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628231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3.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docx

《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docx

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

第九单元总复习

【第一课时】复习乘法意义及乘法口诀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牢记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运用1~9的乘法口诀熟练进行乘法口算,会应用乘法意义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查漏补缺,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和条理化。

三、教学难点通过整理与复习,提高学生计算水平和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具准备磁片、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乘法。

板书课题乘法复习课。

2.说到“乘法”,你都能想到些什么?

结合学生回答,整理知识网络图并板书:

意义、各部分名称

乘法1-9乘法口诀

实际问题

(二)复习乘法意义及应用:

1.摆磁片,复习乘法意义。

(1)出示:

○○○○○○求一共有多少个○?

谁来说一说,这幅图什么意思?

表示什么?

(2个3的和)

列出乘法算式:

3×2=6或2×3=6

复习乘法算式读法和各部分的名称(3乘2等于6或2乘3等于6乘数、乘数积)

(2)增加磁片变成○○○○○○○求一共有多少个?

怎样列式?

3+4=7

说出加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加数加数和)与乘法算式名称对比区分。

这幅图还能用乘法计算吗?

不能,为什么?

区分加法和乘法的意义,明确:

只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才能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3)出课件:

○○○○○○,如果再添○○○○○○,这时一共有多少个○?

怎样列式?

4×3=12或3×4=12

问:

结合图说说算式表示什么?

(4个3的和)

(4)练习:

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8+8+8+8+8+8=9+9+8+10=

把乘法算式改写成加法算式

4×3=()=()

7×5=()=()

 

(5)复习乘加乘减。

问:

求一共有多少个桃子?

你能列式计算吗?

(6×3+4=22)

还有不同方法吗?

(6×4-2=22)

说说解决这样的问题,应注意什么?

(数清每堆个数、多加了要减;少加了再加)

看图,直接说出两个算式。

 

7×2+5=197×3-2=19

(6)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一个因数是8,另一个因数是4,积是多少?

读题并列式:

8×4=32

一个玩具汽车7元,买8个。

一共要付多少钱?

读题并列式:

7×8=56(元)

质疑:

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2.复习乘法口诀

(1)过渡:

同学们真棒!

对乘法的意义和应用掌握得很好。

想一想我们用什么来快速准确的记住乘法的结果呢?

(乘法口诀)

(2)一名学生展示:

背乘法口诀。

(3)你在背的过程中你觉得那几句容易混?

生说师记录:

七九六十三七八五十六五九四十五六九五十四区分

(4)练习

口算:

夺红旗

0×9=1×8=

5+5+5+4

6×7-7说一说遇到这样的口算时,怎样算就又对又快?

4×3+4×2

看得数说口诀。

362412181672545632634248

儿歌:

数青蛙(数到9只)

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8条腿.....

(三)拓展提高:

1.()里最大填几?

2.图形代表几?

++++=25

++=18

+-=7

=

=

=

第九单元总复习

【第二课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加法、减法、乘法的运算含义,将所学知识形成网络。

2.培养学生分析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有条理,有根据的思考问题,认真读题、审题、做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

理解加法、减法、乘法的运算含义,独立分析解答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和认真分析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具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多种运算的整理归纳

1.加法

说一说解决实际问题什么情况下用加法?

举例说明。

一班有36人,二班有38人,两个班一共有多少人?

36+38=74(人)

学校有30棵白菜,又买来40棵,一共有多少棵?

30+40=70(棵)

一班有女生15人,二班比一班多6人,二班有多少人?

15-6=9(人)

小结:

求和、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可以用加法计算。

2.减法

说一说解决实际问题什么情况下用减法?

举例说明。

树上有10只小鸟,飞走了8只,还剩几只?

10-8=2(只)

一班有女生20人,二班有女生30人,二班比一班多多少人?

30-20=10(人)

王红昨天做了30到口算题,今天比昨天少做了5道,今天做了多少道?

30-5=25(道)

小结:

求剩余、求差、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加法逆运算等可以用减法计算。

3.乘法

说一说解决实际问题什么情况下用乘法?

举例说明。

(1)一副七巧板有7个图形,5副一共有多少个图形?

7×5=35(个)

视频:

应用7的乘法口诀的画面

(2)三角形花坛的三条边一样长,花坛的栏杆一共长多少米?

8米8×3=24(米)

(3)有60棵树,第一组浇了9棵,第二组浇的棵数是第一组的5倍,第二组浇了多少棵树?

9×5=45(棵)

小结: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

(二)综合练习

1.对比练习

(1)学校栽了2行树,一行5棵,另一行4棵。

一共栽了多少棵?

学校栽树,栽了5行,每行4棵,一共栽了多少棵树?

(2)小红家有2只母鸡,每只母鸡都孵出8只小鸡,小红家里现在有几只小鸡?

小红家有2只母鸡,每只母鸡都孵出8只小鸡,小红家里现在有几只鸡?

(3)学校举行运动会,参加跑步的有26人,打球的人数比跑步的人数少8人,打球的有多少人?

小明得了35朵小红花,比小兰多得5朵,小兰得了几朵小红花?

2.在正确答案后画√

(1)一页田格纸,横着数每行有8个格,竖着数每列有9个格,这页田格纸一共有多少个格?

8×9=72(个)()

8+9=17(个)()

9-8=1(个)()

(2)同学们种红花22盆,黄花比红花多6盆。

根据条件选择合适的问题,在后面的()里画上√。

红花比黄花少多少盆?

()

黄花比红花多多少盆?

()

黄花有多少盆?

()

红花和黄花共有多少盆?

()

3.连线

每盒杯子9元。

6+6+6

学校买来3盒杯子,一共有多少个?

6×6

3×6

学校买来6盒杯子,一共花多少元?

9×3

9×6

(三)拓展练习

1.妈妈去商店买东西,用一半的钱买肉,用剩下钱的一半买鱼,最后用剩下的8元钱买了菜,问妈妈一共带了多少钱?

动画:

妈妈买东西

2.花坛视频:

花坛

一排有7盆花,有3排,一共有多少盆花?

7×3=21(盆)

正方形花坛,每边有5盆花,最少需要多少盆花?

5×4-4=16(盆)

还像这样,如果每边有6盆花,摆这样一个正方形花坛,最少需要多少盆花?

6×4-4=20(盆)

 

第九单元总复习

【第三课时】100以内的加减法的复习课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竖式计算,让学生进一步明确算理,熟练掌握计算方法。

2.计算教学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渗透简算意识。

3.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检查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通过整理与复习,提高学生计算水平。

三、教学难点通过整理与复习,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具准备

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整理归纳:

1.口算

7+11=20+3030-6=50+20=9+32=

22+20=34-10=42-8=18+10=73+17=

追问:

73+17=90,你是怎么想的?

2.笔算

54+27=6+29=50-39=

笔算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满十向十位进“1”。

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后再从个位减起。

(二)发展练习:

1.我当小老师。

请你帮助找出错误原因,并改正。

54+27=716+29=8950-39=21

54650

+27+29-39

718921

笔算时要注意:

相同数位对齐,看清数、符号,别忘了进位、退位……

2.先估一估哪道题的结果大,再笔算。

42-17+28=5342-28+17=31

4242

-17-28

2514

+28+17

5331

比较:

同一个数加的多,减的少,结果就大;

加的少,减的多,结果就小。

3.擂台赛

两个人为一组,比一比谁做的又对又快?

(1)45-2560-25

(2)12+3616+32

(3)42+842-8

(4)98-7098-7

(5)32-2032-26

两个同学谁做的又对又快?

有什么好方法呢?

与你的同桌说一说。

方法:

观察、比较两个算式的特点,比计算出结果比较大小的速度快。

4.趣味练习

□□

+□□

99

让学生先自己填空,然后汇报交流。

(1)一般的数:

31+68=99;22+77=99;48+51=99。

(2)特殊的数:

18+81=99;27+72=99;36+63=99;45+54=99;

2个9+9个9=3个9+8个9=4个9+7个9=5个9+6个9。

(3)介绍反序数:

像18和81,21和12,35和53都叫反序数。

就如同我们曾经学过的轴对称图形

(4)计算反序数的差

竖式计算

21-12=53-35=74-47=62-26=94-49=

先计算,再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然后进一步理解加减法计算的算理。

利用乘法计算反序数的差

21-12=(2-1)×9=9

53-35=(5-3)×9=

74-47=(7-4)×9=

62-26=(6-2)×9=

94-49=(9-4)×9=

应用规律进行反馈练习

63-36=87-78=92-29=93-39=64-46=

84-48=51-15=75-57=81-18=91-19=

(三)拓展提高

1.□里能填几。

5□75

+□6-3□

7□4□

754□

-3□+25

3□6□

2.每条线上三个数的和是90,圈里填几?

1527371538

 

第九单元总复习

【第四课时】米和厘米、角和直角的复习课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巩固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

知道1米=100厘米;进一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会画角和直角。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3.培养学生细致、严谨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通过复习巩固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会用刻度尺画线段,会画角和直角。

三、教学难点通过复习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教学具准备尺子、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米和厘米的复习1.回顾梳理

这学期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关于米和厘米的知识你知道哪些?

学生小组交流,回答。

2.表象与进率

(1)1厘米有多长?

1米有多长?

你能用你的方法表示出它们的长度吗?

学生:

食指宽大约1厘米。

一庹大约长1米。

(2)1米是多少厘米呢?

动画演示米和厘米的长度。

教师板书:

1米=100厘米

3.估计与测量

(1)出示图片:

学生估计长度并汇报。

 

(2)用尺子测量它们的长度,边测量边留心你是怎样测量的?

学生活动。

两人一组互相说说测量方法,及时发现出现的错误。

4.画线段1)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2)画一条比第一条线段长2厘米的线段。

(3)画一条线段长度是第一条线段的2倍。

5.小动物赛跑:

你是怎么知道小猫和小狗相差()米的?

(1)数出来的

(2)计算:

40-20=20(米)

(二)复习角与直角

1.角及各部分的名称1)请你画一个角,标出各部分名称。

(2)指出三角板上的直角,再画一个直角。

2. 巩固练习

(1)下面图形,哪些是角?

在()里画√,哪些不是角?

在()里画×。

 

()()()()()()

(2)判断

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就画成一个角。

()

角的两条边越长,角就越大。

()

老师的大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你的小三角板上的直角大。

()

(3)出示p102第6题,梯形图。

这个图中有几个角?

哪几个角是直角?

你能在图里面画一条线段使这个图增加3个直角吗?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

独立探究,在书上尝试画线段并讲解自己的画法。

(4)出示p105第14题,三角形图。

 

像这样继续摆下去,第4个图形有多少根小棒?

第7个呢?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可以列个表:

图形个数

1

2

3

4

5

6

7

……

小棒根数

3

6

9

边的关系

1个3

2个3

3个3

把表填完整,你发现规律了吗?

(三) 拓展练习

1.小白兔走哪条路最远,就给这条路涂上颜色。

2.在图形里增加一条线段。

第九单元总复习

【第五课时】观察物体、认识时间的复习课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并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知道1时=60分,能正确读取钟面上的时间。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

3.让学生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从小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学生从不同位置正确观察物体,能正确读取钟面上的时间。

三、教学难点通过复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教学具准备课件

八、教学过程

(二)复习观察物体。

1.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

 

淘气、兰兰、小红分别看到的是哪副图?

请你连线,和同桌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么观察的?

小结:

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结果是不同的。

2.搭一搭,看一看,说一说。

小朋友,这些图形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分别是怎样的?

请你和伙伴们搭一搭,看一看,说一说!

 

 

你能试着画一画,从正面、侧面、上面看是什么样子的?

第一幅图:

正面侧面上面

 

第二幅图:

正面侧面上面

3.连一连

(1):

p102/7

 

(2)p105/13

(二)复习认识时间。

1.回忆所学

(1)钟面上有什么?

时针走一个大格是()时,分针走一个大格是()分。

(2)你学过哪几种表示时间的方法?

下列时刻请你用两种方法表示出来。

(出示钟面图)

12:

006:

0012:

306:

3011:

0511:

55

12时6时12时半6时半11时5分11时55分

小结:

整时、半时和任意时刻时针、分针分别指向哪里呢?

请你试着填表:

时针的位置

分针的位置

整时

指向一个数

指向12

半时

指向两个数中间

指向6

任意时刻

指向两个数之间

指向两个数之间

2.练习

(1)换算。

1时=()分1时20分=()分

75分=()时()分90分=()时()分

30分+30分=()时

(2)写出钟面上的时刻。

p101/3

 

(3)写出相应的时间,画出缺少的分针。

p105/12

 

(4)在钟面上画出下列时刻(注意时针更靠近哪个数字)

(出示空白钟面5个)

3:

456:

135:

30再过5分到8:

008:

00过5分

(三)拓展练习:

1.星期天,妈妈带小刚去外婆家。

他们坐103路车,途径两个车站,你能把每次到站的时间在钟表上表示出来吗?

 

到达第1站的时刻:

9:

45

到达第2站的时刻:

9:

54

最终到站时刻:

10:

10

2.p105/14

 

答:

第4个图形有12根小棒,第7个图形有21根小棒。

1×3,2×3,3×3,4×3……7×3……

你知道规律了吗?

每个图形都是三角形,第1个图形的一条边是1根小棒,第2个图形的一条边是2根小棒,第3个图形的一条边是3根小棒,第4个图形的一条边是4根小棒……第7个图形的一条边是7根小棒,第几个图形的一条边就是几根小棒,三角形的三条边都一样,要想知道图形有几根小棒,就用一条边所用小棒数量×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