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防治水设计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639435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59.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防治水设计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煤矿防治水设计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煤矿防治水设计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煤矿防治水设计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煤矿防治水设计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煤矿防治水设计方案.docx

《煤矿防治水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防治水设计方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煤矿防治水设计方案.docx

煤矿防治水设计方案

煤矿防治水设计方案

 

矿长:

总工程师:

生产矿长:

安全矿长:

机电矿长:

调度室:

 

2012年4月

 

煤矿设计措施会审意见表

方案

名称

防治水设计方案

会审

人员

会审意见

签名

矿长

 

年月日

 

总工程师

 

年月日

 

生产

矿长

 

年月日

 

安全

矿长

 

年月日

 

机电

矿长

 

年月日

前言

为进一步加大我矿防治水工作,不断提高我矿防治水能力,有效防范水害事故的发生,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安全展理念,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毕节地区煤矿安全生产禁令》及四个规定、五个100%等规定和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省安监局、贵州煤监局《关于印贵州省煤矿防治水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黔安监煤矿[2012]67号)即(毕市安监[2012]86号)精神,加大我矿防治水工作力度,提升我矿防治水能力,有效防范水害事故发生,特制定本防治水设计方案。

第一章矿井概况

一、矿井概况

煤矿为一家合伙企业,在贵州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持有注册号为52000040的《合伙企业营业执照》,经营范围及方式:

煤炭的开采及销售(凭煤炭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和采矿许可证从事经营活动)。

大湾子煤矿开拓准备系统按30~45万吨/年建设。

目前矿井(9万吨/年)已投产,井下已组织一面、两掘(暂密闭)。

矿井位于现行政区划属风景名胜区乡,位于大方县城北东方向,平距约28.5km,。

距普底乡10.0km乡,百纳乡2.0km。

矿区有公路与大方—金沙(G326国道)相连,交通方便。

地理坐标:

东经105°22′48″—105°24′00″,北纬27°01′49″—27°03′37″,井田面积2.37km2。

矿井开拓开采:

工业场地位于井田南部,场地标高+1621~1630m,矿井采用片盘斜井开拓。

矿井设计穿层布置主、副、回风斜井三个井筒,对M1煤层的的一采区进行开采;开采划分为五个水平,目前开采标高为+1550m,下山、石门开拓方式;首采区(一采区)开拓水平标高为+1500m,开采二采区在+1450m设辅助水平,开采三采区在+1350m设辅助水平。

开采四采区时设+1250m辅助水平,开采五采区时设+1150m辅助水平。

开拓巷道布置:

开采上水平时,工业场地内布置有主、副、回风斜井;主斜井倾角18°,副斜井倾角16——22°,回风斜井倾角22°;主、副斜井、回风井布置到+1500m水平车场,在+1500m水平车场布置水泵房、水仓;主、副、回风斜井均布置到+1500m水平;

开采顺序:

每个区段含可采煤层两层,煤层间的开采顺序为M1、M2。

矿井建设时,大湾子煤矿开拓准备系统按30~45万吨/年建设。

目前矿井基建已完成,已完成首采工作面的全部井巷工程及安装工程,并投入生产,于2010年2月4日省安监局组织专家对矿井安全生产许可证验收,同年5月22-23日省能源局组织专家对我矿煤炭生产许可证进行验收。

验收时的回采工作面为1012炮采工作面和两个掘进工作面:

1011运输顺槽、1011回风顺槽。

大湾子煤矿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已取得《工商营业执照》,注册号为520008;大湾子煤矿《采矿许可证》证号为C5200009091024、安全生产许可证号为(黔)MK安许证字[0247]、煤炭生产许可证号为20520333、矿长资格证为、201矿长安全资格证号为080520954。

二、自然地理

地形地貌

矿区属构造侵蚀、剥蚀中山及碳酸盐岩溶地貌,以井田桉家寨北侧山头(沙坡)地势最高,海拔标高1806.7m;以火烧寨南西附近洼地地势最低,海拔标高1573.6m;相对高差233m。

地形切割强烈,岭谷起伏,沟壑纵横,山脉走向与区域性北东向构造线一致。

气象

调查区地处贵州高原西北部,区内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有严寒,夏无酷暑,雨旱季节较明显。

据大方县气象局统计资料,年均气温11.3℃,七月温度最高,极端气温达31.5℃,一月温度最低,极端最低温度为9.3℃;年降水量1180.8mm,降水量多集中在4—9月,年无霜期254天。

地表水

水系属长江水系,为其上游河段赤水河与乌江支流之分水岭地带,地表水系不甚发育,部份冲沟水系长年有流水径流,水量大小受季节影响,大流量多发生在汛期,一般径流量在1—2l/s左右。

地震

据贵州省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厅“黔城设能发[1992]230号文(关于公布贵州省地震烈度新区规划的通知)”,大方县地震烈度为Ⅵ度区。

三、矿区小煤窑开采情况

邻近矿井情况

矿区内目前开采的煤矿只有大湾子煤矿,没有其他小煤窑开采。

老窑情况

矿区内有煤层露头出露,以前的老窑分布较多,矿区各煤层露头线附近的大部份老窑均为斜井,可能有一定积水,对各煤层开采均有一定影响。

另外,还有一些未调查清楚的掩埋老硐,对煤层的开采也有一定的威胁,在开采中要引起重视。

由于矿区内因存在过去采煤时形成的采空区或老硐,由此,矿井必须对矿区内的小窑及采空区以及积水情况等进行详细调查,编制调查报告,并进行填图。

切实掌握小窑开采情况,小窑采空区积水情况,要注意探放水工作,特别是在采空区或老硐附近采煤时,防止采空区积水及老硐积水的突然涌出。

另外,还要注意在巷道中尚未查清的断层可能切穿上下含水层对开采的影响。

第二章矿井地质、水文地质及防治水设计

第一节矿井地质

一、区域地质

1、区域地质、构造特征

1)地层

勘查区及区域上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三叠系、二叠系台地(陆相)相碳酸盐、碎屑岩沉积,仅在百纳东部平寨背斜核部有少量寒武系、石炭系碳酸盐及碎屑岩。

地层层序及岩性组合由新至老列述如下:

三叠系(T)

关岭组(T2g):

灰、灰黄色中厚层细粒白云岩、灰质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及杂色粘土岩、钙质粘土岩及泥质白云岩、泥灰岩等。

厚约200m。

永宁镇组(T1yn):

为灰、浅灰色中层及中厚层生物屑细晶灰岩、泥晶生物屑灰岩及白云岩。

厚约350m。

夜郎组(T1y):

下部为灰绿色页岩及钙质页岩;中部为浅灰、灰色薄—中厚层灰岩;上部为紫红灰绿色钙质粘土岩及粉砂质粘土岩。

厚约450m。

------------------------整合--------------------------

二叠系(P)

大隆组(P3d):

灰色薄层硅质岩。

厚约15m。

长兴组(P3c):

灰、深灰色中厚层状灰岩。

厚约25m。

龙潭组(P3l):

灰绿、黄褐色条带状粉砂岩、粘土岩、石英砂岩、炭质页岩及煤层等。

厚约300m。

------------------平行不整合----------------------

茅口组(P2m):

灰、浅灰色厚层状灰岩,时夹燧石条带或结核。

厚约200m。

栖霞组(P2q):

灰、深灰色中厚层含燧石生物碎屑灰岩,底部为灰黑色中夹薄层含粘土质灰岩。

厚约130m。

梁山组(P1l):

灰色粉砂岩、粘土岩及煤(层)线。

厚约20m。

--------------------平行不整合--------------------

石炭系(C)

祥摆组(C1x):

为灰黑、黄褐色页岩、砂质页及炭质页岩与灰、灰黄、灰白色薄至中厚层细至粗粒石英砂岩互层,含2—3层可采煤层。

厚约320m。

--------------------平行不整合--------------------

寒武系(∈)

娄山关组(∈2-3ls):

浅灰、灰色厚层至厚层块状细—粗晶白云岩。

出露厚约350m。

2)构造

勘查区位于扬子陆块之四级大地构造单元—毕节北东向构造变形区之中部,以发育北东向褶皱为特征,断裂不甚发育,大尺度的褶皱构造有桐子背斜、新场向斜、高店背斜等,是燕山期构造运动的产物。

桐子背斜:

分布在勘查区东部的平寨一带,轴向北东,其核部地层由寒武系中上统娄山关组白云岩、下石炭统祥摆组碎屑岩组成,两翼依次为二叠系及三叠纪碳酸盐岩、碎屑岩地层。

北西翼地层产状275--350º∠20--60º;南东翼地层产状100--130º∠10--45º。

达溪向斜:

位于桐子背斜东部,轴向北东,核部地层由侏罗系碎屑岩构成,两翼依次为三叠系、二叠系碳酸盐岩与碎屑岩。

高店背斜:

位于勘查区西部,呈北东向展布,核部最老地层为二叠系梁山组,两翼依次由二叠系栖霞组、茅口组、峨嵋山玄武岩、龙潭组、长兴组及大隆组,下三叠统夜郎组、永宁镇组之碳酸盐岩、碎屑岩构成。

北西翼地层产状310--350º∠10--25º;南东翼地层产状100--140º∠10--30º。

2、区域矿产地质特征

区域矿产主要有煤矿和铁矿,可开发利用的非金属矿产尚有水泥灰岩等,其中以煤矿、水泥灰岩最具开发价值。

煤矿:

赋存于上二叠统龙潭组中,各背、向斜构造两翼均有分布。

含煤岩系龙潭组由灰绿、黄绿色条带状粉砂岩、粘土岩、石英粉砂岩、炭质页岩及煤层组成,属海陆交互环境沉积成因,含煤10层,其中可采煤7层,煤层厚度一般0.2—2.0m,最大厚度之煤层在3m以上,因含煤岩系的分布面积广,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

水泥灰岩:

在区内均有分布,产出层位为上中二叠统栖霞组、茅口组灰岩及下三叠统夜郎组、永宁镇组灰岩,是水泥生产的上乘原料,可作为水泥企业的原料基地。

铁矿:

赋存于区内的煤系(龙潭组)地层中,规模小且分布零星,均被当地村民所开采。

经济意义不大。

二、矿区地质

1、地层

勘查区位于区域性达溪向斜南东翼,在勘查区尺度范围属单斜地层,岩(煤)层倾向北西,倾角20°~60°。

出露地层为二叠系、三叠系之碳酸盐岩及碎屑岩系,为台地碳酸盐和海陆交互相沉积建造。

地层序列如下:

上覆地层:

关岭组灰、灰黄色中厚层细粒白云岩、灰质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及杂色粘土岩、钙质粘土岩及泥质白云岩、泥灰岩等。

-----------------------------整合--------------------------

永宁镇组(T1yn):

为灰、浅灰色中层及中厚层生物屑细晶灰岩、泥晶生物屑灰岩及白云岩。

厚约350m。

夜郎组(T1y):

据岩性分为三个岩性段。

第三段(T1y3):

为灰绿、浅紫红色钙质粘土岩及粉砂质粘土岩。

厚约250m。

第二段(T1y2):

为灰色中夹薄层泥质灰岩及钙质泥岩。

厚约80m。

第一段(T1y1):

为灰、灰绿色中厚层钙质粉砂质粘土岩夹钙质页岩;厚约120m。

----------------------------整合----------------------------

大隆组(P3d):

灰色薄层硅质岩。

厚约15m。

长兴组(P3c):

灰、深灰色中厚层状灰岩。

厚约30m。

龙潭组(P3l):

根据岩性分为三个岩性段。

第三段(P3l3):

由黄褐色、黄绿色薄至中层粉砂岩、石英细砂岩夹少量粘土岩,含3层未达可采厚度之煤层。

厚约70m。

第二段(P3l2):

灰绿、黄绿色薄层及中层条带状粉砂岩、粘土岩及黑色炭质页岩夹薄层石英砂岩,含1号可采煤层。

厚约90m。

第一段(P3l1):

灰黑、黄褐色含铁铝土质页岩及中层条纹状或条带状粉砂岩、粘土岩夹薄层石英砂岩,含3号可采煤层。

厚约120m。

---------------------------平行不整合-----------------------

下伏地层:

茅口组浅灰、灰色厚层状含生物碎屑灰岩。

2、构造

勘查区地质构造简单,为北东向达溪向斜南东翼,区内均为单斜地层。

仅在矿区南西边缘见一条北西向断裂构造F1,因在井田范围之外,未对井田造成影响。

F1断层:

位于矿区南西端边缘,呈北西向展布,区内长约2km,往两端延出区外,两断盘地层为二叠系茅口组、龙潭组、长兴组、大隆组灰岩、硅质岩、碎屑岩与煤层及三叠系夜郎组、永宁镇组碎屑岩与灰岩。

断层破碎带宽度约1.5m,由碎裂岩组成,岩性为钙质粉砂质粘土岩,劈理发育,劈理产状190º∠55º。

断面倾向南西,倾角55º。

此外,据井下和露头尺度上的观察统计,区内尚发育有近东西向及北东向两组节理,未见位移特征,对煤层的影响不大,构造类型简单。

3、变质作用

区内的变质作用仅限于沿断裂破碎带及其旁侧的动力变质作用。

4、成煤规律及找煤标志

贵州的煤矿大都是在晚二叠世成煤期形成的,受上二叠统龙潭组或合山组含煤岩系控制,找煤的前提条件是必须要有含煤岩系存在,含煤岩系厚度大,说明聚煤盆地或聚煤凹陷的深度大;煤层的厚度大、层数多,反映海水进退频繁、聚煤时间长、成煤期多的大地构造环境。

有含煤岩系存在是找煤的直接标志。

该区在达溪向斜找煤的前景极大。

三、含煤岩系及煤层

1、含煤岩系特征

本区含煤岩系为上二叠统龙潭组,由黄褐、灰黑、黄绿色薄至中层粉砂质粘土岩、炭质页岩、石英细砂岩及煤层组成,含可采煤一层(仅对民采煤层编号),厚约250m。

其中,含煤岩系的厚度在区内无明显的变化,煤层产状与地层一致,呈舒缓波状向北东—南西两端延伸,含煤层数多为10层,其间含可采煤一层。

煤层倾角多在35~50º之间,煤层倾角有由地表向深部逐渐变缓趋势,煤层之间的距离变化不大。

2、煤层特征

1)M1煤层

煤层稳定,区内出露长度约为2.5km,LD3、LD4、XJ1、LD7、LD9、LD18、LD22、LD26、TC1、TC2、TC3工程控制,煤层形态变化小,呈似层状产出,厚度相对稳定,矿体连续性较好,煤层最大厚度为1.6m,最小厚度为0.9m,平均厚度1.2m,厚度变化系数21%。

煤岩呈黑色暗煤,玻璃光泽,硬度低且性脆,煤岩崩落后呈粉末状,局部见较少量呈细粒状星散分布的黄铁矿;煤层顶板为粘土岩或粉砂质泥岩;底板为粘土岩。

煤层内常见1层煤矸石,形态、厚度不稳定,一般小于0.2m,煤层结构较简单。

2)M2煤层

煤层稳定,区内出露长度约为2.5km,LD1、LD17、XJ1、LD20、LD21、LD25、C1、TC2、TC3工程控制,煤层形态变化小,呈似层状产出,厚度相对稳定,矿体连续性较好,煤层最大厚度为1.6m,最小厚度为1.1m,平均厚度1.5m,厚度变化系数16%。

煤岩呈黑色暗煤,玻璃光泽,硬度较高,煤岩崩落后呈块状,局部见较少量呈细粒状星散分布的黄铁矿;亦见石英、粘土、黄铁矿等矿物组分。

煤层顶板为粉砂质粘土岩;底板为粘土岩。

煤层内常见1~3层煤矸石,形态、厚度不稳定,一般小于0.3m,煤层结构较简单。

各煤层特征见表1-3-1。

表1-3-1煤层特征表

顺序

区域组

煤层名称

煤层厚度(m)

层间距(m)

煤层夹矸数

稳定性

煤层倾角(度)

煤种

顶底板岩性

最大

最小

平均

顶板

底板

最大

最小

平均

20-30

1

龙潭组

M1

1.60

0.90

1.20

1

稳定

35

45

40

无烟煤

粘土岩或粉砂质泥岩

粘土岩

7-10

2

M2

1.60

1.00

1.50

1-3

稳定

30

50

41

无烟煤

粉砂质粘土岩

粘土岩

四、其它开采技术条件

1、煤层顶底板

区可采煤层顶板为泥质粉砂岩,较为稳固,工程地质条件中等,在采矿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加以支护。

底板的岩性均为粘土岩,吸水以后易膨胀,在开采过程中应引起注意。

2、瓦斯、煤尘、煤的自燃及地温

1)瓦斯

根据黔安监管办字[2007]345号—《关于加强煤矿建设项目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的意见》,本次设计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设计和管理。

2)煤尘爆炸性

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2006年11月1日提交的《大方县百纳大湾子煤矿M1煤层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和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2006年11月30日提交的《大方县百纳大湾子煤矿M2煤层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M1、M2号煤层煤尘无爆炸性。

本次设计对M1、M2号煤层按煤尘无爆炸性设计和管理。

在开采过程中要注意煤粉的含量,应尽量降低巷道和工作面中煤尘的含量,作好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以防止煤尘及瓦斯爆炸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发生。

3)煤的自燃倾向

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2006年11月3日提交的《大方县百纳大湾子煤矿M1煤层煤炭自燃倾向等级鉴定报告》和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2006年11月30日提交的《大方县百纳大湾子煤矿M2煤层煤炭自燃倾向等级鉴定报告》,M1、M2号煤层其煤炭自燃倾向等级为三类,属不易自燃煤层。

本设计对M1、M2号煤层按三类(不易自燃煤层)设计和管理。

矿井开采过程中必须制定防治煤层自燃的措施,控制煤层的暴露面积和暴露时间,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

4)煤与瓦斯突出

根据黔安监管办字[2007]345号文件“关于加强煤矿建设项目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的意见”,大方县被划定为煤与瓦斯突出矿区和突出危险矿区,本次设计对大湾子煤矿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进行设计和管理。

5)地温

本井田属地温正常区,无热害影响。

3、冲击地压

资源量核实报告及矿方提供的资料中均没有提及关于冲击地压的资料,本矿区内也无冲击地压的历史记录,矿井暂按无冲击地压矿井考虑。

4、工程地质条件

(1)工程地质岩组特征:

井田内工程地质岩组均为龙潭组粘土岩、粉砂岩、粉砂质粘土岩、炭质页岩及煤层等,属软质——硬质岩组,工程力学性质整体较好。

在风化带、构造破碎带发育部位其力学性质较差,具有遇水易软化之水理性质,易于冒顶、片帮和掉块,是开采过程中要注意的工程地质问题。

(2)煤层顶底板特征:

本区可采煤层顶板为泥质粉砂岩,较为稳固,工程地质条件中等,在采矿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加以支护。

底板的岩性均为粘土岩,吸水以后易膨胀,在开采过程中应引起注意。

5、环境地质

环境地质特征:

由于该区受区域地质构造与地貌背景的控制,地形切割较强烈,剥夷面破碎,山体斜坡的坡度较大,井田内及附近为二叠系茅口组、龙潭组、长兴组及大隆组之灰岩、硅质岩、粘土岩、粉砂质粘土岩、粉砂岩、炭质页岩及煤层等岩性组成的软质—坚硬岩石,受构造裂隙与卸荷裂隙之影响,在地表的局部地段见有小规模崩塌现象,加之该区石漠化较为严重,地质生态环境脆弱,地表易于产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地下采矿易产生顶板冒落与地表变形。

矿床开采时会对地质环境产生影响,如地面变形、污染饮用水源等。

根据国家地震局颁布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使用规定》,该区属地震烈度Ⅵ度区,区域地壳稳定。

五、勘探程度

勘查区的地质工作程度低,矿区及其附近的地质工作均始于建国后,仅有贵州省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贵州地矿局113地质大队分别开展过1:

20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及百纳、达溪煤矿区地质普查工作,除此之外,贵州工业大学2003年在大湾子煤矿矿区范围内开展了煤矿地质勘查工作,并于2003年7月提交了《贵州省大方县达溪煤矿区大湾子井田勘查地质报告》和相应的地质图件为本次工作提供了基础地质资料。

该区煤矿较详细的勘查地质工作尚未进行。

除以往进行的地质工作外,受大湾子煤矿委托,2005年10月贵州大学在该矿区范围内重新进行了煤矿地质勘查工作。

基本查明了区内地层层序、地质构造,确定了含煤地层年代,含煤地层厚度、分布范围、煤层数、煤层厚度、主采煤层及埋藏情况;煤岩和煤质的一般特征;水文地质、顶底板岩性等开采技术条件;矿井范围内自然地理条件,计算了煤炭资源储量,并提交了《贵州省大方县达溪煤矿区大湾子井田补充勘查地质报告》和相应的地质图件。

认为可以作为矿井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第二节矿井水文地质

一、水文地质情况

1、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矿区水系属长江水系,为其上游河段赤水河与乌江支流之分水岭地带,地表水系不甚发育,部份冲沟水系长年有流水径流,水量大小受季节影响,大流量多发生在汛期,一般径流量在1—2l/s左右。

井田范围及附近出露地层为二叠系茅口组、龙潭组、长兴组及大龙组之灰岩、硅质岩粘土岩、粉砂质粘土岩、粉砂岩、炭质页岩及煤层,三叠系夜郎组、永宁镇组之粘土岩及灰岩,其中夜郎组第二段、永宁镇组与茅口组、长兴组是含水层,且岩溶较为发育,富水性强;夜郎组第一段、第三段及龙潭组可视为相对隔水层,富水性弱。

据调查,民采的大部分老硐均为斜井开拓,小煤窑井巷内均有较多积水,但渗水量小。

由于井田回采的均系下山煤,采空区形成后易于积水;矿床充水因素主要是断裂带及茅口组、长兴组和小煤窑采空区,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

矿区地下水均为大气降水补给,因山高坡陡,植被稀少,地层主要由灰岩、粉砂岩及粘土岩构成,不利于降水的保持和下渗,地表迳流极快。

由于煤层围岩主要为龙潭组之粉砂质粘土岩及粘土岩,地下水类型主体上是裂隙水。

含煤岩系之岩性组合总体是隔水的,含水性弱,加之地层本身含水量较小,但矿区开采范围大都位于侵蚀基准面之下,地下水对煤层开采的影响较大。

在开采过程中对一些没有查明的小煤窑积水和断裂带要十分注意。

2、地形地貌

矿区属构造侵蚀、剥蚀中山及碳酸盐岩溶地貌,以井田桉家寨北侧山头(沙坡)地势最高,海拔标高1806.7m;以火烧寨南西附近洼地地势最低,海拔标高1573.6m;相对高差233m。

地形切割强烈,岭谷起伏,沟壑纵横,山脉走向与区域性北东向构造线一致。

3、矿井充水条件

水系属长江水系,为其上游河段赤水河与乌江支流之分水岭地带,地表水系不甚发育,部份冲沟水系长年有流水径流,水量大小受季节影响,大流量多发生在汛期,一般径流量在1—2l/s左右。

1)地层含、隔水层

含水层:

夜郎组第二段、永宁镇组与茅口组、长兴组,岩溶较为发育,富水性强。

特征如下:

夜郎组(T1y):

下部为灰绿色页岩及钙质页岩;中部为浅灰、灰色薄—中厚层灰岩;上部为紫红灰绿色钙质粘土岩及粉砂质粘土岩。

厚约450m。

永宁镇组(T1yn):

为灰、浅灰色中层及中厚层生物屑细晶灰岩、泥晶生物屑灰岩及白云岩。

厚约350m。

茅口组(P2m):

灰、浅灰色厚层状灰岩,时夹燧石条带或结核。

厚约200m。

长兴组(P3c):

灰、深灰色中厚层状灰岩。

厚约25m。

隔水层:

夜郎组第一段、第三段及龙潭组可视为相对隔水层,富水性弱。

特征如下:

龙潭组(P3l):

灰绿、黄褐色条带状粉砂岩、粘土岩、石英砂岩、炭质页岩及煤层等。

厚约300m。

2)地下水类型

地下水类型主体上是裂隙水。

含煤岩系之岩性组合总体是隔水的,含水性弱,加之地层本身含水量较小,但矿区开采范围大都位于侵蚀基准面之下,地下水对煤层开采的影响较大。

3)水力联系情况

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与井田边河水的补给,由于地表植被发育,吸收部分大气降雨转化补给地下水,大部分水是沿地表流失。

矿区内因开采煤层历史久远,多数井巷间已贯通,形成采空区。

矿区地形起伏大,地层厚度及富水性差异较大,地形自然坡度大,地表水、地下水排泄通畅。

矿区是地下水迳流区,也是地下水排泄区。

裂隙水主要靠大气降水通过地表风化裂隙等渗透补给,多为近源排泄,形成了多处冲沟间歇溪流、泉眼,沿分水岭径流排入河里,最后流出矿区外。

由于矿井直接充水含水层露头分布不广,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不强,为中等~弱含水层,充水通道主要以岩石原生和采矿节理、裂隙为主,规模一般不大,少量为断层、老窑巷道、岩溶管道导水,因此未来矿井充水方式主要以渗水、滴水、淋水为主,局部可能发生突水。

需要强调的是,在地表构造破碎带、隐伏地裂缝带、第四系覆盖较厚地段以及崩积、坡积地段,在雨季对矿井充水危害极大,矿井涌水量可增大数倍甚至数十倍,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类型。

4)地下水位

本矿区大部分矿床位于最低侵蚀基准面以下,直接充水水源主要为龙潭组裂隙水和老窑采空区积水、地表冲沟水,此外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组玄武岩含基岩裂隙水长兴组以上含水层水也会成为充水水源,故本矿区属于岩溶-裂隙充水为主,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复杂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