于事。

问题关键在于不净烦恼往往是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产生。

它萌生于潜意识最深层次,难于察觉。

等到它浮现到意识层面时,它已经太过强劲把我给淹没,导致我丧失了观察它的能力。

那我应该请一位私人秘书,以便每次一见我开始愤怒时就说:

「主人,看啊,你开始愤怒了!

」。

既然我不知道愤怒何时会出现,那我不就需要聘请三位私人秘书日以续夜接班!

假设我有能力负担三位秘书,当愤怒生起时,我的秘书立刻告诉我:

「哦,主人,看看-愤怒出现啦!

」,此刻,我会做的第一件事情是掴他的咀并辱骂他:

「蠢材!

我出钱请你来是教训我的吗?

」。

理性在盛怒中已丧失,任何好言相劝均成忠言逆耳,无济于事。

又假设理智获胜,我不掌掴他。

反之我说:

「多谢你。

现在我要坐下来观察我的愤怒。

」然而这有可能吗?

当我闭上眼睛试着观察愤怒时,心中立刻浮现出愤恨的对象–那引发怒火的某人或某事。

那么,我不是在观察愤怒本身。

我只是在观察引起情绪波动的外在刺激因素。

这只会令愤怒增生加强;此诚然非解决之道。

因此欲观察抽象的负面情绪、抽象的情绪,是很难的事,必须先从外在的情境中脱离出来。

然而,当我们觉察到事物的终极究竟实相,就找到了真正的解决方法。

每当负面情绪在心中生起时,身体上同时就发生两件事。

第一是气息失去正常的节奏。

每当心中生起负面情绪,呼吸就开始加重。

这是较容易觉察到的。

与此同时,在较深入细微的层面,身体内开始产生生化反应一也就是某些感受的呈现。

每一个不净烦恼都必然会在体内造成一种感受,这种感受或那种感受,在身体的这部位或那部位。

这确实是一个实际的解决方法。

一般人难以觉察这些抽象的感受,不管是恐惧、愤怒或激情。

但是经过适当的训练和练习,观察呼吸与身体上的感受变得轻易因为这两者和心的不净烦恼有直接关联。

观察呼吸和感受给予我两种帮助。

首先,它们仿如我的私人秘书。

当不净烦恼念头在心中生起,我的呼吸马上失去常态;它开始呼喊:

「看,有毛病出现了!

」我不能够掌掴我的呼吸;我只好接受此警告。

同样地,感受也传达讯息告诉我出事了。

当接收到警告之后,我开始观察我的呼吸,我的感受,很快地我发现那个不净烦恼渐渐消逝了。

这一种身心现象就像一个铜板的两面。

一面是心中所出现的意念或情绪。

另一面是身体的呼吸和感受。

任何意念或情绪,任何的不净念头烦恼,均会在当时的呼吸和感受中显示出来。

因此,藉由观察呼吸或感受,我其实是在观察心中的不净。

我没有逃避问题,反之我是如实地正视实相。

接着我发现不净烦恼已失去力量:

它无法再像以往一般主宰着我。

如果我持续着觉察,心中的不净烦恼终究会完全消失,我依然持续保持安祥与快乐。

透过这自我观察的技巧让我们看到内在与外在的两个真实实相。

以前,人总是睁开眼睛向外观望而忽略了自身的内在实相。

我总是向外寻找令我不快乐的因素;我总是归咎于外界并试图改变外界的现实。

我对内心的实况一无所知,从不了解痛苦的源头其实来自于内心,自己对愉悦或不愉悦的感受生起盲目习性反应。

现在经过训练,我看到了铜板的另一面。

我可以察觉呼吸及内心感受。

不论是气息或感受,我学习以一颗平稳的心只是观察,不再起反应,不再增加自己的痛苦。

反之,我让内心的不净烦恼浮现然后消逝。

愈精勤努力不懈地修练这技巧,就可以愈快地从负面情绪中解脱。

渐渐地内心得以净化,不受不净烦恼束缚。

被净化的心总是充满着爱-对所有人都怀着无私的爱;对他人的失败和痛苦充满着慈悲;对他人的成就与快乐感到欣喜;面对任何境遇都保持平等心。

当一个人达到这个阶段时,整个生活模式都会开始改变。

不可能再在言语或行为上骚扰别人的安祥与快乐。

反之,内心平稳不但让自己感到安宁,更帮助其它人变得平和、安祥。

在他周遭弥漫孕育着安祥与和谐的气氛,任何人进入那个环境中也会被受影响感染。

借着学习保持内心的平衡稳定来面对内在的一切体验同时也发展出对外在一切境遇的豁达,不再执着。

然而,不执着不等于逃避现实或无视世务问题。

修习内观静坐的人对于他人的苦楚变得更加敏感,而且会尽一己所能解除别人的苦困-心中充满爱,慈悲与平稳,不带半点焦躁不安。

他获悉圣洁的无分别心-知道如何保持以一颗平稳的心完全投入,全力以赴帮助他人,如此一来,当他为他人的安祥与快乐而努力时,他还是持续地保持着如此安祥与快乐。

这就是佛陀所教导的:

生活的艺术。

佛陀从没有建立或教导过任何宗教、或主义。

他未曾指示他的跟随者做任何仪式或典礼、任何盲目或空泛的礼节。

反之,他只教导藉由观察内在实相,如实地观察自然本性。

人由于无明,不断产生伤人伤己的习性反应。

但是一旦发展出如实观察如其本然实相的智能,我们就得以脱离这惯性反应。

当盲目反应停止时,他就有能力做出正确的行动-出自平稳洞察实相真理的心,而这些行动会是积极的、有创造力的,对自己及他人都会有所裨益。

智者们曾经忠告:

我们必须「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不能单纯只在知识、概念和理论的层面。

亦不是只在情感或信仰的层次,仅仅盲目地接受所听闻或阅读过的。

这样的知识是不够充足的。

更贴确应该从实际层面去了解真相。

我们必须直接体验这身心现象的实相。

单凭这点就可以帮助我们从不净烦恼、痛苦中得解脱。

这种直接体验自身的实相、自我观察的技巧,就是所谓的「内观」静坐(Vipassanameditation)。

在佛陀时代的印度语言中,passana的意思是睁开眼看,如平常一样;但是Vipassana(内观)则是如实地观察事物,并非如其所见。

必须向内贯穿表面的实相,从而深入到整个身心结构内的终极究竟实相。

当体验过实相之后,我们就学习到不再盲目地起反应,不再产生不净烦恼-自然而然,旧有的不净烦恼逐渐被根除而得以离苦得乐。

内观静坐课程提供了三个训练步骤。

首先,不可作任何骚扰他人安宁的言行举止。

我们不可能一方面要消除自己内心的不净,在另一方面又不停造作不良的言行举止。

这只有增生不净烦恼。

有鉴以此,遵守道德规范则是修行的第一要诀。

承诺遵守戒律:

不杀生、不偷盗、不作不正当的性行为、不说谎、和不服用麻醉品。

透过持戒心得以充分地平静下来,以便能好好执行观察的任务。

训练的第二步骤是要将心专注于一点即气息上,藉此培养心的控制力,驯服狂野的心。

尝试延绵不断觉知息入息出。

这不是一种呼吸练习:

因而不要刻意控制气息。

反之,要如实观察自然的呼吸,气息的进入,气息的呼出,如此一来心逐渐的平静下来,不再被激烈的负面情绪所主宰。

再者,当注意力集中时,心思就变得警觉、敏锐,此刻才有能力执行洞察的工作。

以上持戒和修定两个步骤对过着道德的生活和控制心识是十分有帮助及有益的;不过这两个步骤亦会造成自我的压抑,除非练习第三个步骤-开展洞察力,照见自身的本质,藉由此洞察力来净化内心的不净。

这就是内观:

体验自我实相,借着有系统的与平静的观察,观察自身不断变化的身心现象所显示出来的感受。

这就是佛陀教导的精髓:

透过自我观察以其达到自我净化。

苦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因此任何人都可以实践修习这个修行方法。

一种普遍性的疾病,是需要普遍性而非宗派性的疗方。

所以当一个人感到愤怒时,他的愤怒不是佛教徒的愤怒、印度教徒的愤怒、或基督徒的愤怒。

愤怒就只是愤怒。

随着因愤怒变得焦躁不安时,这焦躁不安不是基督徒的、印度教徒的、或佛教徒的。

这疾病是普遍性的。

因而此疗法也必须是普遍性的。

内观就是这样的一个疗法。

没有人会反对维护他人安祥与和谐的道德生活守则,没有人会反对培养心念的专注,。

没有人会反对发展洞察力,借着此洞察力来探究自我实相并净化内心的不净。

内观是一条普遍可行之道。

藉由观察内在实相,如实地观察事物的实相-这就是在实际、体验层面认识自我。

在修习的过程中,就会逐渐从不净染污的痛苦中解脱出来。

从粗重、外在和浅显的表面实相,贯穿深透到身心的终极究竟实相。

再进一步,超越这一切,接着体验超越身心的实相,超越时空及超越相互依存的限制领域的实相:

从所有的不净、杂染、痛苦中彻底解脱的实相。

这终极究竟实相,不论冠以任何名称都无关重要;重要的是,它是每一个人的终究目标。

愿你们都体验到这终极究竟实相。

愿所有的人都能从不净烦恼、痛苦中解脱出来。

愿他们享有真正的快乐,真正的安祥,真正的和谐。

愿一切众生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