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讲义 测试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 第一课时 学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631989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821.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讲义 测试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 第一课时 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讲义 测试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 第一课时 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讲义 测试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 第一课时 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讲义 测试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 第一课时 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讲义 测试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 第一课时 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讲义 测试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 第一课时 学案.docx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讲义 测试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 第一课时 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讲义 测试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 第一课时 学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讲义 测试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 第一课时 学案.docx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讲义测试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第一课时学案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第一课时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大气环流

(1)概念:

全球性的

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2)意义:

反映了大气运动长时期的

平均状态。

(3)形成

2.三圈环流的形成

[自我探究] 气压带的成因都是因为热力因素形成的吗?

[提示] 不是。

气压带的成因归为两类:

一类是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引起的(热力原因);另一类是由于气流被迫上升或堆积下沉而引起的(动力原因)。

在全球气压带中,赤道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为热力原因形成,而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为动力原因形成。

3.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春秋分状况)

4.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1)原因:

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

(2)规律(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

夏季偏

北,冬季偏

南。

特别提醒  

(1)大气环流不仅包括三圈环流,还包括季风环流。

(2)南北半球风带名称相同,但风向不同。

同一半球,信风带与西风带风向相反,与极地东风带风向相同。

[自我探究] 气压带风带大约移动几个纬度?

[提示] 10个。

『自我反馈』

1.大气环流是指(  )

A.高低纬度间的大气运动

B.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C.海陆间的大气运动

D.大规模的热力环流

答案 B

解析 大气环流是因不同纬度地区所得到的太阳辐射不同而形成的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2.在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中,有两支冷暖性质不同气流相遇的地带,应出现在(  )

A.赤道附近B.南北纬30°附近

C.南北纬60°附近D.极地附近

答案 C

解析 冷暖气流相遇的地带形成极锋,位于南北纬60°附近。

3.盛行西北风的风带可能是(  )

A.东北信风带B.东南信风带

C.西风带D.极地东风带

答案 C

解析 南半球西风带的风向为西北风。

4.我国南极中山站的五星红旗常年是(  )

A.向东南飘扬B.向西北飘扬

C.向西南飘扬D.向东北飘扬

答案 B

解析 中山站位于极地东风带,吹东南风,所以五星红旗常年向西北飘扬。

『活动点拨』

[教材P33活动]

(1)假设大气是在均匀的地球表面上运动的,而且地球不自转,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

由于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分布一般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少,在赤道附近的低纬度地区有热量盈余,温度升高,低层空气膨胀上升,并向高纬水平扩散,因而赤道地区的上空有空气流出,空气柱质量减少,地面气压降低,形成赤道低气压。

极地地区终年热量亏损,气温下降,空气密度增大,空气下沉,高空周围的空气不断流入补充,致使极地空气柱质量增加,形成极地高气压。

在近地面,由于赤道地区为低压,极地为高压,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空气从极地沿地表流向赤道;在高空,空气由赤道流向极地,这样空气互相补偿,循环流动,在赤道和极地之间构成热力单圈环流模式。

(2)热力环流是不能维持的。

因为地球不是静止的,地表也不是均匀的,大气一旦产生水平运动,就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近地面的气流还会受到摩擦力的影响。

[教材P35活动]

提示:

本活动为动手活动题,旨在通过自己亲手制作三圈环流模型,搞清楚三圈环流的形成原因。

具体做法可以参照教材图2.10制作。

之后,用自己的语言按题目要求归纳总结即可。

探究点 气压带和风带

阅读下列材料,探究问题。

航海家们发现,进入30°纬度时帆船无法航行,海上贸易大受影响。

那时,很多帆船都载着许多马匹,由于草料和淡水不足,马匹相继死掉,吃不完的马肉只好投进大海里喂鱼。

后来,人们把这个无风的30°纬度称为“马纬度”。

(1)除“马纬度”外,地球上还有哪些纬度的海区是无风地带?

(2)为什么其他海域总吹着有规律的定向风,而在“马纬度”等海区总是无风?

[答案] 

(1)赤道。

(2)赤道和南北纬30°受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或下沉气流。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移动规律

1.抓“受热”——突破热力环流

假设地球不自转,地表性质均一,由于赤道与极地地区冷热不均,在极地与赤道间形成单圈闭合环流,如上图。

2.抓“偏转”——突破风带风向

在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中,先依据高、低气压带的分布确定风带的原始风向,再根据所在半球确定偏转方向从而判定风带的具体风向。

3.抓“分布”——突破位置判断

(1)记忆——看纬度位置:

纬线0°、30°、60°、90°分别是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的中心纬线。

(2)辨别——看相间特点:

气压带是高低压相间分布;气压带和风带是相间分布。

(3)判断——看图形特点:

气压带和风带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常涉及局部图和变式图,大都离不开以下三种类型:

4.抓“移动”——突破季节影响

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发生季节变化,如下图所示:

某年12月,我国南极科考船“雪龙号”因救援俄罗斯客船途中遭遇暴风雪而被困南极地区。

据此完成

(1)~

(2)题。

(1)下图中能正确显示此季节气压带和风带分布情况的是(  )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2)导致“雪龙号”遭遇暴风雪的直接原因是(  )

A.西风带内的气旋活动

B.极地东南风带强劲

C.极地高压强烈下沉气流

D.东南信风势力强劲

[解析] 第

(1)题,此时为北半球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附近,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南移。

①气压带为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图示气压带向北移动,为北半球夏季;②气压带为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图示气压带向南移动,为北半球冬季;③气压带为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图示气压带居中,为春、秋分时;④气压带为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图示气压带向南移动,为北半球冬季。

(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雪龙号”被困位置处于南极圈以北的西风带内,其遭受的暴风雪是西风带控制下的气旋活动所造成。

[答案] 

(1)D 

(2)A

[方法指导] 巧记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1)口诀法:

“高低相间,北撇南捺”。

“高低相间”指南北半球气压带一高一低相间分布,如图一中H为高气压带,L为低气压带。

“北撇”指北半球三个风带风向都在一撇上,“南捺”指南半球三个风带风向都在一捺上(如图二)。

注意风是从高压吹向低压,即风向的箭头方向要指向低压。

(2)图形法

探究点 气压带和风带

1.下图为大气环流示意图,关于①②③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为动力上升B.②为高空西风

C.③为热力下沉D.④为东南信风

答案 B

解析 读图,根据纬度判断,图示为北半球低纬环流,①位于赤道附近,为热力上升。

②位于高空,由赤道上空吹向北纬30°附近上空,在向北运动过程中,向右偏转为高空西风。

③为动力下沉。

④在近地面,为东北信风。

2.关于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低气压带均盛行上升气流

B.高气压带均由冷空气冷却下沉而成

C.北半球盛行西风是西北风

D.赤道低气压带南邻东北信风带

答案 A

解析 副热带高气压带是空气在南北纬30°附近堆积下沉形成的,北半球的西风带是西南风,赤道低压带的南侧是东南信风带。

下图中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字母C所表示的气压带是(  )

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

4.下图中四组箭头,能正确表示D处风带风向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答案 3.C 4.B

解析 根据地球呈顺时针的自转方向,可知该图所示为南半球部分区域。

C气压带位于南纬60°附近,为副极地低气压带,D处风带为南半球的西风带,为西北风。

  时间:

40分钟 

  满分:

100分

[考点分布表]

考点

题号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与分布

1、2、3、8、10、11、12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4、5、6、7、9、13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基础巩固]

1.形成三圈环流的原因是(  )

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②太阳辐射对高低纬度地区的加热不均 ③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④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A.①②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

答案 B

解析 三圈环流是在假设地表均匀的情况下形成的。

因而它的成因是太阳辐射对高低纬度地区的加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读北半球三圈环流示意图,完成2~3题。

2.正确反映c气压带两侧大气运动的是(  )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c为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两侧分别为东北信风和西南风。

3.空气上升或流向较高纬度,水汽易遇冷凝结产生降水。

图中降水较多的气压带和风带有(  )

A.abeB.bcd

C.adeD.cde

答案 C

解析 a、e为空气上升,d为流向高纬的西风,它们在运动过程中温度都逐渐降低,所以三者均降水较多。

下图为某日南半球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代表气压带或风带。

读图回答4~5题。

4.该日,北半球正处于(  )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答案 D

解析 读图可知,②气压带位于30°S附近,所以该气压带为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

该气压带此日南移至30°S以南,由此判断此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附近,故此日北半球正处于冬季。

5.①气压带大气的运动特点和性质分别为(  )

A.下沉 热干

B.上升 暖湿

C.由较高纬流向较低纬 冷干

D.由较高纬流向较低纬 暖湿

答案 B

解析 ①气压带位于赤道附近,为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气流性质为暖湿。

读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回答6~7题。

6.上述“某月”是(  )

A.1月B.4月

C.7月D.10月

7.该月份甲地盛行(  )

A.东南风B.东北风

C.西南风D.西北风

答案 6.C 7.A

解析 此时赤道低气压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到北半球,北半球为夏季,时间为7月份前后。

甲地在南半球东南信风的控制下。

[能力提升]

读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示意图,回答8~9题。

8.甲图所示季节图中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0°~10°主要盛行下沉气流

B.10°~20°盛行东南风

C.20°~30°盛行西北风

D.30°~40°盛行西南风

答案 D

解析 从甲图可知为北半球,此时图中0°~10°和10°~20°盛行东北风,20°~30°盛行下沉气流,30°N~40°N受西风带影响,风向为西南风。

9.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  )

A.甲表示3月份、春季B.乙表示7月份、夏季

C.甲表示9月份、秋季D.乙表示1月份、冬季

答案 B

解析 甲图表示北半球冬季,为1月份;乙图30°N~40°N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为北半球夏季,为7月份。

下图为“部分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10~11题。

10.图示M气压带所在半球与名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B.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

C.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D.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

答案 C

解析 根据风向和纬度可知,图示M气压带应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北侧是东南风,应是东南信风,M气压带位于南半球。

11.图中风带的位置,由北向南排序正确的是(  )

A.②①③④B.②③①④

C.④③①②D.④①③②

答案 C

解析 读图,图中①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②是南半球盛行西风带,③是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带,④是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

图中风带的位置,由北向南排序正确的是④③①②。

二、综合题(共56分)

12.读“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22分)

(1)写出气压带名称:

C___________;E__________。

(4分)

(2)A、B、C三地中,降水多的有________。

按照降水量的纬度分布,C是__________带。

(4分)

(3)当图中气压带、风带移至最北位置的季节里,影响我国华北地区农业生产有利的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4)赤道地区全年雨量充沛,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之间的大部分地区,常年干旱少雨,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分)

答案 

(1)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2)A 干旱少雨

(3)雨热同期

(4)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 受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难以形成降水

解析 根据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及其气流性质,可知从赤道开始,气压带往高纬依次是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

低压控制的地区,一般多阴雨天气;高压控制的地区,一般多晴朗天气。

气压带和风带随季节南北移动,北半球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13.读下图,回答问题。

(34分)

(1)该图表示北半球________季时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

(2)一般地说,A地比B地降水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

(3)C气流来自哪个气压带?

为什么C气流与D气流相遇后向上爬升?

(6分)

(4)气流相对上升的地区是________和________,那里一般是________气压带,天气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流相对下沉的地区是________和________,那里一般是________气压带,天气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分)

答案 

(1)冬 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南移

(2)丰富 A地(西风带)气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运动过程中空气冷却,有利于水汽的凝结而成云致雨;而B地(信风带)气流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气温升高,不利于水汽的凝结而难以形成降水

(3)副热带高气压带。

C气流较暖较轻,遇到来自极地地区的冷而重的D气流,被迫抬升。

(4)南北纬60° 赤道 低 多阴雨天气 南北纬30° 极地 高 多晴朗天气

解析 第

(1)题,从图示看,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都在平均位置以南,尤其是赤道低气压带已越过赤道至南半球。

可以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冬季。

(2)题,从A、B两地的气流状况来看,B地从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水汽不易凝结;A地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水汽因降温而容易凝结。

所以,一般地说,A地比B地降水丰富。

第(3)题,C气流来自副热带高气压带,至纬度60°附近时与来自极地地区的寒冷气流相遇,因暖轻被抬升。

第(4)题,从图示看,盛行上升气流的地区主要有赤道地区和南北纬60°附近地区,气流上升、气温降低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之一,所以这些区域多阴雨天气。

盛行下沉气流的地区主要是极地地区和南北纬30°附近地区,这些区域气流下沉不易成云致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