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记叙文15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638018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9.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端午节记叙文1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端午节记叙文1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端午节记叙文15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端午节记叙文15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端午节记叙文15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端午节记叙文15篇.docx

《端午节记叙文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端午节记叙文15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端午节记叙文15篇.docx

端午节记叙文15篇

2021年端午节记叙文15篇

端午节记叙文1

  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

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

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避邪。

“中国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代有大量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传世。

  今天我家的风俗就是传统的北方特点,我妈妈今天给我们包粽子、煮大蒜等等。

  今天姥姥和妈妈都在我家包粽子。

见姥姥拿起一片粽叶,卷呀卷,卷呀卷卷成一个漏斗形的,然后就把糯米放到了里面,一叠,用细线一裹,就扔进了锅里。

我也蠢蠢欲动,想试试怎么包粽子。

我也拿起一片粽叶,卷呀卷,卷呀卷的,卷成一个漏斗形。

我把米放进去,可是,我放进去的米一会儿就漏光了。

姥姥说:

”楠楠啊,你都没有把粽叶卷好就把糯米放了进去,你不漏光谁漏光啊?

”我一看妈妈,真的,下面一点都没有缝隙,再一看我的,一个小洞。

怪不得咧!

我又拿起一片,卷的好用力好用力。

终于没有了缝隙。

我终于自己做了一个粽子,吃起来一定很香!

  妈妈又在煮蒜了,我一看就没有了胃口。

蒜那么辣,怎么可能一口气吃下去一个蒜呢?

姥姥、爸爸、妈妈、姥爷,甚至我那可爱的弟弟——笑笑吃的也那么香。

我尝试性的拿起一个,小心翼翼的剥开,放进嘴里一嚼,嗯……面面的,甜甜的,还有一丝辣味。

真好吃!

我吃了一个又一个,总是吃不腻,真好!

  姥姥往笑笑受伤挂香包,一会儿也给我做了一个。

姥姥说:

“你必须戴完今天,不然就不吉利了。

”我顺从的点了点头,说:

“遵命!

”姥姥和大家都笑了。

  我们又度过了一个快乐的端午节。

端午节记叙文2

  离端午节还有两天了,富贵村的人们都在忙碌着。

  这富贵村,虽然名为“富贵”,但其实是一片山坳坳里的穷乡僻壤,偶尔飞出一两个金凤凰,萧顺就是一个。

去年刚刚医科大学毕业的他正在城里医院里履行着天职。

家里有一老母,还有一个快要生娃的童养媳,她们并不知道萧顺的工作单位在哪里,因为这山村实在太闭塞了,惟一与外界的联系就是那一月才来一次的`邮差。

  往年,萧顺都会在端午节前一个月寄信回家,这样,婆媳们就会在端午节前收到他的信,为他将要回家作准备。

可是今年有些反常,离端午节只有两天了,他的信还没到。

婆媳俩倒没怎么担心,心想也许他忙,就忘了写信,反正过节一定会回来,按往年一样准备就是了。

  端午节转眼就到了,村长按惯例用挨家挨户集来的钱买了一串火红的鞭炮,放得震天响。

按他们那里的习俗,每户的男丁都要跪在离鞭炮4米的圈子里,然后祈福。

可人们发现,萧顺没来,于是村长又派人去请。

……然后,全村的男丁都知道了,萧顺没回来,然后,全村的女人都知道了,萧顺端午节没回家!

  在这个没有什么新闻的穷山村里,女人们开始用她们独特的传播方式,生动地演绎着这个“号外”。

真是团结力量大,现在村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萧顺这个假冒的孝子,抛妻弃子,在城里一个人风流快活,还了一个小老婆。

  萧家婆媳整日闭门不出,媳妇本来挺相信丈夫的,可听传言说得那么有板有眼,就挺着个大肚子,整日以泪洗面。

她将信将疑,只有萧顺的妈始终坚信儿子不会如此,她始终以坚定的口吻劝慰媳妇:

“顺子不会的,他不会的!

  一日,婆婆听到门外又有村妇在谈论自己的儿子,她不顾媳妇的劝阻,毅然拄着拐杖,一步步挪到门口,打开门,只说了一句话:

“顺子不会的,不会的!

”话音未落,萧顺站在了老母的面前!

  原来,奋战在“非典”一线的萧顺刚刚结束任务,又在宾馆被隔离了一个多星期,才匆匆往家赶,所以耽搁了。

  于是,女人们开始说:

“萧顺真孝顺!

  媳妇开始说:

“他是我丈夫。

  婆婆仍然说:

“他不会做那种事!

  解剖:

这篇__实在高明,小作者把与“非典”有关的内容隐到了幕后,而把场景设置在远离“非典”中心的“山坳坳里的穷乡僻壤”——富贵村。

在文中看到的主要是婆媳的翘着盼望,是富贵村人对萧顺的种种议论,是母亲对儿子的坚信不疑。

直到__结尾,作者轻轻一点,亮出谜底:

“原来,奋战在‘非典’一线的萧顺刚刚结束任务,又在宾馆被隔离了一个多星期,才匆匆往家赶,所以耽搁了。

知子莫若母,正是因为情感的亲近,才有母亲对儿子的深信不疑,也正是因为情感的相对疏远,才会有村人的猜疑。

至此,__巧妙地与题意扣合起来了。

端午节记叙文3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这句诗中的节日,大家一定不陌生,正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这是一个粽叶飘香的节日。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五节,天中节,五月节等。

但要说大家最熟悉的还是端午节这个名字呢!

  要说最能代表端午节的,当然非粽子莫属了。

在端午节这天,街上可谓是人来人往,家家户户都出来买粽叶,买糯米,和蜜枣,蜜豆回家自己包粽子。

有的人上街买那些美观的粽子。

在端午节,没有人不吃粽子,每到端午节,不吃四五个拳头大的粽子都不配我贪吃鬼的称号。

粽子不仅好吃,制作方法也是比较简单的,新鲜的粽叶洗净,剪掉根部,用开水煮几分钟,淘好糯米,控干米,加入蜜豆蜜枣。

将粽叶正面朝里。

包住糯米用线捆紧,放入锅中煮三几个小时就好了。

  吃着香喷喷的粽子,我不禁想起了那个端午节的传说。

春秋时期,屈原是楚怀王的大臣提倡。

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却被奸臣所害,被迫流放到了湘江流域,。

在流放中写下了《离骚》这首不朽的诗篇。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

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毁灭,心如刀割,便投汨罗江身死。

楚国百姓哀痛异常,为了,使鱼龙虾蟹不吃屈原的遗体,向江中投粽子,以后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了。

  除了吃粽子,赛龙舟也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习俗,赛龙舟在我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湖泊的地方也有赛龙舟的习俗,在每年端午节晚上吃完粽子后,都要看赛龙舟,目睹着刺激的时刻。

  在端午节还要洗艾叶澡,驱寒祛毒。

艾叶草气味芳香,行色可玩,而洗艾叶澡,也是端午节的一个重要活动。

  除了洗艾叶澡,端午节。

还要在门前挂上艾叶,有驱魔法鬼之效。

每当这时,我都会在门前来来回回的走。

在门中进进出出,享受艾草的迷人香味。

  我爱端午节,更爱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记叙文4

  每逢农历五月初五,只要你听见“哗哗”米粒酒在竹筐里的声音,此起彼伏的加油呐喊声,还有大街小巷的谈笑声,你就知道,端午节真得来了,你的心情开始激动了吗?

  清晨的七点,天才刚刚亮,外婆家的小巷传出一声响亮的鸡鸣声,这叫声就像定时闹钟,男女老少立刻起床,我也不例外。

人们把桌椅、锅碗和瓢盆等东西都搬到外面,每个人都打起精神开始包粽子。

  我拿起一片又青又脆的竹叶,把它折成大小正好的锥形,现在看起来就像一个小型的漏斗。

等它被洗净之后,我在里头倒进晾干的一粒粒雪白剔透的米,速度要均匀。

在倒米的过程中,我放入了自己最喜欢的佐料:

肉和笋片。

这样荤素搭配非常好,味道十分鲜美,又营养又健康。

  粽子终于开始蒸了,我沾沾自喜地想象着令人垂涎欲滴的粽子,简直恨不得让它立刻就蒸熟。

不一会儿,我只听见厨房传来一阵大功告成的喜悦的叫喊声:

“大家快点过来拿各自的粽子咯!

”我像一只饿得过了头的老虎,急匆匆地冲进厨房去取猎物。

三角体的粽子被蒸得软软的,我拿出三角体的粽子在自己的手里是热乎乎的,飘进鼻子的是一阵竹叶清新的味儿。

我剥开竹叶,一粒粒饱满的米粒如同一个个小娃娃相互拥抱在一起。

我轻轻地咬下一口,米已经被蒸得又香又糯,很松软,颇有嚼劲儿,藏在里头的肥肉油而不腻,在嘴里滑动,这非同一般的美味暖暖地融化在心里,真是非常好吃极了,吃了还想以后再吃。

  伴随着浓烈的粽子香,我来到凉风习习的湖边观看赛龙舟。

龙舟真是栩栩如生,狭长而又细窄,能容得下十几个划龙舟的赛手,舟头与舟尾分别是龙头与龙尾,雕刻得极为精致,真得像一条龙会昂首挺胸那样。

伴随着激情四射的乐曲,划龙舟的队员们精神抖擞,鼓足勇气,注意力高度集中,使出浑身解数,手臂有力地前后摆动,他们手中的桨有条不紊地起起落落,看起来就像一个人在划。

在龙舟的头部,我只听见阵阵急促的鼓声,那便是鼓手们正大显身手,手握鼓棒,上下上下有节奏地敲着又圆又大的鼓,使出九牛二虎之力。

在鼓声的作用下,赛手们有规律地摆动船桨,每条船上的赛手都不甘示弱,紧追不舍。

场面上出现了你追我赶的情景。

岸上的人呐喊道:

“加油!

一二三,努力地加把劲儿啊!

  “赢了,终于赢了,真是太好了!

”遥遥领先的那条龙舟不负重望,冲破终点,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他们热情地拥抱、激掌、祝贺……场面真是热闹极了。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洒白糖。

龙舟下水喜洋洋。

”这首描写端午节的诗至今响彻耳畔。

端午节是一个有趣的传统节日,它欢乐的氛围带动了所有人。

端午节记叙文5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今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就在这江南青青的色彩里、湿湿的雨季中缓然而来。

在江南春雨的背景中,我也盼来了结束中考的姐姐.那清凉的春雨淅沥沥的一直下着、下着,伴着我们舒缓闲适地度过了这个美好的节日。

  推开家门,一阵如风铃般清脆的笑声和着青青的粽草叶香味便向我袭,一定是姐姐和妈妈正在包粽子.我看狗够黑豆也仿佛受到粽草叶清香的诱惑,兴奋的在客厅里乱窜,似要嗅上一口这个季节的味道。

姐姐听见开门声响从厨房里跑了出来。

一见到我就扑过来抱我

  ..连连说我又长高了,可是姐姐依旧没变还是那么乐观依旧笑靥如花……

  接着大家开始吃粽子,今年我们家的粽子形状可谓千奇百怪,有方的有圆的还有像牛角一样尖尖得。

大概是姐姐的杰作。

绿剥开墨绿色的粽叶,只见洁白如玉的珍珠团里镶嵌着几颗深油红亮的玛瑙枣。

绿白红三色相映衬,显得十分艳丽动人。

散发出淡雅的清香,咬一口,真是甜而不腻,黏黏而爽口。

酒足饭饱后妈妈又泡上我最爱的薄荷叶茶,那清凉的味道,真是好极了!

  端午节,是个传统的节日,也是个季节的符号。

我固然不会忘记关于端午的来历,不会忘记诗人屈原,不会忘记围绕端午的许多故事。

  小时候每年的端午节天空也会飘着牛毛细雨,而小小我总是倚在祖母的怀里看着祖母娴熟的包粽子,认真的帮我做着香袋……

  如今打开我的衣柜,还能看见一只红缎绸的香袋,它用五彩线系着,香袋下面的穗子是用蒜梗和五颜六色的花布剪成的小圆圈缀成的,是的这便是那年香袋是祖母为我缝制的只可惜,如今物在人去,花落花开,莺归燕已10余个春秋每到端午节,我把它从衣柜里拿出...

  端午!

你给我带来需多快乐也勾起我对如烟往事的无限怀念。

端午的味道,是我难忘的回忆。

端午节记叙文6

  今年的端午节也就是农历五月初五又到了!

  大家都知道的端午节可以赛龙舟、吃种子。

可我今年却过的不一样。

  早晨我睁开了眼睛,闻到弟弟在吵闹的声音。

走出来一看,他们正在吃种子呢!

我迫不及待地刷完牙便抓起一个种子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

中午十二时,我和弟弟去洗“健康澡”。

不一会我和弟弟在水中打起了“水杖”。

  ……

  虽然我家没有挂艾草。

但我过了一个有趣的端午节

  端午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佳节,相传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的。

这一天有许多风俗习惯。

  悬菖蒲艾叶。

这天一清早,奶奶将乡下带来的菖蒲艾叶挂到了门上。

我很好奇,就问奶奶,奶奶告诉我,这是为了驱瘴,艾叶有药用功能,驱蚊子、苍蝇,净化空气。

原来,端午节还有这些习俗呀!

这下我知道了。

  吃粽子和黄鱼,到了中午桌上突然多了几样平时少见的东西——粽子、黄鱼。

我很奇怪地问奶奶:

“今天又不是过年怎么吃粽子呀?

”奶奶笑着说,“今天是端午节呀,所以要吃粽子和黄鱼。

据说这天人们把粽子裹成尖角形投入江中,尖角形能吓跑鱼虾,里面的米能喂饱鱼虾,它们就不会去吃屈原的尸体,这是人们对屈原的敬爱。

”现在我才知道吃粽子还有这讲究。

  赛龙舟、挂香囊。

晚上看电视我还知道端午也有赛龙舟、挂香囊的习俗,坐在一边的妈妈告诉我:

“相传当年屈原跳江以后,人们舍不得屈原,纷纷驾船竟相赶去救屈原,一会儿工夫就看不见了,后来,人们就用这种方式来纪念屈原。

另外,人们还用五色的线缠绕香囊,有驱邪、保平安的美好愿望。

  啊!

端午节的习俗可真丰富呀,听说,端午节的风俗已由湖北省为代表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我真为我的祖国感到骄傲。

端午节记叙文7

  这些习俗都有特殊的含义,让我来介绍给你们听吧:

  悬钟馗像:

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

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

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

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

明皇喝问,大鬼奏曰:

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挂艾叶和菖蒲:

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艾蒿、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

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

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赛龙舟:

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所以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

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

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

香港有竞渡,近来英国人也有仿效我国人作法,组织自己的队伍,进行竞赛活动。

  吃粽子:

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唯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苇叶包米代替竹筒。

包粽子的米当地人多用糯米,现在也有用江米的。

馅料则多以小枣为主,当地人还经常用腊肉,现有地用八宝、肉、蜜枣等各种馅料。

端午节记叙文8

  节日有味道吗?

当然有!

  一片芳香的粽叶,包起一个属于我的,甜蜜蜜的端午。

  “唔——”我揉揉眼睛,正犯着小迷糊,忽然闻到一股甜丝丝的香味。

“啊!

今天是端午,怪不得那么香!

”我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一个个大大的肉粽和我最爱的蜜枣粽,正热乎乎的,冒着白白的热气,向我招手。

“粽子,粽子,我来啦!

  推开房门,果然,桌子上摆满了大碗小碗,糯米,红豆,蜜枣……一应俱全。

“哎呦,你这个小懒虫终于起床啦?

来来来,挂个小香囊,咱们一起包粽子!

”奶奶回过头来,抖落满手的糯米,递给我一个精美的小香囊,上面绣着一朵开得正旺的荷花,被一大片荷叶簇拥着,凑上去闻一闻,一股淡淡的艾香,沁人心脾!

  开始包粽子了,检出一片大大的,散发着淡淡清香的粽叶,将它的一角折成三角形,再放上一半糯米……看奶奶包得得心应手,我却怎么也包不好。

顽皮的粽叶把自己鼓得硬硬的,轻轻一弯就咔咔直响,好像随时都会折成两截。

好不容易将它别扭地“捏”在一起,一把糯米下去,“哔——”小三角的各个缝隙都开始漏米,白白的糯米如瀑布般泻下,还好奶奶及时出手相救,不然,我这番“装了漏,漏了装”,十足的“狗熊掰玉米”!

  接下来要放蜜枣了,我特地从碗底下挑出一颗最大的,“唔,好香!

”我舔舔嘴,小心地将它埋进糯米中,一边的奶奶好像看透了我的心似的,找了一颗小的蜜枣,塞进我的嘴里,浓浓的甜味遍布我的味蕾,甜丝丝的,融化在心头。

  最让我头疼的还是绑粽子。

奶奶拉着绳子缠缠绕绕,再轻轻一拉,就是一个漂亮的结,一个可爱的粽子随之诞生了。

而我,拉拉扯扯,扯扯拉拉,不是勒疼了手,就是粽子散了架!

好不容易那可怜的粽子被我“五花大绑”打好了结,最后勉为其难,套着“不伦不类”的外套下了锅。

  咬一个自己包的粽子,满嘴的甜,有那蜜枣的甜、糯米的甜,还有心里的甜!

端午节记叙文9

  榴花开,箬叶飘香,菜场里那些巧手的老婆婆早已摆好自家包的粽子。

看着这些小巧玲珑的粽子,我想起两年前的端午节。

  那天,外婆早早地准备好箬叶、糯米和丝线,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包粽子,一边聊天。

我自告奋勇地说:

“我也来包粽子吧!

”说着就跑到外婆身边坐下,学着她的样子,拿起一片箬叶轻轻翻转,把它折成圆锥体,放入米,再把多出来的箬叶折过来,盖住米粒,结果一些米粒从里面跑了出来。

我连忙又拿了一片箬叶把它裹住,可是米粒一点也不听话,又从另一边跑出来,我只好再拿一片箬叶裹住它?

就这样裹来裹去的,我的粽子成了“粽子王”。

最后,我用丝线把它紧紧绑住,拎着这个超级肥大的“粽子王”,我满腹不解:

“这棱角分明、清香四溢的粽子,是什么人发明的呀!

”爸爸告诉我: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爱国诗人屈原。

传说屈原在农历五月初五投江自尽,人民划船想去救他,可是没捞到他的尸体,只好把大米等投到水里祭奠他。

后来用箬叶把米饭裹起来投到水中,做成菱形是为了不让鱼虾啄食。

所以,在端午节这天,人们包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佩带香囊?

这些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哦,原来端午节还有这样美丽的传说,今天可要多包几个粽子呀!

”我说。

  又是一年端午节,我想,年迈的外婆一定包好了粽子在门口盼着我们的到来。

我已长大,再也不会像当年那样调皮地包“粽子王”,但那年的端午节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端午节记叙文10

  今天是端午节了,妈妈要给我编五丝线,还要包粽子呢!

  妈妈拿了五种颜色的丝线,分别是红、黄、绿、蓝、白。

她先把这五种线捋好平放在桌子上,然后再搓成小绳,还巧妙的打了一个结。

四根五丝绳做好了,妈妈告诉我这叫“长命缕”,她又小心翼翼的分别给我戴在手腕和脚脖上。

还特意嘱咐我说:

“要爱惜,等戴上后下第一场雨的时候,摘下来扔进雨水里。

这样长命缕就起到了它应有的作用。

”通过端午习俗的小事,我体会到了妈妈的良苦用心。

  接下来要包粽子了,我见妈妈拿了竹叶,包上糯米,中间还放上两颗大枣。

然后又熟练地折叠竹叶包裹糯米。

还用五丝线捆扎起来,妈妈一连包了十几个。

  妈妈又把包好的粽子放到了锅里,蒸上了十五分钟,蒸好的粽子放到盘子里,还没等吃阵阵香味扑鼻而来。

我围着盘子闻了又闻,着急的等待着粽子降温。

过了一会儿,终于可以下口吃了。

我剥开竹叶,白里透红的馅儿玲珑剔透,我咬了一口,粘甜滑爽,好吃极了!

我们一家人边吃边笑,因为我们都看到了彼此嘴上的白胡子。

  粽子吃完了,爸爸说:

“端午节是有说道的,就这个名称就五花八门,夏节、玉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蜡、诗人节等等。

  妈妈说:

“除了吃粽子,戴长命缕之外,还有插艾草、撒白糖、赛龙舟……等习俗。

  我想,这个传统节日还有不少的学问哩!

这个端午节不仅仅吃到了粽子,还增长了不少见识。

  我度过了一个快乐的端午节。

端午节记叙文11

  端午节这天,天气晴朗,十分灿烂。

家乡小河上荡着闪闪水波,小河的两岸站满了人群,小河的尽头正摆着一排龙舟。

热闹的端午节,就从这热闹的划龙舟比赛开始。

  站在小河两边的人,一个个的都张望着脑袋望向河面上的小龙舟,嘈杂的人声中,是众人在讨论着这一回合的冠军会是谁。

在人们的嘈杂声中,一声枪声尖锐的响起,瞬时间,原本安静的伏在河面上的龙舟全都蓄势而发,坐在龙舟上的人都摆动着手臂,急速的摇晃着船伐,让龙舟朝着前方的终点处向前冲。

  在河面上设置的终点处,岸两边还摆上了两个大鼓,鼓声阵阵,让整个气氛都燃了起来。

划龙舟的比赛人员,在“一二一二……”的喊着口号,站在河岸两边的人则在大喊着“加油加油!

”。

这样的端午节可谓是热闹十足!

  我随着家人一起站在人群中,我一直在朝着五号龙舟喊着加油,我可自豪了,因为五号龙舟上有我哥哥在其中。

我一会喊着“龙舟五号冲阿!

”,一会又喊着“老哥最棒,加油!

”。

许是我太过激动,感染了我周边不少的人,他们原本就是来瞧瞧热闹的,见着我这般激动的喊着,竟是主动加入到了我的阵营里来。

他们也朝着我一样在冲着五号龙舟加油,有了他们的加入,气势一下子加大了不少。

  今天的这场划龙舟比赛一直持续到了半下午才结束,虽然我老哥那一队没有赢得冠军,但是没关系,重在参与吗。

  晚上,我一家人从外面回了家,一起坐在家里吃着香糯的粽子,被我们剥下来的粽叶胡乱的摆放在桌上,一家人吃得可欢喜了。

  热闹的端午节在夜晚的虫鸣声中落幕,但明年的端午节还在等着我们呢。

端午节记叙文12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吃粽子,龙船下水喜洋洋。

”这首儿歌,让我想到了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当然要吃粽子啦!

前一天晚上,妈妈就把粽叶煮好,糯米也放在水里泡着,这样煮出来的粽子才会更香更Q弹。

第二天一大早,妈妈就包起了粽子。

我很好奇,也学着妈妈的样子包了起来。

我轻轻地拿起一片粽叶,把它折成圆锥形,然后把糯米放进圆锥形里,接着把多出的粽叶折过来,盖住糯米。

看似简单的动作,我做起来可困难啦!

糯米总是不听话地从各个方向跑出来,我用了好几片粽叶,才好不容易把糯米裹严实。

为了让淘气的小糯米老实点儿,我用棉线把粽子结结实实地缠了好多圈,最后还给它系了一个蝴蝶结。

我把亲手包的粽子捧在手心里仔细地欣赏着。

呀,它就像一个“大肚子将军”,因为浑身缠了好多线,仿佛被五花大绑似的,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就连平日里一贯严肃的爸爸也笑得合不拢嘴。

  开始煮粽子了……还没出锅,幽幽的清香就已经飘满了整个屋子。

我迫不及待地捞出一个,沾上白糖,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那味道真是绝了!

此时,我发现我包的“大肚子将军”没有人眷顾,那么就由我亲自出马来“消灭”它吧!

哈,味道同样很棒!

  端午节,真有趣!

端午节记叙文13

  对过节的兴趣越来越淡了。

可是今年有些不同了,粽子的香味越飘越浓的时候,无意中流露出对故乡和儿童时生活的眷恋,这种情愫抓紧了我,让我也深深的陷进了对家乡的怀恋之中。

  家乡的端午节是有很多讲究的。

包粽子,粽叶有要求,新鲜的山竹叶,碧绿碧绿的,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端午节的前一天下午一切原料准备到位,洁白的糯米浸泡在清水里,饱满的蜜枣,花生仁,葡萄干,都早已泡好,勤劳的女主人用灵巧的双手左折右叠,再用丝线层层缠绕,一个个精致的粽子便诞生了。

煮粽子不能心急,小火慢慢煮,老年人爱用火炉,前一天晚上把粽子放在炉子上,能焖整整一个晚上。

第二天孩子们一起床,揭开锅,就是热腾腾的粽子,屋子里,院子里顿时都弥漫着山竹叶和粽子的香气。

除了吃粽子,还要吃煮熟的大蒜,鸡蛋,喝雄黄酒。

这几种食物放在一起,即使不吃只看看就是享受了,扁圆的白玉般的大蒜,肉红色的椭圆的鸡蛋,碧绿的不规则形状的小粽子,从颜色的搭配到形状的组合,都煞是好看。

熏艾蒿,我们这里离山不远,艾蒿都是新鲜的,在端午节这天挂在门楣上,过几天干透了,取一两只在屋子里点燃熏一下,至于熏的目的是什么,我是不很清楚,有人说是熏蚊子的,我想可能还有的东西,比如蜈蚣,蝎子什么的,大概类似其他地方的熏五毒吧。

带香包,鲜艳的布料做成各种形状的饰物,里面放上香料,就成了我们心爱的饰物,挂在脖子上不时的嗅一下。

系五色线,最好是手腕脚腕都要带。

但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黎明时分,却去田野里拔“圣草”了。

这里说的圣草,加引号,是我实在想不出当时大人们怎样说的。

  长辈告诉我们,月宫里的嫦娥,年年不停地捣药,这些药是要在端午节前夜,洒在各种草木上,河水里。

在端午这天太阳没出来之前,这些药还停留在草上,如果这时拔回来,熬制成水,用这水来沐浴,可以治好百病的。

小孩子当然非常相信,天蒙蒙亮,我们就呼朋引伴的出发了,向着蒙着神秘面纱的田野,我们要替家人完成一件神圣使命。

农历五月的黎明是美好的,空气凉凉的,清爽滋润,田野的周围都静悄悄的,你无意的一台眼,也许就逢上邻家来挖野草的孩子。

相视一笑里,多少欢悦在其中。

早晨的田野在这一天提前被惊醒了,那茁壮的青草上,露珠还在转动,我们需要的草是有讲究的,如猫猫眼,一摸眼就红的那种草,今天不怕它,就采。

还有车前草,节节草等,不能磨蹭,一定要在太阳出来之前采回家,这样那些神秘的药才会有效啊。

慌慌张张的回家去,抬头看看天空,战胜了太阳般的自豪。

现在想来,还觉得那种神秘如格林童话中的哪一篇,太阳一出,万物回复原貌的神秘。

  又要到端午节了,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