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备课定稿.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641343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4.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备课定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备课定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备课定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备课定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备课定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备课定稿.docx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备课定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备课定稿.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备课定稿.docx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备课定稿

21、长城

(1)

课型:

新课周案序:

总案序:

单元次序:

6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

媒体使用:

白板课件呈现图文资料。

德育渗透:

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说说你对长城的了解:

上下两千多年纵横十万余里

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被列为世界文物保护遗产之列

毛泽东:

不到长城非好汉

2、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长城,对长城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温馨提醒:

这课书的生字挺难的,同学们一定要想办法读准

2、交流、反馈

出示词语:

蜿蜒盘旋、崇山峻岭(读准音、看课文插图理解词语的意思)

垛子、瞭望口、城堡、射口(看图指导他们的位置样子及其作用)

屯兵、嘉峪关(简单的介绍一下)

气魄雄伟(放在阅读教学是理解)

3、指名分读课文,读完一段,简单的说说这一段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使学生初步知道课文主要学了些什么?

三、书写生字,

1、同桌检查,互帮互助

2、重点指导:

旋、隔、嘉

四、课堂练习:

二次修正

 

板书设计:

21、长城

远看一条长龙气魄雄伟

近看高大坚固伟大的奇迹

联想血汗智慧

反思与重建:

备课组长签字:

时间:

年月日

21、长城

(2)

课型:

新课周案序:

总案序:

单元次序:

6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

媒体使用:

白板课件呈现图文资料。

德育渗透:

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我国“世界遗产”的第一扇窗口:

长城吧。

二、细读,体会长城的气魄雄伟:

1、自由读全文,画出最能高度概括长城的一句话.

2、出示: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3、交流:

(不按顺序)

(一)交流一:

第一自然段:

(从长城的“长”)

1、根据学生的交流出示:

指名读,

2、你是怎样体会到长城的长,相机理解并积累:

蜿蜒盘旋崇山峻岭等词语。

3、朗读体会长城的长,相机出示“嘉峪关和山海关”的地理位置图)

4、用读来体现长城的气魄雄伟,最好当堂进行背诵。

(二)交流二:

第二自然段

1、默读课文,说说长城的近景及长城的建造特点。

2、指名读

思考:

从哪里看出长城高大坚固、结构合理的?

建筑材料:

巨大的条石和城砖

 城墙顶上:

很宽,可以五六匹马并行

 城台:

每个三百米就有一座,用于屯兵和传递信息

(三)交流三:

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

思考:

作者站在长城上想到了什么?

(1)一边读一边想像当时的劳动场面。

(2)找出你体会最深的句子,先读一读再说说自己的体会。

2、交流补充谈体会(可以联系第二自然段的内容)

三、齐读最后一段。

四、创设运用情景:

现在让我们来到长城,请你就一个方面,向到长城参观的人介绍有关长城的知识(可用可不用)

自由准备——以导游的形式向大家作介绍

五、作业:

1、欣赏有关万里长城的网站。

2、拓展阅读:

推荐读有关“长城”的文章;

二次修正

 

板书设计:

长城

建筑材料:

巨大的条石和城砖

 城墙顶上:

很宽,可以五六匹马并行

 城台:

每个三百米就有一座,用于屯兵和传递信息

反思与重建:

备课组长签字:

时间:

年月日

22、颐和园

(1)

课型:

新课周案序:

总案序:

单元次序:

6

教学目标:

1、用学过的方法学习本课中自己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

2、能根据过渡句,了解作者的游览路线。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能通过朗读,感受颐和园的美丽,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媒体使用:

白板课件呈现图文资料。

德育渗透:

感受颐和园的美丽风景,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是哪儿吗?

(颐和园)谁去过颐和园,颐和园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呢?

(又大又美)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去游览这又大又美的颐和园。

二、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弄清作者游览颐和园的顺序和颐和园主要景点的方位;再看课文可以分成几段,分段的根据是什么?

2、学生自学。

3、师生交流。

4、讨论分段,并指导概括段意。

明确:

按“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把全文分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

写作者对颐和园总的印象。

第二段(第2至5自然段):

分别介绍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的特点。

第三段(最后一个自然段):

是全文的总结,和开头一段相呼应,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讲读第二自然段。

你从哪句话看出长廊的美,说一说?

(1)长廊的颜色美,“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长廊上有红有绿十分美丽。

(2)长廊的形状美,“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

”像一条长成卧在万寿山脚下。

(3)长廊上的画美,“每一章的横槛上都画着五彩的国”这些画颜色各异,内容丰富,精美绚丽,堪称艺术珍品。

(4)长廓周围的风景美,“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这一句写出了长廊两边鲜花盛开,五彩缤纷就像一条鲜花铺成的小路。

(5)长廊上游人的心情美,“神清气爽”看出游人的心情十分舒畅。

3、小结:

这一段描写了长廊的颜色、形状、画、花、游人的心情等几方面的美,突出了长廊的精致美观,以及那些创造者的高超技艺。

4、指导朗读。

教师评议,再指名朗读,找同学评议。

四、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次修正

 

板书设计:

颐和园

长廊的颜色、形状、画、花、游人的心情

反思与重建:

备课组长签字:

时间:

年月日

22、颐和园

(2)

课型:

新课周案序:

总案序:

单元次序:

6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文章结构。

2、默读课文,感受颐和园的美丽风景,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教学重难点:

能通过朗读,感受颐和园的美丽,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媒体使用:

白板课件呈现图文资料。

德育渗透:

感受颐和园的美丽风景,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指名学生默写生字。

二、讲读第三段。

1、作者走完长廊,又来到了哪里?

明确:

万寿山

作者在万寿山脚下看到什么?

请同学看图回答。

明确:

佛香阁、排云殿

2.还有哪些地方表现了万寿山的这种美?

明确:

第四自然段

请同学们默读这一自然段,找出有关的句子画下来。

3.指导朗读

(1)指名读,注意重点词要读出重音。

例如“大半”、“静”、“绿”、“一点儿”等。

(2)教师评议,找学生练习读。

(3)齐读第三段,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4.小结:

这一段描写了作者在万寿山脚下和登上半山腰所见的景物,突出了万寿山雄伟壮丽的特点。

从万寿山下来,作者又来到了哪里?

教师导学活动

四、自学第四段。

请同学们以组为单位讨论,说一说昆明湖有什么特点?

教师小结:

这一段写了昆明湖的静和绿,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秀美的风景画。

在颐和园中除了精美的长廊,壮美的万寿山,秀美的昆明湖,还有哪些美景呢?

根据板书总结全文。

作者按游览的顺序,以万寿山为中心,描写了长廊、佛香阁、排云殿、昆明湖、十七孔桥、湖心小岛几外景物的特点。

赞美了祖国园林艺术的辉煌成就和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

五、布置作业。

观察一处景点(如学校、公园、游乐场等),按地点转换的顺序把它写下来。

二次修正

 

板书设计:

颐和园

按游览的顺序,以万寿山为中心,描写了长廊、佛香阁、排云殿、昆明湖、十七孔桥、湖心小岛几外景物的特点。

反思与重建:

备课组长签字:

时间:

年月日

23、九寨沟

(1)

课型:

新课周案序:

总案序:

单元次序:

6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3--5自然段。

2、学会本课21个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10个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

能够按照一定顺序描写事物。

媒体使用:

生字词的练习以及课文内容的理解。

德育渗透: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导入:

同学们,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假日远离城市的喧嚣走近大自然,置身祖国的秀美景色之中,陶冶身心!

这一节课,老师就要带大家去一个山清水秀的人间仙境!

2、强调“寨、沟”的写法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检查自读情况。

a、出示生字指名读小组读

b、出示词语:

九寨沟三县构成恰似善于窜出来敏捷出没若无其实异兽珍禽高低错落古木参天诗情画意/南坪松潘云霄窥视羚羊咀嚼憨态可掬

c、开火车逐段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

根据“不添字、不减字、不回读、不唱读、声音响亮”的标准给予评价。

适时正音指导读长句,提醒学生注意句中的停顿:

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

/每当天气晴朗时,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图画,难怪人们把这些湖泊叫做“五花海”、“五彩池”呢。

2、引导分段。

第一段(第1--2自然段)简略介绍九寨沟的情况

第二段(第3--4自然段)具体介绍九寨沟的情况

第三段(第5自然段)总结

三、细读第一段

1、过渡:

九寨沟真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

如此的美景怎能不让人神往?

同学们想不想去领略一番?

让我们先去探探路吧!

3、指导朗读。

(“神奇、九个”等词要重读,“就像到了一个童话世界”要用惊奇向往的语气读)

4、过渡:

几条普通的山沟竟然会像童话世界?

看来九寨沟真是个神奇的地方。

下一节课我们一起去探个究竟。

四、作业:

抄写生字词

1、指读要求会写的字。

2、自己设法记忆字形,感到困难的在字的下面打上“?

”。

3、指导写字

二次修正

 

板书设计:

23、九寨沟

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

彩带般的沟谷中,镶嵌着颗颗宝石般大大小小的湖泊。

 

反思与重建:

备课组长签字:

时间:

年月日

23、九寨沟

(2)

课型:

新课周案序:

总案序:

单元次序:

6

教学目标:

1、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篇中所起的作用。

2、了解九寨沟美丽的自然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能够按照一定顺序描写事物。

媒体使用:

生字词的练习以及课文内容的理解。

德育渗透: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齐读课文第一段。

二、细读第二段

1、过渡:

让我们跟着“导游”一起欣赏这一神奇的童话世界吧!

2、细读第三自然段。

雪峰:

(高)简笔画理解“直插云霄”。

告诉学生“峰顶银光闪闪”是因为山峰太高,积雪终年不化。

湖泊:

(多、清)抓住“大大小小、颗颗”体会湖泊的多。

看图理解“清澈见底、色彩斑斓”。

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湖泊分布在沟谷中的美景。

森林:

(多)抓住“从河谷至山坡、遍布”等词,体会原始森林到处都是

瀑布:

(错落有致)通过朗读,使学生知道瀑布形成的原因及壮观的景象相机理解:

高低错落、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蔚为壮观。

3、引导想象。

自由练读课文,想象九寨沟的美景,并在大脑中描绘几幅美好的图画。

把你认为最美好的画面描述给大家听。

4、细读第4自然段。

过渡:

下面的时间同学们到原始森林中去和动物来个亲密接触!

A、运用上面的学习方法,自学第4自然段?

B、检查自学情况指名回答上述问题。

C、理解“也许”

5、小结:

本段具体介绍了九寨沟的自然风光和生活在那里的异兽珍禽。

三、细读第三段。

默读思考:

上半句与上文的关系?

下半句与上文哪里有关系?

这一自然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作业

1、填空。

(1)九寨沟在(),离南坪()。

(2)每当天气晴朗时,()构成了(),所以人们把这些湖泊叫做()。

(3)珍稀动物的主要特点:

金丝猴()

羚羊()大熊猫()小熊猫()

2、练习册

二次修正

 

板书设计:

23、九寨沟

憨态可掬:

也许,你的运气好,会在远处密密的竹丛中,发现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正若无其事地坐在那里咀嚼鲜嫩的竹叶。

   

 

反思与重建:

备课组长签字:

时间:

年月日

24、秦兵马俑

课型:

新课周案序:

总案序:

单元次序:

6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个生字8个,两条绿线中的7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1个多音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

能够按照一定顺序描写事物。

媒体使用:

多媒体课件呈现课文的图文资料。

德育渗透:

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秦,指的是秦代;俑,指古代殉葬的偶像;秦兵马俑,是给秦始皇殉葬的军队官兵和战刀的偶像。

二、学生自学课文

三、检查、交流:

 

1、指名朗读生字、找出新词。

  

2、意思:

享誉世界:

在全世界取得(权利、声誉、威望等)。

举世无双:

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

形容极其稀有。

南征北战:

形容转战南北,经历了许多战斗。

所向披靡:

所向:

指力所到达的地方;披靡:

溃败。

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

3、朗读词语。

 

写秦兵马俑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在古今中外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4、从过渡段入手给课文分段。

(将3至10节归并在一起。

引导学生用过渡段概括段意。

四、精读第二段 

1、指名朗读,课文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三个俑坑的总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一号坑的长、宽、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

)  

2、这一段在说明方法上有何特点?

(列举了大量的数据,增强直面感受。

3、人们看到如此规模宏大的秦兵马俑会有什么感受?

(走进大厅,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1)这是什么句?

(双重否定句)

(2)换一种说法。

(走进大厅,所有的人都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  

走进大厅,人们怎能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段。

五、指导写字

1、老师示范。

2、学生描红。

六、作业

1、抄写词语 

2、感情朗读课文

二次修正

 

板书设计:

24、秦兵马俑

享誉世界:

在全世界取得(权利、声誉、威望等)。

举世无双:

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

形容极其稀有。

反思与重建:

备课组长签字:

时间:

年月日

语文园地(六)

课型:

新课周案序:

总案序:

单元次序:

6

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口语交际学习,让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的有关古迹、文物内容,懂得爱惜,保护文物的重要性和积极参与保护文物这项活动中来。

教学重难点:

从小树立“保护文物,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小处做起”的观念。

媒体使用:

收集资料,有关破坏文物的图片资料。

德育渗透:

培养学生保护文物的意识。

教学过程:

1、启发谈话,激情引入。

  由本单元所学几大古迹内容开始,并问同学们都到过哪些有古迹的地方?

  各位同学,本单元我们我们分别学习了《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等介绍我国优秀文化古迹的课文,还了解了北京故宫、北京天坛、承德避暑山庄、西藏布达拉宫、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等自然文化遗产。

相信这些地方给同学们都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那么请问各位同学在寒暑假期间有没有到外面看一看呢?

你们都去过哪些有名的文化古迹地方?

(待学生回答完后教师在诠释“文物”、“古迹”的含义。

2、教师解释文物、古迹的含义

  文物:

由古代人民制造,年代比较久远,遗传在社会或埋藏在地下的有相当价值的文化遗物。

如:

“马踏飞燕”、兵马俑、明清古典家具粉彩观音瓶等。

(播放有关文物的图片)

  古迹:

由古代人民建造,年代比较久远,至今保存完好有相当价值的遗迹,多指建筑物,名胜古迹。

如:

北京故宫、颐和园、孙中山故居、三乡郑观应故居等)(播放有关古迹的图片)

3、学习语文园地六的口语交际“保护文物”内容。

  学生自读后回答:

  

(1)这篇短文列举了哪些破坏文物的现象?

指名回答。

  

(2)分小组讨论:

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破坏文物的现象?

请列举出来。

  (3)教师总结并提问:

  a、我们为什么要保护文物?

  b、该如何保护文物?

小组讨论并作答。

  (4)教师总结并发起号召。

4、总结内容。

5、布置作业

  a、收集有关破坏文物的图片资料与同学们互相交流。

  b、书写几副有关号召游人爱护文物、保护文物的宣传口号标语。

二次修正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六——口语交际

保护文物,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小处做起

反思重建:

 

备课组长签字:

时间:

年月日

语文园地(六)

课型:

新课周案序:

总案序:

单元次序:

6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一种表达的方法:

描写事物时,用大家熟知的事物作比照,就会使事物变得十分具体、形象。

2、引导学生积累的是几个风景名胜区的有名对联。

3、搜集交流有关世界遗产的资料,提高搜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会用熟知的事物做比照的表达方法。

媒体使用:

多媒体教学课件。

德育渗透: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这一单元又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新的发现呢?

1.生自由读例句,想一想,看能从中发现什么。

【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宽的可以五、六匹马并行呢。

【已发掘了三个俑坑,这三个俑坑的总面积有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

2.分角色读小林域小东的话,看看他们有什么发现。

3.分组分析比较:

自己的发现和小林小东的发现有什么不同?

4.再读句子,体会:

文中句子为什么要这样写?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使句子更加具体形象。

5.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来使句子更加形象具体的呢?

总结:

用熟知的事物来作比照,使人很容易想象出文中描绘的事物的具体形象。

6.找一找:

在已学的课文中找一找类似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并试着自己写一写。

(1)自由练习找句子。

(2)集体订正,表扬能学以致用的学生。

(二)日积月累

同学们,这几天我们游览了许多风景名胜区,其失许多名家已经把它写成了对联,千古流传,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

(大屏幕出示)

1.生自读对联。

2.指名学生读对联,师范读、纠正字音,指导学生读好对联。

3.交流自己对这几幅对联的理解,

4.教师展示对联所描绘的相应的风景名胜的图片。

(出示课件)

5.熟读背诵。

(背诵竞赛、相互检查、全班抽查)

三、宽带网

1、生出示搜集的资料,小组内交流。

(师巡视)

2、小组内挑选出有价值的资料,全班交流感悟。

(1)展示图片。

(师适时出示课件的世界文化遗产图片。

(2)吟诗诵词。

(3)展示对联。

(师适时出示课件的补充对联。

(4)讲故事、传说,

3、在交流的过程中,展开讨论,积极评价。

4、师生共同总结出搜集资料应该注意的事项。

二次修正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六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宽带网

反思重建:

 

备课组长签字:

时间:

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