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63412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4.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四单元备课卡

课题

简易方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2、在具体的活动中,体验和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能力目标:

能用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

情感目标: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重点

教学重、难点:

解简易方程和用方程解决问题。

难点

教学重、难点:

解简易方程和用方程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列举法、归纳法以及练习法。

课时划分

信息窗12课时

信息窗23课时

信息窗33课时

信息窗42课时

教具

学具

准备

课件

 

课题

方程

课时

1

教学内容

信息窗一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方程与等式的意义,明白这两个概念间的关系。

2、学会列方程。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严谨的方程的格式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和作业态度。

学习重点

理解方程与等式的意义,学会列方程。

学习难点

理解方程与等式的意义,学会列方程。

教学方法

讲解法,归纳法,练习法

学习用具

天平,砝码,课件

备课人

隋林海

二次修改人

董焕芝

教学过程

二次修改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

大家知道我国有哪些受国家保护的珍贵的珍稀动物?

生:

东北虎,大熊猫,金丝猴,白鳍豚…..

师:

大家知道的还真不少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些珍稀的动物。

二、新授

师:

打开课本第2页,你看到了哪些动物?

生:

白鳍豚,大熊猫,东北虎。

师:

自己认真读一读书上的资料,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读资料并思考)

生:

2004年白鳍豚有多少只?

生:

=100(只)

师:

能不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1980年的只数和2004年的只数之间的关系?

生:

用x表示2004年的只数。

生:

2004年的只数+300=1980年的只数

师:

你会列式子吗?

生:

x+300=400

师:

非常好,在一般情况下,未知数用字母x表示。

师:

我们再来看看大熊猫的资料,根据这些资料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提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解答)

(东北虎的资料学习情况如上)

师:

像我们黑板上所列的x+300=400,10x=1600,3x+100=1000,这样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强调等式),叫做方程。

(学生在书上划下来,并背诵下来)

三、自主练习

1、 教师引导学生集体回答课本第5页1、2、3题,指名回答,适当讲解。

2、 学生先自己做第4题,错误较多教师再讲解,强调列方程时不能把x单独放在等式的一边,列方程不用写单位。

3、 学生自己做第5题,集体订正并讲解。

四、小结

师: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

作业:

课本练习第6、7、8、9题。

像上面这样表示左右两边相等的等式有哪些特点呢?

下面,我们借助天平来研究一下。

(出示天平)

(1)提问:

你对天平有哪些了解?

(如果学生对天平的用途、构造及使用方法不了解,教师可以做简单的介绍。

(2)天平的左盘放了一个正方体,右盘是100克的砝码。

放正方体的一头重。

提问:

你发现了什么?

你能想办法让天平平衡吗?

右盘加上50克的砝码,天平平衡了。

(1)提问:

刚才我们研究出这么多的等式,像x+300=40010+10=2020+x=5050+50=1004x=20010x=16003X+100=1000,你能给它们分分类吗?

引导学生分成两类:

含有字母的是一类,不含字母的是一类。

我们把含有未知数的这类等式叫做方程。

(板书)

(2)组织学生讨论:

X+5是不是方程?

2+3=5是不是方程?

说明理由。

(3)组织学生交流:

判断是不是方程,你觉得必须符合什么条件?

方程必须含有未知数,还必须是等式。

教学反思:

对于方程学生在上学期的练习中已有所接触,所以并不陌生,学习起来比较简单。

遇到的问题是学生在列方程时总是按照解应用题那样,把x单独放在等式的一边,如“x=”,或者把方程当作列算式,造成错误,还有的学生喜欢在方程的后面加上单位,可见学生虽然对方程不陌生,但是不严密,对于稍微有点难度的列方程,很多学生就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就理解题意,还需要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消化。

 

课题

方程练习

课时

2

教学内容

信息窗1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识目标:

1、使学生深刻理解方程与等式的意义,明白这两个概念间的关系。

2、学会列方程。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严谨的方程的格式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和作业态度。

学习重点

理解方程与等式的意义,学会列方程。

学习难点

理解方程与等式的意义,学会列方程

教学方法

讲解法,练习法

学习用具

课本,练习册

备课人

隋林海

二次修改人

董焕芝

教学过程

二次修改

一、复习

提问什么是方程?

(指名回答)

二、练习

1、学生单独做练习5、6、7题,教师强调列方程不能单独把未知数放在等式一边,然后集体订正。

2、集体做第8题,指名回答表格内容。

3、教师提问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公式,然后学生自己做,集体订正。

三、小结

师:

有什么不明白的课后请教老师或同学,错题没改完的继续改。

(1)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在解决第二问时,学生可能找不到数量间的相等关系,教师可提示学生,从表格中寻找数量间变化的规律,根据规律找到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即大豆数×3=豆腐数,然后再列出方程。

(2)出示补充习题:

一种铅笔的单价是0.8元。

将表格填完整。

数量枝

1

2

3

4

5

6

……

总价元

0.8

1.6

3.2

……

运用学过的知识,自己编一道含有未知数的题目,说出等量关系并列出方程。

比如:

小明今年x岁,老师今年33岁,是小明年龄的3倍。

要求:

先各自独立完成,再在小组里交流,最后全班反馈。

教学反思:

练习中学生出现错误较多的是第8题的最后一个问题,学生搞不清楚“大豆和豆腐之间的等量关系”,所以方程写错。

第9题,很多学生把周长公式和面积公式混淆,造成错误。

课题

解方程

课时

3

教学内容

信息窗2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识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

2.初步掌握解含有加减法简易方程的方法并会检验。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理解、计算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严谨的方程的格式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和作业态度。

学习重点

使学生初步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和书写格式。

帮助学生建立“方程”的概念,并会应用。

学习难点

使学生初步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和书写格式。

帮助学生建立“方程”的概念,并会应用。

教学方法

讲解法,归纳法

学习用具

课件

备课人

隋林海

二次修改人

董焕芝

教学过程

二次修改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

(出示金丝猴图片)大家认识这是什么动物吗?

生:

金丝猴

师:

金丝猴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关它的资料(出示资料)

(学生自由阅读)

二、新授

师:

根据资料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

2004年比1993年大约增加了多少只金丝猴?

生:

=200(只)

师:

能不能用x表示增加的只数,用方程表示2004年和1993年的只数之间的关系。

生:

600+x=860

师:

那究竟x等于多少呢?

我们先借助天平来研究一下吧。

(教师用天平演示,得出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同时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学生划下来并背诵)

师:

根据我们刚才演示得出的结果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同时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这一规律,我们一起来试着解出刚才的方程。

(师在黑板上讲解解方程的过程和检验方程的过程,强调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三、自主练习

1、 集体做练习第1题,强调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同时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2、 学生自己做练习第2题,集体订正,强调写“检验”。

3、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第3题怎样设方程的x,然后学生自己解方程。

四、小结

师: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我们换一种思路来研究。

(1)1993年大约有多少只黔金丝猴?

----600只

(2)增加了一部分黔金丝猴----x只

(3)2004年大约有多少只黔金丝猴?

----860只

(4)你能用等量关系式说明这三个量之间的关系吗?

出示:

1993年的只数+增加的只数=2004年的只数

教学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一般书写格式。

(1)先写“解:

设大约增加了X只黔金丝猴?

(2)再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

(3)然后利用等式的性质求方程的解,像这样求方程解的过程就叫做解方程。

(4)最后要检验并写答。

把方程的解代入方程,看看等式的两边是否相等,如果相等它就是方程的解。

我们也可以口算检验是否正确。

教学反思:

学生以前学的都是等式的量之间的关系来计算方程,本册书所学的解方程的方法和以前不一样,需要很长时间来转变。

学生对于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这个概念能够理解,但是在计算时总是马虎,或者左边加了,右边就忘,需要加强练习。

检验的过程学生初次接触,具体写法不熟练,总是遗漏。

对于应用题用方程解答,学生还需要练习。

课题

练习

课时

4

教学内容

信息窗2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

2.进一步掌握解含有加减法简易方程的方法并会检验。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通过严谨的方程的格式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和作业态度。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理解、计算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严谨的方程的格式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和作业态度。

学习重点

使学生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和书写格式。

学习难点

使学生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和书写格式。

教学方法

练习法

学习用具

课本,练习册

备课人

隋林海

二次修改人

董焕芝

教学过程

二次修改

一、复习

提问什么是“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指名回答,同桌互相提问)

二、练习

1、学生单独计算第5题,集体订正。

2、给固定的时间学生做6、7、8题,第8题一道题中有两个小题,需要设两个未知数,做前强调,教师批改,集体讲解。

三、小结

师:

有不明白的下课赶紧问并改正。

一、复习导课

x+5.3=1015+x=40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1、同学们是用什么方法解方程的?

等式的两边同时减去相同的数。

2、在解方程的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什么问题?

一要写解,二要注意检验。

1、出示:

64页第二题的第2小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

提问:

你是根据哪个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的?

(1)标准体重+超出标准的重量=胖胖的体重

(2)标准体重-低于标准的重量=小明的体重

标准体重-小明的体重=低于标准的重量

提问:

他们标准体重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

一个是等式两边同时减去同一个数,一个是等式两边同时加上同一个数。

教学反思:

解方程对学生来说不算困难,出现错误较多的是,一道题中出现两个小问题,需要设出两个未知数,很多学生或者只设出一个未知数,或者上面设x,下面就写成y,造成马虎错误。

课题

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