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肉桂桂心的异同变迁与考证.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13967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5.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桂枝肉桂桂心的异同变迁与考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桂枝肉桂桂心的异同变迁与考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桂枝肉桂桂心的异同变迁与考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桂枝肉桂桂心的异同变迁与考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桂枝肉桂桂心的异同变迁与考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桂枝肉桂桂心的异同变迁与考证.docx

《桂枝肉桂桂心的异同变迁与考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桂枝肉桂桂心的异同变迁与考证.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桂枝肉桂桂心的异同变迁与考证.docx

桂枝肉桂桂心的异同变迁与考证

桂枝本草源流古今变异考究

(二)

 

汤一笑原创2010-07-28经方医学论坛首发

(2011年11月8日第二稿 )

 

杂说1:

仲景桂枝去皮说

 

       《伤寒论》中“桂枝”药物下多有“去皮”二字,明清以来医家对“桂枝去皮”的解读发生了分歧,主要有两派:

一派认为是桂枝条去掉外皮用桂枝木芯(下称木芯派);一派认为应该是就是桂的身皮或枝皮去掉外粗皮(就是用桂心之类)。

本草源流考证的结果证明,“桂枝去皮”的意思就是桂的身皮或枝皮去掉外粗皮。

      

   马王堆出土医书《五十二病方》中没有记录有“桂 去皮”之类的字样。

但马王堆1号墓(公元前168年葬)出土的小片桂实物却是已除去外粗皮的板片状桂皮(浙樟)。

洪的《肘后卒急方》编撰于310年左右,公元500年弘景增补《肘后救卒方》为《肘后百一方》,现在能见到的是金代用道《附广肘后方》(1110年左右 未经宋改 今有明、清版),此书比较完整地保留了洪、弘景的原样。

其中肉桂药名出现4次(本人所见版本为3次),桂肉1次。

此书桂的配伍最多,其次是桂心。

值得注意的是,此书出现三次“桂 削去皮”,其中有两次为“好桂,削去皮”,都出现在某一类方的方首部分,从其文字表述的古典性来看,应该为洪原文而非后人补入。

 

   454-473年延之《小品方》残卷27方(649年以前写本 日本未经宋改本)中,16方中配桂肉,此书桂类药桂肉最常用。

《小品方》的“桂支汤加乌头汤”中的配桂肉。

弘景(456—536年)所处时代与之基本相同,可以推测此时期医方中的桂类药药名主要为桂肉。

《小品方》大量的收入了《伤寒论》的方子。

钱超尘认为,这本书和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有非常紧密的血统关系。

现在我们常见的今人辑校本《小品方》,其卷一开头部分应该是引自日本发现的古典残卷,容相同,此处桂类药基本都是桂肉。

其后部分桂类药就以“桂心”为主了,应该是公元649年之后被人修改过的容。

可以认为在延之时代,可能“桂肉”是桂类药的主药名。

通观此书,除卷第一《述旧方合药法》中有“合汤用桂、浓朴、黄柏诸木皮者,皆削去外粗皮也”外,所有桂类药下再无注“去皮”字样,可以证明当时所谓桂“去皮”,就是指桂皮去除外粗皮取其“肉”。

 

   南朝弘景《本草经集注》(公元490年左右)“序录”中有云:

“ 凡用桂、浓朴、杜仲、皮、木兰辈,皆削去上虚软甲错,取里有味者秤之。

”“凡方云用桂一尺者,削去皮竟,重半两为正”。

氏此说,唐代《新修本草》沿用。

 

   隋雷敩《雷公炮炙论》(600年左右)紫桂条目有∶“凡使,勿薄者,要紫色、浓者,去上粗皮,取心中味辛者使”。

关键是此书称这种“去上粗皮”的桂皮叫“桂心”。

此书也说明隋朝之前桂类药只有桂皮类,没有嫩枝条全体的桂类药,因为这本书也完全没有提及。

 

   《本草经集注》和《雷公炮炙论》这两本书对当时中医药发展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估计正是这两本书的影响,导致隋唐五代桂心成了桂类药最普遍的称呼。

 

   唐《新修本草》桂类药的容基本沿用了〈集注〉的原话(见上)。

敬还增加了“(牡桂)小枝皮肉多,半卷”,并总结了唐代之前桂类药的名称(牡桂小枝皮)一名肉桂,一名桂枝,一名桂心”,目前的可靠文献资料表明,唐之前桂类药的最常用的名称就是“桂”“桂心”和“桂肉”(肉桂和桂肉意同)。

日本奈良时代的756年,孝谦天皇把从唐进口的桂心等药物进献给东大寺,在现存的当时进献目录上载有桂心的名称,其实物至今仍保存在正仓院。

调查实物的结果,是属于C.cassia及C.obtusifolium类,大小不一的板状-半管状-管状的树皮,而且都去掉了外粗皮(木栓层)。

 

   真柳诚先生的《林亿等将仲景医书的桂类药名改为桂枝》一文已经翔实的论证了:

“仲景医方的桂枝当是桂皮(肉桂)”的观点,那么《伤寒》中“桂枝去皮”只能是桂的身皮或枝皮去掉外粗皮。

真柳诚先生的有关论证中医人士很有必要在网上搜来仔细看看,这里就不多费笔墨了。

 

   另外,我们今天看到的北宋改本《千金方》和《金匮玉函经》都是林亿等人改定的(北宋改定医书在1068—1077年间),《金匮玉函经》卷七“方药炮制”有“桂削去皮,用里黑润有味为佳”,从中也可推断其“桂”应为树皮,也说明了“桂枝去皮”是什么意思。

在宋改本《千金方》的新校方例中林亿等人论药的辨正时说“桂心盖取其枝中之肉”(枝之最外为粗皮[木栓层],木芯为骨,两者之间为肉),林亿在两处都提到桂类药的处理,根本不涉及“桂的嫩枝全体”之类的东西,何来“桂木芯”之物?

据此也可以推断林亿等校正的药名“桂枝”最可能就是指桂的枝皮,因为林亿的这一说法完全是继承了前代《唐本草》中“其牡桂嫩枝皮,名为肉桂,亦名桂枝”的说法。

这也可以推测林亿等人改定的《伤寒论》等医书中的药名“桂枝”原本就是“桂肉”或“桂心”之类。

林亿等将仲景医书的一些桂类药名改为桂枝,一是为了药物和方名统一;二是因为唐和五代以来“桂枝”指的就是“桂”或“桂心”之类,这么改也名正言顺,很自然,他们和当时的医家不会认为有什么不妥。

 

   1116年身为北宋官府药材辨验官的寇宗爽《本草衍义》的总叙有云:

“合药分剂料理法则中言,凡方云用桂一尺者,削去皮毕,重半两为正。

既言广而不言狭,如以半两为正。

且桂即皮也,若言削去皮毕,即是全无桂也。

今定长一尺,阔一寸,削去皮上粗虚无味者,约为半两,然终不见当日用桂一尺之本意,亦前人之失也。

”这里也清楚注解了北宋林亿等人所说的“桂枝去皮”实际是什么意思。

 

   宋本《伤寒论》桂枝人参汤有“桂枝四两(别切)”字,“木芯派”有人问肉桂能切吗?

以做质疑。

伤寒论中用桂枝的方很多,应该只有桂枝人参汤中的桂枝出现“别切”语。

唐本《伤寒论》中,元大德唐本《伤寒》有这句,保元堂本唐本《伤寒》为“桂枝四两去粗皮”;《金匮玉函经》无此“别切”语。

而学术界多认为《金匮玉函经》是唐本《伤寒》的底本。

所以首先有理由认为“别切”一语可能是后人加入的(补充:

敦煌医籍中的《方书 S.3347》中有“桂心 三两 切”;《方书 P.2882》中有“桂心 三两 细切”,说明北宋之前的方书中桂心确实有存在要求“切”的情况)。

其次,就算原来有“别切”字,也没什么问题,肉桂能切吗?

当然可以,《伤寒》药物中有一个药物形态最接近肉桂,就是厚朴。

在《伤寒论》中,厚朴也是去皮的,按照“木芯派”桂枝去皮的解释,应为去掉树皮的厚朴木芯,这显然是不通的。

伤寒论中药物所说“切”,多是生之类湿物,其实干药物湿润后可切,宋本《伤寒论》卷十桂枝麻黄各半汤中的杏仁“汤浸,去皮尖及两人者”。

去皮尖要先“汤浸”,桂枝人参汤中桂枝是后下的,有时间湿润。

当然也可以“汤浸”后再切。

如何切?

《金匮玉函经》卷七“方药炮制”中有“厚朴即斜削如脯法”。

切桂之皮大概也是如此。

 

       1988年版部颁标准《全国中药材炮制规》和各版《中国药典》中,肉桂的炮制方法基本都是“去粗皮、捣碎块”。

但有些地方的炮制传统,肉桂是切片或切丝的。

《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肉桂》:

“刮去表面粗皮,淋水润透(冬天也有用蒸笼蒸软的),切成丝,低温干燥。

”《市中药炮制规.肉桂》“肉桂,将原药刮去栓皮。

略浸,取出,稍润。

切薄片。

晾干。

”传统上肉桂的入药形态应该主要有三种:

小碎块、丝或片、粉。

 

   北宋校定的医书中“桂枝”药名下注明“去皮”,本意就是“削去皴皮”或“去粗皮”, “去皮”属于简写。

北宋官修的《太平圣惠方》和《圣济总录》是古方书中对桂类药物的用词最规整的。

《太平圣惠方》中如果药物为“肉桂”,则绝大多数会在后面注明“去皱皮”;而在药物“桂心”后面是没有类似标注的。

《圣济总录》类似,基本上每个药物“桂”后都注明“去粗皮”;并且如果药物使用了“桂心”一词,则后面就不会再注明“去粗皮”。

“桂心”之后不注明去皮,是因为已经去掉外粗皮的桂皮才叫桂心。

 

   朝宗说见完素(约生活于1110-1209年金)《伤寒直格.伤寒标本心法类萃》中“桂枝汤”的桂枝下注有“去皴”;麻黄汤方剂中桂枝下注“削去皴皮”(河间或许看过某种古医籍,不知先生看的是哪个版本的书)。

皴(cūn),皮细起也。

—《字略》,就是表皮上裂纹状突起,我们一般看看路边的树皮就明白是什么东西,一般情况下,只有比较老而粗的枝干、身干的树皮表面才会起皴,嫩枝的表皮比较光滑的,这说明南宋河间行医时期的北方金地医家所用之“桂枝”还是桂皮,而且似乎不是嫩枝皮,但略晚些的同在的医家元素在《医学启源》中却已经区分成肉桂补下焦,桂枝善发汗了。

 

   敦煌文书中《仲景五脏论一卷P.2115》中也有“杜仲削去朘(应该为皴字误写)皮,桂心取其有味”的类似说法,其意思参见隋代《雷公炮炙论》杜仲条目:

“凡使,先须削去粗皮”;东晋弘景的《名医别录》杜仲:

“今用出建平、宜都者,状如厚朴,折之多白丝为佳。

用之,薄削去上皮,横理,切令丝断也”。

 

   在1700年以后,“桂枝”一词已经转变为以细小嫩枝为主,取代枝皮成为桂枝,一直至今(详见〈桂枝本草源流古今变异考究〉

(一))。

“桂枝去皮”的问题,在清代之前基本不存在,真正成为问题大概发端于清初1674年志聪的《本草崇原》对“去皮”的错误解释:

“桂枝去皮,去皮者,只取稍尖嫩枝,外皮骨皆去之不用”。

在桂的细小嫩枝取代枝皮成为桂枝后才真正成为了医家的疑问,加上基本同时又出现有医家使用去皮的桂枝木入药,这个问题才变得混乱起来。

此前中医药史上基本无此问题。

 

     大约在志聪《本草崇原》的同时,柯琴就批评过去皮用桂枝木的说法。

他成书于1669年的《伤寒论注.[卷一] 桂枝汤证上 》:

“桂枝之去其皮,去其粗皮也,正合解肌之义。

昧者有去肌取骨之可笑。

 

另外,也有些人以为唐宋“桂心”是指嫩桂枝条,民间有称嫩柳枝、桃枝为柳心和桃心的,唐宋方书中也确有柳心、桃心的称呼,但以此认为古典的“桂心”当然是一种误会。

 

   桂枝(皮)为什么要“去皮”?

最早或者由于肉桂系热带及亚热带植物,空气湿度较大,在肉桂树较老的枝条表皮上会有一些苔藓类低等植物寄生,入药时自然亦应“刮去”。

后来也有医家解释为外粗皮有毒的。

“医者意也”,我这里也“意”测一下古人的心思:

桂枝木芯为骨,外粗皮(木栓层)为皮,两者之间为肉,“桂枝本为解肌”。

外感病邪在肌,用桂之肉、辛发解肌之意,去掉外粗皮意为便于辛发解肌。

外感病邪在皮用麻黄。

麻黄中空有节,如竹形,宛似毛孔。

所以用麻黄发汗,所以麻黄要去节、取其通透之意。

纯属于个人臆测,未必当真,但古人用药确实会使用这种思维方式,也是很正常的。

 

   总之,林亿等所说的“桂枝去皮”其实质就是六朝~隋唐五代北宋初医家最常用的“桂心”(桂的枝皮去掉外粗皮)。

 

      现在的《药典》并不收录“桂枝木”,说明编制者是清楚宋代以来“桂枝去皮”的真实含义的,且并不认可无皮桂枝木的药效。

 

 

杂说2:

药用桂与香料桂

 

       肉桂是人类最早发现并应用的香料之一。

桂皮类商品中,药用肉桂只是其中特殊的一类。

而所有品种的桂皮基本都可以作为香料桂(食用或提取香精),只是品质参差、风味各异而已。

中医人士关键是认准《中国药典》规定的肉桂即可。

 

       《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的肉桂为:

英文名CORTEXCINNAMOMI;【来源】本品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cassiaPresl的干燥树皮。

多于秋季剥取,阴干。

【性状】本品呈槽状或卷筒状,长30~40cm,宽或直径3~10cm厚0.2~0.8cm。

外表面灰棕色,稍粗糙,有不规则的细皱纹及横向突起的皮孔,有的可见灰白色的斑纹;表面红棕色,略平坦,有细纵纹,划之显油痕。

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外层棕色而较粗糙,层红棕色而油润,两层间有1条黄棕色的线纹。

气香浓烈,味甜、辣。

【含量测定】中规定: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桂皮醛(C9H8O)不得少于1.5%。

”这个是鉴别药用肉桂的关键。

有学者以桂皮醛为主要指标成分对樟科植物肉桂组的8种传统肉桂(肉桂、越南清化桂、柴桂、野黄桂、银叶桂、钝叶桂、天竺桂、川桂)进行分析,结果只有肉桂和越南清化桂符合药典的药用标准。

中医传统上以越南清化野生高山肉桂最优,有清化玉桂之誉,其上品表皮腻滑如玉,油性足,嚼之特别清香,化渣。

过去国产肉桂以广西大瑶山区所产野生桂质量较好,旧称黄瑶桂,品质上乘的还有西江桂。

目前国肉桂的主要栽培品种是中国肉桂、南肉桂和锡兰肉桂。

中国肉桂适生性强,分布广,是目前国主要当家品种。

南肉桂(即越南清化桂)是中国肉桂的大叶变型,1967年以来,我国从越南广宁省多次引入本种的种子、苗木,分别种植在粤、桂、云、闽、浙等省(区),南肉桂无论是桂皮厚度还是桂油含量都高于中国肉桂,适生性又强于锡兰肉桂,是国较为理想的栽培种,值得推广使用。

锡兰肉桂原产地在斯里兰卡,是国际上著名的优质品种,我国、、、广西等地有引种栽培,目前还处于小规模试种阶段,没有大面积种植。

我国是世界肉桂最大生产国和出口国,根据1994年不完全统计,全国种植桂面积约260万亩。

我国桂皮类商品80%以上用于出口,肉桂产品的三大销售区是美国、日本和西欧。

西方人比人更爱肉桂的芳香气,尤以美国人、墨西哥人和西班牙人为最。

 

       全世界的桂皮类商品植物有很多种,其中二类最具商业价值并居领导地位,就是锡兰肉桂和中国肉桂。

尽管中国肉桂行销世界的历史更悠久,但近几百年锡兰肉桂在世界上的名气却高于中国肉桂。

桂皮类商品自古以来在世界围主要是作为香料使用。

下面谈谈锡兰肉桂和锡兰桂皮(皮)。

 

   锡兰肉桂为樟科植物CinnamomumzeylanicumB1.的树皮,锡兰肉桂原生于印度尼西亚,约1770年才开始由荷兰人栽植于斯里兰卡进行系统的栽培,终年开花,虽然在自然状态下能高达10米,但为了商业生产的目的,多被人工修剪成矮化的,丛生的,枝条粗壮的灌木型植株(2—3米)。

锡兰肉桂也生长在东印度群岛、爪哇、及马达加斯加。

树皮厚而粗,皮很薄。

树皮(不是皮)干品呈卷筒状或槽状,厚约5mm,外表面棕色,有不规则的细纵皱及突起的皮孔;表面棕色,平坦,划之显油痕。

质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

 

   锡兰肉桂在国际贸易中常称为锡兰型肉桂(CinnamomumzeylanicumBlume),或斯里兰卡型肉桂、塞舌尔型肉桂及马达加斯加型肉桂,又称优质桂皮,发货一般为捆扎成卷的灰白色树皮条(过去加工有用硫黄漂白并分级,所以色灰白,现情况不明)。

海关定义为锡兰肉桂树(CinnamomumzeylanicumBlume)或灌木幼枝的皮,可能真正的锡兰肉桂只是取用其皮。

常10~40薄片重叠卷成细长筒状或双筒状,长约一米,每片厚约0.5mm,非常薄,外表面黄棕色(与海关描述不同),事实上树皮颜色越淡,品质越好,偶见疤痕和空洞(系枝条伸出处);表面色泽较深。

成品外光滑,有波浪状纵直条纹。

锡兰肉桂取皮的方法是先将枝条浸泡发酵后,再将外层树皮剥除,切成等段卷成条状,乾燥后即可使用(有文章说是将外层剥除后,又用尖器一层层分拆出多层桂皮,待考)。

 

   锡兰肉桂香气鲜美,比较软甜,味微辣,风味绝佳。

中国肉桂与之比较,中国肉桂香味比较刺激,较辛辣,味不如锡兰肉桂精细鲜美,中国肉桂颜色较深,品质没有锡兰的好,芳香也略逊一筹,两者品质差异应该是锡兰肉桂含丁香油酚(eugenol)较高所致。

历史上锡兰肉桂曾贵比黄金,为此引发了西方殖民者对锡兰控制权的争夺。

中国肉桂比较便宜,近年其国际市场价格仅为锡兰肉桂的五分之一,因而近年占据了整个北美市场,导致斯里兰卡肉桂生产者受到中国肉桂的很大冲击,两国为此产生有贸易争端,差点闹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

斯里兰卡生产者认为两种香料是完全不同的,中国、印度等国不能把肉桂(Cassia)当作锡兰桂皮出售,但是因为不同的国家对这两种香料产品术语的界定是完全不通的。

比如,在美国就允许桂皮和肉桂等同;而在英国,桂皮的标准产品名就是Cinnamomum zeylanicum。

法国人也分不清两者,把两者都叫cannelle。

所以这种争端最终大概也只能是不了了之。

 

   中国传统上药用肉桂(指南宋之后)严格说是取高大肉桂树近根部最厚部位剥取的树皮,皮红黄色、皮厚油多、香味浓者为上品、正品(价钱高低取决于皮的厚薄、大小和油性)。

过去需要20年、30年的桂树皮方可入药做肉桂,50年、60年桂树皮才算上品。

现在栽培5、6年就可以取皮,而过去这么短年限的树皮是不能入药的,只能做香料桂皮。

现在是不论桂的干皮、枝皮、小枝皮都笼统叫肉桂。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过去取好的肉桂是要砍树剥皮的,现在农科人员发明一种剥皮再生的新技术,不用砍树,生剥了干皮还可以再生,能提高药农的经济收益。

 

   我国传统肉桂的植物来源有多种樟科植物,并不象现在药典规定那么严格。

我国古代药用肉桂和食用桂皮基本是混用的,名义上似有一定标准(本草书),实际并不严格区别,不过认为是品质高下而已,一般情况是品质好的做药用,质量一般的为日用香料,当然特殊的贡品或海外香料贸易的情况例外,多用优等品。

其实今天桂皮类使用的情况也差不多,常有混用的情况,只要适量,一般不会有什么大的不良后果。

世界围大体也是如此,如南欧人对肉桂(Cassia)的喜爱胜于桂皮(Cinnamon),在北美则肉桂粉不问来自中国肉桂(Cassia)抑斯里兰卡肉桂(Cinnamon),均不加区别地一起出售。

但建议购买药用肉桂还是到正规的药店购买为宜,因为现在正规药店的桂类药品大概还多是出自栽培区,基本能保证是中国肉桂或清化桂(因为这两种是栽培主流品种),超市或街市中的桂皮未必是这两种,有可能为樟科植物天竺桂、阴香、细叶香桂等植物的树皮。

 

   其实肉桂做为中药来运用,目前只占商品桂总产量的1/5,大部分桂皮是做为香料和日用化工的添加剂来使用的。

 

   存疑:

锡兰肉桂可能只是取用其皮,外皮如何处置?

完全不要?

若只取用薄薄的皮,其国际市场价为中国肉桂的5倍完全合理。

或者也存在同中国肉桂一样直接剥皮晒干(不浸泡)的加工方式?

这些问题不是很明确。

留待日后考究。

 

杂说3:

关于官桂名称来源的推测及史实(2014年6月17日修改)

 

历代医家本草家对“官桂”一词其实搞不清其来历。

        官桂之名初见于北宋初,宋初《博济方》(1047年)就多用“官桂”。

 宋中期颂等人的《本草图经》(1061年)用推测的语气说:

“岭表所出,则有筒桂、肉桂、桂心、官桂、板桂之名,而医家用之罕有分别者……牡桂,皮薄色黄少脂肉,气如木兰,味亦相类,削去皮名桂心,今所谓官桂,疑是此也。

”这是以桂心为官桂。

 

可见就算当时的宋人,对官桂的来历就不太清楚,如北宋末年的寇宗奭1116年所言:

“今又谓之官桂,不知缘何而立名,虑后世为别物,故书之。

        

元代王好古《汤液本草》1298年:

“《衍义》所言,不知何缘而得官之名。

予考《本草》有出观、宾、宜、韶、钦诸州者,佳。

世人以笔画多而懒书之,故只作官也。

”时珍《本草纲目》批评王好古之说云:

“此误,《图经》今观乃今视之意,岭南无观州。

曰官桂者,乃上等供官之桂也。

” 可是如果宋代确将供官之桂称为“官桂”,奉敕修本草的颂,以及身为药材辨验官的寇宗奭大概不会不知,因此宋代的“官桂”之名始恐怕非“供官之桂”而来。

 

公元1076年,北宋才设立官营“卖药所”,即太医局熟药所或医药惠民局,南宋称太平惠民局,为国营药品专卖药局,王安石原本想将药品象食盐、茶那样实行国家专卖,变法失败后,官营“卖药所”却保留了下来,负责生产成药的医药和剂局是从原熟药所分离出来的。

而早在1061年的颂《图经本草》就已经提出“官桂”之名,并且已经不明白其名称来由,可见“官桂”之名的由来与当时的官营“卖药所”或“和剂局”无关。

应有更早的来历。

 

对于官桂名称的来源我推测跟北宋初年乳香专卖制度有关。

北宋初年跟“官桂”明显相关的历史事件有两件。

一是太宗太平兴国二年三月(977年),香药库使逊建议,设置榷易局,将宋朝府库量积存的香药宝货投放市场,让商人用“金帛”购买和交换,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大出官库香药宝货,稍增其价,许商人入金帛买之,岁可得钱五十万贯,以济国用,使外国物有所泄。

”(《长编》卷十八,太平兴国二年三月乙亥)。

从后来北宋实行的进口商品专卖制度容来看,“皮桂”是包含在香药类中的。

北宋皇家府库中的香药主要自各个割据王朝和各海外国家的贡献,自然都是品质非常好的优等品,这类皇家库府的东西流入市场,自然为商家和用家的重视,按中国人的语言习惯,将其中的“皮桂”称之为“官桂”应该是很自然很可能的事情。

二是宋代是中国古代唯一长期实行进口商品专卖制度的王朝,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宋代进口商品专卖制度始于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宋太宗决定香药宝货由政府垄断经营,商人只许向官府购买这类商品。

朝廷颁令,不准任何人私自买卖来自海外国家和沿海港口的香药、犀牙;国各地出产的同类产品,也要在限定时间逐步由官府经营。

但由于经营管理成本、民间医药需求等原因,几年后的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宋朝对该制度进行第一次重大调整,取消了大部分香药的专卖。

 在官府实行广泛严格专卖的这5年期间。

“皮桂”和“桂心苗”都属于官府专卖品,后被解禁。

(详细见上文宋朝部分)

 

我推测“官桂”一词就是出自这一时期民间对桂类商品的称呼,或者是称皇家库府流入市场的“皮桂”,或者是称官府专卖的“桂”类药,我个人认为前者的可能性大些。

正好“官桂”之名始见于北宋初,也即是说,“官桂”一词原本或是“官府所出售的岭南好桂”之意,这些桂大多为海外、岭南舶来品,品质自然优于长江流域所产的杂桂(地方习用品)。

这或许也是“官桂”一词自古以来就是好桂皮代称的缘由。

 

对于“官桂”还有一种简单的解释,即“官”通“管”(见字典),枝皮干后卷曲成管条形状,古代也有些医书认为“官桂”就是“管桂”的,但古本草早有“筒桂”一称,何来多此一举?

又,古代方书中还有官香、官粉、官参、官拣参之类的名词,所以“官”通“管”虽可解释“官桂”,却解释不了其他带“官”的药物。

 

“官桂”药材之具体如何?

由于唐宋用桂尚用枝皮,当时桂枝、肉桂、桂心是等同的,所以当时的“官桂”应该是卷曲的桂之枝皮。

如北宋《博济方》(1047年)卷二“桂枝丸”用“官桂”(三两、去皮)。

桂枝者,桂之枝皮也。

金.完素(约1110~1200年)《伤寒直格》卷下“麻黄散”有用“桂枝”,其后有注:

“一两削去皴皮。

官桂是也。

”“官桂”就是桂枝。

南宋自明1237 年《妇人大全良方》辨识修制药物法度:

“官桂(愈嫩则愈厚,愈老则愈薄。

仍用紫色紧卷者,去皮至有油处,别为末用)”自明误会,但用紧卷者显然是枝皮。

南宋昉1150年《幼幼新书》卷九 [慢惊风第三]“四神丹”中有用“好官桂心(末,六两)”。

“官桂”后世多泛指薄桂皮,如明代《寿世保元》 卷一 [本草]有云:

“浓(厚)者肉桂。

薄者官桂。

 

“官桂”一直到清代一般都是指好的桂皮,这个翻翻古方书就知道了,嘉谟《本草蒙筌》(1525年)说“官桂品极高而堪充进贡”,时珍从之。

医方中的“官桂”一般后面都要注明“去皮”、“去粗皮”、 “去无味者”(《良方》)、“去皮取有味者”(《普济方》)。

古方书中还常见“官桂末”一词。

宋·王璆1196年《是斋百一选方》治妇人难产,有“官桂一味,去粗皮,锉碎略炒,铁器不妨,碾为细末,每服三钱,白汤调下,立产”。

 

 明清时代,“官桂”之具体有所变化,不再指桂之枝皮,而是指干皮,如杜文燮《药鉴》(刊于1598年)卷之二“桂皮”说“……其在下最浓者曰肉桂……在中次浓者曰官桂……其在嫩枝最薄者曰桂枝……”。

清志聪《本草崇原》:

“今以枝为桂枝,干为桂皮,为官桂,即《本经》之牡桂也。

根为肉桂,去粗皮为桂心,即《本经》之菌桂也。

 

“官桂”后来还成为好桂皮的统称,所以又有“薄官桂”、“浓官桂”之分,清代方书常见。

明·浩《仁术便览》(1585年)卷四[炮制药法]:

“官桂,补用肉浓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